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武汉市硚口区绿地系统规划 文本

武汉市硚口区绿地系统规划 文本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武汉市硚口区绿地系统规划

一、城市概况及现状分析··········································································1

(一)城市概况
(二)城市绿地现状及分析
二、规划总则·····················································································2

(一)规划范围
(二)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三)规划依据

三、规划指标·····················································································2

四、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与分区···································································3

(一)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二)规划分区

五、城市绿地分类规划············································································3

(一)公园绿地(G1
(二)生产绿地(G2(三)防护绿地(G3(四)附属绿地(G4

六、树种规划····················································································4

(一)硚口区植物现状
(二)树种规划原则




一、城市概况及现状分析
(一)、城市概况1、自然资源
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节气候,为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冬夏季季风交替明显,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1℃;78月平均气温最高,28.7℃,夏季长达135天。由于武汉处于北纬3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83°,居于内陆、距海洋远,周围地形如盆地、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晚上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因而城区气温最高可以达到42℃,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而硚口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6.3℃。
硚口区为武汉市七大主城区之一。武汉市地形属于残丘性河冲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地平,沿长江、汉江展布平原。平原南北两侧和蔡甸区中部为第四纪阶地,呈波状起伏的高岗和低丘,东北和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地貌特征是低山丘陵,南部为丘陵岗地,全境土地大致为二山三水五分田在武汉市主城区内,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硚口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0°33、东经114°19位于武汉市汉口西部,东接长江,与江汉区毗邻,地形平坦。2、社会资源及发展前景
硚口区地处武汉市商贸中心地区──汉口,南滨汉江,与汉阳区隔水相望;西抵舵落口、额头湾,北至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东部是商贸旅游区,西部是武汉市新经济增长带,北接武汉市中央商务区,是武汉市重要的商业发展中心。硚口区总面积为41.46平方公里,全区户籍人口为531662人,其紧邻汉口火车站,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区内有107国道连通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并且有5条主干道和一号轻轨线贯通全区,交通便利;在区辖内有130个社区委员会、10个村村民委员会和11街道。
硚口区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清末到民国初期,国外和国内资本纷纷在硚口投资建厂,南洋烟草、宗关水厂、黄鹤楼酒厂、燧华火柴厂等民族工业企业。而现在硚口区工业重点在机械电子、印刷包装、医药化工、新材料、服装加工和现代物流等产业,同时,引导与汉正街市场内旺销商品相关的塑料制品、小家电等小商品产业。在商业上以汉正街闻名。汉正街以商为媒,又借商兴盛,演绎了江南四大名镇之首,又有近代东方芝加哥的美称。
但作为传统发展的老城区,硚口区遗留了一定的历史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硚口区的人均密度到201011592人每平方公里,人口的高度密集。同时区中存在大量老厂房、旧城区、传统市场和城中村,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硚口区的土地的合理规划和改善人居环境问题亟需解决。为突破区域发展,促进城区持续发展,硚口区《两型社会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将土地的集约利用作为创建"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即把硚口区在东部加快提升商贸业档次,建设商贸旅游区;在中部着力完善商务功能,建设中央商务区;在西部规划了集居住、科研、生产、生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古田产业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都市工业;在滨江地区制定了汉江(北岸)滨水区域发展规划,建设新家园区、东风居住生态区、SOHO商务公寓区和汉正商贸文化区。把硚口建设成为全市土地集约利用先行区,打造以集约发展模式、宜居生态环境、绿色生活方式为标志的都市产业创新区和民营经济强区。(二)、城市绿化现状及分析1、武汉市绿地现状分析
武汉市市域土地辽阔,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市域范围内长江、汉水等8条江河穿插其间,湖泊星罗棋布,山体连绵起伏,水体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20%,具有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独特优势,长江与汉

