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1.3 宋明理学导学案 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1.3 宋明理学导学案 必修3

时间:2019-01-12 04:44:42    下载该word文档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3 宋明理学

【自主学习】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了 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 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 影响,主张“ ”又“ ”。

2、隋唐,儒学家主张“ ”;唐朝统治者奉行 的政策,儒学大师 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 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冲破 儒学束缚,融合 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 ”。其中北宋的 兄弟和南宋的 成就最为突出,故又称“ ”。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北宋——“二程”

A.“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二程”把 有直接联系。B.“二程”提出“ ”的认识论,其目的在于明 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2)南宋——朱熹

A.是 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 ,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B.认为人性与天理一致,强调“ ”。

3)影响:

A.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 以后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维护了 统治。

B 成为束缚人的绳索。

C.朱熹的《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其学术思想影响远及日本、朝鲜以至 。在日本、朝鲜,甚至形成“ ”学派。

三、陆王心学

1.南宋时,理学家陆九渊认为“ ”是万物本原,提出“ ”就是“理”的主张;强调“ ”;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明朝 继承和发展 的学说,成为 集大成者。

A.王认为:明朝社会动乱是 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B.王更多吸收了佛教的“ ”的思想,宣扬“ ”“ ”的命题。

C.在认识论上,王提出“ ”和“ ”的学说,认为,知和行产生于心,良知就是人心中的天理,即固有的善性,去人欲就可恢复人的本性,因而不能科学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3.影响: 后广泛传播,对中国社会 以及 影响深远。

【迷津指点】

1宋代理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核心、主张以及影响各是什么?

1)背景:①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统治者要求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②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趋融合,儒学吸收佛、道有益成份,以展为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新的儒学体系。③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发了学者们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热情。

2)核心:程朱理学的核心是“理”或“天理”,把儒学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

3)思想内容:①从哲学上主张 “理”是客观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表现在社会伦理方面,“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们要遵循的社会规范。这是直接为统治者服务的。③在人性和“天理”的关系上,主张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动。

4)影响:①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②它所规定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了人性,压制了思想的进步。

拓展提示:理学也是儒学。它是儒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融合佛、道思想而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调整。理学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儒学趋时更新的特点,它也充分证明了儒学强大的生命力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①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续了孔子和孟子“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②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③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不同点:①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②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展提示:理学有可取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有和谐意识;有忧患意识;崇尚道德;强调力行。当然,理学也有不可取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存在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等。

【同步训练】

经典题例

1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痒.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①侧重于个人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2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解析:本题最好使用排除法,孔子倡导儒学,朱程倡导理学,而王阳明提倡的是心学,强调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故选D符合题意。

基础训练

1、儒学大师韩愈提出复兴儒学的原因是

A、统治者不重视儒学 B、儒学的正统地位丧失

C、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D、儒学一度衰落

2、右图人物提出的思想主张有

A、“理气论”、“心性论”

B、“心学论”、“心性论”

C、“理气论”、“心学论”

D、“心学论”、“理学论”

3、成为明清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的是

A、《春秋繁露》 B、《四书章句集注》

C、“四书”“五经” D、《五经正义》

4、朱熹学术思想的海外影响主要在①日本②朝鲜③印度④欧洲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6、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

A、理学 B、心性学 C、心学 D、理气论

能力提升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包括①受佛教、道教冲击失去正统地位②吸收佛教、道教精华,有了新的发展③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所接受④儒学家明确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哪项不属于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

A、“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B、“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C、“存天理,灭人欲” D、“宇宙便是吾心”

3、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逐渐形成 ②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发展了“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授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朱熹《大学章句》

材料三 “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思想文化发展怎样的历史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对材料二、三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2)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