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合肥市人民政府文件

合肥市人民政府文件

时间:2016-08-28 00:55:24    下载该word文档

合肥市人民政府文

合政〔201639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415


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三年行动计划

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市政府决定从2016年起,利用三年时间,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推进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好全省“三个排头兵”的若干意见》(合政〔201629号),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1.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国家作出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战略部署,以工业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和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以整厂改造为着力点,坚持市场主导与政策引导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两化融合与绿色发展相结合,提高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市工业创新转型升级步伐,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进一步开创“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大支撑。

二、工作目标

2.通过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我市工业智能化、数字化、集约化、绿色化水平,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构建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合肥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8年,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4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占工业投资6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60%;实现工业增加值280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以上;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0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6%,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0%

三、重点任务

3.支持扩产增效。鼓励企业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优的项目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企业效益;支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淘汰老旧设备,提高装备水平。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共性问题等进行整体技术改造,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壮大产业规模。到2018年,实施800项左右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新增产值500亿以上企业2户、100亿元以上企业10户,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00户左右。

4.推动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应用网络技术、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鼓励企业从生产线、生产车间等局部智能化改造向整个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拓展。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方向,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对标诊断示范行动,帮助企业找出装备、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到2018年,支持200户以上重点企业实施对标示范,引导更多的企业开展对标诊断,实现精准投资。全面实施“万千百”创新工程,力争在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和新模式、智能化管理和智能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到2018年,累计建成6000条数字化生产线、600个数字化车间和60家智能工厂。

5.加快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转让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技术供需对接的绿色通道,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产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和共性技术的攻坚与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力度,实施“两创”产品认定及推广行动,鼓励企业采用“两创”产品实施设备更新换代,鼓励首台首套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引导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以研发、设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公司,提升我市工业产品的设计水平。到2018年,累计新增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研发创新平台12家、100家和360家,新增省级以上新产品(科技成果)800项以上。

6.促进产业集聚。围绕优势产业、优势企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围绕供应链等进行重组、整合、改造,实现装备技术、工艺标准、生产协作、物流配送、空间布局等方面的一体化和优化升级。引导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引进或投资建设上、下游配套项目,完善产业链条。鼓励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产业基地建设。到2018年,初步形成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家用电器、汽车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及机器人、轨道交通、医疗器械、燃气轮机、高端数控机床、精密制造等国内重要的产业集群。

7.引导绿色发展。支持企业应用先进实用的技术实施节能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开展“绿色工厂”创建试点。开展工业能效提升行动,引导重点耗能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开展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激励机制,有序开展产能置换、兼并重组、环保搬迁、升级改造工作。鼓励企业实施高风险污染削减技术改造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力争到2018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34万吨,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符合国家和省标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四、支持政策

8.财政政策。

1)对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施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2对列入三年行动计划的技术改造项目,分整个工厂、整个车间、整条生产线三种类型,从项目完工投产下一年度起,连续5年,由市、县(市)区、开发区将财政贡献增量中实得财力,前3年分别按100%80%60%奖励企业,后2年均按50%奖励企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3)列入《合肥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设备投资10%奖补,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设备投资12%奖补;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改造,对整条生产线、整个车间和整个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技术改造项目,分别给予设备投资12%15%20%的奖补。单个项目补助额不超过1000万元。从2017年起,在工业专项资金中,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财政局)

4)对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对全市经济拉动性强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按招商引资大项目扶持政策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经信委、市财政局)

5)鼓励企业开展对标诊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为企业制订技术改造路径方案。(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财政局)

6)对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包括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项目竣工后年节能量达到300吨(含300吨)标准煤以上的,按每吨标准煤200元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享受节能量奖励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不再享受设备投资补助。根据国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及落后产能政策,对完成当年淘汰任务并通过审核验收的企业,按照“以奖代补”方式给予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

9.金融政策。

1)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针对企业技术改造信贷产品,开设技术改造项目融资“绿色通道”,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优先给予扶持。对为企业技术改造发放贷款达到一定规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支持合肥市发展考核评比和财政资金存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经信委、市财政局)

2)支持企业通过租赁方式引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两化融合”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智能制造等融资租赁服务,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对年度为企业提供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的服务机构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财政局)

