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的故事

时间:2019-11-17 22:05:19    下载该word文档

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一生,只到过五次临川,时间不足四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逗留在湖南乡灵谷峰周围。至今在那里还流传着王安石许多传说。

                                                           “王安石名字的来历

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宰相,又是文学家。他为什么叫王安石?这里有一段故事。

相传王安石的祖父病重,王安石的父亲想待他百年后葬在一块风水好、有龙脉的地方,但始终没有找到。早年信看风水,还有看风水的地仙。有一天,王安石的父亲找来一位地仙帮看风水。这个地仙在下马山连看了三年,都没看准。地仙在山下看有龙脉,可是一到山上看,就什么也看不出。

山上有一个靠打柴为生的樵夫,每天都见地仙在山上转来转去,感到很奇怪,问地仙,地仙说是玩一玩。这样地仙三年都在山上转。有一天樵夫又问地仙:老人家,你长年在山上看,到底看什么?这时地仙实在没办法,就跟樵夫说:远看这山确有龙脉,到近处看,怎么也找不到。樵夫听后手一指:不用看,那棵大树下就是龙脉。地仙看好后,立即告诉王安石的父亲。王安石的父亲按照地仙说的,在大树底下挖了一个坑。这个坑奇怪得很,大小刚刚能放下棺材,坑的周围都是石。

安葬了王安石的祖父后,王安石的父亲就给儿子取名王安石。传说这就是王安石名字的来历。

  

                                                                           

王安石小时候,在下马山的榉林书舍读书,离书舍不远的流坊街口有一个面馆。王安石每天上学都要从这家面馆门前经过,并经常在这里吃早点,久而久之,和面馆的老板伙计都相识了。 

有一天,王家石又到这家面馆吃面。进门后,拣了个座位坐下,老板、伙计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给他端面。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见后进门的人都吃上了面,便问跑堂的伙计:师傅,我的面做好了么?伙计答道:就来。不大一会儿,只见跑堂的伙计手中拿了一双筷子交给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面做好了,大师傅说要自己去端。王安石也不计较,径直来到厨房,只见灶墩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滚烫的面汤快要溢流碗外,大师傅笑眯眯地对王安石说:伢仔,这碗面是我特意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别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泼掉一滴汤,算你白吃。王安石问:此话当真?大师傅说:偌大的一个面馆,还出不起一碗面么?好一个王安石,主意还真不少。只见他用筷子轻轻地往碗里一伸,把面条挑起了起来,碗内自然只剩下半碗汤了。就这样,王安石左手端起汤碗,右手拿着筷子挑起面,顺顺当当地把一碗满满的热面条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面馆里的人都翘起大拇指称赞道:王安石真神童啊!

 

                                                                                

王安石自幼聪颖敏捷,出口成章。他在下马山书院读书时,有次和同学在山中玩耍,春风吹拂,百花吐艳,群鸟争鸣,景色宜人。大家心情舒畅,兴趣甚浓。这时,王安石提议说:我们来做《禽言令》,以助兴添趣吧!”  

大家齐声赞成。王安石又风趣地说:每首《禽言令》都要用孔老夫子书中的话,违者照罚!众人听后欣喜异常,异口同声地说:行!你开头吧!

王安石灵机一动,成竹在胸,只见他捏着小鼻子,嘟着小嘴,说道:叽叽为叽叽,不叽为不叽,是叽也。后又问大家说:你们说这是什么鸟叫?” 

燕子!是燕子的叫声。同学们兴高采烈,捧腹大笑。  

对,这是燕子学孔老夫子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王安石笑着说:我再来一个:咕不咕,咕,咕……’”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鹁鸪的叫声,它在学孔老夫子说:觚不觚,觚哉!觚哉

真有意思!妙极了!哈哈哈……”同学们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他们用圣人之言大开玩笑,后来挨了老师的一顿大骂。

 

                                                                                     

