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金融和财经类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

金融和财经类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

时间:2012-05-18 14:12:12    下载该word文档

金融和财经类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是中国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排名第一的经济学院。她不仅是中国经济学家的摇篮,也是中国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基地,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干部和优秀企业家。

  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下属2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3个本科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教授52人、副教授4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生导师42人。学院聘请了斯蒂格里茨、蒙代尔、泽尔滕、阿马蒂亚?森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名誉教授,聘请了原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副主任王春正,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魏礼群,中央财经领导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前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等政府官员为兼职教授。其深厚的研究底蕴和卓越的师资条件,为本科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新世纪以来,学院在承传优良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教学科研改革,开办了“国家经济学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班”、“经济学-数学实验班”和“理论经济学研究生实验班”,实施了“本硕连读”、“硕博连读”、“中外联合培养本科生”、“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双语教学”以及“外教教学”等改革措施,实现了经济学高级人才培养的连续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大大提升了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途径,使本科生出国率达到10%,研究生保送率达到30%,国家机关、外企以及各类大型公司就业率达到60%

1.1 经济学专业(国家经济学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班”)

  经济学专业为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经济工作能力,培养理论功底扎实、适应性强的开放型、创新型、综合型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人才。实行以学生导师制、课外理论教学辅导基地、学生科研竞赛、学生科研项目资助、学生假期学术旅行、学生社会实践、本硕博连读选拔(60%以上的升研率)、基地学术讲座等为支点的培养体系,对基地本科生实施全方位教育,重点培养高水平的经济学基础人才。

  核心课程: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务、市场营销、企业经济学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经济学知识,适合在政府、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等工作。

1.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由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理论及相关实务所组成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及贸易的基本理论与业务知识,深入了解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国际市场运行规则,熟悉我国对外经贸方针、政策。该专业强调培养学生外语的运用能力,多门课程都采用英文授课。

  核心课程: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工商管理、国际经济法、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西方公司财务、国际结算、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具有独立从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的能力,适合在各类外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工作。

1.3 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

  经济学院和信息学院每年从经济学院各专业新生中选拔13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新生中选拔7人组建“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该实验班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具有较高思想和业务素质,掌握与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与原理,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熟练运用外语,能分析解决中国经济改革中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以后,授予经济学和理学两个学位,优秀学生将直接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继续深造(保送率达到80%以上)。

  核心课程:经济学原理、中高级微观经济学、中高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动态优化、随机过程、概率统计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经济学知识,具有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的潜力,也适合在政府综合部门从事政策分析、经济管理等工作。

1.4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实践,了解国民经济动态,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发展战略与规划、投入产出分析、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等。

  就业去向: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及政策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的管理部门等。

2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财政金融学院下辖财政系、货币金融系、应用金融系、保险系和电子应用中心,附设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并拥有现代模拟教学实验室和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学院拥有财政学、金融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科研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作为我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领一的领头雁,为我国的财政金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学院学术成果丰硕,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数十项,数次荣获全国优秀学术成果奖;该院还与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多方位的教学合作,并于2 0 0 1年设立“黄达——蒙代尔讲座”,这是目前财政金融理论前沿动态的最高层次学术讲座。学院设置了“华泰保险助学金”、“中国建设银行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2.1   财政学专业

  财政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它主要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也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专业是建国后我国最早设立的财政学学科点,在财税领域一直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并被教育部评为财政学专业的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点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方针,力求培养既懂财政税收基本理论又通财税实务的应用型人才。几十年来,该学科点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核心课程: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公司财务、税收制度与管理、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国债市场与管理、资产评估、公共部门财务与管理、企业税务筹划、国际税收、税务代理、所得税会计、计算机税收征管实务等。

  就业去向: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及政府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各大银行及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以及报社的财经报道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

2.2 税务专业

  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是近年来社会需求增长较快的一个新设专业,它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税务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学生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以及分析企业税务发展战略的能力。

  核心课程:税收经济学、商品税制、所得税制、财产与其它税制、税务管理、税务会计、国际税收、税务稽查、税务代理、税务筹划、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税收电算化、外国税制等。

