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第一单元教师用书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第一单元教师用书

时间:2018-07-01 17:00:28    下载该word文档

第一单元 大自然的秘密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个主题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有办法》3篇课文,侧重于体现大自然的一些科学知识。学生通过阅读知晓其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后,会更加喜爱大自然,更想去仔细观察大自然,去探究其中的科奥秘。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此学习重点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现了本套教科书按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3篇课文的动词用得准,用得巧,增强了表达效果: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中的“甩、迎、追、、露、鼓、蹬、跳、蹦”,《我是什么》中的“穿、披、落、打、飘”,《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告别、乘、挂、炸”。本单元在每一课的课后题与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中,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动词给人带来的真实感、生动感,并通过用动词句子,把阅读中学到的词语与常生活情境建立联系,在运用中发展思维与语言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二:借助图片,了解课文的内容。3篇课文都配有多幅插图,画色彩鲜艳,形象活泼生动,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借助图片来讲述、背诵课文。

本单元“快乐读书吧”安排了“读读童话故事”,推荐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重培养学生对书的认识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低学段阅读指导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阅读趣,教师要组织开展跟进式阅读,可以分阶段组织分享与交流读书活动,促进和保持学阅读的兴趣。从本册起“和大人一起读”变为“我爱阅读”,意味着由一年级时的学生老师、大人一起读的形式,转向以学生自主阅读、伙伴间交流为主要的形式。交流的方可以多样,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材解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其巧妙之处在于将大自然中的一知识很自然地蕴含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里。通过写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妈妈的奇妙经过,自然活泼地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以及生活习性的变化,蕴含了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文中对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以及外貌、动作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第一自然段寥寥笔,既点明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又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勾画出小蝌蚪的外貌,句子中两个词“大大的、长长的”和一个动词“甩”,使小蝌蚪俏皮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快活”一词描写出小蝌蚪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状态。第四自然段既点明青蛙可以离水而居,又勾画出青蛙的外貌,句子中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和四个动词“蹲、披、露、鼓”,将青蛙鲜艳美丽的外表与神气十足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充满了童趣与温情,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小蝌蚪发育成长为幼蛙的变化过程被有序地呈现出来,青蛙的样子也被清晰地勾画出来。

第二、三、四、六自然段的第一句都以时间变化开头,“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不知什么时候”,给读者以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之感;小蝌蚪发育成幼蛙的过程被巧妙地分散在后半句,“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 尾巴已经不见了”,清楚、有序地把小蝌蚪发育的变化过程呈现在读者眼前。第一句之后,分别叙述了蝌蚪看到了谁,说了什么。随着故事的推进,青蛙妈妈的外貌被一点一点勾画完整。比,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心生羡慕,想要找自己的妈妈。鲤鱼阿姨说它

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鼓励它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看见乌龟摆动着四条在水里游,长着宽嘴巴,就追着乌龟叫妈妈。乌龟妈妈说它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睛,披着绿衣裳”,也鼓励它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看见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就游上去叫妈妈。青蛙妈妈说它们已经从蝌蚪长成青蛙了,鼓励它们跳到荷叶上。这种类似的叙述结构,有利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巧,增强了表达效果。“甩”写出了小蝌蚪灵活地摆动细长的尾巴;“迎、迎、追、游”,既写清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又传达出小蝌蚪或急切或兴奋的心情;“披、、鼓”形象生动地勾画出青蛙的外貌和神态;“蹬、跳、蹦”连续动作的描写,表现出青蛙纵身跃起时,身姿轻盈,动作敏捷。这些动词,为故事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动态美,给人以真实感、生动感。

第六自然段写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既展现了一幅青蛙母子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又不禁让人萌生出青蛙是人类的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的想法。

课文共有3幅插图,分别画的是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不仅生动地展现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而且有序地呈现出蝌蚪的变化过程: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不见了。插图画面色彩鲜艳,形象活泼生动,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两、就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重点认读捕、迎、顶、披,强调的声母是b,避免错读成pú;强调的韵母是ī,避免错读成pēi;强调迎、顶的韵母是inɡ,发准后鼻韵母,读准生字。

用认读字组成词语:池塘、脑袋、灰色、捕食、迎上去、阿姨、宽嘴巴、乌龟、头顶上、披着、鼓着”,练习认读。重点认读“脑袋”,强调“袋”dài脑袋一词中要读轻声nǎdɑi

完成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通过初读词语,发现第一行是用字组词,强调“袋”在“脑袋、口袋”中读轻声,“口袋”还可以读成kǒu dai(~儿)袋子、袋鼠”中读dài;第二、三行用迎、塘字组词。

