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文素质培养个人总结

人文素质培养个人总结

时间:2017-07-30 20:33:32    下载该word文档

人文素质培养个人总结

摘 要:推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今高校不可忽视的一环,也是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为大学生打造合适的学科环境的方法之一。非文科和文科学生同样需要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只强调非文科学生。各高校在推广人文素质教育时面临许多实际操作上的困难。文章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培养

  在上世纪的最后10年里,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探索中频繁出现“人文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这说明了两方面的原因:(1)教育界已经意识到和开始重视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和重要性;(2)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普遍缺失。无论是哪方面,均说明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从多院校主动开展的教育范畴了。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定义和缺失的背景

  “人文”一词出自《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在古时指礼乐文化,在现代则是指各种文史哲的知识。人文的作用在于通过教育来提高素质。从广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汇聚于民族精神和气节之中;从狭义上来说,人文素质包涵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体现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教授人文知识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知识、理论修养、道德情操,教会青年学生如何成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结果。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呢?我们的高校为什么会缺少人文素质教育呢?原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张楚廷曾经做出过详细的总结,他认为有如下几点历史和现实的原因:(1)“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和相应的意识形态基本上排斥了人文教育。”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 大革命,使得各种优秀的中外文化遭到排斥和破坏,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受到极大的打击和破坏。(2)“在科学分类中,没有了人文科学的地位,许多基本的人文课程被取消。”张校长仔细地分析了高校中文史哲学科的倒错或含混的分科,“某些概念外延的无限扩展,实际上导致了在相关的众多领域的概念的狭隘理解,它不是导致了我们视野的扩大而是狭小”。(3)“单科院校林立,造成了人文教育的困难。” 虽然很多学校有心要发展人文素质教育,但存在人文学科薄弱、人文师资匮乏的实际困难。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单科院校林立,直到90年代才开始对其进行改造。(4)“科学主义的影响。” 科学主义是对科学作用的主观夸大,表现在教育上,呈现出重理轻文的结果,这无疑会造成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5)“人文精神在物质极大丰富的过程中受到的挑战。”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的物质,也会对人文素质教育造成挑战和冲击。

  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其来有自。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推行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和教师只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造成知识结构的严重失衡,也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进入高等学府后,由于学科划分过细以及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大学生出现明显知识结构缺陷。事实上,最早意识到该问题的是某些理工科大学,他们觉察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会影响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轻视人文教育,使理工科学生缺乏对历史和国情的了解,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做人的基本知识。他们虽有一技之长,精神世界却空虚,容易迷失自我。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我国教育界独有的反思,人文素质的缺乏早已是世界共同的课题。

  中世纪大学是近代西方高等教育的源头,其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西方高等教育主要表现为人文教育。它以探求真理、完善人格为宗旨,强调大学远离喧哗的城市,与时代的变迁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免受功利的影响,思索与探讨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获得心性的纯洁与智慧的高扬。

  就具体课程设置而言,尽管国外高校各有不同,但他们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例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养成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意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学校除专业课外,多开设选修课(这也是目前我国多数大学采用的方法)等等。在美国理工科大学生的课程中,人文科学课占30%;在日本大学的工科本科生教育中,人文类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7%;德国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课程已占到课程总量的1/4。在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专家同样感到人文教育的缺失,在他们的建议下。许多大学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增加人文学科课程的比重。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研讨会上指出,青年一代必须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跳出来,培养面对挑战的意志、信心、能力和责任感。199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教育会议指出,应该“在科学与人文文化之间寻求一种更加合理的平衡”。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办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认为,高等教育必须调整结构,培养能够接受21世纪挑战的公民。

  除了国际上的声音,国内同样出现针对人文素质教育发出的呼声和建议。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就曾提出:“科学是立事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人文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传统、自己的人文,就等于丢失了身份证,成了地球上的‘黑人黑户’,只是一个种族,不能称之为民族。”沈致远院士提出“人文导向,科教兴国”;教育家文辅相提出“我们只有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人文为科学导向,大学才有灵魂和生命,社会才能全面进步和发展”等等。

  三、构建文、理科学生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

  其实,笔者在此想要指出,并不是只有理工科的学生容易出现人文素质缺乏的症状,很多人文社科类的学生也同样会出现知识结构不平衡的症状。

  我国的传统儒家教育,向来是文史哲不分家,诗、书、礼、乐等多种人文知识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而我国现有的人文学科教育同样存在划分过细和学科单一的缺憾,使得文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工科学生同样不完整。很多高校的文科学生不必修习自然科学的课程,导致出现重文轻理的现象,这同样是失衡的。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人文素质培养个人总结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