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

时间:2015-12-15 14:55:17    下载该word文档

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发展

存款货币银行的定义

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

古代银钱业的职能主要是:

1、铸币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

2、货币保管。

3、汇兑。在此地把货币交给它们,然后持它们的汇兑文书到彼地所指定的处所提取货币。

现代银行的产生

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也意味着动摇了高利贷在信用领域的垄断地位。

旧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及构成

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商业银行的作用

商业银行区别于一般工商业的地方,在于它的特定经营活动内容和职能作用:

1、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银行这个中介促进了资金的流动,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

2、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

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金融资本”与垄断

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联结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很强大,会形成垄断。

第二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

按经营模式划分,商业银行分为职能分工型银行和全能型银行。

所谓职能分工,其基本特点是,法律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有专营长期金融的,有专营短期金融的,有专营有价证券买卖的,有专营信托业务的,等等。职能分工体制下的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最大区别在于:(1)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2)商业银行一般以发放1年以下的短期工商信贷为主要业务。

全能型商业银行,又有综合型商业银行之称,它们可以经营包括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款与贷款的一切银行业务,同时还可以经营全面的证券业务等。

我们称职能分工型模式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全能型模式称为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模式。

赞成全能模式的理由是:通过全面、多样化业务的开展,可以深入了解客户情况,有利于做好存款、贷款工作;借助于提供各种服务,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户,增强银行的竞争地位;可以调剂银行各项业务盈亏,减少乃至避免风险,有助于经营稳定。

美、日等国从强调分业到转变方向

美、日等国从职能分工型模式改为全能型模式

现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混业经营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在一家银行内同时开展信贷中介、投资、信托、保险诸业务;二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把分别独立经营某种金融业务的多家公司连接在一起。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

银行业务增多,但经营混乱,银行经营的混乱强化了只有分业经营才可保证金融健康发展的观念,因此我国确立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原则。

分业经营对银行业发展所与生俱来的桎梏以及面对国外全能型银行的强大竞争,使突破分业经营界限的趋向日益明显。

第三节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浪潮

避免风险的创新与资产业务证券化

避免利率风险的金融创新:

1、创造可变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如可变利率债券、可变利率贷款。2、开发债务工具的远期、期货、期权交易。

在银行寻求避免贷款风险的方法中,贷款证券化是一项重大进展。作为银行主要资产的贷款业务,使银行时刻面对种种金融风险,其中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的强大压力。正是贷款流动性的限制使得银行不敢多发放中长期贷款;而中长期贷款既是经济生活之所必需,同时也是银行保证必要盈利水平的业务品种。如果银行能把自己的贷款在约定还款期限之前售出,流动性的问题就解决了,然而,直接出售贷款是很困难的。贷款证券化是银行解决流动性难题的重要途径。

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

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作为依托的。

技术进步推动了金融创新:

1、技术进步引起银行结算、清算系统和支付制度的创新,进而引起金融服务的创新。

2、为技术要求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

3、新技术的运用使金融交易快速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全球的交易主体联结在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市场之中。

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它电子传送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

网络银行分为纯网络银行、分支型网络银行。

纯网络银行,一般只有一个办公地址,无分支机构、无营业网点,几乎所有业务都通过互联网进行,是一种虚拟银行。

分支型网络银行是指原有传统的实体银行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服务手段,建立银行站点,提供在线服务。因此,网上站点相当于它们的一个分支行或营业部,是实体银行采用网络手段扩展业务、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方式。在网络银行业务中,以传统银行作为母行来推动的占主要份额。

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是:安全问题、法律规范问题。

规避行政管制的创新

规避不合理的、过时的金融行政管理法规也导致了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金融创新浪潮实际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四节 不良债权

不良债权及其不可避免性

不良资产,也称不良债权,其中主要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

不良债权之所以不可表面,是由于银行面对的各种风险是客观的必然存在。例如,由于银行不能与顾客同等地把握顾客的经营信息,道德风险是银行难以全然排除的。此外,即使借款人不存在通过隐瞒信息以获取或过量获取银行融资的情况,借款人是否能够以利用贷款所取得的收益归还本息,还要取决于市场上的种种不确定因素。