相传王安石小时候就有远大的抱负和惊人的才华。

一年夏天,天气炎热。教书先生给学生们出了几道题后,自己就坐在书案前闭目养神,随后呼呼大睡起来。学生们做完功课,见先生还在睡觉,便悄悄溜出学堂,到野外玩耍去了。

瑶田村头有口水塘,名叫瑶池,塘水又清又凉。孩子们在王安石的带领下跑到塘里洗澡。小家伙一个个脱得精光,扑通扑通跳进了水里,顿时水花四溅,笑语欢腾,好不快活。 

老先生一觉醒来,看看天,星星都出来了,学堂里空空如也。他知道睡过了时辰。便缓步拂袖,走出学堂门。一阵清风送来孩子们的笑闹声,老先生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循声走去,上了一个土坡,只见孩子们正欢快地打着水仗,映在水里的星星一闪一闪,摇曳不定,老先生气得胡子直抖。 

第二天上课时,老先生出了一个对子要大家对,对不好的学生要受罚。这个对子的上联是:弟子贪玩荒学业。

王安石站起来对下联:先生爱睡误弟子

老先生一愣,又出了一个对子:夜闹瑶池,搅动满天星斗。暗示他知道学生们下塘洗澡的事了,并对王安石怒视道,王安石,你对!” 

王安石想了一下,从容对答:晨破书海,重整万里江山。”  

对得好!老先生大喜,心里一高兴,对学生的诳师之罪也没有再加追究了。

  

                                                                 

王安石从小天资聪颖,诸子百家书无所不读。他小时候曾到灵谷峰山上的龙甲书院读书。   

榉林书舍是一位饱学老儒创办的。他利用这里山青水秀,环境幽静的良好读书条件,设馆授徒,少年时的王安石就是慕其名来此求学的。王安石来此后,见这位老先生学问渊博,通晓古今,教授又得法,就象鱼进到抚河里一样,常常不分昼夜,发奋苦读。有一天,他读书又是一个通宵,到了旭光临窗,他书案上的油灯依然如豆地点燃着,那时候书堂的煮饭任务是由学生轮流负责的,这一天正好是轮到王安石进厨做饭。可是他今天读到了一本好书,便把什么都忘了,既忘了吹灭烟,也忘了煮饭,直到日上三竿,煮饭时间早过,先生见厨房里没有动静便来查问,见王安石坐在书案前埋头苦读,便揪着他一只耳朵,拉他到屋外面看太阳已有多高时,王安石才记起今天该是自己做饭,急急忙忙跑进厨房,取出纸媒到留有火种的火笼中点火,没想到火种已熄灭了,王安石急得没有办法,只得心急如焚地跑下山,到村庄里借火去了。

半响过去了,总算见到王安石满头大汗拿着点燃的纸媒跑了回来。先生假装生气地问:去何处了?王安石急忙回答:学生去村里借火,准备做饭。先生忍住笑,说:你舍近就远,难道你案上那盏亮着的灯不能取火,非要去山下借火不成?王安石看到案上那盏还点燃着的油灯,才醒悟过来,当王安石拿着纸媒准备跑进厨房去做饭时,同窗们都笑着走了过来,拉着王安石的手说:不要去了,你还是赶紧去吃饭吧,如真是等你借火回来煮饭,我们和先生的肚子恐怕早就饿得咕咕直响了。原来,王安石跑下山后,先生便让另一个学生把饭早就做好了。  

老先生罚他作了一首以误炊为题的五绝诗,王安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着吟哦开来:苦读天已晓,日高竟忘饥。早知灯有火,饭熟已多时。从此以后,王安石读书入迷,忘记灯有火的故事,便在当地作为佳话传诵开了。

                                                                          

江南人家结婚,都通行贴红双喜字,为啥要贴?传说这与北宋宰相王安石双喜临门的故事有关。

那一年,王安石二十二岁,正值大比之年。他赴京赶考,为了方便,到汴梁(今河南开封)城东舅父家中住宿。刚来到东门,忽然看到马员外门前熙熙攘攘,挤满了人。他抬头一望,只见门楼上悬挂着一只大彩灯,上书一副上联: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闪鼓天作证。王安石摇头吟毕,不禁拍手称好:好对呀好对!这时,旁边站着的一位老家人连连向他作揖:哈哈,这上联已贴了好几个月,至今尚无人对出,相公既说好对,请你略等片刻,让我进去禀报我家员外知道,一定求教。王安石刚才是赞赏上联出得好,不想老家人以为他已对出下联,他因明日要去赴考,今日也无时间思考答对,不等老家人出来,便回舅舅家去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上,见试题不难,略加思索,一挥而就。主考大人见他年纪轻轻,才华出众,就传面试,指着厅前的飞龙旗说: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命他答对。王安石想起昨天看到的上联,正好作对,便随口答道: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闪鼓天作证。主考大人见他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好不高兴。

