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全套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全套教案

时间:2019-02-21 16:20:00    下载该word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全套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童话。文章运用夸张手法讲述了一个昏庸无能、虚伪愚蠢的皇帝上当受骗的荒唐故事,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虚伪本质,本文诙谐有趣,且内涵丰富对学生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品格如诚信、无私,该怎样去呵护、去坚持,让心灵家园永远烂漫、秀美。本节课应该引导学生像童话中的那个小孩子一样无私无畏,说真话、做好事、热爱美、创造美,以实际行动战胜假、恶、丑,让世界相信:明天会更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描写的妙处,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在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更深地理解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借助童话来深刻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奢侈、骄横、愚蠢的本质,同时也启发人们要敢于说真话,做正直、无私的人。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节,对皇帝的动作、语言,特别是心理活动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像《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哪位同学能流畅生动地讲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给大家听呢?(12名同学讲完后)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心醉和难忘的。今天,我们一起倾听十九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

二、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分配角色。

叙述旁白 皇帝 老大臣 骗子 诚实的官员 大家(骑士、典礼官、小孩子、爸爸、百姓)

(2)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评价。

2.速读课文,看谁能填对老师出的题目。每空只能用一个字。

情节线索:()新装——()新装——(穿)新装——()新装。

3.请一位同学照此顺序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情节完整,语言连贯,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说得简要明白。

四、课文精读

1.复述爱新装部分。

(1)弄清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爱新装

②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写皇帝爱穿着的癖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2)找出第一部分中的关键词语。

“为了不惜既不也不除非炫耀等词。

(3)请两三位同学复述第一部分爱新装,要求详细复述。

2.复述看新装部分。

(1)准备工作,弄清几个问题。

①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②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不让别人认为自己愚蠢以及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③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课文语句: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④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来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皇帝也什么也没有看见。皇帝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不让别人认为自己愚蠢以及保住自己的皇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⑤皇帝亲自来看织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怕皇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入为主的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⑥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样评价骗子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2)找出第二部分中的关键词语。

(3)请同学复述第二部分看新装,要求简单复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示

上节课,我们已经复述了爱新装看新装两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复述穿新装展新装两个部分。

二、巩固理解

1.复述穿新装部分。

(1)弄清几个问题:

①两个骗子为什么要装模作样赶夜工?

为了表现出他们很认真很努力体现出衣服很难做。

②课文是怎样写两个骗子献上新衣的?

用动作描写——“各举起一只手”;用语言描写用比喻夸新装的优点。

③皇帝穿新装时,明明没有穿衣服,为什么要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

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写皇帝穿衣时的丑态来表现皇帝自欺欺人。

(2)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3)请几个同学复述穿新装部分。

2.复述展新装部分。

(1)弄清几个问题:

①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②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

因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无私无畏。

③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了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④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儿发抖?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2)请几位同学复述展新装部分。

3.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从开头置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写出爱穿着的癖好。

(2)愚蠢透顶。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3)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4)虚伪昏庸。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但他仍然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4.那些大臣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

大臣们都是些虚伪狡诈、自欺欺人的人。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力称赞布料的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贵重。

5.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无情地鞭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6.想象一下这个皇帝游行完毕回到皇宫会采取什么行动。

三、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自然段):写皇帝酷爱新装。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写皇帝决定让骗子们做新装。

第三部分(523自然段):写大臣、官员、皇帝看骗子做新装的经过。

第四部分(24自然段至篇末):写皇帝穿上新装举行游行大典并以一个小孩揭穿假新装的骗局结束全文。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

五、写作特点

运用想象和夸张来塑造人物。

首先,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构思,虚构了曲折的故事情节。本文是这样安排的: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揭穿假新装。通过这些情节,揭露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其次,本文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强烈夸张,使故事发出不平凡的神奇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增强作品的讽刺力量和艺术感染力。然后再夸张地写他对新装的钟爱。寥寥几笔概括性的夸张描写,就把这位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爱慕虚荣而又愚蠢可笑的皇帝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课堂小结】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业布置】

1.两个骗子为什么能把一个国家的所有人骗得团团转?因为他们虚伪;不敢说真话。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2.以“皇帝回宫以后”开头,续写童话。

【板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单元的一篇课文。《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太阳船》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意象富丽,想象力丰富,极具抒情色彩。全诗基于“太阳船”这个意象展开层层联想,将天空比作大海,将大阳在天空划过的痕迹比作航线,又幻想太阳船“缓缓的扯下帆”,行经云的海岸,船上装载着“闪烁的白银”以及落日时“焚起大火”“溅起银星”。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但对现代诗歌还是首次接触,对诗歌的韵律之美正是形成认识的时候。关于联想和想象,本次上课也是首次接触,如何让学生自然的接受联想和想象,并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意象,体会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凭借想象,表达美好愿望的写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质疑讨论 点拨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摆脱这种束缚,自由幸福的生活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192110)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接触了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1919·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间,完成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以后成立了创造社,从事新文学运动,参加了革命。解放后,担任了文化领域的领导工作。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恢复》等。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同时注意朗诵的节奏和重音,再请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朗读课件反复诵读。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所以节奏不宜强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学生自由朗读,互读互评,教师指导点评。

3.再读诗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节诗的内容,描述诗歌的图画美。

(1)灯星相互辉映图

(2)天上的街市繁华图

(3)牛郎织女骑牛相会图

(4)牛郎织女天街闲游图

四、课文精读

1.明确联想、想象的定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研读诗歌。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第一节诗中有两处联想,请找出来。

明确:街灯明星    明星 街灯

(3)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哪些遐想?是联想还是想象?

