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时间:2014-03-23 22:18:40    下载该word文档

宏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汇总

1)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季度或一年),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 菲利普斯曲线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3) 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在索洛模型中,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态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4) 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愿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资产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5) 预防性动机: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6)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在前在国民收入水平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7)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8)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9)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繁荣与衰退。

10)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增量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比例,或者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11)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或者每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

12) 均衡产出:也叫均衡国民收入,是指和总需求相等时的产出,或者说是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13) 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14) 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15)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的比率。

16) 消费函数:是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17) 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出总量,即所有生产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通常用产出水平表示。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18) 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所生产的产量。

二、简答题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为什么能稳定经济?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主要内容有:累进税、社会福利支出和农产品维持价格。内在稳定器的注入量使国民收入逆方向变化,漏出量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化,所以,对经济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缓解的作用。

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境内一定时期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则是指在一定时间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在反映的一个国家的居民从事生产性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时,加上本国居民从国外取得的工资、利息和利润等收入,但减去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工资、利息和利润等收入。而国内生产总值则不考虑从国外得到的或向国外支付的生产性收入,它反映一个国家在国内实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  

3、什么是货币需求?需求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答:对货币的需求,又称为“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蓄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对货币的需求是出于以下几种动机: 

一是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二是谨慎动机或或称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三是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4、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是两个不同的原理,首先,前者说明净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说明国民收入增量对净投资的影响,其次,前者是短期的分析,后者是长期的分析。但是,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根据前者,投资的变化将会引起数倍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根据后者,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引起净投资加速的变化,;其次,从长期和动态的过程来看,乘数发生作用以后,加速数接着会发生作用,成数又接着发生作用,如此继续下去。  

 5、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要点1:从原因来说,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预期引起的通货膨胀、惯性的通货膨胀;要点2:简述各种原因的具体内容  

6、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有哪些?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

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持有的每一单位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例如,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也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其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的快得话,则企业的收入将比它的产品的成本增加得快。

其二,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一般地,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7、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成为挤出效应。 

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8、公开市场业务是怎样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的?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业务活动。 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可以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央行买入债券,可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央行卖出债券,可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9、为什么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宁愿坐出租车而不愿坐公交车?

答:一般说来,坐公交车比较费时间,坐出租车比较省时。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时,相对价格变得极为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极大地加快。(2分)人们手中的货币就好像烫手的山芋必须越快越好地把它使用出去,否则很快会贬值。人们坐公交车所省的钱,也许远远比因坐公共汽车所耗费的时间里所发生的货币贬值造成的损失要少得多,而坐出租车虽然多费钱,但可以少受自己所拥有的货币贬值的损失。(2分)这样,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人们宁愿坐出租车而不愿费时坐公交车。(1分)

10、简要回答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本题的要点:1、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要点2:回答各个要点的具体内容;要点3:回答各种手段的具体运用条件。

11、从三部门经济的角度看,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IS曲线?

答:(1)自发支出变动,即自发消费和自发投资的变动。自发支出增加,导致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其经济学含义是:即使利率r不变,国民收入y也会增加。(2分)

2)政府支出变动。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移动的幅度为△y=kg·△g。这体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

3)税收变动。税收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小,从而IS曲线左移,移动的幅度为△y=kt·△t.这体现了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答出因素名称以及IS曲线的移动情况即可。)

12、简述IS—LM模型的基本含义。

答: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IS曲线表示所有产品市场均衡的所有产出和利率的组合,LM曲线表示所有货币市场均衡的所有产出与利率的组合。(2分)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起来的总需求或总支出,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的影响,而利率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到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 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模型。(3分)

13、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2分)

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2分)

这一方面意味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同样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2分)

14、什么是加速原理?如何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答:加速原理考察产量变动率与投资变动率的关系,认为产量变动导致投资的加速变动,投资变动率大于产量变动率。(2分)

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使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的作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加速数的作用)。(3分)

这种相互作用使国民收入自发增长而形成繁荣,或自发减少而形成萧条,从而形成经济周期。(1分)

三、论述题

1、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给是怎样对经济产生影响的?

要点1:货币供给对经济影响的第一个环节是它对利息率的影响;货币供给对经济产生影响的第二个环节是利息率对投资的影响;货币供给对经济产生影响的第三个环节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要点2:简述、图示各环节的变化方向。

2、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有何区别?