外,还可以通过表演认读“甩、捕、迎”,利用小蝌蚪图片认读“脑、袋、灰”,

利用鱼图片认读“阿、姨”,利用乌龟图片认读“龟、宽”,利用青蛙图片认读“顶、

披、鼓”。通过具体语境中读准多音字“教”,比如,出示“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通过自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读准多音字“教”,读准易错字“捕”,读好这个句子的停顿。

2.写字。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字形,可以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京”加“尤”就是“就”熟字减一减的方法:“披”减去提手旁就是“皮”;熟字换一换的方法:“该”的言字旁换成子字旁就是“孩”;形声字的方法:“肚”中月字旁表示肉,“土”表示读音,等等。每个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记忆。

重点学习“皮”和“跳”的书写笔顺,“皮”的笔顺:横钩、撇、竖、横撇、捺,“跳”右边的“兆”的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重点区分“顶”右边是“页”,最后一笔是点,“宽”下面是“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重点比较“足”和足字旁。“子”和子字旁的笔画变化。

本课l0个字书写兽占.

7画,独体字。

第二笔竖、第三笔横折钩围成的框稍大,前后两组撇点前小后大,第二组的撇尖穿插到第一组的点的下方。

12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部结构紧凑,右部短横起笔在田字格的中心,撇写舒展,撇尖穿插到“小”的右点的下方。

9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每部分要紧凑,中部的横折钩和右部的横撇弯钩都不要向下写太长,最后一笔悬针竖最长。

10画,上下结构。

宝盖头写宽,首笔点在竖中线上。中间部分写窄,下面部分是“见”,撇和竖弯钩要写舒展,略宽于宝盖头。

8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低右高;“丁”的横和竖钩都不要写太长,“页”的竖在竖中线上。

13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青”的第四笔长横从横中线起笔,第五笔竖在竖中线上。

7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月字旁写得窄长,“土”的短横在横中线上,竖跟月字旁相比要起笔高收笔早。

5画,独体字。

第二笔长撇斜度要小,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又”的横撇要横短撇长,捺舒展。

9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子”末笔横变提,斜度大,“亥”第三笔是撇折,撇折经中心点在横中线下侧向右折。

13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兆”的撇斜度小,沿竖中线右侧往下,撇尖穿插到足字旁的下方。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课文中人物对话较多,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后,读好说话的语气。

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的语气各有不同。蝌蚪天真可爱,语音清脆悦耳,由于找妈妈心切,因此语气急切。鲤鱼语速适中,重读“四条腿、宽嘴巴”以突出青蛙的特征。乌龟的话要读得舒缓,强调“不是、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青蛙看到自己的孩子很高兴,说话时带着笑意,语气中充满慈爱。

读第五自然段时,要联系前面的内容才能感受到小蝌蚪经过长时间的寻找,终于找到妈妈的欣喜和激动。朗读指导要兼顾前后语境。

除了对话以外,旁白部分的读法也不同。第一自然段要注意读好偏正结构的短语,读“游来游去,,时语气延长,突出它们的悠闲与快乐。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游哇游”语速要慢,突出时间的漫长。过了几天终于看到一只大青蛙,读“大青蛙、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要略强调,突出强调青蛙的特点。第五自然段中的“游过去”要读出喜的感觉,和第一自然段的“游来游去”形成对比。第六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以叙述的吻读,最后一句读得慢一些,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2.理解运用。

重点理解“甩、迎、追、游、蹲、披、露、鼓、蹬、跳、蹦”这些动词,理解这些动词要在文本语境中进行,可以采用结合文本情境演一演的方式。对于学生能够理解和说清意思的,可以让学生先结合上下文说说词的意思,然后通过演一演来加以印证。如果这个动词的意思不好理解,WI?,先演一演,让学生通过演来揣摩和体会,然后尝试说一说。

描写外貌的短语也是理解的重点,如“大大的脑袋”“灰黑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宽嘴巴”“大眼睛”“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教师可以让学生细品语言并描述自己想象出的画面,让学生比较有这些形容词和省去它们有什么不同,再观察课文插图印证自己的感受。

“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读全文,找到描写小蝌蚪成长变化的句子后认真地读一读,让“读————读”的过程成为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和记忆文本语言的过程。然后结合课后题,说清楚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之后再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师要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书面语言,提高讲故事能力。

练习运用动词说句子是课后练习中的一道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情境、借助插图以及演一演等方法,理解“披、鼓、露、甩”的意思,组织学生结合生活想一想怎样运用这些动词说完整的句子。如果学生独立运用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给一些相关的图片来引导学生思考与运用。比如,超人披着红红的斗篷,猪八戒鼓着圆滚滚的肚子,大灰狼露着尖尖的牙齿,牛儿甩着粗粗的尾巴。

