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19-10-31 22:14:04    下载该word文档

www.ks5u.com

广州市培正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科试题

第一卷 阅读题

一、论述文阅读(3小题,共9分)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

李泽厚

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在对日常人事的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被钟嵘推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这种感喟,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与其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密不可分。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于是,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

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其间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为中介。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成了重点所在。“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双眸闪闪若岩下电”“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无不要求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

“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是毫不偶然了。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而不在外在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铺张描述。“以形写神”也是这个意思。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即是说,“传神”要靠人的眼睛,而并不靠人的形体或在干什么;眼睛才是灵魂的窗子。这种美学趣味和标准,与前述人物品评一致,它们共同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魏晋风度。

(节选自《美的历程》,有改动)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魏晋风度”出现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祸不已,原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经学解体,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兴起。

B.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原因,人生短促而多苦难,但一些人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努力思考把握

人生的方法,这种探寻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

C.当时对人的评议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九品中正制度为代表,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使那个时代对人的存在风貌有了更高的追求。

D.“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它与“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等表达出的内在人格,共同体现了魏晋风度。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的觉醒是魏晋时期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特征,它突出地表现在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

充分把握住短促而苦难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精彩。

B.正因为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死亡枕藉,当时的文人写下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等诗句,也表达出积极向上的情绪。

C.《古诗十九首》中,人生无常的慨叹与友情、离别、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等结合糅杂在

一起形成的感喟,成为从建安直到晋宋时期的典型音调。

D.魏晋时期对人的评价实现了从关注人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到关注人的才情、气质、格

调、风貌,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的转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可见,他也认为《古诗十九首》常常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

B. 顾恺之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要从眼睛去表现一个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等,这与“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的说法异曲同工。

C. 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交融在一起,正是人生短暂才更想建功立业,正是希望建功立业才更觉人生短暂,二者互为因果。

D. 魏晋风度的形成源于当时的社会变迁,它不仅表现为人物品评中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而且表现为在创作中追求“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的美学趣味和标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2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更千百年不得一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售:得到赏识 《小石城山记》

B. 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 陈力:效力,施展才能 《鞭贾》

C.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逆旅:旅舍,客舍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D.吾得事之 兄:像兄长一样 《鸿门宴》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云销雨霁,彩彻 区:地方,区域 《滕王阁序》

B. 火尚足以 明:照明 《游褒禅山记》

C. 故山殊可 过:过访,游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D. 晞一营大噪,尽 甲:穿上盔甲 《段太尉逸事状》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陈诉苦衷 《陈情表》

B. 庶几偿其夙愿焉 庶几:大概,差不多 《六一居士传》

C. 履巉岩,蒙茸 披:披上 《后赤壁赋》

D. 不以物伤性,将何而非快 适:到,去 《黄州快哉亭记》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

刘文静,字肇仁,自言系出彭城,世居京兆武功。倜傥有略。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叱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

高祖为唐公,镇太原,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太祖之徒欤!殆天启之也。”寂未谓然。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顾它无可与计者,私入视之。文静喜,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大连州县,小阻山泽,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奋臂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唐公天子位,擢纳言。时多引贵臣共榻,文静谏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言尚称名。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文静自以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尝与弟散骑常侍文起饮酣,有怨言,拔刀击柱曰:“当斩寂!”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对曰:“昔在大将军府,司马与长史略等。今寂已仆射,居甲第,宠赉不赀。臣官赏等众人,家无赢,诚不能无少。”帝曰:“文静此言,反明甚。”李纲、萧瑀明其不反,帝素疏忌之,寂又言:“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帝遂杀之,年五十二。

(节选自《新唐书》)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倜傥有 器:才能,才干

B.唐公天子位 践:登上

C.寂独故旧恩居其上 用:因为

D.诚不能无少 望:希望,愿望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A.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B.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C.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D.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刘文静才干卓异,有识人之明。早在李渊还是唐公镇守太原时,刘文静就察知他胸怀大志,与李氏父子深相交结。

B.刘文静深受秦王器重。刘文静认为河洛两地虽然盗贼横行,但只要抓住机会,降服盗贼,收归自用,对成就王业有很大帮助。秦王深以为然,听从了他的建议。

C.刘文静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刘文静自恃才高,鄙视裴寂,更不满自己位居其下,多次在政治上用诡计打击裴寂,结下仇怨。

D.刘文静结交裴寂,交友不慎。刘文静因心怀怨愤被皇帝认为有反叛之心,裴寂趁机落井下石,刘文静最终被冤杀。

10.课内古文翻译:翻译划横线句子(10分)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六一居士传》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黑而无文,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举之翲然若挥虚焉。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则遬然枯,苍然白,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马相踶,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鞭贾》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共8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新晴:初晴。氛垢:雾气和尘埃。郭门:外城之门。

1)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四)名篇名句默写(4题选3题,共6分)

