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20年春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批)

2020年春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批)

时间:2020-04-24 07:24:46    下载该word文档

2020年春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批)

4* 藏戏

学习目标:

1.认识“脱缰、吞噬、婀娜、招徕、响彻、演绎、开山鼻祖、青面獠牙、不一而足、优哉游哉、哄堂大笑”等11个词语,并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藏戏”和阅读任务

1.了解藏戏的历史。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

2.默读“前提示”,找到阅读任务: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要求:了解藏戏的历史,找到阅读任务并读一读。

二、读好词语,理清脉络。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好词语,理解意思:

(1)读好词语。

jiāng shì ē nuó lái chè yì

liáo zāi hōng

开山鼻祖 青面牙 不一而足 优堂大笑

要求:读准确、读出情感。

(2)理解词意:

脱缰:原意为马脱离缰绳,现有脱离某种束缚的意思。

吞噬:吃掉。也比喻侵占别人的财物化为己有。

婀娜:形容柳枝等较为纤细的植物体态优美或女子身姿优雅,亭亭玉立;也形容女子轻盈柔美。

招徕:招揽,招引到自己面前来;有时比喻招揽客人。

响彻:响透,形容声音十分洪亮。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铺陈、表现。

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青面獠牙:旧时神怪故事中形容凶神恶鬼的面貌。形容面貌极其凶恶狰狞。

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优哉游哉:悠闲的样子,指生活悠闲自在。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要求: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放在具体语境中理解。

3.课文按照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第一部分(1-3):概括藏戏的特点;第二部分(4-7):介绍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第三部分(8-17):具体介绍藏戏的特点;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要求:理清课文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4.藏戏的创始人就是西藏高僧唐东杰布。他的身上发生了这些传奇:

1)以弱抗强的传奇:他虽然是年轻的僧人,但为救百姓,不惜与凶险的自然相抗争。“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从描红的词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雅鲁藏布江的凶险。这里还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激流比作脱缰般的野马,体现出凶险至极。而这个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却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唐东杰布从一无所有到建造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兄妹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

3)艺术的传奇:唐东杰布本是一个僧人,却成为了藏戏的开山鼻祖。“随着铁索桥一座接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便了雪域高原。”(这里用了象征手法,指的是藏戏文化在高原各处萌芽。)因为这个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要求:了解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和藏戏的形成过程。

三、细读课文,了解藏戏特点。

1.默读课文,思考:藏戏与其它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画出相关段落。

(1)课文第1-3自然段揭示了藏戏与其他剧种的区别:第一,带着面具演出;第二,没有舞台;第三,演出时间长。

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总结藏戏的特色。

(2)三个反问句的表达效果:作者连用三个反问句,既表现出了藏戏别具一格的特色,也体现了他无比的自豪感。把这三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要求:体会反问句的好处并读出自豪的感情。

2.藏戏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第8-17自然段,找出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段落,并说一说藏戏的具体特点。

(1)第8—14自然段对应第1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第15—16自然段对应的是第2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第17自然段对应的是第3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要求:找到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段落并读一读,了解其主要内容。

(2)面具的特点是“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出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面具的作用是: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要求:了解面具的颜色、象征意义及其作用。

(3)舞台的特点:①背景简朴;②道具简陋;③剧情演绎方式简单。

要求:了解舞台的特点,并能简要概括。

(4)藏戏演出时间长的原因:

①西藏地广人稀,生产形态松散,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即情节可以任其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

②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

要求:了解藏戏演出时间长的原因。

四、总结手法,练习仿写。

1.本文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2.用本文学习的表达方法去描述一种熟悉的艺术形式。

要求:了解本文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并仿写一种艺术形式。

五、反思总结

1.我能概括出藏戏独具魅力的地方吗?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的具体特点吗?

效果检测: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哄( )大笑 两面三( ) ( )心所欲 ( )哉( )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

(2)改为陈述句: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3.从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上说说《藏戏》与《北京的春节》的不同表现手法。

习作:家乡的风俗

学习目标:

1.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思考,理解“风俗”

1.查阅工具书理解“风俗”的意思。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2.自主思考“十里一风,百里一俗。”的意思。可以尝试着说给家长听听。

意思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3.回顾课文,了解风俗。

自主思考一下,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中,了解到了哪些风俗?