三、实践活动

1.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观察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

2.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3.召开阅读分享会——找一找关于小蝌蚪、青蛙的科学知识或者诗歌、故事。选择你最喜欢或者大家很感兴趣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2我是什么

教材解析

水是自然之美景,西湖碧波荡漾,庐山瀑布飞流直下,黄河奔,长江涌,海洋蔚蓝宽广;水是生命之源泉,它为干裂的大地疗伤,新生命得以孕育,万物蓬勃生长;水也是生活之资源,它流进千家万户,浇灌果园,灌溉农田,奔流发电……云、雨、雹、雾、露、霜、雪、冰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到底和水有怎样的联系?当我们知其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后,准会更喜爱大自然,更想去仔细观察大自然,探究其中科学奥秘。

《我是什么》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学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描述水的种种变化、状态和与人类的关系,让读者去猜,更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围绕“水会变”这一显著特点,讲水变成汽、云、雨、冰雹、雪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过程;第三日然段讲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不同状态;第四自然段讲水为人类做的好事与坏事;第五自然段用疑问句的形式与课题应,激励读者找到答案。

文中的科学知识清晰完整。重点讲了“水”被太阳一晒变成“汽”。“汽”升到天空变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变成“云”。“云”降温后变成“雨”或“冰雹”或“雪”从天而降。“雨”“冰雹”“雪”变回“水”汇人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水”就是这,在不同的条件下变换不同的形态,在天地间永不停歇地旅行着。课后第一题“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是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局部走向整体,体现了阅读能力的渐次提升和发展。

课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把知识性、科学性融于趣味性之中,文中多处运用短长句的方式写出了语言的节奏感,拟人化的词句增强了画面感,充满情趣。比如,“有时候……有时候……”“落”“打”“飘”体现了用词准确、严谨的特点。第四自然段运对比描写的手法,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水的性格的两面性,使学生对水的利与害感受更加强烈。

教学目标

1.认识“晒、极”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10个字,会写“天空、傍晚”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重点认读多音字“没”,强调在具体语境中据义定音,“淹没”的“没”是漫过的意思应该读mò

用认读字组成词语:“晒太阳、极小、傍晚、越升越高、小水滴、小溪、奔跑、海洋、坏事、淹没、冲毁、房屋、猜猜”,练习认读。考虑学生对“傍、毁”比较生疏,因此要多读多认“傍晚、冲毁”2个词语,并找出课文中词语所在的句子,练习读正确。

还可以把生字比较集中的句子找出来,在读句子的过程中学习生字。如“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句中有5个要认的字、l个多音字,句中“庄稼”一词不要求认识,“稼”的本音读∞,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需要指导学生注意读好轻声。

2.写字。

重点指导“变、极、片、海、带”的笔画笔顺。“变”的上面先写点、横,再按照先中问后两边的顺序写竖、竖、左点、右点;“极”的右边“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捺;“片’’先撇,再写竖、横、横折;“海”中的“母”先写竖折、横折钩,再从上到下写点、横、点;“带”的上面先横,然后从左到右写竖、竖、撇。

重点指导“带”的组成。个别学生可能把“常”和“带”错写成“常”无“口”,而“带’’多“口”。建议先指导学生记清“带”,再把“常”和“带”放在一起比较异同。

本课10个字书写要点:

8画,上下结构。

上下两部大小相当;第四笔竖紧靠竖中线,左点、右点的收笔分别与横的起笔和收笔上下对齐; “又”的横撇起笔在横中线下侧,横短撇长,捺更长。

7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及”的撇起笔比左侧的横稍高,收笔穿插在点的下方,横折折撇一笔写成,起笔盖住撇,横短,折向左下很短,再折向右下更短,撇收笔在竖中线,捺舒展。

4画,独体字。

竖撇在竖中线左侧,第二笔短竖在竖中线右侧,比竖撇起笔稍高,第三笔横接上竖后再向右处出,横折起笔在横中线下稍向上斜并在短竖的正下方垂直向下折。

l2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右同高;“旁”有四个点,第一个点在竖中线右侧,第二个点在竖中线上,第三个左点在横中线上,第四个点在宝盖里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撇收笔与左点上下对齐。

12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低右高,左短右长;“每”第二笔短横,第三笔竖折起笔在竖中线上,竖折的竖向左下稍斜再折向右,第四笔横折钩的横短,折向下时稍向左斜长再出钩,竖折和横折钩围起来呈上窄下宽,第九笔横在横中线下侧,左右出头。

9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右同高,左短右长;“羊”的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三横中的第二横最短,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悬针竖在竖中线右侧长出尖。

