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俄国史

俄国史

时间:2016-02-05 10:03:14    下载该word文档

俄国史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一个882年至1240年,以基辅为首都,维京人奥列格建立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东欧君主制国家。在1236—1240年的拔都西征时被毁灭。基辅罗斯的正式名称为罗斯,俗称“罗斯之地”,罗斯是维京人的后裔。基辅罗斯这一名称是19世纪俄罗斯史学界为了表明这一时期国家中心位于基辅而创造的。根据史学史的观点,基辅罗斯被认为是三个现代东斯拉夫人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前身。

2.《往年纪事》:又译《编年纪事》《最初编年史》。从基辅罗斯传下来的最古老的编年史。大体上按照年代顺序记述了东斯拉夫人古罗斯国家的历史,从传说时代起写到1110年。 它的编纂者一般认为是基辅彼舍拉修道院僧侣涅斯托尔,资料来源主要是拜占廷编年史、斯拉夫人历史著述、某些罗斯编年史手稿、王公贵族档案以及民间传说等。

3.《罗斯法典》:《罗斯法典》约在1112世纪编成,基辅罗斯及封建割据时期古罗斯的法令汇编。《罗斯法典》提供了研究古罗斯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真实材料,包括“简编”和“详编”两部分。

4.《伊戈尔远征记》:《伊戈尔远征记》,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 。成书于11851187年,著者不详。全诗由序诗、中心部分和结尾组成,以12世纪罗斯王公伊戈尔一次失败的远征为史实依据。《伊戈尔远征记》是俄罗斯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宏伟著作—— 一部为我们阐明古代俄罗斯文化和在古代罗斯发生的事件的作品,被誉为英雄主义史诗。

5.开明专制:开明专制也称为开明绝对主义,或仁慈的专制主义,是专制主义或绝对君主制的一种形式,由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所提倡。在思想上否定君权神授,认为人民应该服从君王命令或法律而并非君王本身。[来源请求]支持并使用的君主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和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6.金帐汗国: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克普恰克汗国、术赤兀鲁思,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以突厥民族为主,13世纪上半叶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国家,因占统治地位的蒙古人人数很少,所以不久当地蒙古完全突厥化。由1242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第二子拔都结束西征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钦察汗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

7.八思哈制度 :思哈制度是13世纪中期蒙古金帐汗国统治罗斯居民的一种军事政治制度。“八思哈”,是突厥语中“镇守官”的意思。八思哈制度即由部分居民组成十户、百户、千户等军事组织,由蒙古人任指挥,八思哈遍布俄罗斯各地。八思哈及其队伍实质上代替了蒙古的军队。八思哈的主要作用,就是征收赋税,使俄罗斯处于俯首听命的状态,钦察汗国通过这些制度加强了对整个俄罗斯的严密统治。八思哈制度于14世纪初废除。

8.伊凡雷帝:伊凡雷帝,即伊凡四世,他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又被称为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为沙皇。他开始执政后,于1549年建立重臣会议,编纂新法典。1549—1560年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行政、法律、财政、军队、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伊凡四世的政府竭力巩固专制政权,强化国家中央集权。其军事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完善军事指挥体系,建立常备军,整顿俄国地方部队的勤务和调整俄国边境守备与屯扎勤务。这次改革奠定了俄国正规军的基础。

9.立沃尼亚战争 :立窝尼亚战争,俄国沙皇伊凡四世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波罗的海东岸土地而与立窝尼亚骑士团、波兰、立陶宛和瑞典、丹麦进行的战争。

10.特辖制改革:沙皇伊凡四世为摧毁王公和领主的封建割据势力、巩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在15651572年期间实行的非常制度。1564年立窝尼亚战争的失利和领主的叛变,促使伊凡四世于15651月宣布实行特辖制。将全国领土划分为特辖区和领主辖区两部分。

11.留立克王朝 俄国封建王朝,862年留立克创立。他的继承者奥列格征服了基辅,控制了从诺夫哥罗德沿第聂伯河到黑海的商路,创建了基辅大公国。蒙古入侵后,必须取得蒙古汗的委任状才能成为大公。莫斯科王公们逐渐占了上风,兼并其他地区,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他们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598年。

12.罗曼诺夫王朝: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是统治俄罗斯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王朝,它也是俄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俄国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由于彼得大帝的革新,俄国迅速发展成为东欧的强国。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期,通过改革,俄国开始真正走上了资本主义路线。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运动,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结束。