所以,银行的努力方向是力求使不良债权的发生趋近于较低的概率,对已发生的不良债权寻求最优的化解途径,并保证用于冲抵无法化解的不良债权的专项准备金能够及时、足额地提取。

不良债权的危害

不良债权的危害:

1、从微观角度看,大量的不良债权将会危机一个银行的生存。不过,现在很少有由于这样的原因而破产清理的银行,特别是大一些的银行;它们通常是申请破产保护,而后进行重组、接受并购。

2、就银行体系看,何种规模的不良债权将会影响整个体系的正常运作?对不良债权的过度担忧会促使银行严格把握贷款发放条件,造成信贷紧缩。在经济增温的条件下,信贷紧缩可能一时不会变成事实;而对于经济的降温,信贷紧缩就是雪上加霜的因素。

3、就一个经济体,如就一个国家看,应该如何具体地判断不良债权的消极影响,好像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例如,伴随着大量的不良债权,日本经济有十年的低迷;而同样伴随着大量的不良债权,中国经济却有十年相当高速的发展。

不同的经济条件、经济环境,会有不同的不良债权形成原因;各方对不良债权有不同的承受能力,当然也会有不同的解决途径和寻求不同的化解时机。不良债权确是消极因素,必须高度重视;但同时又必须冷静对待,恰当估计。

我国银行的不良债权及其成因

不良债权的成因:

1、国有经济的低效率。

2、体制造成企业不得不听从来自上级、来自所在地方的智慧,无从按规律自主经营。

3、国有企业担负着工商业、服务业绝大部分的社会保障支出和部分社会救济支出。

4、国有经济负担了改革的成本。

5、国有大银行纷纷开办附属的信托、证券机构,从事高风险的揽存放贷和证券投机活动,使得信贷资金在这些方面被套牢。

6、宏观经济波动。

近年来,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银行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不良债权产生的体制性因素相对弱化;加之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加强,资产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债权质量分类法

五级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五级分类各档次的定义:

1、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2、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4、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的合同约定,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5、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为了弥补和地狱已经得到识别的信用风险,银行应该计提专项呆账准备金。

第五节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在这以制度安排下,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支付法定保险金的责任。

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不尽相同:由官方建立存款保险机构;由官方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存款保险机构;在官方支持下,由银行同业合建存款保险机构。

参加存款保险的原则也各不相同:有的资源,有的强制。

各国筹集保险基金的方式一般是以法定形式规定按吸收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至于对每家银行中的每位存户承保的存款数额,则有最高保险额的规定。对于存款损失的赔偿,有的国家给予100%赔偿,有的国家只赔偿部分而要求存款者也承担一部分损失。

存款保险制度功能与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维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

1、对存款人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对其利益提供了保护,但由此降低了它们关心银行经营业绩和对银行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监督的积极性,甚至缺乏积极性将其存款从潜在破产的银行中取出。因此,这就使低效率甚至是资不抵债的银行能够继续吸收存款。

2、对投保机构来说,存款保险对存款人的保护意味着存款人挤提威胁对存款货币银行可能施加的惩戒力量受到削弱。无“后顾之忧”的银行,更倾向于从事风险较高、利润较大的银行业务。

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促成的风险,大多属于道德风险,不仅会削弱市场规则在抑制银行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且会使经营不善的投保金融机构有可能继续存在。因此在国外,对于存款保险制度有着极不相同的评价。

这一制度引进我国的问题

从银行越来越走向按市场机制运作的轨道来说,为了加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稳定性,相当普遍的见解是:建立这一制度是必要的,虽然它伴随着难以避免的消极面。但同时也有不同的意见,比如认为国有资本在银行资本中占绝大比重的条件下,通过推行这一制度有多大的紧迫性,还值得进一步论证。

从实践角度看,近年我国银行改革的实质性进展、中小金融机构所占比重的持续上升、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涌入等,凸显出存款保险对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有效保护中小存款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提出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其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外来资金两部分。

自有资金包括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以及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这些称为权益资本。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所占比重很小,不过却是吸收外来资金的基础。外来资金主要来自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以及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吸收存款

吸收存款的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这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在负债业务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是银行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

存款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1、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指那些可以由存户随时存取的存款。存入这种存款的,主要是准备用于交易和支付用途的款项。

