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浅谈徽派建筑的美学特征

浅谈徽派建筑的美学特征

时间:2018-07-01 07:56:00    下载该word文档

浅谈徽派建筑的美学特征

摘要: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原则,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作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思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歙县、休宁县、祁门县、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以及泛徽州地区。本文以徽州建筑为出发点,从徽州建筑的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和技术性等方面探讨了徽派建筑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 徽派建筑 象征性 功能性 地区性 技术性 美学特征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瑰宝,反映了人们审美方面的需求,而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从整体布局、外观造型、色彩、装饰艺术等都体现了建筑美学特征。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艺术的特征具有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技术性。建筑使用者在实用过程中获得美感、得到享受。人们对建筑的美学感受是全身心的,徽州建筑在几千年的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徽州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充分体现了建筑美学特征,历来被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

一:徽派建筑美学的象征性特征: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中一朵瑰丽的花朵,其象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在徽州聚落的和谐美。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曹文植的这首诗道出了徽州村落的优美,以黟县宏村为代表的徽州村落,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古宏村人科学地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使整个村落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作为徽州建筑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哲学思想,把天地物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枕山、环水、面屏、村落建筑与桥梁、道路、河流、田地、山川的巧妙结合,既尊重自然,融于自然又造自然,形成了徽州整体上的优美风貌。

2)体现在徽州建筑的外观造型上。徽州民居的外部大多都有马头墙,装饰以徽州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为主,大面积的白色墙体,用小面积的砖雕或石雕装饰门楼、门套、门楣,有繁有简,朴素大方,走进细看,则可以看到雕刻十分精美。建筑整体色泽属于无彩色系,即以黑白灰为主,清一色的黑瓦白墙灰砖,清新淡雅,即是对皇室专用奢华装饰的避讳,又表明徽州人民淡雅的生活态度,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洗涤,斑驳的墙面上呈现出冷暖相较的复色,积淀了一种历史感和古朴美。

3)体现在徽州建筑的装饰艺术上。徽派建筑广泛采用徽州三雕:砖雕、木雕、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

二:徽派建筑美学的功能性特征:徽派建筑的功能性体现在徽州建筑的实用性,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而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徽州建筑的实用性最明显地体现在马头墙上。马头墙指的是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顶,因形状酷似马头而得名。在聚族而居的徽州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

除外,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在蓝天白云下勾勒出一条条优美的天际线,独有层次美,显现出徽州建筑的动态的美感,从村落高出远远望去,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动感,马头墙是徽派建筑艺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三:徽派建筑美学的地区性特征:徽州原来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栏式建筑。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大量移民的涌人,人稠地狭,构建楼房也成为最佳选择,但多依山就势,局促一方,为解决通风光照问题,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变成为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便又产生了马头墙。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文化交融的产物。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携带大量资金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资金投入就是对徽州建筑的投入。他们修祠堂,建民居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也逐渐形成了中国建筑中一个独特的古建筑群。 四:徽派建筑美学的技术性特征:徽派建筑的技术性体现在徽州建筑的各个细节中,有门楼,天井,格窗等。门楼是徽州建筑大门配有的门罩,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有些门楼十分讲究,用砖雕或石雕装磺,雕刻形象生动细腻,高雅华贵,是体现主人地位的标志。天井是徽州民居结构中的组成部份,一般为单进或多进房屋中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包围,宽与正间同,进深与厢房等长,地面用青砖嵌铺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具有采光、通风的功能。格窗是天井一周用木格窗间隔的空间,具有采光、通风、防尘、保温、分割室内外空间的作用。

五:结束语

徽派建筑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与自然环境和谐结合中,徽州建筑的装饰艺术上,以及徽州建筑实物的各个细节中。徽派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由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而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浅谈徽派建筑的美学特征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