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同济大学变迁史

同济大学变迁史

时间:2013-07-05 22:58:42    下载该word文档

同济大学变迁史

一、历史回顾 

  1891年,德意志帝国海军军医埃里希*宝隆来到上海,萌发开办医院的设想 

  1893年,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开办诊所 

  1900年,在上海建立同济医院 

  190710 同济德文医学堂(上海) 

  1912 4 同济医工学堂(上海) 

  1917 4 同济医工学校(上海) 

  1923 3 同济大学(上海) 

  1927 8 国立同济大学(上海第1所) 

  1937 9 迁浙江金华 

  193711 迁江西赣州、吉安 

  1938 7 迁广西贺县八步镇 

  1938 经由越南河内迁至云南昆明 

  194010 迁四川宜宾李庄 

  1946 4 迁回上海 

  1949527 上海解放,625日市军管会接管同济大学 

  1949 9 文学院和法学院并入复旦大学 

  194910 建国后,为高教部直属院校 

  1951年~1952 全国高校大调整,同济成为土木单科大学 

  1954 恢复研究生教育 由高教部划归城建部和建工部双重领导 

  1958 改由建工部领导 

  1960 6 被列为建工部重点高校 

  196010 被列为高教部重点工科院校 

  1966 重新划归高教部领导 

  1979 经国务院同意,恢复对德联系,成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 

  199510 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共建同济大学 

  1996 7 原上海建材工业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并入 

  2000 4 原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 

  ...... 

二、建国初1950年代全国院校调整中的同济:  

                    

  1、同济医学院——>1000余人连同当时在校的11位一级教授和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最好的同济医院(宝隆医院、中美医院)由上海迁至武汉+武大医学院(尚未培养出1位毕业生)的几十人组建中南同济医学院——>武汉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同济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一部——>留在上海参加组建第二军医大学(在同济宝隆医院基础上建立长征医院,在同济新生院校舍建立长海医院,二军大副校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为同济医学毕业)——>今第二军医大学。 

  3、同济工学院造船系——>上海造船学院——>上海造船学院为主体+小部分西交留在上海的师生——>今上海交通大学。 

  4、同济工学院测量系——>在同济当时校长、中国测绘奠基人夏坚白带领下迁至武汉,加入1956年建立还未培养出毕业生的青岛工学院测绘部分,组建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今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5、同济工学院机械、电气两系——>调入西安交通大学。 

  6、同济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数理化三系——>调入复旦,文学院院长任复旦中文系主任,物理系主任任复旦物理系主任(建国时统一撤销学院一级,校直管系)。 

  7、同济理学院动物学系、植物学系——>调出组建华东师范大学。 

  8、同济理学院化学系——>除一部调入复旦外,一部分去组建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化学系。 

  9、同济法学院——>调入复旦后,又有一部调出组建华东政法学院。 

  10、同济附属高级职业学校——>上海机械专科学校——>组建今上海理工大学。 

  11、同济护校队等机构——>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组建今南京工业大学。 

  12、同济工学院土木系水利部分——>调出至南京,组建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 

    ...... 

  *另,同济医学毕业生于1918年在上海建立了同德医学院——>1952年在同德医学院基础上组建了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1960年代,同济铁道建筑系调出组建上海铁道学院——>1970年代,上海铁道学院部分迁至南昌——>今华东交通大学。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同济工学院院长倪超等一批同济教授迁往台湾——>组建台湾成功大学,倪超任校长,现年已105岁的老校友、台湾“工学之父”张象贤任成功大学工学院院长——>今台湾成功大学。 

  ...... 

                                 

  此时,上海第1所国立大学(1927年),拥有医、工、理、文、法5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同济,只剩下了1个土木系,并陆续加入了上海地区其它11所大学的23流土木。好在同济土木还有40年代就已经闻名于国际桥梁界的“悬索桥李”、当时同济仅剩下的1个一级教授李国豪大师在,同济人发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建国后几十年又顽强崛起、迅猛发展! 

  

三、历史上同济医学 

         

  1、历史上的协和 

    ×× 19179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办医预科; 

    191910月开办医本科; 

    1920年开办护士学校; 

    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改名为“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 

    19421月因日本侵华战争,学校停办; 

    194710月学校第一次复校; 

    19499月改称“北京协和医学院”; 

    1950年学校停止招生; 

    ...... 

  可见,所谓某些人吹嘘为1917年到1951年“中国包括远东最好的医科大学”,只不过是个区区25328年办学史、曾经2次停办的私立学院!很牛乎?! 

           

  2、历史上的同济 

    ××1893年德意志帝国海军军医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开办诊所; 

    1900年建立同济医院; 

    1907年医学堂开学; 

    1927年国立大学; 

    1937年抗战内迁; 

    1946年回迁上海; 

    1950年医学院连同附属医院整建制内迁武汉; 

    ...... 

