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从微博看现代人的精神状态研究报告

从微博看现代人的精神状态研究报告

时间:2014-04-21 11:41:30    下载该word文档

从微博看现代人的精神状态

时间:20123月至4

年级:高二

指导老师:周建东

组长:钱晓菲

组员:张倩雯、陈雪婧、吕聪、韩亚娟、卢敏、邵凯旋、葛超宇

从微博看现代人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微博 焦急 浮躁 孤独感 看客文化

内容摘要

我们的课题是“从微博看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因此我们谈的不是微博的利弊,而是人们在使用它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心理和精神状况。而它的运行方式和利弊则成为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当然,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是为了适应实践的需要,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但新事物的产生并不一定都是好的,从微博的产生、运行看出的现代人们焦急、浮躁等的精神状态值得人们关注。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微博的定义。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首先,微博的使用反映了现代人焦急的心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每天都有铺天盖地的信息向我们扑来。这又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一个地方发生的一件小事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对其他地区的各行各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于是各行各业的人关注周围乃至世界的动向以获得自己行业内的最新消息。也有人,为了不在如此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落伍,为了在自己的朋友圈、同事圈中拥有谈资,以显示自己的“博识”。因此人们渴望知道自己生活周围发生了什么、国外发生了什么。

微博上每一秒钟就有一条新微博出现,我们每天都在信息之海中遨游,那么,你是否依然悠然自得呢,还是已经想无头苍蝇一样仓皇不知所措了?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微博用户中有34.4%的人觉得信息量过大,看不过来。的确,微博的首页上,每1秒中就会滚动出一条微博,让人应接不暇。这一条还没看完,就已经不知道又有多少条蹦出来了。但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信息吗?许多发生的事都远在天边,对你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又何必去了解呢?但是,我们毕竟回不去老庄时代,现代社会也要求我们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而要眼观四面,耳听八方。高考的制度的改革——自主招生,也鼓励我们要关注时事新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了解时事,深入思考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人翁的责任。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微博上时间的投入量和效率的产出量是不等的。如下图所示,57.4%的人用微博表达自己的观点,49.7%的人记录生活片段,49.0%的人释放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微博上充斥着别人的情绪、生活点滴。因此你在浏览微博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就会花在看别人今天心情好不好,吃了什么、穿了什么,而且这些大都是你不认识的人。一个小时之后问问自己得到了什么,也许你会头脑一片空白。因此微博上有大量信息,但大都是无用的信息。如果你想从微博上了解时事,那真是得不偿失。得不到你想要的足够的信息,你也许会更加焦虑。

另外,据统计,二线城市中人们对于音乐、段子、图片、视频更为关注,即对自身的娱乐、发展更为关注,因为二线城市比一线城市的生活节奏较缓慢。这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线城市的人们长期生活在精神紧绷的状态下,更需要放松、调节,而微博上的大量信息却加剧着人们想要获得信息的焦急心态,更会让人处于患得患失的境况当中。这时,拿起报纸、书籍这些传统媒体不失为一种好的放松方法,它们的信息量也许没有微博多,但可以让你沉下心来,同时也获得对新闻事件的更深思考,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幸福感,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其次,微博的使用体现了现代人人浮于事的状态。仅仅140个字的内容,更新速度又是如此之快,因此微博在深度上显然是不及传统媒体的。孔子的思想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都占着统治地位,他的《论语》也备受推崇。可是你是否想过,这种说教令人奴化。因为它给出的都是语段式的结论,没有他思考的痕迹,说的十分绝对,无形之中就给人一种“的确是这样的”的感觉,因此,人们习惯于承认,而不去想这个结论到底能否成立。

审视一个主张是否合理,我们主要是看它的论证过程是否逻辑严谨,看一个观点是否成熟有效,我们还要看它的论据是否充分。微博则是现代的《论语》,它也只能写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证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能站着不动地沉思一天一夜。有哪个哲学家不是经过层层的推理才得出结论的?他们就一个问题能写一本书,其中包含了的是他几月、几年的思考。而微博上能给你多少时间思考?人们是求知道就好,不求深入探讨。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哲学家,而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独立思考、深入思考,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大量的信息给人一种繁荣的景象,但这只是一种“思想的虚假繁荣”。碎片式、结论式的语段充斥。历史上泡沫经济的崩溃总会引起破坏性极大的经济危机,同样地,“思想泡沫”的膨胀将是社会上思想文化的倒退。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导论中曾说过,思想的运动过程比思想结论更加重要,也更有价值。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只是有感而发,不再诉诸逻辑证明(这点也可以从前页的图中可以看出),不再进行有效论证,他的思想就只停留于浅表层次,他也只能成为一个肤浅的人。当这个现象成为普遍,这就加剧了我们社会的平庸化,创造力的缺乏,这对一个追求强大综合国力的国家来说是十分有害的。并且社会的平庸化也使人们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从而加剧了每个社会人的孤独感——下文即将讲到。

