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电力机车总体与走行部(1-5)

电力机车总体与走行部(1-5)

时间:2023-01-19 11:43:04    下载该word文档
绪论
铁路诞生以来,轨道运输技术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牵引动力,出现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及城市轨道用车,它们广泛用于干线铁路运输、城市交通及工矿运输。它们都依赖于车轮与钢轨的互相作用,钢轨依然限制了机车车辆的运动范围,自由度小,但其运量大、速度快、能耗省、运费低、占地少、污染小的特点,因而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运输手段。第一章列车牵引理论
第一节动轮与钢轨间粘着
电传动的机车由牵引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齿轮)将电机的转矩传递给轮对,这种传递能量的车轮称为轮对。
机车以速度V在平直线路上运行时一个动轮的受力情况(忽略内部各种摩擦阻力)如图1-11-1动轮对受力(与钢轨分离分析图

Gi——作用在钢轨上正压力(轴重)
Mi——牵引电机作用在动轮上驱动转矩(可用一对力形成的力偶代替)
Fi——作用于O点(轮轴心)的力Ri——动轮半径
Gi的作用下,车轮和钢轨的接触部分压紧在一起。切向力Fi使车轮上O具有向左运动的趋势,Gi及接触处摩擦的作用,车轮与钢轨间产生静摩擦力fi钢轨作用于车轮的力fi,其反作用力fi为车轮作用于钢轨的力,显然fi=fi,将fi称轮周牵引力。当车轮与钢轨未产生滑动时,车轮上O点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力Fifi,且Fi

=fi此时O点保持相对静止,轮轨之间无相对滑动,在力Fi的作用下,动轮对绕O作纯滚动运动。
动轮与钢轨接触处由于正压力而出现的保持轮轨接触处相对静止而不相对滑动的现象称之为“粘着”。粘着状态下的静止摩擦力fi又称为粘着力。
当驱动转矩Mi增大时,产生的切向力Fi也增大,粘着力fi亦随之增大,并保持与Fi相等。当切向力Fi增大到某一数值时,粘着力fi达到最大值。若使切向力Fi继续增大,fi反而迅速减小。因此粘着力fi的最大值fimax与动轮对的正压力Gi成正比。fimax=μGiμ=系数μ的大小决定。
fimax称为粘着系数。因此在轴重一定的条件下,轮轨间的最大粘着力由轮轨间粘着Gi当轮轨间出现最大粘着力fimax后,若继续增大驱动转矩Mi,切向力Fi将大于粘着fi(即Fifi,这使得动轮上的O点将向左移动,轮轨间出现相对滑动,粘着状态被破坏,动轮由纯滚动变为既有滚动又有滑动,此时对动轮的反作用力fi由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其值迅速减小,与此同时动轮转速上升。这种因驱动力矩Mi过大,轮轨间的粘着关系被破坏,使轮轨间出现相对滑动的现象就称为“空转”动轮出现空转时,轮轨将依靠滑动摩擦力传递切向力Fi,这就既大大削弱了轮轨传递切向力的能力,又造成了动轮踏面的擦伤,故在机车牵引运行中,应尽量防止动轮“空转”的出现。要提高每轴牵引力fi,只有增大轴重,但轴重的增加,又受轮轨间允许作用力的限制,特别是高速机车更是如此。因此要增加一台机车牵引力,往往通过增加机车动轴数来实现。
为了更进一步深化对“粘着”的认识,我们利用图1-2来说明。在动轮正压力Gi作用下轮轨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形成椭圆形接触面。从微观上看,接触面是粗糙不平的。由于切向力Fi的作用,动轮在钢轨上滚动时,车轮与钢轨的粗糙接触面产生新弹性变形,接触面出现微量滑动,这就是“蠕滑”
蠕滑的产生是动轮接触面处前部产生压缩,后部产生拉伸;而钢轨接触面处前部产生拉伸,后部产生压缩。车轮上被压缩的金属层在接触面前部与钢轨上被拉伸的金属层接触,随着动轮滚动,车轮上被压缩的金属陆续被放松而伸长,而钢轨上的金属则由拉伸变为压缩,因而在接触面后部出现蠕滑。轮轨接触面存在两种不同状态:
接触面前部:轮轨间没有相对滑动,称滚动区(图中阴影线表示接触面后部:轮轨间有相对滑动,称滑动区(图中非阴影线表示
这两区域的大小将随切向力Fi的变化而变化。当切向力Fi增大时,滑动区面积不断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电力机车总体与走行部(1-5)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