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时间:2023-11-27 06:09:10    下载该word文档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向大海索要鱼群作者:复达来源:《安徽文学》2017年第05宅女妹妹花鱼说妹妹花鱼像宅女一般,丝毫未有贬低文静、可爱的宅女们之意。只是这妹妹花鱼平时总隐藏在沙地里,像宅女般窝着而已。其实,是不是将这种鱼叫作妹妹花鱼,我也未搞清楚。这鱼的学名叫鳐鱼。可在我们岛上,庶几没人这么称呼。人们看到它,要么叫作燕子花鱼、猫猫花鱼,要么干脆就直呼为花鱼。鳐鱼的种类多,渔民们哪能分得清?形状相似的,就归类为一个称呼吧。像我这般不是渔民后代的,就更难以弄清它的类别。又为何唤它妹妹花鱼?想想,可能是从猫猫花鱼的称呼演变而来。岛上的方言有时会被人以讹传讹,有时听者不清,也会自作主张地改变。这猫猫两字,一不留心,容易听成。哎,这妹妹两字用在花鱼身上,不是也贴切?既是花鱼,用妹妹的称号来形容,相得益彰也。看,这鳐鱼圆柱状的身子,若盛开的花朵,周围长着一圈扇子一样的胸鳍,柔软,润滑,飘逸出一种柔媚之感。不是叫作妹妹花鱼更合适?别人不知,对我弄不清鳐鱼种类的人来言,凡是鳐鱼的,我便一概称作妹妹花鱼,——反正岛上的人也分不清花鱼的种类。这妹妹花鱼可有来历,一亿八千年前就与鲨鱼是同类。鲨鱼生龙活虎,凶狠威猛,遨游海中,连人都怕,何况其他海洋生物。却不知妹妹花鱼为何懒得游动,竟是躺在沙地里,不太想出来。为了适应海底生活,慢慢地,慢慢地,就进化成今天这个模样。整个身子几乎由胸鳍组成,头与身体直接相连,看不出哪个部位是脖子。尾鳍也退化成一根又细又长的鞭子,上面的几枚小刺才让人感到还有点劲道。如此深藏不露,莫非一亿多年前,妹妹花鱼已有宅着的意识了?长时间藏在海底的沙地里,妹妹花鱼在干什么?是胆小,怕鲨鱼吃它?抑或看到鲨鱼难为情?毕竟曾是同类,两者却相差这么多,就藏匿起来。这一藏,却已成定式,再也变不过来。是懒得游动,想静静地躺下歇息?那么这一懒的行为便令人有点匪夷所思,竟然一代代的懒了下来。是在沙地里静美地聆听海底涌动的涛声?这倒有点诗意,然而,游动在海底,海底的世界更精彩,涛声也更有韵律,更为悦耳。或许,它只是随心所致吧,懒得游动,就让身心静逸地藏在沙地里,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深深地隐藏。我猜不出,谁知道它为何呢?问题就来了。妹妹花鱼如此藏在沙地里,靠什么来填饱肚子?别急,它自有办法。要知道,它的牙齿像石臼,能磨碎任何东西。还有,它的嗅觉十分灵敏,即使在沙地里,也能嗅到周边所出现的生物,想来与先进的雷达差不多。有这两样武器装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备,还愁饿死?它就安闲地藏在沙地里,来个守株待兔。兔总是有的,哪能只有一只?当贝类、小蟹小虾靠近时,它就感应到。此时,它就憋足力气,扑动胸鳍,的一声,从沙地里奋跃而起。这样的突然袭击,哪个能防备得到?乖乖的,就成了它的口中之食。它那锋利的牙齿定然将贝壳、甲壳这般坚硬的东西咬得吱吱响,吃得津津有味。然后,用腹鳍前部分的足趾慢慢地掘沙,将自己再隐藏在沙地里,宅起来。