想象:(美丽的)街市 (珍奇的)物品 (浅浅的)天河 (自由幸福的)牛郎织女

课文第二、三、四节诗运用了想象诗人凭借想象构想出的仙境与客观存在的天河”“流星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个美妙的天街景象。

(4)诗人为什么对牛郎织女的命运做这样的改造?

明确:传说: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管制

想象: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闲游)

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的后3节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字说明了什么?

明确:定然”“都是断定语气所描绘的事物都是出于想象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

3.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语言美。

“优美的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你认为哪里(词或句)写得好?找出来,反复品读一下,再分小组讨论,一起交流品读。教师指导点评。

请用我认为______(词语或句子)()得真美(),美()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评析诗的语言。

(1)我认为我想那缥缈的空中一句中缥缈这个词用得真美美在缥缈写出了天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特点隐隐地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愿景感到渺远、迷惘的感受。

(2)我认为第一节写得真美。美在联想与想象。人从地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天上的明星又想到地上的街灯。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而且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灯光和星光辉映的美景。真是真正的诗情画意啊!另外它用的词也非常准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而“点”字更让人充满幻想仿佛天上的星星就是天上有人点的灯火。

(3)我认为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一句中这个词用得真好好在一个字既照应了前文的又巧妙回答了街灯为何能明。因为点灯必有点灯人有人就有世界有世界就有生气。

(4)“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中“朵”字用得真美美就美在“朵”写出了那一闪而过的流星恰似花朵般绚烂美丽。

(5)我认为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两句中定然这个词用得真好好就好在本诗表现的明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定然这样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4.《天上的街市》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里有什么不同?

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本诗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一个是喜剧一个是悲剧。诗人彻底颠覆了传说故事化悲为喜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5.诗人仰望星空,写下美好篇章,想一想,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把天上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

联想与想象。第一节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联想明星接着诗人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诗歌后三节都是想象。第二节想象天上的街市与现实的对比想象牛郎织女的生活。

五、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联想到街灯。

第二部分(24):想象天上的街市。

六、写作特点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课堂小结】

本文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作业布置】

仿照示例写句子:

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照在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笼中的小鹦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街灯明星街灯(联想 写实)

追求自由幸福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太阳神拉是古埃及神话中的众神之主,她每天都要坐着太阳船去巡游。白天她在游过尼罗河,将光明和幸福带给人类,晚上她进入冥河即死亡之河,她要经过十二个王国,要攀越高高的城门,战胜各种妖魔鬼怪、各种兵器和众多的士兵。其中有人面狮身神,一个蛇身三个人头的怪,有蟒蛇,有死亡之神等。一直到十二道城门,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拉神战胜一切敌人从蟒蛇洞中回到太阳船上,成为新的生命。所以太阳船被认为是战胜黑暗、获得新生的象征,太阳船也为成力量的象征。今天让我们走进吴望尧《太阳船》。

二、作者简介

吴望尧(19322009),笔名巴雷,台湾诗人,著有诗集《地平线》《玫瑰城》。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1)注意节奏缓急、音量大小和速度快慢,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的感情。

(3)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学生阅读、评价、交流。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太阳船》描写了太阳运行一天的情景。

3.这首诗热情赞颂了太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太阳的颜色有怎样的变化?

太阳运行的时间顺序

早晨——金色  日落前——白色 日落时分——红色

四、课文精读

1.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语言美。

(1)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扯下了帆形象而又生动地描述了太阳船归航时的情景。

(2)但在它驶进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

太阳下落没入云层映射出晚霞一片。

(3)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

白银比喻阳光“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给人以美感及想象的空间。

2.诗言志,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表达了自己什么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温暖的崇拜与追求对重生力量的赞美与歌颂。

五、写作特点

1.以时间为序,写了太阳一天的运行。

2.想象丰富。作者写太阳一天的变化,加入了丰富的想象,读来令人震撼。

【课堂小结】

这首诗诗人通过对太阳东升西落过程的描写,大胆想象,描绘出一幅极为神奇美好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温暖的崇拜与追求,对重生力量的赞美与歌颂。

【作业布置】

《天上的街市》与《太阳船》作者都用了丰富的想象,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太阳运行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女娲造人》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变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作品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性强,符合初一学生的欣赏心理,同时意蕴丰富,令人遐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试着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作另一种推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文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复述故事的形式把握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体会神话魅力的基础上,注意神话与事实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深对神话的了解。

教学重点】 

   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1.理解神话的特点,并谈谈神话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2.学习本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要认识到女娲是一个虚实结合的产物。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科学地解释,于是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象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

人,到底从何而来?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创造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就是袁珂根据中国古代神话而改写的。

、作者简介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新都人,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2.恰当地复述课文。

先分小组复述,再由各小组推荐12名同学,举行小组赛,看谁讲得生动,如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人来到世间的描写。

四、课文精读

1.分析表现对人类的诞生感到喜悦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丰富想象力的地方。对课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由于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才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快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3.为什么女娲的身上具有这么多人的特点呢?

