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龙居寺设计说明

龙居寺设计说明

时间:2020-06-30 02:44:06    下载该word文档

龙居寺可研建筑部分设计说明





建筑部分

一、 概述

本次项目总占地面积144000平方米,约216亩。建筑占地面积432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560平方米

二、 总图设计

(一) 场地概况

该项目位于杭州市城东北,江干区丁桥镇皋城村皋亭山南麓,绕城公路以北约

3千米,距离主城区约14公里。规划用地范围东至余杭区星桥镇(天都城)辖

区分界线,西侧、南侧至皋城村农居点,北至皋亭山。规划用地位于(皋亭规

划管理单元内,地块东西长约570米,南北长约580米。规划总用地面积14.42

万平方米。

(二) 总体布局

1.东西走向的整体布局:

建筑体顺应基本本身的地块特点,即东西向为主要走向;沿山谷为轴线,依次布置文化展示区,上客堂区,佛教中心区,安养中心区,4大区块。

2.组团式的空间布局:

依据总体布局,建筑群内部布置各个景观多样化的经典庭院的空间布局,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景观院落,各自呼应对照。发挥了山体的地形特点,与环境融为一体。

(三) 交通组织

基地内主要道路宽度7米,次要宽度5米,

1. 机动车通过西南角的机动车道进去基地,沿山谷之地进入佛教中心,在基地中心沿东面方向。在山体脚下沿自然景观通向东面。

2. 在进入安养中心的入口在地块的中部向北方向沿入,与内部道路相连接。

3. 机动车正常情况下不进入内部庭院,内部步行人流位于用地内侧,通过连廊和庭院将各楼联系在一起。

4. 佛教的后勤道路流线在地块西北侧,切在道路的尽头设置回车场。

(四) 绿化设计

建筑的建筑群以古典庭院的空间布局,围合起几个景观院落,以山体景观

和活动大绿地为主题,自然地向新城河过度。营造了良好的与自然相融合

的,隐匿在自然环境中的效果。切在地块的个主要节点设置不同景观的主

题来丰富地块景观的多样性。

三、 建筑设计

(一) 建筑造型:

龙居寺的主体建筑功能布局宜采用传统寺庙形式布局,建筑风格沿用其鼎盛时期的南宋风格,其功能构成与时俱进,兼顾修行。文化展示。安养等、功能综合布局。在南宋风格成为基本风格定位,要求建筑在布局、体量、形态、材料、结构、工艺、色彩等方面的设计有专门的考虑。在其他相对次要建筑,采用新结构新材料,但同时体现宋式风格和尺度,但能体现某种宋风韵味、并与地方传统建筑相协调。

(二) 平面布置

佛教活动中心

包括1、礼佛瞻仰,2、修行体验,3、寺务管理,4、僧众生活,5、闭关静修,6、日常接待等功能。

用地6.14万平米,建筑面积约22000平方米。整个禅修中心(宗教活动区)项目共分三条主轴线。

其中:

(一)中轴线拟为座西北朝东南120度方向,由外而内依次为:

1)照壁和放生池

2)天王殿(面阔4间 进深3间),约300方。左右分别建钟鼓楼各一座。每座约200方共600 层高8m

3)大雄宝殿(面阔7间 进深5间),约800方。可同时容纳500-800人举行宗教活动。大殿前面丹墀左右分别建客堂(寺务管理、日常接待)约240方和祖堂约240方。均为一层,层高8m

4)藏经楼为三层的综合建筑:一楼:法堂、二楼:佛堂{水陆内坛}、三楼:藏经阁)。约1500 层高6m

5)山门座西朝东和中轴线成夹角之势。约200

中轴线后面的矿坑遗迹有两个设想:约5000

(1)拟蓄水做人工湖,水池中间建佛阁,阁内塑塔式三层四面毘卢遮那佛。水面作鱼沼飞梁和岸边相连,(鱼沼飞梁现仅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前仅存,为辽宋时代所建遗留)。水池周围矿坑岩壁建栈道配以空中楼阁环绕。

(2)利用矿坑的遗迹和落差,用先进的现代建筑材料,建成一座大的多功能厅。厅的上面设计一座龙居寺的标志性建筑。鱼沼飞梁则建在藏经楼前面。

(二)东轴线依次为

1)观音阁、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约300

2)戒台殿(内设戒台一座)。约400

3)方丈寮(贵宾接待、说法接众、对外交流)。约1050

(三)西轴线依次为

1)倒座楼形式财神殿。(面阔5间进深3间)、约400

2)禅堂。约700平方(修行体验和闭关静修)可容纳200个左右僧众禅修用功。要求禅堂采用大空间形式,不设柱子。

3)僧寮。(僧众生活区)共约3500平方,单人间每间约20平方左右,共约100间。双人间每间约30平方左右。共约50

4)五观堂约2000方左右,可容纳300个僧众生活起居。要求五观堂里面没有柱子。

(四)在西轴线僧众生活区以外的西北角拟建海会阁一座。结合龙居陵园和华侨陵园的优势用来为信众放置往生牌位。(计划能放置10万个左右的牌位)约2000方。配电房约200方。库房约500方。其他附属用房约300方。

佛教安养中心

建筑面积21400平方,计划安置500张床位,分(1)慈善安养区(2)普通安养区和(3)修行安养区。以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选择标准!而且可以提供一些短期安养的空间,以满足一些高端人士短期安养需要和禅修静心体验的需要。

其中:

(一)、慈善安养区和普通安养区

设计方向为综合体形式,按每间40方的空间,约200间,共约8000方。

根据民政部门相关规定标准设计。

其中中心建筑设想为三层的综合性建筑 :一层为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的大斋堂,约500方,二层为大讲堂,约500方。三层为念佛堂,约500方。

(二)修行安养区

利用自然环境,分布于青山绿水之间。拟采用单体式小形建筑形式,每间约60方,均为独立的一厅一卫一厨一卧。每一栋建筑每层可住三到四户,每层约180方—240方。每户每栋最高不超过两层。每栋约360方——480方。共20栋。约10000方。部分建筑设计为套间形式,以方便随护人员陪护和照顾。

御医堂

作为安养中心的配套设施,约5000方。用传统的中医养生,为安养人员配备医护设施和医护人员,方便检查和照顾安养人员的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保健安养的空间和服务!

四、 地下室设置

在地块中为方便停车,设备消防等功能在各区块中设置地下室。

1、 在上客堂的南地块设置9千方的地下室,主要用于停车及设备用房。

2、 在佛教中心的五观堂设置5方的地下室,主要用于停车及设备用房。

3、 在佛教中心的大殿北侧设置8千方半地下室,用于仓储及展览。

4、 在安阳中心的西侧设置7千方地下室,主要用于停车及设备用房。

五、 停车设置

在文化展示区集中设置4千方的地面停车场,用于外部礼佛人员的停车需求。

六、 绿化设计

基地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以山地水系景观资源为依托,并在主要节点和重要

区块上采用佛礼的特色元素,同时在对核心佛礼轴线上,结合山体特色,布置景观带及景观节点。在建筑组团内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特色,做到处处有景,移步换景的特殊效果。

在依托山体的自然地形特色,及山体上的水库,设置水系景观带。在地块的中部处为水系的上游,经观景平台环绕后,沿着步行游步道向基地入口出流淌,使得

参佛的群众能感受到一边佛堂的澄净,一边感受水系自然的恬静。在步行入口处,形成水池,使得游人在入口处能感受到别有洞天的感受。同时水系延续与上客堂内

使得功能地块中,原本空洞的自然特征得到焕然一新的效果。

七、 经济技术指标

结构部分

一、 工程概况

本项目地块位于位于杭州城东北,江干区丁桥镇皋城村皋亭山南麓。规划用地范围东至余杭区星桥镇(天都城)辖区分界线,西侧、南侧至皋城村农居点,北至皋亭山。

项目为寺庙建筑,包括文化展示区上客堂区佛教中心区安养中心区(包括慈善安养区和修行安养区)共4大区块。各区块内均为单层或多层建筑,层数1~3层。在上客堂区佛教中心区、慈善安养区的局部设置一层地下室(佛教中心区设2个)。