妹妹花鱼的肉鲜嫩柔纯,好像比别的鱼更鲜滑。是不是因为老是宅居而如此?我不得而知。小时候,听人说小孩子不能吃妹妹花鱼,要不会发肿。我就不敢吃,怕自己的身体特别是脸蛋会肿得大大的,虚胖得认不出自己。至今,我一直未尝过新鲜的妹妹花鱼滋味。但是,我能感觉得到妹妹花鱼的鲜美。那一片片的肉吐露出嫩白的色彩,很是诱人的。若陪客人用餐,见到有酱炖或者与豆腐烧成一块的妹妹花鱼,我会竭力推荐,让客人美美品尝。有时,客人见我不吃,劝我也吃点。我便假模假样地表示,将最好吃的鱼让给客人,让他们多吃点。结果是,客人感动,又敬我酒,使得不胜酒量的我再多喝了些。又哪能不开心地喝?我只吃晒干的妹妹花鱼。晒干了的妹妹花鱼依然呈圆柱状,只是干瘪,褐色,却还显现一点亮泽,仿佛不愿失却作为妹妹的模样,在向人们展示,即使已成了鱼鲞,也不减宅女般的风姿。这晒干的妹妹花鱼蒸熟后,香气扑鼻,引诱得人的胃口越吊越高。年少时,曾在家里与小伙伴偷偷地将妹妹花鱼鲞蒸熟,揭开锅后,把热气腾腾的鱼鲞捞出来,烫手,差点掉在地上。趁着那一股热气,慌乱地撕开,将鱼鲞大卸八块。又一片片地撕着嚼食,满嘴全是美滋滋的味道。后来年纪大一点,就吃得文雅点。妹妹花鱼鲞被切成长条形的一块块,外沿的边上微微卷曲,像是凝固的裙褶。成为鱼鲞的妹妹花鱼依然柔软,如若慢慢地吃食,可以一丝丝地撕下来。那肉,像一根根老黄的金丝,丰实而不失柔和。即使镶嵌在肉中的比铅笔芯还细的软骨,也一嚼而碎,可与肉一起下咽,——补钙呢。这或许就是长时间窝在沙地里所带给我们的吧。倘若一直在游动,鱼的肉质便坚实,哪可一丝丝地撕下来,那么细腻、温顺呢?许多人都喜吃新鲜的妹妹花鱼,我则只吃晒成鲞的,自有道理吧。忽然想到法国十八世纪画家夏尔丹的名画《鳐鱼》。画面展现的是厨房一角。在中心位置的是一条被剖了几刀的鳐鱼,形象怪异突出;橱柜上还摆着几条小鱼和剥开的牡蛎,贪腥的小猫正对它们虎视眈眈而有所警惕;右侧散乱地摆着锅盘、坛子、瓶子、刀子等用具。光线从上角投射下来,与白色的桌布和小猫胸前白色的皮毛以及鰩鱼的颜色相呼应。整幅画面色彩淡雅,光影清晰,物体被表现得真实细腻。这是夏尔丹于一七二八年八月在巴黎美术学院首次展出的作品。因为这幅画,夏尔丹在展出一个月后,就被学院接纳为院士。如此轻易地被画坛上最具权威性的机构吸收为学院成员,是非常罕见的。我只能浅浅地读懂画中的一些含义,那幅画显示出的是一种内在的生命感。可是,一条带点血淋淋的鳐鱼就能表现内在的生命感吗?倘是那样,渔民们在海中漂泊的船上、小贩在菜市场的摊贩上斩杀各类鱼的画面,全是表达着生命感,却是那样残酷、凶狠。难道就因为已经死亡的才突显生命?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看着这般形象怪异、流淌着鲜血的画面,我便更加不想吃鲜嫩的妹妹花鱼了。然而,为何不想吃?莫不是因为妹妹花鱼也是鲜活的生命?我的头就懵了。——我可是中了夏尔丹静静设置的圈套。倏地,我又想,妹妹花鱼隐藏在海底的沙地里,又如何被捕捉上来的?倘若游动,那像许许多多的鱼蟹一样,被鱼网捕捞的几率就大得多。在沙地里窝着,要么是它捕食时恰好被鱼网撞个正着,要么鱼网沉入海底时惊动了静居的妹妹花鱼,钻出泥沙,便自然游进张开了的网袋。看来,宅着的有时也不一定安全。鳓鱼的鳞与棱鳓鱼身上最好吃的到底是鳞,还是棱?