短期消费曲线是与纵轴相交的曲线,长期消费曲线是经过原点的曲线;短期消费曲线与45º线相交,长期消费曲线在45º线下方。在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曲线是一条上凸的曲线,在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保持稳定,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

3、均衡国民收入是怎样变化的?

以已形成的均衡的国民收入为起点,令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储蓄、政府税收或政府进口发生变化,分析由此带来的总支出曲线、注入曲线或漏出曲线移动,并求出新的均衡的国民收入,比较原均衡国民收入和现均衡国民收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

4、你认为政府应该努力稳定经济吗?

答:一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主要包括5个方面:充分就业,稳定经济,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在这5个目标中,稳定经济是其他4个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3分)

(1)一国政府之所以要保证充分就业,其原因无外乎就是要保证经济稳定,如果整个社会存在大量失业,社会就必然不稳定,而不稳定的社会也就必然带来不稳定的经济。人们收入水平由于长期失业的存在非常低,消费自然受到限制,而那些正在就业的人员,由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也就必然在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这样做的结果将使整个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极有可能出现经济危机。

而一国经济的稳定又与该国的充分就业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经济的稳定,经济处于严重的衰退或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中,那么一国充分就业目标也不会出现持久,所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对实现充分就业非常重要。(3分)

2)经济稳定与价格稳定一国另外一个重要宏观政策目标是价格稳定,价格的不稳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严重通货紧缩情况下,都将使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不稳定的经济又将激化这种危机。例如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此时供不应求,导致货币的急速贬值,社会经济出现了动荡,而动荡的经济又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恶化,认为货币购买力仍然会持续下降,并进一步刺激经济过热,导致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3分)

3)很明显,如果一国经济希望能够持续均衡地增长,就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没有经济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例如,如果经济处于动荡中,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将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会改变原本非常健康的合理预期,经济的波动也就不可避免,而波动的经济又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预期,从而导致经济进一步动荡。(3分)

4)经济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经济已经可以通过国际收支这个重要的渠道来传递经济,一国的繁荣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的方式传导到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的方式将自己的衰退转嫁给其他国家。因此保证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减少国际收支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如果一国经济出现了不稳定,即出现了剧烈的波动,这种波动将会很快地反映在国家收支上。剧烈的经济增长,将会导致国际收支的严重逆差,剧烈的经济衰退,将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产生的巨大变化,必然会通过乘数的方式影响国民经济,从而放大经济的波动幅度,使国内经济的不稳定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一国政府需要努力稳定经济,使经济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将为宏观经济的调整创造重要的环境条件,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3分)。

5、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如何运用?

答: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2分)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但由于货币政策一经实施,给必然涉及货币政策如何发生作用,如何有效地控制正确的方向,以及能否有效地影响到实际经济生活社会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问题。因此,货币政策所包括的内容实际上有五各方面,即:(1)货币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工具(3)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4)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5)货币政策的效果。 3分)
运用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1分)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1分)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2分)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2分)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2分)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1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1分)

四、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2008年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国务院参事陈全生20081218日在北京一论坛上表示,约有670万个就业岗位蒸发,主要集中在出口基地广东,使得失业人数远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失业率攀升更是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稳定的担忧,而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不到8%,这一数字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最低值。

陈全生敦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弥补因出口萎缩及政府过去控制增长所流失的就业机会。为拉动内需,北京200811月出台价值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什么是失业?衡量失业的主要指标是什么?(3分)

2.上述材料中的失业属于什么类型的失业?为什么?(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失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什么定律?(4分)

4.为了治理失业,政府采用了什么宏观经济政策?其原理是什么?(4分)

答:1.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2分)。衡量失业的指标为失业率,即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1分)。

2.上述材料中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1分)。因为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经济衰退,在经济衰退时期出现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3分)。

3.失业加剧了中国对社会稳定的担忧,将会降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2分)。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253)个百分点(2分)。

4.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就业机会(2分)。其原理在于“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以刺激总需求(2分)。

五、作图说明题

1、作图理解:如何利用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缺口。 

2、用四方图推导LM曲线。 

3、请用IS-LM曲线推导总需求曲线。 

4、用二方图推导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每小题作图4分,说明2分。图参见教材。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