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土楼的文化内涵 - 论文网

土楼的文化内涵 - 论文网

时间:2010-11-22 09:54:33    下载该word文档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2008年第15 中国南方土楼的文化内涵探析 作者:李宗奇

【摘要】: 土楼这种中国南方的传统民居,因其独特而神秘的外形和浓厚的文化内涵而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世界民居的奇葩"。文章从土楼的建筑特色等方面对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行探析,同时与中国另一典型的传统民居--徽式建筑进行比较,探究二者文化内涵的异同。

【关键词】:土楼;文化内涵;徽式建筑;比较

   近几年来,随着对中国民居研究热潮的掀起,土楼——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民居建筑也慢慢被揭开面纱。对客家土楼的研究,在五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在刘敦桢教授主编的《中国住宅说》中有所反映。

   单从定义上讲,土楼就是指分布于中国南方,尤其以闽南、粤东等地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由于居住土楼的多以客家人为主,所以土楼又称客家土楼,土楼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三堂屋、方楼、圆楼。土楼的每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是独立的,用一圈圈的公用走廊将各个房间联系起来,这条公用走廊通常却布置在内圈,环绕庭院。⑴圆寨的共同特点是防御性特别强。

从永定振成楼和奎聚楼来看,它们虽然都是由巨资建成,但在风格上仍保留了客家人朴素而务实的性格,其文化底蕴也多以对联、文字见长。走过土楼,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客家民居的精髓: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独特的艺术性、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之相比,以江西婺源为例的徽式建筑就迥然不同,粉墙黛瓦、飞檐戗角的建筑风格在宁静中仍掩不住大气与张扬。总体来讲这两种建筑的特色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种建筑产生的文化背景
   从这两种建筑产生的背景来看,土楼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客家人出于族群安全而营造出一种自卫式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这种建筑格式一直延续下来,便是如今固定的建筑形式——土楼。所以土楼在建设时是生土夯墙,就地取材,筑建圆形或方形高楼,建筑规模宏大,形如碉堡,适应宗族聚居的需要。同时,土楼的防御功能突出,能适应当时土客矛盾尖锐和社会战乱不宁的特殊历史环境。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土楼凝聚着客家人的传统观念,凝聚着客家人的历史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
  徽州原是古越人的聚居地,由于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带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文化交融的产物。明中叶以后,徽商崛起,他们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徽商们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徽派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两种建筑背后所隐含的背景和文化是不同的,所以这一点差异便反映在建筑形式及风格上,这就使得这两种建筑无论从外形,还是从内在深层意义上讲,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以下的比较也是建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上的。
   二、两种建筑的整体布局
   土楼和徽州古村落一样,都是聚族而居。土楼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全村人住在一座土楼里,如同住在一座坚实的碉堡里。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从建筑造型来看,土楼内是大家族共居,总的进出口最多只有一个,每个小家庭的生活极具公开性,对外则极具保守性和防御性。土楼人家的族群意识较为浓重,一个土楼内部聚居着一个家族而不是我们普通的家庭式,这样的居住环境对内更容易增进家族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是宗族观念延续的表现。对外则可以加强防御,增强自卫,当然也阻挡了与世沟通的机会,这也是土楼内在观念的外在整体展现。
  徽式建筑也体现了徽州居民聚族而居的习俗。有的大户人家宅屋成片相连,一百多个天井,从规格上讲是几种基本格局的拼接组合。整体上,青瓦白墙的徽式建筑是以每家每户为基本单元进行建筑的,不过,同一家族的房屋往往连成一片,而且是楼上楼下都有门洞相通。徽式建筑不是将一族人集中到一个大院内,整个村落呈开放状。平时,徽州居民各自独立,民居四周均有高墙围起,并加筑防火墙,白色外墙上除了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一旦有特殊情况,打开门后则户户相连。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土楼和徽式建筑从整体的建筑布局来看,虽然整体的建筑布局风格迥异,但是两种建筑都有其防御和保守的一面,这与其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
    三、两种建筑的装饰形式及内容
   自古就有客家人重农,徽州人重商的说法,客家人的这种重农意识可以从土楼的具体场景中体现出来:土楼的中间都摆放着各种农具,家禽成群,土楼房间内大都挂着以耕读传家为主要内容的匾额。所以总体来讲,土楼的装饰极为简单朴实,没有过于华丽和奢侈的装饰,以追求实用为主。从门窗来看,土楼基本上是一个简朴、坚固的大门,木门外一层包铁,坚固防火(防山贼的火攻)。内部则是无数个小门和内开窗,这些窗子没有几分纤细但是确多了几分豪爽。而且这些小门、窗、梁上的雕饰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便以简单朴实而著称。
  而对于注重商业的徽州人来说,对房屋的装饰则可以体现徽商的富庶和多资。所以,在徽式建筑中无论是门楼上的砖、雕刻、窗扇、栏杆、栏板、楼厅日梁等处的木雕、漏窗、天井石栏等处的石雕,还是彩画,都是出色的装饰。徽式建筑的门都是带精致木雕的,门、窗上面有个小屋檐,当地人称为短檐,这是徽式建筑的一大特色。同时,栩栩如生的浮雕和门楣、窗花等都展现了徽式建筑的基本特色——富丽堂皇。许多民居的厅堂上常悬挂有哲理的楹联,与精美的房舍形成一中内在的统一。徽商用巨资垒砌出建筑艺术宝库,昌盛的文化又使它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
  从装饰的形式和内容可以看出,土楼追求和奉行的是朴实、实用风格,而徽式建筑则追求的是华丽典雅,这是由当地居民的性格和其内心的文化观念来决定的,闽西粤东地区的居民以客家为主,他们朴实沉稳、善良勤劳,所以他们的建筑文化反映出来基本上就没有过于华丽和典雅的内容。而徽式建筑则相反,徽式建筑的主人多是徽商或为官及第者,他们有着雄厚的资金和学识,所以在建筑中也多追求华丽和诗情画意,以彰显他们的资本和文化水平。

