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三七本草考证

三七本草考证

时间:2023-03-27 01:21:16    下载该word文档
三七本草考证
孙千惠;刘海娇;杨小玉;钟宛凌;孙萌;王思艺;张子龙
【摘要】以大量文献为基础,就三七的最早文献记载、古籍中原植物载图真伪、栽培产地及产地变迁三个方面进行考证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三七最早应是被记载于明代异远真人所著的《跌损妙方》中;历史上自三七被发现后,三七、土三七(菊三均被首次正确绘图于《本草纲目》,后三七又被绘图于《本草备要》《本草便读》等本草内,但《本草便读》中的"参三七",经反复鉴定比对后被认为是谬传;从三七产地的可考文字记载中可以得出结论,三七最早栽培于广西,但由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原因,三七主产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由广西向云南转移,至今云南文山仍是闻名中外的三七道地产区.对三七进行本草考证,有助于三七药材的正本清源,并为三七的合理栽培与药效开发提供依据.%ThisresearchisbasedonalargenumberofliteraturesaboutPanaxnotoginseng,whichincludetheearliestdocumentation,theauthenticimage,placeofitsoriginandthechangeofitsproducingarea.ItcouldbeconcludedthatP.notoginsengwasfirstrecordedinFallingDamageNostrumofMingdynasty;theimagesofP.notoginsengandGynurasegetumwerefirstcorrectlydrawninCompendiumofMateriaMedica,itwasalsodrawninEssentialsofMateriaMedicaandConvenientReaderonMateriaMedica,buttheimagesinthelatterwereconsideredmisrepresentationsafterrepeatedcheckup.Fromthetextualrecords,itcouldbeconcludedthatP.notoginsengwasfirstcultivatedinGuangxiprovince,butthemainproducingareashadgraduallytransferredfromGuangxitoYunnanasaresultoffactorsfromnature,humanandsociety,andWenshancityinYunnanhasbecomethe
authenticproducingareaofP.notoginseng.ThisstudyprovidesreferencesforrationalcultivationandpharmaceuticaldevelopmentofP.notoginseng.【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期】2017(034005【总页数】5(P113-117
【关键词】三七;历史考证;载图真伪;产地变迁
【作者】孙千惠;刘海娇;杨小玉;钟宛凌;孙萌;王思艺;张子龙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正文语种】【中图分类】R28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临床上可用于活血止血、消肿定痛及金刀跌伤,而熟三七特有补血之效。三七作为伤科金疮要药,素有山漆、金不换、田三七、田七、盘龙七、参三七、人参三七、滇三七之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具有止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1-2],尤其对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
三七并非在现代才被广泛应用。早在明代,巨著《本草纲目》中已有了对其“合金疮”功效的明确记载。然而,由于三七生长条件特殊,且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问
题,目前三七道地产区栽培地极其有限。对三七进行本草考证,探究三七的古籍记载、真伪优劣、产地变迁等事宜,可以更好的为三七种植、开发提供思路。因此,本文主要就三七的最早本草记载、古籍中原植物载图真伪、栽培产地及其变迁三个方面进行考证研究。