可以复习前面课文内容解决这个问题。

是呀,我们通过学习懂得了《北京的春节》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腊八粥》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那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的“煮腊八粥”画面,犹如一幅工笔国画,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欣赏。《古诗三首》描写了寒食、七夕、中秋几个传统节日的风俗。《藏戏》此表演是藏族同胞的一种风俗。

要求:将课文中出现的风俗进行圈画,说给家长听一听。

二、资料搜集,拓展“风俗”

1.搜集资料,了解生活中的风俗。

可以查阅工具书、上网、询问父母长辈等了解风俗。

节日风俗:春节、元宵节、二月二、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八、端午节、六月六、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一、冬至、腊八节。以上这些节日都有一定的风俗。

文化心理风俗:对血缘的高度重视、对等级差异的强调等。

婚姻风俗:订礼、陪嫁、迎亲、闹洞房、听壁脚等。

丧葬风俗:入殓、守灵、出殡、守孝等。

少数民族风俗:蒙古族的蒙古包,回族禁吃猪肉,藏族信奉喇嘛教,苗族住吊脚楼,傣族的泼水节等。

2.可以询问父母长辈,通过交流搜集资料。可以查阅工具书、上网等方式了解家乡的风俗。

春节我们有拜年、吃饺子、贴春联、守岁等风俗;端午节我们有吃粽子、扣花绳、抹雄黄、插艾叶的风俗;元宵佳节会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等;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除去这些节日的风俗,还可以了解祭祖、嫁娶、丧葬中的风俗习惯,小孩子满月抓周的做法,盖新房上梁的仪式等。

要求:搜集的资料与家长或者老师分享。

3.调查了解关于风俗的故事。

可以通过上网或者查阅工具书的方式解决。

(1)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端阳节,也就是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绣香囊等,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了让屈原能够安息,不受鱼类的打扰,人们就想出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2)七月七,去油泥,牛郎鹊桥会织女。想学织女巧巧手,葡萄架下听私语。(七夕,来源于我国历史上的美丽传说,传说凡间的牛郎和天上的仙女相爱了,可是由于天上和人间的界限,玉帝规定每年只能见一次面,于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成了有情人相会的特别的日子。)

(3)过年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4)传说怪兽“年”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

要求:故事选择与自己将要写作的内容能够融合。

三、列好提纲,完成习作

那么今天呢,你们就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写写自己经历过的风俗活动,可以写你自己包粽子的经历,也可以写过春节的时候的感受……家乡的风俗有很多,请大家注意选取材料,详略得当。所以,大家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习作提纲。

1.列好提纲。首先可以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其次,我们要多方面介绍这种风俗,要写出它的主要特点和给你的实际体验。

如果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要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描写好自身的感受、可以穿插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如果你对这种风俗有着自己的看法,可以表达出来。

要求:列好提纲进行修改,看是否能够突出主题,对于重点写的地方做好标注。理清写作思路。

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

word/media/image1.gif

深入了解这种风俗 多方面介绍这种风俗

word/media/image2.gif

word/media/image3.gif回忆参加活动的经历

2.抓住重点,突出特点。

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种风俗呢?可以把自己确定好写的风俗在提纲上继续细化,看写哪些方面作文更加有意义,内容充实而生动。

列举事例:

事例一:包饺子

我们可以从包饺子的习俗、怎么擀皮、怎么做馅儿、怎么包饺子、怎么煮饺子、吃饺子的情景等方面去写。

事例二:闹花灯

我们可以从花灯的样子、花灯的种类、人们的表现、闹花灯的传说等方面来写。

把这些提纲列好了,我们写作起来就容易啦。

你想重点介绍哪个方面?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呢?

