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金融学复习题简答

金融学复习题简答

时间:2019-02-09 08:26:04    下载该word文档

1: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

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2:简述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1)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等;

2)消费信用的消极作用:过度的消费信用会造成消费需求膨胀,在生产扩张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状况,促使物价上涨的繁荣。

4:简述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

1)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2)直接融资的其局限性:

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

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5:如何理解金融范畴?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与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货币制度也建立在信用制度之上,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部门构成和地区构成。当货币的运动与信用的活动不可分析地联系在一起时,就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地新范畴——金融。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地融合体。

14: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含着两个同时发生的行为: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的局限性。

6:简述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1)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了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2)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正利率会刺激居民储蓄。

3)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不利,它扭曲了借贷关系。

4)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利率。它对经济的影响介于正利率和负利率之间。

7:简述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1)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3)物价变动的幅度;

4)国际经济的环境;

5)政策性因素等。

3: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在:

在宏观经济方面:

1)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

2)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3)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

在微观经济方面:

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

10:简述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1 偿还期限。 债务人必须全部偿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2 流动性。金融工具迅速变现的能力。

3)风险性。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

4 收益率。持有金融工具收益和本金的比例。

20: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1 聚敛功能。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

2 配置功能。表现为资源的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的再分配。

3 调节功能。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4 反映功能。反映国民经济情况的变化。

17:简述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专业银行

(2)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9: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就是要维持一个稳定、健全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政策上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金融体系的经营安全性目标

②公平竞争目标

③政策的协调一致目标。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①依法管理的原则;

②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③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④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12:怎样运用宏观紧缩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1)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

2)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3)运用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管制或冻结工资以及运用税收手段。

13: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

1)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2)它是一种货币现象,与纸币流通相关;

3)强调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为考察对象,关注的是商品和服务与货币的关系

4)强调物价总水平和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18:简述恶性通货膨胀的危害。

1)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

2)恶性通货膨胀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甚至引发政治动荡;

3)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可能导致货币制度的崩溃。

论述题

1: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

1)信用的经济含义。现代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有限制。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可以用来调节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上述各种信用形式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不同,具体的形式也不同,但都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我国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各种信用形式有重点、有管理地加以引导和运用:规范商业信用,发展直接融资;加强对银行信用的风险管理,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适度发展消费信用,配合住房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注意防范盲目消费和信用膨胀;安排好国家信用的规模和结构,使其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

总之,在发展各种信用形式的前提下,针对其各自的特点与作用,有所侧重、协调并举地对各种信用形式加以运用。

2:试述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利率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经济中,利率作用的发挥会受到一些限制,诸如:

1)利率管制;

2)利率弹性;

3)微观经济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

要使利率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条件:

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3)适当的利率水平;

4)合理的利率结构。

我国长期存在着利率管制,距离利率市场化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应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3:试论述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1)中国人民银行要真正地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和领导。首先,中央银行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国家行政部门不能对其过多地进行干预。其次,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核心和领导作用,主要不是靠中央政府赋予的行政领导和管理权实现,而要靠经济手段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施加影响。最后,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不完善,各种机制尚不健全,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不应以盈利为目的。

(2)国有商业银行要真正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a完成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b进行银行自身经营机制的改造c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广泛开展金融领域的有序竞争,打破专业银行分工垄断的局面,准许专业银行业务适当交叉。(4)建立为直接金融服务的规范化机构。

4:试述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1)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含义及意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意义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持一个稳定、健全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监管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金融体系的经营安全性目标;

②公平竞争目标;

③政策的协调一致目标。

2)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

①依法管理原则;

②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③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④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3)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预防性管理。据《巴塞尔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对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实施全方位的监管如资本充足性、资产状况、经营管理、盈利水平和流动性等方面。第二,存款保险制度;第三,紧急救援,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4)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方法。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5:试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1)直接原因:货币供给过多,无法与既定的商品和服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2)深层次的原因:

①需求拉上,即总供求处于供不应求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从实际因素考虑主要在于投资需求增长过快,从货币因素考虑主要在于货币需求减少或不变时货币供给过多;

②成本推动,即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归结为一是工会力量对工资的提高要求推进通货膨胀;二是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推进通货膨胀;

③供求混合推动,即通涨形成的原因来自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④结构性原因,即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来分析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6:试分析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意义。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为各国所重视,两类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影响总需求并进而影响产出。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货币供给量等工具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其支出和税收进行控制并进而影响总需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功能不同,在实现扩张的目标中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时滞较短。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实现扩张目标比较困难财政政策对攻击的作用比较直接、有力,而货币政策在这方面的作用比较弱。 由于两种政策具有不同的功能,需要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配合,如在经济过热或衰退时,采取双松政策,在内外经济状况不同时,采取一松一紧的政策组合。只有合理搭配政策,才能提高政策有效性。

计算题

1、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额度为20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7%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利和。(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用单利方法计算:

S=2000万元×(17%×5=2700万元

用复利方法计算:

S=2000万元× =2805.10万元

2、一块土地共10亩,假定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500元,在年利率为10%的条件下,出售这块土地价格应是多少元?

答案:出售这块土地价格=10×500/0.1=10×5000=50000

3、一个人的年工资为36000元,以年平均利率为3%计算,请计算其人力资本的价格是多少。

答案:此人人力资本的价格=36000/0.03=1200000

4、某三年期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市场利率为9%,则其价格为多少?

答案:债券价格=[1001+8%)(1+8%)(1+8%]/[1+9%)(1+9%)(1+9%]=9727

1、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9%,提现率6%,超额准备金率5%,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

答案:派生存款=总存款原始存款

总存款=原始存款×存款派生倍数=1000×1/9%+6%+5%)-1000=4000(万元)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金融学复习题简答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