   四、两种建筑的房间布局及其隐含的文化观念
   土楼(以圆形土楼为例)一般以一个圆为中心,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土楼的结构有许多种,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这两种类型的土楼已形成其建筑风格无不是轴对称,主次分明。他们在轴线上设置祖堂,周围房间按等级一般一户垂直几层,各户之间紧密联系。这种明显的轴线对称布局与北方四合院息息相通,保存了中原遗风,有强烈的等级观念。这些家族凝聚力”“等级观念的理论基础都是儒家思想。土楼是家族集资营建,楼内数百居民由族长或年长者管理,他们主持祭祀仪式,指挥防御外敌协调邻里关系,使楼内居民尊老爱幼,互相关怀照顾。土楼中,总把祖堂和学校放在重要的位置,学校又是本族长者教本楼子弟,保存了中原古老的文化,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徽州民居最基本的格局是三间式。平面布局对称,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后或在左右两侧。前厅是三间式,但地坪较高,为正厅堂;后厅亦为三间式,但进深可略浅,地坪面较前厅低。前后二厅以厢房相连,活动隔扇。大厅式住宅的大厅,也就是祠堂或宗祠的所在地。祠堂多为明厅,三间敞开,两根圆柱显示着大厅的气派。祠堂主要用于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和开展祭祀活动等,也作为日常起居场所,它往往是整座住宅的主体部分,是整个家族活动的中心和重心,比较传统的家族还把学堂设在祠堂的旁边,为了让后世子孙在先人面前勤勤恳恳,这也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体现。

