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

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
知行合一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
近期深公司开展了以“知行合一”为主题的讲座,会后给青年员工下发一本名为《王阳明心得》的书,拿到书后翻看了几页,一下子被迷住了,选读几篇之后,意犹未尽。
在会前,对王阳明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一搜索才知道原来是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又名叫王守仁,因为号阳明子,人们一般尊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卒于1539年,享年57岁。王阳明是和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圣人,合称孔、孟、朱、王。
王阳明主要活动于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知行合一”主要是针对社会上言行不一的弊端提出来的。不止在当时,就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在我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多“知”于“行”不合一的情况。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一、自身能力够。

明知道应该去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件事情,可是不到目的,行动上没有什么进展,面对问题没办法解决。二、思想上的怠慢。有能力去完成的,有意识要把事情做好,可是思想上的弦松懈了,想着能马马虎虎简单处理就不把事情做到细致。
知与行,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而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诚意格物”,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观点。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甚至成为“痴呆汉”,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他认为,人在道德修养上要多多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乱了,不去努力实践,那平时所想的功夫,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王阳明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是,倘若这个人此时
转念,畏惧艰险,或者因为和孩子的父母关系不好而不前往,就是有“知”而“无行”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自觉克制各种私欲,不让它们危害自身的道德修养。他提出人要自觉检讨,坚决改正,只要这种“省察”工作时常、及时地进行,经过一段时间,人就会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倘若省察不够及时,已经犯了过错,也并不是件不光彩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道德过错,关键是能够勇于改过从善。悔悟是去病之药,然而,光悔悟还是不够的。倘若只是悔而不悟,或悔而不改,则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改之为贵,只要能改正自己的过错,仍然可以取信于人。
在工作当中,我们更要谨慎细致,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工作上的任务先理清思路,想好要怎么做,把具体的计划和要注意的事情想清楚。多思考是必须的,但也是不够的,还得真正的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知而不行,则无法验证所知,所知则非真知。而不知而行,则无需多说,碰运气的东西迟早失败。然后,知行合一再揭示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统一性。如果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知”,则必然无法“行”得好。解决办法只有消除了那个反作用的“知”。如武术讲究放松,目的就是消除那个反作用的僵硬死力。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说水是冷是热,不去喝一下,这叫无知无行。知道水是冷是热,不去喝一下,叫有知无行。知道水是冷是热,亲自

去喝了,这就是知行合一。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常用这个思想鞭策自己,融会贯通并体现在自己身上,自然而然也就朝着高效、细致、全面不断提升。
王阳明(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儒家尚仁,偏于敛,
墨家兼爱,累于均,
法家严术,弱于道,
成大业者,当包容并蓄,
首尾兼顾且功守具备.


看明朝的那些事,最神的莫过王阳明,于是找来他的书,本来就觉得没时间看,乍一看又是文言,基本没信心了,可是“知行合一”那四个字还是有无比的魅力,偷空硬着头皮看了两段,没想到为人生打开一片新的天空。
我敢打包票,“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大部分人都没有正确理解,而且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理解,让我们陷入痛苦之中。
老王的解释比较老了,我就做一个现代版的吧呵呵,再顺便完善一下。
基本的意思是,知行合一,就是知与行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同生共死的,不可能先知再行,也不可能先行再知。
迷惑了吧呵呵。
其实老王在解释的时候没有具体把知识是个什么东西界定好,这也不怨他,他那时候的知识是比较狭窄的,只是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内容,而蚂蚁有几条腿,元素周期表该怎么画这类的内容根本不会纳入他的知识范畴,所以只要搞清楚“知行合一”所指的“知”

并不包括资料性的知识就行了,这个“知”仅仅包括你需要去实践的那些知识,比如如何跟别人相处融洽啦,如何找个好对象啦这类的。
在王阳明那里,知和行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又重复了一遍)就是说,只有你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你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举个例子,就说如何面对压力吧,你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写类似《抗压指南》的东西,但你会发现,当你真正面对压力的时候,他们说的那些都没用了,你对压力的感觉和他们描述的并不完全一样,即使有相似的地方,也不能套用他们的解决办法来缓解压力,你只有自己去摸索,总结出一套自己面对压力的办法,才能最终克服压力的困扰,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你之前学到的东西都是白搭,浪费时间,只有你真正身处其中了,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每个人都不一样,别人无法代替,唯一的学习方法就是身临其境,就是实践。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法去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的原因。
把知与行割裂开来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只做不想的,就是那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n次的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傻瓜,有一些,但不多;另一种是只想不做的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空想家,完全的空想家不多,但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上犯下空想的毛

