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18年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时间:2020-02-23 17:45:08    下载该word文档

2018年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并用2B铅笔正确填涂自己的考号。

2.选择题答案请直接填涂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主观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6小题,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 /群籍 /袅烟云

B./ / /龙吟凤 /金蝉脱

C./ / /万恶不 /神怡

D./ / / /

2.下列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惘然 旁鹜 义奋填膺 险象迭生 B.妖娆 荣膺 不容质疑 顾名思意

C.媲美 脚踝 鳞次栉比 乐此不疲 D.苍穹 分歧 更胜一酬 怡笑大方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元宵节庙会物品种类繁多,有丰富多样的手工艺品、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缤纷炫目的花灯……吸引了很多人,争相购买。

B. 2017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感动着中国,温暖着我们,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

C.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D.瘦西湖上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四桥烟雨、静香书屋等两岸景点,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的景色让游客们赞叹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广西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三是创新不够。

D.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一位老先生为学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      ,治事应持      ,创业酌用      ,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      ,读书当如       如此博采百家学问而集于一身,必能成为贤者。

兵家之权变   儒家之忠诚   纵横家之灵活   墨家之兼爱   法家之严明

A.②⑤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④①⑤③②   D.②③⑤①④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2017126日广州推出全新的城市形象LOGO,该设计一经推出,即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大美至简,只用一种关键性元素代表一个城市,非常便于记忆。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认为,一个好的城市形象LOGO首先要具有通识性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评价称,该设计方案空灵轻盈、变化多端,不仅符合广州塔本身的形象,还展示了广州多元、活力、创新、包容的城市气质。

材料二:此LOGO广州二字组合成广州新地标广州塔的图形,具有极强的辨识度和现代美感。同时,广州二字又犹如南来北往的船帆及飞鸟,呈现出一派千年商都海纳百川、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整个图形凸显出国际化、智慧型城市的风貌特征。

LOGO的设计者曹雪从城市形象的推广与传播视觉构图广州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化特征等角度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思想。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自己对广州的了解,从曹雪设计思想的三个角度(划线处)中进行简要解说。(50字以内)(3分)

角度 (填序号),解说:

二、古诗文积累(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word/media/image3.gif.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B.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做冰。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D.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E.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F.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朝暮也。

word/media/image4.gif.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word/media/image5.gif水何澹澹, 。(曹操《龟虽寿》)

word/media/image6.gif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word/media/image7.gif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word/media/image8.gif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word/media/image9.gif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word/media/image10.gif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根据下图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空格中。(四题只选两题作答,共2分)

(范仲淹《渔家傲》) (苏轼《江城子》)

word/media/image7.gif (辛弃疾《南乡子》) (辛弃疾《破阵子》)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word/media/image3.gif在宋城上而待楚 (《公输》) word/media/image4.gif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word/media/image11.gif恐前后受其(《狼》) word/media/image12.gif选贤能(《礼记》) word/media/image13.gif楚人 (《陈涉世家》)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4小题,15分)

比较阅读《小石潭记》和《满井游记》,完成9-11题。(10分)

【甲文】: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文】:

地寒,花朝节后,余寒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明, 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冷光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然徒步则汗出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己亥之二月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潭中鱼可百 麦田浅鬣寸

B.坻,为屿 山峦晴雪所洗

C.倩女靧面 吾妻美我者

D.其境过清 夫不能游堕事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word/media/image3.gif.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word/media/image4.gif.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写了小石潭及其周围环境的幽深冷寂。乙文满井虽然春天还未到来,天气乍暖还寒,但万物已开始复苏,生机勃勃。

B.甲文第二段字字写鱼,对水的描写不着一字。然而其名写鱼,其实写水,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

C.乙文第二段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苗、游人欢欣、鱼鸟之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动静结合,表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和刻画的工巧。

D. 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甲文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之情。乙文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恼,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12.word/media/image14_1.png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的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2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四、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17题(18分)

《经典咏流传》为何火了起来

《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新时代文化节目的创新之作,节目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并邀请音乐人用和诗以歌的方式演绎经典诗词,开启文化节目2.0时代。节目不仅有励志的《苔》,也有催人奋进的《明日歌》,甚至还让国际化的果敢Duplessy疯马乐队用中英文演唱《登鹳雀楼》,让诗词以音乐为媒,穿越古今、跨越国界,实现中西方文化互动和交融。

据报道,《经典咏流传》前三期节目短视频全网播放量已突破1.5亿,57篇微信文章突破10W+,节目摇一摇互动更是获得了近400万次分享,总曝光量约4亿。节目开播次日就一举拿下了豆瓣9.4的高分,创造了文化节目的新高。其中改编自袁枚的《苔》更是一夜间播放量突破5000万,可见其受关注度之高。

节目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节目制片人、总导演田梅介绍说,节目强烈的文化属性和对经典诗词传承的社会责任,吸引近百位经典传唱人加盟,《明日歌》《登鹳雀楼》《将进酒》《送别》《陋室铭》《梁祝》《枉凝眉》《苔》等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在节目中被创新性传唱。

节目很好地解决了诗词和音乐两种形态的跨界融合,选择的诗词都具有普世情感,比如古人有关惜时”“励志”“亲情友情爱情”“家国等主题诗词,让当今的中国人更容易接受;邀请知名音乐人和有特点的素人(注:素人指之前未接触专业音乐领域的人或没有任何头衔的人)传唱经典诗词,他们本身都是时尚的载体和符号,更易引起观众的追捧。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从传播学的角度剖析节目的创新之处:一是传播者掌握主动性,节目选择的诗歌都是有价值诉求的,能够与今天的世界对接;二是形式创新,节目本身是诗歌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过去和今天结合在一起,是历史跟未来结合起来;三是主题的拓展性深耕,节目让经典传唱人咏唱经典之外,还让他们自己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故事以及说出对诗歌的感受,给人启示。

