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

时间:2020-01-25 14:47:31    下载该word文档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

赵亚夫教授在《我国历史课程

改革走向分析》一文中,认为新中国

的历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

:1949年到1965年是确立新中国

历史课程基本性格的时期;1966

1976年是历史课程遭到严重破坏

的时期:1977年到2000年是由拨乱

反正到改革开放取得长足进步的时

;2000年至今是实施21世纪新课

程的时期”.本文以社会变迁为背景,

以历史教育目标的变化为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颁布的22个教学

大纲划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主要以

1956,1963,1978,1986,

1992年和2001年的历史教学大纲

为例,来追寻新中国历史教育的发

展轨迹,探求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

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20

世纪七十年代末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教育发生

了质变,即从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教育转变为社会主义教育.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颁布的第

个施政方针中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

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

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

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

想为主要任务.”从建国开始,历史

教育开始摆脱唯心史观的影响,”

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

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阶级斗

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照社会发展形态划分历史时期”.

这个阶段中,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

本观点的教育成为中学历史教育最

基本的目标之一.

新中国的历史课程,在树立无

产阶级斗争认识,掌握历史发展规

律和解决观念的问题上,具有特殊功

.1953年历史教学大纲和教科

书的编写主要照搬苏联,实行单循环

,即初一到初二上学习世界古代

;初二下到初三学习中国古代史;

高一到高二上学习世界近现代史;

二下到高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这种

简单模仿与中国的实际状况差距很

,很快被淘汰.

1956年颁布的《小学历史教学

大纲(草案),《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

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世界历史

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世界近

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和《高级中

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是新中

国教育部制订的第一部完整的中小

学历史教学大纲.1956年大纲对每

时段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小学

历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

我国过去历史的一些事实.并且通过

这些历史事实向学生进行历史唯物

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

,,,四年级,学生通过语文课

得到一些典型史实”;”从五年级起,

历史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

讲授.学生在历史课里获得比较有系

统的历史知识.五年级教中国古代

,……六年级教中国近代史和现代

,……同时适当地安排一部分跟中

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有关的世界史知

”.规定通过初级中学中国史的教

,”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

民族自尊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

会的自觉的积极的建设者和保卫

”.通过世界史的教学,”教给学生

世界历史的必要知识,并且通过具体

事实特别是阶级斗争的叙述,阐明人

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在世界历史的教

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国际

主义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共产

主义的世界观”.高中阶段的大纲,

大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系统性,教育

刘冬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一1_..∞,7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

目的与初中阶段相同.1956年的大纲是新中国

成立后.经过摸索自行制订的第一部大纲.大纲

很详细,能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层次性,

时用双循环代替单循环”,即要求高中阶段对

初中所学内容进一步学习,深化.

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

(草案)》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体

现了建国初期历史教育的基本目的.1963年大

纲是在1956年大纲基础上所作的调整.尤其是

《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将1956年颁

布的初,高中四个大纲合并在一起,在内容和形

式上更加简洁,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大纲

规定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有关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中

国和世界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从而认识历史发

展的基本规律,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

,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

爱祖国,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

斗的信心和决心”.基础知识,历史发展规律和理

想教育成为这一时期历史教育的核心.但在

倾思潮影响下,曾一度对历史教学内容任意

”,以家史,村史,厂史代替通史,用空泛的议论

代替史实的叙述.”文革,”的倾向发挥到

极致,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和现实斗争服务

的旗号下,历史教育成为四人帮之流政治斗争

的工具.

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教学除了重视基础知识

,还在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修正主义,

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旗帜下,用阶级斗争的

立场和观点处理问题,思想教育备受重视.政治

色彩明显.所以赵亚夫教授认为此阶段的历史教

,”学科定位是第二政治”.

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

学大纲(试行草案)》还留有文革的极左残余.

如大纲开篇说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

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

,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

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

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世界是历史的世界的一

个发展”.又说一定要肃清刘少奇,林彪,’四人

散布的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要求通过中学

历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

@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但大纲也

努力恢复到1963年所订大纲的目标上,只是更

明确地把理想教育改为政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

如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

.针对文革中教育的弊端,历史科也和其他

学科一样,把落实双基作为重点.

在各个历史教学大纲的指引下,建国以来的

中学历史教育逐渐形成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

和模式,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以知识传授

和思想教育为重点,以落实双基为主要任务.

第二个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

这一阶段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开始从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1986,国家教委公布《全日制小学历史教

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小

学历史教学应当通过讲授中国历史上各社会发

展阶段的一些简单情况,历代一些重大历史事

,着名人物以及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

,使学生获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些常

;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国际主义

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有助于

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学历史教学要求

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历

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

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社

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共产党的

真挚感情,学习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

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

20世纪70年代末的大纲相比,1986

的大纲有明显的变化,一是肃清了文革极左思

潮的影响;二是初现被称为历史教学三大任务

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初步轮

,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被并列为历史教育目的

的两个方面.但当时也有学者提出批评,说这个

大纲比较笼统一般”,”对初,高中的历史教育任

务未加以分开”,”所提及的培养能力的要求,

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1988,国家制订颁布

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初审稿),主要变化是规定在初中开设世界历

.从而改变了20多年来初中不设世界史课程

的情况.同时,根据一纲多本的原则,1988

教学大纲为依据.国家教委组织了多套教材的编

.有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等.

