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

时间:2020-04-23 18:28:09    下载该word文档

1

单元教案

备课时间: 2015 年2 月2 日 上课时间:2 月 8日至 3 月 28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曲线运动

总课时

总 2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重视对物理结论形成的过程进行优化设计

过 程 与 方 法

重视学生的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设计时要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教 学

重 难 点

1、曲线运动的条件

2、运动的分解与合成

3、平抛运动与实验

4、向心加速度与向心力

5、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 辅

手 段

多媒体辅助让让难以理解的直观易于理解

学 法

指 导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一节曲线运动----1课时

第二节平抛运动---1课时

第三节实验-------1课时

第四节圆周运动-----2课时

第五节向心加速度-----1课时

第六节向心力------2课时

第七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2课时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5 年 2 月 3 日 上课时间:2015 年2 月 8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曲线运动

总课时

总 2 课时

分课题

曲线运动的条件

分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l. 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过 程 与 方 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建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领略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微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 辅

手 段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斜面、小钢球、小木球、条形磁铁.

学 法

指 导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新课导入]

(展示问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了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下面来看这个小实验,判断该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实验)

(1)演示自由落体运动.

师: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生:轨迹是直线.

(2)演示平抛运动.

师: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生:轨迹是曲线.

师:这里我们看到一种我们前面没有学过的运动形式,它与我们前面学过的运动形式有本质的区别.前面我们学过的运动的轨迹都是直线,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概念: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师:其实曲线运动是比直线运动普遍的运动情形,现在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

生:微观世界里如电子绕原子核旋转;

宏观世界里如天体运行;

生活中如投标抢、掷铁饼、跳高、既远等均为曲线运动.

[新课教学]

一、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师:在前面学习直线运动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任何确定的直线运动都有确定的速度方向,这个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现在我们又学习了曲线运动,大家想一想我们该如何确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如图61l612)

师:观察图中所描述的现象,你能不能说清楚,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的微粒.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运动?

生:唐出的火星是砂乾与刀具磨擦出的微粒,由于惯性,以脱离砂轮时的速度沿切线方向飞出,切线方向即为火星飞出时的速度方向.对于链球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们也会沿着脱离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师:刚才的几个物体的运动轨迹都是圈,我们总结曲线运动的方向沿着切线方向,但对于一般的曲线运动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看一看,一般的曲线运动是什么情况.

(演示实验)

如图613所示.水平桌面上摆一条曲线轨道,它是由几段稍短的轨道组合而成的.钢球由轨道的一端滚入(通过压缩弹簧射人或通过一个斜面滚入),在轨道的束缚下钢球做曲线运动.在轨道的下面放一张白纸,蘸有墨水的钢球从出口A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轨迹,它记录了钢球在A点的运动方向.拿去一段轨道.钢球的轨道出口改在田中且同样的方法可以记录钢球在轨道B点的运动方向.观察一下,白纸上的墨迹与轨道(曲线)有什么关系?

生:墨迹与轨道只有一个交点,说明了墨迹所在的直线为轨道所在曲线在该点的切线,也就是说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师:很好.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总结出了确定傲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点的速度方向,下面我们再从理论上对这个结论证明一下,以加深大家的理解.

把我们前面学过的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应用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求出任意一点的速度了.下面我们来看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1)如图614,要求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如果时间取得更短,这种近似更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间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2)在曲线运动中如何求某点的瞬时速度?

分析:用与直线运动相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

先求AB的平均速度,据式:VAB=XAB/t可知:VAB的方向与XAB的方向一致,t越小,VAB越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当t0时,AB曲线即为切线,A点的瞬时速度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由此我们就可以肯定我们刚才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明确了曲线运动的方向之后,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运动过程中,曲线运动的速度和直线运动的速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生:在运动的过程中,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发生变化,而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期在变.

师:很好.那我们由速度的性质知,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在匀变速运动中,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我们说这是变速运动.而在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我们也说它是变速运动.

实际上这个过程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速度是矢量+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变化→具有加速度→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题目.

[课堂训练]

l.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逮度的方向不断地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逮度方向可能不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

2.对曲线运动中的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任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总是与这点的切线方向相同

B.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有时也不一定是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

C.旋转雨伞时.伞面上的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故水滴速度方向不是沿其切线方向的

D.旋转雨伞时,伞面上的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水滴速度方向总是沿其轨道的切线方向

参考答案

1A

解析:对于曲线运动来说,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变化,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速度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并不影响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因此,速度大小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所以本题应该选择A

2A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的速度方向,解此题只要把握一点: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总是与其轨道的切线方向一致的,所以本题应该选择AD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师:为什么有些物体做直线运动,有些物体做曲线运动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研究以下这个问题.

[实验与探究]

如图615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斜面顶端放置一钢球,放开手让钢球自由滚下,观察钢球在桌面上的运动情况,记住钢球的运动轨迹.

生:钢球做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师:请同学们来分析钢球在桌面上的受力情况.

生:钢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还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师: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生: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但与运动方向相反.

(演示实验)

在刚才实验中,钢球的运动路径旁边放一块磁铁,重复刚才的实验操作,观察钢球在桌面上的运动情况.

生:钢球傲曲线运动.

师:分析钢球在桌面上的受力情况.

生:钢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还受到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此外还受到磁铁的吸引力.

师:引力的方向如何?

生:引力的方向随着钢球的运动不断改变,但总是不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演示实验)

把上次实验用的钢球改为同等大小的木球重复上次实验.观察木球运动情况.

生:木球做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

师:分析木球在桌面上的受力情况.

生:木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还受到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木球并不受到磁铁给它的吸引力.

(演示实验)

随手抛出一个粉笔头,观察粉笔头的运动状态.

生:粉笔头做曲线运动.

师:分析粉笔头的受力情况.

生: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

师:在以上几个实验中,第一个钢球只受到与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与运动方向垂直的力的作用,做的是直线运动,木球同样也受到这样的力的作用,也是做直线运动,面第二个钢球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的力的作用,做的是曲线运动;粉笔头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方向也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粉笔头傲曲线运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情况下物体会做曲线运动?

生:当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不垂直也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时,会做曲线运动.

师:现在大家来看这样一道题.如图616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角斜向上的力的作用,分析该物体的运动情况.

生: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师:物体的受力情况是怎样的?

生: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拉力.

师:拉力与运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生:与运动方向有一定角度.

师:刚才我们总结说:当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力的作用时,物体会做曲线运动,而在这个实验中,物体受的力与运动方向成。角,但物体并没有做曲线运动,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对于钢球来说,它不仅受到与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力的作用.而且它所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也与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钢球做曲线运动;对于粉笔头来说,它所受到的重力就是它受到的合外力,与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粉笔头做曲线运动;对于刚才实验中的物体来说,虽然它所受到的拉力与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仍然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该物体并没有做曲线运动.

师:那我们该如何总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呢?

生:当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

[交流与讨论]

1.飞机扔炸弹,分析为什么炸弹做曲线运动?

2.我们骑摩托车或自行车通过弯道时,我们侧身骑,为什么?

3.盘山公路路面有何特点?火车铁轨在弯道有何特点?

参考解答

1.炸弹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具有与飞机同样的水平初速度,且受重力,初速度与重力方向有一定角度,所以做曲线运动.

2.骑摩托车或自行车通过弯道时,我们和车一起做曲线运动,这个时候人和车这个整体需要一个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的力来完成这个曲线运动,我们侧身正是为了提供这个力.

3.盘山公路的路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一边高一边低;火车铁轨在弯道的时候两根铁轨并不是一般高的,而是一个高一个低.之所以这样设计,正是因为各种车辆爬盘山公路的时候做的都是曲线运动,火车拐弯时也是曲线运动,这些曲线运动都需要一个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的力来完成.盘山公路和火车铁轨的这种设计就是为提供这个力服务的.

[小结]

1.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上.

3.当合外力F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夹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是比直线运动普遍的运动情形,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实验的操作注意问题;末端要水平,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

板 书 设 计

作业

在水平面上,小猴拉着小滑块做匀速圆周运动,O点为圆心,能正确地表示小滑块受到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f的图是( A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的讲解适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互渗透,适合对学生进行探求物理知识的训练:创造情境,提出问题,探求规律,验证规律,解释规律,理解规律,自然顺畅,严密合理.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5 年 2月 4 日 上课时间:2015 年 2月 9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曲线运动

总课时

总 1 课时

分课题

小船过河

分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在具体情景中,知道合运动、分运动分别是什么,知道其同时性和独立性.