二、 设计依据

1.采用现行国家及建设部规范及标准图集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08年版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12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2010

规划及职能部门提供的相关设计依据及所在地区的有关规范或规程。

2.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0.45 kN/M2

地面粗糙度: B类

基本雪压:0.45 kN/M2

抗震设防烈度:6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佛教中心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腾云阁、多功能厅(莲池庄严)戒台殿观音殿五观堂海会阁为重点设防类;其余建筑均为标准设防类

3.建筑分类等级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工程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佛教中心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腾云阁、多功能厅(莲池庄严)戒台殿观音殿五观堂海会阁为甲级;其余均为乙级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二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佛教中心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腾云阁、多功能厅(莲池庄严)戒台殿观音殿五观堂海会阁 三级

其余建筑: 四

三、 上部结构与地下室结构方案

1.结构选型概况

本项目所有单体建筑总高度均不大于24米。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

地下室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

2.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

本工程中,对单体长度超过50米的进行设缝,其余不设缝。对结构单元长度超过35米以上,采取以下措施:

a、设置一道宽800~1000mm的施工后浇带,当后浇带是为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收缩应力时,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不少于45d,当后浇带是为调整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时,后浇带中的混凝土应在两侧主体结构完成,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注,沉降基本稳定的控制指标为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1mm/d

b、楼面结构加强温度筋,对竖向构件考虑侧向温度变形;

c、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

四、 基础设计

因现阶段尚缺工程地质与水文勘察报告,不能准确确定地基基础形式。需根据具体土层分布情况,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及墙柱荷载,来确定采用桩基础或者天然地基。

地下室抗浮问题需根据水文资料确定,有必要时采用单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或岩石锚杆抗拔。

五、 主要结构材料

1.砼:C40~C30

2.钢筋:HPB300级钢、HRB400级钢

3.钢材:Q345B

4.墙体填充材料:外墙填充墙MU10烧结多孔砖(≤1640kg/m3)

内墙填充墙A3.5,B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六、 消防结构专篇

本工程各单体耐火等级均为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墙柱梁板截面尺寸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按满足相应耐火等级要求确定

给排水部分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业主的设计要求及各工种提供的有关图纸及资料

二、 给水设计

(一)水源

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管道由市政道路将两DN150的市政自来水管道引入本工程基地市政自来水管道进入基地后经过两只消防水表围绕主楼及主干道形成室外消防给水环网另在一只消防水表旁设一只总生活水表并引入基地的生活给水管道。

(二)用水量计

工作人员用水量标准采用50L/班,宿舍人员用水量标准采用300L/d,商业部分用水量标准采用8L/ m2d,绿化浇洒按1.5L/d考虑,另考虑10%的未预见水量,则基地最大日用水量为220 m3

本工程室外的用水点、地下层~一层的用水点由市政给水管道直接供水。

本工程除市政自来水管道直接供水的部位外均采用底位水箱+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加压供水的方式,屋顶不设生活水箱。给水加压设备设于地下室生活水泵房内。

上客堂地下水泵房内设有生活水箱(不锈钢板结构、分为两格),生活水箱容量为50M 。变频调速水泵机组由两路电源供电,每组生活水泵为台,一备,另外还设有一台小泵及气压罐。

二、 热水设计

本工程上客堂采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加热装置采用燃气热水炉),平板式集热器设在屋顶。热水罐为两只,每台容量2M 热水系统水源为变频调速水泵机组。热水系统采用上行下给方式,与冷水系统的压力基本相衡

本工程佛教安养中心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拟采用集中集热、分户储热的形式,平板型集热器设在屋顶辅助加热采用电加热

三、排水设计

(一)室外排水

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1.雨水

基地雨水经室外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排出管管径为dN500dN600

2.污水

本工程污水量按最大日用水量的90%计,为200 m3/d。基地污水经室外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污水排出管管径为dN300

(二)室内排水

室内排水为废水、污水、雨水分流制地下层采用潜水泵排水。

四、管材选用

室内给水管采用钢塑管,丝口连接。室外市政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承插连接。

室内排水管、雨水管采用柔性铸铁管,法兰连接。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波纹管,承插连接。

室内管径≤DN80的消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管径> DN 80的消防管采用无缝钢管、二次镀锌,卡箍连接。

消防专篇

给排水部分

一、消防设计参数

本工程消防水泵房设在上客堂地下层,消防水池容量为220m318m3消防水箱设在上客堂屋顶。基地内各建筑消防用水均由该水泵房供水。本工程室内消防系统由消防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建筑灭火器组成。

消防系统的设计参数如下:

室外消防栓用水量按25L/S计,室内消防栓系统用水量按15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水枪充实水柱按7m计。

自动喷水系统按30L/S、火灾延续时间按1小时、喷头最低工作压力按0.1Mpa计。

本工程建筑灭火器配置危险等级按中危险级设计

二、室外消防

由市政道路将两DN150的市政自来水管道引入本工程基地市政自来水管道进入基地后经过两只消防水表围绕主楼及主干道形成室外消防给水环网。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保护半径小于150m

三、室内消防

1.消火栓系统

上客堂及慈善安养区每层均设DN65单出口消防栓,消防栓的间距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防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防栓系统的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1.0Mpa,栓口的出水压力不大于0.50Mpa 。消防栓水泵设两台,一用一备。室外设有消防栓接合器1只。

2.自动喷水系统

本工程上客堂设自动喷水系统,喷头的作用温度采用68喷淋系统稳压装置设在屋顶机房内。自动喷水泵的启动由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启动,每层每个防火分区设带有启闭信号的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及试水阀。每组湿式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超过800只。自动喷水泵设两台,一用一备。室外设有自动喷水接合器2只。

3.药物消防

本工程室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2005有关规定配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卫生与防疫专篇

给排水部分

(一) 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4.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6月卫生部颁布)

(二)防疫措施

1.生活饮用水水池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但两水池及水泵共用一个房间,并设有通风系统。生活饮用水水池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的水箱。生活水池上部无污水管道。

2.生活给水二次加压水泵采用恒压变量变频调速水泵,不设屋顶生活水箱,防止二次污染水质。

3.生活饮用水池进水管,出水管对侧设置,防止短流,且水池进水管管口高出池内最高水位,防止池水回流污染城市给水管。溢流管和泄水管的排出口排至泵房排水沟,且排出管口高出排水沟上沿0.15m。池顶设通气管。

4.本工程总水表之后设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红线内给水管网之水倒流污染城市给水。

5.室内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置通气管,改善排水水利条件和卫生间的空气卫生条件。

6.室内所用排水地漏的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

7.空调机凝结水排水和机房地漏排水设独立排水系统,排至屋面或排水明沟,以防其他排水管道的有污染气体串入室内。

环保专篇

给排水部分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3.水泵隔振技术规程(CECS59:84)

(二)环保措施

1.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不超过1.0m/s,防止水流噪音的产生。

2.泵组采用隔振基础。

3.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

4.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式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

5.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防止对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

节能专篇

给排水部分

本工程采用如下的节水节能措施

1.尽量采用市政给水管道直接供水。本工程室外的用水点、地下层的用水点由市政给水管道直接供水。

2.卫生间座便器采用容积为6L的冲洗水箱。

3.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

4.本工程上客堂及佛教安养中心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

电气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及规范标准

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9、《通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2011