3.写法回顾

(1)再读第一单元的课文,理清作者写作的重点,懂得对于重点的地方怎么描写使内容更加的生动。可以边读课文边记录自己学到的方法。

(2)怎样融入故事更加巧妙。

(3)怎样注意细节,使习作更加完美。

4.完成习作。

要求:完成好的习作先读给家长听一听,提出合理的意见进行修改,也可以同学间互相发送进行互评,还可以发送给老师进行点评。

四、反思修改

1.我的习作能够把这种风俗介绍清楚吗,突出重点了吗?语言是否表达的准确、生动?

2.我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巧妙地融入其中了吗?

要求:针对点评、反思,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完善习作。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的好处。

3.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

4.了解行书的特点,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本单元的文章,我们会发现有些内容写得很详细,有些内容很简略。

2.想一想:《北京的春节》,课文重点写了什么?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为什么这么写?

要求:每位同学读一读课文《北京的春节》,边读边想。

3.交流学习心得,以下内容供参考:

《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而能表现出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了。这几天可以说是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小高潮,所以要详写。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那几天,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了。因此,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4.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文章的主次,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何分清主次呢?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根据篇幅的多少来判定:写得多,写得具体的内容,一般就是主要内容;反之,就是次要内容。

5.快速读一读,想一想:《腊八粥》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呢?

要求:每位同学读一读课文《腊八粥》,边读边想。

6.交流学习心得,以下内容供参考:《腊八粥》,与腊八粥有关的事情都可以写,但我们读完课文后,发现等腊八粥写得特别具体,篇幅也多,而吃腊八粥只写了寥寥几笔,可见作者的主要意图不是突出腊八粥多么好吃,而是要表现八儿一家温馨和睦的氛围。

7.读一读,记一记:写作的时候,要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写得具体详细一点,次要内容则简略一点。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这一妙招一定要记住哟!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变化多

1.汉语言词汇丰富,请大家朗读下面的片段,一起来发现并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吧!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纱灯,有的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要求:每位同学读一读这个句子,重点关注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想想它们的特点。然后将加点的词语换个顺序读一读,看看句子的意思有没有改变。

交流学习心得,以下内容供参考:“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都是“全部”的意思。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⑵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志杰在跳高比赛中,思雨在跳远比赛中,宁宁在游泳比赛中

要求:每位同学读一读这个句子,想想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将加点的词语换个顺序读一读,看看句子的意思有没有改变。

交流学习心得,以下内容供参考:“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都是“取得第一”的意思,换了顺序意思没有什么改变。

4.比一比:试着将第一句中的所有加点的词语换成“全部”,将第二句中的所有加点的词语换成“取得第一”,读一读,与上面的句子比一比,看看哪种写法好?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要求:每位同学换一换加点的词语,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交流学习心得,以下内容供参考:用不同的词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构成排比句,能避免用词的重复和单调,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5.动手练一练

班上的调皮鬼又闹笑话了,淘气包率先,笑得是前俯后仰,班长也()哈哈大笑起来,就连班上最文静的小书虫都()地嘴巴一抿,险些笑出声来。

要求:每位同学在本子上写下答案,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4.总结:原来这些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意思相近,是一组近义词。用不同的词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构成排比句,能避免用词的重复和单调,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多多使用哦!

(二)习俗寓意多

1.我们生活里有很多的民俗,民俗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人们为了有个好的寓意,通常会给这些民俗活动取一个说法,比如说课本中的过年的时候吃年糕,这是人们想要万事如意年年高,这样类似的说法就是民俗活动的寓意。

2.大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生活富余年年有余

3.那你知道建筑上雕刻蝙蝠,有什么寓意吗?

要求:每位同学问问家长或到网上找一找答案,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交流学习心得,以下内容供参考: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遍地是福福从天降

4.总结: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生活富余年年有余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遍地是福福从天降

5.出示: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

6.交流后补充展示: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这个节日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立春祭农,寓意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间还有立春给小孩佩戴“春鸡”的习俗,寓意丰衣足食、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会在正月十五的那天点亮灯笼,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所以元宵节的灯又称“祈福灯”或“平安灯”。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农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通常民间都会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关于赛龙舟的传说有很多种,但图个好彩头、努力向上的寓意一直没有改变。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是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是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后来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腊八粥”,又称“福寿粥”,有增福增寿之意。

7.练习用这样的句式概括一下: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每位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答案,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8.我们生活中还有其他有寓意的民俗,比如说冬至的时候吃饺子,是寓意耳朵不受冻。春节的时候贴对联,是寓意辞旧迎新、驱邪保平安。春节前倒贴福字,是寓意福气已到……

那你还知道其他民俗活动和吉祥寓意吗?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请教,到网上查一查还有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要求:每位同学问一问家长或者上网查一查,参照“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的格式,至少写一种习俗,越多越好,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反思总结

1.本单元的3篇长课文,我能知道每一篇课文哪些是详细写的,哪些是简略写的吗?

