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

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

时间:2019-05-29 16:17:33    下载该word文档

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

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

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遵义市余庆县四在农家创建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各地干部群众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建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在于西部农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西部农村如何向更高层次发展,向现代文明迈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大课题。遵义市余庆县从实际出发,在农村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也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思路。创建思路的形成 余庆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东南部,是遵义、黔南、黔东南、铜仁四地州市的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1623.7平方公里。201X年,全县农村实现了整体脱贫,但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和落后的习俗成为阻碍建设新农村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余庆县委、县政府在201X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中,派出百余名干部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村民组、小腮镇哨溪村大屯村民组,这些干部看到,农民成规模地种植红金橘增收致富,硬化庭院和连户路、改水、改灶、改厕,村容村貌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余庆县委把罗家坡和大屯的经验概括为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并在全县选点示范。他们制订了每户找准一条致富路,建一幢宽敞的房子,本文来自.gongwen123.有一套好的家具、家用电器,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八个一工程,以及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和改厕、改灶、改环境、建文化广播室、建体育娱乐场所等细化指标。罗家坡、大屯、桥底、后坪等试点村寨,在党政干部的积极引导下,用农民的双手和智慧使一家一户、一村一寨改变了面貌,农村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余庆县四在农家创建思路的形成,有着现实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这种发展思路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余庆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了农村家居环境面貌基本改变、农民精神面貌基本转变。 这种发展思路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余庆县28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在整体脱贫后,农户虽然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收入增长缓慢,多数农户还没有达到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在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余庆县把发展重点放在了农村,四在农家创建就是该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这种发展思路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践载体。余庆县委和县政府在酝酿出台四在农家建设方案时,明确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在实践中,依托村党支部建设,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有机统一起来,使这一活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载体。创建的主要特点 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freekan.恩格斯指出:

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文明由实践创造并展现一种社会素质,说到底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本质的展现,人们不同的实践活动创造着不同的文明。余庆县有400余年建县史,一座座山寨,传统文明留存较多,而且惯性很强。如何实现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容回避的问题。余庆县实施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就是推动这一转型的主动抉择。这一举措与其他辅助性措施相互配合、交融演进,正在播洒一团团现代文明的火种。五通三改三建虽然侧重的是物质文明建设,但其中渗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从启动到展开都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精神动力,以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智力支持。四在农家既包括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也包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而且也契合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发生了变化。村组道路和通信手段的改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改水、改电等,既促进了生产,又方便了生活。

二是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大乌江镇的农民长期以手工劳动和自给自足为主,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的比重较大,这使得农民收入的增长极为缓慢。在建设中,他们大力发展庭园经济,改善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目前,余庆县180个示范点的耕地经营结构调整面达60%以上,庭园经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创造条件搞多种经营,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经济格局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的机制,不少产品占据当地市场的主要份额,滤布苦丁茶、绿茶、精米等产品畅销山外、国外,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四是农村生态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在四在农家创建中,实行绿化、亮化,水土开始得到保护;以建沼气池为突破口,由沼气池肥料构建起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圈,探索出猪粮、猪菜、猪茶、羊草等多种生态农业样式;在发展庭园经济时,利用硒分布广、含量丰富的优势,把绿色富硒与无公害结合起来,很多产品以为贵而在市场畅销,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由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转型。住木房子,睡板板床,烧堆堆火,是余庆人民世代沿袭的生活起居方式,不少农民过着烟熏火燎、人畜共厕、蓬头垢面、衣着不洁的日子。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使农村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烧柴、汽车开进来,村寨靓起来,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农民的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也有了根本改变。在四在农家创建之初,一些根深蒂固的落后习俗曾同创建活动发生过抵触。下派的机关干部耐心细致、入情入理地进行说服、教育,使广大农民最终认同并自觉践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多层次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图书室、电教设施建设,广播、电视、电话的普及等,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广大农民对教育科学文化的追求日益强烈,自力更生精神得到加强,自改自建的积极性迅速高涨。创建的启示 余庆县开展的四在农家建设活动,是西部地区立足本地实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压滤机滤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以三个文明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这一探索给人们以许多重要的启示。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新思路,开创新局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贯穿我们全部工作的灵魂。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工作思路,然后才可能找到有效的工作模式。余庆县在酝酿四在农家创建思路时,县委和县政府一班人多次进村入寨进行调查研究,详细地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并找出其内在联系,对其他地区的经验既重视借鉴,又不盲目照搬,从而找到了适合实际情况和时代要求的创建思路。五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思路是求真务实、卓有成效的,也正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完善。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始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要更加发展,民主要更加健全,文化要更加繁荣,社会要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要更加殷实。这一论述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永葆党的先进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抓住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既重视生产发展,又注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努力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因而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各级党政干部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在实践中锻炼和造就一支高素质、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在建设中,余庆县委和县政府支持、鼓励和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环境中去经受锻炼和考验,涌现出不少被老百姓称为咱们的贴心人的好干部,为全县四在农家创建和三农问题的破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