我的脑子里老是记着这样的一句渔谚:黄鱼吃唇,鳓鱼吃鳞。渔谚是我们岛上自古以来流传的经验之精华,它说黄鱼吃唇,那吃黄鱼老道的人必先拿筷子卸下黄鱼的圆唇食之;说鳓鱼吃鳞,喜食鳓鱼的也必先将鳓鱼背上的鳞轻轻刮去,美美咀嚼。鳓鱼吃鳞,我一直这么认为。人们洗鱼时,总是将鱼鳞刮去,比如大黄鱼、小黄鱼、玉鳎、鲚鱼等,唯独把鳓鱼的鳞留下来。这自是验证了鳓鱼吃鳞的说法。新鲜的鳓鱼银白一身,如刚煅造出来的厚实的菜刀,泛着亮光。那圆圆的鱼鳞一片叠着一片,满身全是,闪耀着点点光芒,看上去有点晶莹剔透。清蒸后,一片片的鱼鳞微微弯曲,上翘,如一枚枚轻盈的音符,飘逸出银色的亮丽。鱼鳞下有层浅薄的皮层,筷子一刮,连同鱼鳞就脱落下来。面对这样的鱼鳞,脑子里自然会想起鳓鱼吃鳞的说法。而我,是一个不甚喜吃鳓鱼的人。当鳓鱼放在我桌面前时,我一般只挑拣它背上的肉,吃上一块。所以,就有疑问:鳓鱼的鳞有啥好吃的?曾经,我特意挑了几片鱼鳞来吃,想体味一下传说中的鱼鳞是如何的鲜美。我咀嚼着的感觉是,那鱼鳞既有韧性,又具干燥,似乎很难嚼碎,除了一点咸味,哪有什么鲜美之感?是不是这鱼鳞不合自己的口味?想来只有那些喜欢吃鳞的人才会首先下筷即食。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鳓鱼也有季节性,当然不能经常的吃上。鳓鱼吃鳞这样一句平实的渔谚,早已被放置脑后了吧。更何况,现在的鳓鱼产量大大减少,吃着的人哪像原先的那么多?记得二三十年前,鳓鱼多得吃不了,就用盐制作三抱鳓鱼,可长年储存着。现在,记着鳓鱼吃鳞这俗话的虽不多,却偶尔还在流传。我也依旧这么跟着传扬。直到有一天,鳓鱼吃鳞的说法碰到了颠覆性的遭遇。那天朋友有客人来,叫上我等几位一道进餐。席间,一盆晶亮的清蒸鳓鱼端了上来。鳓鱼冒着热气,灯光下,片片鱼鳞闪着光,一副透骨新鲜的模样。这样的鳓鱼自然诱惑着人。有一个朋友说,鳓鱼吃鳞。边说,边拿筷子伸向鱼背鱼肚上的鱼鳞。此时,另一朋友说,鳓鱼吃棱。边说,却边将筷子伸向鱼肚边沿。说吃鱼鳞的朋友停住筷子,抬头问说吃鱼棱的人,你说鳓鱼吃哪里?像是没听清楚,或者很出乎他的意料。说吃棱的用筷子夹了块鱼肚边沿的肉,说鳓鱼就吃棱。我一愣,继尔心里立时起了疑问:鳓鱼到底是吃鳞还是吃棱的?这鳓鱼上的,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虽在海岛上,因为不是捕鱼人家出身的吧,就显得孤陋寡闻;或许也因为不太喜欢吃鳓鱼,便对鳓鱼的基本常识也未掌握。当初听到的黄鱼吃唇,鳓鱼吃鳞,这应为?在我们岛上的方言中,倘若口齿不清,或者听时不注意,的音很相近,这就有可能混淆。难道这当真是?许是我听错了,可同桌的朋友也认为是,莫非他也将听成了还有一种可能,岛上许多不是捕鱼人家的与我一样,只知鱼鳞,不太清楚鳓鱼身上还有棱。如此,也就很自然地将当成了朋友争执不下时,就问我,以为我见多识广。我心里正在疑惑,只得苦笑,摇摇头,又指着身旁曾经从事过海洋渔业工作的朋友,说这得问他。身旁的朋友说,我就看看你们争论得如何。说吃鳞的有吃鳞的道理,说吃棱的也有吃棱的道理。不过,在渔村,说的倒是鳓鱼吃仿佛一锤定音似的,说吃棱的朋友赶紧又将一块鱼棱叉起吃了。说吃鱼鳞的摇了头,在吃了鱼鳞之后,也不由地把筷子伸向鱼棱。