王安石考毕,回到舅父家去等待朝廷发榜。谁知刚进舅父家门,只见昨天那位老家人早已在那里恭候:哎呀,相公昨天我找你好半天,今天才打听到你住在这里,快去快去,我家员外等急啦。一面说,一面拉着王安石就走。   

马家员外一见王安石,急忙施礼让座,取出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请他写答下联。王安石就将刚才主考大人的上联,挥笔写上: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马员外看他写得龙飞凤舞,下笔如神,十分满意。便吩咐丫环拿给女儿去看。马小姐一看,字体遒劲,对仗工整,含羞应承。马员外大喜,便对王安石说明:此上联是我独生女为选婿而出,已悬挂半年,至今尚无人应对。现在,为王相公对出,联句成对,姻缘成双。马员外当即征得王安石舅父同意,选择三日后的吉日良辰,为他们两人完婚。 

到了第三天,结婚喜日。忽然,大门外人欢马叫,两个报子前来高声报道:王大人官星高照,金榜题名,头名状元。明日一早,皇上亲自召见,请赴琼林宴!”  

王安石喜上加喜,顿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与马小姐拜过天地,进入洞房。新娘笑着对王安石说:王郎才高学广,一举成名,今晚又逢洞房花烛,真是大登科小登科双喜临门。王安石听后,哈哈大笑,便将此事经过叙述了一遍,说:全仗娘子出得好联,下官何功之有!说罢,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两个斗大的喜字,并排贴在门上,咋一看去,就是字。接着又吟诗一首:  

巧对联成红双喜,天媒地证结丝罗;  

金榜题名洞房夜,小登科遇大登科。

从此,结婚贴红双喜,就流传开来,成为喜庆吉祥的标志;不仅是堂上挂个,大门外贴着,而且窗花也剪,棉被、枕头上也要绣上以得吉祥如意的彩头。 

 

                                                                          蛇皮化龙磷

相传王安石小时候,个子非常矮小,相貌特别丑陋。他总是头发蓬乱,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因为生了疥疮,满身脓疱血斑,走在别人身边,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怪味。他整日一声不吭,有人还以为他是一个哑巴。他唯一长得好的那双乌黑的眼睛,只知道往书本上滴溜溜地转。每天,他除了看书,就是帮助家里劈柴、扫地,象一个十足的小奴仆。  

真是等人觉久,嫌人觉丑。由于王安石的长相很难看,同伴们骂他、欺侮他;家中的亲戚朋友瞧不起他;就连外婆家的舅父们也讨厌他。看见王安石的肤理如蛇皮,还讥笑地说:行货亦欲求售耶?意思是说,不好的货物求人家买也卖不掉。断言象王安石这样的孩子,将来不仅没有出息,而且会象卖不掉的货物一样,谁也不会要他,还是一个负担呢。   

俗话说:人才不可貌相,海水岂能斗量。公元一四二年,二十二岁的王安石赴京应试,一举考中第四名进士。他立即写信一封寄回家中,把这喜讯告诉临川的父老乡亲,并在信中附诗一首:   

世人莫笑老蛇皮,   

已化龙鳞衣锦归。

传语进贤尧八舅,   

如今行货正当时。 

  

还乡临川叹神童

王安石的外婆家——金溪黄通白马岭下,金子溪旁的方家村有个叫方仲永的,他家世世代代都是种田的,没有一个进过学堂门。

相传方仲永生下来就与众不同。他眼如流星,声似铜钟,头圆而大,聪明灵敏,谁见了都会喜欢称赞。小仲永刚刚呀呀学语的时候,每次让他抓玩具,任何东西都不要,只喜欢家里唯一的一本书——通书。

