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时间:2019-09-12 15:58:37    下载该word文档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参考答案〗

(一)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义

(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

(三)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效果

(四)我国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率。我国的存款准备率一直存在偏高的问题。虽然1998年以来两度

下调,即从13%调至6%,但仍然偏高,还存在下调空间;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在我国一直未能发挥应有的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其

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商业信用不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商业信用,加快商

业信用票据化的进程,并进一步简化再贴现的票据及机构限制;

3、公开市场业务。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工具的效果并不理想,根源集中在两点:

一是公开市场业务的对象规模有限;其次是中央银行用以展开公开市场业务的有

价证券的品种非常匮乏。因此,增加证券尤其是政府证券的品种、增加中央银行

及商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规模,是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重要措施。

六、论述题:

1、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

2、试比较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你认为我国应怎样运用这

两种方式。

〖参考答案〗

1、(1)信用的经济含义。现代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

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

式为赊销。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有限制。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

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作

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可以用来调节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消费信用是企业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上述各种

信用形式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不同,具体的形式也不同,但都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

要作用。

3)我国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各种信用形式有重点、有管理

地加以引导和运用:规范商业信用,发展直接融资;加强对银行信用的风险管理

,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适度发展消费信用,配合住房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

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注意防范盲目消费和信用膨胀;安排好国家信

用的规模和结构,使其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

总之,在发展各种信用形式的前提下,针对其各自的特点与作用,有所侧重、协

调并举地对各种信用形式加以运用。

2、(1)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融资活动,有两种基本形式──直接融

资和间接融资。二者各具优点,也各具局限。

2)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

和筹资者的压力;

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但直接融资也有

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

制约;

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

投资风险。

3)与直接融资比较,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灵活便利;

②安全性高;

③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

①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

资者的压力;

②金融机构要从经营者的利润中收取一定的利息,从而减少了投资者的收

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发展,相互促进。它们在

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互相弥补了各自的局限。因此,对直接融资和间接

融资必须给予同样的关注和重视。

5)市场化融资不等于直接融资,而是按市场原则进行的融资。从各国的经

验看,经过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始终是市场化融资的主体。我国在现阶段尤其

需要充分发挥银行间接融资的优越性,除了历史的延续性和各国的共性外,很大

原因是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建立、完善尚需时日,短期内难以成为市场化融资的

主渠道,故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将是我国市场化

融资的主体。

为此,必须加快金融体制特别是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间接调控为

主导的商业银行融资体制。同时,多策并举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使二者协调发展

七、论述题

1、试述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2、结合利率的功能和作用,论述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参考答案〗

1、利率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经济中,利率作用的发挥会受到一些限制,诸如:

1)利率管制;

2)利率弹性;

3)微观经济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

要使利率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条件:

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3)适当的利率水平;

4)合理的利率结构。

我国长期存在着利率管制,距离利率市场化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应大力推进利

率市场化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2、(1)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其核心机制,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价格,在宏

微观经济运行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利率在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日益重要

,利率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但利率充分、有效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基本条件就

是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适当的利率水平,一个

合理的利率结构。因此,我国应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六、简答题

1、什么是场外交易市场?其特点是什么?

2、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3、简述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4、优先股与普通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简述远期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

〖参考答案〗

1、场外交易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

其特点是:

1)集中交易场所;

2)以买卖未在交易所登记上市的证券为主;

3)交易可以通过交易商或经纪人,也可以由客户直接进行;

4)交易由双方协商议定价格。

2、(1 聚敛功能。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

再生产的资金集合。

2 配置功能。表现为资源的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的再分配。

3 调节功能。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4 反映功能。反映国民经济情况的变化。

3、(1 偿还期限。 债务人必须全部偿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2 流动性。金融工具迅速变现的能力。

3)风险性。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

4 收益率。持有金融工具收益和本金的比例。

4、(1 优先股风险低,收入稳定。

2 优先股权利范围小,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 公司利润急增时,优先股不能分享这部分收益。

5、远期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

关资产的合约。期权合约是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

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互

换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

定的支付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

1、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的区别是什么?