3)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进行债券融资用于技术改造,协调省级担保机构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服务。鼓励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积极参与我市上市公司为筹集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资金实施的定向增发。吸引民间资本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偿债基金等方式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探索设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企业技术改造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经信委)

10.土地政策。对符合投资强度、容积率、绿化率等约束性指标的技术改造项目,优先安排用地计划、优先供地。鼓励企业利用已有的场地,进行技术改造,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通过改建扩建,新增的建筑面积部分不再征收土地出让金。(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经信委)

11.税收政策。

1)认真落实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企业所得税税额抵免;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对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项目和企业进口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上述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关税;符合规定条件的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而确有必要进口国家鼓励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责任单位: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经信委)

2)企业取得本行动计划中的市、县政府补贴和奖励,并按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操作的前提下,可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扣除。(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12.减负政策。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开展降低企业成本等专项行动,及时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税减费,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对已按规定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暂时困难企业(“僵尸企业”除外),经批准可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涉及与技术改造有关的产品、技术、成果等检验、检测以及鉴定结果实行互通互认,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各部门不得重复进行、重复收费。建立企业负担调查信息平台,完善企业举报和反馈机制。(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物价局、市质监局)

五、保障措施

13.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市经信委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物价局、市招商局、市金融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实施细则和年度工作方案,确保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推进,达到预期目标。

14.简化行政审批。除不符合产业政策(包括即期宏观调控政策)、涉及行业准入审批以及需要核准的技术改造项目外,在不违反《合肥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合政办200575号)原则下,尽量简化备案手续。减少环评审批前置条件,用地预审和水资源论证等审查或审批意见不作为环评文件受理前置条件;对企业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最大程度简化环评手续,提高环评效率。需取水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须在可研报告报批前经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进一步完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建立项目联合验收(认定)制度,由各牵头单位会同相关单位组织联合验收(认定)。

15.落实目标任务。市经信委牵头及时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发区;建立合肥市技术改造项目监测系统和智能调度平台,强化动态监测和管理;加强技术改造投资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监测、分析和政策、信息发布,强化政策引导;梳理重点行业亟需突破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修订发布《合肥市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导向目录》。

16.强化督促检查。市政府定期组织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落实行动计划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部门予以通报,对完成进度较差的地区和部门,加强跟踪调度,确保目标任务按序时进度完成。

本行动计划从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181231日。

附件:合肥市2016年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导向目录


附件

合肥市2016年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导向目录

为落实安徽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和合肥市《创新转型升级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合肥市工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家、省、市新近公布的有关产业政策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目录。

《目录》围绕我市大力推进的“十大重点产业”和其他产业列出了符合国家和合肥市产业投资与技术改造有关政策,对合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能够形成比较优势并符合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业及投资方向。

《目录》适用于对近年我市产业投资的指导。今后,将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和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目录》进行适时调整。

(一)智能制造

1.发展清理、焊接、喷涂、搬运、测试、分拣、码垛等工业机器人以及医疗、家政、导购、讲解等服务机器人。

2.发展高端智能数控锻压机床、高档机床数控系统、数控电解加工设备、高端数控雕刻机等,支持具有高速、高精、智能、柔性、复合加工功能的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及产业化。

3.发展饮品无菌灌装及其他物态智能化包装生产线、汽车及零部件装配智能化生产线、汽车铝合金车身制造成套装备、海洋工程成套装备及智能控制系统、大型压力容器现场智能高效焊接及热处理和检测系统集成等智能生产线及成套装备。

4.发展食品智能色选设备,支持X射线检测设备、近红外检测设备、废弃物回收系统、矿石分选系统、紫外分选系统、激光检测分选系统等研发及产业化。

5.发展永磁型全身磁共振系统、永磁型骨科专用磁共振系统、1.5T超导婴幼儿专用磁共振系统、2T复合型超导全身磁共振系统、DR成像系统、口腔医疗影像系列设备、妇科专用超导磁共振系统、超核磁系统、低辐射探头芯片及低辐射CT&DR系统等智能化医疗设备。

6.支持选择性激光烧结(SLS)、选择性激光熔覆(SLM)、熔融挤出技术(FDM)、光固化(SLA)等3D打印设备和PLAPVA、类尼龙等3D打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7.发展全系列堆垛机、穿梭车(RGV)、激光导航无人导引小车(AGV)、空中悬挂小车(EMS)、提升机、输送机、拆/叠盘机等智能物流装备以及自动化物流系统。