过 程 与 方 法

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

会用作图和计算的方法,求解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分运动和合运动的等时性和独立性

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 辅

手 段

多媒体课件

视频播放

学 法

指 导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复习】

曲线运动的定义。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分运动和合运动的概念及相关公式。分运动与合运动之间的关系。

知识检验

降落伞下落一定时间后的运动是匀速的。没有风的时候,跳伞员着地的速度是5m/s,现在有风,风使他以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向东移动,问跳伞员将以多大的速度着地?这个速度的方向怎样?

解:

(1) 跳伞员在有风时的运动,是为降落伞无风时匀速下降的和参与风运动的合运动,对应是速度为合速度。

(2) 建立水平向东和竖直方向的坐标系,作出两个分速度矢量的示意图

(3) 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勾股定理求得

设着地速度方向与竖

直方向的夹角为,则

注意

1.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中,判断哪个是合运动、哪个是分运动的依据是: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哪个,那个实际运动就叫做合运动,即直接观察到的运动是合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速度的分解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例1如图1所示,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以不变的速度拉水平面上的物体A,当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求物体A的速度。

1

(分解法):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确定物体A的两个分运动。

物体A的运动(即绳的末端的运动)可看作两个分运动的合成:

一是沿绳的方向被牵引,绳长缩短。绳长缩短的速度即等于

二是随着绳以定滑轮为圆心的摆动,它不改变绳长,只改变角度θ的值。

这样就可以将按图示方向进行分解。所以实际上就是的两个分速度,如图1所示,由此可得

【总结】解题流程:①选取合适的连结点(该点必须能明显地体现出参与了某个分运动);②确定该点合速度方向(物体的实际速度为合速度)且速度方向始终不变;③确定该点合速度的实际运动效果从而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速度方向;④作出速度分解的示意图,寻找速度关系。

二、小船渡河问题

两种情况:①船速大于水速;②船速小于水速。

两种极值:①渡河最小位移;②渡河最短时间。

【例2 一条宽度为L的河,水流速度为,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为,那么:

1)怎样渡河时间最短?

2)若,怎样渡河位移最小?

3)若,怎样渡河船漂下的距离最短?

解析:(1)小船过河问题,可以把小船的渡河运动分解为它同时参与的两个运动,一是小船运动,一是水流的运动,船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如图4所示。设船头斜向上游与河岸成任意角θ。这时船速在垂直于河岸方向的速度分量为,渡河所需要的时间为,可以看出:Lv一定时,tsinθ增大而减小;当时,(最大)。所以,船头与河岸垂直

4

2)如图5所示,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须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即使沿河岸方向的速度分量等于0。这时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所以有,即

5

因为,所以只有在时,船才有可能垂直河岸渡河。

3)若,则不论船的航向如何,总是被水冲向下游,怎样才能使漂下的距离最短呢?

如图6所示,设船头v与河岸成θ角。合速度v与河岸成α角。可以看出:α角越大,船漂下的距离x越短,那么,在什么条件下α角最大呢?以v的矢尖为圆心,v为半径画圆,当v与圆相切时,α角最大,根据

6

船头与河岸的夹角应为,船沿河漂下的最短距离为:

此时渡河的最短位移:

【模型要点】

处理“速度关联类问题”时,必须要明白“分运动”与“合运动”的关系:

1)独立性:一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各自产生效果()互不干扰。

2)同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结束。

3)等效性:合运动是由各分运动共同产生的总运动效果,合运动与各分运动同时发生、同时进行、同时结束,经历相等的时间,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总的运动效果可以相互替代。

按照个人对共案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学生以及教学执行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和补充等。是检查备课的依据。

记住三个方向即可,不许解释太多

板 书 设 计

专题:小船渡河

一、速度的分解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二、小船渡河问题

作业

河宽300m,水流速度为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问

(1) 以最短时间渡河,时间为多少?可达对岸的什么位置?

(2) 以最短航程渡河,船头应向何处?渡河时间又为多少?

教 学

反 思

由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掌握的不错。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5 年 2 月 8 日 上课时间:2015 年 3 月7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平抛运动

总课时

总 1 课时

分课题

平抛运动

分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2.知道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具有独立性.

3.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交流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在得出平抛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斜抛运动.分析斜抛运动不在具体规律,而在方法.

过 程 与 方 法

1.学生能通过对生活事例的分析得出平抛运动的定义.

2.体会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的应用.

3.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等效代换的思想.

4.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斜抛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勇气,主动探究实现知识迁移.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平抛运动的概念和规律,以及规律的应用。 

难点: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教 辅

手 段

多媒体课件

视频播放

学 法

指 导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新课导入]

上一节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对平抛运动的特点有了感性认识.这一节我们将从理论上对抛体运动的规律作进一步分析,学习和体会在水平面上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并通过应用此方法去分析没有感性认识的抛体运动的规律.

[新课教学]

一、抛体的位置

我们以平抛运动为例来研究抛体运动所共同具有的性质.

首先我们来研究初速度为。的平抛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手把小球水平抛出,小球从离开手的瞬间(此时速度为v,方向水平)开始,做平抛运动.我们以小球离开手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以水平抛出的方向为x轴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方向,建立坐标系,并从这一瞬间开始计时.

师:在抛出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力情况如何?

生:小球只受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水平方向不受力.

师:那么,小球在水平方向有加速度吗?它将怎样运动?

生:小球在水平方向没有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将保持v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师:我们用函数表示小球的水平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如何表示?

生:x=vt

师:在竖直方向小球有加速度吗?若有,是多大?它做什么运动?它在竖直方向有初速度吗?

生:在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加速度g.做自由落体运动,而在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为0

师:那根据运动学规律,请大家说出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生:y1/2gt2

师:小球的位置能否用它的坐标(xy)描述?能否确定小球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

生:可以.

师:那么,小球的运动就可以看成是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运动的合成.t时间内小球合位移是多大?

生:

师:若设s+x方向(即速度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641,则其正切值如何求?

生:

[1]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海隔l 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地面上观察4个小球( )

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捧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的正下方,捧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解析:因为铁球从飞机上释放后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有与飞机相同的速度.不论铁球何时从飞机上释放,铁球与飞机在水平方向上都无相对运动.铁球同时还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竖直方向将离飞机越来越远.所以4个球在落地前始终处于飞机的正下方,并排成一条直线,又因为从飞机上每隔1s释放1个球,而每个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又是相等的,所以这4个球落地的时间也依次相差1 s,它们的落地点必然是等间距的.若以飞机为参考系观察4个铁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此题把曲线运动利用分解的方法“化曲为直”,使其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直线运动,则据运动的独立性,可以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用各自的运动规律研究其运动过程.

二、抛体的速度

师:由于运动的等时性,那么大家能否根据前面的结论得到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生:由y1/2gt2得到,运动时间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这说明了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取决于下落的高度,与初速度无关.

师:那么落地的水平距离是多大?

生:落地的水平距离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这说明了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不仅与初速度有关系,还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

师:利用运动合成的知识,结合图642,求物体落地速度是多大?结论如何?

生:落地速度,即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和下落高度h有关.

师: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一般称为平抛运动的偏角.实际上,常称为平抛运动的偏角公式,在一些问答题中可以直接应用此结论分析解答

[2]一个物体以l0 ms的速度从10 m的水平高度抛出,落地时速度与地面的夹角θ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3]5 m高的地方以6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则物体落地的速度是多大?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发生的位移是多大?(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

[交流与讨论]

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我们探究了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和速度.请大家根据我们探究的结果研究一下平抛运动的物体位移和速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参考解答:根据前面的探究结果我们知道,物体的位移,与x轴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θ=gt/2v.物体的速度,与x轴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θ=gt/v.可以看到位移和速度的大小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它们的方向与x轴夹角的正切是2倍关系.利用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计算物体速度或位移的方向了.

师:在(2)中,,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t2=v02+2as,形式上一致的,其物理意义相同吗?

生:物理意义并不相同,在中的h,并不是平抛运动的位移,而是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在中的s就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于平抛运动的位移,是由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合成而得的.

师: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抛物线),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即为曲线上物体所在位置的切线方向.设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则这一时刻的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tanβ=v0/gt,而物体下落的高度为h=1/2gt2.如图643

图中的A点为速度的切线与抛出点的水平线的交点,C点为物体所在位置的竖直线与水平线的交点,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水平线段OC的中点.平抛运动的这一重要特征,对我们分析类平抛运动,特别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是很有帮助的.