2.我能在一句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吗?

3.我能“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这样的格式,说出至少5种寓意吉祥的习俗吗?

效果检测:

一、照样子,仿照例句,在括号里填上与加点的词语意思相近的合适的词。

例: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纱灯,有的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1.下课了,老师们地走出了教室,女同学( )地走向操场,男同学( )地跑向球场。

2.暑假期间,连云港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花果山景区,海滨浴场( ),渔湾景区( ),海州湾度假区( ),海州古城( )。

二、你知道这些习俗的寓意吗?试着连一连。

立春祭农 寓意祈盼团圆

过年的时候吃鱼 寓意年年有余

建筑上雕刻蝙蝠 寓意福气已到

中秋节吃月饼 寓意合家团圆

冬至吃饺子 寓意风调雨顺

过年倒贴福字 寓意福从天降

元宵节吃汤圆 寓意耳朵受不冻

三、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查查资料或问问长辈,写下来。(至少写2个。)

第二课时

一、书写指导

1.我们先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出示例字,思考:观察下面的字,想一想:它与我们之前写的字有什么不同?

要求:仔细观察教材中的例字,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并录下来,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2.交流总结:

这是书法中的行楷体。行楷将楷书的体势、点画变得圆转连带、变化多样。因为在书写时楷书的成分多,只是略有行书的笔意,所以称为行楷。行楷用笔灵活、方便,一般不需要逆锋、顿笔、停笔等,讲求笔道流畅,顿转合理。书写要点:

(1)大小相兼。每个字字形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被包围部分大小适宜,周围留白越小越好。

3.照样子写一写,注意书写的速度。

要求:在自己的本子上认真仿写书上的例字,记下自己的书写时间,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看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4.书写指导:

请根据你对行楷字的观察和了解,平时认真练习,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和速度。学会基本的行楷后,还可以依照自己的习惯,使行笔出现各种变化,甚至追求或创造不同的笔道线条,形成独有的书写风格。

5.硬笔书法欣赏。

要求:仔细观察课件(微课)中的书法作品,说一说自己的感觉并录下来,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二、日积月累

1.读读《长歌行》,做到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通诗句。难读的字:“晞”读“xī,“焜”读“kūn”。

要求:每位同学把三首古诗各读3遍。

2.上网查查汉乐府,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整理一下。

以下内容供参考:

汉乐府: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要求:把自己整理关于汉乐府的资料录音,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3.说一说诗句意思。

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并录下来,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以下材料供参考: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教师简要介绍诗歌意思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4.练习背诵古诗。

要求:每位同学将古诗《长歌行》背诵下来。

5.从这首诗中你得到哪些启发呢?想一想,说一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得多好,我们一定珍惜时间,好好读书学习,以免为老大时候碌碌无为而后悔。)

6.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7.配乐背诵古诗。

要求通过学习感觉自己能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古诗背诵配音并录音,然后发给老师。

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珍惜时间。拓展延伸: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反思总结

1.我能对照书上的例字,用较快的速度,端正、美观地用行楷书写书上的这段话吗?

2.这首古诗《长歌行》,我能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并能背诵出来吗?

3.我能说出《长歌行》这首诗的意思并知道故事告诉我的道理吗?

效果检测:

一、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青青,待日晞。

2.布德泽,万物。

3.常恐,焜黄华叶衰。

4.百川东到海,?

5.,老大徒伤悲!