  1950年代以前同济医学的毕业生中就有1位国民政府中研院院士、2位新中国卫生部长、3位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6位院士,11位在校一级教授:   

  梁伯强 —— 1922年医学院毕业,1925年留德回国后,曾任同济副教授 中科院(1955) 生物学部 病理学 原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教授,1968年去世 

  贝时璋 —— 19181921年,医预科学习 中科院(1955) 生物学部 实验胚胎与细胞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国民政府时期中研院院士、中国生化奠基人 

  沈其震 —— 1923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45年任中央军委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科院(1955) 生物学部 医学、生理学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首任院长,1993616日去世 

  裘法祖 —— 1936年医学院预科结业后赴德留学,19461951年曾在同济大学医学院任教 中科院(1993) 生物学部 外科学、器管移植学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教授 中国外科之父 

  吴孟超 —— 1949年医学院毕业,19965月被聘为名誉教授 中科院(1991) 生物学部 肝胆外科 二军大副校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浆获得者、亚洲一把刀、中国肝胆之父 

  吴旻 —— 1950年医学院毕业 中科院(1980) 生物学部 细胞遗传学、肿瘤学、人类和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 

  ...... 

  建国后的2位卫生部长:钱信忠(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崔月犁(建国前跟随乔石在同济搞地下工作)...... 

  内迁武汉时的11位一级教授: 

    金问琪 

    李宝实 

    李赋京 

    梁之彦 

    陶恒乐 

    谢毓晋 

    于光元 

    姚永政 

    杨述祖 

    张涤生 

    谷镜妍 

    ...... 

  不要闭着眼睛瞎吹什么祖上就是最牛的,要用事实说话! 

           

  3、今天的协和 

  ××195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沈其震(同济医学出身)任首任院长; 

    1966年,停止教学; 

    1978年,恢复教学; 

  1985年(时间可能不确切,希望牛人考证),中国医学科学院挂出了另一块牌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可见,此协和非彼协和,历史上的协和已经死了。今天的协和实际上是卫生部所属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是国家的一个研究机构,集中了国家最优质的卫生科研资源,同时兼职搞教学,这也是清华垂涎已久、却至今无法实质性吞并的最重要原因...... 

           

  

四、同济的现状 

         

  贵族出身、光明磊落、高尚正直、严谨求实的同济世界一流的学科及成就: 

  1、深海地学——汪品先任国际大洋钻探首席科学家领衔国际大洋钻探,IODP-China设在同济; 

  2、桥梁与结构——国际十大结构工程大师、获国际结构工程功绩奖的李国豪,项海帆任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范立础任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中国国家团主席,同济人领衔科研攻关搞出来世界级水平的上海洋山深水港跨海大桥、长江黄浦江等处的若干座具有世界地位的桥梁; 

           

  全国第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及成就: 

  1、桥梁 

  2、岩土——孙均任国际岩土学会副主席,同济人领衔科研攻关搞出来若干突破世界纪录的隧道、地铁等; 

  3、道路与铁道 

  4、城市规划与设计——同济中标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吴志强任世博会总规划师; 

  5、海洋地质; 

           

  全国一流、实力强悍的学科及成就: 

  1、建筑学——阮仪三或联合国大奖,美国科学院建筑师学会7位中国籍会员同济3位,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年设计经费5亿多,是排行老二的几倍之多,在自由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 

  2、环境——高廷耀90年代初即为欧洲最高环境奖亚洲唯一提名人,同济人领衔攻关使黄浦江等黑水变清,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学院设在同济; 

  3、交通——全国唯一的道路与交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世界一流的国家磁浮交通试验线、轨道交通试验线; 

  4、汽车——投资4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投资5亿元的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同济人领衔国家863重大专项电动汽车研究,同济人研制出了超越123号,春晖123号,国内首辆线传操控汽车及车载信息系统,新一代超越荣威燃料电池汽车并参加国际大赛名列前茅等等...... 

           

  同济新兴的学科 

  1、材料——传统的混凝土材料研究是同济盖世无敌的强项,现如今同济人领衔科研攻关又研制出了完全可降解、成本最优、可产业化的环保玉米塑料; 

  2、电子信息——同济人研制出了“神芯一号”、“神芯二号”、国内首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全定制CPU等集成芯片; 

  3、软件——同济软件学院在教育部评比中位列全国前5,同济软件学院获赠价值上亿美元的IBM大型主机等设备,微软、苹果等公司纷纷把合作研发机构设在同济; 

  4、传播与艺术——在留德归国艺术大师林家阳、王小慧的带领下,和高水平的良好国际合作背景下,同济传播、动画、艺术、音乐等等学科迅速崛起,在业内声誉卓著; 

  5、电影——在上影集团和同济的精心打造下,同济影视专业正在蒸蒸日上,重现大上海东方巴黎的辉煌艺术之都风采已是为期不远...... 