土楼和徽式建筑在房间的安排上都有着相当浓厚的伦理色彩。两派民居建筑都是以祠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展开,祠堂里的神位是左昭右穆,节日祭祀时,行礼的队列秩序也是依照昭穆之制而执行的。⑽以祠堂为中心实质上是体现了在封建社会里每一个处在其中的个体都必须严格遵守封建社会的等级规范和约束,将规范和约束提炼简约,就是对宗族、家庭、父母、祖上绝对的崇敬与服从。⑾总之,在聚族而居的两派传统民居建筑中,祭祀祖先的宗祠总是处于最重要突出的地位。所以无论是土楼还是徽式建筑都饱含着森严的宗法礼教气息,浓厚的儒家伦理观念,强烈的苟安思想和理想的人文色彩⑿。
   五、结语:对土楼文化内涵的思索
   土楼是一种建筑,也是一种文化,它反映了土楼人家独特的构思和固有的心态理念,体现了先民的民族性和聪慧的特征。作为为了满足人们避风雨、求安全、行自卫以及生活上的方便、舒适等需要而有着存在价值的土楼,它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保卫和防御居民。作为建筑的土楼为了防卫的需要,整个家族要有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楼,它深深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家的道德规范和优秀文化成果。尊卑长幼、礼仪传统、勤劳朴实等等优秀的文化传统都通过土楼的建筑格局尽情展现。
  但是,封闭性、保守性以及一成不变也成了土楼及土楼人家的一个弊端。土楼在保卫和防御外敌的同时,也割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这使得住在土楼里的居民对外表现的比较闭塞,无论是生活步伐还是思想观念都会跟不上外界社会的发展。定期的祠堂活动,固定不变的族长制,传统的礼仪观念等等,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但另一反面却是保守、内敛的映射。在这个思想日益发展的社会里,一成不变的思想是落后的,无论对于生产发展还是对于后世的教育,所以土楼所表选出的这种保守性和内敛性值得我们反思。
  
  注释
   黄汉民. 《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三联书店,2006.
   詹石窗. 《土楼的文化底蕴与价值》,《东南学术》,2001, 4.
   王启敏, 简文乐主编. 《天上徽州:徽州文化十大流派》,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刘敦桢. 《中国住宅概说》,尚林出版社,1983.
   网摘:徽派建筑http://baike.baidu.com/view/611723.htm
   陈涛, 吕晓娟. 《和而不同:客家围屋建筑与徽派民居建筑文化内涵之比较》,《文教资料》,2007, 2.
   陈从周, 潘洪萱, 路秉傑. 《中国民居》,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1993-4.
   王丽. 《客家土楼及其文化》,《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21卷第3.
   陈从周, 潘洪萱, 路秉傑. 《中国民居》,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1993-4.
   陈涛, 吕晓娟. 《和而不同:客家围屋建筑与徽派民居建筑文化内涵之比较》,《文教资料》,2007, 2.
   陈涛, 吕晓娟. 《和而不同:客家围屋建筑与徽派民居建筑文化内涵之比较》,《文教资料》,2007, 2.
   黄烈. 《徽派建筑的文化意蕴》,《世界环境》,2004.
  
  参考文献

 [1] 曾五岳. 《漳州土楼揭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2.
  [2] 林嘉书. 《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P140.
  [3] 吴荣水. 《凝望土楼探秘福建神奇民居》,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3.
  [4] 江骥. 《徽派建筑》,学林出版社,1991.
  [5] 王启敏, 简文乐主编. 《天上徽州:徽州文化十大流派》,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

不可思議的建築--土樓

 【文/陳聖欣(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此次海外田野調查的地點是大陸的廣東、福建兩省,行程中安排許多調查點,而其中到福建永定的土樓,土樓,是客家文化最典型的表現之一,深刻反映其建造者自身文化的實體,土樓是客家民系鮮明的標記,就如客家話一樣。

一、什麼是土樓?