13.彼得一世 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俄罗斯沙皇、俄罗斯帝国皇帝,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对俄国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14.叶卡特琳娜二世 :俄罗斯帝国女皇。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在位时期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当时使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其才干与名气也闻名海内外,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也被尊称为“大帝”。

15.亚历山大二世: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是俄罗斯近代化的先驱。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改革计划。

16.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又名“克里木战争”,东方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在185310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17.1905年革命:指于19051907年间,发生于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境内,一连串范围广泛,以反政府为目的,又没有目标的社会动乱事件,诸如恐怖袭击、罢工、农民抗争、暴动等,导致尼古拉二世政府于1906年制定等同于宪法的基本法、成立国家杜马立法议会与施行多党制。这场革命没有组织,没有目标,也没有单一原因,主要归咎于几十年的国家动乱和对罗曼诺夫王朝的不满。俄国国内改革不力以及少数民族要求解放也是起因。沙皇指挥不力,导致军队在日俄战争中惨败是最直接的导火线。战后一直有连续不断的军人革命以及革命活动。

18.斯托雷平改革 俄国首相 斯托雷平于19061911年推行的、旨在摧毁村社制度、扶植富农经济的土地改革。1905年革命后,俄国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日益强烈。为维护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发展农村中的资本主义、防止革命,斯托雷平制定了新的土地政策。19061122日,公布了《关于对农民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现行法若干补充规定》的法令,并于1910 627日由沙皇签署,成为正式法律。

19.维特:俄罗斯帝国末期的财政部长,保守改革家。主持财政十多年,对俄罗斯资本主义的发展、铁路的发展和银行的建设都有重大的影响。对外主张东进政策,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和清朝签订对日本的攻守同盟,修筑哈尔滨和大连,在太平洋成立商船队,但因主张同日本和平竞争遭到军方反对,转任闲职。日俄战争后主持谈判,将俄国的损失降到最低,封萨哈林伯爵。并再次引进外国资本稳定俄国经济,颁布了俄国第一部宪法,稳定了俄国内政。后因无法处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矛盾去职。

20.“米尔”:意即村社,始于原始社会末期,由共同地域联系的家庭组成。村社的权力机构是村社大会(米尔大会),成员共同使用自然资源,摊派征税。由米尔会议上推选出来的长老(富裕农民)主持共同事务。随着农奴制的确立和发展,米尔成为农民土地集体占有形式,而且成为沙皇政府基层的行政机构和征税单位,并行使初级审判的职权。十月革命后,米尔被最后取消。

21.西方派:与斯拉夫派对立的学派,西方派是自由主义派别,他们表达了俄国将来发展的资产阶级观念, 西方派拒绝承认俄国文明和命运的独特性,认为俄国是西方世界的一部分,但又是停滞的部分,所以俄国应当借西欧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迎头赶上。

22.斯拉夫派 :彼得大帝曾向西欧学习,并强迫所有贵族,平民和农奴拼命牺牲奉献,苛捐杂税,无休止的服役。仅仅是为了让俄国看起来更象是沙皇喜欢的西欧。他废除传统的历法,文字,节日,服装,甚至管到胡须,极力改革。而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站出来反对他这种疯狂变态的行径的人,并宁死不从,以死相逼,不肯抛弃尊严,沦为奴隶的俄国人,就是斯拉夫派。

23.民粹派:俄国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自称是人民的精粹,故有“民粹派”之称。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同地主和沙皇制度的矛盾愈益激化。一批代表农民利益的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逐渐形成“民粹派”。 主要由资产阶级自由知识分子和平民知识分子组成。其基本理论可溯源到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通过农民村社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受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影响很大。

24.赫尔岑: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 生于莫斯科古老而富裕的官僚贵族家庭,少年时代受十二月党人思想影响,立志走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道路。1829年秋进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数理科学习。学习期间,他和朋友奥加辽夫一起组织政治小组,研究社会政治问题,宣传空想社会主义和共和政体思想。

25.拉甫洛夫:拉普洛夫是俄罗斯普斯科夫省一个有钱地主的儿子,曾任沙皇军队上校和彼得堡某军事学院数学教授,他是一位社会学家和政论家。他参加过巴黎公社活动,曾加入第一国际,与马克思来往密切,1882加入俄罗斯民意党。