  就业去向:各大公司的税务部、各大银行及企事业单位的财会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及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政府财税部门等。

2.3 金融学专业

  该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已开办的“中美金融实验班”和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的经济金融硕士,不仅实现了人才教育的国际化,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受到学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该专业培养高层次的金融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专业能力、娴熟的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核心课程:金融学、公司财务、财政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保险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固定收益证券、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

2.4   金融工程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是教育部最早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五所大学之一,该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该专业以现代金融活动为研究对象,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综合运用以数理分析为中心的现代金融理论、工具、技术与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一门新兴金融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技术性。主要培养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人才、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才、金融技术与开发暨金融风险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金融学、财政学、金融工程、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金融数学、公司财务、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证券投资学、计量经济学、随机分析与随机控制、信息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等。

2.5 信用管理专业

  该专业是教育部2002年批准并开始招生的新专业。该专业以信用信息为研究对象,以信用风险管理为核心,以提供信用产品与服务为宗旨,是集管理、金融、财务分析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

  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掌握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基本分析方法,并在信用分析与管理方面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的高级信用管理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公司财务、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投资学、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审计学、信用经济学、企业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银行信用管理、信用风险分析方法与度量、征信与市场调查、资信评估学等。

  以上三个专业的就业去向:国内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财务租赁公司)、外资金融机构、政府金融和经济管理部门、各大新闻媒体以及各大企业的财务和融资部门。

2.6 保险专业

  该专业培养能从事保险及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学生应全面掌握保险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富有敬业精神及保险职业责任感,毕业后能胜任保险业经营及管理工作,以及相关行业的风险管理工作。

  核心课程:货币银行学、公司财务、财政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财产保险学、人身保险学、保险法、保险经营与管理、保险精算、保险会计与财务等。

  就业去向: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监管机构、银行与证券部门或其他大中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及有关咨询服务部门等。

2.7 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第二特色专业“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该实验班于2006年首次招生。每年在财政金融学院各专业的新生理科生源中挑选25名学生,实施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实验班主干专业课程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教师队伍讲授,采取双语授课方式。该实验班将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成为了解现代金融理论和实务的高级人才。

  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数理统计、数据结构、计量经济学、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数学规划、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金融工程、金融机构与风险管理、金融计量学、固定收益证券、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等。学生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以后,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第二学士学位。优秀学生将直接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继续深造。

  就业去向:毕业生掌握系统的现代金融知识和数理能力,适合在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银行金融实务部门从事高端专业工作。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1 学院概述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是北京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也是中国高等院校中建立最早的专门的经济系科。

学院现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风险管理与保险学、财政学、发展经济学等6个本科专业,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财政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财政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时还有国内最早设立之一的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经济学院还拥有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信用研究中心、金融与产业研究中心、产业与文化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公共财政研究中心、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都市经济研究基地等14个科研机构,凝聚学院和社会研究人才,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2009年,经济学院科研课题研究经费超过1300万元,是国内综合性大学经济学院中为数不多的科研经费超千万元的学院之一。  

2 专业方向

2.1 经济学专业

  该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外大学经济学专业接轨,为有志成为经济理论研究者、宏观经济管理者和职业经理的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舞台。毕业生既适合到政府经济决策部门、金融研究机构、教学研究机构和公司企业工作,也为在国内或出国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具备国际经济基本理论与较高的外语和电子商务运用等实践技能的,能从事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商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以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开阔的创新思维为竞争优势,有较为自由的选择空间。

2.3 金融学专业

  该专业在与国际上金融学专业教学接轨的同时,也提供实践应用性课程,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的竞争能力。毕业生既有去国外名校留学深造的,也有选择到咨询管理公司、投资银行、中央银行、外资或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国家部委机关等工作的。

2.4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专业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有专长、基础宽、素质高",能够胜任国内外风险管理与保险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及风险管理与保险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人才。毕业生或者去国外名校留学,或者供职于各大保险公司、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金融证券机构。