平抛运动常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来处理,由于竖直分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特点均可以在此应用.另外,有时候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将平抛运动沿其他方向分解.

三、斜抛运动

师:如果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不是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的(这种情况称为斜抛),它的受力情况是什么样的?加速度又如何?

生:它的受力情况与平抛完全相同,即在水平方向仍不受力,加速度仍是0;在竖直方向仍只受重力,加速度仍为g

师:实际上物体以初速度v沿斜向上或斜向下方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如何表示?与平抛是否相同?

生:斜抛运动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初速度与平抛不同,分别是vx=vcosθvy=sinθ.

由于物体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所以水平方向速度vx=vcosθ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竖直方向上因受重力作用,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J,同时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y=sinθ,因此做匀减速运动(是竖直上抛运动,当初速度向斜下方,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竖直下抛运动),当速度减小到。时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此时物体由于还受到重力,所以仍有一个向下的加速度g,将开始做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因此,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速度为vx=vcosθ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初速度为vy=sinθ的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的合运动.

师:斜抛运动分斜上抛和斜下抛(由初速度方向确定)两种,下面以斜上抛运动为例讨论.

师:斜抛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生:特点: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一夹角θ斜向上,θ90°时为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θ=0°时为平抛运动.

师:常见的处理方法:

①将斜上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这样有由此可以得到哪些特点?

生:由此可得如下特点:a.斜向上运动的时间与斜向下运动的时间相等;b.从轨道最高点将斜抛运动分为前后两段具有对称性,如同一高度上的两点,速度大小相等,速度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相同.

师:②将斜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斜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分运动,用矢量合成法则求解.

③将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作为xy轴,分别分解初速度和加速度后用运动学公式解题.

[交流与讨论]

对于斜抛运动我们只介绍下船上抛和斜下抛的研究方法,除了平抛、斜上抛、斜下抛外,抛体运动还包括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请大家根据我们研究前面几种抛体运动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

参考解答:对于这两种运动来说,它们都是直线运动,但这并不影响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研究它们.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仿照第一节中我们介绍的匀加速运动的分解过程.对竖直上抛运动,设它的初速度为v0,那么它的速度就可以写成v= v0gt的形式,位移写成x= v0tg t22的形式.那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分解了.把速度写成v1= v0v2=gt的形式,把位移写成xl= v0tx2= g t22的形式,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竖直上抛运动被分解成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对于竖直下抛运动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

[小结]

1.具有水平速度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形成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匀蓬运动和竖直自由落体运动.平抛位移等于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矢量和;平抛瞬时速度等于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的矢量和.

3.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4.如果物体受到恒定合外力作用,并且合外力跟初速度垂直,形成类似平抛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只需把公式中的g换成a,其中aFm.

说明:1.干抛运动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曲线运动,弄清其成固是基础,水平初速度的获得是同题的关键,可归纳众两种;

(1)物体被水平加速:水平抛出、水干射出、水平冲击等;

(2)物体与原来水平运动的载体脱离,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水平速度.

2.平抛运动的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中有三个含有时间t,应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来求时间.但应明确:平抛运动的时间完全由抛出点到落地点的竖直高度确定(在不高的范国内g恒定),与抛出的速度无关.

按照个人对共案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学生以及教学执行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和补充等。是检查备课的依据。

可以穿插小实验让学生对平抛运动的分运动增加感性直观感受

斜抛运动不需要讲解太多,了解即可。

板 书 设 计

§5.2平抛运动

一.平抛运动

1定义: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仅受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条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仅受重力作用。

二.平抛运动的分解

水平方向:速度为的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

a:水平分速度

b:竖直分速度

ct秒末的合速度

d:合速度的方向

2.位移公式

a:水平分位移:

b:竖直分速位移:

ct秒末的合位移:

d:合位移的方向

3.运动时间及水平射程

水平时间: 水平射程:

4.运动轨迹特征:抛物线

作业

一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飞机上每隔一秒钟释放一颗炸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 炸弹在空中排成竖直的直线

B. 两炸弹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C. 各炸弹落地的时间间隔相等

D.炸弹落地(水平地面)时形成的弹坑是等间距的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知识,而且发展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首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顺利进行新知识的同化.复习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用二维坐标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曲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和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及应用它解决复杂问题的意义;其次,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而不仅仅是结论的记忆.先讨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为什么要分解,接着从理论上探究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再将分运动合成为平抛运动,认识平抛运动的特点、规律;最后,通过领会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继续运用这一方法深入探究斜抛运动,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升华.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5 年 2 月 9 日 上课时间:2015 年3 月 9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总课时

总 2 课时

分课题

描绘平抛的轨迹

分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通过实验定量研究平抛运动

过 程 与 方 法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 学

重 难 点

1.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教 辅

手 段

斜槽轨道、小球、木板、白纸、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

学 法

指 导

小组讨论、阅读教材、交流,汇总设计的方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一)导入新课

对比实验法:将与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的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对比,将同时发生的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的分运动对比;(较理想化,对实验条件要求苛刻,舍弃)

轨迹研究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建立起水平、竖直的直角坐标系。根据对平抛运动情况的猜测,假定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确定运动时间相等的一些点的坐标,研究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证实或验证猜测。

(二)进行新课

一、提出问题:(1)如何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2)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3)根据实验数据如何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问题1:如何确保初速度水平

问题2:实验中需要多次描点,如何保证轨迹的一致性?

问题3:在实验中需要测哪些物理量?需要用到什么器材?

小组讨论、阅读教材、交流,汇总设计的方案

方案1利用斜面小槽等器材,让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冲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方案(2):用数码相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

方案(3):将装满水的饮料瓶倒置,在瓶塞内插入两根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向外喷水

由于器材有限,以方(1)来做探究实验方案(2)(3)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后进行

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

以小钢球为实验对象,使其从确定位置滑下获得初速度(思考斜槽的摩擦力对平抛运动有无影响)。建立水平、竖直的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研究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位移时间关系,获得各分运动的确切情况。

实验器材和步骤:

1)实验器材:斜槽轨道、小球、木板、白纸、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2)实验步骤:

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

固定木板上的坐标纸,使木板保持 状态,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板面 ,坐标纸方格横线呈水平方向;

以斜槽末端为坐标原点沿 画出y轴;

让小球从斜槽上适当的高度由静止释放,用铅笔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经过的位置;

重复步骤④ ,在坐标纸上记录多个位置;

在坐标纸上作出x轴,用 连接各个记录点,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3)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方木板竖直且与小球下落的轨迹平面平行,并使小球运动时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 滚下;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重心在木板的水平投影点;

小球在斜槽上开始滚下的位置要适当,以便使小球运动由木板的左上角到右下角。

三、分组实验:

老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各小组的实验中。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提示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坐标记录

x

y

1

2

3

4

5

数据处理

图像法(图像处理技巧)

由图可见竖直方向位移与水平方向位移的关系图线为曲线,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提示学生化曲为直的思想,做出竖直方向位移与水平方向位移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图,可见yx2成正比。

误差分析

(三)课堂小结

(1)回顾实验中的注意点

(2)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点评

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使木板尽量光滑,轨道高度相同,同时释放俩小球。观察俩小球的运动情况。

引入问题俩小球相碰,这个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为什么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方向不受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创设问题:既然平抛物体水平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竖直方向上作什么样的运动,我们如何探究呢?