12.1)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 《荀子·劝学篇》 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 《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

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5)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14.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5.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6.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第二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7.下列各句划横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心气极高的恒大队因意外导致主场失利,他们分析原因后决定 ,在客场挽回局势。

②本月早些时候,联合国粮农组织敦促出现感染疫情的国家不要过早地恢复农场的家禽养殖,以免疫情

③谁也没想到74 岁出狱的昔日“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能够 ,创造了“褚橙”传奇。

A.东山再起 重整旗鼓 死灰复燃 B.东山再起 死灰复燃 重整旗鼓

C.重整旗鼓 死灰复燃 东山再起 D.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死灰复燃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在西洋批评家眼里,词气豪放的李白常为“神韵”淡远的王维所同化,这是因为习惯于一种文化传统的人看另一种传统里的作品常常会笼统概括所致。

B. 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政理念,解民忧、察民情、知民需、纾民困,妥善处理社会的多元诉求,积极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C. 人们欲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并改正过失。如何探索未知世界方面,《周易》提供了许多智慧,如“触类旁通”“数往知来”等。

D. 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20141129日揭晓,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回溯历史,“德艺双馨”是戏曲行业一贯秉承的追求。 。梅兰芳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蓄须明志、息影舞台;常香玉带领剧社义演了大半个中国,为志愿军捐献战机。这种质朴而可贵的传统,体现了前辈艺术家的精神理想,凝结了传统文化的道德精华。

①历代艺术家世代相传、承继不息的不只是单纯的艺术技能,也是律己修身的道德操守和人格精神

②梨园传统中非常重视“德”与“艺”相辅相成的关系,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③师父经过长期考察,确认徒弟德行上佳、技艺可造,方可收入门下

④旧时梨园界的各种行为规范虽不乏陈规陋俗,但更多的是对业界德行的严格约束

⑤而教授的过程也不止于做戏的技艺,还在于做人的道理

⑥加之传统剧目的主题多为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也就使得艺术家在技艺精进的同时,往往艺德彪炳

A. ①②③⑤⑥④ B. ②①③⑤④⑥ C. ①②④⑥③⑤ D. ②①④⑥③⑤

20.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下面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点赞”这是2013年以来流行的一种网络语言,近来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赞”的本义是进财货以求谒见, 。“点赞”中使用的便是“赞”的常用义。在微信、微博、贴吧、QQ空间等社交软件或网页中,设计者加入了“赞”的功能。“赞”一般为一个大拇指形状的按钮,点击一下,即对此内容“点赞”,也即

,缘于这一功能的推出给社交带来了方便,迎合了人们表达情感的欲望。人们使用社交软件,原本就是为了进行网络社交活动,无论是发布自己当下的状态,还是分享别人的文章,晒的都是自己的情绪和生活态度,总是渴望别人予以关注。给他人的状态或分享“点赞”,相当于传达给对方一个信息:我关注你的生活,赞同你的看法。这便简单而有效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点赞”给了大家一个情绪的出口,不必长篇大论,也可以为朋友送去关怀。

五、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1031日,是西方传统的万圣节。以往,这一个在西方国家流传已久的传统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是听说,但在今年,我国很多城市的年轻人们也热热闹闹地过起了万圣节。他们会买万圣节各种鬼怪服饰,他们会提着南瓜灯向人讨糖吃,他们会在微信微博里晒出自己的各种扮鬼怪相,各大商家和电商平台也竞相推出各种过节攻略。万圣节在中国受热捧,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关注。国人热衷于过洋节,有人将其斥为“崇洋媚外”,也有人认为没必要大惊小怪。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广州市培正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科试题(答案)

一.论述文阅读

1D (“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等是魏晋风度的体现, 不是它出现的原因。)

2B (根据原文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 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可知,当时 的文人能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中表达积极向上的情绪的原因是由于 人的觉醒。)

3A (钟嵘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只是着眼于评价作品的文笔和意境,并没 有着眼于评价作品是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这个结论是作者提出来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4.D(兄:应该是像对待兄长一样

5.A(区:应该是天空

6.C(披:拨开)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7.D(望:怨恨)

8.A(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 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9. C(原文中,刘文静虽自恃才高,但没有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更没有设下诡 计来打击裴寂。)

【译文】

刘文静字肇仁自称祖籍彭城世代居住在京兆武功。豪爽洒脱有才能谋 略。大业末年任晋阳令和晋阳宫监裴寂交好。裴寂夜晚见巡逻兵在城垛上传 递烽火叹道:“天下正乱我将在哪安居?”文静笑着回答说:“如你所说。现 在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我们二人岂能始终漂泊贫贱呢?”