附送:

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

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

的人才投入西部大开发;要依托西部地区的航天航空、能源交通、化工、冶金、特色经济、旅游等优势产业和退耕还林还草、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使各类人才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施展才智。 在科技教育对口支援和合作中引导人才向西部流动。大力推进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尽快建立起专门人才在国家重大项目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中的"双向参与"机制。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对口支援与合作、选派交流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的机会,采取信任关心、放手使用、加强感情联系等方法,积极引导人才为西部大开发作贡献;鼓励并支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在西部办分校、分所、产业化基地或研究与发展中心。 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会同西部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对外开放科技计划,进一步落实外籍高科技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及投资者入出境和居留的规定。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努力营造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创业环境和条件;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及重要研究课题;鼓励国际跨国公司在西部地区建立研究与开发中心,鼓励依法设立中外合资、合作科研机构。 促进东西部地区人才信息共享。人事部要建立国家高级专家信息库,为西部地区提供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留学回国专家、海外留学人员和博士后人员等高层次人才及有关项目的信息服务。根据西部地区人才需求,人事部与西部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组织离退休专家参与西部开发与建设。 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吸引外地和鼓励当地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专业人才参与西部大开发,作为人才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制定政策,鼓励他们参与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攻关、技术承包等。企事业单位要按合同兑现报酬并在生活上予以关心、照顾。

(四)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的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的素质,是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的重要内容,必须动员各方面力量,下大气力抓出成效。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要继续办好为西部地区干部开设的各类培训班。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支持、帮助西部地区搞好干部培训工作,东部地区也要加强与西部地区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继续支持为西部地区对口培训公务员的工作。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国家继续在政策、培训经费上给予倾斜。 搞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本系统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培训基地建设、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在培训规划制定、培训基地建设、东西合作、组织管理、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支持。 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国家经贸委和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及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工作。要按照中央组织部、国家经贸委《"十五"期间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纲要》的要求,继续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各种适应性短期培训和企业自主培训;在安排国际交流、培训、展览和技术合作等方面,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创业能力。

三、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措施 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也要发挥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队伍和人才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深化改革、扩大交流、强化培训等措施,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健全后备干部制度,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党政机关工作部门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坚持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试用期制和任前公示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形成正常的更新交替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以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特点的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激励和监督机制为重点,把组织考核推荐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原则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改革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体制,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企业内部民主选举、竞争上岗和直接聘任(委任)的方式,多渠道选拔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打破地域、所有制界限,广纳人才,组建强有力的企业领导班子和选配经营管理骨干。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用人机制,落实企业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步伐。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对不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可实行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任用形式,积极探索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