10、《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 -2006

1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

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98-2005

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1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1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2007年版)

其他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设计技术要求及先期提供的市政管网资料 2)相关专业提供的基础设计资料

工程概况

项目建筑占地面积432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560平方米,主体建筑属多层公共建筑,最高建筑高度可答24米,分为佛教文化展示区,佛教活动中心,佛教安养中心三大部分

设计

本工程拟设置电气系统包括:高低压供配电系统、电力照明系统、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电气节能措施及其它专业预留接口。

其它专业的预留接口:

1.通讯系统、消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安防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机电设备监控系统、自动扶梯及电梯、排水设备等的预留接口

2.照明控制的预留接口

3.应急照明控制的预留接口

负荷性质及负荷计算

1、负荷性质

本工程所有消防设备,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佛教活动中心安防系统,珍贵展品展示照明用电;上客堂电梯,厨房部份电力如冷库,餐厅、门厅及高级客房、康乐设施、厨房主要通道的照明用电经营管理用及设备管理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电源为一级负荷。

地下室污水泵、生活水泵电力、雨水泵电力等为二级负荷,其余用电为三级负荷

2、负荷估算

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2007年版)用电负荷根据单位指标法估算,估算负荷约为4340KVA,拟设6台800KVA变压器。

供电电源及电压

在文化展示区域一层设置 10KV开闭所一座,由就近市政10KV城市电网引来两路独立10KV电源,采用10KV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烯烃护套电缆沿市政高压预制管沟敷设引入。高压配电系统电压为10KV,低压配电系统电压为交流220/380V。本地块无特别重要设备,不设柴油发电机。

变配电所

1.于本工程首层自设10KV开闭所供电,在上客堂地下一层设置10kV总配电所,由 10KV开闭所引入两路独立10KV专线供电。高压运行方式为10KV双路常供,高压10kV主结线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10kV馈电柜引电至各区块二级专用变电所。

变配电所布置如下:

区域变电所

位置

变压器

10KV总配电所附设 1#10KV专用变电所

上客堂地下一层

2800 kVA

2#10KV专用变电所

佛教中心

地下一层

2800 kVA

3#10KV专用变电所

安养中心

地下一层

2800 kVA

1) 10 kV配电所10kV中压配电柜采用铠装式金属封闭开关柜(带电加热器),内置手车式真空断路器。各二级专用变高配选用金属环网开关柜,操作机构采用手动+电动操作。

2) 10kV/0.4kV变压器采用环保节能型干式 (浅注树脂封装)变压器(配温控器),变压器带轴流风机及防护外罩,防护等级为IP3X。

3) 低压开关柜采用抽屉式或固定分隔式开关柜,防护等级为IP3X;主结线采用单母线分段,主进开关和母联之间设电气和机械闭锁,保证三个断路器不会同时合闸;主进开关和母联采用自投自复,自投手复和手投手复方式(通过选择开关确定)。

4)各高低压配电(控制)柜进出线回路开关均预留BMS接口。

此方案需经电力局审批通过。

2.专变继电保护

1)高压配电系统采用带微处理器的多功能数字式综合继保装置。

-高压进线开关采用过流,速断,接地保护和低电压保护。

-高压馈线开关采用过流,速断,零序电流保护和变压器高温保护。

2)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带微处理器的智能控制单元。

-低压主进线开关采用长延时,短延时和失电压保护。

-低压馈线开关采用长延时,瞬时保护。

-低压母联断路器与进线断路器设置电气及钥匙连锁。

3)真空断路器操作电源为DCll0V

4)干式变压器设自动温度监测和超温保护。

3.计量方式

1)供电部门计量:采用高压计量方式,在配电所高压进线处设置专用计量柜集中计量。

2)内部核算计量:根据甲方管理上要求在低压配电系统进线侧设计量或末端配电箱处设电度表,低压计量由业主自行管理。

4.无功补偿

1)无功补偿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变电所及动力配电柜低压侧进行,设置低压电容柜,自动调节功率因数,补偿后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3

2)所有气体放电灯加补偿电容,使功率因数大于0.9

5.电力监控系统

本工程在10KV变配电所设置一套智能电力监控系统EMS,对各区块供配电系统进行监测及实施节能控制。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主机设置于10KV总配电所值班控制室,通过网络接口,开放协议与BAS 系统进行集成。

低压配电系统

1.从10/0.4kV变压器低压侧,采用铜质密封式母线排或电缆引低压电源至低压主配电柜。

1)从主配电柜采用密封式母线排或绝缘电缆经电缆桥架布线至各分配电房及机电房。供电方式为树干、放射式相结合。

2)消防负荷以及一级负荷配电自变电所两段母线各引一路电源至机电设备用电处,两路电源在各机电设备用电处进行末端自动切换,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3)二级负荷配电自变电所一般用电及重要用电负荷母线馈出单回路电源至机电设各的电源箱。

4)三级负荷配电自变电所一般用电负荷母线馈出单回路电源至机电设备的总配电箱,当供电系统为非正常运行方式时,可将其切除。

5)供应一级负荷的配电级数不超过三级。

2. 地下室车库电源进线从变电所开始消防和非消防电源严格分开供电,按防火分区设置低压配电间。

电(线)缆线路选择和敷设

1.本工程电线电缆使用场所分级为一级场所,电缆阻燃级别按B级考虑,电线阻燃级别按C、D级考虑。

2.所有密集敷设的低压配电电缆均采用WDZ交联阻燃低烟无卤聚乙烯绝缘电线电缆,消防负荷及重要负荷线路的供电干线及分支干线电缆应采用MI矿物绝缘电力电缆或WDZN耐火电缆,消防分支线路和控制线路采用WDZN交联阻燃耐火低烟无卤聚乙烯绝缘电缆。

3.室外干线线路采用同类型的钢带/钢丝铠装电缆沿预制管沟或直埋敷设。室内低压干线线路垂直部分采用电缆梯架沿竖井敷设,水平部分采用梯架/托盘/槽式电缆桥架敷设,楼层或区域配电箱出线采用镀锌金属线槽在公共通道或吊顶处敷设,末端穿热镀锌金属线管敷设。

4.垂直供电干线采用铜质封闭母线槽在电气竖井内明敷。

5.高压进线在室内采用防火槽式电缆桥架敷设。

环境特征和配电设备的选择

水泵房、地下室属潮湿环境,燃气调压间为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其他场所均为正常环境。潮湿环境选择防潮型产品;爆炸火灾危险环境选择防爆产品。

动力配电

1.本工程动力负荷均采用低压AC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

2.低压动力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消防负荷采用低压两回路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

3.容量在30kW及以上的电动机采用降压起动方式,容量在30kW以下者直接起动。消防用电设备可在现场控制,也可在消防控制中心自动或手动控制。其余设备可就地控制,同时预留BAS控制接口。

4.配电线路采用断路器进行短路和过负荷保护,电动机采用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

5.所有配电箱内预留25%空间作为备用,所有配电箱、电缆、断路器应有明显标志。

十一照明系统

本工程设置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景观照明、道路照明等。

(一)照明光源及灯具

1.光源的选用:照明设计贯彻“绿色照明”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选择合适的照明光源,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天然光,选用高节能高效光源及灯具,辅助用房、办公用房采用T5细管径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大堂、餐厅采用节能灯为主要光源,有调光要求的场所采用节能灯、白炽灯和卤钨灯结合的光源。

2.镇流器等灯具附件的选用:荧光灯自带电子镇流器,金属卤化物灯采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5。

3.二次装璜各主要场所的基本照明功率密度值LPD不应大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附表标准值,照度允许±10的偏差,二次装璜照明灯具的效率要求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第3.3条要求。