有人說土樓是客家土樓,但也有人反對加上客家兩字,大部分人認為土樓只在閩西和閩西南的永定、南靖幾縣才有。包括學者在內,人們都以為所謂的土樓就是特別高大的圓土樓漢方土樓,但是遠至廣西、深圳和四川也有土樓,類型也很多樣。關於土樓,建築學上稱為「生土樓」,或稱為客家土樓,日本學者沿用中國學者的說法,使用生土樓去稱客家土樓,以為生土不做加工,而使用模型夯築生土牆壁建造樓房。這是從材料的質地和施工方面對客家土樓的描述。

因為客家土樓的用土是經過加工的,並非是像北方或普通的乾打壘生土夯牆建築,客家土樓如要在材質上下定義,是熟土樓,我們稱呼土樓僅是指其夯土牆而言的。客家土樓形式豐富多樣,在中國傳統住宅上甚至是世界民宅寶庫中,是極為罕見的,日本學者中尾佐助將世界上的民房分成外庭院型內庭院型兩種,被有牆根和庭院包圍的房屋的外庭院型被稱為「非洲-日本」型,而內庭院型為「卡斯帕-胡同」型,這胡同指北京四合院間的胡同,周達生則將中國各族住宅分為壁型和屋頂型兩類,北方作為典型房屋的土房,以堅固土牆包圍四周,上面家屋頂的稱為壁型,北京四合院屬於此類,而雲南等地方在柱上加高床和屋頂,周圍幾乎沒有牆壁的就是屋頂型,客家土樓則是有壁型的折衷型。

二、土樓分布:

客家地區的土樓分布,雖無明顯的界別,往往是一個姓氏或同一個山間波谷範圍中,會有各種類型的土樓,但仍有一定規律或現象可循。在客家早期開發地區與客家文明中心腹地的寧化、上杭、贛南、嘉應、梅縣,較少見到全樓房式為巨型高層,有強烈防衛功能的聚巨族圓、方寨堡式土樓,這種樓多見於客家邊緣或與其他民系交界的地方。

而客家早期開發地區或處於客家文明腹地的純客家縣,以五鳳樓普通式與凹字型半樓房及平房最為普遍。另外有開放型庭院及平房,多為近代以來客家姓氏家族在土樓之外,新發展的住宅,與客家民系的分布型態一致,從大的地理範圍來看自南嶺南坡、福建南部及西北部、廣西西部,都是土樓分布區域。最集中的福建閩西閩南漳州粵東及贛南邊區五十多個縣,尤其是閩西龍巖地區的永定、上杭、寧化、武平、龍巖、粵東、梅縣、大埔、蕉嶺、五華、興寧、平遠、豐順;閩南漳州南靖平和詔安等縣最密集,這些地區與閩粵贑邊區所有純客家縣的傳統古民宅多有形式各異的土樓。

土樓的靜態分布,因直接決定於客家民系聚落的狀況,無論是在遠海或沿海的土樓,很少是建在海拔一百五十公尺以下的,也極少建於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地方,大多數土樓都是分布在海拔三百到四百公尺的山間盆地或丘陵地帶,根據調查研究,土樓民宅一開始就是客家人最普遍的住宅,最早的土樓實物如今可見者為唐代,宋、元、明、清智津代代相傳,土樓隨著客家民系的形成發展了遷播史發育壯大,最鼎盛時期是清朝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這段時期。此一原因決定了土樓靜態分布情形。

一般說來,最古老的土樓在較早開發的客家聚集地,像閩西永定、上杭、寧化、粵東梅縣、贛南寧都等地的土樓,因其家族定居歷史早,所以他們的土樓也比這些地方後來形成客家鄉村的土樓要古老的多,土樓與人口數量以及社會經濟還有政治方面密切相關,客家民系形成於宋代,最早的大本營是寧化、上杭、贛南寧都等屬於閩贛交界的縣份,也就是珠江、韓江、汀江、贛江與九龍江發源山脈。

