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时间:2015-01-27 18:43:00    下载该word文档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近年来广受学者关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相辅相成,二者密不可分。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一方面以法治为平台,塑造法治社会;另一方面相互结合,限制权力和恣意,以确保法治有优渥的土壤得以更好地发展。文章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概念着手,试图研究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此对我国在适用法律、行使职权方面作出有力影响,促进相关实践工作。

[关键词]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一、法治思维的所指与能指

对于法治思维的概念,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剖析、解读。姜明安教授认为法治思维,是指执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1]刘平教授提到,法治思维是由道、学、术为架构,即原理与知识和方法三种思维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思维方式。[2]袁曙宏先生也讲到,所谓法治思维,实质是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律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和尊重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法律的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3]陈金钊教授对法治思维的诠释从特征展开,认为法治思维是受规范和程序约束、指引的,在现阶段主要是限制、约束权力任意行使的,在价值追求上趋于实现公平、正义,保护公平、自由,讲究逻辑推理、修辞论辩和解释技术的一种理性思维方式。[4]而笔者认为法治思维是执政者在具体运用法律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摒弃感性趋向理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抑制权力滥用以促进社会公平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

二、法治方式的所指与能指

所谓法治方式,姜明安教授在其研究中所提的法律手段,是指执政者通过制定、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运用法律创制的制度、机制、设施、程序处理各种经济、社会问题、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争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方式、方法。[5]陈金钊教授认为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从法治思维影响和决定法治方式的角度出发,给法治方式赋予了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据法律处理具体问题;二是法治方式具有独立性、自主性,一般情况下不受道德、宗教、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三是法治方式强调法律方法的适用。[6]不仅如此,陈教授还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再次诠释了法治方式,广义上指各种主体运用法律制定决策、解决纠纷的行为方式。狭义上指不仅运用法律规范,而且运用司法机关来捍卫利益或秩序。[7]可见,虽然在法治思维的涵义上学者分歧众多,但是对于法治方式理解趋同。故笔者认为法治方式,即是执政者以法律为信仰,在法治理念和法律精神的指导下,通过制定、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运用法律、法规、规章创设的制度、机制、程序等处理和解决各种纠纷、矛盾等社会、经济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的行为模式。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理念的提出,使得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备受关注。而在2010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从而使得行政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和运用法治思维这一要求登上学术舞台。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之间的关系,要明确二者的基础在于法治的内涵和要素,所力求实现的则是建立法治国家。德国行政法学家哈特穆特·毛雷尔这样阐述法治国家的涵义,法治国家是公民之间、国家与公民之间以及国家内部领域的关系均受法律调整的国家,其标志是所有国家权力及其行使均受法律的约束。”[8]这一说法很好地表明了法治,诞生于法律机构取得足够独立的权威以对政府权力的行使进行规范约束的时候。[9]

(一)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以法治为平台,相互作用塑造法治社会

法治思维是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而法治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法治思维强调思想转变,从以个人意思表示为标准到以符合法律制度为出发点,摒弃个人情感对社会事件和现象的主观判断及倾向,以法这种客观标准为准则处理事务,从而达到一种客观民主公正。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都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的。一个国家只有确立了法治基础,才谈得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相关事务。法治思维支配法治方式且决定法治方式的具体运用。法治思维需通过法治方式发挥作用。执政者在实际工作中若能做到直接运用法治方式而非遵循个人意愿,则说明法治思维的贯彻落实到了实处,支配人的行为从而达到法治方式与思维的完美结合。且我国在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提升司法公信力、建立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等,多处强调确保法治思维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运用法治方式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结合是为了约束权力、限制恣意

法治思维是一种在观念上和思想上的精神效果,法治方式则是在法治思维对意识做出调整后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政府机关执法与公民利益的冲突频出,行政机关权力行使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已逐渐突显,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对社会这个法律的沃土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对实现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的文明法治进程产生了影响。[10]对执政者来说,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仅体现在其处理社会事务的工作中,也应使其成为生活中的常态。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要求执政者实施某种行为,以理性的法治思维对事物做出分析并加以综合判断,以成熟的法治方式去指导行为,不再依靠主观的意愿和恣意的行为模式罔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影响,而必须符合立法机关制定的现有法律所规定的框架,从而限制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等的权力。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对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制定和认可必须遵循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国家机关行政人员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依法行政,国家司法机关审判人员对案件进行裁判必须依法判决。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试图夺回法律话语的主导地位,抵制执政者仅用道德和社会学做出评价所产生的偏差,更正执政者因此而产生的价值取向错位情况,让法治方式在现实的实践操作中有更多的可能性、技艺性。法治思维支配法治方式,法治方式的运用反映和体现法治思维,执政者必须从主观上自觉主动地运用法治思维,并且从行动上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社会上存在的诸多不公正的问题,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从而以己之身向人民群众传播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继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和理念,使得维护社会公正能够全民化、社会化、法治化。可以说,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为实现依法治国指明了具体路径。使得人们可以期待行政机关与社会组织对社会事物采取共同管理的局面,一同绘制社会公正的美好蓝图。我们的目标在于通过法治思维的高度贯彻落实可以使政府在处理国家事务时提高效率,法治方式的运用极大地提高处理危机或者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自觉、主动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约束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力,限制可能出现的恣意,对适用法律行使职权方面做出有利影响以促进法治进程,促进法治实践。

参考文献

[1]姜明安.再论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

[2]刘平.法治与法治思维[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6月第1版,第167-168.

[3]袁曙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C].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1.

[4]姜明安.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辩证关系与运用规则[J].人民论坛.20125.

[5]陈金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3月第21卷第2.

[6]陈金钊.以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解读”[J].河北法学.20142月第32卷第2.

[7][]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105.

[8][]P·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9.

[9]陈金钊.法治遭遇中国的变异及其修复[J].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