6.《长歌行》借,比喻。感慨少年时期如果不努力,等老了后悔就来不及了,一次劝勉世人要。

7.我知道《长歌行》这首诗中劝人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的诗句是,

。这样的诗句还有,等。

二、试着用行楷书写《长歌行》,努力提高书写的速度。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读一读、背一背。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真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学习目标:

1.会写“惧、凄”等15个字,会写“流落、凄凉”等20个词语。

2.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3.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能对鲁滨逊做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扫清障碍

1.读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要求:每位同学把课文读3遍。

2.基础知识学扎实。

(1)读写生字及多音字。

畜 xù畜养   chù牲畜  作 zuō作坊  zuò作家
尽 jǐn尽管  jìn尽兴  劲 jìn劲头  jìng劲敌

(2)理解掌握下列词语:

流落 凄凉 寂寞 恐惧 宴会 倒霉

淡忘 忧伤 书籍 聊天 缺乏 栅栏

理智 控制 防御 侵袭 倾覆 远眺  

要求:这些词语读2遍会写。

二、预习新知,读懂课文

1.上网查查《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整理一下。

以下内容供参考: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丹尼尔·笛福,18世纪英国作家,被称为欧洲“小说之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英国报纸之父"和“现代新闻业之父”等,晚年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尔顿船长》《杰克上校》《新环球游记》《大疫年日记》等。

写作背景:小说的构思,来自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亲身经历。塞尔柯克原是一艘船上的船员。1704年9月,因与船长失和,被放逐到智利海外荒岛。在那里生存了长达四年四个月之久。1709年2月,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笛福受到这一事件的启发,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他在这部作品中丰富了故事情节,突出了鲁滨逊克服困难、制造工具的强烈的求生欲和抵抗孤独的坚韧性格,深化了作品内涵。使一段只能引起一时轰动的海员历险活动,变成一部意义深刻的文学名著。

要求:自己整理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可以拍照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2.默读梗概,用小标题梳理出鲁宾逊流落荒岛后经历的事情。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3.浏览课文,根据小标题,用自己的话向身边的家人说一说梗概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鲁宾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梗概的主要内容并录下来,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反思总结

1.生字词语我掌握了吗?课文读熟练了吗?

2.我能列出梗概的小标题吗?能概述主要内容吗?

效果检测:

一、多音字组词。
畜 xù ( ) chù ( )
作 zuō( ) zuò ( )
尽 jǐn( ) jìn ( )
劲 jìn( ) jìng( )

二、词语搭配。
( )的帐篷  ( )的生活
( )的山羊  ( )的心情
( )地生活  ( )的土地
三、默读梗概部分,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经历的事情。

( )--( )--( )--( )--( )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节选部分

1.浏览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以下内容供参考:

当他没法估算日子的时候,用刀刻痕记录时间;当他缺乏物资的时候,他从船上收罗很多东西;在荒凉的环境中没有住的地方,他去砍木材、加工、打桩、建住所;当他心里恐惧、心情沮丧的时候,记录遇到的幸与不幸,尽可能地安慰自己。

要求:把自己整理的内容写下来,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2.在这个孤独绝望的岛上,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文中找一找,并标记下来。
参考:“苦闷失望”--“智慧应对”--“积极乐观”

3.鲁滨逊在遇到困难之后,心态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相关语句,仔细揣摩他的心理,用简短的词句写出你阅读时的感受。

要求: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相关语句,用简短的词句写出阅读感受,可以拍照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4.鲁滨逊还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他所遇到的幸与不幸!把他列出的好处和坏处对照着读一读,边读边想:这样一个表格给鲁滨逊带来了什么?

5.读完课文,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着写一写。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在作业本上写下来。

三、反思总结

1.我能找到鲁滨逊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吗?能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吗?

2.我知道了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了吗?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哪些品质?

效果检测:

一、默读节选的片段。

1.说一说:鲁滨逊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鲁滨逊的心态变化:

()--( )--( )

2.鲁滨逊把“坏处”和“好处”做对比,说明了什么?

二、拓展延伸。

1.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选做:最近你遇到什么困难和烦恼了吗?像鲁滨逊一样把坏处与好处列出来,再说说这样做对你是否有帮助。
坏处:好处: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