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特点比较分析 - 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总结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特点比较分析 - 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总结

时间:2014-09-13 10:33:42    下载该word文档
JRYJJ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调节总需求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利用在西方广泛流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特点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政策的调控手段、调控力度、调控方向、搭配形式等方面将改革开放30年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特点加以分析和比较,力图找出产生变化的原因,并对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加以剖析,希望能够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调控特点[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 (2010)11-0044-04沈巍(1965-),女,辽宁朝阳人,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市场;孙跃实(1985-),男,山东烟台人,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时政政策;闫爱玲(1965-),女,辽宁朝阳人,辽宁建行朝阳分行,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北京102206)■沈巍,孙跃实,闫爱玲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特点比较分析———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总结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所谓的宏观调控就是依靠政府的行政计划来控制整体经济运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原来的单纯靠行政计划来调控经济的做法明显地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则成为改革开放以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宏观调控经验的累积,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我国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是国家逐步让权,企业逐步增权的“分权化”时期。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市场商品短缺,形成典型的“卖方市场”。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其他经济形式处于“补充”地位。可以说,在这个时期,无论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能够卖出去。这就使得刚刚获得一定自主权的企业投资欲望十分强烈,于是经济过热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20世纪80年代经济运行的典型特征。在这种经济背景下的宏观调控,主要任务就是抑制经济过热。总结20世纪80年代的宏观调控,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宏观调控主要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1981年、1985年、1989年的调控,都是给经济降温,但每一次降温过后,经济就快速回暖,不久就形成新一轮的过热。这与20世纪80年代经济主体自主权加大,内部扩张冲动增强,但市场约束机制并未完善的经济背景是密切相连的。(二)宏观调控手段单一,以直接调控为主要调控手段。这一时期的主要调控手段为:压缩基建投资规模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金融与经济2010.1144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