板 书 设 计

§5.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规律

(1) 位移:

水平分位移:

竖直分速位移:

(2) 速度:

水平分速度

竖直分速度

2.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 

3.设计实验获得平抛运动的轨迹

4.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作业

课后练习1.2

教 学

反 思

1、先复习曲线运动的条件及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再从学生自主看书入手,使学生认识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并清楚平抛运动的条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 然后提出问题:如何研究平抛运动呢?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水平、竖直两方向的运动性质。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学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3、对于复杂的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我们可根据水平、竖直两方向的运动规律,研究、合成平抛运动的规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学生必须掌握。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5 年2 月 10日 上课时间: 2015 年3 月 10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总课时

总 2 课时

分课题

由平抛的轨迹确定平抛的初速度

分课时

第 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先学习抛体运动规律,再研究平抛运动.这样更具合理性

过 程 与 方 法

从牛顿运动定律的观点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想出发,从一维情景转向二维情景,使认识上不断发展,层层深入,知识容易发生迁移.再安排实验,学生心中有实验目的,有的放矢,能够合理地自己设计实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

难点:准确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教 辅

手 段

多媒体课件

视频播放

学 法

指 导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 

1.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2.平抛运动的规律

(1) 位移:

水平分位移:

竖直分速位移:

(2) 速度:

水平分速度

竖直分速度

过渡语:我们也仅仅是从理论上了解了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能够研究曲线运动的规律,但我们还没有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曲线运动中来检验一番,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一项任务,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研究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平抛运动。引入语:平抛运动在空中一瞬即逝,优美的曲线随即成为历史,没有留下什么具体的可供操作的东西,无法研究平抛运动。要详尽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必须先得到其运动轨迹。

【提问】

我们如何得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请设计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2的参考案例。

学生提出的方案可能有以下几种,引导学生分析各个方案:

1)小球碰铅笔尖法:教材P12—参考案例1

2)细水柱法,P12—参考案例2

3)连拍照片法,教材P12—参考案例3

【演示实验】

利用平抛实验仪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1)按照以下步骤准备实验装置

第一,将平抛运动实验器置于桌面,装好乎抛轨道,使轨道的抛射端处于水平位置,调节调平螺丝,观察重垂线或气泡水准,使面板处于竖直平面内,卡好定位板,装置如下图所示;

第二,将描迹记录纸衬垫一张复写纸或打字蜡纸,紧贴记录面板用压纸板固定在面板上,使横坐标轴在水平方向上,纵坐标轴沿竖直方向向下(若用白纸,可事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出坐标轴线),并注意使坐标原点的位置在平抛物体(钢球)的质心(即球心)离开轨道处;

第三,把接球挡板拉到最上方一格的位置。

2)将定位板定在某一位置固定好,钢球紧靠定位板释放,球沿轨道向下运动,以一定的初速度由轨道的平直部分水平抛出。

3)下落的钢球打在向面板倾斜的接球挡板上,同时在面板上留下一个印迹点。

4)再将接球挡板向下拉一格,重复上述操作方法,打出第二个印迹点,如此继续下拉接球挡板,直至最低点,即可得到平抛的钢球下落时的一系列迹点。

5)变更定位板的位置,即可改变钢球平抛的初速度,按上述实验操作方法,便可打出另一系列迹点。

6)取下记录纸,将各次实验所记录的点分别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以不同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图线。如下图所示:

注意:

1)为了保证实验精度,必须保证记录面板处于竖直平面内,使平抛轨道的平面靠近板面。

2)安放记录纸时,要使坐标原点与抛体的抛出点重合,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抛体运动轨迹的起始点,从而确定轨迹上任意点的坐标。

1)测量初速度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

2)如何推导平抛初速度的表达式?

【推导】

利用平抛运动的相关规律公式,师生共同推导。

注意:

1)为了保证实验精度,必须保证记录面板处于竖直平面内,使平抛轨道的平面靠近板面。

2)安放记录纸时,要使坐标原点与抛体的抛出点重合,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抛体运动轨迹的起始点,从而确定轨迹上任意点的坐标。

在画出的x轴上由o点起取等距离的点,A1A2A3A4……由A1A2A3A4……向下作垂线,垂线与抛体轨迹交点记为M1M2M3M4……

用刻度尺测量某点的坐标xy的值,做出yx2图,判断是否是过原点直线。若是过原点的直线,则证明抛物线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板 书 设 计

§5.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规律

(1) 位移:

水平分位移:

竖直分速位移:

(2) 速度:

水平分速度

竖直分速度

2.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 

3.设计实验获得平抛运动的轨迹

4.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作业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v0           (用Lg表示),其值是      。(g9.8m/s2

教 学

反 思

1.例题是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考查位移偏向角、速度偏向角与斜面倾角之间的关系,比较经典。可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平抛运动知识,并学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具体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平抛运动)的话,可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课堂容量将更大,效果可能更好。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5 年3 月 7 日 上课时间:2015 年 3月11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5.4圆周运动

总课时

总 2 课时

分课题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分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主要要向学生介绍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过 程 与 方 法

运用极限思维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和矢量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去分析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具体情景中的问题。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①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

②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难点:①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②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教 辅

手 段

多媒体课件

视频播放

学 法

指 导

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用细线一端系住粉笔,粉笔在竖直片面内绕细线另一端做圆周运动。并把运动轨迹画在黑板上。 

总结圆周运动的概念:轨迹是圆的曲线运动成为圆周运动。 

【提问】列举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实例 

【总结】表针上各点的运动;扇叶上各点的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思考与讨论】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中的质点都在做圆周运动。

  比较哪些点运动得更快些?说说你比较的理由。

讨论后,展示自行车传动装置图片(或视频),进一步提问:如何比较物体圆周运动快慢?师生共同分析,小结可能的比较方法:

  方案1: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短

  方案2: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半径转过的角度大小

  方案3:比较物体转过一圈所用时间的多少

  方案4: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线速度是怎么定义的?单位是什么?

  2.线速度的方向怎样?请说出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怎么确定的。

  3.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说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这里的“匀速”是指什么不变?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后,概括如下:点击幻灯片,全方位学习小结线速度的概念;并通过砂轮切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如下:

线速度

  1.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 Δl 和所用时间 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

2.大小:v=Δl/Δt

(分析:当Δt很小时,v即圆周各点的瞬时速度。)

3.单位:m/s  

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看砂轮工作视频)。

  4.物理意义:描述通过弧长的快慢。

  5.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看动画,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请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实例)

  角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也可以用角速度来描述。物体在圆周上运动得越快,连接运动物体和圆心的半径在同样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就越大。 

1.概念:连接运动物体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角速度用ω来表示。

2.公式:有(量度式) 

对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 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匀速圆周运动也可以说成是角速度不变的圆周运动。 

3.单位:角速度的单位由角度和时间的单位决定。在SI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每秒,符号是rad/s 周期、频率和转速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 

1.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符号用T表示,单位是s。周期也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长运动慢,周期短运动快。

 

2.频率:单位时间内运动的周数,即周期的倒数,叫做频率。 

符号用f表示,单位是Hz。频率也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低运动慢,频率高运动快。 

3.转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叫转速。 符号用n表示,单位是r/sr/min 

提问】既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是用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它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为T。它在周期T内转过的弧长为2πr,转过的角度为,所以有 

由上面两式得=2πnr=2πfr 

【结论】在圆周运动中,线速度的大小等于角速度大小与半径的乘积。v=ωr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讨论

  1.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此处的“匀速”是指速度不变吗?

  2.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讨论后,小结如下: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线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

  “匀速”指速率不变

  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思考与讨论:半径10cm的砂轮,每0.2s转一圈。砂轮边缘上某一质点,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是多大?砂轮上离转轴不同距离的质点,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否相同?角速度是否相同?周期是否相同?(答案:略)

板 书 设 计

作业

课本P18-19 “问题与练习”第1-5题。

教 学

反 思

这节课上完以后,坐下来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些想法:从这节课的教学的流程来看,先播放地球绕太阳转动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再回顾以前学过的直线运动的知识,如何来描述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引出了速度的定义。马上提出了如何来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归纳出四种方法。从这四种方法,引出了四个物理量来描述做圆周运动快慢。接下来就找四个量的关系,通过学生的探究,运用数学方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实验的演示,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这是我们解题的基础。最后通过一个典型的例题来对所学的知识来巩固。这个教学环节是环环相扣,条理清楚,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课上也有探究的内容,如四种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也注重知识的落实,通过一个典型 的例题,就把四个量的关系及两个重要的结论全部应用上了。整个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氛围也很浓,很多的问题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来的。这节课学生学习效果也不错的,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生做题的水平就可以看出来。

这节课也有几个地方不足,有待改进。

第一、在探究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时,不要让学生按你的意思来做,先找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再找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最后找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而是直接让学生找出任意两两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第二、在讲线速度时,有点简略,从教材上来看,这里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解线速度的概念,讲清楚线速度的引入的过程。

第三、在引入方面还不太简洁,可以直接从动画就引出圆周运动,然后探究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5 年 3 月8日 上课时间:2015 年 3 月12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5.4圆周运动

总课时

总 2 课时

分课题

圆周运动

分课时

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2πrT

过 程 与 方 法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极限思维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和矢量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去分析有关问题。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①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

②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难点:①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②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教 辅

手 段

多媒体课件

视频播放

学 法

指 导

小组合作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提问】既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是用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它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为T。它在周期T内转过的弧长为2πr,转过的角度为,所以有 

由上面两式得=2πnr=2πfr 

【结论】在圆周运动中,线速度的大小等于角速度大小与半径的乘积。v=ωr

【小结】线速度、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1.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Δl/Δt=2πr/T

2.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ω=Δθ/Δt=2π/T

3.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 r

看动画,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请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实例)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讨论

  1.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此处的“匀速”是指速度不变吗?