(二)加大干部交流工作的力度 扩大选派或交流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东、中部地区干部到西部地区工作的规模。201X年到201X年,中央和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以及直属企事业单位每3年选派700名左右优秀局处级干部或专业技术、经营管理骨干到西部地区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西藏另有安排)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挂职或帮助工作(共2100名),其中一部分优秀年轻干部要进入地、县级领导班子。对工作期满后本人自愿留在当地工作的,要支持和鼓励,其中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可以在当地提拔使用。此项工作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由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负责。 援藏干部的选派,继续坚持"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原则;今后10年内,每3年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东、中部地区选派800名左右干部进藏工作(共2400名)。援疆干部的选派,坚持"突出重点、对口支援、按需选派、定期轮换"的原则;今后10年内,每3年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东、中部地区选派800名左右干部进疆工作(共2400名)。此项工作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由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负责。 201X年到201X年,按照国家确定的对口扶贫关系,东部地区省、直辖市每3年选派1000名(共3000名)优秀厅(局)、县(处)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挂职和帮助工作。具体实施办法由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会同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 做好西部地区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及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工作。从201X年到201X年,西部地区每年选派1000名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及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到201X年为西部地区培养900010000名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组织领导能力较强、具有改革创新意识的党政领导干部和科技、经营管理人才。 扩大从军队转业干部和优秀复员战士中选留人才的数量。转业到西部艰苦边远地区的干部一般应安排与其军队职务级别相当的领导职务,随调配偶和子女优先安排工作和入学,住房予以保障;对自愿转业到西部地区工作、德才表现突出的军队转业干部可提职安排。西部地区每年可根据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选留优秀复员战士的数量,由民政部、人事部等有关部门统筹安排解决。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对到西部地区工作,原籍为东、中部地区的大中专毕业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到工作地区,也可迁回原籍,由县级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提倡和引导在外地大中专学校毕业的西部地区学生返回家乡参加开发建设。到西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可提前定级,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高定工资标准,具体实施办法由人事部负责拟定。 201X年开始,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从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考试录用的机关干部,要安排到西部地区基层单位锻炼1-2年。具体办法由人事部制定并与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三)加强西部地区人才培训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要抓好西部地区干部培训工作。中央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国务院各部门都要制定西部地区人才培训规划,抓好西部地区干部培训工作;"十五"期间,要对西部地区本系统市(地)级以上单位的负责人进行培训,着力进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教育,增强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意识,提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开展工作的能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对西部地区市(地)、县(市)分管领导和本系统县级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对西部地区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政负责人的培训,要在中央组织部的统一协调下进行。国务院专业特点较强的部门要指导和帮助西部地区对本系统的科技骨干或业务骨干进行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中央和中央企业工委管理的企业、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和各金融机构,也要按上述精神加强在西部地区的下属单位的领导骨干、业务骨干的培训。 中央组织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办好少数民族地厅级领导干部研修班,5年培训少数民族地厅级干部500人次;针对西部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社会问题,配合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运用现代培训方法,开展国际合作的专题研究培训项目,5年培训县级以上领导干部300人次。中央统战部要加强西部地区党外干部特别是地厅级党外后备干部培训,5年培训300人次。国务院有关部门在选派出境培训人员时,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 人事部要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西部地区人才培训。要组织有关方面专家,成立培训讲师团,深入西部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指导东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的对口培训;继续抓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的特殊培养工作;继续办好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示范性高级研修班;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相对发达地区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工作。东部地区相对发达的省、直辖市要继续做好对口支援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干部培训工作,重点抓好为西部地区干部补充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专门培训,在规模、强度和质量上要有新的提高。除采取"一对一"的对口培训形式外,经互相协商,还可采取"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十五"期间,北京、上海、天津及广州、深圳市每年各为西部地区培训100名经贸、财税、审计、信息网络方面的领导骨干或业务骨干。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人才培训工作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与中央组织部的沟通,加强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以及东部有关省、直辖市的联系,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西部地区要加强本地区各级党校、干部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干部培训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掘当地教育资源,搞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与此同时,注意依托中心城市建立紧缺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中央财政要安排适当经费用于人才培训。同时,多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以及国外资金对一些急需的培训项目提供经费支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和东部省、直辖市面向西部地区的干部培训,原则上要承担相应的培训经费。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采取多种办法,加大人才培训经费的投入。

(四)发展西部地区教育,加快人才培养 加大教育投入。201X年到201X年,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省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继续争取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积极开展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工作。加强基础教育,加快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师资水平高、培训设施和手段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综合基地,并以此为龙头,逐步形成高、中、初三级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既允许职业学校毕业生按一定条件升入高一级职业学校深造,也允许他们按一定条件升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加快西部地区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设立当前急需、实用性强的学科、专业。国家对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教材建设、学位点审批、重点学科和重点试验室建设实行倾斜政策。扩大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增加东、中部地区重点高等学校在西部地区的招生数量,尤其是博士、硕士学位学生的招生数量,鼓励东、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联合办学。增加对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财政贴息额度。 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既要注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素质的普遍提高,又要突出高层次人才、中青年科技骨干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注意引进国外先进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技术和培训理念,推进继续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鼓励社会力量和境外组织、个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有关规定捐资或参与办学,对在西部地区创办大中专学校的投资者,经批准,学校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免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重视发展远程教育。加快实施"西部教育科研网扩展工程",力争在3年内建成中国教育与科研网络的省级网。抓紧实施"西部地区高校校园网计划""中小学网络示范工程",提高西部地区对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力。 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保护环境两手抓,促进人口、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加强基层环境管理工作,提高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监督执法水平。 四、建立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的新机制 实施西部地区人才开发,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把握好引进人才与用好当地人才的关系,市场配置与组织调配的关系,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提高待遇与提倡奉献精神的关系,探索人才开发的新机制。

(一)完善人才的工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西部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对列入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的人员实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需要财政安排的资金由中央财政解决。西部地区附加津贴按国家政策规定和统一部署由西部地区在清理、归并现有津贴、补贴的基础上建立,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解决。 建立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对承担西部开发重点任务、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研究课题的国内外专门人才实行岗位津贴制度,费用在任务、项目或课题经费中专项列支。岗位津贴制度经人事部、财政部批准后实施。 完善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使各类人才解除后顾之忧。中央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也要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自愿到西部地区参加开发建设的各类急需人才,流入流出地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共同做好档案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对社会保险关系保留在原地的,要做好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缴和管理工作。 研究制定西部艰苦边远地区住房制度改革的特殊优惠政策。为适应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东、中部地区干部到西部地区挂职的需要,西部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可划出适量周转房专门用作挂职干部公寓。适当提高艰苦地区人才的医疗保健津贴,提高医疗保险水平。长期在艰苦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人才,要与少数民族人才一视同仁,在子女上学就业、晋职晋级、职称评定等方面实行统一政策。 在西部大开发期间,经组织选派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各类人才可不迁户口,不随调家属,保留原单位工作关系。在西部地区工作期间,现工作单位可按国家规定办理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调整等手续,原工作单位应予以承认。