進入明清時代之後,與客家早期開發腹地接壤的客家聚居地--閩西南交界地的南靖平和詔安永定龍巖等縣的家族膨脹,這些地方在地理上靠近閩南沿海,經濟相對比較發達,而在閩西粵東粵東贛南閩西贛南交界的客家早期開發地區,則是以中原氣息濃厚的不超過二層的五鳳樓土樓最為普遍。

許多國外學者稱客家是喜山的住民,實際上是因為古代自給自足低水準的農業稻作經濟,加上社會心理倫理以及古代自然地理交通實際狀況所決定的。根據調查,處於閩西南的南靖縣,其土樓分布的疏密與客家分布是一致的。土樓最密的書洋、梅林、奎洋等幾個鄉,都與純客縣相連,與永定大埔同一個文化區域,而南靖縣內所有有土樓的鄉村家族,均傳自於閩西、粵東客家地區,如:南靖張氏各派系、簡氏、魏氏、劉氏、賴氏李氏、呂氏、黃氏、曾氏、徐氏、邱氏、吳氏均來自於閩西上杭永定,蕭氏來自於贛南吉安盧陵,和溪林氏來自余寧化石壁鄉;奎洋鄉莊氏來自於粵東大埔縣,謝氏與王氏來自於寧化石壁。

所有這些姓氏,佔南靖縣居住土樓的百分九十九部分,其中有部分姓氏的個別家族出自客家而不講客家話,如和溪鄉六斗黃氏、和溪鄉高才徐氏與麟雅林氏、金山吳氏等家族,但他們從客家傳來的土樓風俗卻得以保存,相反的,調查來自於閩南沿海的非客家方言區的內遷姓氏家族,如陳氏、沈氏、馮氏、許氏、鄭氏、洪氏等,他們並無土樓風俗,因為他們在上一個祖地就不存在土樓風俗,在南靖,客家民系與閩南民系是不雜居的,客家姓氏鄉舍全部是與閩西客家縣相連,沿九龍江西溪而行,越靠近中下游客家越少,土樓也越少。

土樓的主要分布地,平和、詔安兩縣,與南靖一樣,雖地處閩南,詔安還是沿海城市,但在地理位置上是與客家地區相連的。詔安與平和相接,與潮州為鄰,平和與永安、大埔、南靖鄉相鄰,這兩個縣中,平和縣幾乎每個鄉都有土樓,詔安縣則是集中於官陂、秀篆、霞葛、太平等鄉。

根據調查,詔安縣及平和縣居住土樓的姓氏家族,大多數是客家人或來自於客家卻不講客家話而改講閩南話的人口,以及一些與客家聚落相近的閩南話家族,如平和縣張氏、李氏、莊氏、賴氏四大姓,是此縣居住土樓的主要姓氏,他們全出於客家。此外還有吳氏、曾氏何氏、黃氏都出自寧化石壁,張氏全來自於上杭,李氏來自上杭或永定,莊氏出於大埔;詔安縣土樓家族,秀篆王游二氏,溪東應源堂林氏,官陂張廖氏,秀篆李氏、游氏、黃氏、呂氏、邱氏,官陂廖氏,霞葛林氏、黃氏、賴士、楊氏,太平程氏、胡氏,四都魏氏等家族,都是客家或出自於客家的閩南語人口,其中秀篆官陂的王、游、張廖兩大族是詔安鄉是建造土樓最多的客家人。

三、土樓類型介紹:

此次田野調查所見的土樓大致上有三種,第一種是圓型土樓,第二種是八卦樓,第三種是方樓。

(1)圓寨土樓:

舉凡外國人與中國大都市的人,第一次見到客家圓形的土樓,無不驚訝,就連我自己本身也是,雖然已經在書上看過不下百次,但是親臨現場的感覺那真的不是震撼二字就可以形容的,這一種建築,無論是作為住宅或是宮殿、堡壘,與其別的傳統住宅形式完全是不同形式,客家人給自己的圓土樓依各十分恰當巧妙的名稱叫做「寨」,稱其圓寨或某某寨,圓土樓不是客家土樓中最多的。