  

                   

  【附图】位于大上海核心区(内环线以内)的同济四平路本部校区,未来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大大拓展,并规划依托同济优势学科在周边形成年产值数百亿元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五、今日同济的世界级学术大师 

             

  1、担任国际大洋钻探首席科学家的汪品先, 

  2、上世纪40年代即以“悬索桥李”著称于国际桥梁界、获国际结构工程功绩奖、国际十大结构工程大师称号的李国豪, 

  3、担任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的项海帆, 

  4、担任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中国国家团主席的范立础, 

  5、担任世博园区总规划师的吴志强, 

  6、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的阮仪三, 

  7、美国科学院建筑师学会7位中国籍会员中的3位同济人(冯纪中、罗小未、郑时龄), 

  8、担任国际岩土学会副主席的孙均, 

  9、上世纪90年代初即为欧洲最高环境奖亚洲唯一提名人的环境工程专家高廷耀, 

  10、世界著名的汽车专家万钢, 

  11、担任国际工程管理学会副主席的丁士昭, 

  ...... 

           

  【附图】 

  同济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代表中国当代规划最高水平的嘉定校区(总规划面积3000亩,并根据需要继续拓展),分为九大功能区: 

  1.行政服务培训区(校前区) 

  2.公共教学区 

  3.二级学院区 

  4.研发实训区 

  5.体育运动区 

  6.生活休闲区 

  7.公共绿地区 

  8.轨道交通试验区(包括世界一流的磁浮交通、轨道交通试验线及综合实验室) 

  9.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试验区 

六、何谓“同济精神” 

     

  校党委书记周家伦在接受凤凰卫视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专题片摄制组采访时谈同济精神 

     

  每一所百年名校,都有深厚的属于自己独特的积淀,这种沿袭的文脉通过物质和非物质的形式代代传播,成为独特的品行、气质、个性,我理解这就是一所百年名校的精神所在。 

     

  我们用“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来总结概括同济精神,体现了我们在逆境中永不放弃,在顺境中善抓机遇,在同舟共济中形成凝聚力,在自强不息中实现发展目标。战争年代,我们边迁校边办学,边抗战边教学,后来,历次高校布局调整中,我们边改革,边抓机遇,追求卓越、乘势而上的目标始终不变。当然,同济精神有承传,也有变化和发展,但其内涵则始终不变。 

     

  一百年,同济从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到抗日战争六次迁校,其间的艰难是中国其他高校很少经历的;一百年,从创建至今,“同济”没有更名,这不仅是文字上没有改变,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一脉承传;一百年,同济从创校时的医科到工科的发展,一直到现在综合性大学格局奠定,同济的发展始终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一百年,同济秉承求实创新的传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往上形成鲜明的特色。 

     

  具体而言,我觉得同济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从同济走过的百年历程可以看出,同济的发展是与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相连的。同济一百年的历史是服务社会、科学报国的历史。从殷夫烈士到周均时烈士,再到李国豪、项海帆等院士力主黄浦江上的大桥要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无不体现着同济人爱国办学的精神。 

     

  二是,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同舟共济不仅是校名的涵义,而且是学校一直倡导的精神。战争年代,同济师生同甘共苦,社会贤达对学校鼎立支持,校友对母校的拳拳之心,共同在李庄谱写了一曲齐心协力、文化抗战的壮歌。新时期,我们的城市建设与防灾、现代装备制造业两大学科集群正是学校多年来的结晶。这些都是学校组建团队,协作攻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同济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济人共有的特点是务实开拓,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同济”二字,成为了城乡建设、医疗卫生、装备制造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质量信誉的可靠保证。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了这些行业领域的中流砥柱。这种务实开拓的奋斗精神,是新时期同济人直面挑战、谋求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四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同济人的精神气质和对待事业的态度,由于德国学术传统的影响,同济百年不变的踏实学风和务实的做人传统,一直代代传递,严谨而不固化,求实而不守旧,创新是同济人永恒追求的主题。 

  ...... 

