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工作汇报

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工作汇报

时间:2019-10-15 09:37:51    下载该word文档

“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根据《xxx)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我校于20186月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单位”的创建工作,一年来,学校以“思想上敢为人先,行动上务实求真”的团队精神,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从制度、氛围、课堂、实践等各个方面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全体师生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显著提高,校园垃圾得以减量,环境卫生明显提升, “垃圾分类”行动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在泉州市分类办联合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城市管理局共同举办的泉州市校园垃圾分类漫画和海报设计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学校成功承办了泉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 “保护环境、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我能行主题教研活动并深受好评。《福建日报》《泉州晚报》《海峡都市报》《泉州电视台》等省市媒体都曾对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过宣传报道,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由一个孩子带动整个家庭的提升,让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使垃圾分类行动深入家庭,推动“时尚”风气的形成。现总结如下。

二、措施成效

(一)健全制度,保障有力。

垃圾分类是一个日常性的工作,必需有一个长期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体卫艺语副校长为副组长,总务处、教导处、办公室、保卫科、德育室、卫生室和少先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推进工作。学校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组长亲自带领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到厦门考察学习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邀请垃圾分类工作专家对全体教师员工进行专题培训。领导小组实行两周一例会制度,反馈相关工作的进度和实施情况,讨论措施,解决问题,为顺利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先后制定了《XXX学校“垃圾不落地”工作实施方案》》《XXX垃圾分类进校园专项行动方案》《XXX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试行)》等相关制度,进一步修订了《文明校园创建实施方案》《星级文明模范班队创建实施方案》,将垃圾分类纳入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在校园内的所有教室、办公室、活动室等公共场所设置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并办理垃圾回收智能卡,定期把可回收垃圾投放到校门口的智能垃圾回收系统,根据系统显示存量由大队辅导员联系垃圾回收商进行垃圾回收,所得积分作为各班级、各组室的环境基金。公共卫生区细分到班,教室和卫生区坚持每天三小扫,每周“干洗”一次,每月“水洗”一次,由卫生室牵头成立了由60名学生组成的“垃圾分类(环保)督导员”,全天候督促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行为养成,并将每日督导评比纳入星级模范班队评比范畴,进行每天反馈,每周小结,学期总结,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进行授牌表彰,以此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二)立体宣传,意识增强。

学校领导的环境意识强,校园环境建设师生为本,注重环保,在楼道、操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垃圾分一分,校园美十分”“ 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参与垃圾分类,建设文明校园”“人离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等垃圾分类的温馨提示语、标语和垃圾分类投放指引牌,利用全校性集会、国旗下讲话、早会课、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手册、LED电子屏幕、广播站、知识竞赛、红领巾讲坛等形式,广泛开展形势多样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例如,大课间活动时间通过大屏幕播放垃圾集中处理和垃圾分类宣传片,介绍垃圾分类处理的基本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中来。早会课向全体学生分发垃圾分类宣传册,帮助学生巩固分类知识,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带回家后也能起到对家长的宣传作用。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和基础知识,呼吁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环境教育氛围,有效地提高了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

(三)专题教育,扎实有效

为了使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学校充分利用各班充分利用少先队活动课时间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在全市率先举行“智慧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启动仪式,邀请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对学生进行全员培训,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举手之劳,改变世界”“小小环保袋,还我美好心愿”等专题教育活动,讲解垃圾分类有关知识,使学生们了解垃圾的危害、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如何分类以及如何处理等知识。组织全体大队委、垃圾分类督导员走进社区实践体验,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亲身示范,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们学会使用智能垃圾回收系统,引导学生正确做到垃圾分类,懂得使用智能卡进行垃圾回收。各种专题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大队部进行表扬,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既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效提高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

(四)学科渗透,行为内化。

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我校实行多学科教学渗透,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宣讲和实践。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设计校园垃垃圾桶;科学课以垃圾分类作为问题背景开展探究性学习,举办科普知识竞赛,两者有机结合,一时引发了学生之间的热议和关注;美术课的手工实践提升垃圾资源再利用的科学意识,成功举办了巧用废物手工制作比赛,漫画课上学生可以在创作漫画的过程中学会分类,用有趣易懂的方式阐述垃圾分类方法,举办垃圾分类漫画展。最值得一提的是道德与法治课,通过垃圾产生小调查、分类知识来抢答、垃圾正确分一分、宣传儿歌一起唱、垃圾去向趣探究、环保小手牵大手等活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剧表演等方式,以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贯穿课的始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习,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体验垃圾分类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在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使环境教育渗透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垃圾分类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以点带面,家校联动

学校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构建“家、校、社”教育网,开展 “走进家庭、服务社区、深入社会”实践体验活动。一年来,学校联合社区开展了“雏鹰假日小队在行动”“ 参与端午传习活动 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增进环保意识,共建美好家园”“ 垃圾分类种子计划”等9次主题实践活动,先后有300多名学生的家庭参与其中,以点带面,推动家长齐齐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垃圾分类活动,孩子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邻里、社会,共同创造优美环境,有效地改善了自己的家园环境。

三、存在问题

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收运处置环节缺乏衔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师生大多认为分类出来的四类垃圾由于后端缺乏与分类投放配套衔接的分类收运、处置设施,分类后的垃圾往往又被环卫收运车混合在一起拉走,参与分类的积极性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二是垃圾分类法规制度不健全。我市尚未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政策和经济激励机制,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主要依赖于社会宣传以及单位评优考核方式,难以入脑入心,垃圾产生者和分类参与主体,在责任、利益上与分类效果之间的利害关系薄弱,整个社会缺乏针对居民垃圾分类及减量化的推动力,参与率低,这又再次反作用于各个家庭并最终影响了我们的孩子们。三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社会及政府提供的针对校园的宣传素材及硬件设备较为单一,没有针对性,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能力不符,明察暗访和台账报送过于频繁,方法简单粗暴,与学校的实际需求和能力脱节,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无形中也增加了学校人力、财力的负担,让推进工作难以长时间维系。希望全社会能在政府的带领下尽快形成共识

当然,我们相信,随着政府领导力度的加强,随着法规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全社会意识的进一步深入,全社会终将形成共识,学校也终将成为“垃圾分类”先遣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美丽泉州乃至美丽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工作汇报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