  2.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讨论后,小结如下: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线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

  “匀速”指速率不变

  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思考:

1.砂轮转动时,砂轮上各个砂粒的线速度是否相等?角速度是否相等?

2. 分析下图中,AB两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有什么关系?

3.ABC三点那些点角速度相等,哪些点线速度大小相等?若ABC所在轮的半径之比为214,求ABC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之比。

  114

  122

  211

  122

作业

步步高13页3

教 学

反 思

通过一个典型的例题来对所学的知识来巩固。这个教学环节是环环相扣,条理清楚,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课上也有探究的内容,如四种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也注重知识的落实,通过一个典型 的例题,就把四个量的关系及两个重要的结论全部应用上了。整个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氛围也很浓,很多的问题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来的。这节课学生学习效果也不错的,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生做题的水平就可以看出来。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5 年 3 月9日 上课时间: 2015 年3 月 13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向心加速度

总课时

总 2 课时

分课题

向心加速度方向、速度变化量

分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理解速度变化量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式.

3.能够运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过 程 与 方 法

体会速度变化量的处理特点,体验向心加速度的导出过程,领会推导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乐于学习的品质.特别是“做一做”的实施,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产生原因。

难点:掌握向心加速度的确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教 辅

手 段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

学 法

指 导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新课导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是变化的.即使是我们上一堂课研究的匀速圆周运动,其方向仍在不断变化着.换句话说,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那么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伺寒确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新课教学]

一、感知加速度的方向

下面先请同学们看两例:(展示多媒体动态投影图6.61和图6.62)并提出问题.(1)661中的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可能沿什么方向?(2)6.62中的小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合力沿什么方向?

1(可能回答)感觉上应该受到指向太阳的引力作用.

2: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其合力即为绳子的拉力,其方向指向圆心.

师:可能有些同学有疑惑,即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是匀逮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可以上两个例题却在研究物体所受的力,这不是“南辕北辙”了吗?

生:(可能的回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知道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就可以知道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通过力来研究加速度吧.

师:回答得很好,由于我们之前没有研究过曲线运动的加速度问题,特别是加速度的方向较难理解,而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总是和它的受力方向一致,这个关系不仅对直线运动正确,对曲线运动也同样正确.所以先通过研究力来感知加速度,特别是加速度的方向.但我们具体研究时仍要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来进行,为了进一步增加感性认识,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类似的做圆周运动的实例,并就刚才讨论的类似问题进行说明.

(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这里略去)

师:在刚才的研究中,同学们已充分感知了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或合外力指向圆心,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也指向圆心.是不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任何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暂时不能,因为上面只研究了有限的实例.还难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然而,这样的研究十分有益,因为它强烈地向我们提示了问题的答案,给我们指出了方向.

点评:刚才的叙述主要是给学生进行物理问题研究方法上的指导.

下面我们将对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作一般性的讨论.

二、速度变化量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速度变化量”部分,同时在练习本上画出物体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时速度变化量△v的图示,思考并回答问题:

速度的变化量△v是矢量还是标量?

如果初速度v1和末速度v2不在同一直线上,如何表示速度的变化量△v?

生: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在练习本上画出物体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时速度变化量的图示.每小组4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果初速度v1和末速度v2不在同一直线上,如何表示速度的变化量△v?

(交流与讨论)投影学生所面的图示,并与课本上的图663和图664进行对比.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交流与讨论中是否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生:我们小组把相互问画出的速度变化量的图示,进行了交流、比较,一起讨论了如何表示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v,并与课本上的图进行对比.觉得课本上表示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v,是由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量的做法推广而来的,缺乏一定的说服力,能否更完善地把这一做法推出来?

师:这一问题提得很好,不过现在我想把这一问题再抛给所有的同学们去讨论,看看有没有哪一组能解决这一问题.

l:速度变化量实际上就是速度的差值,但由于速度是矢量,故应是矢量差.同一直线的两个矢量相减,可以通过选取正方向将矢量相减转化为代数量相减.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矢量的相减,我们现在无法处理.

2:好像把我们在第三章中学过的两个矢量相加的三角形法则逆过来运用就可以得出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的相减.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去解决.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课堂训练]

请一位学生上黑板画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矢量图.其他同学画在笔记本上.将同学们画出的各种情形投影出来如图665所示.让同学们交流、讨论,指出哪个图是符合实际的矢量图.(具体过程略)

点评:该课堂训练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进一步加深和理解速度变化量的求法.

按照个人对共案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学生以及教学执行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和补充等。是检查备课的依据。

激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发表自己的见解,解除疑惑,同时为下一步的研究确定思路

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可不立即回答,可将该问题再交给学生讨论;甚至可以由老师提出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板 书 设 计

65向心加速度

一、感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二、速度变化量的求法

作业

思考与练习1.2

教 学

反 思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课的设计就特别注重了这一点.另外,多媒体的灵活应用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有关概念.典型例题和针对性的演练题目也是本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学生更深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5 年 3 月 10 日 上课时间:2015 年3 月16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向心加速度

总课时

总 2 课时

分课题

向心加速度表达式

分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理解速度变化量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式.

3.能够运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过 程 与 方 法

体会速度变化量的处理特点,体验向心加速度的导出过程,领会推导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乐于学习的品质.特别是“做一做”的实施,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掌握向心加速度的确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难点: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确定过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教 辅

手 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

学 法

指 导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向心加速度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向心加速度”部分,分析投影图666.并思考以下问题:

(1)AB两点画速度矢量vAvB时,要注意什么?

(2)vA的起点移到B点时要注意什么?

(3)如何画出质点由A点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变化量△V

(4)v/△t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5)v与圆的半径平行吗?在什么条件下.△v与圆的半径平行?

学生按照思考提纲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上面的推导过程,并准备接受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具体回答略)

点评: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导出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老师倾听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理想,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去阅读教材解决,老师也可提出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如:

师:在图666丁中,△v的延长线并不通过圆心,为什么说这个加速度是“指向圆心”的?

此时,学生可能不知如何回答,老师一定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课本上找答案.即课本第50页上的第5行的“将vA的起点移到B,同时保持vA的长度和方向不变,它仍可代表质点在A处的速度.”这一句话就是答案的依据.

得出结论:当△t很小很小时,△v指向圆心.

老师概括性地指出:上面的推导不涉及“地球公转“小球绕图钉转动”等具体的运动,结论具有一般性: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称为向心加速度.

师: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明确了,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下面请大家按照课本第5l页“做一做”栏目中的提示,在练习本上推导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也就是下面这两个表达式:aN=v2/r , aN=rω2

学生阅读教材“做一做”栏目中的内容.边思考,边在练习本上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教师巡视学生的推导情况.解决学生推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投影学生推导的过程,和学生一起点评、总结.并把学生中有个性化的处理过程投影出来让所有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思考与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课本第5l页“思考与讨论”栏目中提出的问题.可将同一观点的学生编为一组,不同组之间进行辩论,深化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按照个人对共案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学生以及教学执行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和补充等。是检查备课的依

通过这一形式,将课本第50页的“思考与讨论”融进师生的交流与讨论中.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独立完成推导过程.有的学生可能会走弯路.甚至失败,推导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亲历推导的过程.

板 书 设 计

向心加速度

(1)名称的由来

(2)表达式:aN=v2/r , aN=rω2

(3)对两种表达式的比较、分析

作业

思考与练习3.4

教 学

反 思

讲述向心加速度公式时,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与线速度垂直并指向圆心的变速运动,在这里还应把向心力改变速度方向与在直线运动中合外力改变速度大小联系起来,使学生全面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含义,再结合无论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物体都具有加速度,使学生对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5 年 3月 11日 上课时间:2015 年 3月 17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向心力

总课时

总 2 课时

分课题

向心力

分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上述公式求质点在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过 程 与 方 法

1.通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来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具体“做一做”来理解公式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及一般曲线运动的各自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会实验的意义,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向心力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圆锥摆实验及有关物理量的测量.

教 辅

手 段

多媒体课件、圆锥摆等实验设备

学 法

指 导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新课导入]

师: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研究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特征,知道了如何描述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向心力.

[新课教学]

一、向心力

[自主阅读]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向心力”部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举出几个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说明这些物体为什么不沿直线飞去.

2.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表达式.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列举并分析实例,体会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表达式.