8.发展应用到制药、印刷、色选、汽车、工程机械等多行业领域的系列化智能处理器;发展应用到包装机械、医疗设备、现代农业及公共安全智能装备领域的力矩传感器、柔性力敏传感器、MEMS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等高精尖探测元器件;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故障检测与修复、远程监控与安全预警、路况识别与智能安全驾驶、先进机电耦合传动系统与智能控制等智能制造与智能控制技术。

(二)智能语音

1.支持开发软硬一体化的车载智能语音终端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2.支持一体化智能电视语音交互系统以及电视机机顶盒、IPTV语音交互系统开发及产业化。

3.发展微波炉、空调、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家电基于语音技术的智能化、云端融合、人机交互系统。

4.支持面向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等智能移动终端的语音交互软件及系统化解决方案开发和产业化。

5.支持以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人机交互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实时交互的客户服务软件系统开发和产业化推广应用。

6.支持基于语音合成、语音识别等技术的汉语考试、汉语模拟考试和诊断训练、中外文双语互译工具、中文标准教学读音合成等系统开发及推广应用。

7.支持面向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玩具等方向的语音交互系统开发和产业化。

8.支持智能语音监控、声纹识别等一体化公共安全系统开发和产业化。

(三)公共安全

1.发展城市级视频大数据平台、基于图像大数据的空天地一体化城市立体安全体系、智能视觉监控终端设备与系统、视频分析软件包、城市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治安内保安全信息平台、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综合平台专用设备、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预警系统等社会安全综合管理技术与产品。

2.发展基于北斗导航的消防综合服务平台、城市实时交通信息发布与动态导航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自动化监测及预警系统、“一体化”交通快速救援系统、危险品运输安全全程监控装置、数字化大桥、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实时分析及服务系统、高智能电子警察、非接触式疲劳驾驶实时监控装置等交通安全技术与系统。

3.发展利用4GTD-LTE)网络设备,采用专网频率形成覆盖城市重点、要害部位的专用网络,以适应城市立体安全体系对大数据交互的要求。以宽带政务应用为目标,加强研发具有专网接入、北斗定位、身份识别、视频采集监控、指挥调度等功能的一体化安全终端技术与产品。

4.发展系列化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核心器件及量子网络管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无线移动图像数据自组网系统、防毒杀毒软件、防火墙及反垃圾邮件网关、身份鉴别技术、公安警情信息研判分析系统、安全测试评估工具、自主安全电子政务系统、信息系统痕迹检测及取证产品、无线电监测定向设备及监控管理系统等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

5.发展建筑物内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矿井先进自动化综合信息平台、新一代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农业气象灾害性天气预测专家系统、饮用水源地安全预警溯源系统、应急救援技术等防灾减灾系统和装备。

6.发展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智能移动布控产品、反恐机器人、北斗卫星导航授时型接受装备、民用浮空器、新一代应急指挥装备、“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新航行系统空管S模式二次雷达、车载系留气球检测系统、无线移动图像数据自组网系统、基于远红外智能成像应用系统、搜寻及调查器材、便携遥测式激光危险气体检测仪等应急处置技术与产品。

(四)新能源汽车

1.发展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特种用途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2.改造提升动力锂电池、电池正极材料、隔膜材料,发展超级电容、燃料电池等新一代高比能动力电池技术和产品。

3.支持新能源汽车用高功率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电机及控制系统,减速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电源管理系统、减速器、电动空调、DCDC转换器和充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开发生产。

4.发展动力电池的快换技术及设备,提升大功率充电设备性能,支持开发充电设施接网、监控、计量、计费设备和技术,支持车联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

(五)住宅产业化

1.发展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等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叠合楼板、阳台、雨蓬等预制构件。

2.支持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与轻钢结构体系相配套的技术、工艺及产品开发及生产。

3.发展外墙复合保温墙板、轻质内墙板等非承重类墙体材料。

4.发展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及地源热泵成套技术和产品。

5.发展水资源利用、生活垃圾处理成套技术和产品。

6.发展采暖与送风系统成套技术与产品。

(六)电子信息(含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

1.集成电路晶圆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封装及测试。

2.发展工业控制芯片、嵌入式系统芯片、可编程逻辑芯片、高分辨率显示面板驱动芯片及视频处理芯片等。

3.升级改造大尺寸高世代TFT-LCD显示器,发展OLED显示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级管、激光显示器、三维立体(3D)等新型显示器件。