4.建筑景观照明设计应服从景观照明设计的总体要求,景观亮度、光色及光影效果应与所在区域整体光环境相协调,景观照明设置轮廓照明、投光灯照明、立面照明,其中立面照明可由多组彩色LED灯带构成的大型灯组。

5.公共场所、配电所、水泵房、消防中心、计算机房、管理机房、大空间功能厅、电梯前室、疏散通道、前室及其它地方按国家规范,均设应急照明灯具。疏散通道及公共出口设疏散指示标志。疏散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90分钟,消防工作区域备用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分钟。应急照明将按规范规定进行设置,其分配如下:

区域

照度(Lux)

电源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前室

100 %

出口指示灯

100 %

配电房

100 %

地库层

25 %

公共区域

20 %

服务区域

20 %

走道

20 %

消防有关的机房

100 %

主要设备房(包括消防控制室、保安控制室、高低压配电房、消防水泵房、水泵房、风机房、锅炉房、电话通讯机房、计算机网络机房)

100 %

(二)照明配电

工作照明电源引自相应的变压器。应急照明电源分别引自不同高压分段母线上的变压器低压侧,并在应急照明箱处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为保证应急疏散照明的可靠性,其后备电源采用灯自带直流蓄电池电源,考虑到电池运行的损耗,应急时间不小于90分钟。

路灯照明和景观照明,设计时按估算负荷预留电源。

(三)照度标准

区域

照度(Lux)

区域

照度(Lux)

、餐厅、藏经阁

200(地面)

门厅、医护室

300(地面)

多功能厅

300~350(地面)

停车库(室内车道)

100(地面)

办公

500(地台完成面上800mm上)

停车库(室内车位)

50(地面)

后勤区

200~300(地面)

客房、公寓起居室

75~100一般活动区域

主要设备房

200(地面)

楼梯

100(地面)

(四) 照明节能控制

1.除电梯厅及门厅外,楼梯间、走道的照明的控制,可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应急照明应有应急时强制点亮的措施。集中遥控节能管理方式

2.充分利用天然光,根据天然光的照度变化控制电气照明的分区;根据照明使用特点,采取分区、分组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控制点。

3.上客堂的大堂、餐厅、会议室佛教中心等公共场所照明等采用智能照明控制和调光系统,并设置至BA系统的电气接口。

4.室外照明、景观照明应具备深夜减光、平日、节日、重大节日的开灯控制模式。

十二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

(一)防雷保护

杭州年预计雷暴日数为40/年,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设置,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需考虑弱电电源系统信号线路上防雷击电磁脉冲。

1.屋面防雷接闪器采用在屋顶明装设接闪带(Φ16热镀锌钢),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X10m12mX8m的接闪网格(上人屋面接闪带网格应暗敷,非上人屋面接闪带网格应明敷),同时利用屋顶永久性金属构架做为接闪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且突出屋面0.5米以上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金属管道、设备外壳等均与屋面接闪带电气相连。

2.接地体:利用基础梁内的两根不小于Φ16的主筋作接地体,无主筋的内敷两根Φ16热镀锌圆钢。主筋间连接需焊成围绕建筑物四周的闭合的电气通路。圆钢与圆钢搭接时应为圆钢直径的六倍(双面焊接)。室外接地处结合装修设置保护措施,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防雷接地线在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需设补偿装置。

3.引下线: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顶、梁、柱结构体内两根主钢筋(大于Φ16) 通长作为引下线(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小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构件内钢筋及箍筋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螺丝或对焊连接。在室外距地0.5米处预埋接地连接板,洞壁外按接线盒设计,与被利用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焊接连通,供测试、连接人工接地体、等电位连接作用。连接板上焊接甩出一根-40X4mm热镀锌钢扁钢距外墙的距离不小于1.2米,室外覆土埋深0.8米。引下线沿周长水平间距不应大于18米。在建筑物引下线附近保护人身安全采取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引下线3米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千欧米,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 15CM 厚砾石层;在引下线附近采用护拦、警告牌;利用建筑物内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 贯通且不小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

4.防侧击雷:隔层利用建筑物周边框架梁内2根Φ16水平钢筋通长土建绑扎连成均压环,并与作引下线的钢筋绑扎连通。外墙内外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干挂金属构件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5.为防止闪电感应,平行敷设的设备通道内管道、构架和电缆桥架,当水平或交叉净距离小于100mm时采用跨接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应大于30m,交叉净距离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建筑物内设备、管道及构架等金属物,应就近接至防雷装置或共用接地装置上。

6.防闪电涌侵入,电缆埋地引入时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等电位连接带或防雷接地装置相连。进出建筑物的架空和埋地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屋顶配电箱或其他用电设备应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从配电箱引出的配电线路应穿钢管,在配电箱断路器的电源侧与外壳之间设置符合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7防雷建筑物应设置内部防雷装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下列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同时外部防雷装置与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之间,应满足间距隔离的要求,若在钢筋连在一起、电气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建筑中,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无要求。当间隔距离不能满足时,金属物应与引下线直接相连,带电线路应通过浪涌保护器与引下线相连,其中在电气装置和防雷装置共用的前提下,低压电源总箱处应装设符合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0.5m。

8为防止雷击电磁脉冲,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装置相连。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内钢筋、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系统与防雷装置共用接地系统,并应在需要之处预埋等电位连接板。当外来金属管路、电气线路多处进入建筑物时,在地下室设置室内等电位连接带,并将其就近连接至内部环形导体或基础接地体的钢筋上。变配电所及底板基础钢筋采用电气焊接做屏蔽处理。电气线路采用屏蔽电缆时,应在屏蔽层两端及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当弱电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双层屏蔽,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防雷引下线最小平行净距应小于1m。

(二)接地安全

本项目提供以下接地系统:

- 高压供电接地系统(保护接地)

- 变压器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

- 低压供电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保护接地)

- 电话网络及电话交换机接地系统

- 计算机及综合布线接地系统

- 弱电及电信接地系统

- 防雷接地系统

- 总等电位和卫生间,游泳池等潮湿场所局部等电位联结接地系统

1.本工程低压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 。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器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2.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的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以建筑物、构筑物的金属体、构造钢筋和基础钢筋作为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否则应在室外增设人工接地体。

3.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在建筑物各单元配电间及变电所设置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MEB,将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金属构件、接地干线等与总电位端子箱联结。带淋浴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4.各设备机房设置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并分别与楼层等电位连接端子板连接,弱电机房接地端子箱通过一点与地下室基础直接可靠连接。弱电控制中心、消防安防监控中心接地系统自成体系,通过一点与地下室基础可靠连接。

5.用电安全

1)所有的插座回路的微型断路器均配置30 mA的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

2)洗手间、浴室、洗衣房等潮湿场所或区域将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处理,并配置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设备(如电动机等)配置接地保护。O区和1区内用电设备采用标称电压不超过12V的安全电压供电,2区内用电设备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措施。

3) 如厨房、冷库、液化石油气体间、电池间、园林水景等特殊区域照明和插座应满足相应的防护等级要求。

4) 所有移动设备除采用规范规定的保护措施外,均采用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30mA)。

消防专篇

电气部分

一、消防负荷等级

工程消防设备电源应为一级负荷。消防电源由二路电源同时供电,末端自动切换。

二、应急照明

1.在走道、疏散楼梯间出入口、门厅、地下层及通往室外的出入口和走道出入口等设置疏散照明,疏散照明灯具内自带蓄电池。应急时间不小90min

2.在消防值班室、变电所、消防水泵房等主要场所设置备用照明,电源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分钟。

三、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形式和组成

遵照业主物业管理的模式, 本工程各区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独立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按一级保护对象设计。在上客堂、佛教中心、安养中心地下层分别设置消防控制中心各一座,并有直通室外的出入口。