2.5 财政学专业

  该专业顺应公共管理事务在中国的勃兴,旨在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财政税务、财务会计知识,具备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较强的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从事政府部门的公共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可任职于各类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资产评估、税务代理等工作,还可以留在大学或是研究机构,从事研究教学工作。

2.6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

  该专业是一门兼有文、理、工三栖特点的综合型经济学科,侧重于环境、资源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毕业生将能胜任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国际组织等的管理与研究工作

3 就业方向

北大经济学院就业选择范围宽广。主要去向是: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省市机关、各大银行以及分行、中外资企业及其他跨国公司等。他们中有著名学者、党和国家、部委及省市的领导,企业和集团公司的决策者以及活跃在各行各业第一线的骨干。早年到国外去深造的同学今天在美欧许多大学任教,在国际组织和跨国集团供职或者在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和商业贸易领域工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 学院概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经管学院)成立于1984年。朱镕基教授担任首任院长(19842001)。现任院长是海内外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今的清华经管学院,不仅是清华大学最大的学院之一,更是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优秀的经济管理学院之一。

2 专业介绍

  从2007年起,清华经管学院在本科招生中分“经济与金融”专业(含保险方向)和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进行招生,文理兼招。大学的前两年为全院基础平台课,其中数学课程开设理科系列和社科系列,供学生选择。

2.1   经济与金融专业(国际班)(含保险方向)

  经济学对理解与指导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对帮助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进行理性决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金融则是经济学应用最为广泛与深入的领域之一。本科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习可为众多的职业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经济、金融、工商、政治、法律、社会等各界及各社会科学学术界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我们的特点是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强大的应用能力之间、高度的国际化与深入的本土化之间的有机结合。我们的师资队伍中既有长期参与中国经济与金融实践的教师,也有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海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甚至在海外研究型大学有多年教学研究经验的教师。同时,多位来自海外著名研究型大学的特聘教授也参与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的教学。

2.2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专业

会计信息是了解各种组织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渠道。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只有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做出分析评价,才可做出投资和贷款决策,其判断所利用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财务报表。财务会计信息向我们展示了企业在某一个期间的经营成果和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计算分析,可以发现各公司盈利状况和偿债能力的差异。

在企业内部,会计需要向管理者提供计划、预测、控制、业绩评价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种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计活动称为管理会计。因此,会计师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职业,不仅需要娴熟的专业技术,还需要实施很多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的职业判断。不同的会计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会计师必须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会计系将为高端就业市场培养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一流会计人才为其基本培养目标。在四年本科学习过程中,特别强调全面知识学习和定量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会计、审计、财务、税务、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以及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其中专业课程一律采用国际一流的原版教材和资料,大部分课程用全英文授课。实力跻身国内三甲的清华会计系不乏国内国际知名的教师,有近一半的教师拥有海外攻读学位的背景,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会计系的教学和科研还得到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的有力支持。

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 学院概述

经济学院既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又有近年来在国内理论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其整体实力在国内同类高校经济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

  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拥有中外文图书资料18万册,其中外文书刊7万册。学院与世界银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了固定的资料交流关系,并设有欧洲共同体中心,是欧洲共同体在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资料中心。学院院刊《世界经济文汇》是国家级甲类核心刊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院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全国重点学科4个: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同时拥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另有12个二级学科可授予博士学位。全院现有在读学生2800余人,其中本科生约1500人,硕士生约900人,博士生约300人。

经济学院依靠其雄厚的实力,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并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运用的复合型人才。多年来,学院为国内外输送了大量英才,深受各界欢迎,其中许多人已成为优秀的领导干部、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

2. 专业介绍

2.1. 政治经济学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研究,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数学方法,经济理论比较研究,计量经济学,人口、环境与发展,政治经济学专题研究,高级经济学。

2.2. 经济思想史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西方经济学说史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专题研究、西方经济学(思想史)名著研读、经济学说史专题研究、西方经济学流派、西方经济学名著选读、中国历史经济要籍介绍。

2.3. 西方经济学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经济数学方法、信息经济学与激励理论、金融结构经济学、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西方经济学说史研究、非均衡经济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高级经济学讲座