这种存款在支用时须使用银行规定的支票,因而又有支票存款之称。支票存款在许多国家允许超过存款金额---当然有约定的限额---签发支票。超过存款金额签发支票叫透支。

开立这种存款帐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银行进行各种支付结算。由于支付频繁,银行提供服务要有成本开支,所以一般不对存户支付利息。虽然活期存款时存时取、流动性很强,但存取错综交替之中总会在银行形成一笔相对稳定、数量客观的余额,构成银行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

2、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指那些到确定的到期期限才准提取的存款。对定期存款,银行一般向存户出具存单或存折。定期存款在到期前一般不能提取,所以银行对定期存款给予较高的利息。

3、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针对居民个人的货币储蓄而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储蓄存款无论定期、活期都支付利息。

其它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包括:

1、从中央银行借款。存款货币银行资金不足,必要时可向中央银行借款。一般来说,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在于缓解本身资金的暂时不足,而非用来盈利。因此,该项目在存款货币银行负债中的比重一般都很小。

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再贴现,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再转卖给中央银行;二是直接借款,用自己持有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取得抵押贷款。

2、银行同业拆借。它是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一般都是短期的,有的只有一天。同业拆借的利率水平一般较低。

3、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4、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在为客户办理转账结算等业务过程中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以汇兑业务为例,从客户把款项交给银行起,到银行把该款项付给指定的收款人止,中间总会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于该笔款项,汇款人和收款人均不能支配,而为银行所占用。虽然从每笔汇款看,占用时间很短,但由于周转金额巨大,因而占用的资金数量也就相当可观。

5、发行金融债券。

第七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定部分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对客户提存和转账结算的需求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贴现、贷款、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贴现

贴现是银行买进尚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

未到期票据贴现付款额的计算公式:

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的买卖,但实际上是信用业务。票据反映了载明的支付人对持票人负债:在票据未贴现前,对持有票据的客户负债;贴现后,则对购入票据的银行负债。所以,票据的贴现实际上是债权债务的转移,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地贷款给票据的支付人。

贷款及其种类

贷款也称放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定归还期限的业务。贷款在存款货币银行资产业务中的比重占首位。通过贷款联系,银行可密切与工商企业的往来关系,从而有利于扩宽业务领域。

贷款业务的分类:

1、按贷款是否有抵押品划分:抵押贷款、信用贷款。

2、按贷款对象划分: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贷款。

3、按贷款期限划分:通知贷款、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对贷款的偿还不规定具体期限,随时由银行通知收回的贷款称为通知贷款。

4、按还款方式划分:一次偿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

“真实票据”原则

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时都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于贷款投向、条件、用途、方式和数额等起制约作用。

真实票据论,也称商业贷款理论,是西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一个古老原则---贷款应以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为根据。理由:依据确实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进行贷款,可以保障贷款按期收回---因为基于商业行为的债务人取得了商品,这些商品直接出售或加工后出售,就是归还贷款的资金来源。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许多国家的商业银行一直严格遵守这个原则,但期间也以再发现对原则的论证并不完全正确。如经济繁荣时期,没有商品交易为背景的票据,由于资本回流顺畅也能到期偿还;危机时期,纵使是有商品交易为背景的票据,由于商品滞销也难保能够如期偿还。

这一原则早已不再作为银行经营的准则。

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是指商业银行以其资金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证券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国债、信誉高的公司债券。

商业银行对股票的投资有严格的限制,出发点有两个:一是保持银行业的稳定性,力求防止股市波动和对特定企业过分融资所带来的风险;二是防止垄断。

第八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它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中间业务,也称无风险业务。最常见的中间业务是汇兑、信用证、代收、代客买卖、承兑。

表外业务是指凡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是狭义的表外业务: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如期货、弃权。

广义的表外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近来已成为西方国家银行业发展的重点。不少西方国家大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量已大大超过其表内业务量,并使表外业务收入超过其表内业务收入。表外有风险业务的出现,给银行业带来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但伴随而来的则是较高的风险。

汇兑业务(属于中间业务)

汇兑也称汇款,是客户以现款交付银行,由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受款人的一种业务。汇兑使用的凭证,其性质都是承汇银行向另一家银行或其分支行发出的命令,命令后者向第三者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依汇出行将付款命令通知汇入行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