系统形式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控制主机设置在各消防控制中心,包括有中文火灾集中管理系统, 火灾报警控制机、火警电话总机、消防广播主机、模拟显示屏、手动联动控制柜及直流电源等设备。报警线、电源线、多线联动控制线、广播电话线等均引自消防控制中心。

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采用总体保护方式。在各单体每层消防电梯前室及地下汽车库、裙房设置楼层显示器(以识别火灾楼层)与消防接线端子箱。

报警系统包括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报警按钮、水流指示器等。联动系统包括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气体灭火系统、非消防电源切除、防火卷帘控制、空调通风系统等联动系统。并为安防系统设置输入/输出控制接口,在启动火警时,电磁门钩及电磁门锁应能自动开启。

另外,本系统配有消防电话系统、消防公共广播系统,形成一套完整的报警系统。消防控制中心内设广播控制装置,火灾时消防联动控制,向相关区域播出紧急广播,疏导交通和指挥扑救。平时可作为公共区域的背景音乐和有线广播,分区和全区域进行业务,宣传,环境和其他广播。

四、设备选型及系统布线

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选用计算机控制的地址编码全总线制设备。设备安装在消防控制中心内,建筑物内所有线路均采用难燃型耐高温铜芯穿钢管暗敷在墙、楼板等非燃烧体结构体内。

五、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按照一级保护对象设计,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剩余电流检测点设置在各照明(动力)主配电柜,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控制器安装于各消防控制中心。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探测漏电电流、过电流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只报警,不切除漏电线路上的电源)

2.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

3.显示系统电源状态。

环境保护、卫生防疫及劳动保护专篇

电气部分

1、防静电及电击。

1)选用的电气设备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装符合电气安装规定;当无法满足时,采用防护措施;对潮湿场所的用电设备采用漏电保护。

2)低压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各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各变电所内所有不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均须可靠接地,接地装置采用建筑的基础内钢筋作综合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Ω;所有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电气竖井内敷设专用接地干线(扁钢);建筑物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

2、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

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屏蔽措施,将变电所电磁辐射的作用和影响限制在所规定的空间内,防止传播与扩散。通常可采用板状、片状或网状的金属组成的外壳来进行屏蔽。同时为了保证高效率的屏蔽作用,防止屏蔽体成为二次辐射源,屏蔽体应该有良好的接地。此外还可利用反射、吸收等减少辐射源的泄漏来加强防护,并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3、所有变压器均采用低噪声变压器。设备机房避免设置在对噪声敏感的区域下方。

节能专篇

电气部分

、配电系统

1、 变电所靠近负荷中心设置,以缩短供电半径,减少线路损失。

2、选择SC(B)10-Dyn11型高效低能耗节能型变压器,根据负荷分布情况,选取容量与实际负荷相配合的变压器,提高变压器的技术经济效益,优化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运行方式为两两变压器组合,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率为75%左右。

3、变电所低压侧设置集中无功补偿装置,使10KV侧功率因数在0.93以上。荧光灯、节能灯等气体放电灯设置单灯就地补偿。

4、合理选择线路路径:负荷线路尽量短,以降低线路损耗,并按技术条件/经济电流密度确定导体截面。

5、谐波治理

(1)选用用电设备的谐波电流限值满足划范要求。(参考上海市地方标准《公共建筑电磁兼容设计规范》DG/TJ08-1104-2005);

(2)采用在变电所集中无功补偿电容器上串接适当参数的调谐电抗器以抑制线路上3次的谐波。

(3)变压器选用Dyn11接线,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形式采用TN-S制。

5、 生活给水泵、风机可采用变频器控制,选用高效率电动机,减少电动机的各部分损耗,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在动力配电系统主干线上靠近骚扰源处设置无源滤波装置,同时应该避免发生电网局部谐振。

7.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对给排水系统、采暖通风系统、制冷系统、电梯、电气照明和其他机电设备进行测量、集中管理和程序控制,以实现最优化运行。

8.选用绿色环保且经国家认证的电气产品。在满足国家规范及供电行业标准的前提下,选用高性能的变压器及相关配电设备,选用高品质电缆、电线,取得节约电能的效果。

9、照明设备节能方法如下:

(1)选用节能高效光源及灯具,一般场所采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或带电容补偿的镇流器。

(2)上客堂的大堂、餐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及佛教中心等公共场所照明等采用智能照明控制和调光系统,并设置至BA系统的电气接口。客房采用客控系统,对客房的空调进行自动控制,人离开房间时延时切断除冰箱和电脑外的其他电源。

(3)充分利用天然光,根据天然光的照度变化控制电气照明的分区;根据照明使用特点,采取分区、分组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控制点。

(4)主要场所装璜照明照度标准及LPD设计必须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要求。

(5)照明设备谐波含量限值符合要求,三相照明线路各相负荷的分配,应保持平衡,在配电箱内最大和最小相负荷不宜超过30%。

、计量

对大型用电设备,如电梯、水泵、风机以及以电能为主要能源的制冷机组和热水生产设备,以及功能区域等照明用电应设置分项计量系统的用电计量装置。 用于内部节能考核的电能计量装置,精度等级不应低于1.0级,且不应与电业收费的计量装置串接。用于电业收费的电能计量装置,应满足当地电业部门的要求。

、可再生能源利用

(1)区内景观照明局部可采用光伏照明系统(保证率40%)。

(2)地下室等难以采光的场所,宜选用太阳能导光系统。

弱电部分

一、设计依据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3.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

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7);

5.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6. 《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GY/5075—2005);

7.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94);

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84-2004

9.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

1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2001);

11.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

12. 《出人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4-2007);

1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1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9);

15.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1-2006);

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GB50189-2005)

17. 业主的设计要求及各工种提供的有关图纸及资料

三、 设计范围

本项目主要由佛教中心,安养中心,上客堂、文化展示(含停车场)四大部分组成。对应以上四大部分拟建以下弱电相关子系统:

通信网络接入系统

运营商通信接入系统

手机信号覆盖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语音交换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

有线计算机网络系统

无线WLAN系统

无线对讲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入侵及求助报警系统

门禁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

背景音乐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不间断供电系统

机房工程

弱电机房电源及接地

四、 弱电概述

本工程弱电系统按龙居寺的要求及功能需求设置。本工程的智能化系统设计遵循先进性、开放性、适应性、集成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经济实用性、安全可靠性的原则,创造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并为适应今后的技术发展,预留方便的扩展空间。

五、 通信网络接入系统

(一) 运营商通信接入系统

在本项目内设置多家通信运营商接入总机房,便于业主对多家通信运营商提供的固网接入服务(有线电话及数据网络业主)进行按需选择。

通信运营商提供的主干接入语音及数据服务建议均采用大对数单模光纤形式实现,接入主干光纤建议采用一用一备方式,采用最少为2*24C单模光缆并在通信运营商接入总机房内上光纤配线架端接完毕,便于后期的使用及维护。

(二) 移动信号增强系统

移动信号增强系统建议采用综合无线覆盖系统(多网融合系统),同时满足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移动通信系统,满足从850Mhz~2.45Ghz之间的移动通信业务服务,同时满足2G/3G/4G/WLAN业务服务。不用通信运营商之间相邻频段之间的业务服务需进行邻频调整,避免相互干扰。

系统主要由中继收发通信设备、信号传输网络、信号接受和发送天线组成、系统设备安装在电信运营商机房内,室内天线根据建筑的内部具体布局设置。

六、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由5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工作区、水平区、管理区、干线区、设备间组成,对应说明如下:

(一) 工作区子系统

根据业主方要求,工作区所有语音、数据RJ45终端均采用六类信息模块均采用RJ45六类接线模块。

点位建议配置说明如下:

佛教中心:

服务区域(山门)