按照一般說法,圓土樓可分為小型、中型、大型三種,小型是兩層到三層的單環式,中型的是三層到四層大直徑或雙環式,大型的是四層到五層的大直徑兩環甚至是三環式。因為土樓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三層的,所以,每座70~100間房間,可住20100人左右,是圓土樓中最常見的。

在圓土樓外面觀看,沈重高牆黑漆漆的屋頂,給人不可抗拒的森嚴,也感覺不出圓土樓與一般家居有什麼差別,但是進入圓土樓裡面時,完全是另一個世界,這是由許多小家庭所組合而成的大家庭,圓土樓都是只有一個要塞般堅固的出入大門,通常大約一公尺厚的土樓外圍三合土或巨石底層牆上留開的大門,其門券、門框、門檻,是以堅硬厚實的花崗石板料鑲砌而成,兩片山木門板用十餘公分厚的老硬杉木外包鐵皮製成,門斗深深沉入地下或強體,門閂試試雙向的兩根直徑十五公分上下的硬木,長度是至少比大門寬度加一半以上,在夯土牆時就預先留做了長長的拴洞,開門時兩根門閂網兩邊牆洞中推開,拉出門雙栓則成為兩支以無比堅強為依靠的一雙巨臂,將大門板牢牢的卡住,如此雙向從牆洞中伸出來的門閂,就是有數萬斤撞擊力也是安全無虞的,而且,在外面從門縫伸進鉅子鋸斷門閂,它仍然還會卡死大門,因為門閂靠的是一端牆洞,中間斷了也沒關係,在過去工及土樓的實戰非常多,被人破門而入是從來不曾發生過的事。

踏進大門是門廳,為出入的通道,或是作為聚會閒聊的場所,靠牆的兩邊會放置石凳或長樹筒,供人休息聊天,因為土樓的大門多半是朝南面,因此冬暖夏涼。穿過門廳,可看到天井,是圓土中唯一的大空間,人畜活動的公共場所,又稱為中庭,天井中庭為圓形,所有的房間和門都朝向它,圓土樓的房間,除了公聽和樓梯間,都是同一形式,同樣大小,土樓外牆和房間內牆是同一圓心切線上的圓弧,呈現外長內短分割房間的牆都呈現放射狀,形成的房間就成了曲邊梯形,當地人稱為「斧頭間」。

圓土樓的底層,除了廳堂梯間外,一定是廚房和餐廳,對外絕不開窗,對內則用木構直欞窗木板門,另外半截腰門是防家畜家禽用的,對內直欞窗都開得很大,足夠採光跟通風,窗下設置木質櫃櫥,出挑於室外走廊上,可用以關雞養兔,也可以在上面堆放物品或當長椅使用,這在客家以外的民宅很少見。圓形土樓無論大小,無論幾層,樓上樓下的房間都是一樣的,少數僅二層者,二樓就坐臥室,三層樓或四層樓的,二層多做倉庫用,又叫「禾倉間」,是榖倉和家庭雜具的專用間,相同的,對樓外也不開窗,對內也少見有窗,三層以上也是臥室,對外開長條小窗,對內開直欞窗或其他窗。

圓土樓裡的樓梯,最少的也有兩部,常見的是四部公用梯,大多在與門堂軸線垂直的橫軸兩端,如果出於風先生之設計,那就可能裝在非常微妙的位置,不一定會均勻分布,有的圓土樓內各層不設敞廊,除頂樓之外,按照一層的開間,每個開間從一樓垂直以上各層為一單元一戶人家,每家都是一樓廚房,二樓倉儲,三樓以上臥室,每家都有一部樓梯。一般中小型土樓的一層與大門相對的一間是敞廳式祖堂,作為家祭供祖之神聖中心,直徑大的圓寨內有極寬的天井,往往在天井圓心點建造四方形的祠堂,也作為家族議事或學堂。