26. 特卡乔夫:俄国革命派思想家、政论家、文学批评家。他最初为拉甫洛夫的《前进!》杂志撰稿,后与其发生分歧,同时又批判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特卡乔夫主张俄国革命的近期目标是依靠少数派夺取政权。他又参与出版《警钟》杂志,接近布朗基主义派,后成为第一个反对俄国马克思主义的人,被认为是非民主型的社会主义者,影响了列宁主义思想。

27.巴枯宁 :俄罗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著名无政府主义者。出生在俄罗斯帝国贵族地主家庭。1849 年曾参加德意志革命,后被捕引渡回国。在被拘禁和流放西伯利亚期间背叛了革命事业。1861 年逃往英国,1864 年加入第一国际。在此期间,他玩弄各种阴谋,企图分裂第一国际,篡夺国际领导权。他的这些伎俩,一再被马克思主义者所戳穿。1872年的海牙代表大会上,他指使其党羽搞分裂活动,被大会开除出第一国际。1876年病死于瑞士。

28.米哈依洛夫斯基: 彼得·米哈依洛夫斯基 波兰19世纪上半期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法律代表、城市管理者和克拉科夫农业协会主席。父亲是一名参议员。在几位艺术家的指导下,米哈依洛夫斯基在13岁时就已受到艺术启蒙。之后,他在雅盖隆大学学习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古典哲学、农业和数学。

29.民意党: 俄国民粹派的秘密组织,于18798月从土地和自由社中分裂而来。它的主要活动家有热里雅鲍夫、米哈伊洛夫、彼得罗夫斯卡娅等人。党的领导机构是执行委员会。它的目标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主张人民拥有土地的权利,拥护村社的方式和地方自治。民意党人的活动分为宣传活动和密谋暗杀活动。他们非常重视在军队和工人中进行宣传,建立了工人和军官的民意党组织,力图把政治的民主变革思想普及到居民中去。他们把暗杀沙皇作为主要活动之一,认为这将有助于进行建立自由制度的斗争。

30.社会革命党:俄国小资产阶级政党,1902年由若干分散的旧民粹派小组和团体初步联合而成,190512月,召开社会革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和党章,正式宣告成立。首领是切尔诺夫、克伦斯基等。该党自命为社会主义政党,反对专制制度,主张在联邦制基础上建立民主共和国,在保存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实现土地社会化,即把土地变为全民的财产并交给农民平均使用,在策略上,继承民粹派的个人恐怖手段。

31.二月革命:帝国主义战争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反战运动日益高涨。191738日至12日,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二月革命为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次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欧洲各国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本国反动政府,争取民主权利和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的高涨。

32.《路标》文集:1921 7月一个俄国侨民团体在布拉格出版了一本《路标转换》文集,同年文集作者还同一些俄国侨民在巴黎出版了《路标转换》杂志,这就是“路标转换派”名称的由来。1921年,苏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实行新经济政策。一些流亡国外的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苏维埃俄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将要向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转变。他们指望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行,苏俄国民经济将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发展,因此也表示愿意同苏维埃政权合作。他们宣传路标转换思想是为了影响和逐步控制苏维埃国家的经济文化生活,企图使苏维埃国家蜕化变。

二、问答题

1、俄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特点:欧俄地形单调,平原四面开阔,北部为森林;

2)气候:由于地形平坦,风能贯通平原,气候变化不剧烈,越往亚洲越冷;

3)土壤植被:欧俄北部是沙土和粘土区,南部是黑土区;

4)水文:湖泊、沼泽遍布欧俄平原北部和中部,河流落差小且曲折,流域大,多南北流向。

影响:

1)与西欧相比,俄国地形单调导致职业和意识形态一致,与东方国家相比,地形开阔,极易受邻国的影响;

2)欧俄居民沿河聚集,产生了许多沿河的商业都市,距河较远的居民多从事农业和林业,为沿河商人供应蜂蜡、蜂蜜、皮毛等出口货物;

3)广阔的南俄草原培育了古罗斯南方居民宽大深远的情怀;

4)森林奠定了俄罗斯国家的基础。

5)严寒的气候使俄国农业季节短促。

2、谈谈俄国历史的分期。

答:俄国历史上的几个时代。

留里克王朝(862-1598);大动乱时期(1598-1613);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苏维埃时期(1917-1991);新俄罗斯(1991年以后)。

按照统治中心的变迁划分:

基辅罗斯时期(862-1240

蒙古人(鞑靼人)统治时期(1240——1480

莫斯科时期(1480-1703):沙皇俄国

彼得堡时期(1703-1917):沙皇俄国晋升为俄罗斯帝国

苏维埃时期(1917-1991

3、如何理解俄罗斯文明及其社会发展类型。

答:俄罗斯文明既不属于典型的亚洲文明,也不属于典型的欧洲文明,它是一种具有混合主义色彩的欧亚文明。从深层效果来看,俄罗斯文明受东、西方文明影响的程度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东方文明是俄罗斯政治体制形成和国家道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西方文明则对俄罗斯业已形成的政治体制和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基础性元素:村社文明;外来因素:拜占庭东正教因素、蒙古鞑靼因素;欧化运动的影响。

社会发展类型:

1)进化型:历史自然发展,依靠社会经济增长动力;

2)创新型:寻找和实施新措施,因靠科技发展带动社会进步;

3)动员型:以目的明确、高度集权的管理制度干预社会经济以适应变化了的现实。

4、俄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俄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俄罗斯欧亚文明和动员型发展社会的具体体现。

1)沙皇专制制度:俄国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

2)东正教影响深远:政教合一的一元政治文化是俄国立国的基础;

3)俄国农奴制度:俄国社会的又一特点,是俄国动员型社会发展的需要;

4)俄国农村公社长期存在:农村公社是沙皇专制制度的基础。

5、古罗斯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谈你的看法。

答:古罗斯国家的建立是东斯拉夫人和从斯堪的纳维亚来的瓦良格人共同参与的结果。它不仅是东斯拉夫人与外部敌对力量(瓦良格人、哈扎尔人)斗争的产物,更是与括留里克亲兵队(瓦良格人)在内的各部落里力量相联合的产物。

6、罗斯受洗的意义。

答:(1)改变了罗斯国家的国际地位,使其成为可依照欧洲公认的行为规范行事的文明主体;

2)基督教对古罗斯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长期而深刻的影响,改变了罗斯社会生活的形式;

3)传教士在东欧平原各居民的传教活动不仅吸引了这些部落进入基督教文明范围,也不断缓和了多民族国家形成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对立与痛苦过程。

4)罗斯基督教会一开始就与国家政权合作,政教合一成为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

7、蒙古统治对罗斯的影响。

答:(1)极大改变了罗斯,尤其是东北罗斯的社会制度,基本割断了罗斯与西方世界和拜占庭的联系;

2)也给罗斯文化带来很大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汇合;

3)蒙古人的长期统治也使罗斯原本比较落后的社会经济生活更加落后。

8、试论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

答: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过程开始于14世纪初,完成于16世纪初。在此期间,一系列罗斯王国与封建共和国被消灭,不仅意味着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的形成,还意味着莫斯科国家政治制度重新确立。

东北罗斯和西北罗斯广大地域的统一向中央集权化的行政管理制度迈出了第一步,1497年全罗斯法典的颁布和瓦西里三世时期中央行政机关“政厅”的产生使俄罗斯开始了新的统治方式。

其形成原因有:

1)罗斯东正教会作为统一组织,一直是罗斯共同体思想的体现者和国家统一的坚决拥护者;

2)是金帐汗国长期野蛮统治的反作用;

3)服役贵族是莫斯科大公紧紧依靠的阶级力量。

9、如何认识伊凡四世的特辖制改革?

答:特辖制改革是伊凡四世与自己臣民的战争,是他与国家机构的对抗,俄罗斯国家制度的一场危机。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伊凡便以特辖制为手段,有步骤地消灭社会上层和国家机关的骨干。

毁了王公和领主赖以生存的世袭领地,剥夺了他们的政治权利,中小贵族的军功封地逐渐取代领主的世袭领地,巩固了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有一定进步作用。但是,特辖制的推行,造成了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

10、试评彼得一世的改革及其后果。

答:彼得一世改革具有近代化意义,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是一场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首先,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保证了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击败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瑞典,从而使“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

  其次,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俄国著名历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就曾认为彼得一世的行政改革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改革的色彩,在俄国开创了近代议政制度。

  另外,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再次,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但是,其局限性是:

①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②手段的过于野蛮和粗暴(镇压近卫军;处死太子)

③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征兵和征调劳工)

④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11、俄国农奴制是怎样形成的,具有哪些特点?