4.发展超大尺寸TFT-LCD液晶玻璃基板及高强超薄盖板、偏光片、触摸屏、背光源、背光膜等相关材料。

5.发展北斗卫星导航芯片、终端产品以及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终端及相关产品。

6.发展智能化光网络传输、高速光通信器件、网络和终端测试计量设备等。

7.发展数字音视频产品、数字媒体相关产品。

8.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及专用设备。

9.支持雷达系统及关键部件开发生产。

10.支持企业资源管理(ERP)、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等软件产品开发;提升通用基础软件;发展面向物联网、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智能医疗等领域的专用软件。

11.支持云计算和大数据开发、系统设备生产及推广应用。

(七)重大车辆装备

1.支持地铁车辆、城际轨道交通车辆、有轨电车整车制造、检测以及维修保养基地建设。

2.发展轨道车辆制动系统、主牵引传动系统、轮轴、辅助逆变器、转向架系统及车门等关键零件。

3.发展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信号系统与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故障诊断与安全预警系统等。

4.支持为轨道交通车辆配套的内饰件、紧固件、座椅、空调、壳体等零部件生产。

5.支持为轨道交通系统配套的供配电、照明、通风、给水、消防等产品生产。

(八)光伏及新能源

1.发展高转换率、长寿命晶硅电池,支持低反射率绒面制备、选择性发射极及后续的电极对准、等离子钝化、低温电极等技术及工艺的电池制造。

2.发展高效薄膜电池,支持低成本非真空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制备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支持磁控溅射、真空共蒸等电池制备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3.发展适合盐碱地、高原等恶劣气候的新型耐候电池组件。

4.发展新型高效光伏逆变器及相关产品。

5.发展智能控制器、大功率跟踪充电控制器等产品。

6.开发满足远程监控、数据服务等实际需求的多种媒体方式光伏监控系统。

7.发展可直接与建筑相结合的建材。

8.发展应用于厂房屋顶、商用楼宇、农业大棚、幕墙及长廊上等场合的BIPV组件、中空玻璃组件、与陶瓷或金属等结合的光伏电池瓦片、光伏外墙瓷砖、光伏卷材、交流组件等生产技术。

9.支持新型高比能量、长寿命储能电池研发及产业化。

10.支持光伏电站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11.支持智能跟踪系统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12.支持新型大功率风能变流器研发生产。

13.电改新形势下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研究及产业化。

(九)生物医药

1.发展基因工程药物、重大疾病的精准治疗类产品及新型疫苗、抗体药等。

2.发展新型化学合成、半合成药物。

3.支持创新中药的研发、生产,新型功能性食品和饲料的研发、生产,天然产物的生物转化。

4.支持新型医疗仪器、器材、器械开发生产。

5.发展生物医学材料及体内植入物和人造器官技术。

6.支持生物技术诊断试剂研发生产。

7.发展绿色环保医护用品。

8.支持新型功能型营养保健食品、肠内营养乳剂、新型养生康复产品开发生产。

(十)节能环保

1.发展高效节能电机及变压器、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无功补偿技术与设备等。

2.发展工业和城市节水器具、设备。

3.发展大功率高亮度节能半导体照明产品及元器件。

4.支持低压智能节电系统、新型节能变压器、高压智能低损耗变配电技术开发生产,支持能耗监测系统及设备研发生产。

5.发展新型高效锅炉系统设备、燃气窑炉和节能型窑炉装备,发展水(地)源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二氧化碳热泵技术以及空气压缩机高效热能回收系统等。

6.发展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及设备生产。

7.支持脱硝催化剂制备和再生、资源化脱硫及高效细微粉尘控制技术装备研发生产。

8.发展废气超低排放与控制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发展固废、废水等再生资源处理及回收再利用设备和关键零部件。

9.发展“三废”处理用高效生物菌种和添加剂、新型水处理药剂等。

10.支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类产品、含汞产品、消耗臭氧层物质等的替代品研发生产。

11.支持现场环境在线连续自动检测系统、环境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技术与仪器设备研发生产,支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和样品采集、处理、数据传输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