2.4. 世界经济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9人。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政治经济学研究、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世界经济专题研究、国际经济学专题研究、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合作专题、高级经济学、国别地区经济专题、欧洲一体化专题研究、国际金融专题、国际贸易专题

3. 就业方向

3.1. 市场专业服务机构占30%(主要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和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3.2. 银行占10-20%,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外资银行(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如上海银行)和民营性质的全国性银行(如民生银行);  

3.3. 一般企业及政府机构占20-30%   

3.4. 此外,还有25%的毕业生选择国内深造或者出国留学。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1 学院概述

金融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学科优势明显,办学层次清晰,是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92年金融学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1998年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重点学科;1999年成为四川省重点人才培养基地;2000年设立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02年我校金融学科综合排名全国第一,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品牌专业;2007年获批教育部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2007年再次通过教育部对全国重点学科评审,蝉联国家重点学科。

2 专业情况

2.1 金融学专业

本专业是我院建设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品牌专业。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实验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卓有成效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02年金融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列全国之首,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顺利通过评审,再次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入选教育部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金融业务操作及经济管理工作技能的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知识与操作能力。既注重学生金融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技能的训练,又注重其专业意识的培养、专业精神的塑造,使其有知识、有能力、有理念、能创新。

毕业生适宜到银行、政府部门、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以及上市股份公司的证券部、财务部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

货币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学、公司金融、金融市场学、投资银行学、衍生金融工具、概率统计、线性代数、国际金融市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金融风险管理、银行营销管理、计算机基础、财政学、经济法、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教育等。

特色课程:

货币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学、公司金融、金融市场学、投资银行学、衍生金融工具、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教育。

2.2 金融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现代金融理论、数理知识、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一个新兴专业。它以金融理论为基础,运用数理工具与信息技术对金融实践问题进行定量化地分析、创造性地解决,以最优的方式满足市场主体个性化的需求。它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西方国家,于九十年代末在我国兴起并迅速地发展起来,西南财经大学是全国首批开设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五所高校之一。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以及我国市场化不断深入的形势下,金融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很好地顺应了金融、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择业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金融理论、有扎实的数学、统计和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熟悉金融理论、金融市场、证券投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金融机构业务;有一定的建模技巧和能力,能够运用工程技术和方法设计、开发新型的金融产品,运用金融工程原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金融问题。要求学生成为具有较强金融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金融人才。

毕业生适宜从事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分析、公司理财、个人理财、兼并重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以及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工作,能够在各类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大型的公司企业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发挥重要的作用。

主要课程:

货币金融学、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固定收益证券、金融风险管理、计量经济学、运筹学、数学分析、概率论、高等代数、统计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国际金融、网络金融、计算机运用基础、会计学、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教育等。

特色课程:

货币金融学、金融经济学、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固定收益证券、金融风险管理、计量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国际金融、网络金融、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教育。

2.3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金融双语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参照国际标准制定。教师来自于归国学者和外籍专家、校内外优秀教师。金融双语实验班注重外语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国外大学同步原版英语教材,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实验班实行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为优秀学生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

金融学双语教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管理人才的需要,通晓现代经济、金融、财务理论,基础扎实,英语熟练,知识面广,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手段进行实务操作,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金融管理人才。

毕业生去向以出国深造、攻读研究生为主,同时也适宜于到外资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以及大型外资企业的证券部、财务部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

货币金融学(双语)、公司金融(双语)、投资学(双语)、国际经济学(双语)、经济学原理、初中级微观经济学、初中级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管理(双语)、金融衍生工具(双语)、金融机构管理(双语)、金融风险管理(双语)、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投资银行学、金融监管、网络金融、经济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经济法、财政学、保险学、外语、计算机、高等数学、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教育等。

特色课程:

货币金融学(双语)、公司金融(双语)、投资学(双语)、国际经济学(双语)、国际金融管理(双语)、金融衍生工具(双语)、金融机构管理(双语)、金融风险管理(双语)、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教育等。