[交流与讨论]

师:请同学们交流各自的阅读心得并进行相互间的讨论.

生:用手枪一个被绳子系着的物体,使它做圆周运动,是因为绳子的力在拉着它.一旦绳子断了,小球就会飞出去.

生:月球之所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是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在“拉”着它.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突然不受力了,结果物体沿直线飞出去的现象?

生:我自己做过这个实验:用手抡一个被绳子系着的物体,使它做圆周运动,一旦绳子断了,小球就会飞出去.

生:本章第一节中,砂轮上的砂粒被刀具碰掉后,沿切线方向飞出去的现象.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有加速度,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而我们知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向心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加速度一定是由于它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合力的作用.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下面请同学们把刚才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出的向心力的表达式展示出来.

投影学生推出的向心力表达式:FN=mv2/r , FN=mrω2

二、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实验与探究]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实验”部分,思考下面的问题:

1.实验器材有哪些?

2.简述实验原理(怎样达到验证的目的)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如何保证小球在水平面内做稳定的圆周运动,测量哪些物理量(记录哪些数据)?

4.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找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听取学生的见解,点评、总结.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及时发现并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听取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可靠性作出评估.

[交流与讨论]

生:实验的过程中,多项测量都是粗略的,存在较大的误差,用两个方法得到的力并不严格相等.

生:通过实验我们还体会到.向心力并不是像重力、弹力、摩擦力那样具有某种性质的力来命名的.它是效果力,是按力的效果命名的.在圆锥摆实验中,向心力是小球重力和细线拉力的合力,还可以理解为是细线拉力在水平面内的一个分力.

生:数圈数测时间时,要从零开始数起.

生:我有一个改进的实验,不知是否可行,其装置如图671所示,让小球在刚好要离开锥面的情况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我认为利用该装置可以使测量值减少误差.

师:同学们能积极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很好.至于该方案效果如何,老师没有做过,这里也不敢妄下结论,还请同学们课后进一步进行比较性的研究,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实验结论.

[课堂训练]

说明以下几个圆周运动的实例中向心力是由哪些力提供的.(师生互动)

1.绳的一端拴一小球,手执另一端使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2.火星绕太阳运转的向心力是什么力提供的?

3.在圆盘上放一个小物块,使小物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小物块受几个力,向心力由谁提供.

参考答案

1.解析:小球受重力、支持力、绳的拉力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竖直方向小球不运动,故重力、支持力合力为零,那么水平方向上的匀速圆周运动由水平面上的绳的拉力来提供.

2.解析:火星和太阳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火星运转的向心力.

3.解析:小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点评:通过实例分析,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课堂分组实验]

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完成课本第54页“做一做”栏目中的实验,自己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学生按照“做一做”栏目中的实验介绍,独立操作,在实验中去体验.

点评: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按照个人对共案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学生以及教学执行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和补充等。是检查备课的依据。

学生的思维在于老师的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于老师的调动.通过让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亲历实验验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新课程理念强调,老师不一定要能回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但老师要起到一个引导者、一个领路人的作用

板 书 设 计

一、向心力

1.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

2.向心力的概念

3.向心力的表达式

二、向心力的实验验证

1.圆锥摆的实验.

2.向心力公式的实验讨论(“做一做”)

作业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线速度越大,则周期一定越小

B.若角速度越大,则周期一定越小

C.若半径越大,则周期一定越大

D.若向心加速度越大,则周期一定越大

教 学

反 思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因此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在教学设计时尽量采用了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易于帮助学生理解.本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亲自感受拉力的变化,加深对向心力的理解.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堂实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5 年 3月 12 日 上课时间:2015 年 3月 18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向心力

总课时

总 2 课时

分课题

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

分课时

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公式求某一点的向心力

过 程 与 方 法

1.通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来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具体“做一做”来理解公式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及一般曲线运动的各自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会实验的意义,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难点: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教 辅

手 段

多媒体课件、圆锥摆等实验设备

学 法

指 导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师:在刚才“做一做”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抡绳子来调节沙袋速度的大小,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疑问:难道向心力能改变速度的大小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我刚才做实验时发现,当我的手保持不动时,沙袋的速度并不能改变,只有当我的手在动时,沙袋的速度才能改变,所以不能.但具体细节我还没有搞清.

生:刚才XXX同学的发现我也体会到了,我认为手不动时,绳子的拉力和沙袋运动的速度方向垂直,故沙袋的速度不变.而当手动时,绳子的拉力和沙袋运动的速度方向不垂直,此时可以把拉力分解为沿速度方向和垂直于速度方向的两个分力,其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分力提供沙袋所需的向心力,并不改变沙袋的速度大小;而沿速度方向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使沙袋的速度发生了改变.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得很好,实际上这些现象,我们都可以通过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决,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进一步地认真总结,细细体会。

师:对于做一般曲线运动的物体,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分析方法进行简化处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结合课本图6.74的提示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再与刚才研究的变速圆周运动去进行对比.

点评:对学生注重物理学方法的教育.

[课堂训练]

1.如图67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钉两个钉子AB,相距20cm用一根长1 m的细绳,一端系一个质量为0.5 kg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钉子A上.开始时球与钉子AB在一条直线上,然后使小球以2 ms的速率开始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 N,那么从开始到绳断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说明:需注意绳磋钉子的瞬间,绳的拉力和速度方向仍然垂直,球的速度大小不变,而绳的拉力随半径的突然减小而突然增大.

2.如图6.73所示,水平转盘的中心有个竖直小圆筒,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转盘上,A到竖直筒中心的距离为r,物体A通过轻绳、无摩擦的滑轮与物体月相连,月与A质量相同.物体A与转盘问的最大静摩擦力是正压力的μ倍,则转盘转动的角速度在什么范围内,物体A才能随盘转动?

3.如图6.74所示,在质量为M的电动机上,装有质量为m的偏心轮,飞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当飞轮重心在转轴正上方时,电动机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则飞轮重心离转轴的距离多大?在转动过程中,电动机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多大?

[小结]

师:请同学们概括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投影展示出几个学生的课堂小结,同时引导同学们分析,讨论,并与各自的小结进行对比,看看谁总结得好,并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老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是使学生能获得成功培的保证.同时要善于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求知的意识

说明:根据向心力公式,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做匀速田用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明确哪些力提供了它需要的向心力.

板 书 设 计

向心力

一、向心力

1.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

2.向心力的概念

3.向心力的表达式

二、向心力的实验验证

1.圆锥摆的实验.

2.向心力公式的实验讨论(“做一做”)

三、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

作业

思考与练习1.2.3.4.

教 学

反 思

由于以填空方式导学,限制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同时,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填。因为教师的导向目标可能和学生思考的方式及表达方式不一样,使填空的用词与表达的内容不确定性加强,提问时,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合适,在教师启发下花了不少时间才能填好。因此,在“体会向心力”这一环节就花了比设计多了5分钟时间,使后面的时间变得紧张起来。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5 年 3 月13 日 上课时间:2015 年 3 月 19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6.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总课时

总 3 课时

分课题

火车转弯

分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过 程 与 方 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

2.通过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明白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3.养成良好的思维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 学

重 难 点

1.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2.关于对临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3.对变速圆周运动的理解和处理.

教 辅

手 段

多媒体课件

学 法

指 导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一、铁路的弯道

师:(多媒体课件)模拟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然后投影出课本第56页的图

681并提出问题:

1.火车受几个力作用?

2.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

生:火车受到4个力的作用,各为两对平衡力,即合外力为零.

师:对,火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及摩擦力.且四个力合力为零,其中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牵引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

师:过渡;那火车转弯时情况会有何不同呢?

多媒体课件:模拟平直轨道火车转弯情形.提出问题:

1.转弯与直进有何不同?

2.画出受力示意图,并结合运动情况分析各力的关系.

生:转弯时火车的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故其一定有加速度,其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师:对,转弯时合外力不为零,即需要提供向心力,而平直路前行不需要.那么火车转弯时是如何获得向心力的?进一步受力分析得:需增加的一个向心力(效果力),由铁轨外轨的轮缘和铁轨之间互相挤压而产生的弹力提供.

师:提出问题:挤压的后果会怎样?

生:由于火车质量、速度比较大,故所需向心力也很大.这样的话,轮缘和铁轨之间的挤压作用力将很大,导致的后果是铁轨容易损坏,轨缘也容易损坏.

师:(设疑引申)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结合学过的知识加以讨论,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画出受力图,加以定性说明.

