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

时间:2020-08-20    下载该word文档

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位于兴化市东城外古板桥郑家巷,这里原是城河与城墙的夹角,人称“牛角尖”。古板桥是护城河上的一座桥,少年时期的板桥每天都要在这座桥上经过,久而久之便对这座桥产生了感情,于是就把“板桥”作为自己的号。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郑板桥故居。大家请看大门上的楹联“东临文峰古塔,西近才子化州”出自板桥先生的手笔,可见先生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自豪。匾额上“郑板桥故居”几个大字是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进入门楼,我们看到还有一块匾额“郑燮故居”,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的手迹。迎着大门的是照壁,四角是表示吉祥的砖雕,中间砌的是“福”字图案,这是我们兴化民居的传统做法。绕过壁照,我们就来到了故居的天井,院子里种了许多竹子,这仿佛是主人生前的写照。板桥一生爱竹,以竹为缘,与竹结伴。用苏东坡的话说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丛中这块像被斧头劈过的石头叫虎劈石。据板桥的后代说这是板桥当年作画用的。
郑板桥故居原是先生父亲设私塾收徒弟的地方。故居前后两进,粉墙黛瓦。北边是正屋三间,俗称“郑家大堂屋”。现在我们来参观正屋。条台上的这尊古铜色郑板桥全身立像是镇江国画院的朱庚成先生依据相关资料塑造的,大家可以稍稍领略郑板桥的风貌。立身像后面的墙上有一副漆画,规格较大,内容为兰竹石。这是郑板桥最喜欢、画的最多、也是最擅长的绘画题材。东

西两面各挂有一副木刻画。西边的是兰石图轴:“深山清绝复何求,便不花开亦自幽。若被春风勾引出,和葱和蒜卖街头。”说的是当时郑板桥的作品无人赏识,有如大葱大蒜一般叫卖。东边的墨竹图轴;“二十年前载酒瓶,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意思是说弃官后的板桥回到扬州,重操旧业卖画,表达了板桥对扬州的眷恋之情。
东房间是板桥当年居住的卧室,非常简陋。现陈列了板桥的年表。通过这个年表,我们可以对先生的生平有大致的了解。郑燮,字克柔,号板桥。生于1693年,死于1765年,享年73岁。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板桥一生坎坷,他年幼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人生的三大不幸都让他遇上了。童年的板桥是在乳母的照顾下长大的,勤劳善良的贾氏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成了板桥生活上和感情上的支柱。板桥自幼从父学,资质聪慧,据说他的理想不是教书,也不愿教书。30岁父亲去世后,他便来到了“画舫乘春破晓船,满城丝管佛榆钱”的扬州谋生。40岁时得到富商资助到南京参加应士,后中了进士生活才有了改善。54岁调潍县任知县。61岁时因办赈济而被革职。据说板桥任职期间,监狱里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犯人的。他离开潍县时,百姓痛哭,而他带走的只是毛驴驮载的几筐书籍。革职后的板桥就居住在扬州,这一时期郑板桥的艺术造诣已经达到了巅峰。他常用一方“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印章来说明他与20年前一样,以卖画为生。据说他

还是历史上第一位“明码标价”的画家。西房就是板桥乳母费氏的卧室。
走过庭院的八角门,我们来到了小书斋。这里是板桥读书、写字、作画的地方。陈设也较为简朴。板桥《题画》中的:“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说的就是这里。每当日光、月光照射在竹子上,竹影就会映在窗纸和粉壁上,风一吹动,竹枝摇曳,形成了一副天然的竹图。
小厨房在天井的西侧。说它小,是因为当初比现在还要大一些。现在里面只有一个锅灶的模型和一副板桥写给好友袁安石的对联“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大家注意看这个菊字,我们现在所写的菊是上下结构,这里的菊是左右结构,这就是典型的板桥体。这也是板桥淡泊名利,过着粗茶淡饭清贫生活的写照。
天井的南面是下屋。门额上方“聊避风雨”四个字是一句双关语。一是形容故居简陋只能遮风挡雨,二是表达对清王朝官场黑暗的不满和无奈。现在下屋陈列的是当年私塾的景象和郑板桥的部分作品。我简要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板桥的书法“六分半书”郑板桥曾经花了很多的工夫学习前辈大家的书法。据说他是不分昼夜的练习,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妻子背上用手指练。妻子就问他:“你有你自己的身体,你怎么不在自己身上练?”这就引发了他的联想。他集真、草、隶、篆为一体,又大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字体。由于人们常常称汉隶为“八分半书”,郑板桥表示自己

学习古人,但不全学,而是“学一半,撇一半”,所以自称“六分半书”。这种字体单字较为横扁、左低右高,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大小相同,浓淡并用,被人们形象的称为“乱石铺街”。郑板桥多才多艺,诗书画印四美合一。这里还陈列了先生用过的部分印章。郑板桥的一生取得杰出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徐悲鸿称他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
出了这扇小门,我们就离开郑板桥故居了。好了,板桥故居就讲到这里,大家可以拍照留恋。欢迎大家继续游览兴化名胜。谢谢大家。


扬州八“怪”;因为他们的作品无论是取材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重视生活学习,反对当时画坛的“仿古”“泥古”的画风,主张有时代风格,重视创造性,形成鲜明个性。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郑板桥故居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