7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低右高,左短右长;第三笔撇起笔在竖中线右侧,收笔在竖中-A左侧的横中线上,第四笔横稍短,第五笔垂露竖长,竖起笔在横起笔稍右处,最后两个横都比第四笔横短。

7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土”末笔横改提, “不”的撇穿插在提下面。

9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右同高;第四笔撇起笔整竖中线右侧,收笔穿插到第二笔撇折和第三笔提之间,第六笔短横旌横中线下侧,下面的“口”稍小稍扁,短竖在竖中线上。

9画,上中下结构。

上下窄,中间的秃宝盖最宽,下露姆横新钩稍窄,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下侧,拆向下方稍短出钩。最后一笔悬钟竖稍长,第三笔竖上下对齐在竖中线上。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本课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叙述,读起来亲切自然。第一、二自然段可以读得神秘些。第三自然段要读得有变化。如,“我在池子里睡觉”,池子里的水静静的,好像人睡着了一样,读的时候可以声音较轻,以显安静和睡得香甜;“在小溪里散步”,散步是非常轻松、开心的,慢悠悠地溜达,读的时候可以稍稍放慢语速,以显舒缓和悠闲。“在江河里奔跑”,是大步流星急速地跑,读的时候可以加快语速,声音更大,以显快速和兴奋;“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读的时候可以减缓语速,读好停顿,字字清晰地读出“跳舞、唱歌、开大会”,以显欢快和热闹。

第四自然段采用对比描写的手法,可以指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语调来突出好与坏、是与非。如,“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用舒缓的语速,温顺和气的语气读“温和”,用短促的语速,烦躁粗暴的语气读“暴躁”。又如,“我”讲自己做的好事,会特别高兴、自豪;讲自己做的坏事,会特别惭愧、自责。

2.理解运用。

在学生读过几遍课文之后,可以请学生猜猜“我”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关注开篇的句子“我会变”,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学生继续往下读,逐一一探究竟——“我”会变成什么呢?学生可以一边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一边圈画答案。学习第一自然段,可以提问:“我’’变成了什么?引导学生知道太阳一晒,水就变成汽,汽升到天空又变成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知道它们分别指的是“白云”“云”和“朝霞、晚霞”。

学习第二自然段,提问:“我”在什么情况下又变成了什么?让学生知道云因受冷变雨,有时也变成“冰雹”,到了冬天,变成“雪”。抓住“落、打、飘”,让学生感受课在动词使用上的精准与严谨。

学习第三自然段,抓住“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这些拟人的词,使学生了解这是讲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

学习第四自然段,提问:“我”对人类做了些什么?读一读,记一记:“灌溉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教学这些词语,可出示相关图片或利用课文插图,通过图文对照帮助学生建构画面,理解意义,使学生知道水对人类既做出了贡献,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害。程度较好的学生,可做动宾短语搭配练习,实现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如,灌溉(农田、草场、林地、禾苗),发动(机器、战争、群众),淹没(农田、),冲毁(桥梁、铁路)

课文中多次出现“有时候”,如,“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要引导学生发现句式“有时候……有时候……”的表达特点,并迁移运用。建议如下: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找出每个句子中的反义词。进而发现“黑衣服——服”“温和——暴躁”是意思相反的词,前者写出了云朵色彩的丰富变幻,后者写出了“我”性格的复杂和多变。通过练读这两个句子,可发现用句式“有时候……有时候……”来表达,可以把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集中在一个主体身上,突出其多变的特点。

(2)练习说话,先让学生说几组反义词,教师可从学习环境、心理活动、学习态、自然现象等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比如,。“教室的喧闹与安静,假期的空闲与忙碌,心情的高兴与烦恼,态度的认真与马虎,神态的得意洋洋与垂头丧气,景物的清楚与模糊,月亮的圆与缺”。接下来引导学生用“有时候……有时候……”说句子,学生就言之有物了。

三、实践活动

1.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2.阅读关于水的书籍。比如,谢武彰的《水会变哦》,韩国申东卿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英国马修斯的《水的故事》。

3.仔细观察,想一想生活中水还能变成什么。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材解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讲述植物传播种子的诗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富有韵律感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想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的愿望,培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习惯。

全诗共有5节,按照提出问题——具体介绍——提示观察的思路展开。第一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第五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课文插图与文质兼美的诗句相配合,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画面鲜活、直观、。富有儿童情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辅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重点词句。

本文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孩子写。“妈妈——孩子”这样的关联,易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易激发想象、引发思考。第一节中“旅行”一词指种子离开植物妈妈落到其他的地方,“囱海为家”一词指植物种子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第二至四节具体介绍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以及传播方式。其中,“降落伞”“带刺的铠甲”“豆荚”是植物自身的条件;“风”“动物的皮毛”“太阳是外界条件;乘着”“挂住”“炸开是三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文中把蒲公英和苍耳分别比作“降落伞”“带刺的铠甲”,准确、形象地勾画了它们的形态;用