2、析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参考答案〗

1、(1)权利义务方面:期货合约双方都被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只能在到期

日行使,期权合约只赋予买方权利,卖方无任何权利,只有对应义务。

2)标准化方面:期货合约都是标准化的,期权合约不一定。

3)盈亏风险方面:期货交易双方所承担的盈亏风险都是无限的,期权交易双

方所承担的盈亏风险则视情况(看涨、看跌)而定。

4)保证金方面:期货交易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保证金,期权的买者则不需要

5)买卖匹配方面:期货合约的买方到期必须买入标的资产,卖方必须卖出标

的资产,而期权合约则视情况(看涨、看跌)而定。

6)套期保值方面:期货把不利风险转移出去的同时,也把有利风险转移出去

,而期权只把不利风险转移出去而把有利风险留给自己。

2 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和直接金融不成比例

2 资本市场发育不平衡

3 金融市场利息机制僵化 还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重要意义为:

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需要

是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是横向经济联系和联合的需要。

发展策略:

1 努力发展直接信用市场,改变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比例

2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要合理配置

3 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4 减少垄断,搞活金融市场。

五、简答题。

1 直接融资中的中间人与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 列举五项中央银行的具体职能。

3 简述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4 保险公司的具体业务范围有那些?

5 简述投资基金的特点及功能。

〖参考答案〗

1、间接融资的媒介主要通过各种负债业务活动集聚资金,然后在通过各种资产

业务活动分配这些资金;直接融资的机构则主要是促成贷款人与借款人与借款人

接上关系,而并非主要在接待双方之间进行资产负债的业务经营活动。

2(1)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3)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4)经理国库

(5)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

(6)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

(7)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3(1)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专业银行

(2)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信托公司、

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4(1)财产保险业务,具体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

(2)人身保险业务,具体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

5(1)特点: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

(2)功能:投资基金具有多种投资功能,可以用来积累个人财富,可以作为价

值储藏的工具, 同时也是一种追求高收益的手段。

六、论述题

1 论述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

2、试论述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参考答案〗

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金融发展状况,由于发展中国家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

不同阶段,所以他们的金融体系也存在区别,但是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看,还

是呈现许多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

(1)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既有现代型的金融机构,也有传统的非现代型金融机构

,前者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后者普遍存在于小市镇、农村地区。

(2)现代型金融机构体系普遍沿袭了中央银行模式,金融机构结构一般较为单一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多数现代型金融机构为国营的或有国家资本参与的。

(3)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了支持经济较快的发展,普遍对利率和汇率实行管制和干

预;对于金融机构政府则经常地通过行政指挥手段来操作他们的业务活动,在取

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往往又带来金融机构体系效率低下的负效应。

2(1)中国人民银行要真正地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和领导。首先,中

央银行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国家行政部门不能对其过多地进行干预。

其次,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核心和领导作用,主要不是靠中

央政府赋予的行政领导和管理权实现,而要靠经济手段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

机构施加影响。最后,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不完善,各种机制尚不健全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不应以盈利为目的。

(2)国有商业银行要真正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a完成国有企业的现代企

业制度改造b进行银行自身经营机制的改造c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广泛开展金

融领域的有序竞争,打破专业银行分工垄断的局面,准许专业银行业务适当交叉

(4)建立为直接金融服务的规范化机构。

五、简答题

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然性

2、简述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和资产负债业务

3、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制度的发展

4、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会影响其货币供应量

5、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1、①银行券的发行问题,由于商业银行资金实力、经营范围的限制,其发行的

银行券的流通往往受到很大限制,这就需要一个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权威性的银

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并保证兑现;

②票据交换问题,随着商业银行间互相支付量的增加,有各自银行自行轧差清算

已非常不方便,客观上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清算机构,为各个

商业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提供服务。

③最后贷款人问题,单个银行由于资金有限,支付能力不足而产生即对于破产事

件,为此有必要集中各家银行的准备金,对某一银行的支付困难实施救助。

④金融监管问题,随着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活动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