有一天,年仅五岁的方仲永忽然哭着闹着要纸和笔。他父亲经不住儿子的死赖活缠,只好到本村的秀才家里借来文房四宝。方仲永一见,喜笑颜开,随后磨墨铺纸,握笔挥毫,摇头晃脑,神气十足地写出五言绝句一首。诗曰:大海四四方,乌龙蟠中央,若遇天下手,飞出好文章。不但诗的气魄大,而且字也写得刚劲有力,见者无不称奇。   

闻讯赶来的本村秀才一看,十分惊讶,连忙让他再写一首。方仲永想也没想,又神气十足地挥笔写出了四句诗:父母恩如山,百事孝为先,比邻相睦,犹如月团圆。诗的意思很清楚,要孝敬父母,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诗的后面,方仲永还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可是怪事。一个才五岁的伢崽,既没有读过书,也没有见到过文房四宝,意会写字作诗,真了不得。立刻,一传十,十传百,不但很快地传遍了金溪全县,而且越传越远。

一年春天,方仲永正在村前田塍上玩耍,看叔叔伯伯们拔秧苗,正巧一位举人老爷打此经过。他走到方仲永面前,触景生情,灵机一动,念了上联:禾秆扎秧母抱子,并要方对。小仲永抬头一看,对面出云峰走来了一个挖笋的老汉,于是微笑地对道:扁担挑笋父担儿。”……这真是一个绝对,举人由衷地佩服。  

正当方仲永名声越传越远的时候,王安石跟随父亲来到舅舅家,见到了方仲永。他们年纪相仿,都还只有十二、三岁。王安石也是自幼聪明过人的人,更爱争强斗胜,见面后免不了比试比试。恰好,王安石看见舅舅家里有人劈柴,便念道:钝斧劈柴,三权四丫,柴开节不开,方仲永岂甘居下,他瞥见一个厨妇正在切藕,随口答出:快刀切藕,七孔八窃,藕断丝相连。安石听后,心中暗暗佩服。吃晚饭时,桌上放着一盏青油灯,安石灵机一动,又出了个迹联:白蛇过江,头戴一顶红日,仲永侧目一看,见壁上挂着一杆秤,也立刻回了一个谜联: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安石不禁连连称先赞说:神童!果然名不虚传!从此,两人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分别时安石和仲永依依不舍。安石向仲永赠送了纸笔,以示鼓励,并对他父亲说,小仲永的天资实在难得,如有名师指点,今后一定会成为旷世奇才。

此后,方仲永的名声越来越大,求诗索联者络绎不绝,真是门庭若市。有的人为了求他写诗一首,竟出白银五十两,甚至更高。他父亲见有如此厚利,也不为儿子延师教诲,每日只带着他往来于大户人家,把小仲永当成生财之道,靠读诗售联为业。   

在方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王安石又回家一次,在县城见到了方仲永,叫他作诗。王安石从诗中看出的思想和文采比以前逊色多了,于是语重心长地再一次要求他的父亲赶快为小仲永请师教育,不要整日在外卖文,否则……后面的话就没有说下去。可是其父仍不听人劝说,并私下讲,我儿仲永天生奇才,无师自通,天下没有比我儿子再聪明再有学问的人了。  

又过了七年,王安石回临川。此时,他已经中了进士,并在扬州做官。在金溪舅父家再次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家里的人告诉他说,方仲永已经完全和平常人一样了。王安石叫人去找方仲永,但仲永羞于见人,躲着不肯来。王安石没有见到方仲永,过了不久,也就回扬州去了。  