“准备”“送给”“穿上几个词赋予植物人的感情,写出了植物的灵性;象声词,准确描摹了豆荚炸开的声音。此,诗歌压“ɑ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首诗的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灵活多样。比如,同样是说种子离开植物妈妈,诗中就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法:“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第五节讲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多种多样,课文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三种,自然界的植物不计其数,传播种子的方法难以一一例举,所以作者用叠词“很多很多”“许多许多来概括,巧用不信激起读者一探究竟的冲动,又用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表达仔细观察的小朋友会得到它的意思,这种正话反说更加耐人寻味,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植、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词的准确。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4.激发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课文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重点练习读准多音字“为、得”,强调在具体语境中据义定音。

用认读字组成词语:“植物、如果、四海为家、旅行、准备、纷纷、带刺、底下、炸、离开、观察、知识、粗、得不到”,练习认读。考虑学生对“得(dé)、备、刺、”比较生疏,因此可以多读读“就得(děi)、得(dé)到、准备、带刺、观察”5个词语。还可以在新语境中巩固字音,比如,读读“非得、还得、可得”“得到、觉得、得”“跳得高、长得美、写得好”“备课、完备、备用”“鱼刺、小刺、刺耳”“海底、到

、底下”“察看、觉察、察觉”;读准轻声词语“知识、认识、见识”,还可以再读读字、识别、常识”。

2写字。

重点指导“它、娃、更”的笔顺。“它”的下部先写撇,再写竖弯钩;“娃”的右边由两个 “土”组成;“更”的第六笔是撇。

重点指导“脚”的部件组成。个别学生可能会把“脚”的单耳旁错写成双耳旁,单耳旁是横折钩、竖,双耳旁是横撇弯钩、竖。“脚”注意写得高低错落有致;“脚”和“法”中都有“去”,但大小不同,在“脚”中小,因为“脚”由3个部件组成且笔画多,而“去”在“法”中大。

因为笔画的长短疏密不同,“娃”注意多横等距离、长短不取齐;“如”和“娃、她”都是女字旁,因为“如”右边是“N”笔画少、竖短、形方,所以女字旁要大些;“如、知”都是右边有“口”,右边“口”和左边“口”写法上略有不同:左“口”小居上中部,如,“吓、呀”,右“口”稍大居中下部。

本课10个字书写要点:

8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三点水中的每笔写紧凑,“去”的竖靠近竖中线,第二个横靠近横中线,撇折向右上斜写出尖。

6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女字旁的撇点收在竖中线,撇压竖中线起笔,提压横中线起笔稍向上斜与撇相接;“口”起笔与提同样高。

11画,左右结构。

三部分窄且紧密,上下不取齐,“月”居左中,“去”居中上,单耳旁居右下,高低长短错落有致。

5画,上下结构。

上宽下窄,第一笔点压竖中线,竖弯钩的起笔在第二笔点的右侧,收笔指向横钩的钩。

9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低右高;女字旁的提的收笔在横中线;上面的“土”小,第三笔横与女字旁的提同高,下面的“土”稍大。

6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也”的横折钩从女字旁的提的右下起笔,横从下向上斜度大且短,折稍向左斜且短,钩要小;竖起笔高,竖弯钩起笔比竖低且压竖中线。

4画,独体字。

撇、横、横稍偏左,竖弯钩的竖沿竖中线的左侧,弯要向右写长,钩尖向上。

7 第一笔横短;中部“曰”上展下收;竖撇从横下压竖中线起笔,穿出“曰”向左下展平;捺从“曰”的左侧起笔向右下伸展。

8 左右结构。

左宽右窄,左大右小;第三笔横稍向上斜收笔在中心点,“口”写在“矢”的中下方。

7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第一笔点位置稍高,在竖中线的左侧, 横折提的提向右上出尖,“只”的竖在第一点的右下压竖中 线,封口横压横中线,撇穿插到“”的提的下面,最后一笔 是大点。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第一节重点指导朗读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在读好停顿、重音、节奏的基础上,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出疑问的语气。第二、三、四节的第一句都是写“妈妈”给予“孩子”的呵护和帮助,读出妈妈满满的爱意;第二句都是写“孩子”自信、勇敢地离开妈妈,要读出欣喜与快乐。