管理,而这种管理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必须有专业性的机构来实施。

2、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为资产和负债两大类,其中资产一方包括对

金融机构贷款、预算借款、黄金外汇占款和在国际金融机构资产等;负债一方包

括金融机构存款、预算存款、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货币发行等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货币发行、代理国库和吸收财政性存款、集中金融机

构的存款准备金、清算资金等;资产业务包括再贴现和贷款、金银外汇储备、证

券买卖等。

3、①首先中央银行券从可兑换金银岛不可兑换金银,这时金属货币制度向纸币制

度演变的结果、原因是贵金属的供给受资源限制,而且纸币相对便于商品和劳务

交易;

②纸币的发行由金属准备向保证准备发展、过去央行发行必须以贵金属作准备,

现在允许以有价证券甚至国家掌握的商品作保证;

③纸币发行由纸币发行管理向货币供应量管理发展,央行认识到不但钞票是购买

手段和支付手段,支票存款也是、于是由单纯控制钞票发行发展到包括钞票和银

行存款在内的货币供应量的管理,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从而调节和控制整个国民经济。

4、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政府的贷款业务可以对货币供应量实施调节、央行扩

大贷款,直接增加了存款结构的超额准备金,从而扩大存款机构的放款和投资能力

,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大;再贴现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和存款准备金头寸的

增减,调节货币供应量;央行的证券和外汇购买实际上是向社会诸如基础货币,

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其货币供应的能力。

5、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就是要维持一个稳定、健全而有效率的金融体

系,政策上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金融体系的经营安全性目标

②公平竞争目标

③政策的协调一致目标。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①依法管理的原则;

②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③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④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你认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

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2、试述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参考答案〗

1、(1)中央银行的概念;

2)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

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信贷规模、利率管制、直接干预等;

3)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并分析间接

调控下这些工具所具备的优缺点;

4)我国现阶段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大力推进货币政策工具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

转化。指出我国应重点使用公开市场政策和再贴现政策,并通过改革逐步完善这

两大政策所需的经济金融条件,从而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2、(1)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含义及意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意义是防范金融

风险,维持一个稳定、健全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监管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金融体系的经营安全性目标;

②公平竞争目标;

③政策的协调一致目标。

2)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

依法管理原则;

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④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3)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预防性管理。据《巴塞尔协议

》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对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实施全方位的监管

如资本充足性、资产状况、经营管理、盈利水平和流动性等方面。第二,存款保

险制度;第三,紧急救援,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4)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方法。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现场

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1)第一次明确提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

机;

2)推出货币需求函数,即:MdM1+M2L1y+L2(r), 说明的是,由交易

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Y的函数,且与收入正相关;而由投

机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水平R的函数,且与利率负相关。

3、(1)理论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三类: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

和随机变量;

2)列出货币需求函数式;

3)影响因素中,由于恒久收入、货币流通速度等相对稳定,因此货币需求也

相对稳定。

4、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

4、(1)微观角度是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来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

律性。剑桥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都是从微观角

度分析货币需求。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典型表现是引入机会成本变量;

2)宏观角度是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

供给增长率而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费雪交易方程

式分析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这些模型不考虑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等因素,也

不考察机会成本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是从收入、市场供给等指标的变动状

况来进行考察。

六、论述题

试述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

〖参考答案〗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化。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且在不考

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固定的比率关系。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6、企业与个人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企业对利润的预期同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

化,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货币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7、财政收支状况。当财政收大于支且有结余时,货币需求减少;当财政支出大

于收入出现赤字时,则表现为对货币需求的增加。

8、其他因素:

1)信用的发展状况。若信用关系不发达,信用形式单一,则对现实的货币需

求就大。

2)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高质

量的服务往往能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反之,则增加货币需

求。

3)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此外,一国的民族特性、生活习惯、

文化传统等也对货币需求有一定的影响。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

2、简述有关通货膨胀产出效应的争论。

3、简述恶性通货膨胀的危害。

4、怎样运用宏观紧缩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5、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