七、同济发展战略 

     

  校长万钢在接受凤凰卫视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专题片摄制组采访时谈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对于每一个学校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像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纳米技术、资源、能源、环境等新兴学科,它们的最大特点是多学科的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交叉所形成的,所以学科交叉对未来发展是一个关键词。从学校的发展情况看,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学科,而最重要的是怎样把这些学科有效地进行交流和交叉融合,这也就是各种学科群体的重要取向。 

     

  同济大学从现有的学科出发,进行交融发展,基本形成了工科方面两大跨学科集群。一是城市建设与防灾跨学科集群,该集群由建筑城规、土木、桥梁、能源、测绘、道路、岩土以及环境等多个核心学科的影响力构成。它从城市规划到城市设计到土木工程到桥梁、道路、地下、环境、能源资源等方面,集中在我们国家急需要发展的一些领域上面的时候,就能够自然的形成多学科合作,就自然形成了交叉,就自然形成了学科新的发展方向。学科间要互相交叉才能完成一个较大的科技项目,比如我们学校在争取世博会总规划任务的整个过程中,集中了规划理念、建筑理念,同时又考虑了地下空间建设、交通领域建设、资源集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强的学科群体,既能承担国家和上海市这样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又迸发出很多新的理念。二是现代交通装备制造业跨学科集群,该集群由汽车、轨道交通、交通工程、软件、管理、材料、电子信息及机械等多个核心学科的影响力构成。嘉定是一个国际汽车城,有汽车的研发、销售、售后服务、汽车文化赛事等,如果只是把一个汽车学院搬过去,并不能胜任国际汽车城的需求,它还需要机械、电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的扶持,需要新材料、艺术设计、文化赛事管理等。所以我们把汽车、软件、机械、交通运输、传播、材料、电信、经济管理等八个学院搬到嘉定,趋近应用,趋近需求,促使学校能够在多个外部环境的需求中形成学科交叉和学科群体的优势,实际上也形成了学科链。而嘉定汽车城从机械、电子、交通、汽车制造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这样,学校的学科链和区域的产业链实现对接。 

     

  实际上,当学校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吸引力的时候,区域的发展反过来对学校就有很大的支撑。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是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纳米技术、能源资源等,而这些学科都是在不同学科相交叉当中产生出来的。同济大学注重学科群体和学科链的发展,实际上是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概念。以期建立起我国领先的与国际一流同步接轨的实验室条件,建构国内领先地位、国际一流多个学科方向上的新兴梯队,并取得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 

  ...... 

八、今日同济的优势学科 

     

  同济的建筑、土木、环境、交通、海洋、车辆,这六大一级学科到底有多强悍,在这里就稍微展示展示: 

  1、世界级水平的海洋地质学科,汪品先担任国际大洋钻探首席科学家实施国际大洋钻探,同济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成为全球西太平洋深海地学研究中心,同济校友严晓海成为美国海洋遥感权威; 

  2、世界级水平的桥梁与结构学科,上世纪40年代即以“悬索桥李”著称于国际桥梁界的李国豪老校长获国际结构工程功绩奖、国际十大结构工程大师,项海帆担任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范立础担任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中国国家团主席,同济人领衔科研攻关搞出的世界级水平的洋山深水港跨海大桥,以及长江、黄浦江等处的若干座具有世界地位的桥梁,既不是砂纸磨出来的也不是垃圾论文堆的; 

  3、在教育部进行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评比中,同济获5个全国第一,即海洋地质、城市规划与设计、桥梁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有不服的可以比试比试; 

  4、同济与若干国际著名设计公司同台竞争中标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吴志强担任世博园区总规划师,阮仪三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科学院建筑师学会7位中国籍会员同济占3位(冯纪中、罗小未、郑时龄),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全国高校最强大的设计院、年设计经费逾5亿元、是排行老二的几倍,环同济建筑设计产业带年产值已逾30亿元,规划中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未来的年产值达数百亿元、将成为中国高校最强大的科技园区; 

  5、岩土工程专家孙均任国际岩土学会副主席,同济地下系成为国家地下建筑研究中心,上海及全国各地的地铁、隧道、防御工事,同济人领衔科研攻关做出了巨大贡献; 

  6、环境工程专家高廷耀上世纪90年代初即为欧洲最高环境奖亚洲唯一提名人,联合国环境可持续发展学院设在同济,同济人领衔科研攻关治理黄浦江水污染、开展长江水环境研究; 

  7、汽车专家万钢领衔研制的若干种型号的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能够在国际竞技场上和洋鬼子竞争,国内哪所牛皮高校还能够弄出来?还有胆量在洋人面前卖弄?同济同捷,同济汽车教授创立,中国最大的全专业综合性的独立汽车整车设计公司兼机械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公司,几乎霸占了国内汽车设计业; 

  8、同济道路与交通及其装备学科,世界一流的已经建成的投资4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在建的投资5亿元的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已建成的投资1.5亿元的国家磁浮交通实验线、在建的投资逾亿元的轨道交通试验线、国内唯一的道路与交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同济嘉定校区正在形成国内设施最先进、学科最齐全、实力最强大的地面交通及其装备研发与教育培训中心...... 