中央财经大学

一、 财政学院

1. 学院概述

财政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央税务学校的财政系,20069月更名为财政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最早的财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财政学科于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现为教育部及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财政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精通财政税收实际业务的多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覆盖本科、硕士、博士等三种教育层次,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近500人。50多年来,财政学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近万名中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分布在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管理等经济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业、机构,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等,他们的工作受到多方的肯定和好评。学院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评价,一直保持在国内同类学科专业的前列。

 

2. 专业介绍

  财政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财政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创造性地承担政府财税、财务等财经管理工作,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会业务工作,以及学校、科研单位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较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全面深入了解古今中外的财政思想和实践经验,全面掌握财政、税收基本理论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熟悉政府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与评估的理论与实务,熟练掌握一至多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及相当的外语听、说、写、译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从事实际业务工作和研究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中国税制、政府预算管理、公共支出分析、公债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外国财政、比较财政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等。本专业分为财政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评估三个方向,专业方向在完成两年学习任务后,根据学生本人意愿和学习成绩确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 金融学院

1. 学院概述

  金融学院成立于20039月,其前身为创建于1949年的金融系,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最早建立的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早在1953年和1956年,金融系相继开办了全国第一个金融学专业研究生班和外国留学生班,1960年率先开办了全国第一个金融学本科专业。1980年以来,又先后增设了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国际贸易等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的专业。学院现设有金融学系、应用金融系、金融工程系、国际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等五个教学机构;以及证券与期货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等三个科研机构;设有重点学科实验室和金融证券实验室二个功能齐备的经济学科实验室。

  金融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业务能力的高层次经济和金融人才。在过去60年时间里,该院为我国经济、金融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万余名中高级专门人才。目前,该院设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三种教育层次,还是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金融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其中,金融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北京市精品课程二门。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1460余人(包括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此外,学院每年招收300余人非全日制(包括夜大学和远程教学)的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科生和本科生,以及100余人在职研究生。多年以来,该院的毕业生由于具备出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就业率在北京地区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三资"企业、外经贸企业和其他各类企业、机构,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其他机构。

  金融学院拥有一支阵容强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9人;拥有博士学位者38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3人。2位教师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位教师获得首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4位教师被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首批入选者名单,6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多位教师荣获财政部或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称号以及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此外,学院还聘请了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约翰?威廉姆森等知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及研究生导师。

  金融学院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学术科研活动。长期以来,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学术界、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具有决策参考价值。近五年里,该院教师有6项获国家级、20多项获省部级教学与科研成果奖。20059月,王广谦教授主持的教育部新世纪教改项目"21世纪中国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金融学院高度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现已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荷兰蒂尔堡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英国杜伦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相关院(系)、科研机构建立了教育、学术交流关系。学院经常邀请国外及港台地区的学者、金融及商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前来讲授专业课程或做专题学术报告;该院教师也常应邀到欧美及港台地区的知名大学、国际金融组织和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从事讲学、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金融学院的学生工作以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为主线,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优良的院风和学风为目标,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育人、务求实效"的宗旨,提出"科学的目标、宽松的环境、严格的要求、规范的管理、满意的服务"的管理思路,努力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术研究会和艺术团等学生组织在学院党总支和校团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术实践、文艺体育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学院组织的"模拟股市""模拟期货"等实践性活动已经成为中财的传统精品项目。丰富的学生活动既延伸和补充了学生们的课堂学习,也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专业介绍

2.1. 金融学专业

  本专业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金融学院最早设立并最具社会影响的学科专业。本专业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由原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而设立的。几十年来,金融学专业注重宏观金融理论、政策及应用金融的教学与研究,不断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革新,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机构任职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有关法律、政策和国际规则;了解国内外金融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调研、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从事专业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工程学、公司财务、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保险学、证券投资、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公司理财、市场营销、金融法、资产评估、项目评估、期货与期权等。本专业的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2.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是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而于1999年设立的一个颇具特色的专业。它与金融学专业紧密结合,注重金融与贸易的内在联系。本专业培养掌握国际经贸及国际金融理论、政策、商务业务技能,可在涉外经贸部门、"三资"企业、跨国公司、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商务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机构任职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熟悉有关法律、政策以及国际贸易规则与国际惯例;了解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具有较强的调研、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和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能较熟练应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概论、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财政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法、国际直接投资、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证券投资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本专业的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2.3.   金融工程专业