2.理解运用。

对于本课中告别、四海为家、旅行、降落伞、乘着、纷纷、铠甲、挂住、炸开、蹦着跳着、仔细、粗心”等词语的理解,有的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具体语言环境、插图、课件演示来理解,有的可以通过查字典、换近义词、。展开想象来理解,有的可以通过触摸、做动作、表演来理解。

教学第一节,教师可以问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怎样,学生朗读回答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教师可以顺势追问“孩子为什么告别妈妈”,促使学生关注和理解“四海为家”,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立志四海为家的孩子,说说远行前跟妈妈告别时会说些什么,从中感受孩子对志在四方、独立生活的憧憬与期盼。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了解“旅行”的意思,说说牛马、鸟怎样去另一个地方;让我们好奇的是什么,读好疑问句“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

教学第二节,可以先请学生从插图中找到蒲公英妈妈并讲讲它的办法,引导学生把文中的“降落伞”与插图中的蒲公英娃娃联系起来,从形态、动态、用途等方面说明,从中感受到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了最好的远行装备。接下来,可以请学生说说有了降落伞的孩子们是怎样出发的,让学生通过表演理解“纷纷出发”,说说孩子在半空中随风飘远的心情和想法,从而明白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想象植物种子飘散的情景,顺势进行朗读与背诵。

教学第三、四节,可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与观察力、想象力相结合,利用知识经验进行加工与再创造。可以设计自学提示:

1.从插图中找到苍耳妈妈、豌豆妈妈并讲讲它们的办法。

2.说说孩子们是怎样出发的。

3.演一演。

4.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第五节,教师可以请学生找找近义词很多很多”“许多许多和反义词仔细”“粗心”。还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小节知道了什么,从中明白自然界的植物不计其数,传播种子的方法难以一一例举,所以作者用“很多很多”来概括,并且懂得平时只要注意多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三、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从而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后的选做题,试着仿照课文第二、三、四节的形式写一小节,介绍其他种子的传播方法,实现读写的有效结合和语言的迁移运用。

2.可以阅读关于种子的书籍。比如,《一粒种子的旅行》,作者是德国的安妮·默勒,书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多种植物的种种“旅行”手段。

教学设计举例

重点词语的教学片段

【纷纷】

师:孩子们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呢?

生: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师:孩子们是靠什么出发的?

生:孩子们是靠风出发的。

师:乘着风怎样出发?

生:乘着风纷纷出发。

师:怎样才叫纷纷?

生:一会儿飞走几个孩子,一会儿又飞走几个孩子。

生:纷纷不是一阵风吹来,孩子们一下子都乘着风离

开妈妈走了,而是先离开几个,然后再离开几个,最后都乘着

风走了。

口语交际

有趣的动物

教材解析

这是本册安排的第一次口语交际,话题聚焦有趣的动物,要求学生向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说清楚动物有趣的地方,让别人听明白。

教材首先列举了鹦鹉、萤火虫、松鼠等动物的有趣的特点,并辅以一组很有特点的动物图片,比如,虽没有脚但爬行速度很快的蛇,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身体颜色的变色龙,只能站着睡觉的高个子长颈鹿,走路会分泌黏液的小蜗牛……这组动物围坐一起,可爱有趣,引发学生对动物趣闻的好奇和思考。引导语和小贴士从两个方面作出提示和要求,一是把话说清楚——“先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说给同学听”“吐字要清楚”,这是“说清楚”的基本要求;二是听明白——“听的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通过向同学提问和交流,听明白对方想表达的意思。这是在一年级培养学生“大胆说…‘认真听”,说话要有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基础上的发展,表明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活动侧重训练学生如何“说清楚”,如何“听明白”,并迁移运用于日常交际。

“说清楚,首先解决说什么的问题,需要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选择它新奇有趣之处,如外形、生活习性、独特的功能等,这需要在交际前搜集资料或进行观察;其次要解决“怎么说”的问题:说的是哪种动物?它最有趣的特点(表现)是什么?想清楚了再说。“听明白”,要求既能认真听,还能做到礼貌,有问题不随意插话,待对方表达完后,再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交流自己知道的信息。以上要求需在本次交际活动落实训练,并指导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初步养成“想好了再说、有礼貌地提问”等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有趣之处。

2.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教学重点 能清楚介绍一种动物有趣的地方;吐字清楚;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教学建议

、范例引导,明确交际要求

1范例引导,提供动物有趣的角度。

“有趣的动物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了兴趣自然容易产生较强的交流愿望。教师可以在交际活动前,引导学生先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借助引导语和插图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动物“有趣”的角度可以是:特殊的外形、特殊的习性、独特的功能等。然后组织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使每位学生明确自己要说的有趣的地方。

2.打开思路,准备动物的有趣素材。

课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如观察家里饲养的小动物或走进动物园)和搜集资料(如阅读有关动物的书籍、观看动物节目、上网查阅动物资料)等方式,去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明确自己要说的内容。