所有土樓裡面都有水井,有的一口,大行的友兩到三口井,樓內也有穀窿石磨風車等設施,豬圈與牛圈則預測所一樣建在樓外。圓土樓裡的房間,無論大型或是小型的,其房間面積都在十平方公尺到十二、十三平方公尺的範圍,可以容納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個衣櫥與幾張椅子,對現代農家來說是嫌小了,但在古代卻是符合當時水準的,閩西永定客家的一些大型圓土樓的房間,也有十五平方公尺上下的,閩南地區的土樓居室普遍要比閩西地區小。

所有土樓的屋頂都非常平緩,多為青瓦,不像北方古瓦厚大,曲度也小,圓土樓的底層牆,一般都在一公尺以上,有的以巨大河卵石或片石砌齊人高的的底牆,最後的圓土樓底層夯土牆厚接近兩公尺,二層樓以上開向樓外的窗多見細長形的小於人頭的窗縫,呈外窄裡寬的梯扇形,裡面的人向外視野可呈放射狀向兩邊擴大,而從外面不僅想要破窗是難事,爬到窗縫也難看見樓內的狀況,三層以上的向外開窗,逐漸擴大一些,但是不設廣窗,二十世紀,上半葉以前建的土樓,較大的往往還在頂樓四角出挑建伸出外牆的臨空小哨台,作受圍攻時瞭望敵情和向下向外反擊或投石射擊破解近樓攻勢的倚腳據點。

承啟樓:

這是目前可見少有的三環大圓寨,此樓位於閩西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同一山谷總地名高頭,這裡是客家土樓明勝之地,曾經出了許多教授、博士、學者之地。承啟樓處在開往粵東大埔的公路邊,大約五十公尺遠的山坡腳下,整個高頭數萬的人口,多數都是居住在圓土樓或方土樓中。

承啟樓的外觀並沒有特別顯眼之處,但是樓內景觀才是讓人為之一嘆,在同一個圓心上,環環相套四重圈建築,其直徑73公尺,外圍壁長1915.6公尺,總面積5316.17平方公尺,最外環四層高12.4公尺,每層樓有72間房,四層共288間,內一環二層,每層40間,第三環為平房,有32間房,最中心一環為祖堂中廰,全樓共有400間房,四部樓梯,三口水井,外環場廊寬約一公尺,房間進深3.6公尺左右,第一層樓全是廚房以及餐廳,第二層樓為倉庫,第三、第四層樓為起居室。

承啟樓的外圈土牆是一般夯土而非三合土,牆體底層厚1.5公尺,牆底平牆處尚厚約1公尺,在它上面,環繞著屋檐伸出近四公尺的巨大圓型雙斜屋面,進入這座古宅除有大門外,尚有東西兩個小門,要遍遊此樓每個角落,必須在四環圈的天井以及六條巷道中串迷宮般的選路,沒有主人帶領是不容易順利穿行的。承啟樓是江氏一族的住宅,現在裡面住有57319人,該族第十一代祖在清代康熙48(西元1709)開始建造此樓,三年就完工。

當時造樓的主人有四個兒子,樓建成之後就成四份傳給了兒子,其後四房各自在所分得的範圍各自發展,最旺盛時期全樓人口達到600多人,後來樓內人口因外遷或其他原因而下降,現在這座樓是縣級政府的保護文物。

(2)八卦土樓:

八卦一直是中國古代最神聖的文化符號,對古代社會上的經濟政治哲學醫學文學宗教以及建築文化等幾乎所有人的文化活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八卦深入滲透於社會物質精神生活中,人們常見到八卦陰陽太極圖出現在宗教寺廟、屋樑、牆壁,也常見於民宅之中。

