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审美层次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审美层次

时间:2023-12-03 16:18:21    下载该word文档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审美层次张楚【摘要】2018年电视综艺之争中,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坚守阵地并形成了自己的矩阵,在满足大众娱乐诉求的同时展现出丰富的审美价值,从视听结合的艺术语言、文化传承的艺术形象到多层次的艺术意蕴,三个审美层次既各具独立的美感,又相互融合、层层递进,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华文化盛宴,为综艺节目的创作和电视艺术精品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年(,期】2019(000006【总页数】3(P1-2,6【关键词】文化类综艺;审美层次;央视【作者】张楚【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正文语种】回顾2018年电视荧屏,文化类综艺虽整体有所降温,但在大浪淘沙中也有一些精品节目坚守阵地,脱颖而出。仅以央视为例,其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原创能力继续大力深耕,相继推出《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国家宝藏第二季》等节目。作为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艺术形式,综艺节目不仅应该满足大众的娱乐诉求,还应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寓教于美、寓美
于乐。2018年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从艺术语言层、艺术形象层到艺术意蕴层各具审美价值并层层递进,不仅在与其他卫视的综艺之争中找到突破口形成自己的矩阵,同时为观众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1视听结合的言之美“言”即艺术语言。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知觉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审美对象对于人体的呈现,呈现使得意义被感觉解读或由思考去说明[1],而呈现的手段和方式便是艺术语言。作为一种视听艺术,2018年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以其丰富的视听语言形式,为观众带来了多重审美享受。1.1传统元素建构的画面美克莱夫·贝尔曾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一说,即作品的各部分、各因素之间以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2]。文化类综艺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元素,通过现代化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让几千年的文化与历史跨越时间,打造出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画面之美。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的运用。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拂动的柳条、皎洁的圆月不时在屏幕上变幻,时而若藕花深处,时而如枫桥夜泊。在专家解读诗词的环节,主舞台的屏幕和百人团屏幕上会配合出现相应的画面:《沁园春·雪》的山舞银蛇之景,《钱塘湖春行》的早莺争暖之春,让古诗词焕发出鲜活的魅力。其次是中国古代建筑元素的运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个人追逐赛环节,选手作为守擂者站上舞台接受百人团攻擂,大屏幕上是烽火城楼前旌旗林立的画面;擂主争霸赛的环节,红蓝两色的灯光将舞台区分割成对抗的擂台,而屏幕上则是月洞门与亭台构成的园林之景,用古代文人竹林对诗情境的雅致缓解了对抗的紧张感。此外,中国书画元素也大量运用到文化类综艺中。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主屏幕宛如一幅拉开的画卷,不时呈现出设色花鸟画、泼墨江山图;图片线索答题