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几天内,紧紧围绕自己确定的内容,了解相关信息。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前期的准备不要用大量的文字信息。学生只要通过观察、询问等实践活动了解到动物的信息,有条件的收集到一些动物图片以备交流即可。选准的有趣的地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准备的内容怎么讲能够表达得更清楚。

二、示范介绍,礼貌提问或补充

1.学生介绍有趣的动物,引导学习讲清楚

教师先了解学生准备的有趣的动物的素材,选择典型例子让学生介绍。可以从不同角度介绍动物的有趣,如“外形、习性、功能”,也可以请讲同一类或同一个动物的学生一起介绍。引导学生关注“如何把有趣的地方说清楚…‘吐字是否清楚”等方面的要求。

2.教师介绍有趣的动物,引导学习提问或补充

可以由教师讲自己喜欢的动物,其问有意出现一两处没有说明白的地方,请学生听后就不明白的地方提问或补充,在这一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学习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在师生、生生交流中,引导学生初步做到:微笑注视,态度好。请字在前,谢在后。不明白,问清楚。肯定他人,再补充。

三、人人参与,自主评价

1.小组合作介绍。

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有当众表达的机会,可以先在4人小组里进行交际练习,利用口语交际评价单(如下表),从表达与倾听两个方面作出小组评价。鼓励学生在讲的时候做到吐字清楚,不哕唆,音量适中,不扰人;听同学的提问并认真回答;同学表达时要认真倾听,了解内容,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2.小组推荐介绍。

每组推荐l人,在全班介绍有趣的动物,同学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提问,介绍者或所在的小组同学都可以回答。

在交流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防止过度指导、千篇一律。

3.课后延伸:可以把课上的交流制作成有趣的介绍卡,每位同学完成一页,汇总后做成我们班的小读本《有趣的动物》。

师: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年一度有趣的动物大聚会,可是有一位朋友临时有事不能赶来,它寄来了一段录音,想不想听? 9

(播放录音:大家好!我的体型很小,身体软软的,背着重重的壳,像圆圆的子”。我喜欢在雨后爬来爬去,不过爬的很慢。遇到危险就缩进壳内,对方就拿我没办法了。你们猜猜我是谁?)

师:你们猜这是哪种小动物?

生:蜗牛。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我听到它说自己身体软软的,背着重重的壳。

生:它说自己爬得很慢。

生:它介绍了自己的特点,遇到危险就躲进壳内。

师:对了,你们听得很认真,一下子抓住了它的特点,不过,蜗牛还有更有趣的地方呢,大家一起读一读。

(出示材料: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路线,那是它分泌的黏液。这些黏液可以降低摩擦,帮助蜗牛向前爬行。)

生:小蜗牛太聪明了,爬行时分泌黏液,就能降低身体与地面的摩擦。

师:是啊,介绍时如果抓住蜗牛一些有趣的特点,家就能更印象深刻,记住它了。现在大家想一想,如请你介绍小蜗牛,你打算介绍它的哪些特点,先说什,再说什么,自己练一练,一会儿请一只可爱的小蜗来做介绍。

(学生先练习,再指名介绍。)

生:我是小蜗牛,我的体型很小,身体软软的,背上着一座圆圆的房子,我喜欢在下雨后出来活动,不过爬速度很慢。我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路线,那我分泌的黏液。这些黏液能帮助我减少与地面的摩擦,容易向前爬行。

此教学片段设计了“听录音——看资料——学介绍”三个层次,通过倾听、表达、适当阅读动物资料的综合练习,逐步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奇特的功能等角度介绍有趣的地方。乏性,还介绍了什么?

师:同学们说一说小蜗牛除了介绍自己的外形、生活

生:还讲了小蜗牛爬行时能分泌黏液,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路线。

师:那么再评一评他讲得怎么样?

生:他讲得很清楚,不哕唆。

生:他讲的时候音量比较适中,眼睛看着大家。

师:你的意思是讲的时候很自然大方。对,我们在向别人介绍的时候,应该做到口齿楚,音量适中;态度大方、自然。

(王听雨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西脑包第一小学)

“有趣的动物” 口语交际评价单

我能说清楚

( )

有趣在哪说清楚

☆☆☆

吐字清楚,音量适中

☆☆☆

我会提问

( )

微笑注视,态度好。请字在前,谢在后。

不明白,问清楚。肯定他人,再补充。

☆☆☆

来给☆涂色:能做到3☆;有时能做到,偶尔做不到2☆;做不到,还需再努力呢l☆:

语文园地一

教材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安排的是一组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旨在拓宽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途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学词。