  本专业设立于2002年,是教育部特准在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立的全国首批五个学科专业点之一。本专业注重经济数学、微观金融教学以及金融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应用型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可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企业及其他机构从事金融产品研发、风险管理、资产定价及其他金融业务与管理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经济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微观金融业务原理与操作实务,具有从事银行、证券、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等相关业务的基本技能;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熟练掌握现代信息化分析工具的应用;熟悉有关法规、政策和国际金融业的通行规则,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从事业务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随机过程、金融学、金融经济学、投资学、固定收益证券、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程概论、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业务、国际贸易、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本专业的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2.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国际合作项目)

  该项目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既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又熟悉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在对外经济与贸易及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复合型人才。

  本项目由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共同实施。学生由中央财经大学在2009年本科招生计划中统一录取;两校互相承认学分;学生必须通过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英语测试(相当于雅思考试成绩6.0,且听、说、读、写各项考试均要求达到6.0,测试时间在大二学年结束后),才被准予注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开设的商学学士学位课程。

  本项目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决策会计、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国际商务环境、商务营销统计、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与保险、个人理财策划、风险管理模型、国际市场营销、投资组合管理、税法与实务、应用经济研究、长期财富增长策划、国际贸易运作战略等。

  本项目的教学在中央财经大学进行。其中,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规定的商学学士学位课程,主要在大三、大四阶段由该校教师与中央财经大学教师联合讲授。学生也可以选择自费赴澳大利亚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赴澳学习期间中央财经大学保留其学籍。

  学生完成本项目全部培养计划,通过中央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并符合规定条件者,由中央财经大学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分别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商学学士学位。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始创于1917年,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财经高等学府。它是教育部直属、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的重点大学。会计学、经济思想史、财政学、金融学(培育)是国家重点学科。

一、 金融学院

1 学院概述

金融学院下设货币银行、国际金融、保险、证券期货四个系和公司金融教研室。现有在编教师5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正教授19人,副教授23人,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学院还聘任多所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教师和银行、证券、保险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来校任教,扩大了学术交流范围。学院对优秀的教师与学生实行奖教奖学金制度,并选派优秀师生赴境外访问与交流。学院下设金融学、保险、金融工程和信用管理专业以及银行与国际金融、保险精算、公司金融、证券投资与金融工程等专业方向。

2 专业介绍

2.1   金融学(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合作项目):

培养能熟练运用外语,从事金融理论和实务的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信用管理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学、货币经济学、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银行信贷管理、银行会计学、项目投资与评估、银行法、国际贸易、金融工程、信托与租赁、金融数学、保险学原理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2   金融学(公司金融):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公司金融专业知识、通晓企业经营经营和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运作两个方面的理论和实务、熟练掌握各种融资机制和金融工具、了解现代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协调沟通与组织能力、能够将所学理论与专业知识运用到公司金融管理实践的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公司治理、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并购与重组、金融工程学、衍生产品与企业风险管理、公司价值评估、财务报表分析。

  学生毕业后适合到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等各类公司从事融资、投资管理工作;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可以在金融监管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从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深造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3   金融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职业道德责任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优秀素质、将来从事金融行业的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的投资与管理人才。该专业是在原金融学专业的证券投资与金融工程学方向的基础上设置的。它一方面保持了上海财经大学原来培养证券投资领域优秀人才的优势,另一方面又适应了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而对金融产品创新提出的更高要求。

  主要专业课: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固定收益证券、资产组合管理、基金管理、投资银行学、金融计量学、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金融计算与编程、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时间序列分析、结构化金融产品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国家有关金融监管部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咨询机构、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从事金融产品设计、投资管理、资本运作、金融稽查等工作。

2.4 保险:

培养从事保险公司业务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保险学原理、精算数学、财产保险学、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再保险、社会保险,非寿险精算、保险经营管理、保险法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保险公司、其它金融机构、社会保险部门及保险监管机构从事保险实务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2.5 保险(保险精算):

