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武汉流行方言俚语及其翻译策略初探

武汉流行方言俚语及其翻译策略初探

时间:2023-04-12 05:56:01    下载该word文档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武汉流行方言俚语及其翻译策略初探
作者:杨志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4
要:方言俚语一直以来被认为粗俗、难登大雅之堂。但实际上方言俚语是地方文化的反映和载体。今天的武汉方言俚语实际上反映了武汉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层面的文化。借助哈蒂姆提出的语境翻译模式,文章提出了武汉方言俚语翻译的具体策略并给出了一些具体实例,从而让更多外国朋友了解武汉地域文化特色,推动跨文化交际发展。关键词:武汉方言;俚语;文化;语境翻译
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2-0065-02长期以来,人们对方言俚语抱着一种贬低态度,认为只有那些未接受良好教育的人才会使用这种难登大雅之堂之言。不可否认,标准语是语言主体,方言俚语中存在一些粗俗成分,但这不应成为我们忽略否定它的理由。在一定地域文化圈内,方言俚语被广泛使用,起着协助人际交往,润滑人际关系,强化社会纽带的功能。方言俚语本身是一种文化,甚至一种情节,是地方文化的反映和载体。方言词的艺术欣赏性代表着该地区千百年来广大群众的智慧和文学艺术素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地区文化内涵的丰富和高雅。在语言进化过程中,许多方言词汇甚至成为正式用语,丰富了该语言的表达。一、武汉流行俚语中的文化
从历史上沿革上看,武汉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广义的北方话),语音上与普通话有一些差异,而在词汇用法上,二者更是存在许多不同之处。这些具有特色的用法正折射出了武汉当地的历史、地理、人文、经济等各种文化信息。(一)历史文化
武汉历史悠久,在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已经有筑城史。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地区长期隶属楚国,楚文化也因此成为今日武汉文化的渊薮。战国时,楚人处蛮夷之地,却同中原文明展开竞争。商代时,楚国与周国就成为商朝外最大的割据势力,后来武王伐纣夺取天下,楚国对此一直忿忿不平,两国夙仇结下。周昭王时,楚国基本并吞南方,攻打周王朝在南方的属国。周王召集天下军队大战于楚,最终,周军败于汉水,周王溺毙。自此,周国不敢用兵于楚,楚国就有了不服周的说法。这个说法一直流传至今,表示对什么人或事不服气。(二)码头文化
武汉方言俚语专家朱建颂曾经精辟总结武汉话是漂在长江里、系在码头上的,在来汉口大码头讨生活的三镇贩夫走卒的肩膀上晃荡成长起来的,随着武汉商业的兴旺而发扬光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明代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从汉阳分离出来,崛起为新兴码头,吸引周边地区的人们来此经商定居,逐步形成了以汉阳话为基础、融进周边移民语言成分、具有独特色彩的汉腔。到了清朝末年,汉口被迫开埠和建立租界后,这里更是商贾云集,码头文化兴盛。在其影响下,武汉话一个特点就是嗓门大,语言粗俗,好凶斗狠,对哥们讲义气。这在词汇俚语上也有反映。如老一点的俚语弯倒船扯皮就指停下船吵架,意指故意找茬骂架;打码头,指帮派间的争斗,今天指强出风头;抽跳,指抽掉河岸到船的跳板,今天指过河拆桥;起篓子,指发了财。
(三)市井文化
有了码头就有了江湖,就有了江湖规则,武汉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也有南方人的精明。他们过去做生意就是口头协定,于是产生了搭白算数这一说法。做事情喜欢直来直去,不拖泥带水,于是就有了耍拉一词。江湖人闲暇之余往往好赌,这里麻将牌历史悠久,麻将桌上的一些赌博术语也影响到了方言俚语。牌桌上的抬庄一词成了常用词,表示捧场;听牌被武汉人叫做听了头,现在引申为对人或物品的赞美,表示很好,几乎完美了。(四)外来文化
从地理上说,武汉位于中部地区,号称九省通衢。南来北往、东奔西走的人群都要经过这个水陆交通便利的重镇,无论是战乱年代的北伐南下、难民逃荒还是和平岁月的贩夫走卒、商行天下,都在这座城市里留下他们嵌入泥土的脚印和身上的文化影子。武汉方言中有一词,表示稀少而宝贵,该词在成都、长沙等地也很流行。当然,它的起源还有待考证。武汉人对办事马虎、傻里傻气、吃亏上当的人叫杨绊,其实这个词来自于上海方言洋盘,指上海人与洋人交易时,故意开出高价。二、武汉流行俚语的翻译
随着武汉的对外开放水平将不断提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外来武汉工作、学习。他们渴望了解中国文化,了解武汉文化。作为武汉地域文化重要载体的武汉方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和影响着武汉城市文明和文化软实力。因此,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方言俚语进行恰当翻译,对促进跨文化交流十分重要。(一)语境翻译模式
哈蒂姆·梅森认为,一切文本都可看作是在特定背景下进行的交际活动,所以翻译活动也应被视为在某种社会语境中进行的交际过程,这种理论重视对语境的研究。语境翻译模式把翻译置于其所发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下,视翻译活动作为特殊交际事件,在对语言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后,重点考查语境交际层面、语用层面和符号层面。
从语境交际层面来看,方言是与语言的使用者有关的一种语言变体,可以折射出方言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使用者所处时代、知识层次、性格特征等。因此翻译中,译者在传递方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基本意义基础之上,还应尽可能地将方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地域特色、使用者的文化性格等含义尽可能传递。