1992,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

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历史教

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

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体全面发展的方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

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起着积极作用”.教学目的和要求,大纲明

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

的历史知识”,”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

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

”,”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

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

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

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部大纲有以下特点:第一,认为历史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面落实

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对提

高全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等起积极作用.

这一目标的确立,也是响应江泽民总书记于1991

年提出的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

的号召.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臧嵘认为,这是表

述了历史教学总的目的和任务”.这一变化透露

出历史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

历史唯物主义”.第二,提出了90年代历史教

学目的的三个方面,即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

培养.这是对以往教学大纲的细化,特别是在能

力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

,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

力等,较过去笼统的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前进了一步.

1996,国家教委又出台《全日制普通高级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和九年义务教

的历史大纲相同,只是在目标要求的层次上

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另外,这部大纲分三个段落

分别表述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

”,明确表达了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

1992,1996年大纲与以往相比,更加重视

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的

思想教育功能.中国近现代史成为历史教学内容

的主体.政治色彩在历史课中越来越淡化,文化

气息越来越浓厚.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

不足.首先.目标的制订仍然是从教育者的角度

出发,考虑的是要给学生什么,要让学生必须知

道什么.而很少从学生及其学习的角度出发,

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能够学习什么和怎样去

学习其次,”三大任务的提法只是在平面上并

列历史教学的三个侧面,没有从学生终身发展的

角度考虑,视野依然比较狭隘.再次,大纲缺乏对

人文精神的关怀,结果只会回到重视现有结论

知识体系的老路上.

第三个阶段:21世纪初

2000年初,我国全面展开面向21世纪的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

,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人民教育出

版社为主.成立了历史学专家课题小组,研究制

定了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并于2001年实

施起来”.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凸现出历

史教育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变革.标准分为四部分

内容:前言(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内容标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

);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言》指出:”这次

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

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

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

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

,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

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

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

,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变化更大.标准把课程内容划分为九个

”,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必修课中,

历史I为政治史(9个课题,先中后外);历史

为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8个课题,先中后外);

历史为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史(8个课题,

中后外).选修课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9

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

实践(7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20世纪的战

争与和平(6个课题,世界史);中外历史人物评

(6个课题,按中外时序合编);探索历史奥秘

(7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世界文化遗产荟

(6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必修课共108

学时,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选修课每个模

36学时,2学分.文科生至少选3个选修模

.即在高中一,二年级的3个学期内修足6

模块.

这两部新的课程标准(大纲)变化巨大:

,突出了历史教育的对象.强调必须面向全体

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由以往注意

教学方式转为注意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在

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探究式学习.第三,在教

学内容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初中教学不过分追求

学科体系的完整,高中则以模块的方式出现:

减少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避免了历史课

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教学内容贴近了中学生.

贴近了现代生活.第四,在能力培养上,强调创造

性学力的培养,并将历史学科能力划分为四个层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运用历史资料

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对历史问题进行阐述,

析和解决的能力.第五,教育目的不再是空洞的

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

国际意识,公民意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

课程标准呈现了崭新的课程理念.但由于没

有提出具体行动建议”,常令教学一线的师生们

茫然无措,不少教师只能用老瓶新酒”.

年来,有学者认为,解决课程改革的问题应当从

课程标准人手,解决现行《历史课程标准》”,

”,”的问题,做到”,””,””,值得

思考.

我国惟一一版面额叁圆人民币

朱新昌北京通州第一实验中学(1o1lO2)

我国曾经发行过惟一一版面额为叁圆的人民

币纸币,是经过周恩来总理指定,由苏联代印的,

是人民币发行历史上唯一的叁圆面额票券.

这种叁圆纸币是我国195331日开始

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币种之一.它于1953年印

,195531日正式发行.1964515

日停止收兑和流通,前后共使用了9

这版叁圆人民币正面花边为深绿色,底纹中

间为橙色,两边为浅橄榄绿色.正上方为马文蔚书

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中央为井冈山龙源口

石桥图景,两端花符内各有繁体叁圆两字.背面

图案是花纹和国徽,中间有汉,,,藏四种文字

中国人民银行叁圆字样.花边及底纹两边的

颜色与正面相同,底纹中问为紫粉色.

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十元面值的

货币,已能够完成所有数额货币换算找零之用.

时由于前苏联政府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方专

.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64415

开始限期收回1953年版的叁圆人民币

这版纸币仅流通了9.回收彻底.再加上当

年人们的收藏意识还不浓厚,所以存世量较少,

在已经不为人们所熟悉,目前市面上较难见到其

庐山真面目”,成为人民币收藏的珍品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