病。知行合一,其实是一种处事的态度,不要还没做就开始在自己头脑中虚构,而要一边做,一边总结,最终让自己一步步强大起来。
知行合一,何不从现在开始呵呵。
【内容】第四章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感悟】以下依然是摘录。少部分地方加了一些脚注。1.王阳明对针对他的诽谤对其学生说,如果有人说你的学问是邪道,你就去辩驳,那不是要活活把你累死啊。况且,学问的好坏岂是辩出来的?你认为哪门学问好,就专心去学习实践,只要它能带给你心灵上的安宁,它就是好学问。2.“你辩驳就证明你出手,你出手肯定就有人接招,然后还手。王阳明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学说能普及天下,他渴望学术上的成就,而不希望被卷入进政治的漩涡。”3.“有人说,如果皇帝和他的亲信认可您的心学该多好啊。”王阳明说,心学无非是让人认可自己的良知,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认可自己的良知呢?况且,圣人行事如明镜,物来则照而已,世间任何事都不要强求。”4.“交趾就是个不安份的恶棍,和他保持关系的最佳方式是承认它作为国家的存在,让它按时进贡即可。它那地方的地理情况没有设置郡县的条件,把它纳入版图只是平添烦恼。”注:后文提到,王阳明说,对恶人,就是不要激发他的恶性,但,同时也要让他知道,自己是不好欺负的。5.“王阳明的心理战表面看起来没有规律可循。但其实,什么时候该用招抚,什么时候该采取军事行动,看似随心所欲,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分

析过程。”注,后面王阳明提到,对于良知被遮蔽的人,用招抚的办法只能让他们蹬鼻子上脸,认为政府好欺负,所以只能用剿。6.“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就是人心。只要人心静了,世界也就静了。”7.“王阳明教学的理念是,因材施教,不以主观凌驾别人,顺着对方的思想。用心学术语来讲就是“不执”。”比如,有百姓要王阳明想办法镇住一块据说可以预测太平(打仗与否的石头。王阳明虽然知道这是迷信,但觉得那是当地的传统,没有理由不尊重别人的传统,于是就进行了一场巫术表演,“镇住”了石头,让百姓放了心。8.“王阳明__超级武器是:不靠谱。用军事术语来讲,就是虚虚实实,进示以退,攻示以守。总之,就是先把你弄得晕头转向,在你神经错乱时,他发出致命一击。”注,《别对我撒谎lietome》里的主人用的也是这招。书上还说,“盗贼们大都一根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虚,所以神经高度紧张?9.“政治无非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种能力。政治没有是非,利害即是非。”注:办公室政治也一样吧。10.“一个权谋家最憎恨的就是:你根本没有资格蔑视我的权威却蔑视了,那你就是我最大的敌人。”11.“事情来的时候,尽我的良知应付。没有事情来的时候,也不要去找事,只要在心上时刻想着致良知就对了。注:这对实现理想有借鉴。重要的是,时刻准备着,一有机会就抓住,好好利用。万一没机会,也不用强求,准备好就好。12.“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代不释放自己最本真的性格,他这一生将是不完美的。因为人到中年,就必须负起社会所赋予他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内敛,有时候应该委曲求全,有时候应该忍辱负重。注,心理学里有说到,

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是要逆反的。年轻时不逆反,成年后就会逆反,只是早晚问题。13.王阳明临终说的话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14.“每一个人都有另一面,或者说,是自私的一面。纵然良知光明到极致的人也不例外。”注,这里是说王阳明。书中提及他家里的府邸超级豪华,钱财来路不明。唯一的可能是,在灭宁王时取走了宁王府的钱财。还有,他有一妻五妾,他死后家族内斗,而主力军就是他的妻妾,目的是争夺家产。还有,说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会管理家族。如果他能把打仗的能力的十分之一转移到家族管理上,他的家族也不会发生内讧。书中还说,王阳明的另一面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缺点,但如果能全心全意发挥良知的力量,人人都能成功。
内容仅供参考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