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蜀相(1课时)老师卷

蜀相(1课时)老师卷

时间:2012-11-13 12:53:24    下载该word文档

高二语文 选修 主备: 卿海逸 审核:胡光文 使用日期:

班级: 组别: 组号: 姓名:

蜀相1课时)

杜甫

【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诗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自主学习】

一、知人论世,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诵读指导

1 了解诗歌基调

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感伤、叹惋是全诗的基调。 因而,我们在诵读时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感伤。

2了解诗歌格律,把握诗句节拍

《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X XX XX X XX XXX X 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读准节拍,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3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评,再听诵读录音,再集体朗读全诗。

三、标题理解:诗歌为什么不以“题成都武侯祠”为题?
  明确:《蜀相》題做蜀相,当属于暗示作者怀古视角一类。全诗八句,前四句是写武侯祠的,后四句写蜀相。作者的立意在于人而不在于祠,祠在诗中只是一个抚今追昔的场景而已,意在引出诸葛亮其人;作者一路寻来,借祠写人,旨在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表达自己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合作探究】

品读鉴赏——赏析前两联

1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如果改为“蜀相祠堂今安在,锦官城外草木深”,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丞相”更能体现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

“何处寻”:设问,饱含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松柏在古代诗歌意象中常常作为某些坚贞品质的象征及生命长青的象征。一代贤相功业如山,英名当如祠旁的翠柏长存!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伟大的形象。

2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明确:

眼前的武侯祠,碧草映阶,黄鹂啼啭,春色无限,可诗人想到和这生机勃勃的一切相衬的诸葛武侯类人物早已不复存在,仿佛被人遗忘,顿觉意绪黯然,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二字却使诗意逆转,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两字沟通了情与景之间的联系,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景语皆情语

诵读指导: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品读鉴赏——赏析前两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清人评价“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

3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两句诗凝练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

“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神机妙算。“两朝开济”句写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助刘备建立蜀汉,又辅佐刘禅。这两点也是人们最佩服和崇敬的。

诗中频烦”“开济二个词的如何理解?

明确:“频烦频繁,接连不断的意思,这点在教材中已经注明,问题在频繁的人是谁,刘备还是诸葛亮?大多数论者持刘备三顾频烦之观点,窃以为不妥:一是刘备其人足够礼贤下士,已有予以表达,不可不必要用频烦一词来强调;二是当频烦的主体是诸葛亮时,与下句开济一词的主体诸葛亮自然对应,互为补充。诸葛亮智,锦囊妙计层出不穷,故曰频烦,在情理上也说得通。开济者,先的是蜀汉三分天下的伟大事业,的是刘备之后蜀汉弱小却欲有所作为的困境。一开一济,时序上紧承,充满了人格的力量,同时自然照应上句中的频烦一词。

朗读指导:读出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4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史实: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伐魏,与司马懿军队在陕西渭南对垒,相持百余日,因操劳过度,病死五丈原营中,死时54岁。

这句诗进一步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

A、“长使”与“常使”语意有何区别?

明确:“长使”大大扩充了感染的范围,把普天之下的英雄都包含在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震动与共鸣。

B、这里的“英雄”指什么人?

明确:指普天下壮志未酬的英雄。(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欷歔泣下;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镇守开封,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巨大而深远的感染力。)

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

C、杜甫为何“泪满襟”?

明确: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借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心志。

壮志为何“难酬”?“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肃宗宠信宦官鱼朝恩、李辅国,纵容皇后干政,排斥功臣郭子仪、李光弼。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大唐江山的处境,杜甫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很贫困。圣主良相,千载难逢的一对绝配,仍然没有能够成就兴兴复汉室之大业,可知天道弄人,后世不遇明主,怀才不遇者之伤痛,又深了一层!

正如《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朗读指导:读出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小结:

统观全诗,无论写景还是议论,都交融着一种深沉的凭吊之情,写景是在追念蜀相的印迹,议论是缅怀蜀相的功绩,融为一体。在咏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应该联系诗人的处境和社会背景,这也就是“知人论世”的方法。我们也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和作者的感情,这就是“以意逆志”的方法。

【目标检测】

比较赏析:

清人沈德潜说自古以来咏诸葛亮诗中以杨慎《升庵诗话》所引《武侯庙》诗“为最”,“情韵声律,无不合也”(《明诗别裁》),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将杨慎引诗与杜诗进行比较,说说二诗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

武侯庙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慙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沄沄:yún,形容水流动。慙:cán,惭,惭愧。

不同意。杨慎的引诗的确“情韵声律,无不合也”,似乎无可挑剔。在内容上,也充分肯定、赞扬了诸葛亮的功绩。在这些方面,似乎与杜诗并无多大不同。但还是逊了一筹,它显得有些刻露浮薄,不及《蜀相》含蓄深厚。这主要与杜甫、杨慎引诗作者的不同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感情有关。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是杨慎引诗作者不可企及的。

学习反思: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本节课我的学习效率如何?本节课我还有哪些没学懂?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蜀相(1课时)老师卷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