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时间:2022-12-06 17:31:22    下载该word文档
第9卷2o09年 第4期 8月 中 国展 Vo1.9 No.4 Aug. 2009 15 China Devel叩ment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毕 军,张永亮,张炳,杨书聪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o093) 要:该文分析了中国实现科学跨越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应对这些问题具有 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目标与具体举措,为加快中国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这 历史性转变、实现科学跨越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跨越;发展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404(2009)33—00l5—05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 然对自然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和改造,但其技术手段 还十分落后,人作为主体在物质、精神方面没有真正 解放。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这是人类改造自然能 力提升的一个里程碑,此阶段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 武器来控制和改造自然,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 了根本的变化。在这一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取得 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 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 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 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 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 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 了空前的胜利,“人类至上”的自然价值观渐趋形 成。但是工业文明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只强调对大 自然索取掠夺,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 这具体体现为资源枯竭、环境退化、气候变暖、生物 多样性丧失,以及不断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公害 事件。 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 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l J。建设生态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的新要求,是中 国共产党重要文献中首次提出的新的重要战略任 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创新和执 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了巨大成就,但是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导致了一系 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资源的利用效率偏 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了国家社会文明进 步的重要目标,为探索和实践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方 向。 低,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 的比重偏低等发展“瓶颈”日益凸现。十七大报告 中,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当前面临 的突出困难和首要问题_ J。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  工业文明带来诸多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演进都是对前一 个社会的结构和文明形态的继承和创新,前一个文 明既孕育和预示着后一个文明而且某种程度上又阻 挡和妨碍着后一个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迄 而引发的无锡饮用水危机便是这一系列问题的一个 缩影。如何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的情况下,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如何在 通向基本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 的科学发展,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和弯路,成为当前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今为止,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 文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相当有限,把自 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虽 实现科学跨越发展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收稿日期:2oo9一O6—29 西方学者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提出了“环境 作者简介:毕军(1967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循环经 济与环境政策等方面的研究。E—mail:jbi@nju.edu.cn 库兹涅茨曲线(EKC)”。这种理论认为,环境恶化 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遵循倒u型的曲线关系,随着 
6 毕军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收入增长,环境质量恶化达到一定点后会得到改善。 及对新苏南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通过不 如果遵循这种理论,自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 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目前尚不具备实行生态治理的条件,可以 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压力得到了一定的控 等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行治理,即中国也可 制,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逐步提高,污染物的排放强 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然而,这样的观念是 度逐步降低,相应的生态效率也在逐步提高,经济发 极其错误的,如果沿着发达国家的路走下去,中国环 展与资源环境的消耗出现了一定的减弱和脱钩趋 境污染还需加重几十年。受资源供给能力、污染物 势 。 排放总量、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必须保持一定发展速 如图1所示,假设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资源 度的基本国情等因素的制约,如果走“先污染,后治 环境的消耗已经初步跨越了发展曲线的拐点,随着 理”的道路,中国生存的根基将不复存在。现实决 进一步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的消耗速率和消 定了必须走边污染边治理、预防为主的发展道 耗强度都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然而,通过数理 路 。 模型和实证检验发现,苏南地区的环境污染与经济 以苏南地区为例,作为中国近三十年来发展速 增长之间并不完全符合倒u型的发展曲线特征,反 度相对较快的地区,苏南地区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 而呈现出N型波动式EKC特征,环境质量随着经 的苏南发展模式。2008年部分城市的人均GDP已 济总量的快速提高有一段时间的改善后,又趋于恶 经接近或突破了15 000美元。苏南的快速发展,迅 化,不同于以往的经典理论中倒U型的形状以及发 速改变了区域的人民生活和城乡面貌,但是,作为特 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时期的发展曲线, 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苏南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早 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发展而自发改善的趋势也十分缓 期工业化的局限,并且遇到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 慢(曲线B) 。 重等突出问题,由此引发了对“苏南模式”的思考以 鞫糯鲢} 辑 研:域旺艮姆 桂篇 黼求 图l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示意图 相对苏南地区较高的生态效率和较好的环境保 至没有出现减弱的趋势(曲线A)。因此,不能坐视 护工作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 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发改善,EKc不能成为 不断增加,中国整体的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更为严 “先污染,后治理”的借口。在促进经济增长,全面 峻,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消耗仍然在不断增加,甚 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也要关注如何协调经济发展 
毕军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17 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平衡两者的利益,探索一条 加速跨越拐点、加快实现两者和谐发展的道路(曲 线C)。 然而,要实现和谐、科学发展,探索一条新型的、 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 消耗的脱钩趋势,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以江苏省 常熟市为例,作为苏南地区的全国百强县之一,经济 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在全国都处于较为领先 的水平,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 280亿 元,人均GDP突破了1.5万美元。然而,在过去30 年的发展历程中,常熟市的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上 升趋势,目前依然处于污染排放量的增长期;产业结 构矛盾突出,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呈现出二 产多而不大,三产低而不强的特点;虽然地均GDP 产出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生态效率与发达国 家相比仍然很低,仅为日本的l/6;生态承载力严重 不足,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3777公顷/人, 生态承载力为0.3077公顷/人,生态赤字达到了 4.O7公顷/人,远高于江苏和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加 上土地空间狭小、资源匮乏、环境容量小等客观约束 条件,使得常熟市依然面临着十分紧迫的资源环境 和发展压力。对中国其他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环境 保护基础薄弱的地区而言,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面对下一步的发展,如何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满足群众迅速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经济总 量稳定增长、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的共赢成为中国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巨大挑战。胡锦涛同 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 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 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因此,探索中国特色 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便是要通过发展真正实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 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简言之,就是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为主要途径,加快实 现科学、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全面小 康。 3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目标 3.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 概念。这里的生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生态概 念,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而是动物、植物 和自然物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空问。人类作为地球生 命系统的一部分,本身就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和发 展的产物,是活的有机体,需要不断地从生态环境中 获取能量和养分,以保证自己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活 动。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人类必须尊重自 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只有一个优化的生态环境, 才能有助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物质财富 的增长。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生态建设与文明建设相结合 的复合概念,生态建设主要是针对受人为活动干扰 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而言,而文 明建设则是针对社会行为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的 道德行为水平而言,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则又涵盖 了经济、环境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生态文 明建设不能将生态建设和文明建设剥离开来看待, 两者应当互相交融,通过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生态行 为,以及他们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改造和规范,实 现和达到生态文明的社会状态,即社会主体与生态 环境的和谐共生。 3.2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 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 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 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 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 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 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 同点,即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 必须尊重、爱护自然,突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建 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在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 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创造 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并最终 实现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文明的高度融合和协调 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许多  耋 文明建设仅仅依靠在原有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 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必须上升到基本价值理念转变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