难道鳓鱼当真是那道棱最好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可何以许多人都说着鳓鱼吃鳞?莫非是以讹传讹?就像许多的事物,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最后都变了样。何况,鳓鱼的鳞银光闪闪,很容易让人以为它是鳓鱼身上的鲜美之物。洗鱼时不刮去它,就为了让它体现一下新鲜度?这鳓鱼的棱又有什么特别诱人之处?海里的鱼,大凡肚子多呈圆柱状,鳗鱼、大黄鱼、小黄鱼、真鲷鱼等自不必说,即使如舌鳎鱼、鳐鱼、比目鱼等扁状的鱼类,其两侧也是柔软的。就这鳓鱼,肚皮交汇处的那一道弧形所在,从头至尾几乎扁成了一条长长的弧棱,硬实的,如弦绷一般。支撑这一弧棱的,是镶嵌在肚皮两侧的硬刺,从脊椎一枚枚地斜伸至肚皮的交汇处。鳓鱼的肚皮上竟有长刺,像一根根细细的肋骨有序地布排。鳓鱼吃棱,就吃肚子上的这道棱?几乎不吃鱼肚子的我,为了尝试鱼棱的滋味,也曾叉了一小块来品鉴。那棱上的肉,柔柔的,一嚼即化,有點腐乳的感觉。几枚细刺掺杂其中,嚼几下,成为刺渣。或许因为本就不喜吃鱼肚子吧,已有了心理定势,这鱼棱的味道,在我也并无特别之处。却又何以有鳓鱼吃棱之说?是不是当初说这话的人很有权威,他自己喜欢吃鳓鱼的棱,因而就有此言?我不得而知。但是,正如带鱼吃肚皮,说话讲道理等渔谚那样,至今依旧流传下来,说明其有一定的市场,得到许多人的认可,那自有其美滋滋的理由。然而,对吃鳞也好,吃棱也罢,我依然无法加以确定。在宴席上,面对鳓鱼,即使是刚从渔船上买来的,我也几乎无动于衷。最多在朋友的再三鼓动下,些微的叉一块背脊的肉,来了却朋友的盛情。在家里,老婆基本不买鳓鱼。偶尔,有渔民朋友送来几尾,便放进冰箱。至多切半条,刮去鳞,腌上半天,然后来个鳓鱼炖蛋。这样的鳓鱼,在我,味道最佳,其肉又实又柔。实的有点韧味,嚼起来有种厚朴之感。柔的则体现在咀嚼之后,细腻,软和,一脉柔美的韵味轻漾在嘴里。对于那道棱,我却感到为难。不吃,则浪费;吃着,只能小口的就着米饭咀嚼,产生一种硬着头皮而不得不吃的感觉。对不喜吃鳞、也不喜吃棱的我来言,想尝鳓鱼滋味的话,还是吃一块它脊背上的肉更合口、更实在。就将那鳞、那棱让给别人吃吧。我多想鳓鱼吃鳞或者鳓鱼吃棱之言乃是一个喜吃鳞或棱的人所说的话,只为一个人的喜好而已。然而,不论是鳓鱼吃鳞还是鳓鱼吃棱,都是几辈人一直流传下来的,它既是一种经验总结,也得到了代代认可,我又怎能凭个人的好恶来加以否定?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黄鱼吃唇,鳓鱼吃鳞(棱),这样的俗话已成一种岛上的渔谚文化。可至今,许许多多的人还是搞不清楚是吃鳞还是吃棱,让我心里有种酸味。是鳓鱼捕捞量少了,许多的人平常吃不到,以致这样的俗语难以应证,还是更多的人像我一般只凭自己的爱好所食,管它是鳞还是棱好吃,将这样的俗语抛在了一边?当老一代的渔民成为过去时,这样的俗语文化,或许会如浪涛荡涤礁岩一般,呈现千疮百孔的面目,或者被浪潮淘尽,难再复原。而我,竟连鳓鱼到底是吃鳞还是吃棱还搞不清楚呢。岛上的人,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责任编辑何冰凌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