经刘本玺、董广平等学者考证,在《本草纲目》之前即存在着有关三七的文字记载,其中最早的是记录于赵宜真编撰的《仙传外科秘方集》(1378年,元朝杨清叟编,其“飞龙夺命丹”一方中的配伍药材就有三七[3]。笔者认为此说法欠妥,理由如下。
其一,记载有飞龙夺命丹的古籍资料众多,具体卷名有:《急救仙方》卷二、《青囊全集》卷下、《普济方》卷二七三、《玉机微义》卷十五、《伤科方书》《灵药秘方》卷上、《霍乱论》卷下、《救伤秘旨》《普济方》卷二七三。但以上所有文献中记载的飞龙夺命丹除《仙传外科秘方集》外均无“三七”字样。
其二,从《仙传外科秘方集》来看,三七并未像刘本玺等学者所言出现在配伍药材里。原文记载:蟾酥(二钱,干者老酒化血竭(一钱乳香(二钱没药(二钱雄黄(三钱轻粉(半钱胆矾(一钱麝香(半钱铜绿(二钱寒水石(一钱朱砂(一钱,为海羊(二十个,蜗牛即是,连壳用之脑子(半钱,无亦可天龙(一条,酒浸炙黄,去头足。上为细末,先将海羊研为泥,和前药为丸如绿豆大。如丸不就,入酒打面糊为丸。歌括:血竭蟾酥轻粉,雄黄铜绿朱砂;胆矾寒水麝香加,三七海洋研化。专治疔疮恶毒,脑疽发背无差[4]。以上文献资料是此书唯一的“三七”记载文字。另外,赵宜真在此文献中明确注释海洋即为海羊(二十个,蜗牛即是,连壳用之从以上记载三七的文献资料中,我们无法得出此处“三七”就是药材三七的结论。首先,“三七”并没有记载在飞龙夺命丹的组成成分以及临证加减中,亦没有与“三七”配伍记载。其次,原作者在原著中也解释了中药的炮制方法,即“上为细末,先将海羊研为泥,和前药为丸如绿豆大”。反观如果文中“三七”指药材三七,
文中会提及将三七研化,相反只字未提,说明原文“三七海洋”非三七和海洋。最后,原文中明确注释“海羊(二十个,蜗牛即是,连壳用之”。原作者极有可能想表达三七二十一的数量词概念,因此注释为三七海洋研化。
如上所述,笔者猜测《仙传外科秘方集》中“三七”为数量词,概数,表示药材海羊的数量,前人误当作三七最早记载说法明显欠妥。
经重新考证,笔者提出三七真正的最早记载应是明·异远真人著《跌损妙方》(公元13681644年,约1523。它是现存最早的伤科少林派著作。该书全身门、头面门、身中门、背脊门、跟足门、金创门等6门中共用方133条,其中含有三七的方就有40[5],这些方中均记载有参三七。直至明代,李时珍于《本草纲目》(1596中才详细记载了现今药用植物三七的性味、归经、功效等。比如其关于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的记载,十分准确地表述了现今五加科三七的气味特征。
可见,三七最早以“参三七”之名记载于明代异远真人著《跌损妙方》中,前人所言赵宜真编撰的《仙传外科秘方集》中“三七”笔者猜测并非药材三七之意。此二书唯记载有“三七”二字,直至明代李时珍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的表述了三七的性味归经、种类、名称起源等。
三七的应用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古籍资料记载的三七原植物种类、品貌等和现在的药用植物三七也有明显差异。经考证,历代本草对三七相关植物的记载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第二种是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又称竹节三七、竹节参(PanaxjaponicusC.A.Mey.还有一种是菊科植物菊叶三七,亦称土三七或水三七(Gynuasegetum(Lour.Merr.[6]
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三七:“采根曝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或云:试法,以
末掺猪血中,血化为水者乃真。近传一种草,春生苗,夏高三四尺。叶似菊艾而劲厚,有岐尖,茎有赤棱。夏秋开黄花,蕊如金丝,盘纽可爱”[7]。从上文看出,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本草纲目》也记载了3种“三七”,不仅如此,李时珍还绘制了两小幅图片如图1(三七,图2(土三七,把真正的三七及“土三七”都记录在一起了。图1所绘三七形状颇似现今三七,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7(34,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所绘三七形态非常符合古人对三七“茎三叶七”的植株形态描绘。茎叶的数目和现今三七有些许误差可以忽略,叶形和顶端伞形花序则颇为相似。因而图1绘制三七确认无误为三七。图2绘制了三种土三七,仅中间的植株经认真比对后非常符合菊叶三七叶互生,锯齿或羽状分裂,稀全缘,头状花序呈盘状,花柱分枝细,顶端被乳头状微毛的形态特征。