再次,微博的使用也反映了现代人孤独感日益加深的状态。在微博上看到大量稀奇古怪的信息,有刺激性和娱乐性,现实生活中被冷落的朋友,在微博世界里可能被热捧,发两句议论偶尔还能引起共鸣,通过自己的机智才华博得无数掌声,赢得粉丝。微博好像一个舞台,而你就是演员,就是明星。一呼百应,拥有自己的粉丝,这就大大加强了每个人的“成就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成就感”呢?因为现实生活太没有成就感了。一部短片《老男孩》能让无数人泪流满面,就是因为它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许许多多的人都曾在青春时代有过梦想、追逐过梦想,但现实的压力却让梦想不断萎缩。许多人调侃,小时候曾梦想当上科学家、画家,后来梦想要辆宝马,再后来只梦想有份工作。现实没有给梦想时间。

瑞士政府正在酝酿“无条件补贴”,每月向每个公民发2000欧元。提案委员会成员奥斯瓦尔德·西格说:“这笔补贴将使人们不再为谋生而工作。”他还认为,为了生活而必须劳动是不公平的,因为有些人没有工作,有些人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还有些人超负荷工作。西格说:“当谋生不再成为基本需要,每个人都可以从事他想做的事情”。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提案。当谋生不再成为人的基本需要,人得而成为正真的人,不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物质的奴隶,也适应了人拥有思想这一较其他物种更为高贵的品质的特质。

但现行社会毕竟不是这样的。社会的机械化、拜金趋向,使我们每个人成为一条流水线上的产品或为其他产品加工的机器。每个人似乎都在为物质服务,被物质支配(这实在讽刺),每个人都变得平庸,站在人群里,认不出谁有多少特别,丢失了自我价值感。于是人们便被日复一日不变的生活消磨得失去了热血和激情,开始对生活失望。而微博给了他们一个平台,一个可以享受明星般光芒的地方,他们又找到了生活的希望,看到了自己独特的地方,于是十分热衷于微博。也许你会问,那这不是很好吗,微博让我们找回了自我价值感,不应大力提倡吗?但是微博也毕竟只是一个网络产品,同样也具有不可避免的虚伪性特征。虚拟世界里的捧场是不能充饥的画饼,微博上的恭维又岂能当真?孤独的人们寻找到的也只是虚伪的“成就感”。我们不能老是生活在虚拟世界里,沉浸在微博里并不是逃离孤独感的途径。要逃离孤独感,就要在现实世界里承认自己,在平庸的人群里看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看到自己的价值,就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希望。至于如何看到自己的价值,就需要每个人自己的努力了。

最后,微博的使用体现了国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劣根性——看客文化。中国的看客文化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着,外国也有看客,但是,却远远没有中国的这么严重、这么普遍。中国的看客文化的形成与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有关,也与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奴化教育有关。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就有写到中国的看客文化。那些、脖子伸长了像鸭一样的老百姓,漠然地看着革命者夏瑜为了民众争取自由和民主被砍头的场景,那一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华老栓拿着沾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自己儿子治病的寓意更是令人深思。他在《坟 . 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更是写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可是鲁迅所在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抗战也已结束了,也没有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了,这种看客文化还存在吗?当然还存在,中国人向来是喜欢看热闹的,马路上只要有人喊一嗓子呦,有人打架了,保证立即能招一堆看客过去。所谓国民的劣根性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消除?只是现在它变得更为隐蔽,更为文明了。

20111013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1021,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离世。微博上骂声一片,个个都成了打抱不平的侠士。试问,那18个路人怎么这么不巧都不是这些现在愤愤不平的人呢?不然小悦悦也许就不会离世了吧。不,互联网的虚伪的属性不会变。人藏在电脑、帐号的后面,不论是黑脸、白脸都可以给自己扑扑粉,摆出一副笑脸。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也可以说几句话,去迎合人们普遍都能接受或社会上宣扬的价值观。一个对某件事并不关心的人,可以轻松地“转发”一下,立刻显得自己多么有热心。国人在微博上骂冷漠的路人,显得十分有责任心,这是因为“转发”比“拯救”容易得多。如果你真的在现场,恐怕没几个人真的会伸出援助之手,许多人也许都会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匆匆走过。冷漠的围观者成了热心的转发人、愤愤不平的人,于是一种更为隐蔽的看客文化形成了。因此一定程度上,微博助长了这种“看客文化”,使柏杨先生笔下“丑陋的中国人”的形象更难改过来。

下面是我们的总结,从微博中我们看出了如下四点现代人的精神状态:

1 现代人的焦急心态,急于获得更多信息;

2 现代人的浮躁心态,只求知道就好,不求深入探讨;

3 现代人的孤独感日益加深,源于自我价值感的丢失;

4 现代人的“看客文化”依旧根深蒂固。

参考:百度百科、《微博媒体特性》ppt、《新浪微博营销》ppt、《传统媒体拿什么应对微博挑战?》——陈永东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