答:俄国农奴制度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

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早在1112世纪,在基辅罗斯时代,王公、大贵族拥有大量世袭领地,强迫穷人服劳役。1415世纪,莫斯科公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陷于被奴役的地位。15世纪下半叶起,大贵族世袭领地制和封地制迅猛发展,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和剥削,中央集权国家也加大了对农民的控制农民不能自由移徙,债务成为农奴依附关系的根据。

特点:(1)它是由俄国贵族地主依靠中央集权制的沙皇政权来完成的,最后由国家立法确立下来,与赋税紧密关联的国家起主导作用,是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建立的连带产物;

2)农奴制下的农民既是贵族地主个人的农奴,也是国家的纳税阶层;

3)俄国农奴制度特别稳固。

12、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原因?

答: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部原因:工业革命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政治:沙皇俄国强化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 .

思想:182512,“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冲击了俄国社会. 19世纪中期,进步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

直接原因: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社会矛盾,推动农奴制改革。

13、简述19世纪6070年代的俄国大改革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政治:废除农奴制、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地方自治局)。

 司法: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纷纷要求改革。   

经济:(1861年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国内市场,提供资金;借鉴西方技术;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14、试评19世纪6070年代的俄国大改革?

答:1861年俄国沙皇亚力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15、简述俄国沙皇制度的演变?

答:俄国的沙皇制度创立于16世纪的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凡四世(雷帝),以后历代俄国皇帝均称沙皇。初时是封建农奴制。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一世大帝的资本主义改革和19世纪中后期亚历山大二世以给农奴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资本主义改革,由封建农奴制转变为带有很多封建残留的资本主义制度。其中沙皇制度是最主要的封建残留,已严重影响到了资本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对沙皇制度造成自己的地位不高非常不满,各种资产阶级党派纷纷发起行动,但都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无产阶级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地主与资产阶级工厂主的双重压迫,开始走上政治舞台。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沙皇俄国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促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合作,这就注定了沙皇制度的灭亡。

16、谈谈俄国东正教的基本特点?

答:①坚持一成不变的教义正统性;

②浓厚的苦修主义和神秘主义;

③圣像崇拜;

④教权依附于王权。

17、什么是农村公社,如何认识俄国的农村公社?

答:农村公社亦称“农民公社”、“毗邻公社”、“地域公社”、“农民村社”,简称“村社”。广义为农业公社、游牧公社、游猎公社等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总称;狭义专指 农业公社。它是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中形成的、以地域性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二重性为特征的社会组织。

在俄国农奴制,农村公社为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的工具。1861年农民改革,俄国农民摆脱了农奴依附身份,并被编入自治的公社,称为村社。村社的权力机构是村社大会(米尔大会),通过大会选出社长、收税员、文书等公职人员。再由半径不超过12俄里,男性人口从300--2000的几个村社组成乡。乡会由各村社的公职人员和农民代表组成,乡会选举乡长、乡管理委员会和乡农民法庭。法令还详细规定了村社和乡在行政、警察、司法、税收、兵役、土地和社会福利救济等方面的职能范围。

18、简述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演变?

答:演变的历史阶段和主要内容有:

(1)基辅罗斯时期的“维尔福”

内部职能是行政、司法自治,主要机构可能是乡村大会,对王公政权负责,王公对它行使最高行政管理权和司法权。“维尔福”是早期封建国家的基层组织。

2)东北罗斯的“黑乡”

“黑乡”是1316世纪东北罗斯米尔组织的主要形式。黑乡的土地称之为黑地,耕种黑地的农民,也就是农村公社社员,称之为黑农。黑乡的全部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属于公社集体所有、黑乡的个体农民对土地只有占有权和使用权。最高管理机构是乡社大会,负责领导人选举和赋税的摊派。土地逐渐被封建主夺取,黑乡在欧俄中央地区消失,逐渐北移。

3)农奴制时期的土地“重分型公社”(17—19世纪前半期)

随着生产条件变化和人口增加,大概从17世纪起,产生了土地“重分型公社”。公社按照人口调查重分土地,有全部重分和局部重分两种形式。公社按农民的财产统一缴纳封建租税,土地重分实质上是公社为保证缴纳封建租税义务的手段。

41861年改革后的“村社”

