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主题、视角与正名——评《漂泊者萧红》

主题、视角与正名——评《漂泊者萧红》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语言文学研究 
题、视


名 
评《漂泊者萧红》 
粱 超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650) 
摘 要:林贤治先生的传记作品《漂泊者萧红》,以萧红的情感与创作经历为主线,纵贯萧红艺术上孜孜以求、情感上屡 遭背叛的悲情人生。本文从漂泊主题和多维创作视角等方面,解析林贤治对萧红及其作品的独特诠释。林先生在深厚研究的 基础上,大胆回应对于萧红的质疑,独树一帜,为其正名,凸显研究者的风骨与担当。《漂泊者萧红》极大地拓展了相关研究的 深度与广度.达到了萧红研究的新高度。 
关键词:萧红 漂泊 视角 正名 
萧红是一位有着明显的个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女性主 义创作倾向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内涵丰富而多义,拥趸甚 
的。萧红与家人、爱人、友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旅居异地最后 客死他乡,这些都写出了飘零的、凄惨的命运0正如传记作 者林贤治所说:“漂泊,既是流浪,又有孤独、自由、独立的意 义,同时还有非主流、边缘化的特征,漂泊者永远在路上。”[  萧红短暂的一生:行踪不定、生活不定,她的生活大多时候 处于漂泊中。萧红的“漂泊”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漂泊。还有精 
众。在欣赏萧红作品的同时,对萧红本人的悲惨命运唏嘘不 已,进而决意为其立传,亦不乏其人,林贤治先生即为其一。 
《漂泊者萧红》是其多年研究萧红的成果,通观全书共24个 部分,作者以阿拉伯数字标注,标题看似随意而清淡.不讲 究遣词造句.不讲究上下对仗,没有作者潜心雕琢的痕迹, 使整本书看起来自然亲切,朴实无华。如第l部分的标题是 “阴影.微光.爱梦想的孩子”.第16部分标题是“回国以后”。最 后一部分是“向上的翅膀掉下来了”。作者从萧红的出生写 
神上的漂泊。萧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生都在追求爱与自 由。对爱与自由的追求。在萧红那里是淋漓尽致的。在创作 中。她顽强地表现思想和个性,她的平民主义、人道主义和 
女性主义。传记中。穿插着对萧红情感生活的描述。萧红是 

起直至其死亡,贯穿其中的是萧红的情感与创作经历。在整 本书中.萧红似乎置身于阴霾之中.萧红的出生及最后死亡 都是悲剧性的,作者对这位女作家的悲惨命运寄予无限同 情与感慨。本文从漂泊主题、对比写作手法与弱势人物创作 
个感性的人,一生都在追求爱情。她是爱者,却被爱判处 
终身孤寂。她渴望爱,却一次次地在获得失去中辗转流离。 萧红与萧军、萧红与端木蕻良之间的情感纠葛,萧红悲苦的 命运,读来令人心生慨叹。萧红,在她生命的最后两年里,远 离故土,孤居香港,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孤寂的心境中独自 度过。纵观萧红的一生。她一直生活在贫困中,这贫困极大 
视角等方面,解析林贤治对萧红及其作品的独特诠释,极大 地拓宽萧红研究的视野。 


漂泊的身体。不变的追求 地危害了她的健康。1942年1月18日,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 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 楼》给别人写了。”[人已去,缘未断,情未了,年仅三十一岁。 944年秋,诗人戴望舒徒步独行六小时,去浅水湾畔拜祭萧 红,在其短诗《萧红墓畔口占》中写道:“走六小时寂寞的长 
作者紧紧围绕萧红始终处于“漂泊”的人生际遇这一特 点。描写了一颗孤独困苦、颠沛流离、渴望爱的灵魂。身体与 情感的双重漂泊、肉体与灵魂的无所皈依是萧红短暂一生 的真实写照。小时候唯一疼爱萧江的祖父去世了,似乎这个 
家都不属于她了。正如她所说:祖父不在了,回家还有什么 意义呢。最后还是和固执、专横的父亲闹翻离家出走,并被 开除了祖籍,在张氏家谱中已不再有张遒莹的名字,这无疑 是一次精神上的打击。倔强的萧红没有屈服,开始了自己的 旅居生活。在有家不能回的境遇下,她选择了向未婚夫王恩 甲求助.开始了自己对爱与婚姻的渴望与追求.最终还是被 
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 听海涛闲话。”[一个灿烂的生命。在短暂的怒放之后,戛然 
而止。而今,虽已零落成泥,但萧红散放的文学芳馨依旧香 如故。 
二、新颖的视角。独特的解读 
《漂泊者萧红》打破了中国传记在形式上保守、单一的 形式.使人物的生命历程及其所处的历史氛围得到真实的 还原,细节生动,声气相闻。作者善于用美好事物与景象对 
抛弃了。后来与萧军结合,因萧军感情不专而分手,生命的 末端又与端木蕻良结合,最后孤独地死在香港。林先生对萧 
红的情感经历是同情的,他大胆地说出了萧军的乱情,端木 的懦弱,这是很有胆量的,正如评论者所说:“不怕萧军的后 代记恨吗?”林先生显然是不怕的.他正是要为萧红鸣不平 

比衬托出萧红的不幸与悲惨。有时是直白的揭露。比如作者 写道:她爱她的-4f ̄,爱周围的穷人,她把这爱保存在心里, 犹如风雪之夜保存着一粒火种,她的大眼睛常常为泪水所 
一 