[交流与讨论]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结合知识点设计方案.结合受力图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和讨论得非常热烈、充分,方案设计得也很好,下面我们择其一的示意图来共同分析、说明.

投影学生的受力图,进行定性分析;

如图68l所示.

火车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对内外轨都无挤压,这样就达到了保护铁轨的目的.

强调说明:向心力是水平的.

师: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分析进一步讨论:实际的铁路上为什么转弯处的半径和火车运行速度有条件限制?

按照个人对共案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学生以及教学执行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和补充等。是检查备课的依据。

板 书 设 计

一、铁路的弯道

1.讨论向心力的来源:

2.外轨高于内轨时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是使火车转弯的向心力

3.讨论:为什么转弯处的半径和火车运行速度有条件限铡?

作业

同步训练23页 1

教 学

反 思

转弯临界条件 受力 不清,加强受力分析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5 年 3 月16 日 上课时间:2015 年 3月 20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6.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总课时

总 3 课时

分课题

火车转弯

分课时

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过 程 与 方 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

2.通过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明白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3.养成良好的思维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 学

重 难 点

1.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2.关于对临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3.对变速圆周运动的理解和处理.

教 辅

手 段

多媒体课件

学 法

指 导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按照个人对共案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学生以及教学执行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和补充等。是检查备课的依据。

板 书 设 计

二、拱形桥

1.思考:汽车过拱形桥时,对桥面的压力与重力谁大?

2.圆周运动中的超重。失重情况.

作业

同步训练23页 2

教 学

反 思

凹凸桥 合外力方向不同,临界条件不清

新授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5年 3月 17日 上课时间:2015 年 3月 23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6.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总课时

总 3 课时

分课题

火车转弯

分课时

第 3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过 程 与 方 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

2.通过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明白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3.养成良好的思维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 学

重 难 点

1.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2.关于对临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3.对变速圆周运动的理解和处理.

教 辅

手 段

多媒体课件

学 法

指 导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师:从刚才研究的一道例题可以看出,当汽车通过拱形桥凸形桥面顶点时,如果车速达到一定大小,则可使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为零.如果我们把地球想象为特大的“拱形桥”,则情形如何呢?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零?这时驾驶员与座椅之间的压力是多少?驾驶员躯体各部分之间的压力是多少?他这时可能有什么感觉?

学生独立分析以上提出的问题,并在练习本上画出受力分析图,尝试解答.

投影学生推导过程,引导学生间交流、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问题即为课本第58页上面的“思考与讨论”,该“思考与讨论”中描述的情景其实已经实现,不过不是在汽车上,而是在航天飞机中.

投影;假设宇宙飞船质量为M,它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傲匀逮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航天员质量为m,宇宙飞船和航天员受到的地球引力近似等于他们在地面上的重力.试求座舱对宇航员的支持力.此时飞船的速度多大?通过求解.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通过整体法对宇宙飞船受力分析,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解得:宇宙飞船的速度为,再对宇航员进行分析可得.此时座椅对宇航员的支持力为零.即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教师投影部分学生的推导过程,听取学生见解,并点评、总结.指出上面的分析仅仅是针对圆轨道而言的.其实在任何关闭了发动机又不受阻力的飞行器中,都是一个完全失重的环境.

点评: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学习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四、离心运动

师: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旦失去向心力的作用,它会怎样运动呢?如果物体受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它会怎样运动呢?发表你的见解并说明原因.

生:我认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旦失去向心力的作用,它会沿切线飞出去,如体育中的“链球”运动,运动员手一放后,“链球”马上飞了出去.

生:如果物体受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它会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如:在电影中经常看到,速度极快的汽车在急速转弯时.会有向外侧滑寓的现象.

师:(听取学生代表的发育,点评、总结)如果向心力突然消失,物体由于惯性,会沿切线方向飞出去.如果物体受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物体虽不能沿切线方向飞出去.但会逐渐远离圆心.这两种运动都叫做离心运动.

[讨论与思考]

师: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物体做离心运动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离心运动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你能说出这些例子中离心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吗?

学生认真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代表发表见解,相互间交流、讨论.

教师听取学生见解,点评、总结.并投影出“洗衣机脱水时”和“高速运动的汽车转弯时”的多媒体课件.

点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晶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求知的意识.

[课堂训练]

1.杂技演员在做水流星表演时,用绳系着装有水的水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水的质量m05 kg,绳长l=60cm,求:

(1)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最小速率,

(2)水在最高点速率v3 ms时,水对桶底的压力.

点评c抓住临界状态,找出临界条件是解决这类极值问题的关键.

思考:若本题中将绳换成轻杆,将桶换成球,上面所求的临界速率还适用吗?

2.如图684所示,在水平固定的光滑平板上,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与穿过中央小孔H的轻绳一端连着.平板与小孔是光滑的,用手拉着绳子下端,使质点做半径为d、角速度为ω的匀速四周运动.若绳子迅速放松至某一长度^而拉紧,质点就能在以半径为b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求质点由半径ab所需的时间及质点在半径为b的圆周上运动的角速度.

3.一根长l0.625 m的细绳,一端拴一质量m=0.4 kg的小球,使其在竖直平面内绕绳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求:

(1)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

(2)若小球以速度v=3.0ms通过圆周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多大?若此时绳突然断了,小球将如何运动?

[小结]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在笔记本上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对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

生:我认为本节课中需要我们掌握的关键是:一个要从力的方面认真分析,搞清谁来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能提供多大的向心力,是否可以变化,另一个方面从运动的物 理量本身去认真分析,看看物体做这样的圆周运动究竟需要多大的向心力.如果供需双方正好 相等,则物体将做稳定的圆周运动;如果供大于需,则物体将偏离圆轨道,逐渐靠近圆心,如果 供小于需,则物体将偏离圆轨道,逐渐远离圆心:如果外力突然变为零,则物体将沿切线方向做 匀速直线运动.

投影部分学生的小结,所有同学比较投影出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按照个人对共案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学生以及教学执行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和补充等。是检查备课的依据。

板 书 设 计

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四、离心运动

1.离心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2.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作业

同步训练23页 3

教 学

反 思

航天器 太空中现象 不清楚 难理解

复习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5 年 03 月 18 日 上课时间: 2015 年 3月 25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曲线运动

总课时

总 1 课时

分课题

平抛运动的运用

分课时

第 1 课时

知识点(考点)

1曲线运动、轨迹特点条件

2平抛运动定义、条件

3平抛运动的规律

重点讲解的知识点(考点)

1曲线运动、轨迹特点条件

2平抛运动定义、条件

3平抛运动的规律

重点 练习的知识点(考点)

1曲线运动、轨迹特点条件

2平抛运动定义、条件

3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一.平抛运动

1定义: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仅受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条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仅受重力作用。

二.平抛运动的分解

水平方向:速度为的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例一.某直升机空投物资时,可以停留在空中不动,设投出的物资离开飞机后由于降落伞的作用在空中能匀速下落,无风时落地速度为5 m/s.若飞机停留在离地面100 m高处空投物资,由于风的作用,使降落伞和物资以1 m/s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北运动,求:

(1)物资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物资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3)物资在下落过程中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

答案 (1)20 s (2) m/s (3)20 m

解析 如图所示,物资的实际运动可以看做是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

(1)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故物资实际运动的时间与竖直方向分运动的时间相等.

所以t s20 s

(2)物资落地时vy5 m/svx1 m/s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v m/s m/s

(3)物资在下落过程中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为:

xvxt1×20 m20 m

例二如图3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之间的距离以dH2t2(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  )

3

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

解析 B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由dH2t2得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实际运动是这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对速度和加速度进行合成可知,加速度恒定且与速度不共线.所以应选BC两项.

 

课前针对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几组题目,将有关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物理思想溶于其中,换言之,即以题目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在具体教学中,以题目开路(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其它),然后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教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变讲练讲练讲练,变一法一题见题想法

板书 设计

一.平抛运动

1定义: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仅受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条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仅受重力作用。

二.平抛运动的分解

水平方向:速度为的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

线速度

  1.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 Δl 和所用时间 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

2.大小:v=Δl/Δt

(分析:当Δt很小时,v即圆周各点的瞬时速度。)

3.单位:m/s  

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看砂轮工作视频)。

  4.物理意义:描述通过弧长的快慢。

  5.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角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也可以用角速度来描述。物体在圆周上运动得越快,连接运动物体和圆心的半径在同样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就越大。 

1.概念:连接运动物体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角速度用ω来表示。

2.公式:有(量度式) 

1.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2.频率:单位时间内运动的周数,即周期的倒数,叫做频率。 

3.转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叫转速。 符号用n表示,单位是r/sr/min 

.