水在城区内呈Y字形横贯全市,两列东西走向山轴平行排列,27个湖泊散布其间,从而形成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独特城市空间格局,为形成山、水、城、林交融的园林绿化总体特色提供了基本框架。为构建独具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框架奠定了基础。长江与汉水在市域内岸线总长达350km,在主城区内岸线总长达226km沿江岸线具有丰富的江滩和河滩资源,郊区段江滩腹地宽度一般达到500m左右,主城区江滩腹地的平均宽度也达到lOOm以上,局部地段江滩宽度更达到数千米,如洪山区建设江滩宽达1000余米,新洲区双柳千堤江滩宽度更达到了3700余米。另外,主城区内27个湖泊和58座自然山体,现只有13个湖泊和8座山体用于建设城市公园绿地,提供了大量潜在的绿化用地。武汉市在植物区系上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兼有南方和北方植物区系成分,使本市乡土植物物种丰富,兼具南北各种乔、灌、草植物物种。而广阔的市域所备的类型丰富的立地条件,如山地、平原、湿地等,可以种植多种类型的植物品种,保护和发展植物多样性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2、硚口区绿地现状分析
武汉市以自然人文资源和现有绿化条件为基础,结合农田林网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以建立风景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农业生态区等市域大型生态绿地为重点,通过滨湖绿化、山林绿化、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河流)绿化、农田林网绿化,与深入城区的楔形绿地相联系,形成两轴一环、六片六楔、网络化的绿地空间布局框架,构筑武汉市绿地系统环状放射式的网络结构体系。
其中在主城区内并延伸至市域的以龟蛇锁大江为中心的东西轴中,硚口区以南的汉江沿岸建设滨江绿带景观,开辟观江平台,加强堤防绿化,形成开放式的观光绿地景观轴。
一环这一条水体绿化环中六处绿化功能集中区中的金银湖休闲度假区处于硚口区的北面。同时为硚口区的居民服务。
在六片中硚口区与东西湖生态旅游区片相邻,对硚口区的居住环境和生态有很有益的作用。在六楔中以东西湖巨龙湖-径河-金银湖-汉西这一生态廊道,通过这一生态廊道将硚口区的所产生的热岛效应带出,对硚口区内部空气的流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硚口区西北面有金银湖休闲度假区,东北面有江汉区的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南面越过汉江有汉阳区的汉水公园、月湖和其周边的绿化。因此硚口区绿地现状为;
1)、周边绿环条件很好,内部绿化不足。
2)、绿地分布极不平衡,导致部分地区形成了绿化的盲点。该区绿地多分布在三环线、滨水带及铁路沿线上,西部工业区及东部商业区几乎无大型绿地。
3)、由于该区为工商业及居住密集区,导致该区无大型绿地分布,且由于是历史老城,绿化简陋,公共休憩空间贫乏,公园绿地不多。
4)、绿化基础薄弱,现有绿地保护管理不到位。
1

硚口区绿地现状调查统计分析表:
城市绿地中的四大类绿地
绿地类型现有绿地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3027
人(总人口:55.69万)均顷)比例(%
绿地面积(平方米/每人)
公园绿地53.8377(其中水面积为30.90
1.780.97生产绿地8.79110.290.16防护绿地100.19523.311.80附属绿地202.18066.683.63合计365.00
12.06
6.56

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面积(公顷)33.6374
15.1487
1.1166
3.9350

三大指标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
(平方米/人)
数值0.97
6.56
12.06

附属绿地汇总
现有绿地面积(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3027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公顷)比例(%
/每人)(55.69万)
居住区绿地41.91771.380.75商业绿地4.80660.160.09
体育卫生绿地5.13130.170.09工业绿地41.00961.350.74道路绿地57.11251.891.03对外交通绿地0.33380.010.005文化娱乐绿地0.31270.010.005科研教育绿地
51.55641.700.93总计
202.1806
6.68
3.63

二、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区域包括主城区及其间的农业和生态用地。主要规划范围是城镇地区,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绿地生态系统框架和城市用地外延扩展形态。城市规划区面积为41.92平方公里。(二)、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绿地系统规划,结合本区域现状与特色,打造以集约发展模式、宜居生态环境、绿色生活方式为标志的新城区。在规划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依据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中的原则,对相应本区的建设重点、绿地结构体系中对应区域、总体植物配置等结合本区区域实际进行合理规划。2、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城中村改造是硚口快速发展的拦路虎在推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挖掘潜在绿地,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
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将防护绿地重点建设纳入两区的重点规划当中,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两区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结合硚口区地理位置及地域特点,体现滨江滨湖特色,实现引楔入城的绿地设想,见缝插绿,加强建设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努力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5、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和绿树成林、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区绿地系统。6、强调可行性和加强实施管理
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氛围,科学地安排和组织项目施工,强化管理,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三)、规划期限: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始,规划期限分为:中期:2015年;远期:2020年。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3)《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100号令)
4)《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建设部784号)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6)《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027)《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8)《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2