因此中间植株可确认为菊三七,但其余2种至今无法确定。清·汪昂(讱庵(1694年刊著《本草备要》也绘制有三七图,如图3[8]。此图与本草纲目所绘三七完全一致,亦有可能直接摘自《本草纲目》。而清代张秉成(16441911(1949年排印本著《本草便读》仅记载有“参三七”图,如图4。书中如是记载“散血可和伤,入胃行肝。广产野生种不一,行瘀并止痛,外敷内服,苦多甘少性偏温。参三七甘苦而温,以其能合金疮,如漆之粘物,出广地山中,故名。功专散血,一切内服外敷之用,皆取其散血之功。阳明厥阴为多血之经,故入之。近时人家所种者,其类甚多,而皆不及广产者良。广产者苦多甘少,其形如参,故谓之参三七。无瘀者勿用。”文中所记归经、性味、功效均与三七同[9]但所绘植株形态经鉴定比对不是参三七,与参三七差异显著,却与菊叶三七“叶互生,锯齿或羽状分裂,稀全缘,头状花序呈盘状,花柱分枝细”的形态颇为相似。此处三七图片非参三七图片,很可能为谬传。
历史上自三七被发现之后,三七、土三七(菊三七均被首次正确绘图于《本草纲
目》,后三七又被绘图于《本草备要》、《本草便读》等本草中,而清代张秉成(公元16441911著《本草便读》“参三七”图经反复鉴定比对后确认为谬传。从三七产地的可考文字记载中可以得出结论,三七最早栽培于广西。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即李时珍(公元15181593逝世后3年问世的《本草纲目》已明确记载三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而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广西栽培三七比1757年《开化府志》云南最早栽培三七的时间早约160余年[10]上述史料明确表明,历史上三七最早栽培产地为广西而非云南。但明代的广西南丹诸州究竟指哪里?我们作了如下考证。
从明代中国地图中得知,明代南丹州即今南丹县一带,彼时隶属于庆远府。与其西南相邻的是“田州”,广西的一些三七产区如百色、田阳、田东的治所都在其内。明代李时珍的“诸州”很可能是泛指,如果说将三七的产区靖西、德保(属当时的镇安府,该府东北与田州相邻,西南与今靖西所属的归化州相邻归在内有些牵强的话,把田州归在内恐怕也说得过去。因此李时珍记载的“三七”产地确是三七产地无疑,只因碍于当地的交通和区域划分命名,不甚详尽[11]。如上所述,三七最早栽培产地为广西无疑。
20世纪70年代,三七主产地从广西一带转为云南文山。如今,云南文山产的叫三七,广西产的称作田七。据清代覃恩祚著《归顺州志》记载,“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清代《百色厅志》卷三也说,因三七实出自田州,故“俗名”为“田七”[12]。后来人们习惯将广西产的三七称作田七。2001,云南整个三七产业发展迅猛,产量达全国三七总产量的90%以上,取代靖西三七成为闻名于世的“三七之乡”。通过对这两个产区三七栽培产地变迁的研究,结合其他药材变迁情况,总结三七产地变迁的主要原因如下。
连作障碍。三七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迫使产区发生变迁。与其他人参属药用植物一样,三七种植忌地性极强,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一般认为栽种过三七
的地块需要连续栽种玉米、旱稻、苜蓿等作物10年以上才能再次种植三七[13]而有些地块甚至需要长达30年的轮作间隔时间才能再次种植三七。而明朝时期广西地区经常受水、旱、蝗灾之扰,加之轮作间隔时间过长使广西药农不堪重负,三七种植业开始走向没落。相比之下,云南文山少有水、旱、蝗灾,作为三七的新兴产地也不存在连作障碍问题。除此之外,云南文山和广西百色两地交界,气候及地质背景等生态环境条件相似,因此三七较早传入云南文山引种并获得成功,后逐渐在文山当地呈规模种植。
首先,新观念新想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的变迁,药材栽培业各方面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当人们发现比原先所认为的道地药材更为质优效佳时,就往往建立新的道地产区。李时珍早就指出:“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随时兴废不同,即指时代变迁,道地药材的产地也会发生变迁[14]