按照每个工作位置:1*语音+1*数据;

办公区域(方丈寮)

按照每个工作位置:1*语音+1*数据;

斋堂区域(五观堂)

按照每50㎡开间1*语音+1*数据;

佛教演礼区域(财神殿、大雄宝殿、戒台殿、观音阁、藏经阁、天王殿、海会阁等)

按照每个区域:2组(1*语音+1*数据);

僧侣宿舍(僧寮)

按照每个房间:1*语音+1*数据;

安养中心

服务区域(御医堂)

按照每个工作位置:1*语音+1*数据;

客房区域(修行安养区、慈善安养区)

按照每个房间:1*语音+1*数据;

卫生间座便器旁:1*语音

语音可为并线为同线电话,可以在客房内或楼层弱电井/间的结构化综合布线配线架上进行跳接管理。

上客堂

服务区域

按照每个工作位置:1*语音+1*数据;

客房区域(上客堂、挂单寮)

按照每个房间:1*语音+1*数据;

卫生间座便器旁:1*语音

语音可为并线为同线电话,可以在客房内或楼层弱电井/间的结构化综合布线配线架上进行跳接管理。

文化展示

服务区域

按照每个工作位置:1*语音+1*数据;

文化展示、文化传播

按照每个开间:1*语音+1*数据;

(二) 水平区子系统

语音系统线缆

模拟程控交换系统Cat3 2P UTP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Cat6 2P UTP

数据系统线缆:均采用Cat6 2P UTP

POS系统线缆:均采用普通市话电缆;

水平布线的水平距离不超过90m

(三) 管理区子系统IDF&IODF

语音及数据线缆在管理区均需在配线架上端接完毕,便于后期的统一管理。

语音如为模拟程控交换系统,建议语音系统配线架需采用110配线架/10对可断开配线架模块(接式配线架),便于客房区同线电话的跳接管理。

语音如为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建议语音系统配线架需采用8对可断开配线架模块(接式配线架),便于客房区同线电话的跳接管理。

数据线缆在管理区均上标准Cat6类跳线盘端接完毕。

管理区子系统的配线架等设置均需采用可正面维护设备。

(四) 干线区子系统

语音如为模拟程控交换系统,建议语音系统干线为大对数Cat3类电缆,并留有适当冗余。

语音如为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建议语音系统干线为大对数单模光纤,配置标准为每48个工作区点位2芯单模光纤,并留有适当冗余。

数据系统干线为大对数单模光纤,配置标准为每48个工作区点位2芯单模光纤,并留有适当冗余。

(五) 设备间系统(MDF&ODF

所有语音及数据线缆均在设备间内上MDF&ODF配线架进行端接完毕,便于以后的使用与管理。

IT机房:主要对寺庙内宽带网、办公管理网、进行汇接和管理,它汇接的对象有二种介质:光缆和铜缆光缆采用机架式光纤连接箱终接,配线架模块均与管理区选用设备一致

IT机房电话配线间主要寺庙电话系统的语音主干(或水平线缆)进行汇接和管理,所有语音电缆用均采用复接式配线架端接。

七、 语音交换系统

(一) 电话交换机配置要求

寺庙电话交换机能满足大话务量的处理,操作维护方便和先进的组网、数据通信能力,以及完善的软件功能和丰富的寺庙功能,系统基本配置要求如下:

数字话务台:原则上按1个话务台/ 100间客房进行设置,并应考虑前台及备用的需要。

数字话机:在上客堂及安养中心设置的服务部门,如前台接待、后勤服务及管理区域设置带有显示功能的数字话机,可将客人的分机号码以及相关信息显示在数字话机上,以提高服务员对客服务质量。

自动计费软件:可采用系统内置或外挂软件,但必须与寺庙管理软件PMS无缝连接。

IP话机功能:选用的电话交换机具有IP话机扩展功能。

总机电话录音功能:保留话务台24小时录音资料。

八、 计算机网络系统

本项目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个完全物理隔离的网络组成,即:寺庙办公管理网寺庙客房宽带网(分为有线和无线两部分)、寺庙客房电视点播网,各网络应用如下:

寺庙办公管理网:主要承载寺庙PMS,电子邮件(EMAIL)应用,财务系统数据的统计和查询等,该网络是寺庙管理的基础网络。

寺庙客房宽带网主要用于客人的internet接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部分,其中无线部分主要覆盖客人区。

设计原则

寺庙办公管理网:作为寺庙办公的信息传输支撑网络,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扩展性

寺庙客房宽带网:其功能主要是为住店客人提供互联网访问服务,设计时主要考虑网络的可管理性,并兼顾网络的稳定性。

寺庙客房电视点播网:其功能主要是为住店客人提供视频点服务,设计时主要考虑网络的可管理性,并兼顾网络的稳定性。

网络结构

寺庙办公管理网、寺庙客房宽带网(分为有线和无线两部分)寺庙客房电视点播网网络均按核心层、接入层两层结构设计。

其中寺庙办公管理网寺庙客房宽带网按双核心双链路(热备)设计,寺庙客房电视点播网按单核心单链路设计。

寺庙办公管理网寺庙客房宽带网寺庙客房电视点播网的核心设备均设在IT机房。

九、 无线对讲系统

为保证保安人员之间及保安人员与安保中心的及时快速联系,设计无线对讲系统,用于物业管理、保安巡逻及一些突发事件的通讯联络。

本系统主要用于寺庙内部员工在寺庙内部工作时使用的通讯工具,通讯频道不少于4个,分别用于保安部、后勤部、客房部和值班

系统中心设置在监控中心采用小功率无线双向多频对讲通信系统,信号覆盖全寺庙范围,无盲区。

对讲机收发话要求无延时现象,话音无失真,各站点之间的信号经过有线传输后接收和发出的信号强度无明显降低,可实现统一指挥。

一十、 有线电视系统

电视节目需求

按照寺庙需求。

节目源设置

电视节目源可分为本地有线电视及自办节目两部分:

本地有线电视由当地城市有线电视网提供,具体电视节目寺庙根据需要确定

寺庙自办节目数量,具体电视节目寺庙确定。

系统结构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射频(RF)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插座,调制器、解调器、混合器等组成

本系统须能满足在等离子/LCD电视机上播放高分辨率的图像的信号要求。

有线电视系统频率配置选择的原则为确保系统各项技术指标符合CATV国标中技术规范,同时满足当地有线电视网的技术要求。

非客房布线必须与客房网络的网段分开,且终端电视电平应满足高清需求。

设备要求

宽频带放大器、混合器等设备带宽应达到860MHz或以上;

用户分支分配器隔离度>30dB

传输线缆采用射频电缆,应具有860MHz的带宽;

每个终端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52db,信号输出电平65db±4db,图像清晰度为国家4级标准以上。

电视升级预留

为满足未来电视高清节目及寺庙付费节目的收看,设计在每个电视点旁预留一根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详见综合布线系统),网络设备暂不配置。

一十一、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包含多个子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入侵及求助紧急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巡更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将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统一至一个安防监控管理平台,安防系统控制室分别需设110报警,且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须预留与公安监控网络接口。

安防系统集成管理系统提供可提供以下功能:

各个子系统的控制、状态监视、事件记录打印和管理功能;

提供各层的电子地图,以图形化方式实时显示摄像机、门禁、报警点、停车库出入口位置及状态,在电子地图上完成控制功能;

完成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功能;

提供标准软件接口,供弱电集成管理系统集成。

(一)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包括彩色数字摄像机、矩阵控制器、视频分配器、网络存储、液晶监视器、视频光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监控系统自成一体,不与其他网络共享网络设备。

系统主要在以下主要位置设置摄像机:

各公共建筑出入口及服务台;

各公共建筑

消防控制中心;

门厅、大堂;