本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在保险专业主要课程的框架下,融入(准)精算师资格水平的培训和考核内容,为最终成为中国精算师而打下扎实的基础。

  主要专业课程参照国际精算师协会颁布的教育指南,包括保险学原理、精算数学、利息理论、风险理论、随机模型、生存模型、金融经济学、财务与财务报告等。

  毕业生适合到保险公司和社会保险部门从事保险精算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2.6   信用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用经济学和信用管理学基础知识,以及企业信用管理、金融机构信用管理、资信调查与评估、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操作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面向21世纪,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较强,熟悉国际商业活动与风险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信用管理概论、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信用风险管理、资信调查与评估、银行信贷管理、信用信息与客户关系管理、信用经济学、企业价值评估、金融计量学、信托与租赁、投资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公司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法等。

  本专业毕业生将来能够从事政府行业监管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够参与信用管理中介机构的产品开发与服务,亦能运用信用衍生产品以及其他定量分析方法管理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还适合担任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的信控经理,从事商业风险管理。

二、 经济学院

1 学院概述

经济学院是上海财经大学教学和科研力量最为雄厚的二级学院之一,拥有国家级的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经济学院在数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等十一个专业上具有硕士学位(学制两年)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授予权。其中经济思想史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经济学院拥有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雄厚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63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25名,博士生导师32名(从海外知名大学引进的教师被聘为博导),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54人。

在专职教师中,来自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康乃尔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归国留学博士有20名,并计划在今年内继续引进10名北美知名大学博士,以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人才。经济学院的学术带头人谈敏、田国强、程恩富、张尧庭、杜恂诚、郑旭教授等均为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

2 专业介绍

经济学:培养具有国际性视野和前瞻性思维,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通晓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和财经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本专业实行按专业招生,学生在一、二年级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将根据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市场需求等分别编入国家经济学基地班、世界经济班和劳动经济班学习。

2.1 经济学基地班:1

998年教育部批准上海财经大学等13所知名高校的经济学院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旨在培养经济学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高层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和综合经济管理人才。根据国家和上海财经大学有关政策,“基地”班为每个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每届约有二分之一的优秀毕业生能够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

  主要专业课: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

  “基地”毕业生中近半数毕业生进入国内和国外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其余的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及金融企业集团从事研究和综合经济管理工作。

2.2   世界经济方向:

世界经济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对世界经济联系渠道、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等进行研究。

  主要专业课程:经济学原理、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比较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别与地区经济、外国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国际经济合作等。

  学生毕业之后适合在政府机构、涉外事业和研究单位,金融证券公司,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工作。

2.3   劳动经济方向:

劳动经济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国内外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劳动经济政策和实践,成为从事劳动经济理论研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概论、人口资源环境、劳动法学、薪酬管理、劳动关系学、发展经济学、公共管理经济学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事务咨询以及相应科研教学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2.4   经济学(数量经济,中外合作项目):

培养具有必要经济理论基础、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工具进行综合经济分析,同时具备财会、金融等专业基础知识,擅长定量分析,具有从事宏观和微观经济领域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现代财务理论、经济控制论、经济数据处理与应用软件、金融数学专题、经济优化理论和方法、数理经济学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公司及企业集团以及教学科研单位等从事市场预测、计划控制及决策、管理方面的实务工作或教学科研工作。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1 学院概述

南开大学经济学科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时,经济学科设有商学、银行学、会计学三个系。1927年成立了经济研究委员会,1931年成立经济学院,从1935年起开始培养经济学研究生。

  经济学院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贸易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财政学系五个系和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台湾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六个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员工224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在174名教师中,博士生导师63人,教授67人,副教授75人,讲师31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38人。

经济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是拥有博士、硕士、学士等多层次教学和学位授予权的教学科研单位。在2007年度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被评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经济学的16个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史、金融学(含保险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6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位居全国高校经济学科第二位。拥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1998年经济学本科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经教育部专家组评估验收,该基地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2001年开始举办本科“经济、管理、法律”复合型人才试点班。2000APEC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成立中国APEC研究院。