方仲永听说王安石得中进士并做了官,而自己却由神童变成了一个平常的人,相比之下,自觉惭愧,整日里闷闷不乐,唉声叹气,渐渐积忧成疾,不久就死了,葬于白马山。王安石听后不胜惋惜,连声说:养不教,父之过!并以此事为题,作了《伤仲永》这篇著名的散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日扳仲永环焉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王安石在文章里说,方仲永从小懂得很多事情和道理,能够写字作诗是天生的聪明,后来变成一个平常的人,是他后来没有读书学习的缘故。象仲永这样一个有天生聪明的人,不学习,都要变为平常的人,那么,没有天生的聪明,本来就平平常常的人,就更应刻苦攻读才行。从此王安石好学不倦,连吃饭睡觉的时候,手中的书也不肯放下。他的学习兴趣很广泛,不管是儒家的经书,古代的史书,还是哲学、诗歌、小说、医书、农艺以及天文、地理,他都认真阅读。不光学习书本知识,就连种田的学问,妇女缝衣,绣花的功夫,他都注意留心。

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王安石不仅成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而且成为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一生著作甚丰,有古诗十三卷,律诗二十一卷,挽词一卷,集句歌典一卷,四言诗古赋乐章铭讠赞 一卷,书疏一卷,奏状一卷,内制四卷,外制七卷,表六卷,议论九卷,杂著一卷,书七卷,启三卷,记三卷,序一卷,祭文哀词二卷,神道碑三卷,行状墓表一卷,墓志十卷等,后编为《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

                                                                       子女同是心头肉 

王安石的夫人吴氏为王安石生养过二男三女。除长女未满周岁便在襁褓中夭亡外,二子二女均养育成人。王安石对待生儿育女从不耿耿于心,他认为儿女同是父母心头肉,做父母的不应该有孰轻孰重之分。这一点,对一个生活在九百多年前讲究男尊女卑社会风气的古人来说,实在是很可贵的。

王安石一生写过许许多多的诗文,只要稍加注意你就发现,有不少是写给两个女儿的。儿女年少时,他很注重教育。所以他的两个女儿诗都写得极好。长大后,一个嫁给吴冲卿的儿子安持,一个嫁给蔡卞。姐妹双双出嫁后,与父亲一南一北两地分居,常用诗文代替书信,寄给父亲,诉说思念儿时缠绕父母膝下嬉戏的乐趣,及别离父母远在千里外的思念。王安石虽然在朝为官,政务缠身,但只要女儿来信,便每信必回,并写诗人世岂能无聚散,好读楞严莫念家,劝说女儿,人生在世,难免要有分离聚散,只身在外不要过分思念父母亲,免得伤了身子。这些诗文写得情真意切,今天读来,仍很感人。

再说那个很小就夭亡了的鄞女吧,那是王安石在鄞县(今宁波)做地方官时生的。头一胎便生了个女孩,在一般人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事,王安石却十分高兴。又是写诗,又是搜索枯肠取名字。为了纪念自己在鄞县担任地方官并初行改革,便为女儿取名曰。父母疼爱鄞女如掌上明珠,鄞女也格外聪慧逗父母欢喜。谁知第二年七月的一天黄昏,鄞女却一病夭亡!这对不满三十岁的王安石来说,真是一个不轻的打击。他一下子象衰老了好多,亲自为亡女择好日子和墓地。并亲笔为亡女写了一篇墓志铭。这事在鄞县传为美谈,大家见父母官尚且看重女孩子,一时也传为一种好风尚。  

鄞县任满,王安石调任舒州通判,决定借道回归老家临川。行前,他想到从此宦海浮沉,各自东西,自此离开女儿的一抔荒丘而去,不知此生还能否路过女儿的坟头。一时离情别绪,不能自己,竟在书房提起笔来写了一首《别鄞女》的诗:   

年登三十已衰翁,满眼离伤只自攻。   

今泛扁舟来诀汝,此生踪迹各西东。   

王安石真的乘了一条小船,赶了很多路程,来到夭亡已达两年的女儿坟头诀别,将《别勤女》诗火化墓前。跟随来的人也不由得落泪伤心。

                                                                       下马拜荆条 

湖南乡流访村旁,有一座山。山上青竹成林,松柏满布;山下汝水北去,岸柳成荫。就在山与水相连的地方,有两块怪石,其状如蛤蟆戏水。相传这两块石是天公磔蛙,坠地化石,故此山得名蛤蟆山。北宋时期,蛤蟆山上有一座古庙,庙里是个书院。王安石就在这个院里读过书。  

