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时间:2019-03-19 20:54:07    下载该word文档

《河中石兽》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志怪小说。它记叙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和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经过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对待任何事物都不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臆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探究,感悟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课文,训练阅读与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独立思考与质疑思辨。

2.用实践检验认识,不可盲目臆断。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课文。(2)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2.难点:(1)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的能力。(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建议:文言文的学习是从熟读精思开始,所以要根据注释,粗知大意,读准句读,要求学生按照注音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及神态,在此基础上尝试背诵,一边由教师说现代汉语,一边由学生说出应该有的文言句子,经过几轮练习,争取在第一课时就尝试进行背诵,在背诵之前,老师可以不进行内容的分析讲解,只是疏通大意。

一、内容梗概导入

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作者介绍

(jǐ)昀(1724——1805)字晓岚,也字春帆,自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人)。

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个人著有《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对于异闻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据说纪昀少年颖异“目逾万卷,心有千秋”(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二十四岁时在顺天乡试考中解元,但是后来科考不顺直到三十一岁,1755年也就是乾隆十九年才考上进士,先是进入翰林院,历任乡试考官(州县级考试产生秀才),会试同考官(省级考试产生举人),后破格提拔为侍读学士(陪皇帝读书),其间曾因学政泄密案,被贬官乌鲁木齐三年后遇大赦回京。

即乾隆三十八年,任四库全书观总纂官,后累迁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死后谥号文达。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编纂《四库全书》这项工作上,这部书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完整而系统的介绍了乾隆以前的历代古籍,其在中国版本目录学研究史上的学术价值是极高的。

三、读准字音

边听教师范读,边标注拼音,同时标出停顿。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杮(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ú)

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通顺无障碍。请一位同学单独朗读,老师和同学点评字音、停顿是否准确。

2. 齐读课文,强化字音。

3. 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请学生借助注释,翻译课文。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或向老师提问。

4. 师生共同解疑。(词、句解疑)

难句翻译: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整理一词多义:

之:

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

沿河求之: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话。

当求之于上流:代词,代石头。

其反激之力:助词,的。

至石之半:助词,的。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代词,代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助词,的。

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特殊句式:

1.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

……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 当求之于上流(倒装句)

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

“求”前面,“当于上流求之”。

3.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省略句)

“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4. 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省略句)

“帐”后省略了介词“于”。

5. 求之(于)地中(省略句)

“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6. 果得(之)于数里外(省略句)

“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五、作业:完成全文翻译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思考问题。

1.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示例: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 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

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默读课文,填表整理。

还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梳理:

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默读、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找石兽的事由,寺僧至沉落河中的地点和下游均没找到石兽。

第二层:讲学家嘲笑寺僧,认为石头埋在河底深沙中。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追问: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借助多媒体手段,

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

二、 发表评论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不仅详述见闻,往往还会发表看法,你怎么看这篇文章作者发表的评论。

找一找: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请学生读准这句话的语气。

讨论分析:

解读:不能仅仅凭据一知半解的片面之“理”,做出推论,犯讲学家那样的错误。

下结论应该理据充分,这理据一部分来源于书本知识,一部分要靠生活积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

三、写作特点分析

语言平易,风格简淡

叙事节奏,波澜再起

寓意于事,立意高远

四、拓展延伸

1. 查找资料,分析文中老兵所言是否真合“物理”?

事实上,关于本篇故事的科学性一直存在争论,应该注重学生理解“不可据理臆断”这个寓意就可以了。

2. 查找资料,文中所说的“物理”和我们自然科学中的“物理”有何不同?

可根据书后思考与探究二进行讨论。

五、作业

积累几句有关实践出真知的名言。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注重让学生掌握、积累文言字词,以朗读为主,培养语感。对于课文,以现阶段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理解起来会有一些困难,所以要求学生在课下勇于探索,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以训练质疑思辨的能力。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