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2.5.5《双桅船》(粤教版必修2)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2.5.5《双桅船》(粤教版必修2)

时间:2020-03-03 07:43:17    下载该word文档

《双桅船》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背景知识和鉴赏方法,解读朦胧诗《双桅船》,合作探究,并尝试解读其他朦胧诗,进行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

1.把握意象。

2.掌握象征手法。

学习难点:

1.朦胧诗主题的多样性。

2.朦胧诗的现代性特征。

学习过程:

一、 自主阅读

1.作者 舒婷,原名龚佩瑜,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67年中学毕业,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1971年开始写诗,在中传抄。1972年回厦门某建筑公司做临时工。1977年与后同成为的北岛相识,并在创作方面受其影响。1980年入福建文联创作室。

其诗具有抒情浪漫细腻柔婉的,忧伤而不绝望,沉郁而不悲观,充满对价值寻找的渴望,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她的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的追寻、对传统的反思背叛和对人的价值的呼唤,深受当时青年的喜爱。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2.朦胧诗 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的手法,具有,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主要是指北岛、舒婷、顾城、梁小斌、江河、芒克、食指、王小妮等一批80年代初期青年诗人的诗。

朦胧诗作为一股创作思潮,开始于1978年底北京的一个民间诗刊《今天》。一批诗人聚集在此创作诗歌,表现出与十七年文学完全不同的创作风貌。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前景的迷茫和困惑,因受,诗人不能将自己的心情袒露出来,只能用一种不确定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朦胧诗作为新时期文学的精神原型,表现出典型的特征。“是朦胧诗普遍的信仰和时间意识,张扬人的则是朦胧诗的内在本性,而建立在时间意识与主体理性基础上的修辞形态,则是象征性。

3.象征手法 朦胧诗的创作方法主要是象征,象征主义依赖“意象”而不是单纯的形象(具象)、喻象来构筑诗意。意象比字面的含义更广泛,更深刻。例如,“拂晓,我们登上长城。”这是写实。“长城”是实实在在的,是此地而非彼处。“黄河一样伟大,长城一样坚强”,这是比喻,“长城”在这儿成了喻象。取“长城”的坚固、挺立而比喻坚不可摧。 “万里长城永不倒”,很显然,这里的“长城”就不是实指,也不是比喻,而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等等的象征。

二、合作解读

1.朗读。初步体会作者情感。

方法指导:把握节奏、重音、语调。

2.思考、讨论,把握意象内涵。

方法指导:

第一步,找出意象。哲学的辩证学者认为:事物都是成对的产生,我们可以在这首诗里很容易地找出“双桅”模式:风暴/灯,你/我,航程/视线,雾/风,昨天/今天,岸/船,告别/相遇,等等。

第二步,虚实转换,还原意象。从字面上很容易看出诗作表达的是船对岸的深情。岸是什么?朋友?爱人?故乡?理想?希望?是,又都不是。同学们根据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尝试还原意象所象征的对象。例如,如果岸是象征故乡,那么船就可以是游子,这首诗也许就可以还原成这个样子:

/沾满了我的/可却不容我再迟疑/啊/心爱的/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一个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另一个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思考,交流成果,朗读,集体评议,领会朦胧诗的多样性的特点:虽然朦胧诗“朦胧”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诗人的情感志趣也应该确有所指,但它由象征手法产生的多义性客观上给读者理解诗歌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又大大增强了朦胧诗的魅力,也扩大了朦胧诗的影响。

小结:《双桅船》诞生以来,虽然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读,但下列三种解读颇获认同,可作参考:

解读一: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中爱情与事业并立而又相互区别的心理;意味着时代紧迫感;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则与光明信念连在一起。

解读二:双桅船象征人的一种不断追求的精神品质,象征了人不断升华的生活境界和理想,风暴象征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和挑战,象征一种希望,而象征一种动力。作者借助这些意象,激励人们要像双桅船那样不怕挫折、不惧困难,永不放弃,不知疲倦地将生命之舟由天涯驶向海角

解读三:对话,实际上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尽管被雾打湿了双翼,仍然要在风暴中前行,这种行进是无休止的。人生的追求何尝不是如此?在一个理想彼岸到达后,新的理想彼岸又在前面诱惑。生命不息,追求不止,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 探究拓展

根据对《双桅船》的学习,思考朦胧诗《一代人》的象征意义。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9797

鉴赏参考:“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两个“黑”无疑是“文眼”。我们知道,“黑”其实不是色彩, “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 ”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对光不反射也就具备了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这种随时准备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 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在对立统一中,充分显示了象征的魅力。从作者的生活历程看,诗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当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然而,诗毕竟不是历史,诗的容量常能凭借艺术的魔力而无限扩大。如果超越时空的话,我们便很容易在屈原、 杜甫、鲁迅等等不同时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们都在“黑夜”中生存,他们都具有特别敏锐的“黑色的眼睛”。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