各层走道等公共区域;

各层楼梯间前室;

地下汽车库、停车库出入口、重要机房;

室外公共区域及周界

卸货区;

室内区域主要采用手动变焦彩色固定摄像机,室外区域设置彩色/黑白自动转换摄像机。除地下车库等不设吊顶的区域外,主要采用半球型摄像机。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需与门禁管理系统、紧急报警系统等进行联动控制。

机房内监控设备视频存储时间应30天。

(二) 入侵及求助报警系统

入侵及紧急报警系统包括报警控制器、布撤防键盘、总线模块、入侵探测器、声光报警器、门磁开关和紧急报警按钮等,主要用于入侵报警、紧急事故报警、无障碍卫生间报警等。

在消防控制室可对门磁报警开关进行布防和撤防操作。设有门禁的出入口,只有当非法闯入时才进行报警和联动声光报警器。

无障碍卫生间设置紧急求助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安装于卫生间门外;服务台、收银台、消防控制室设置紧急报警按钮。

(三) 门禁系统

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智能IC卡,用于控制人员出入,避免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重要设备机房和后勤办公区,同时也免除了物业管理人员使用大量钥匙的麻烦。

门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感应式读卡器、电磁锁、门禁控制器、管理主机、发卡器、非接触智能IC卡等组成,主要设在消防控制中心、重要机电设备用房、楼层强弱电间、楼层空调机房以及物业后勤办公室等区域。

门禁前端装置包括IC读卡器、电磁锁(含门磁信号)、出门按钮及紧急开门按钮(碎玻璃按钮)等。门禁系统需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以及火灾报警系统进行联动控制。当发生火警时,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自动打开,使得人员能正常疏散;发生门禁报警时需联动显示现场画面,并实时录像。

(四) 电子巡更系统

提供一套离线巡更系统,以保证保安巡逻的及时、准确以及安全。巡更主机设在消防控制中心。

巡更系统的设置部位主要为:

各建筑出入口及连接通道

各层走道等公共区域

重要机房

巡逻人员随身携带手提巡查阅读机纪录每个位置的巡查钮地址码,按预先排好的巡查班次、时间间隔、路线走向进行巡视。阅读机内置巡更码片,可以实现巡更信息实时回传中心控制台,并可按要求打印报告存盘。

一十二、 背景音乐系统

在消控中心内设置音乐服务器(DMX),所有功能分区的音乐源均来自该台音乐服务器共享音乐源由寺庙自行提供。

寺庙公共区域跨度较大,各功能分区至消控中心的音频传输线路距离较长,各功能分区需同时使用音乐服务器上的共享音乐源,因此建议采用基于TCT/IP网络结构形式的传输方式,从消控中心传送至寺庙各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的音频数码处理器需带有面板控制功能,可选择任意音源输入。

背景音乐主机采用多音源输入和多独立分区输出的设备;能通过外接面板进行远程音源选择和音量调节;能提供IPOD的音源接口

背景音乐系统结合消防分区与消防报警系统进行联动,当某一消防分区发生报警时,相应区域的背景音乐能自动切断。

一十三、 信息发布系统

寺庙信息发布系统由显示终端、网络播放器和中央控制终端(含服务器、媒体库、操作软件)组成。

寺庙信息发布系统信息通过自的建网络系统,将服务器端的节目源、字幕以及播出任务发送至网络播放器,经网络播放器的音视频输出接口至显示终端。

一十四、 不间断供电系统

(一) 后备电源设置

本工程共设置3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和1套稳压电源系统

IT机房设置1UPS系统,其中1主要为网络机房内的数据设备、语音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另1套主要为弱电井内的网络设备、监控设备、智能卡设备,以及前台的电脑、POS机等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

消控中心设置1UPS系统,主要为监控中心内的电视墙、硬盘录像机、工作站、服务器、楼控主机、背景音乐主机以及室外弱电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

有线电视机房设置1套稳压电源系统,主要为有线电视系统的调制解调器、混合器、机顶盒等设备提供稳定、洁净电源。

(二) 楼层UPS配电箱

在各楼层弱电井/间内设置UPS配电箱,主要为弱电系统的前端设备及井道设备供电。如前端设备为低压供电,供电线路走弱电桥架;如前端设备为AC220V供电,则需单独敷设管路。

为了方便今后维护,需UPS电源箱内设置接线端子排,所有电源线接线必须规范有序、整洁美观、标识清晰。

一十五、 机房工程

机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放置主机设备的房间提供分隔合理、温湿度适宜、供电可靠的环境,建设内容服务于设备和管理人员,不仅为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还为管理人员提供便利的设备管理手段及良好的工作环境。

机房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机房布置、机房布线、机房配电、机房接地、机房环境、机房照明、机房消防、机房装饰等内容。除有机房布置、机房布线、机房配电、机房接地由本院设计外,其它内容由相关专业配合完成。

(一) 机房设计

机房布置

机房设备的布置需满足寺庙管理的需要;满足工程安装、维护、扩容的需要;

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要;满足设备的通风、散热需要。

机房布线

在机房静电地板下设置数据插座,用于机房内服务器、路由器等设备的接入。

机房配电

在机房静电地板下设置UPS电源插座,用于机房内交换机、服务器、路由器、弱电等设备的供电,机柜需配置多孔电源插座。

机房其它插座由强电专业配合完成。

机房接地

机房接地引自弱电井的接地扁钢(40*4),机房内设局部等电位接地铜排(30*3),要求接地电阻小于;需要对机房内所有设备的箱体外壳作可靠接地。

一十六、 防雷接地系统

(一) 防雷系统

电源防雷

二级电源防雷:对消控中心、IT机房的UPS进线端和出线端作电源二级防雷保护,对机房重要设备作三级电源防雷保护。

三级电源防雷:对机房重要设备和室外出线作三级电源防雷保护。

信号防雷

对进出寺庙的铜缆进行防雷保护,如广播信号线缆、监控视频及电源线缆等。

(二) 接地系统

弱电系统与大楼其他电气系统共用一个联合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大于。接地系统必须对各种智能化系统设备箱体及桥架做良好接地。

机房设备接地:对机房内各个设备箱体外壳进行接地保护。

井道设备接地:井道内各种设备箱体及桥架接地,桥架要保证最远两端接地。

室外设备接地:对空旷区域,建筑防雷保护不到的重要设备进行单独接地。

暖通设计

一、 设计依据:

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标准) (DB33/1036-2007

6.《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标准) (DB33/1015-2003)

7.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9.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HJ554-2010

10.《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

1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

12.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1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

1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

16.《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

17.《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18.《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1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

2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

21. 其他国家、省、市相关规范、法规以及甲方任务书

二、 设计范围:

本次主要设计范围龙居寺项目文化展示中心、上客堂、五观堂、方丈、安养中心等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三、 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1. 建设地点∶ 浙江省杭州市。北纬30°14′,东经120°10′,海拔41.7米。

2. 室外气象参数:

季节

大气压力

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通风计算干球温度

主导风向

风速

mbar

%

m/s

夏季

1000.9

35.6

27.9

/

32.3

SW

2.4

冬季

1021.1

-2.4

/

76

4.3

CN

2.3

3. 空调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参数

功能地区

干球温度

()

相对湿度

(%)

新风量

(m3/h )

噪声

dB(A)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文化展示中心

26-28

16-18

50-60

30

40

安养中心

26-28

16-18

50-60

30

40

方丈竂

26-28

16-18

50-60

30

40

上客堂

25-26

20-22

50-60

30

≤40

五观堂

25-26

20-22

50-60

30

≤50

厨房

28-30

16-18

/

60/h

/

四、 空调设计:

()上客堂

a) 空调冷热源选择

1上客堂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经估算夏季冷负荷约1200KW,冷水机组设置考虑高峰负荷及部负荷工况,采用2台制冷量为696KW螺杆式冷水机组作为空调系统的冷源,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度为7/12,冷水机组设置于地下冷冻机房。

2上客堂冬季空调热负荷经估算700kw,生活热水负荷经估算350kw,故采用2台制热量为465KW燃气真空热水机组供热,供水温度为60oC/80oC,经板式热交换器换热后为冬季空调提供55oC/45oC空调热水及提供生活热水真空热水机组设置于地下一层热水机房。

3消控中心等区域采用分体空调。

2、空气处理设备选择及空气分布系统设计

1上客堂中大空间的区域均采用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设置于空调机房内,对空气实施冷却、去湿、加热、加湿和过滤净化处理。上客堂中小空间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经空气处理机进行冷却、去湿、加热、加湿和过滤净化处理后送至各房间。

(2) 各使用空气处理机的房间均采用全空气方式, 在吊顶内水平敷设风管按空调区冷热负荷进行分配, 顶部散流器下送风或双层百叶侧送风,集中回风。各使用风机盘管的场合均采用空气水混合方式, 在各房间吊顶内安装卧式暗装风机盘管,汇合新风后上部侧送风或顶部下送风。

3空调水系统设计

上客堂部分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二管制变流量系统,冷热源及负荷侧均变流量,末端空调机组设置电动调节阀,风机盘管设置电动两通阀。空调冷却水系统由给排水专业配置。

()五观堂

1、空调冷热源选择

本工程五观堂设置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空调室外机放置在屋顶或一层室外,空调室内外机组排水由立管集中排放。

2、空调空气处理设备选择及空气分布系统设计

(1)采用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的空调区域室内均用天花板内藏风管型室内机天花板嵌入型室内机处理空气,在各房间吊顶内安装室内机天花板内藏风管型室内机送风采用上部侧送风或顶部下送风。

(2新风由直接蒸发式新风机组通过新风管送至室内。

()文化展示中心、安养中心及方丈

文化展示中心、安养中心及方丈区域采用分体空调,按房间预留分体空调室外机放置位置及电量,新风通过门窗自然补入。

五、 通风设计:

1本工程地下室汽车库、自行车库按换气次数设计机械排风系统,地下室汽车库排风竖井至屋顶,其他排风竖井至地面以上。

2水泵房、热水机房、冷冻机房及变配电房等设备用房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竖井至地面以上。

3、安养中心卫生间排风采用顶棚式排气扇,废气排至室外或经专用排气道出屋面排放。上客房卫生间及公共卫生间通过排风竖井排风,在竖井下部或上部设集中排风机集中排风,每层设排风支管。

4厨房采用机械排油烟系统,油烟经电子除油器后至屋顶排放

5、五观堂等场所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废气排至室外。

6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见下表:

场 所

换气次数(次/小时)

备 注

地下车库

6

机械排风,自然进风

自行车库

3

机械排风,自然进风

水泵房

3

机械排风,自然进风

变配电室

按发热量计算

机械排风,机械进风

卫生间

10

机械排风,自然进风

制冷机房

8/12(平时/事故通风)

机械排风,机械进风

热水机房

6/12(平时/事故通风)

机械排风,机械进风

厨房

40

机械排风,机械进风

六、 管道材料与保温材料:

1、风管均采用优质镀锌钢板制作,板材厚度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选择,空调循环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空调冷媒管道采用优质铜管,空调凝结水管采用UPVC管。

2、空调风管采用带铝箔的离心玻璃棉保温,导热系数0.037W/m.,厚度为30毫米,容重为48千克/立方米。

3、空调循环水管、冷媒管道及空调凝结水管道采用难燃B1级橡塑保温管材,导热系数0.035W/m.℃。

七、 燃气设计:

1本项目采用天然气,按城市燃气管道位置设置一只燃气调压箱供厨房使用

2燃气用量按厨房及热水机房用气设备额定流量计算。

八、 消防设计:

1本工程地下汽车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和平时排风系统共用,排烟按照6/小时换气次数计算,无自然补风的防火分区采用机械补风,补风量大于排烟量的50%,补风机与排烟风机连锁开启。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均不超过2000 m2,防烟分区间的挡烟垂壁下边缘低于该分区排烟口挡烟垂壁用A级不燃材料制作。

2、本工程下列部位设置排烟系统:(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3).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4)地上长度大于40米的疏散走道。以上场所如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则采用自然排烟,自然排烟的部位开窗面积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如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则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3、负担一个防烟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按60m3/m2.h计算, 对于负担两个防烟分区以上的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照最大防烟分区120m3/m2.h计算。排烟风机前均设置排烟防火阀,平时常开,发生火灾时排烟防火阀与排烟风机联锁,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排烟风机停止运行。

4、不符合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设置正压送风系统,每隔两层设置送风口,着火时,开启正压送风机,实现均匀送风。不符合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及合用前室设置正压送风系统,正压送风口在前室每层设置,着火时,开启着火层前室及其上下各一层前室的正压送风口。正压风机设置于裙房或顶层屋面,进风口设于不受烟、火威胁处,楼梯间正压值50P,前室及合用前室正压值25Pa。酒店部分采用自然排烟的楼梯间及其前室开窗面积满足: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面积之和不小于2平方米,防烟楼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

5、空调通风系统均按防火分区设置,穿越防火分区通风空调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风管上均设有70℃280℃防火阀,防火阀平时处于常开状态, 当火灾发生时, 温度熔断器受热动作, 使阀门关闭, 隔断火势。

6、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均设70℃280℃防火阀

7、风管与墙壁间的缝隙均须用非燃烧材料填充与密封,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均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消声设备和粘结剂的均采用不燃材料。

九、 节能设计:

1、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标准)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标准)选择室内设计参数

2、水冷螺杆冷水机性能系数(CO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标准)要求。

3、燃气真空热水机组的额定热效率大于89%, 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标准)要求。

4、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采用综合性能系数高的机组,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不低于《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中的第2级,按系统的最长配管长度折算,夏季供冷量修正系数不小于0.85,分体式空调能效等级不低于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中2级的要求。

5、空调通风设备均选用高效率设备, 空调风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机械通风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均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6、空调区域均可独立开启、关闭及调控,满足不同区域空调的分时运行,采用自控系统对空调系统进行能量调节。

7、各空气处理机水侧均装设室温控制电子式温度调节器操作的电动调节阀, 风机盘管水侧装设由电子式温度调节器操作的电动通阀。

8、大空间全空气系统考虑最大限度使用新风做冷源。

9、 地下车库设置CO检测系统,根据CO浓度对通风机进行自动运行控制。

10、空调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大于0.81 m2.K/W,空调系统冷媒管绝热厚度按经济绝热厚度采用。

一十、 环保设计:

1、地下汽车库采用机械排风系统,汽车库排风设置专门的竖井,废气出屋顶排放。

2、锅炉房烟气至主楼屋顶排放。

3、卫生间采用机械排风系统,排风经风管屋面排放。

4厨房采用机械排油烟系统,油烟经电子除油器后在屋顶排放,油烟排放口高度大于15m,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距离大于20m

5、通风、空调设备均选用低噪声风机箱,并做好消声隔振措施。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室外机组做好消声隔振措施,减少对用户影响。

一十一、 卫生防疫:

1厨房、卫生间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以减少并控制空气污染。

2厨房油烟采用机械排油烟系统油烟经电子净化后至屋顶排放

3卫生间采用机械排风系统,排风经风管屋面排放。

4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合理组织穿堂风

5、空调通风系统设计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要求。

6室内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提供新风,新风均直接来自室外,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7地下车库采用机械排风系统,废气排出裙房或主楼屋顶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龙居寺设计说明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