  ......其他的如丁士昭担任国际工程管理学会副主席、校友吴孟超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等等,这里就不谈了...... 

  唉,这些学科还是不说了吧,免得有人说同济恃强凌弱。 

               

  咱就看看......电子信息类学科......同济近几年就研发出了“神芯一号”、“神芯二号”、国内第一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定制32位嵌入式CPU......等集成电路芯片! 

  ...... 

  

  

  【附图】集百年同济土木建筑学科群经典成就、代表中国现代建筑最高水平、世界一流的同济教学科研大楼 

  该建筑内部采用竖向单元旋转构成螺旋形的趣味中厅,创造出全新的教学、科研空间交流模式,同时通过通透的外表,将变幻的公共空间展现给校园及城市,形成内外交融的空间效果,象征了先进的现代开放式高校办学方针。为贯穿现代、简约、高效的设计主题,整个建筑采用玻璃、金属铝板构成抽象化、数字化的外表,以轻盈、晶透的形式,简约超前的建筑理念,在同济大学本部校区沿城市主界面谱写华彩乐章。该建筑的平面布置采用了L 形功能区的设计,使其与外界-城市、校园,内部-中庭空间均有充足的边界,保证了各个功能区采光、通风、节能、景观的基本需求。其内部分隔采用了统一的柱网模数和统一的单元平面形式,实现了内部功能灵活分割、相互转换、增减自如的需要,保证了综合类教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九、未来的同济       

       

  同济是应该只苦练独门绝技还是全面发展,这个要看发展战略和自身定位。不能说北大文科强,清华就不该建立文科了;也不能说清华工科好,北大就不能发展工科了。 

                   

  十年前,同济的汽车学科刚刚起步,现在如何?国内谁有胆量在同济汽车学院门前舞大刀?十几年前,谁会想到同济会建起一个高水平的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现在国内有几个大学能找出同济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这样的国际科学大师?最多在国内是个学霸,一到国际上就狗屁不是! 

                   

  同济的定位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大学。国际化自不待言,同济已经做的很好,看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学院、中德学院、中法学院、中意学院......互派留学生、以及世界各国尤其欧盟、联合国领导人的频繁到访,国内哪个大学能比得上?研究型也勿庸置疑,只要看看同济近几年做出了多少实际成果,如世界级的跨海跨江大桥、国际大洋钻探、先进的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隧道、地铁、江河治理、玉米塑料、CPU芯片、乃至文化遗产保护......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同济人继承了德意志“严谨求实”的作风,同济的这些成果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成就,同济发表的论文数量不算多,但却是建立在这些经过实证的成就的基础上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不像某些大学,大量编造出的是可以让大学排名很高、却没有实际价值的“高水平”垃圾论文。 

           

  综合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同济正在努力完成的远景规划。同济重振医科是必然要进行的重要一步。和某些从来没有办过医学的大学不同,虽然上海同济的医学血脉被割断了50余年,但同济医学曾经是以德派医学为特色的、国内最好的医学之一,拥有著名的品牌和强大的社会资源和国际资源,经过积极努力是完全可以重新崛起于上海滩的。同济附属的、投资1.5亿欧元(约15亿人民币)、按照德国最新标准设计、定位为国内最高端、世界最现代化的“中德友好医院”的开工建造,表明同济医学的振兴指日可待。电影学院、音乐学院、传播与艺术学院......等等,都是经过认真调研的、切实可行、有很好发展前景的学科,上海曾经是中国电影、艺术最辉煌的城市,未来上海是要确立国际化的大都市地位的,仅此就可以说明当年吴启迪校长的正确、及时的决策,几年来这些学科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同济发展这些学科都是拥有强大的国内、国际合作背景(如上影集团等)的,同济自己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就可以争取到很大的资源,这是国内其他大学不具备、想做也做不了的。也许若干年后,有人又会象今天对同济的汽车学科目瞪口呆、百思不解一样,惊讶地仰视着同济辉煌的人文艺术类学科,由衷的赞叹同济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今天我以同济为荣,明天同济以我为荣”! 

  ...... 