教书的先生,是一个仪表威森、学识渊博的老秀才。他讲课时旁征博引,贯通古今,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在书院里,王安石喜欢同那些出身贫寒的同学接近。有时趁先生不在,经常邀约一些要好的同学到书院附近的山头上练习拳棒,强健筋骨。在此期间,他还结交了好些进不起书院的乡村牧童,从他们口里了解到一些乡民的苦难和不幸,对北宋暴政下饥寒交迫的平民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一次,王安石听说有一个牧童的母亲病重,无钱买药,便跑到家里,偷偷地拿了父亲几两纹银,送给了这个牧童。由于交朋结友甚多,在一段时间里,把读书倒放到一边去了,上课常常迟到。一些和他要好的同学,受他影响,也亦步亦趋。整个书院,像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了颗石子,泛起层层波澜,弄得先生好不气恼。

一天上午,老先生讲完古文出去了一会。一位同学轻轻告诉王安石:附近村子里来了一个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江湖豪侠。王安石早就想习武济贫,一听这话,再也坐不住了,便和那个同学悄悄地溜出了书院,飞也似地向村里跑去。  

先生回来后,发现王安石不在,一时怒从心头起,真恨不得把这顽童找来狠揍一顿,可是谁也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早晨,先生在蛤蟆山前的荆树下踱步散心,恰好王安石和几个同伴迎面走来。先生见王安石谈兴勃勃,若无其事,昨日积下的怒火禁不住又燃在心头。他顺手从身旁的荆树上折下一根荆条,朝王安石的屁股上就是一顿猛抽,边抽边骂:王安石,你好大胆子,竟敢邀伴逃学,破坏书院规矩,该当何罪!王安石自觉逃学理亏,既不申辨,也不哼声。  

待先生怒气稍消,王安石忍着疼痛,从容正色地回答道:先生,不是我不愿好好读书,实在时局不让我好好读书啊!

这话从何谈起?先生以为他在故弄玄虚。

先生,我想你比我更清楚,现在国内朝政腐败,黎民怨声载道,积贫之势已成;国外夷狄入侵,朝廷卑躬屈膝,积弱之局已定。国家兴衰,平民有责,你叫我怎能安心读书?王安石侃侃而谈,忧愤之情溢于言表。

先生看安石年纪虽小,胸襟却十分宽阔,不禁暗自称奇。他对安石说:你的忧虑不无道理,但国家如此之大,有多少朝廷命官,志士仁人想整顿朝纲而无能为力,你一个孩童,即便愁肠百折,又于事何补?

事在人为,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我就不信国家如此局面不能改变。王安石满怀信心,颇为自负地说。  

安石,你有何高见?”   

依我之见,要改变天下积贫积弱之势,国人只有弃文就武!”   

此话怎讲?

文人学士,纵有满腹经纶,能均贫富、驱夷狄吗?看那些江湖豪杰,闯就包天大胆,练得一身武艺,路见不平,便可拔刀相助。那,比读书可有用多啊!”   

王安石此番见解,虽未免幼稚偏颇,但气慨倒也非凡,先生听了暗自兴奋。于是,他循循诱导地说:安石,此见差矣,光文不武,当然难以自强御敌;但光武不文,又怎能审时度势,改革弊政?治国安邦,必须文武相济才是。

王安石一向恃才傲物,以为所行不偏。经先生这一指点,顿时脸红起来。深思好学的习惯驱使他去问个水落石出:先生,那你说当务之急,到底靠什么改变国家时局?”   

我以为国家贫弱至此,在于不知法度,只有改变法度,方能图强。而要变法图强,当今之急唯盼能人辈出。如果天下能人辈出,变更弊政,破除旧习,定能力挽狂澜安定政局也!”   

先生这番言语,犹如一盆清泉,使王安石猛然省悟。他立即说:先生,我长大后,就做一个这样的能人,为国立法,革新图强,你说能行么?” 

先生说:象你现在这样东游西逛,不潜心求学,能有所造就吗?古人云:树长于根,水出于源。又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你既有如此大声,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起,你必须熟读经史,博览群书,探求治国之道,将来才能有益于社稷,造福于黎民啊!”  