“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二是联系生活,学习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写句子,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词语与日常生活情境建立联系,在迁移运用中发展表达能力。

“书写提示揭示了左右结构的字的宽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日积月累安排了古诗《梅花》,诗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背诵积累。

“我爱阅读安排了童话故事《企鹅寄冰》,讲南极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的趣事,介绍了非洲炎热、南极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正确认读8个词语。

2.认识11个生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把词语读正确。

2.引导学生发现这8个词语都是到户外观察大自然时,可能需要的用品。第一行4个词语是为户外活动准备的着装,第二行4个词语是为户外观察准备的用具。

3.多种形式识字、读词语。

4.联系生活提问:去户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为什么准备这些?在说的过程中,巩固识字,了解用途。

字词句运用

1.通过演一演的了式,理解动词的意寻,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

第一题:

1.读3组词语,做到读准字音。

2.演一演。先同桌演一演,再指名演一演。

3.说一说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4.可以适当拓展。

比如,请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说出你的想法。

冲过来跑过来奔过来走过来

滴下来打下来落下来飘下来

比如,看老师做动作,选合适的词语,说出你的想法。

()苹果 ()苹果 ()苹果 ()苹果

()玉米 ()玉米 ()玉米 ()玉米

2.联系日常生活,“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说句子。

第二题:

1.正确读句子。

2.结合加点词语说说句子的意思。

3.用上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如果学生说句子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先利用一些图片,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和表达。)

例如:

★放学了,有时候爸爸接我,有时候妈妈接我。

★写完作业以后,我有时候画画,有时候看书。

★天上的月亮有时候圆圆的,有时候弯弯的。

★我在学校上学,妈妈在银行上班,爸爸在公司上班,爷爷、奶奶在家里。

★小鸟在鸟巢里睡觉,在枝头唱歌,在空中飞翔,在草地上找虫子吃。

★我在教室里写字,在图书馆里看书,在操场上踢足球,在游泳池里游泳。

书写提示

1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

2写好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3.养成写前先观察、保持正确坐姿和执笔姿势的习惯。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发现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2.读一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说说明白了什么。

强调要点: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写的时候要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

3.提示学生“都”左右等长,要上下错位写。

4.练习书写。要求先看后写再对照。

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通过看插图和反复朗读诗句,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1.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与背诵。比如,借助拼音正确朗读;看图听读,教师描述画面学生读与背;教师示范读,配乐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2.充分利用插图,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有梅花淡淡的香气飘来。

我爱阅读

1阅读《企鹅寄冰》

2.感受阅读的乐读的乐趣。

这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课文借南极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的趣事,介绍了非洲炎热、南极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课文结尾企鹅收到狮子退回的冰满腹疑惑的神情,为整个故事再添悬念,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请学生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课文,读完后,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比如,“南极在哪儿?非洲在哪儿”“狮子为什么让企鹅给它寄冰?”“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为什么退回来又变成了冰?”让学生自由讨论,在和同学的交流中明白非洲、南极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快乐读书

教材解析

在一年级读书真快乐诵读儿歌和童谣的基础上,本次快乐阅读吧推荐的是读读童话故事,由内容简介和提示语两部分组成。

内容简介对《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简介中设置了很多悬念。如,“没头脑”“不高兴”是怎么突然变成大人的?他们都闹了哪些笑话?他们为什么会下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些悬念能激发学生去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

提示语点明了本次快乐阅读吧的教学要点,一是要认识书的封面,知道书名和作者。认识书的基本信息,可以引导学生拿到书时观察封面,说说自己会关注封面的哪些内容。二是让学生交流保护图书的方法,认识到爱护图书的重要性,初步养成爱护图书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产生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兴趣,能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有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兴趣,能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认识书的封面,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阅读一本较长的故事书,学生不能一次读完。要完成这本书的阅读,教师要重点抓好几个环节:

一、故事导读

1.提供保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读到这本书。

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首先要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可以一人读一本,也可以两人读一本,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借书,在班内以小组为单位轮流阅读,保证每人有书读,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阅读的快乐。

2.激发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在开始读书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认识书的基本信息。比如,观察封面,看看书名和作者。

教师可通过导读,制造悬念,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可以利用声音节奏的变化,绘声绘色地读故事中的几个片段。比如,读读开头部分或者“‘没头脑’设计三百层无电梯少年宫…‘打不死的老虎”等精彩片段,借助故事中的神奇想象,引起悬念,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也可以利用投影仪等设备呈现童话故事的文字,使学生不仅可以听故事,还能自己读故事。学生能依靠听读,掌握字音,克服自主阅读的畏难情绪,从而喜欢自主阅读。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