年第1期(总第7期)又放赘耕 
她团凹嘧哑豇妊 
充盈。从童年开始,她便为穷人祝福,也为自己祈祷,希望温 煦的太阳照临大家的头顶。可是阳光是被垄断了的,直到生 
载,泥沙俱下,对萧红的评价亦如天壤之别。无论如何,对萧 红的认知都必须基于一个基本事实。萧红接受的学校教育 十分有限.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直困顿。先天不足与现实 
命的最后一息,她得到的只有黑暗。林先生文笔优美、生动、 隽永深刻。萧红的形象得以全面展现,萧红的美好品格得以 凸显.同时情境与人物对比中萧红的不幸彰显得更加深刻。 类似的写法遍及全书,常常令读者动容。 
萧红的生活与创作阅历在一定程度上透射了她分裂性 的人生。萧红的个人生活“乱七八糟”,但在文字上是非常有 创见、有爆破的人,至死仍旧挂念着“红楼”。无论是她的生活 
困境不可能不对她的思想与创作产生影响。因此,她呼唤尊 重。呼唤男女平等.呼唤人们理解她的作品。 
林先生首先为萧红鸣不平:“……没有一个作家,像她 

样遭到从肉体到精神刑罚般的凌辱;也没有一个作家,像 
她一样被社会隔绝,身边几乎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亲人和 朋友,而陷于孤立。”_ 《漂泊者萧红》后记第一节中写道:“前 
经历还是她的文学经历,这种分裂性在林贤治的《漂泊者萧 红》中都得到真实的、生动的呈现。 
年秋,偶翻杂志,得见评论《谁人绘得萧红影》。阅至萧红因萧 军和端木蕻良——最亲近的两位男士——对她的作品的嘲 笑而起反感一节,颇有触动,于是萌生作传的意图。”_林先 生甚至表示:“萧红离世后,她的作品遭到恶意的利用、曲 
此外.以穷人与女人为视角,体现了作者同情弱势群体 的人道主义精神,一个文人的基本良知与公平正义感,比如 萧红家的长工有二伯。萧红曾帮他干活,为他缝补衣物,背 着家人送给他吃的东西。离家以后。还向人打听他的情况。 她写他,为他立传。他要写出一个善良的、淳朴的灵魂,把这 灵魂和褴褛的生活一起高举起来,控告社会的不公。这一 段.林先生一方面表现对有二伯作为穷人的同情,另一方面 刻画了萧红的美好形象。萧红在某些层面颇有鲁迅的风骨, 努力揭露底层社会的黑暗与底层人民的愚昧,哀其不幸,怒 其不争。与此同时,她以个性化的方式为底层人民的抗争树 立了丰碑。在生活中,她打破羁绊,展现个性、思想与情感。在 作品中。她常常着力于弱势女性,现实主义地刻画她们物质 生活极度匮乏、精神世界荒芜、被极度边缘化的社会存 在。对此,林先生认为,以本体论的弱势人物视角解读萧红, 其对底层人物的描写,正是她人生际遇与内 t世界的真实 映照。 
三、拨乱反正。隔世知音 
解、贬损、否定,或无视其存在。她是死于第二次的作家。” _啉先生甚至认为,萧红作品的价值被严重地低估。对萧红 正名的同时也深深崇拜这位女作家。难怪有些评论者说林 
贤治与萧红的距离太近了,似乎不适合为萧红作传。诚然, 作者对萧红很崇拜.开篇就提到,连萧红的出生地呼兰小城 也因萧红的原因没有被世人遗忘。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对 
萧红不吝褒奖:“萧红是完美的”、“萧红的作品价值高,与她 有过感情纠葛的男性似乎是可恨的”、“她是五四的女儿”,不 胜枚举。林先生个人情感强烈,在保持传记作品特质的基础 上,其文学性的写作使萧红活灵活现,使历史生动起来。萧 红或许不曾想到,孤独漂泊一生的自己,几十年后,竟有如 此知音。 
四、结语 
学有百家,各抒己见,《漂泊者萧红》体现了传记一般要 求的同时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内容丰富而深刻,形式新颖 而巧妙。林贤治先生在《漂泊者萧红》中多角度地梳理萧红 漂泊悲苦的一生,对其人生历程与文学创作进行重新思考 与审视.充分肯定萧红的文学创作。对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给萧红情感造成创伤的人士也毫 不留情地予以揭露。 
《漂泊者萧红》出版于2009年,与林先生编注的《萧红十 年集》(上、下)几乎同时出版。有关作品的密集出版,充分体 
现了林先生萧红研究的厚重感。关于萧红的传记不算少,萧 红的情感经历与生活经历被众多研究者一次次写入书中, 然而萧红的情感问题是萧红研究者最纠结的问题。萧红与 萧军分手当时有些人是不理解的,甚至指责萧红,对萧红 的情感处理和创作价值问题颇有微词。萧红是一个率性的 人,包括处理情感等,但正是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包括萧 红的文学创作真正回归自然——家乡,是林贤治先生十分 欣赏的。 
萧红在三十年代个性化的文学写作风格.有人批评其 
参考文献: 
[1][4][6]林贤治.一个自由漂泊者的困境[N]黑龙江新 
闻网一生活报.2009— 25. 
[2]尹振华.半部红楼[EB/OL].htp:blog.na.com.cr 
blog92cfaIed0102xpnn.htm1.20l7—7—10. 
_
为自由主义者。亦有人将她归为“左翼作家”或“抗日作家”。 有人倾慕她为自由与个性解放而奋斗不已。亦有人贬斥其 近似沦落风尘。有人认为她是当时最悲苦的民国女作家。也 
[3]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A]戴望舒诗集[C].成都:天 
地出版社.2013.8:33. 
[5]林贤治.漂泊者萧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社。2009.1:308. 
有人认为其人生透射出顽强的生命力。萧红研究绵延数十 

一7一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