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浅谈慢教育

浅谈慢教育

时间:2023-05-27 09:53:19    下载该word文档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慢教育
作者:杨晓磊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17
"润物细无声",教育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淀,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教育是""的事业,它的特征最像农牧业,不要依赖"硬件设备",不要强调资金投入,不要指望加班加点,不要靠使用生长激素。植物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周期,种植者要注意气候变化,更要注意环境,天时、地利一样不能少。
在工作中,接触过很多学习有困难的"问题学生",当时也没有实质的转变,而这些学生成人后心智健康,很正常,有的成就很高。可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他们是什么时候丧失了学习兴趣的?他们为什么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原因虽然比较复杂,但共同的一点,就是家长、教师对他们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而他们由于能力的限制,长时期精神疲惫。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庭,都不要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别再相信赢在起跑线上的谎言。我读过一篇文章中写道:孩子,你慢慢来。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别让孩子跑错方向。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五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但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
一名钢琴的老师说:"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学者杨佩昌最近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一名日本留学生告诉记者,日本在接受外国留学生时,对学生的学习总年限有严格规定,"少一年都要补齐,否则大学不能接收,"目的是不希望学生违背生理规律超前教育,循序渐进地来。"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习惯,人格培养。"冯钢说,"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些应试教育出来的高分孩子,"了大学,突然间不用考试,就毫无方向感了"举几个例子:
1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2)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3)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4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我们只是凭借这几个案例说明我们要说明的问题。第一位是卢刚(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的枪击事件);第二位是马加爵;第三位是韩寒;第四位就是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教育家张文先他认为:"慢教育就是提倡日常生活式教育,慢教育理念来源于生活与教育实践。奥地利社会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RudolfSteine)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提出了慢教育理念,他认为孩子在七岁之前不应该接受正式教育,而应由他们玩耍、追逐、画画、听故事和接触大自然;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ManabuSato)指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捷克教育改革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也指出,"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教师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把学生一生的事全弄到初中三年或是高中三年中来完成。
你为什么要那么急呢?你为什么总是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全都告诉学生呢?你为什么会认为学生离开学校就不再学习,永远不再涉足你从事的学科呢?同样,你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把学生一生的学科学习弄到这三年来完成。你看,学生不过是对学科知识略感疲劳,你就逼他加班加点,恨不得把三年的教学内容让他一口吞下去,好像天底下只剩下你一个老师,香火只有你一炷......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大课,高中阶段各有五百多节,你为什么要把那么多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节课上呢?这不过是你的一节课,你的这节课不是"最后的晚餐",还会有下一节,还有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学年,还有大学阶段,还有终生学习的漫长岁月......你为什么总是急于把所有的东西塞给学生。在知识的传承和教学绩效的考核过程中,教育者常常会遇到一些所谓的"差生"。那些""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帮助,更需要老师耐心引导、悉心指教、平等看待、严格管理。所谓"差生"的心灵难免脆弱、自卑、失意,他们的学习暂时是落后的,但他们不乏一颗善良的心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梦想。也许他们在中考、高考中不会给老师和学校带来荣誉和炫耀等回报,也许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也不会一鸣惊人让学校引以为豪,但教育者有责任使学生以完整的人格度过未来的人生。
我们知道即使是知识的获得,通常也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润物细无声""磨刀不误砍柴工""闲暇出智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叶圣陶先生提出"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不可以批量生产"到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的界定,从杨小微教授提出的"期待一种从容、舒缓、优雅的教育"吴蓓的"请让我慢慢长大"(从容地遵循自然界的安排),无不体现了慢教育所追求的应然状态。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浅谈慢教育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