环节,康震老师寥寥数笔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书画作品;文字线索题环节,剪纸艺术家巧妙地剪出一幅幅楷体字样的作品。在《经典咏流传》中,舞台上方数十个细长的竖屏如竹简般排列在一起,再附上楷体书法的诗句,让经典一目了然。1.2多种声音元素的音韵美文化类综艺中,传统器乐、流行乐曲、语言等多种优美的声音元素相互交织,共同建构了节目的音韵美。首先是传统器乐的音韵美。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古筝、琵琶和鸣奏响背景音乐,渲染出和谐美好的文化氛围;铿锵的鼓点和有力的古琴拨弦声转场,增添了音韵美之余又强化了节目的节奏感。在《经典咏流传》中传统器乐的运用更是丰富自如,比如任嘉伦演绎的《琵琶行》用琵琶开场、二胡跟进交织出前奏,不仅高度契合原诗的主题,更生动地渲染出“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景。其次是流行乐曲的音韵美。以《经典咏流传》为例,王俊凯用朗朗上口的旋律演绎《明日歌》,王力宏带来说唱版《三字经》,陈彼得用摇滚诠释出另类《青玉案·元汐》……诸多古诗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重新编排演绎,再由形象气质与诗词相符的经典传唱人进行演唱,如此“和诗以歌”赋予了节目文化和音韵的双重美感。最后是语言的音韵美。无论是单音节还是多音节,无论是一个词还是一篇文字作品,普遍存在着声韵调、语流音变、音节疏密、双声叠韵、平仄关联、词语构局、韵脚排序等诸多矛盾趋于整体和谐的规律,这便是韵律[3],这种韵律美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经典咏流传》等诗歌类节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在《朗读者第二季》中,朗读的语调、顿挫、节奏则构成了主要的音韵美,声音的节奏和文学作品本身的节奏达到和谐统一,更能提升审美高度,唤醒听众的审美关注度和审美愉悦[4]。此外,地域特色鲜明的方言因其独有的发音和腔调,为文化类综艺增添了一份与众不同的音韵美:《经典咏流传》中,曹轩宾将秦腔和陕西方言融入《别君叹》一曲的创作,声情并茂、余音绕梁,既与“送元二使安西”的情境完美贴合,
又能引发陕北人民的共鸣、共情,恰似一首完美的咏叹调。1.3仪式化空间的场性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空间通常被设计成仪式化的审美场,在这个审美场中,各种意象、符号、声音,每个角色、每个人的形象、神态、动作相互作用,激发并调动出场内参与者个人情感、生命经验、审美感受,构成一种动态的审美情境。审美场反映着仪式的等级,仪式的符合化、秩序感越强,给人的视觉冲击越大,人的心理压力越大,记忆也越深刻,仪式的等级就越高[5]。在《朗读者第二季》中,弧形书架背景与扇形观众区组合成一个环形空间,三层挑高、楼梯设计、细节繁复的花纹以及红色的主色调强化了朗读的仪式感,朗读者站在舞台聚光灯下演讲,观众则在暗区倾听,宛如神圣的文学殿堂。在这个仪式中,观众并不仅仅是被动的受众,而是作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融入这个审美情境中,与台上的表演者们共同打造出动态的场性美。2文化传承的象之美“象”即艺术形象。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综合的审美形象承载并传递出节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其中,文化传承者的形象和经典演绎者的形象尤为突出,共同构筑了2018年央视文化类综艺中最主要的形象美。2.1文化传承者的形象美在《经典咏流传》中,身份各异的“经典传唱人”齐聚舞台,既有汪明荃、罗家英等老一辈艺术家,也有谭维维、王俊凯等流行歌手,还有支教老师、普通学生、儿童合唱团等素人,他们在传唱歌曲的同时也在传唱经典文化;在《国家宝藏第二季》中,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等九个博物院院长、馆长共聚一堂,张国立挑起001号讲解员大梁,演艺界、文化界名人与业内人员共同担任国宝守护人,他们在守护国宝的同时也在传承发扬着相关文化和历史;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既有少儿团、学生青年团,又有不同领域从业者的百行团、具有亲属关系的家庭团。
文化类综艺塑造出的每一个热爱文化、守护历史的传承者形象,都生动地诠释、发扬、传播着古老而伟大的文化与历史,震撼并吸引着每一位观众。2.2经典演绎者的形象美除了传统文化传承者的形象美,经典的演绎者也丰富了文化类综艺的形象美。将文化内涵融入表演形式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演绎出来,能够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作品含义和相关文化背景;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形成了天然的“召唤结构”,节目文本赋予了观众审美想象空间,观众的审美期待随着演绎逐渐传递出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得到满足。在《朗读者第二季》中,每位朗读者的情感、心绪都十分贴合所读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但不同朗读者独特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又赋予了文本新的解读方式和情境,经典被创造性地演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演绎了《八十抒怀》,他用坚定质朴的语气将一位饱经风霜、老骥伏枥的老者形象娓娓道来,同时将企业家的精神与初心娓娓道来;演员张一山演绎了《追风筝的人》,他是那个在磨练中不断追寻自我的风筝少年,亦是在千千万万遍等待中默默爆发的少年。在《国家宝藏第二季》中,明星守护人开启国宝的前世大门,化身不同时期文物的创造者、发现者,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演绎国宝的历史故事。胡杏儿化身清乾隆广州港壁纸画师,凭借机智的头脑和精湛的技艺绘制出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之景;刘昊然、肖央演绎抗日兄弟,在战火硝烟中浴血奋战,守护金漆木雕大神龛、守护血脉乡情。这些经典演绎者塑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形象,演绎出一段段曲折动人的小故事,让中国文化和民族经典的美以大众化的形式重新“活”了起来。3多层次的意之美除了艺术语言之美、艺术形象之美,优秀的艺术作品还应具有艺术意蕴之美。从传统文化的韵味美、普世价值的情感美到家国天下的精神美,层层的艺术意蕴之美让