按照1861年2月19日法令,农村公社被保留了下来,并有了法律上的正式名称——村社。村社的权力机构是村社大会(米尔大会),通过大会选出社长、收税员、文书等公职人员。乡会由各村社的公职人员和农民代表组成,乡会选举乡长、乡管理委员会和乡农民法庭。法令还详细规定了村社和乡在行政、警察、司法、税收、兵役、土地和社会福利救济等方面的职能范围。土地重分的习惯继续存在,农户分家越来越多,份地越来越零碎。米尔大会是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改革前大会成员一般都是各户家长。米尔大会决定的一切事务一般都以习惯法为基础。农村中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农民阶级分化加速,贫困化程度日益严重。

5)十月革命后的“土地社”。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一些法令按多数农民愿望分配土地,贯穿着重分型村社的传统。新经济政策时期颁布《土地法典》,规定劳动农民“有权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土地使用的形式。乡和村的苏维埃成为农村基层组织政权,村社的管理职能被取消。1927年后,随着农业集体化的进行,村社被集体农庄代替,农民组织进入新的时期。

19、俄国农村公社的职能与性质?

答:职能:①经济职能:制定土地使用制度,重分土地,管理组织生产;

②地租与税收职能:实行连环保制度;

③司法职能:审理民事案;

④行政警察职能:维护公社内部宗法制和习惯法准则;

⑤联合保护职能:权力机构---米尔大会;

⑥社会福利与救济职能;

⑦宗教礼仪和文化职能。

性质:公社是农民自己的联合体,具有非官方的民主组织的性质,又是官方批准和承认的组织,是国家最基层的行政纳税机构,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20、俄国农村公社长期存在的原因?

答:①地理环境因素:土地广阔、人口稀少、气候比较寒冷;

②农作技术低劣和长期停滞;

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④政治原因:是统治阶级有利的基层行政纳税组织;

⑤能够满足大多数农民的自身利益;

⑥农民公社本身的适应能力;

⑦农奴制和封建等级身份制的影响。

21、如何认识俄国的斯拉夫派与西方派?

答:斯拉夫派:反对彼得大帝实行改革的一些俄国人,就是斯拉夫派。19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斯拉夫派是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与当时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相比是温和的自由主义者,在政治上属非主流派。霍米雅可夫、科舍列夫和基列耶夫斯基他们三人被认为是斯拉夫派的奠基人。他们认为必须废除农奴制,但保留村社和地主领地,通过自上而下的、全面的政府改革方式走非革命的道路。

西方派:与斯拉夫派相对立的派别,他们表达了俄国将来的资产阶级观念。代表人物格拉诺夫斯基、索洛维约夫、卡维林等。他们认为俄国应当借鉴西欧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否定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22、赫尔岑的农民社会主义理论是怎么形成的?

答: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使赫尔岑思想上发生危机。他对西欧的社会主义运动感到失望,转而寄希望于日益高涨的俄国农民斗争,错误地认为俄国可以在保留宗法制的情况下通过农民村社实现社会主义,这又为后来的民粹主义奠定了基础。

23、俄国民粹派运动的概念、理论核心及其分期?

答:概念:民粹派运动是体现自恰达耶夫以来俄国东西方道路之争的最激烈的社会运动,同时也是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际开端。从广义上讲,民粹派运动包括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开始的理论奠基时期直到20世纪初的社会革命党时期。从狭义上讲,民粹派一词指从19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的贫民知识分子,得名于他们70年代中期的到民间去运动,这些农民中的知识分子被称作民粹派。他们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称之为民粹派运动。

理论核心:“农民社会主义”。

分期: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民粹派时期。代表人物:拉普罗夫、巴枯宁、特卡乔夫;

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自由民粹派时期。代表人物:米海伊洛夫斯基等;

20世纪初的社会革命党时期。代表人物:切尔诺夫等。

24、如何认识俄国的自由民粹派?

答: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从产生时就存在两种发展倾向:革命的和自由主义的。农民和部分知识分子的利益和情绪成为自由民粹派产生的前提,而政治上的实践进一步强化了自由民粹派。由于要探讨“到民间去”运动失败的原因和阐释民粹主义新的行动纲领,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展开了一场关于民粹主义的讨论。到80年代初,民粹主义的新话语的倾向完全形成,先被称为民粹自由主义者最后称为自由民粹派。其最主要最突出的特征是接近自由主义,倾向于进行合法斗争。

25、俄国知识分子的特点?

答:①对西欧思想特别感兴趣,信奉极端的社会学说;

②在沙皇专制政权和人民之间,处于悲剧性的地位;

③具有宗教气质。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俄国史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