因为女娲是远古人们在人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塑造而成的所以她的身上处处有着人类的痕迹。

由此可见不是女娲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女娲。

4.思考探究:神话是怎么产生的呢?

古时当人们无法解释世界的形成、各种自然现象时他们便认为有一种超越人力的神在主宰着这个世界。如《盘古开天辟地》就是人们无法解释天地的形成及万物的起源而创作的一个神话。

如为什么刮风?因为有(风婆婆)。为什么会打雷?(雷公)为什么会发洪水?因为有(水怪)

到了后来人们又开始借用神话表达一种惩恶扬善的思想或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如嫦娥奔月:为了惩罚嫦娥偷吃仙药让她永远和自己心爱的人分开在广寒宫中受苦;

鹊桥相会: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除夕:铲除恶魔过上平安、幸福生活的愿望。

小结:每一个成功的神话故事都凝聚了人们的聪明与智慧是人们大胆奇特想象的结晶。它陪伴着我们走过了七彩的童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五、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引出女娲造人的想法。

第二部分(416自然段):叙述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1718自然段):叙写女娲解决了造人后的麻烦。

六、写作特点

1.想象神奇。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象的。毕竟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作出科学、准确的解释,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2.女娲形象塑造的特点。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女娲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而在细节的处理上,作者又赋予她以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想象内容既显“神威”,又合乎人情事理。

3.真实感人。

广阔的天地、莽莽榛榛的原野、死寂的气氛,使神通广大的女神感到了寂寞孤独,造人的愿望就显得自然而真实了。水中映出的或生气的面容,诱发了她的灵机妈妈的呼喊,使死寂的天地间获得了生机,更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以及天伦之乐

【课堂小结】

本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探索,以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作业布置】

情景1: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人未来会有什么变化。

情景2:搜集各民族关于创造人的神话、传说,讲给其他同学听。

情景3:人们说其他星球也有近似于“人”的生物,谈谈你对外星人的看法。

情境4:假如你是远古时代和女娲一样的一位大神,你会出于什么原因去造人?你能拿出比女娲更神奇的造人方法吗?

针对基础、能力、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个体,在以上两项作业中任选一项,这样采用形式多样的“自助餐”式的作业,使每位学生都不同程度的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这两篇寓言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从明代传入我国,影响深远。通过这两篇文章, 我们可以了解《伊索寓言》一些相关的知识。对今后学习寓言大有裨益。况且,这两篇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情节性强,语言生动,所刻画的主要形象鲜明突出。能 够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积极地思考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作品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性强,符合初一学生的欣赏心理,同时意蕴丰富,令人遐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续编或改编寓言,以加深对该体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言主题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诸子百家著作《庄子》《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书》,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寓言的世界:《寓言四则》。

、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2.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四、课文精读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地“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这段着意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蚊子和狮子》

1.这则寓言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胜利后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2.这则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

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五、文章脉络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第一层:写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打算了解自身价值。

第二层:写赫耳墨斯询问诸神雕像的价格。

《蚊子和狮子》:

第一层:写蚊子向狮子进攻。

第二层:写蚊子战胜了狮子却丧生在蜘蛛网上。

六、文章主旨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

七、写作特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话,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它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八、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赫耳墨斯来到店里→询问宙斯雕像的价格(一个银元)又问赫拉雕像的价格(还要贵一些)再问自己雕像的价格(算“添头”)讽刺了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向狮子挑战(蚊子向狮子冲了过去)狮子气得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狮子)蚊子飞走时被蜘蛛网粘住了(它叹息自己战胜了强大的狮子,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则《伊索寓言》,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也有许多优秀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二、作者简介

1.《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2.《列子》旧题为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三、整体感知

1.朗读两篇短文,读准字音、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理解大意。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

3.重点字词归纳。

(1)掌握下列字词。

溉汲:打水浇田。

及:待等到。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劳动力。

亡:无没有。

晓:告知开导。

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

四虚:四方。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

(2)一词多义:

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

四、课文精读

1.学习《穿井得一人》。

(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2.学习《杞人忧天》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5)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热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五、写作特点

1.故事短小精悍,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2.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主旨。

【课堂小结】

《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告诫人们不要对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事表示忧虑,凡事要讲科学。

【作业布置】

任选一题自编寓言。

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 b.树和斧子; c.筷子和勺子; d.画笔和颜料; e.蜜蜂与花朵;f.猫和老鼠。

【板书设计】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