〖参考答案〗

1、(1)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2)它是一种货币现象,与纸币流通相关;

3)强调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为考察对象,关注的是商品和服务与货币的关

4)强调物价总水平和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2、(1)争论主要分为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

2)促进论是指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

3)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成长;

4)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产出、经济成长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

3、(1)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

2)恶性通货膨胀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甚至引发

政治动荡;

3)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可能导致货币制度的崩

溃。

4、(1)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

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

2)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和增

加税收;

3)运用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确定工资物价

指导线、管制或冻结工资以及运用税收手段。

5、(1)强制储蓄效应是指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

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带来物价上涨。

2)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若名义收入不变,则公众按原来模式消费和储蓄

的实际额均减少,而减少的部分就相当于政府运用通涨强制储蓄的部分;

3)在未充分就业条件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扩张有效需求

,虽也是强制储蓄,但不引发持续的物价上涨。

六、论述题

1、试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2、试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若干观点。

〖参考答案〗

1、(1)直接原因:货币供给过多,无法与既定的商品和服务量相对应,必然导

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2)深层次的原因:

①需求拉上,即总供求处于供不应求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从实际因

素考虑主要在于投资需求增长过快,从货币因素考虑主要在于货币需求减少或不

变时货币供给过多;

②成本推动,即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归结为一是工会力量对工资的提高要求

推进通货膨胀;二是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推进通货膨胀;

③供求混合推动,即通涨形成的原因来自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拉中有推、推

中有拉”;

④结构性原因,即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来分析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2、(1)中国的需求拉上说。一种观点归因于财政赤字过大,特别是基本建设投

资过大;另一种认为是信用膨胀所导致;

2)中国的成本推动说。一种观点强调工资因素;另一种强调考虑原材料

涨价所造成的成本超支;

3)结构说。认为在供求平衡的前提下,某些关键产品的供求失衡会引发

通货膨胀,其中初级产品的短线制约是主要促成因素;

4)体制说。从体制角度说明需求过度,实际是剖析需求拉上产生的原因

5)摩擦说。从体制的另一个角度说明,因为存在计划者与劳动者之间不

同需要的摩擦,以及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摩擦所带来的需求膨胀;

6)混合类型说。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不是单纯的某一原因形成的,而是

由包括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和一般性因素混合形成。

众多假说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其中一些分析有的现在乃至今

后仍然客观存在,有的已发生一些变化,有的则随前提条件的改变而仅属于过去

,但它们在不同角度的论证为揭示中国复杂的通货膨胀机理做出了贡献。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要符合5性要求?

2、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何利弊?

3、货币政策时滞是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

4、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都运用了哪些货币政策工具?

5、试比较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同?

〖参考答案〗

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符合: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与经济体

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因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之

间有一个相当长的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当局要及时了解政策工具是否

得力,估计政策目标能否实现,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节和影响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所以中介指标必须可以被控制、测度,并且要与政策目标有一定能够相关性,

抗外部干扰,与经济金融体制相适应。

2、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优点:可控性强,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再贴

现率;可测性强,能够观察到市场利率水平及结构;货币当局能够通过利率影响

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调节总供求。利率作为终结指标的不足之处:利率是内生

变量,随着经济周期变化而波动,再经济高涨和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很难判断自

己的政策操作是否得当。

3、货币政策时滞氛围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

,外部时滞即影响时滞,是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时间

。时滞越长,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4、从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货币供应和信贷规

模,并推出再贷款工具适应新的需要;1986年开始采用再贴现工具调节货币供应

1994年后开始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外汇等调节货币供应;

人民银行规定利率,影响融资成本。此外,政策工具还有优惠利率政策、专项贷

款、利息补贴和特种存款等办法。1998年停止使用贷款规模限制性工具。

5、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三大政策工具属于对货币总量调节。选择性政策工具有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

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和预缴进口保证金。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调节信用结构和相对规模。

六、论述题:

1、试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的环境和因素。

2、试分析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意义。

〖参考答案〗

1、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时主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及金融环境等客观条