从语境的语用层面看,语言使用者说完一句话实际上完成了三种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形为、言后行为。三种言语行为的划分对方言俚语的翻译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言语行为背离常规意义,或者最终结果与说话人的期待出现分歧的时候。如在常规情形下,您家早呀这句话就不宜译成“Youaretooearly”而应译成“GoodMorning”。因为您家早呀这句话的言外之力是一种礼貌的表达,翻译是应传达出言外之力。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的东西是符号,它是交际得以继续的主要推动力。说话者和听话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际形成一个基本的符号相互作用,包括说者和听者之间以符号为载体的信息交换。语境的符号层次设计构成语言的所有要素,这些要素会在不同的层次上,影响词义的产生与理解。信息是由符号传递的,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文化里,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对于翻译来说,要将一个信息从一个特定的文化里的语符转换成另一个特定文化的语符,由于跨语言、跨文化等交际因素,翻译是要借助各种不同的手段和策略使译文更通顺、自然。(二)武汉方言俚语翻译
在语境翻译理论指导下,在具体翻译实践中,译者该如何进行具体翻译工作呢?首先要准确吃透原文,这是正确表达的前提。许多方言俚语来自于常用词,但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意义。因此,称职译者应对俚语所处语境进行精心研究,语境既包括言语语境也包括非言语语境,研究上下文,研究说话人和说话场合。如武汉方言中,经常用到一个词,转弯,这个词本义是拐弯儿(转方向),但在他们吵起来了,你快去转个弯这一语境下,意思是劝解。但你个死脑筋,都不晓得转个弯这一语境下,转弯的意思是改变认识或想法。如果不做透彻解析,上来就按照词典常用意义译成“makeaturn”or“turnacorner”其结果必然是让人一头雾水。类似还有走火,表示运气好;难为表示感谢别人的客套话(现在音变,常写成劳慰)。
在准确理解基础上,译者需要尽量再现原语特色。用俚语去代替常用普通词汇时,俚语不仅仅传达字面意义,而是多层信息,比如使用者动机、情感因素、性格特征等。俚语翻译过程不仅仅是字面内容的传递,而应该是对整个俚语所涉及信息的整合和再现。再现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语义对等,如武汉人常用抬庄这个词,如多谢街坊邻居们的抬庄,在此语境下,抬庄指捧场、支持。英文中对应意义为“supportbackup”。这里基本做到了语义等值。此外,译者还要考虑文体对等。和正式文体不同,俚语通常会使用在非正式场合。因此,翻译武汉俚语同样应选择具有相似文体表达,而不应机械地使用正式文体。那么从文体层面上看,抬庄译成“support”就不是最佳选择。这里说话人用这个非正式词汇,拉近了和街坊邻居的距离,表达了感谢的交际意图。翻译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由于东西方文化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汉英标准语翻译之间的文化传真已属不易,那么跟普通话有存在一定程度差异的武汉俚语的英译,实现文化传真就更加不易。但是,译者还是要尽量地将原语中的文化信息传递到译文中,除非这种传递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根据以上原则,笔者试着给出一些武汉流行俚语的翻译。武汉人常说我信了你的邪,可以将其译为“It’sbeyondwhatIcanimagine”;而伙计,么发泡可以将其译为“Dudestopshowingoff”么闹眼子可译为“stopkidding/foolingme起篓子可译为“hitthejackpot”抬庄可译成“haveyourback”走火可译为“blindluck”听了头可译为“awesome”掉的大可译为“getcreamed/toughbreak”我老头(爸爸)是个律师可译为“myoldmanisalawyer”这个电影蛮扎心译为“thatmoviewassick”劳慰你译为“thanksabunch”三、结语
城市发展不仅是硬实力的提升,也包含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方言是地方文化产物,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渊源。而新方言则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随着武汉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外来武汉工作、学习。让他们更好了解武汉文化,热爱武汉,语言交流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方言是与语言使用者有关的一种语言变体,可以折射出方言所在地地域文化特色,使用者所处时代、知识层次、性格特征等。因此翻译中,译者在传递方言基本意义基础之上,还应尽可能地将方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地域特色、使用者的文化性格等含义尽可能传递。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武汉市流行俚语及其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4G212参考文献:
[1]BakerM.InOtherWordsACoursebookon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Routledge2000.[2]HatimBasil&MasonIan.DiscourseandtheTranslator[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3]刘瑞明.武汉方言词理据的讨论与欣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05.[4]刘兴策.普通话知识与训练[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5]周建民,周筱娟.武汉方言中汉敬汉骂与武汉城市文明和文化软实力[J].江汉大学学报,20126.[6]朱建颂.细说武汉方言和码头文化[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7614ec0100epuq.html2009-09-27.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