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浅析商鞅变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商鞅变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商鞅变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当代价
作者:王中
来源:《丝路视野》2018年第22
【摘要】商鞅变法尽管过去两千多年了,但它的主要精神和原则对中国后世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传承至今。军功制和土地私有制历经相当长时间的实践,这些影响催生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形成了辽阔的疆域,繁衍了众多的人口,促成了勤劳、勇敢、节俭民族性格的形成,军功制度的熏陶使得中国屡屡从危难中奋起,时至今日仍有其积极意义。
【关键词】商鞅变法;中国文化;影响;当代价值一、商鞅变法及其主要内容
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改分封制为县制。2.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3.实行军功制,奖励耕战,废除旧世卿世禄制。4.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5.实行严格的法治,轻罪用重刑。6.实行思想控制,焚烧儒家经典。
商鞅变法实施后,取得了三大主要成果:一是全面推行县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二是破除了井田制,奖励家庭男耕女织的生产,鼓励垦荒,有利于秦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大了奖励军功的广度和力度,禁止私斗,制定二十等爵制度,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公元前208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废除秦朝的严刑苛法,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至此,实行了一个半世纪的商鞅变法法令被废除。二、商鞅变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商鞅变法法令被废除后,商鞅变法的立法精神和原则的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就此消亡,反而由于其内涵的科学性得到传承和发展。商鞅变法的6大主要内容中,除第5实行严格的法治,轻罪用重刑因人治取代法治、偏重思想教化取代严刑峻法而被基本废弃不用外,其余5项均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中央集權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商鞅变法废除了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凡三十一县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延续了商鞅变法的思路,废止了重新分封的主张,采用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推恩令实施后,王国的力量大大削减,仍然回到了郡县制的老路。东汉时期,形成了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自此成为日后各朝地方政制的基础。隋文帝时期,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制。唐太宗因州县数目太多,为加强管理,分全国为10道,每道各辖几十个州。北宋初年,改用路为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分全国为二十三路,下辖府与州,成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政区。元朝创设了行省制度,明代虽然改行省为布政司,但在口语中仍如此称呼。元代的行省划分,经清、中华民国调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今天中国的行省规模和政区划分。
商鞅变法统一了秦国的度量衡制,但与其余六国的度量衡制和文字仍存在较大差异。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延续了商鞅变法的思路,统一了包括原秦国在内的七国的度量衡制,还统一了文字,大大方便了国内的沟通和交流。
两千多年来,虽中国一级行政区的名称随时代发展而有所改变,但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却一脉相承,沿用至今,其与统一度量衡制和统一文字一起,巩固了大一统,形成了今天中国辽阔疆域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二)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传承至今
商鞅变法规定: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业为本业,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特别奖励垦荒;以商业为末业,重征商税。
商鞅变法以后历代中国王朝,大多数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秦始皇曾迁内地人民到珠江流域一带垦荒。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和汉初几代统治者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时更是减轻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租至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东汉时光武帝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的三十税一。三国时曹魏实行屯田,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和租调制,让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并有足够的时间来发展农业生产。唐太宗统治时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让农民得到一定土地,保证农民的农业生产时间。武则天时期重视农业,奖励农业生产。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并积极推广优质占城稻,促进粮食生产。明太祖朱元璋时期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清初鼓励垦荒,耕地面积大幅增长。明清时期还引进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并推广开来,促进了人口的大增长。为了传播农业耕作技术,封建国家有时还编纂农书,指导农业生产。时至今日,我国政府仍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
(三)军功制的实施力度虽有所起伏,但仍是大多数王朝的选择
中国军功制最早称为军功爵制,它萌芽于春秋,确立于战国。商鞅变法彻底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奖励战功使秦军的战斗力大幅提升,秦军几乎所向无敌。
商鞅变法以后,军功制的实施力度虽有所起伏,但仍是大多数王朝的选择。汉朝体制刘氏不得封王,非军功不得封侯。刘邦的汉军在战争期间大量授予军功爵位。汉武帝为了推进对匈奴的战争,另行设计一套17武功爵。北周设置勋官制度,对于有战功的将士赏给一个名义上的官位,这一制度被隋唐五代以及两宋沿袭。元朝勋官分为10阶。明朝以战斗表现论功”“计首论功两种军功标准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息。清朝不再有勋官制度,改为直接奖功牌
(四)土地私有历经了相当长时间的实践
西周井田制规定: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受田诸侯世代享用并向周王交纳贡赋,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的初税亩实行按亩收税,它们不再区分公田、私田。到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此后,大多数王朝,包括秦、汉、唐朝后期、两宋、元、明、清、民国都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历经了相当长时间的实践,中间只有几次小变动。
两汉中间有一次不成功的短暂的王莽改制,仿照古代井田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此举既触怒了原来的土地所有者,又把农民禁锢在王田里当牛做马,迅速走向失败。北魏和隋唐曾实行均田制,均田制能用来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因而均田农民受田很难达到应受额,虽规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实际上能还官的很少。随着人口增多和贵族官僚地主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加之均田农民土地不足,赋役负担沉重,一旦遇上天灾人祸,被迫破产逃亡。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经战乱后,无主土地和荒地增多,又数次兴起。几兴几废之后,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终于走向没落。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