高祖为唐公镇守太原时文静观察到他胸怀大志加深交往。见过秦王后。 对裴寂说:“唐公之子不是平凡人豁达神武是汉高祖、魏太祖一类的人啊 大概是上天要让他兴起了。裴寂不以为然。不久刘文静因与李密是姻亲获罪下 秦王考虑没有其他可以与他商议的人就私下去探视他。刘文静大喜对亲 王说:“皇上到南方巡游军队拥堵在河、洛一带盗贼如蜉蚁一样集结在一起 大的链接州县小的占据山泽为险阻数以万计有待于真正的君主收编并任用 他们。如果您确实能顺应天命抓住机遇振臂高呼那么天下就平定了。如今晋 躲避盗贼的人全都聚集在此我刘文静向来了解其中的豪杰一旦号召即刻就 可得到十万军队。击鼓入关威震天下帝王大业就成功了。秦王笑着说:“ 得话正与我的心意想合。于是暗中部署宾客。

唐公登上天子之位后刘文静升迁为纳言。当时唐公时常招引贵臣同榻而坐

刘文静劝谏说:“现在天下没有不臣服的但您接见群臣言谈之中还称呼名字。 皇帝的座位庄严尊贵屈尊与臣子同席而坐这正是王导所说的太阳附着万物 啊。皇帝说:“我虽然顺应天命过去的好友又怎么能忘记你还是不要介意。 刘文静自认为才能比裴寂要强得多又屡建军功而裴寂只能凭故旧恩宠官 位高于自己心中不平。每次和裴寂谈论政事多持反对意见于是有了矛盾。曾 经与弟弟散骑常侍刘文起饮酒时喝醉了口出怨言拔刀击柱说:“一定要杀了 裴寂。刘文静的妾失宠后便告诉了她的兄长其兄上告刘文静谋反于是刘 文静被交给了执法官审讯。皇帝派遣裴寂萧瑀审讯罪状刘文静回答说:“ 去在大将军府司马与长史地位大致相等。如今裴寂已官居仆射居住高等宅第 宠遇和赏赐的财产极多。臣的官位赏赐与众人相等家无余财确实不可能没有 怨恨之心。皇帝说:“文静这话造反之心已经很明确了。李刚、萧瑀都证明 他没有造反裴寂说;“刘文静有权谋好诡辩而且秉性猜忌阴险激愤时常不 考虑后果恶言叛逆已暴露验明如今天下尚未安定恐怕会成为后患。皇帝

于是杀了他终年五十二岁。

10.1)译: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就是庄子所讥讽的害怕自己的影子而在太阳底下极力奔跑的人吧。(得分点“屡易、诮、走,句式:走乎日中者”,句意)

2)译:我便叫童仆烧热水来洗那鞭子,(鞭子)马上(很快,快速)就收缩并枯萎,苍然发白。原来(之前)的黄色是染的,光泽是上了蜡。(得分点“爚汤、濯、遬然、栀、蜡)

(三)古代诗歌鉴赏阅读

11. 1 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答:分别是“明”和“出”1分),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1分):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1分);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1分)。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2分)。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1分)。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1分)。

(四)名言名篇默写

12.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四题选三题,多选按前三题改,每空 1 分,有错、漏、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3 答案:C3分,答D2分,答B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A、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是沪上流行的画风。B、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D、应是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E、本文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

14.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

答案: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解析:从第一段中分层归纳,即可得到答案。

15.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解析:抓住上下文中的关键语句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可总结出答案。

16.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

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创造与仿作兼顾;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踊跃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四、语言文字运用

17.C.(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 号令;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含贬义;东 山再起: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失利的恒大足球队,显然是整顿队伍,重树信心,应该是重整旗鼓针对日本右翼势力,所以用死灰复燃 讲企业的创立者,所以用东山再起。)

18.DA 句式杂糅,这是因为……”……所致杂糅;B 语序不当,应 改为察民情、知民需、解民忧、纾民困C 成份残缺,缺介词,可在如何 前加

19. B先讲德与艺的关系,应排最前;排除 A C③⑤说的是师父授徒,紧 ④⑥说的是旧时梨园的要求,与后文梅兰芳、常香玉的事迹相合,所以选

B

20.5 分)

常用义赞美对此内容表示关注、赞同、支持和喜爱

走红(或点赞火了)(每个划线处 1 分,共 5 分)

五、写作(60 分)

审题立意 一、要讨论的问题:万圣节在中国受热捧,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关注。国人热衷于 过洋节,你怎么看?

二、立意角度

1、对于洋节日不要盲目追捧

——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要去了解,而不是盲目地热闹过节

——更不能冷了自己的传统节日,忽视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去追捧洋节日

2、洋节日进入国人的生活是很正常的,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中国对外开放,东方文化对世界各地文化的吸纳和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年轻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乐于尝试;过洋节日,气氛比较轻松热闹,为生 活增添乐趣,减轻压力

——洋节在中国流行,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商家的推动,也说明了商业文明的发展 对文化交流、融合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引入洋节,并不等于本土节日的丧失,东西方各类节日的交流、融合对于推 动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感情融合,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