件来确定。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再贴

现、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政策等。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

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目的是使人民银行能够控制相当部分的信贷资金,

进而通过再贷款形式控制信用规模及调整信用结构。19983月将原来准备金账

户与备付金账户合并为一个账户,有利于理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

间的资金关系。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功能尚不能得到应有

发挥条件下推出的重要的政策工具,但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扭曲,中央银行对

再贷款工具的运用往往缺乏自主性。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再贴现业务调节货

币供应,但由于商业信用不发达,客观上使得该业务再人民银行业务中显得微不

足道。1995年《票据法》的颁布为再贴现业务的扩展创造了条件,1996年以来,

再贴现规模已呈现明显的扩展势头。1994年以来,由于国债市场、外汇市场的发

展,人民银行开始通过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外汇来调节货币供应。另外,由于我

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还比较滞后,人民银行仍规定利率进行宏观调控。1998年由于

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民银行取消了贷款规模指标控制。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为各国所重视,两类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影响总

需求并进而影响产出。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货币供给量等工具调节总需求;财

政政策是政府对其支出和税收进行控制并进而影响总需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

策的功能不同,在实现扩张的目标中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时滞较短。货币政

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实现扩张目标比较困难财政政策对攻击的作用比较直接、有力

,而货币政策在这方面的作用比较弱。 由于两种政策具有不同的功能,需要针

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配合,如在经济过热或衰退时,采取双松

政策,在内外经济状况不同时,采取一松一紧的政策组合。只有合理搭配政策,

才能提高政策有效性。

六、论述题

1、试评述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2、分析1994-1996年我国通货膨胀率较高与人民币汇率坚挺并存的原因。

〖参考答案〗

1、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有瑞典学者卡塞尔(GGassel)在20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

解释汇率决定的理论。理论的中心思想十,人们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外国货币具

有国外购买商品的能力,同时,提供本币也是提供一种购买力。因此两种货币汇

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

所以汇率实际上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这个比值被称为购买力平价,包

括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是两国物价总指数的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某一时期的绝对平价与基期的绝对平价比乘以基期的汇率。

购买力平价对经济理论与经济分析方法的影响深远,该理论论证了汇率决定

的基本依据,在不兑现的纸币信用制度下有很强的说服力,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比

较分析中被广泛使用,在汇率决定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以货币数量理论为基础,假定货币数量

是影响物价的唯一因素,它以两国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以及价格体系大体相仿

为限制条件,货币的对内购买力决定的平价与实际汇率经常会出现背离,这正是

购买力平价的缺陷所在。

21994—1996年我国国内通货膨胀水平比较高,而人民币汇率却一直处于升值

过程中,这一现象的中心问题就是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不一致。衡量货

币的对内价值采用的指标是物价水平,衡量对外价值主要看汇率水平。货币的对

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变化一般来说应是一致的,出现不一致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

内价值与对外价值双向影响的传导机制不通畅,以及汇率制度的性质不同。

1)从进口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看,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并不高,1994—

1996年进口依存度不到10%,人民币对外升值使进口品国内价格有所下降,但由

于进口品以消费品为主,而关税水平较高,所以,进口品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对国内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很弱。

2)从出口状况判断,由于1994年初人民币汇率并轨,人民币对外价值一次性

贬值幅度使比较大的,汇率下降后出口增加,加上中国出口品以原材料和纺织品

为主,这些商品的国内价格上涨幅度远远小于人民币对外贬值的幅度,所以出口

增长较快,贸易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国家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汇率自然就回升

了。

3)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看,尽管人民币表上看是管理浮动汇率,实际上却是钉

住美元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汇率制度分类,将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列入

传统钉住汇率制。中央银行对汇率的干预,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4)由于实行了强制结售汇制度,中资企业的外汇收入基本上全部卖给了外汇

银行,外汇银行实行余额比例管理,所以,中央银行成为最大的买家。外汇市场

上出现了外汇供大于求的局面,人民币必然出现升值情况。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