节目让诗词内涵外延浑然一体,每个元素的调动和运用都有含义,让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依据自己文化的基础去畅想、去体会、去感受。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说。

《经典咏流传》让经典诗词和现代音乐相碰撞,让中华文化的风骨与魂魄,插上歌声的翅膀,飞进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中。节目中的16首歌曲更是唤起了无数网友内心诗意,有许多网友表示已建立无限循环歌单”“声音渗透了我的灵魂;也有许多网友从诗的咏唱中听出了人生的哲思,如《定风波》里遇到挫折时一笑了之的旷达,《明日歌》中珍惜时光的感悟。

诗言志、歌永言,《经典咏流传》通过咏唱经典诗词带领亿万中国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经典诗词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唱出新时代最强音,再造当下的流行和未来的经典之声。

(原文有改动)

链接一

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小诗《苔》原本鲜为人知,而经过乡村教师梁俊和贵州的学生们的演唱之后,一首孤独300年的小诗重新走入人们视野,感动无数观众,瞬间走红。梁俊在山村支教时,教孩子们学习了一百多首诗歌。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给他们带来更多乐趣,这些诗中将近一半被谱上了曲。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简单的几个字蕴含了梁俊对孩子们的未来的期许:纵使他们出身大山里,但也不妨碍他们成长为艳丽的牡丹,绽放光彩。

同为出身山里的梁俊翻山越岭去支教的故事也打动了大家,他也正像他所唱的《苔》一样,在《经典咏流传》的这个舞台绽放。就像潮湿的角落的那些苔,人们看不见,但是他们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它们真的像一朵朵的花。

链接二

《经典咏流传》在改编演绎上,有些歌曲做不到古诗和现代歌词的水乳交融。如刘桢的《赠从弟》和《男儿当自强》的混搭就有些不伦不类,两首作品虽然有类似主题,但将《赠从弟》简单拼插入内,既破坏了古诗的韵味,对于歌曲也起不到升华意义,显得鸡肋。

链接三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语道出了我国古代诗与歌的关系。其实,汉字的语音本身是有意义的,我们将每个字读得越饱满,就越能彰显它的意义;加上根据不同的诗歌体裁而遵循的不同韵律,就形成了汉诗文朗读的独特方式——吟诵。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因而吟诵也是汉语诗文的活态。汉语本身音乐性特点决定了吟诵的音乐性,经典的汉语民歌和地方戏剧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吟诵这种读书方式的特点有关。

13.下列关于《经典咏流传》这一节目的说法,与所给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该节目是央视文化节目的创新之作,使当今流行音乐变为经典。

B.该节目播出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广泛关注。

C.该节目有近百位经典传唱人加盟,其作品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D.该节目中作品的创作,与汉语本身的音乐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14.根据正文内容,不属于《经典咏流传》这一节目火起来的原因的是( )(3分)

A.节目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

B.节目解决了诗词和音乐两种形态的跨界融合,更容易引起观众的追捧。

C.节目组织者对诗歌主题进行拓展性深耕,然后邀请知名音乐人和有特点的素人传唱。

D.节目中许多歌曲唤起了无数观众的内心诗意,让观众听懂了其深刻内涵,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15.链接一中孤独了300的《苔》为什么能感动无数观众,瞬间走红?请结合正文加以分析(答出三点)。(6分)

16.根据链接三,简说我国古代诗与歌的关系。(3分)

17.根据所给材料,请你给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组提出一点改进建议。(3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2题。(22分)

小山村 沈祖连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小鸟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都会,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那儿的人却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了。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在那座低矮小瓦房里。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是住这种小瓦房的。

卫生室也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这样一来,小小的卫生室就门庭若市了。

不管怎样,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竟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方形或长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作笔,瓦片作纸,开具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次不乱。来的都是本村本乡的,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往前插队。

医生的瓦片,成了小山村的次序规则,换到其他场合,人多了,村人也就提议,用瓦片,那就是排队了。

这方法挺好,这些年坚持下来,没有争执,没有矛盾,小村人一团和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肚吃饭,病痛抓药,没有些丝的紊乱。

时代在发展。到了近年,小山村也通了公路。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转到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边的黎三朝那小车看了一眼,是来看病的吗?

是啊,不来看病跑这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使得整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是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你慢慢抽。那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子上。告诉你,大中华,35角一根。

啊?那可不敢要你的哟。

那算什么,我们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医生稍作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票留在桌上,说够了吗?

要不了这么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起男人往外走。外人走了,瓦片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车那人又来了。照样是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是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走时,问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号码。

往后的日子,好几天没见那人那车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停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去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还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场了。大概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的内疚,还是上了那车一溜烟地走了。从这个时候起,医生十天半月也没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

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文章有删节)

18.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的作用。(5分)

1)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小鸟啁啾,晚有山雾缭绕。(2分)

2)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3分)

19.文中说医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的内疚,还是上了那车一溜烟地走了。请展开想象,写出医生当时的心理活动,不超过50字。(3分)

20.小说中多次提到瓦片,请分析瓦片在文中的作用。(4分)

21.对比手法是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试举两例加以分析。(6分)

22.文章结尾说:只是村人每每途经,那眼睛总是斜视的。你对村人斜视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4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五、写作(1小题,共60分)

23.成长的过程,就是让自己不断变得美好的过程,突破障碍,让自己美好;追逐梦想,让自己美好;心存善念,让自己美好……

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word/media/image6.gif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8年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