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苏轼“水月”意象背后的处世哲学

苏轼“水月”意象背后的处世哲学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苏轼水月意象背后的处世哲学
作者:王庆庆
来源:《课外语文·上》2020年第05
【摘要】苏轼进退自如、荣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一直为中国的士人们所追捧,这既给那些正处于坎坷低谷时期的人们一种力量,也开创了后世一种新的审美态度。苏轼醉心欣赏一切美的事物,以”“最得他青睐。从《念奴娇·赤壁怀古》到《赤壁赋》再到《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笔下自然之景中水月总是占据半壁江山。苏轼为何偏爱水月水月意象的背后透露出苏轼怎样的处世哲学?本文将以《赤壁赋》为例进行解读。【关键词】苏轼;《赤壁赋》;水月;处世哲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3-0135-02
【本文著录格式】王庆庆.苏轼水月意象背后的处世哲学[J].课外语文,20201913):135-136.
一、《赤壁赋》中的水月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是苏轼眼中笔下的赤壁之景。本该和乐的喝酒赏月的夜晚,却被一个朋友悲凉的箫声打断。朋友悲伤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四组对比:历史英雄名垂千古的功绩与自身有限的生命对比;历史英雄的年少有为与本人的年老无为对比;自然的永恒博大与人类的短暂渺小对比;愿望与现实的对比。这四组对比的重点落在了时间一词上。由此可见生命的有限是客人郁结的主因。
陶醉于自然景色的苏轼,便将目之所及的自然之物——水和月信手拈来,利用它们自身既有变化又相对永恒的特点,来开导客人。
江河中的水始终会奔向大海,离开原来的河道。这是变的一面。但天总会降下甘霖,对于整条江水而言,它并没有因为时间不停地流淌而干涸消逝,这是不变的一面。月亮随着运动规律出现阴晴圆缺的变化,在月初、月中和月末会呈现不同的样貌。这是变的一面。但对于月亮本身而言,它却始终没有增多或减少,这是不变的一面。推及到我们人类自身,人作为个体时,会经历生老病死,寿命最长也不过数十春秋,的确短暂到几乎可以用一瞬来概括。但若纵观整个人类史,人类又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族群,这也是人永恒的一面。苏轼假借主客问答的形式,以水月为例开导客人,实则是在自我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