王安石猛一击掌说:对,知书才能明理,明理才能治国!先生,从今后,我一定好好念书,不负师望。打这以后,王安石真正改了。他手不释卷,苦读精思。他天资向来就很聪颖,一旦发愤就出类拔萃。不到一年,四书、五经俱已读熟,就连那些难经、素问、本草也都广泛涉猎。他览阅经典,从不拘泥前人评注,常常自持个人独见,指出纰漏。至于吟诗作赋,那更是动笔如有神。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内心无比高兴,更加着意栽培,王安石也愈加专心致志。师生之间,关系日益密切。课余饭后,他们常在一起评点经史,纵谈古今,抨击时政。光阴茬苒,王安石在蛤蟆山书院授业期满,依依不舍地拜别先生,外出深造了。

二十二岁的王安石,一举中了第四名进士。有一年,他以漕檄回临川。未进家门,先拍马直奔蛤蟆山,拜谒日思夜念的师长。谁知,这时蛤蟆山上古庙已毁,书院无存,老秀才早已迁居外地,并且亡故了。王安石想起先生当年的一番苦心,心中无限痛惜与伤感。他低头沉思有顷,径自朝山前的老荆树下奔去。见荆树如见先生。到荆树前,王安石急忙翻身下马,面对满树荆条双膝跪下,磕头便拜。拜毕,又和侍从们一道,挥锄铲除树旁杂草,培土浇水。临别时,王安石还捐款修亭。后人为了纪念王安石,又在亭旁竖了一块石碑,上题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蛤蟆山也从此改名为下马山

   

                                                                               下马山的传说

  湖南乡流坊村附近有一座山,这座山自南向北高高低低,连绵不断。远处看去,好象一条腾云驾雾的青龙;走近看,主峰好比一只大蛤蟆,瞪着两只眼睛,望着奔流不息的抚河,这座山因此就叫蛤蟆山。

蛤蟆山青松翠竹,树高林密。春二三月,满山开着一簇一簇的杜鹃花,红绿相衬,实在好看。山顶上,有一块半亩来大的坪地,寒冬腊月,雪花飘飘,满山都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独独这块坪地上片雪不沾,干爽不湿,人们都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北宋时,金溪有一位满腹才学的老先生在这块坪地上盖起一栋书院,邀集了好多赣东一带的高才名士在这个书院教书。这样一来,书院名声很大,到这里求学的人很多很多。

王安石少年时也在这个书院读书,可他自幼贪玩,读书不专心,整天邀着几个学生,不是在蛤蟆山上攀树爬岭,就是到抚河里去划船玩水,惹得老先生十分生气。一天,王安石又从外面游玩回来,老先生忍不住发了火,气呼呼地将砚台向王安石打去,安石躲避不及,被砚台打破天门,满面流血,说来也怪,自从这次挨打以后,王安石才华超群,聪明无比,读书过目不忘,后来得中进士,直至官拜宰相,名扬天下。

王安石做了宰相后,蛤蟆山上的树木长得更加郁郁葱葱,花也开得更红更艳更好看。后来,王安石搞变革,得罪了好多人,被人家害了,罢了宰相。就在王安石被罢相的第七天上,蛤蟆山的主峰突然向下沉了三尽,山顶上的书院也轰地一声倒塌了。

又过了几个朝代,到了清朝的时候,金溪城里有个叫蔡上翔的先生,写了一本书,替王安石翻案。这一来,惊动了在九泉之下的含冤受屈的王安石的阴魂。从蛤蟆山经过的人们都纷纷传说,山谷里经常狂风呼啸,隐隐约约还听得到冤枉、冤枉的喊叫声。  

不久,恰逢乾隆皇帝游江地。一天,乾隆皇帝骑着马由抚州往浒湾,时近正午,刚好走到蛤蟆山的山腰,忽然间天昏地暗,雷鸣电闪,飞沙走石,山崩地裂。乾隆皇帝偷眼一看,山上怪石林立,脚下陡壁悬崖,吓得他口里连声说:怪哉!险哉!朕下马也!说着就从马上滚将下来。从此,蛤蟆山就改叫下马山。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王安石的故事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