             

             

  【附图】获优秀设计大奖的同济正门(已批准为上海市不可移动历史文物) 

万钢从普通归国学者到科技部部长仅用7 

   

  [ ] 第一财经日报 [发表时间] 2007-4-30 

  

   

  “学而优则仕”,对新任科技部部长万钢而言,这是一条水到渠成的道路。 

  从普通归国学者到科技部部长,万钢仅用了7年时间。在熟悉万钢的人眼里,这与其说是一个为官升迁的奇迹,不如说是一段知识报国的佳话。 

  昨天,从北京返回上海的万钢召集同济大学有关负责人开了一整天的会,就自己的工作交接等问题进行了商议。按照安排,万钢将暂时继续兼任同济大学校长,直到今年520日该校百年校庆活动结束之后。 

   

  “海龟”汽车专家 

  对于身为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的万钢获任科技部部长,上海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教学试验中心副主任王石泉教授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这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广纳贤才,贯彻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体现。 

  他说,显然有关部门对万钢已经考察了很久。这个决定说明,中央对科技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已经极其重视,万钢也将有能力把中国科技管理带向一个新的高度和层面。 

  万钢的才能被发掘,与教育部和科技部几位部领导的充分信任有关。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告诉记者,1999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委托万钢带领中国留德汽车工业博士工程师代表团回国考察汽车工业,当时正值中国汽车如何发展成为国内热点的时期。考察结果让万钢非常忧心。因为在他看来,中国汽车工业对国外的依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与此同时,万钢从当时欧洲爆发的能源危机中受到启发,判断新能源汽车将是全球汽车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于是,2000年,他向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洁净能源汽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他分析,在传统汽车业领域,各大跨国公司的技术已经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如果中国从零开始做内燃机汽车,势必会碰到一些知识产权的问题,而只有在新领域进行研发,才能规避这些问题。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中国汽车业战略发展的机遇,也是一种必需。 

  据同济大学校长助理董琦介绍,这份建议最终被采纳了。当时的科技部部长朱丽兰还向万钢发出了回国邀请。之后,下一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又将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的重任交给了他。 

  20001224日,西方圣诞节的“平安夜”,万钢辞别工作了10年的德国奥迪公司,坐上了回国的飞机。此时,他还并没有获得任何正式工作合同,更没有任何单位高薪聘请他。董琦对本报记者说,吸引万钢回国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确实想为中国做点有创新意义的事情。 

   

  低调“帅才” 

  万钢是受科技部和同济大学邀请回国的,回到同济大学后,他从普通教授、汽车工程中心主任做起,再做到汽车学院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并于2004年就任同济大学校长。 

  这次履新后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万钢表示:“与许多同志相比,我自感才疏学浅,特别是在从政经验方面,有很大的差距。” 

  对此,董琦说,虽然万钢的上升速度在常人看来很快,但他确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出来的。“万校长刚回来之时,赤手空拳,一个人都没带回来,出差也没有科研经费,但他硬是坚持了下来。” 

  在余卓平和董琦眼里,万钢是个低调、埋头做实事,并善于组织管理的人——董琦把他形容为一个“帅才”。 

  余卓平说,万钢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超前思维,对于科技和市场前沿的问题特别敏感;二是组织科技攻关的能力特别强,自己做事情也特别投入。这让万钢无论在学校还是项目组都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做项目时,他都会定下明确的规章制度,骨干成员每周一次例会,一般一次都不能缺席。每个项目都会排出明确的时间节点,只许往前赶,不许推迟。”余卓平说。 

  同时,在做校长期间分管外事的万钢,在对外合作与交流上也“很有一套”。 

  万钢认为,大学要建立两个平台: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平台,二是国际人才交流和研发的平台。他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科研不能完全关起门来搞,要有开放的心态,要与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事实上,同济大学在国际交流中的特点非常鲜明,以欧洲国家作为最重要交流国是该校长期以来形成的特色和传统。万钢上任后,更坚持和发扬了这一特色,不仅争取来了很多难得的项目,更加大了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合作。 

  ......

“宝贝”“超越号” 

  经过数年时间的开发,同济大学与上汽集团合作承担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其新能源汽车“超越一号”至“超越三号”已先后推出。 

  新能源汽车是万钢和他的同事们的“宝贝”。“超越一号”刚研发出来后,有一次,司机驾车在同济大学校园里测试,当发现前方路面有一根树枝时,司机特意下车将树枝捡开后才继续前行。这一幕成为在同济校园里流传的佳话。 

  王石泉认为,将自主创新科技产业化发展,将是万钢上任后科技部的工作重点之一。这从他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过程可以看出,“也是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要求。” 

  10多年的企业经验,让万钢具备了敏锐的市场触角。董琦说,万钢在企业经过了全面训练,更能接近产业前沿,这是近几年来同济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推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但对万钢来说,最重要的是,根据国家需求、中长期发展规划,来规划学校的发展,并且与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紧密相连,在这一点上,万钢的思路非常明确。” 

  目前,同济大学在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带动下已经与企业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中心,包括与大众、西门子等,还与上汽集团建立了4个工程研究中心。“我们可以称为与企业联系最紧密的学校了。”余卓平笑着说。 

  “从电动汽车来看,我们当时起步就已经比跨国汽车公司晚了将近10年,但到了今天,世界上提这个话题必有中国。”万钢曾经非常骄傲地在一次大会上表示。 

  

同济走出的中国鼻祖:

  生理学泰斗——贝时璋(2003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36015的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 

  中国地质学奠基人——朱家骅(民国政府中研院院士、院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

  生物学泰斗——童弟周

  中国测绘奠基人——夏坚白(同济大学前校长)

  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之父——王之卓

  中国船舶奠基人——杨槱

  中国化学奠基人——王葆仁(同济大学前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

  中国美学奠基人——宗白华

  中国文学批评史奠基人——郭绍虞(同济大学前文学院院长)

  中国汽车业之父——饶斌

  台湾汽车业第一人——严庆龄

  台湾工学之父——张象贤

  医学泰斗、中国医科院创建人——沈其震

  中国外科学之父——裘法祖

  中国肝胆之父——吴孟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体寄生虫学奠基人——姚永政

  中国妇产科先驱——金问淇

  土木泰斗——李国豪(国际结构工程功绩奖)

  城市规划奠基人——金经昌

  环境工程奠基人——杨钦

  中国水利学之父——郑肇经

  中国核武器的总设计师——谢家祺

  中国“驱逐舰之父”——潘镜芙

  地震波与爆炸波传播研究的开拓者——徐植信

  中国现代光学奠基人——彭明经

  中国望远镜之父——周自新

  中国半导体科学奠基人——王守武

  理论物理学层子模型的主创者——朱洪元

  中国化学色谱分析的先驱——卢佩章

  中国生态旅游之父——韩也良

    

  同济目前在校的世界级水平学术大师:

  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米兰科维奇奖,欧洲地学联盟(EGU)授予,该奖是古气候和古海洋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

  桥梁抗风领域开拓者、权威——项海帆(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

  桥梁抗震领域开拓者、权威——范立础(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中国国家团主席)

  岩土力学权威——孙均(国际岩土力学学会副主席)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父——阮仪三(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建筑大师——常青(霍尔森建筑金奖,Holcim Award,这个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建筑大师——冯纪中、罗小未、郑时龄(美国科学院建筑师学会7位中国籍会员中的3位同济人)

  工程管理专家——丁士昭(国际工程管理学会副主席)

  环境工程专家——高廷耀(欧洲最高环境奖亚洲唯一提名人)

  汽车专家——万钢(科技部长、同济大学校长,奥迪公司前总规划部经理)

  ......

百年同济培养的部分杰出校友:

   

  * 贝时璋,国民政府中研院院士,中国生理奠基人,现在最年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李国豪,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前校长,上海市前政协主席,国际结构工程功绩奖获得者,国际十大结构工程大师

  * 童第周,科学院院士

  * 王葆仁,中国化学奠基人

  * 夏坚白,科学院院士,中国测绘之父,同济大学前校长、武汉测绘学院前院长

  * 陈从周,著名园林建筑学家,散文学家,著有《说园》等

  * 冯纪忠,建筑学家,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

  * 裘法祖,中科院院士,中国外科之父

  * 沈其震,科学院院士,中央军委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奠基人

  * 武忠弼,德国大十字勋章获得者,同济医科大学前校长

  * 林同炎,国际著名桥梁大师

  * 黄杲炘,翻译家

  * 叶可明,工程院院士,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

  * 张涤生,工程院士,整复外科的开创人,被称为“中国整形外科之父”

  * 梁伯强,科学院院士,原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

  * 夏穗生

  * 王守武,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微电子中心名誉主任

  * 王守觉,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 唐有祺,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

  * 吴孟超,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亚洲一把刀,二军大副校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

  * 李同保,科学院院士,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 张祖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

  * 李金城,青藏铁路总工程师

  * 程京, 长江学者,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 潘云鹤,工程院院士、副院长,原浙江大学校长

  * 戴复东,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

  * 黄作燊,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创始人

  * 阮仪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获得者

  * 郑时龄,著名城市规划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

  * 王小慧,近年活跃于欧洲和中国的著名摄影艺术家

  * 吴志强, 2010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

  * 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地测量学泰斗。

  * 许厚泽,科学院院士

  * 周慎杰

  * 郑儒根

  * 吴在德,同济医科大学前校长

  * 金士翱

  * 王之卓,科学院院士,中国测量遥感之父,交通大学前校长

  * 李志坚,院士

  * 程孝刚,工程院士院士

  * 吴熙瑞

  * 梁文灏,工程院院士,青藏铁路总设计师

  * 沈世钊,工程院院士

  * 江欢成,工程院院士

  * 陈星弼,科学院院士

  * 刘建航,工程院院士

  * 董石麟,工程院院士

  * 顾翼东

  * 张锦秋,科学院院士

  * 唐勇

  * 丁士昭,国际工程管理学会副主席

  * 尤彭熙

  * 曾乐, 宝钢总工程师,焊接专家

  * 侯云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 张耀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郑肇经,中国水利界元老