2018年央视文化类综艺具有了更深远、厚重的审美价值,正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3.1传统文化的韵味美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道:“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6]243无论是泼墨山水的“景外之景”、诗词歌赋字句的“象外之象”、名篇佳作的“韵外之致”,或是国宝传奇的“味外之旨”,2018年央视文化类综艺正是充分融入传统文化的韵味美才从众多综艺和真人秀中脱颖而出,生、雅、响、远,使节目突破内容层面提升至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3.2普世价值的情感美《经典咏流传》中的山区支教老师梁俊带着学生们用清新的唱法演绎《苔》,孩子们的质朴、师生间的温情以及他们如苔花般向上的精神,传递出平凡中伟大的动人力量;新中国第一代钢琴演奏家,也是《梁祝》首位钢琴伴奏缩谱编写者与表演者巫漪丽以跨国联动直播的方式致敬经典,当那双苍老的手在琴键上驰骋出美妙的乐曲时,我们无不为老人的功底和态度所动容。在《朗读者第二季》中,徐家三代守鹤人坚守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他们献出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去拯救濒危的丹顶鹤,如今鹤的数量已经达800多只;十三岁的小女孩果果突发病症不幸离世,果爸果妈在女儿病故后将其器官捐出救助了5个人,5个可能曾经也陷入绝望的家庭重新找到了希望。奉献、感恩、坚持、奋斗、创新等正能量的价值观感染着每位观众,普世的情感之美引发观众的共鸣,也增强了文化类综艺的美育功能。3.3家国情怀的精神美除了传统文化的韵味美和普世价值的情感美,2018年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还传递
出家国天下的民族精神,建构出集体的审美理想,这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在有意无意间表达了民族甚至整个时代的审美经验,保存着一个民族最悠久、最深厚的审美趣味[6]190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有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志士期盼,有戴叔伦“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国家宝藏第二季》中,黎明和故宫策展团队守护金瓯永固杯、守护国泰民安,岳云鹏和中国水下考古团队守护宋金项饰、守护海域华光,王菲和天津大学样式雷研究团队守护样式雷建筑烫样、守护世界记忆,守护的行动承载着华夏儿女家国天下的情怀和使命感,体现着中华民族集体的审美理想,这种家国情怀的精神美升华了文化类综艺的思想与意境。4结语从视听元素与仪式化审美场结合的“言之美”,到文化传承者与经典演绎者的“象之美”,再到传统文化、普世情感与家国情怀多层次的“意之美”,2018年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三个审美层次既各具独立的美感,又能够完美融合塑造出层层递进的、更加深厚的审美价值,献上了一场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化盛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魅力。优秀的综艺节目和电视艺术作品也应如是,通过美的艺术语言塑造美的艺术形象传递出美的艺术意蕴,提升节目本身美学价值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更高层次的审美愉悦,引领电视艺术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相关文献】[1]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378[2]克莱夫·贝尔.艺术[M].杭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3]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79
[4]卢蕾如.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的朗读美学[J].新闻研究,2017(1389[5]关中梅.仪式礼仪的审美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8168-169[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审美层次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