其次,人工引种创立新兴产地。有计划地进行野生变家种或从国外其他地区引进种植,若条件适宜,往往就能形成新的主产区。三七即是如此。三七原本为野生,以广西的百色地区为道地。广西田七种植始终是一种自发的,无组织的种植模式,耕作原始,难以达到三七栽培的规范化、产业化。然而,当时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之初,田七种植业不能迅速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更难以形成品牌化,产业化。2030年代,三七在云南文山大范围种植,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今主产于云南文山州,红河、玉溪、曲靖、大理、楚雄、昆明等市亦有栽培,质量优良。彼时广西政府可能未对三七种植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历史上广西三七主要分布在靖西、那坡、德保三县,但据研究人员调查,目前靖西县的三七种植面积已萎缩到不20亩,那坡、德保两县已无三七种植。160余年间(1848年算起,广西从享有盛誉300多年的三七原产地和主产地,到目前已趋于零种植。广西始终没有建立三七的相关科研单位,相比之下,云南文山州政府将三七视为文山州独具特色
的生物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逐步实现三七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八五”以来,文山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把三七作为全州支柱产业之首重点培育,从自治州到主产县逐步形成一个独特的“三七系统”。为促进三七产业科学化发展,文山州政府于1985年建立了文山三七研究院,2012年更名为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三七研究的科研单位。文山三七研究院的建立为三七产业提供了标准支撑,并建立了规范化的三七种植技术体系。基于以上原因,三七在云南文山才能走出科学化、产业化的新道路。
相反,广西田七相关经济政策以及福利补贴匮乏,而三七对耕作环境要求严苛,且栽培过程中常见病虫害较多(常见有黑斑病、根腐病等,导致田七种植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此外,有些不法商贩唯利是图,将铅笔芯粉末、石墨粉、石蜡灰加到田七中扮老田七。这样加工的成品掺假三七品相光滑明亮,易误导不懂行情的消费者购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七掺假事件”。田七掺假事件极大的损坏了田七在全国的声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田七市场。这也是广西田七走向没落的一个原因。
“三七”一词在距今600多年前就已被载入著作,其在治疗疾病方面已有悠久历史。经刘本玺、董广平等学者考证“三七”作为配伍药材最早记载于《仙传外科秘方集》中。但原书中“三七”笔者猜测为数量词,概数,并非药材“三七”,而是表药材海羊的数量。前人误当作三七最早记载说法明显欠妥。经重新考证,笔者提出三七真正的最早记载应是明·异远真人著《跌损妙方》。
古人对三七的绘图也为我们对三七的本草考证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历史上自三七被发现之后,三七、土三七(菊三七都被首次正确绘图于《本草纲目》,其所绘三七形态非常符合古人对三七“茎三叶七”的植株形态描绘。而茎叶的数目和现今三七存在些许误差或许可以忽略,叶形和顶端伞形花序则颇为相似。后三七又被绘图于《本草备要》、《本草便读》等,但清代张秉成(公元16441911著《本草便
读》“参三七”图经反复鉴定比对后确认为谬传。
20世纪70年代,三七主产地从广西一带转为云南文山。其栽培因三七生长条件特殊,且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三七道地产区当时资源极其有限,迫使产区发生变迁。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中国的成立,人们萌发了新观念新想法。当人们发现比原先所认为的道地药材更为质优效佳时,就逐渐建立新的三七道地产区。2030年代,在相对于广西更好的经济政策扶持下,三七在云南文山大规模种植,并逐渐走向产业化,品牌化。三七的道地产区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完成了从广西到云南文山的迁移。据文献报道,三七由于连作障碍等原因,近年来文山州三七种植面积锐减,主要以繁种育苗为主,其产区正在逐渐向周边地区辐射[12]。由此可见,制约三七产量提升的主要问题在于连作障碍,因此我们应该寻找新的三七种植方式,开发新的三七种植区域。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三七本草考证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