9)《武汉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998-2010年)》
10)《武汉市硚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
三、规划指标
总绿地面积:785.29(公顷)公园绿地面积:304.55(公顷)人口:55.69万人
城市规划区面积:41.92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47(㎡/人)人均绿地面积:14.10(㎡/人)城市绿地率:18.73%
四、硚口区绿地系统结构布局与分区(一)、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根据硚口周边绿色资源丰富,内部绿地缺乏的特点,建立一楔、三带、两横、两纵式绿地结构引入周边良好的绿色资源,并使绿地结构规划与交通路网充分结合,同时增添区内绿化。城区内土地利用率低、绿化率低,通过旧城改造或拆迁,建设一定量的街旁绿地、带状公园、绿化小广场等较小规模绿地,以片林为主要绿化形式。通过公园、生产、防护等各类绿地的合理安排,形成硚口区点、线、面相结合、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绿地系统分布格局。
一楔:指顺应从东西湖区巨龙湖——府河——泾河——金银河的绿地趋势,经
竹叶海公园、长丰公园沿汉丹铁路至区内汉西的楔形绿地。以城郊公园、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为主要组成部分。利用楔形绿地将北侧优良绿色资源引进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三带:其一指汉江及其两侧的绿地组成的带状公园,位于硚口区南侧,长约14.5公里,宽约500米,
结合沿江绿带景观,开辟观江平台,加强堤防绿化,形成开放式的观江绿化景观带。其二指中环线绿带,该绿带是一条集生产绿地、农业用地、防护绿地和公园用地为一体的绿带。其三指北边汉丹铁路防护绿地。
三条绿带与南北向汉丹铁路防护绿地相联系一起构成环绕硚口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发挥着及重要的生态效益。
两横:指以解放大道和长丰大道为轴,串联散点绿地,与两纵一起构成城市内部绿化网架,均衡绿
地分布。
两纵:指以古田二路和武胜路为轴,串联内部散状绿地,同时引入汉江、汉阳绿色资源的南北向带状
绿地。其组主要为卫生隔离带、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绿地布局综合考虑了绿地分布的均衡性即统一性,通过各类绿地的合理安排,形成功能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绿地系统格局。、规划分区:
1、滨水景观带绿地建设
利用临睡开敞空间,按照生态原则分段式规划,公园绿地与防护绿地相结合,江桥口江滩打造成为

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滨江景观绿地。并确保滨水绿地的公共性和开敞性,使其更好地为居民服务。2、区内交通要道绿网规划
着重建设道路附属绿地,可加强与其他主城区绿地之间的联系,改善城市环境,创造生态效益,并以重要道路绿网串联区内绿地散点,构成严整有序的绿地网络体系。3、硚口区北部中环线与汉丹铁路间大型生态绿地建设
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构架,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五、硚口区绿地分类规划
(一)、公园绿地(G1

充分利用南北两侧良好的的绿色资源建设全市性综合公园,隔离城郊,完善绿地结构。内部以集约利用土地,均衡布局为原则,按照服务半径的要求,分别布局区域性综合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等社区公园。见缝插绿,加强建设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确保市民出门500米范围内能够到达公园绿地,方便市民生活。
公园绿地建设与武汉市地理和气候特点相适应,以乔木为主要绿化形式,在区内依托带状绿地、街旁绿地等小游园建设城区片林,以到达改善城区小环境、调节城区小气候的良好效果。

硚口区公园绿地的主要指标如下表:类别代码类别名称规划面积(公顷)占公园绿地比例
(%)1G11综合公园213.3570.05G111全市性公园164.5554.03G112区域性公园48.8016.022G12社区公园35.2011.563G14带状公园13.544.454G15街旁绿地42.4613.94

304.55


3

(二)
1、综合公园(G11
硚口区综合性公园一览表
序号公园名称规划面积(公顷)绿地分类备注1长丰公园7987全市性游憩、生态2竹叶海公园41.10全市性游憩、生态3汉水公园43.58全市性游憩、观赏、生态、防灾
4陈家敦公园32.84区域性游憩、观赏、生态5古乐路公园11.93区域性游憩6
硚口公园
4.03
区域性
游憩

2、社区公园(G12
在居住区内配套建设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等社区公园,居住公园面积在以2~5公顷左右,小区游园人均不低于1平方米,且集中绿地总面积不低于4000平方米。
结合居住人口的分布特点,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块0.2~0.4公顷以上的公园绿地,每个社区至少建设一块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确保市民出门500米范围内能够有一处公园绿地。
社区公园规划总面积约为35.20公顷。
3、带状公园(G14)和街旁绿地(G15