  * 吴祥明,上海磁浮工程总指挥、国家磁悬浮中心主任

  * 白云,上海城建(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 李国机,著名大律师

  * 杨槱,科学院院士,船舶泰斗

  * 何友声,科学院院士,船舶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前党委书记

  * 潘竞芙,科学院院士,船舶专家

  * 邹德慈,科学院院士,城市规划专家

  * 江景波,民盟中央副主席,同济大学前校长

  * 许厚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

  * 顾安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得主

  * 徐植信,中国地震波与爆炸波传播研究的开拓者

  * 高时浏,第一位到达北极的中国人

  * 王汝建,北极科考队员

* 严晓海,美国特拉华大学遥感中心主任,美国海洋遥感权威

  * 张红军,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

  * 谢家祺,获“氢弹的突破及武器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 季向东,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美国物理学会院士

  * 李荣兴,火星登陆探索28位科学家唯一华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华裔教授

  * 谢国忠,著名经济学家,前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 邱震海,香港著名评论家

* 乔石,1985,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政法委员会书记,1986年,兼任国务院副总理。1987,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中纪委书记并保留政法委员会书记职务。1993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98年退休。

  * 钱信忠,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

  * 张惠新,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副书记

  * 张彩珍,中国软式网球协会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

  * 汪光焘,建设部部长

  * 陈铁迪,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政协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唐登杰,上海市副市长

  * 万钢,同济大学校长,中国致公党副主席,2007427日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部长

  * 孙文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李桓英,中国麻风病防治第一人,感动中国候选人。

  * 宋林, 华润集团总经理

  * 周纪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蔡来兴,上海实业集团总裁

  * 孟凡辰,西门子一体化总裁

  * 周厚健,海信集团总裁

  * 郭文叁,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总经理

  * 胡茂元, 上汽集团董事长

  * 陈志鑫, 上海大众公司总裁

  * 陈虹,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裁

  * 高卫民,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党委书记、执行副总经理

  * 雷雨成,中国国内最大最强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 孙晓东,上海通用汽车副总经理

  ......

  

  据统计,同济建校100多年,培养了众多杰出校友,其中院士校友有100多位,为国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济还有一批重要校友:

  

  * 朱家骅,中研院院士、院长,民国政府教育部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

  * 张群,民国政府行政院院长,同济大学前校长

  * 周均时,七君子之一,烈士,同济大学前校长

  * 倪超,台湾国立成功大学首任校长

  * 罗云平,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前校长

  * 张象贤,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工学院院长,机械工程大师,台湾工学之父

  * 严庆龄, 台湾汽车业创始人之一

  * 饶斌,一汽及二汽主要创始人,中国汽车业之父

  * 冯至, 著名诗人

  * 李国机,著名大律师

  * 宗白华,著名美学家、中国美学奠基人

  * 樊映川,数学家

  * 戴望舒,著名诗人

  * 柔石,左联文艺人士

  * 杨益言,《红岩》作者

  ......

  

  【说明】1945年抗战胜利后,同济由四川宜宾李庄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回迁上海,途中满载档案等物资的船舶触礁沉没,同济抗日战争以前的历史档案文献等资料全部沉入江水中丢失,造成同济建校前40年的历史空白,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培养了哪些学生。现在统计出的同济校友,实际上是近些年发动各地校友会积极寻访、老校友回忆、查阅其他有关同济的历史文献搜集的,不是很全的。另外,同济从建校直到二战爆发希特勒下令中止德国政府对在同济的德籍教授财政补贴以前,一直是德籍教授占多数、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同济有关的历史文献已经永远消失。

  

中国科学院院士毕业院校排行榜(修订版)

   作者:骗子他爹马甲 提交日期:2008-5-14 11:07:00

    

    1、北京大学(149位,含燕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北京医科大学的数十位,含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的北大籍院士)

    2、清华大学(145位,含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的清华籍院士,不含独立办学的协和医科大学的8人)

    3、南京大学(137位,含东南大学1952年前的全部)

    4、复旦大学(59位,含上海医科大学的17人)

    5、浙江大学(53位,含杭州大学的2人)  

    6、中国科技大学(39位)

    7、西安交通大学(37位,含交通大学上海分校29人、西安医科大学的1人)

    8、同济大学(25位)

    9、武汉大学(24位,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人)  

    10、吉林大学(19位,含长春地质学院6人,吉林工业大学1人)

    11、中国地质大学(18位)

    12、南开大学(16位,含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的南开学籍)

    13、中山大学 (11位,含中山医科大学) 

    ......

     

    注:数据截至20085月,不完全,欢迎提供名单批评指正。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同济大学变迁史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