(二)建立和完善吸引人才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改革西部地区科技体制,实行向个人倾斜的知识产权分享政策。加大西部地区科研机构的改革力度,应用型科研机构要加快向企业化转制的步伐。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民用科技计划要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和海外留学人员开放,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对港澳台地区和外国科技工作者开放。 对企事业单位自行组织开展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课题组可以与单位签定知识产权分享和实施合同。科技人员可以与所在单位或兼职单位就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产生的科技成果订立知识产权分享合同。 建立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激励机制。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以将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水平与企事业单位的经营业绩挂钩。积极探索建立年薪制、股票期权、技术与管理要素入股等多种激励机制。 西部地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要依法从职务技术成果的转让、产业化中提取部分所得作为有关人员的报酬或奖励。将职务技术成果转让给他人实施的,应从技术转让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5%的比例用于对科技人员的一次性奖励;自行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应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5年内,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8%的比例用于对科技人员和促进转化有关人员的奖励。 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引进的急需人才,可实行按岗、按任务或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 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高科技人才创业的环境。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办好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区,或与外国及港澳台地区联合建立科技合作园区。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增加西部地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资助招收名额,大力吸引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博士进站工作。国家科研项目立项时,优先考虑针对西部地区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由西部地区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承担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选拔、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设置等向西部地区倾斜。急需人才户口迁入西部地区的,由用人单位提供一次性安家费用,随迁子女尚在就读的,可由用人单位商当地教育部门安排较好学校上学。 鼓励西部地区企事业单位自主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所需资金由用人单位解决。鼓励西部地区用人单位聘请兼职人才,自主确定兼职时间、工作方式和报酬。 鼓励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有关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机构在西部地区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可提高知识产权入股、股权、股票期权的比例,简化工商登记手续。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对种植业、养殖业进行技术承包,保证承包合同的兑现。科技人员承包开发和利用荒山荒地,享受国家的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在西部地区进行风险投资。凡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均应允许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个人投资者进入。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欢迎境外志愿者提供智力支援。对自愿到西部地区参加防治沙漠、植树造林、环境保护、公共教育、示范性农牧场建设、减灾扶贫和福利事业的境外志愿者,坚持来去自由的方针,有关地区要积极支持并配备足够的境内志愿人员与他们一道工作。 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保障人才自主择业,努力实现西部地区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 健全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和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测评以及公开发布人才供求信息等服务工作。推行通用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提高西部地区人才市场社会化服务水平。开展人员培训,加强西部地区人才市场管理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市场管理力度,规范各类市场行为。加快西部地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快全国联网,实现人才资源信息共享。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人才交流和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对东、中部地区参与西部开发的人才实行"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的政策,凡自愿将户口迁至西部的,本人及其家属回东、中部工作或生活时,户口和社会保险关系可以迁回原迁出地或其他同意接收的城镇,其社会保险关系所在的地区要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落实。从东、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投资经营的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凡在西部地区地级以下(含地级)城市有合法固定居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可办理所在城镇的常住户口,各地区不得收取城镇增容费或其他类似费用。 进一步为外籍高科技人才、投资者提供入境、居留便利。对西部大开发所需要的外籍科技人员、高层次管理人员、执行政府间无偿援助协议人员和来华投资者,如需多次临时入境,可根据需要发给有效期1年以上、最长不超过5年的多次入境有效签证;对需常住人员,可根据需要给予有效期1年以上、最长不超过5年的外国人居留许可,并对需多次出入境的,同时发给与外国人居留许可相同期限的多次返回签证。改进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和边民出入境通行证的申领和查验办法,为在边境地区工作的各类人才正常出入境提供便利。 建立和完善各种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在同等条件下,国家现有各种奖励向西部倾斜。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部开发杰出人才奖,表彰和奖励那些在西部大开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 五、加强对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工作的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工作的领导。要将人才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实施。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全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敢于开拓创新、勇于竞争的社会氛围,为各类人才在西部地区的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在人才开发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鼓励各类人才艰苦奋斗,拼搏奉献,为西部大开发贡献才华。提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与各类人才广交朋友,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排忧解难。 为了加强对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工作的协调和指导,成立中央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协调小组,协调解决西部地区人才开发中的重大问题。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明确管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工作的机构或人员,负责规划的制定和落实。东部和中部各省、直辖市也要确定有关部门,根据本规划制定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的政策,做好鼓励人才流动和培训西部地区人才的协调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西部地区人才开发规划、计划和政策,须报中央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协调小组和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要充分履行和发挥职能作用,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组织人事保证。《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