2 专业介绍

2.1 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专业师资实力雄厚,拥有34位教师,其中14位教授博士生导师,13位副教授,所有教师全部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经济学专业作为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在理论研究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位列全国理论经济学前茅。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培养高级理论经济学研究人员、政府部门和企业高层次优秀管理人才奠定基础。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去向范围宽广,优秀毕业生可以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

200850%以上毕业生推荐、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学生就业率达90%,主要工作去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金融证券机构、新闻、出版机构、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等。

 

2.2   金融学专业

  该专业是国内老牌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在2007年教育部进行的专业评估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其办学理念是:“服务社会、面向世界、争创一流”,办学思路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通过对经济学、现代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实际金融业务操作及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该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经济法、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商业银行管理、金融工程学、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市场、市场营销学、金融会计、国际银行业务、投资银行实务、西方财务会计、公司理财、个人理财、房地产金融、信托与租赁、英文函电等。

该专业是由国际金融和货币银行学专业合并而成,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银行、外资企业、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上市公司及政府部门,可从事资金和财务管理、资本运营、投资银行工作。近几年来我专业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每年都有30%左右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

2.3   金融工程学专业

  金融工程学是目前金融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它是借助各种金融信息系统,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现代金融理论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综合在一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仿真图形等各种方法设计开发出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现实金融问题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资产定价(为创新金融工具定价)、风险管理(提出规避金融风险的具体方案)和工具创新(给出解决金融问题的最终金融产品)。

其独具特色的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工程学、衍生金融工具定价、固定收益证券分析、算法交易、信用风险控制、实验金融学、实验投资学、Matlab 与金融实验、SAS与金融实验、基于EXCEL的财务分析、CFA(金融分析证书)专题讲座、金融工程案例、国际资本市场案例、随机过程、微分方程、C语言等。课程体系上比较注重数学方法、计算机语言编程与软件使用以及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

该专业毕业生深受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咨询公司、会计审计公司、保险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及大型国有企业的欢迎。

2.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国际经济学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国际经济领域研究工作和实务工作的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课程建设成果突出,是全国高校中唯一一个拥有国际经济学(理论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实务课程)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该专业在近年来的全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排名中始终位居第一。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等。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比例超过50%。

2.5   保险学专业

  该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立并由国家教育部认可的专业之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事保险经营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宽厚扎实的现代经济、金融、保险及精算理论基础。保险专业获国际著名保险行业组织的资格认证。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民法、风险管理、保险学原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再保险、责任和信用保险、社会保险、健康保险、保险法学、保险营销、国际保险、保险投资、保险会计、保险理论与实务专题、运筹学、利息理论、精算数学、生命表构造与设计、寿险精算实务、资产负债管理、损失分布、风险理论、人口理论等。

该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政府机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投资、证券、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2008年该专业就业率达90%,其中30%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

2.6   财政学专业

  南开大学是解放前我国最早设立财政学专业的高校之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该专业于2002年恢复本科招生。该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现代财政与税收理论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到财政与税收部门的实践实习。

本专业每年计划招生35-40名,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原理、税收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公共工程项目评估、国家预算管理、公债学、公共管理学、税务会计、经济法、财政法、财务管理、中国财政、国际税收、西方财政思想、资产评估学、国际金融实务、国际贸易实务、投资学、财务分析、地方财政学、中国税制、税收筹划、实习课等。

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财政部门、税务部门、金融证券机构、大中型企业等。经济学文献选读等。2008年该专业合格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30%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

2.7   经管法实验班

  “经济、管理、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简称“经管法实验班”,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1年开始在我校举办的全国高校唯一的实验班,旨在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2007年该实验班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

实验班的学生从我校经济学院、法学院和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每年的入学新生中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遴选。该班按照新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由优秀教师单独授课。50%的学生免试推荐进入经管法硕士实验班学习。

2005年首届毕业生毕业,免试推荐与考取研究生及出国深造者占73%,其他学生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保险机构、科研单位、高校等部门就业,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