民間將八卦圖形,即以八卦最基本圖形結構畫或刻印在紙上、木板以及金屬和陶瓷板上,成為八卦符使用於民宅,是一種被動補救的方法,而在土樓住宅建造設計時,將整座住宅當作態太極化生陰陽兩儀八卦的一個宇宙對待,將太極、陰陽兩儀與八卦符式及乾兌離震巽砍艮坤八種符號及推演結果,在土樓造型佈局中表示出來,使房屋本身就是八卦圖,客家土樓造型採用了八卦的最基本的渾淪圓圈、陰陽兩儀以及八卦圖的八邊八等分形式。

振成樓:

振成樓座落在永定縣湖坑鄉洪坑村,距離承啟樓約5公里,振成樓處於從山深壑的大山坑中,振成樓是八卦樓,有同圓心的內外兩環,外環高四層約16公尺,內環兩層,外環以標準八卦圖式分為八卦八大單元,每掛六間,各有與內環之間的天井,中心是一座大祖堂,這座祖堂同時建有大戲台,在祖堂正門兩邊,立有四根圓形大石柱,這石柱圓周長1.5公尺,高7公尺餘,是整條石柱而不同於分段銜接的,中心祖堂的面積可容納十六桌大八仙桌,這四根石柱與寬大祖堂以及樓房本身,都顯示了林氏家族當時的政治經濟地位。

振成樓共244間房,樓內還有花園,進入大門的主樓兩側,兩卦門戶分別有「醒廬」「超廬」之家室雅號,表現出樓主的心志,從造樓第一代樓主到現在,振成樓的五代傳人之中,出了數十位大學生,其中博士教授幾十個,有些是著名畫家、化學家這樣高的人才比率是不多見的,振成樓至今保護完好,其子民分布在國內外十幾個國家,留在祖宅的僅是少數幾戶必須留下戶宅暖宅者。

四、結語:

這次的田調之行,參觀的土樓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以往總是在書上才能看的東西,如今活生生在我面前,給我的震撼是很大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說的真的有它的道理在,實地去體驗過後才會了解其中的乾坤,從中可得知以前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表現等方面,土樓群是一項非常寶貴的文化資產,這趟土樓行也讓我看見不一樣的客家文化。

 

 客家圆楼成因之谜

  

  偌大个世界,有防卫需求的地区有的是,为什么偏偏只在中国这个小小的地区才出现这种规模庞大而奇特的圆形民居呢?

  客家土楼中最有特色的要数圆楼,对于圆楼产生的成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最感兴趣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过去人们总说,客家圆楼是客家人南迁时为适应防卫需求聚族而居才出现的住宅形式。然而为什么它会是圆的?偌大个世界,有防卫需求的地区有的是,为什么偏偏只在中国这个小小的地区才出现这种规模庞大而奇特的圆形民居呢?

  

  显然,防卫要求是圆楼产生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事实上许多客家村落都是方楼、圆楼并存的。经过仔细考察我们发现,不论是永定县还是南靖县,方楼的出现比圆楼要早,如何从方楼发展到圆楼这是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

  

  与方楼相比,圆楼有七大优点:

  

  1、方楼的四角房间光线暗、通风差,紧临木楼梯,噪音干扰大,因此不受欢迎,而圆楼消灭了角房间。

  

  2、与方楼相比,圆楼房间朝向好坏差别不明显,有利于家族内部分配。

  

  3、同样周长围合成圆形的面积是方形面积的1.273倍,因此,建圆楼可以得到比方楼更大的内院空间。

  

  4、圆楼内扇形房间的外弧较长是土墙承重,内弧较短是木构承重,与方楼相比更省料。

  

  5、圆楼的木构件尺寸统一。

  

  6、风水认为圆楼可制煞,科学的解释是圆楼对寒风的阻力较方楼小,因此邪气对居室的影响也相对小。

  

  7、从抗震的角度看,圆楼能更均匀地传递水平地震力,因此比方楼有更强的抗震性能。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土楼的文化内涵 - 论文网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