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新)

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新)

时间:2020-08-04 09:52:59    下载该word文档

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

哒哒哒……,这是红军长征的步伐,下面是为您整理关于长征的故事,欢迎阅读!

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

年龄最小的11岁女红军

在红军女战士队伍中,有一位年仅11岁的小姑娘,只见她身背一条线毯、腰别一把横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吹奏为大家鼓劲,她就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王新兰。

王新兰,1924年出生于四川宣汉一个富裕家庭,她的叔叔王维舟是着名的中共早期党员。在叔叔的影响下,王新兰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先后加入共产党。王新兰7岁时,因为人小,不易引起白匪注意,党组织常让她传递秘密文件。

1933年红四军入四川,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他任军长。当时王新兰只有9岁,虽然年幼,但在家人的熏陶下,也领悟了不少革命道理。红军要长征了,家里只留下王新兰和多病的母亲。看到王新兰终日如坐针毡的样子,15岁的姐姐、红军女战士王新国看出了妹妹的心事,知道她希望跟着红军一起走。于是,在姐姐王新国的鼓励下,王新兰鼓足勇气报名参加红军。

深明大义的母亲对此感到特别欣慰,只是担心王新兰年龄太小,红军不收。

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接待了她们。当他见到王新兰扎着两个羊角辫、个头还没有步枪高时,便微笑着问:“你这么小能干什么?”

王新兰惟恐红军首长把自己看小了,便大着嗓门说:“我什么都能干!”

徐主任见她率真的样子,哈哈大笑:“哦?什么都能干?那就说说你能干些什么。”

“好!”听首长话有松口,王新兰的劲头更足了:“我会写字,会跳舞,会吹奏,还会唱歌!”说着她还用手在地下写了几个字让徐立清看。

这时,姐姐王新国也在旁边帮腔:“首长,您就收下我妹妹吧!您别看她年龄小,可她已经为党工作好几年了。”她如数家珍般把王新兰几年来为党传递情报的事讲给徐立清。徐立清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嗯,不错,不错。”专心听王新国说完,徐立清转而对王新兰说:“小妹妹,不是红军不要你,只是你的年龄太小了……”

一听又没希望了,王新兰发起了小孩脾气:“小?小怎么了?哪个天生会打仗,还不是一点点学起来的。我虽然年龄小,可学东西还快呢!”

看王新兰参军的决心很大,徐立清最终同意了:“好吧,那你明天就过来吧!”王新兰当即兴奋得跳了起来。随着一声“是”,王新兰拉着姐姐就往外跑。徐立清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她们喊:“你妈妈同意吗?”“早就同意啦!”一句愉快的回答从门外飘了进来。

几兄妹把母亲托付给地方苏维埃组织后,第二天一大早,王新兰就到红四军报到了。王新国被分配到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委员会工作,王新兰则安排在委员会下属的宣传队当宣传员。一到宣传队,姊妹俩就开始编演节目、书写标语。长征路上,王新兰和战友一起穿山越岭,爬冰卧雪,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大罪,从不叫苦叫累,也从不掉队。

不过,王新兰确实太小了,爬雪山,她是靠拉着马尾巴才攀上去的;过草地,她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趴在红军大哥哥的肩膀上。尽管这样,王新兰只要有机会,就会立在风口、站在路边,为战友们送歌献舞,加油鼓劲。

小红军王新兰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随同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

鲁迅帮成仿吾去苏区 红二十五军诞生于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原属红四方面军的一部。1932年以前,鄂豫皖曾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同年秋在蒋介石亲率50万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剿”下,红四方面军主力突围西进川陕,留在当地坚持斗争的红二十五军处境日益艰难。至1933年秋,红二十五军人数由一万多减少了四千余人,根据地也大大缩小并被分割成几小块,而且因没有电台同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络。

面对根据地的危局,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派在当地担任县委书记的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成仿吾找中央汇报。在上百名便衣队员的掩护下几经转战,成仿吾才突围出山区化装到达武汉,又乘船去上海。他按沈泽民写在自己棉衣上的几个秘密地址找到联络点,这些地下机关却都已被破坏。他在患病且旅费用尽时,想到鲁迅可能同党有联系,便到内山书店碰面。在鲁迅的帮助下,成仿吾终于同中央苏区的交通员接上关系,经几个月的跋涉到达了瑞金,见到了周恩来。听到成仿吾汇报鄂豫皖苏区的严重形势,周恩来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派红二十二师的师长程子华为中央代表前去传达新精神。1934年8月,程子华出发前,周恩来找他谈话强调说:“出路是什么呢?中央已经决定了,红军主力要作战略转移,去建立新根据地。这样,部队就能得到发展,同时也把敌军主力引走,减轻鄂豫皖根据地的压力。”程子华在几个交通员“接力”式护送下,最终到达了鄂豫皖根据地,传达了周恩来的指示。此时沈泽民已因病饿牺牲,当地负责人吴焕先、徐海东等经过研究,决定率红二十五军主力突围西进至豫陕边界一带开辟新根据地。

军首长带头冲杀脱险境 红二十五军转移时,领导班子重新调整,大家推举中央派来的程子华任军长,吴焕先为政委,徐海东由军长改任副军长。中央红军出发长征后的一个月,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开始了长征。出发部队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留下一个团及地方武装重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出发时的红二十五军人数虽不足5000人,却因过去常打恶仗缴获多,武器较好且弹药充足,指战员们多是经过多年战斗考验的骨干,后勤、医院等保障单位也都实行战斗化,全军行动便捷,一天一夜就能走一百多里。不过该部队没有无线电台,对外联络和侦察敌军调动困难。出发十天后,部队越过许(昌)南(阳)公路时,在独树镇遭到敌一个旅和一个骑兵团伏击,追兵两个旅也从后面围攻上来,红二十五军陷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时军政委吴焕先从通信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振臂高呼:“共产党员跟我来!”在他的率领下,指战员们奋不顾身冲上去与敌军展开白刃格斗,终于杀出一条血路。

老蒋重金悬赏徐海东 同年12月,红二十五军转战到陕西省雒南(今洛南)县落脚,此后在这一地区进行了半年游击战,开辟了一块有50万人口的鄂豫陕边苏区,并招收数千青年入伍扩大了红军。长征中的红军能建立一块较稳定的根据地,这还是仅有的一例。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在袁家沟口歼灭国民党西北军一个旅,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这时徐海东,吴焕先等人从缴获的报纸和交通员口信中知道,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并准备北上,便决定留第七十四师在陕南,以主力西征迎接中央。红二十五军一度袭占了蒋介石嫡系胡宗南部的后方基地天水域,缴获了大量武器和军需物资,迫使国民党军从川西调兵回援,打乱了其阻截红一、四方面军的部署。南京政府在恼怒之下,把徐海东与毛泽东、朱德并列为全国通缉悬赏额最高的三人,标定头颅赏金均为25万块大洋。

10个月行程9000华星 自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出发长征后,“围剿”那里的国民党东北军被调到陕甘,当地压力有所减轻,新建的红二十八军又得到发展,确如周恩来事先估计的,这一出征使红军和根据地两方面都得到保存。按照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出发到达陕北的行军距离计算,总计约9000华里,历时十个月。

长征后军容军备齐整 经过长征最先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给当地军民带来了全新感观。这支部队差不多每连都有六挺轻机枪,指战员都戴八角帽,服装整齐,装备和军容都大大超过原先由游击队改编而成的陕北红军。红二十五军的到来,大大加强了陕甘根据地的力量,它与原来的陕甘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部队在陕甘打开了局面,为随后到达的中央红军能落下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

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无比的沉重啊!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新)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