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主要沿区内街道、堤防设置。硚口区土地资源紧缺,同时存在大量老厂房、旧城区、传统市场和城中,村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硚口区《"两型社会"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将土地的集约利用作为创建"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占地相对较小、布局灵活分散,绿化效率高,其是硚口区建设的理想选择。
规划带状公园(G14)面积13.54公顷,街旁绿地(G15)面积42.46公顷。
(二)、生产绿地(G2

区内生产绿地分布在汉丹铁路三角交叉口处,利用此处复杂地形建设生产绿地达到生产、防护、传递楔形绿地的作用。
规划生产绿地(G2)面积为20.54公顷。
(三)、防护绿地(G3

区内主要防护绿地分布在三环线两侧和汉丹铁路两侧。规划汉丹铁路防护绿地宽50米,其是楔形绿地入城的主轴。规划三环线防护绿地100米以上。另,区内国道——解放大道和建设大道规划30米防护绿地,城市主干道——长丰大道、汉西路、硚口路、青年路规划30米防护绿地。其余次干道规划15防护绿地。在工厂与住宅区之间,规划控制35米的卫生隔离防护带。
防护绿地(G3)规划总面积154.82公顷

(四)、附属绿地(G4
1)、对公共设施、工仓储、对外交通、市政设施和特殊用地的附属绿地(G43G44G45G47G48),在核心区绿地率控制在20%以上,中心片区绿地率控制在2530%以上,综合组团绿地控制率控制在35%以上。
2)、居住绿地(G41)按照居住区在区内的不同区位条件,对居住用地内(不含居住区公园)的绿地实行不同的控制要求:核心区内绿地率控制在25%以上;中心区属旧城改造的居住用地,绿地率控制在25%以上,新建居住区绿地率控制在30%以上;综合组团内拆迁改造的居住区绿地率控制在30以上,新建居住区控制在35%以上。
结合住宅区推行物业管理和小区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园林式居住区的达标活动,提高现已建成
住宅区的绿化质量和景观效果,挖掘潜力,扩大绿化面积,积极推行垂直绿化,改善住宅区的绿化环境。
3)、道路绿地(G46)按国家有关道路绿地的规划要求,结合各级道路红线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景观路,其绿地率要求大于40%。红线大于50米的道路(包括解放大道、建设大道、长丰大道、汉西路、硚口路、青年路)绿地率要求大于30%。红线宽度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要求大于25%。
对于区内已经形成的道路绿化要进行植被充实、调整和更新,补齐行道树,更换老化植被,形成良好整洁的道路绿化景观。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六、树种规划
(一)、硚口区植物现状
武汉地处从中亚热带到北亚热带的过度地带,自然条件多样,为种类繁多的植物提供了适于生长繁殖的环境,生物资源较多,分布较广。适于生长繁殖的环境,生物资源较多,分布较广。
武汉市硚口区植物区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兼具南方和北方植物区系成分。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全市典型的植被类型。(二)、树种规划原则
树种规划以生态优先、遵循自然、丰富景观、突显特色为基本原则。具体原则为:
1)推广应用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本地乡土树种。如:梓树、朴树、珊瑚朴、马尾松、紫玉兰、广玉兰、山胡椒、紫薇、柞木、乌桕、棣棠、算盘子、豆梨、绣线菊、胡枝子、中华胡枝子、紫藤、枫香、旱柳、苦槠、青冈栎、构树、枸骨、冬青、胡颓子、蛇葡萄、野花椒、无患子、三角枫、清风藤、盐肤木、化香、满山红、映山红、女贞、络石、荚莲、臭牡丹、牡荆、弥猴桃等。
2)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国内外相同或相近地理、气候条件下的新优树种。如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海拨在600米以下区系的植物品种。
3)从生物习性互补、美观和防护功能配合、群落均衡等方面来安排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的植物配置。
速生与慢生:搭配比例根据绿地性质确定,以保证城市绿化的近远期效果。常绿与落叶:搭配比例控制在46
乔木与灌木:乔木与灌木搭配比例控制在18。地被植物要求全覆盖。4)明确园林基调树种,形成园林植物的统一基调和特色。常绿基调树种:樟树、广玉兰、桂花、大叶女贞、石楠。落叶基调树种:二球悬铃木、枫香、栾树、水杉、池杉。
4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