在当今银行业务广泛使用电子技术的情况下,除小额款项仍有使用汇款形式的必要外,大笔资金基本上都是通过电子资金调拨系统处理。

信用证业务(属于中间业务)

信用证业务是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现在广泛开展的是商品信用证业务。商品信用证是银行应客户---购货单位---的要求,按其所制定的条件开给售货单位的一种保证付款的凭证。业务技术过程是:客户请求银行向售货单位开出信用证,并把货款的一部分或全部支付银行;信用证上注明支付货款时所应审查的事项;售货单位按信用证所列条件发货后,可凭信用证要求银行付款。这种业务在异地采购,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信托业务(属于中间业务)

信托是指接受他人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处理经济事务的行为。

银行卡业务(属于技术创新)

银行卡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

第九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

商业银行是企业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金融业务获取利润的企业。商业银行以营利为核心目标。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商业银行的经营有三个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盈利性原则占核心地位。

流动性问题,或者说清偿力问题,是指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要求的能力。有两种情况:(1)有规律或较有规律的提取和要求兑付。对此,银行能够较精准地预计并做好安排。(2)突发的提存和要求兑付。这是由一些突发事件所引发,银行对此很难预料。但是,如果不能妥为应对,银行会立即陷入挤兑、破产清理的境地之中。为了保持流动性,银行在安排资金运用时,一方面要力求使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必须力求负债业务结构合理并确保自己有较多的融资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

安全性原则是指管理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银行经营与一般工商企业经营不同,其自有资本所占比重很小。而在资金运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金融风险。所以,坚持安全性原则,历来都被银行家高度重视。

三原则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一般来说,安全性与流动性是正相关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风险较小,安全有保障。但它们与盈利性往往有矛盾: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盈利性一般较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往往流动性较差、风险较大。因此,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经常面临两难选择:为增强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就要把资金尽量投放在短期昼短的资金运用上;为了增加盈利,就要把资金投放于周转期较长但收益较高的贷款和投资上,这就不可避免地给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安全性带来威胁。对此,银行只能统一协调,以寻求最佳的均衡点。

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三个演变阶段。

资产管理理论是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思路。在资产管理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负债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手艺。负债管理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疑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向外借款也可获得流动性:只要借款领域宽广,流动性就有保证。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但也增加了经营风险:借款主要借助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是变幻莫测的。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考虑,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达到合理搭配。

我国商业银行是采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理念。

风险管理备受关注

金融风险日益增大:首先,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改革,许多国家和地区取消利率管制和汇率管制的做法,使利率、汇率以及金融产品价格的波动加剧,金融风险大幅度提高。其次,现代通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发展,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金融风险的扩散速度加快。

面对这样的现实,风险实际是无处逃避的,成功的关键是学会驾驭和管理金融风险。

金融机构不同于一般企业,它们销售的产品和服务是:吸收风险,调节风险,提供关于风险的咨询。因此,它们能够比非金融机构更好地分散风险。例如,银行发放贷款取得利息收入,也就是从借款人那里吸收风险,取得风险补偿;同时,依靠专业管理技能可以帮助单一的最终投资人将独立投资必须承受的风险多样化和分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错综复杂的金融环境其实给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风险管理的含义

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可理解为未来出现坏结果(如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是一种“事前”的管理,即属于投资决策的环节。对于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方针以及具体项目进行风险评价,对商业银行的决策有关键意义。不仅是事前,风险管理也要延伸到资金投放的过程之中:已投入某些项目的贷款由于种种原因从风险较低变为风险较高,或者相反。显然,进一步的决策必须做相应的调整。

对风险的正确理解应是收益可能性与损失可能性两个方面的统一。

风险升水=有风险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现代的投资理念是以风险承担换取风险收益。

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别

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类风险和其他风险。

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是指银行的客户或交易对手无力履约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一些重要变量(如利率、汇率、股价等)的变动而导致银行的头寸面临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缺陷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失效导致的风险。这类风险是由于人为错误、系统失灵、不正确的流程和无效的监督等原因造成的。

其他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

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在业务发展中是相互交叉的,并呈现出连锁态势。银行的风险也时常与其它金融风险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

银行的内部控制

关于加强对银行内部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国现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及风险管理

以前实行的是贷款规模管理,即由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下达允许发放贷款的最高限额。现在实行的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风险管理方面,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全部纳入监管。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