1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Δl/Δt=2πr/T

2.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ω=Δθ/Δt=2π/T

3.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 r

作业

40分钟课时作业单元检测卷

教学反思

复习课,我认为:

1、选题时,各题组要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这符合学生的认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2、题目的选编以考纲为纲,以教本为本,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起到示范作用。

3、一组题目解完后,带领学生回过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里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重演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引申变式?哪些题还有哪些解法(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拉成线织成网,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4、题目要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随时调节教学。因为能让学生当场了解解题过程,知道正误,及时反馈,教师由此也能立即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纠正或强化,随时解决,不烧夹生饭,这样教与学的针对性都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了什么?还未掌握什么?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未掌握?等等。

教学无定法,能引起学生共鸣便是好方法。教学内容变化很少,而教学的对象却一届比一届挑剔,要博得学生的欢迎,便要不断反思,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教法,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长青树。这次反思,让我获益匪浅。

复习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5 年 03 月19 日 上课时间: 2015 年 3月 26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曲线运动

总课时

总 1 课时

分课题

匀速圆周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分课时

第 1 课时

知识点(考点)

1.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 、周期、频率、转速

2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Δl/Δt=2πr/T

3.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ω=Δθ/Δt=2π/T

4.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 r

5向心加速度公式

6向心力公式

重点讲解的知识点(考点)

匀速圆周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重点 练习的知识点(考点)

匀速圆周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线速度

  1.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 Δl 和所用时间 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

2.大小:v=Δl/Δt

(分析:当Δt很小时,v即圆周各点的瞬时速度。)

3.单位:m/s  

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看砂轮工作视频)。

  4.物理意义:描述通过弧长的快慢。

  5.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角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也可以用角速度来描述。物体在圆周上运动得越快,连接运动物体和圆心的半径在同样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就越大。 

1.概念:连接运动物体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角速度用ω来表示。

2.公式:有(量度式) 

1.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2.频率:单位时间内运动的周数,即周期的倒数,叫做频率。 

3.转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叫转速。 符号用n表示,单位是r/sr/min 

.

1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Δl/Δt=2πr/T

2.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ω=Δθ/Δt=2π/T

3.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 r

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我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经心,没精打彩,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一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则学生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

板书 设计

线速度

  1.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 Δl 和所用时间 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

2.大小:v=Δl/Δt

(分析:当Δt很小时,v即圆周各点的瞬时速度。)

3.单位:m/s  

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看砂轮工作视频)。

4.物理意义:描述通过弧长的快慢。

5.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角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也可以用角速度来描述。物体在圆周上运动得越快,连接运动物体和圆心的半径在同样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就越大。 

1.概念:连接运动物体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角速度用ω来表示。

2.公式:有(量度式) 

1.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2.频率:单位时间内运动的周数,即周期的倒数,叫做频率。 

3.转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叫转速。 符号用n表示,单位是r/sr/min 

.

1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Δl/Δt=2πr/T

2.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ω=Δθ/Δt=2π/T

3.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 r

4.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基本公式

作业

40分钟课时作业单元检测卷

教学反思

怎样才能提高物理复习课的质量,使师生辛勤劳作,换得丰富的硕果?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

     例如在复习力的平衡问题时,可以根据解答平衡问题的几种方法,设计一组可将有关“方法”溶于其中的小题目,让学生做,这样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掌握物理、运用物理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知识复习与能力提高,最后老师可以进行归纳的总结。

     因此,我认为用这种方法进行物理复习教学,是解决当前物理复习教学效率低,质量不高的有效方法之一。

复习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5 年 3 月 20 日 上课时间:2015 年 3月27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曲线运动

总课时

总 1 课时

分课题

匀速圆周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分课时

第 1 课时

知识点(考点)

1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 、周期、频率、转速

2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Δl/Δt=2πr/T

3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ω=Δθ/Δt=2π/T

4.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 r

5向心加速度公式

6向心力公式

重点讲解的知识点(考点)

匀速圆周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重点 练习的知识点(考点)

匀速圆周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例一:

7

如图7所示,直角架ABC的直角边AB在竖直方向上,B点和C点各系一细绳,两绳共

吊着一质量为1 kg的小球于D点,且BDCDABD30°BD40 cm.当直角架以

AB为轴,以10 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绳BDCD的拉力各为多少?(g10 m/s2)

1240 N 0

解析 

假设小球在如图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半径rBDsin 30°0.2 m

向心力:Fn2r

水平方向

FT1sin 30°FT2cos 30°2r

竖直方向

FT1cos 30°FT2sin 30°mg0

①②解得:FT2<0,说明CD绳已松,则有FT20BD绳与竖直面的夹角大于30°,设为θ,则有FT1sin θ2rrBDsin θ.

FT1cos θmg0,解之得FT140 N.

例二:

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6所示,长为L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

端固定在半径为r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当转盘以角速

ω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钢绳的重

力,求转盘转动的角速度ω与夹角θ的关系.

解析 设座椅的质量为m,匀速转动时,座椅的运动半径为

RrLsin θ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tan θ

F2R

联立①②③得转盘的角速度ω与夹角θ的关系为:

ω.

问题是物理的灵魂,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就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因为这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 

板书 设计

1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 、周期、频率、转速

2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Δl/Δt=2πr/T

3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ω=Δθ/Δt=2π/T

4.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 r

5向心加速度公式

6向心力公式

作业

40分钟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根据解答平衡问题的几种方法,设计一组可将有关“方法”溶于其中的小题目,让学生做,这样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掌握物理、运用物理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知识与能力提高,最后老师可以进行归纳的总结。

复习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5 年 3 月 23 日 上课时间:2015 年 3月 30 日

科 目

物理

年级

高一

主备课

教师

1

备课

教师

1

总课题

曲线运动

总课时

总 1 课时

分课题

圆周运动典型例题

分课时

第 1 课时

知识点(考点)

1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 、周期、频率、转速

2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Δl/Δt=2πr/T

3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ω=Δθ/Δt=2π/T

4.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 r

5向心加速度公式

6向心力公式

重点讲解的知识点(考点)

匀速圆周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重点 练习的知识点(考点)

匀速圆周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主备内容)

我的特色

(二度备课)

例一:

20101月,新疆遭遇了特大雪灾,有的灾区救援物资只能靠飞机空投.如图10所示,一架装载救援物资的飞机,在距水平地面h500 m的高处以v100 m/s的水平速度飞行.地面上AB两点间的距离x100 m,飞机在离A点的水平距离x0950 m时投放救援物资,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求:

(1)救援物资从离开飞机到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2)通过计算说明,救援物资能否落在AB区域内?

(1)10 s (2)救援物资能落在AB区域内

解析 (1)救援物资离开飞机后以初速度v做平抛运动,由hgt2得:下落时间t s10 s.

(2)在这10 s内物资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x1vt100×10 m1 000 m,大于x0小于x0x,故救援物资能落在AB区域内.

例二:

如图11所示,一辆质量为4 t的汽车匀速经过一半径为50 m的凸形桥.(g10 m/s2)

(1)汽车若能安全驶过此桥,它的速度范围为多少?

(2)若汽车经最高点时对桥的压力等于它重力的一半,求此时汽车的速度多大?

(1)v<22.4 m/s (2)15.8 m/s

解析 (1)汽车经最高点时受到桥面对它的支持力FN,设汽车的行驶速度为v.

mgFNm

FN0时,v

此时汽车从最高点开始离开桥面做平抛运动,汽车不再安全,故汽车过桥的安全速度

v< m/s22.4 m/s

(2)设汽车对桥的压力为mg时汽车的速度为v,则

mgmgm

v15.8 m/s.

选题时,各题组要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等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板书 设计

1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 、周期、频率、转速

2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Δl/Δt=2πr/T

3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ω=Δθ/Δt=2π/T

4.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 r

5向心加速度公式

6向心力公式

作业

40分钟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题目要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随时调节教学。因为能让学生当场了解解题过程,知道正误,及时反馈,教师由此也能立即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纠正或强化,随时解决,不烧“夹生饭”,这样教与学的针对性都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了什么?还未掌握什么?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未掌握?等等。

教学无定法,能引起学生共鸣便是好方法。教学内容变化很少,而教学的对象却一届比一届挑剔,要博得学生的欢迎,便要不断反思,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教法,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长青树。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