12.发展生活垃圾收集、中转、无害化处理设备以及新型多功能环卫作业机械;支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发展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生物质发电装备制造以及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等。

13.支持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化回收技术开发及装备生产。

(十一)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

1.支持开发传统米面主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即食、冷冻、速食米面制品、杂粮等主食系列产品。

2.发展以谷物、水果及其加工副产物为主要原料的食醋、酱油等调味品。

3.发展大豆油、菜籽油等食用油精深加工,支持玉米胚芽油、米糠油、油茶籽油等珍稀特种系列小油品开发生产,支持油料蛋白、生物活性物质等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开发生产。

4.提升膨化食品、饼干、糖果、罐头等休闲食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发展以果蔬籽、果仁、坚果为主要原料的炒货食品加工。

5.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以及各种富含微量元素的保健性饮料,发展适合市场特点的矿泉水、纯净水、碳酸饮料,发展时尚运动型饮料。

6.发展果蔬贮运保鲜以及脱水蔬菜、果蔬汁、速冻蔬菜、切分蔬菜、果酒、果蔬粉、果蔬脆片等产品及果蔬皮渣的综合利用。

7.扩大发酵肉制品、调理肉制品、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的生产,增加肉制品品种。发展冷却肉、冰鲜禽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制品。

8.发展鱼虾等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其废弃物作为原料的综合利用加工,支持研发鱼油食品、鱼鳞食品、低胆固醇补脑食品等保健品提取加工。

9.提升乳制品加工的科技水平,支持乳制品加工的精深化和多元化发展。

10.提升白酒、黄酒品质和品牌知名度,发展中高档啤酒、红酒等。

11.发展种子清选、分级、干燥、消毒、脱毛或包衣等处理技术。

12.支持食品加工信息化、可追溯等安全能力提升。

13.支持分子标签等产品防伪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十二)新材料

1.发展新一代优质特钢、高温合金及耐腐蚀合金材料;发展磁性材料、稀有金属合金材料;发展金属箔材及异型材料、新型高效焊接材料等。

2.支持光电显示、新能源等用途的高性能膜材料开发生产。

3.发展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电子陶瓷材料、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纳米材料、3D打印材料、表面工程用高性能靶材料、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等。

4.支持突破石墨烯应用于储能电池、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5.发展工程塑料、新型不饱和树脂材料、有机氟硅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生物纤维、高性能纤维、金属表面处理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

6.发展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新一代复合超细纤维、新一代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及其改性和复合材料;支持高性能碳纤维材料(T300T500T800)开发生产。

7.发展特种合成橡胶,支持高档新型橡胶板、管、带系列化生产。

8.发展超导、智能、信息、传感、储能和催化等特种功能材料。

9.发展高性能密封材料、高性能防腐材料。

10.支持汽车用轻量化、环保材料开发生产。

11.支持特种玻璃、玻璃纤维制品开发生产。

(十三)装备制造

1.支持燃气轮机及相关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

2.支持不同用途无人机及关键零部件开发生产。

3.支持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

4.支持TFT-LCD、触摸屏制造、封装、测试等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产业化。

5.发展精密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智能测控装置等。

6.支持盾构机整机及配套的零部件开发生产。

7.支持轮胎、机械零件等工业产品质量检测设备开发及生产。

8.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及海洋电缆装备。

9.发展精密传动装置、执行装置、密封件、轴承、紧固件等关键基础部件。

10.发展智能化输变电系统、低压电器、配电自动化系统、高压配电系统。

11.提升精密模具、工具设计、制造技术。

12.发展高性能叉车、挖掘机、装载机、旋挖机、打桩机、筑路机等工程机械,发展工程机械配套用高端泵、阀等液压、气动零部件。

13.发展高效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秸杆牧草打捆机等新型农业机械。

14.发展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自动化设备。

15.发展搬运、仓储等现代物流装备生产。

(十四)汽车

1.改造提升乘用车、商用车等整车性能和品质,扩大品牌影响力。

2.支持高性能环卫车、垃圾清运车、医疗垃圾焚烧车、应急救援等特种专用车辆生产。

3.改造提升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离合器、车桥等核心部件,发展缸内直喷、安全保护、涡轮增压等先进技术。

4.支持人车智能交互系统、智能化行车安全控制系统、中控系统、制动安全系统、电子驻车系统(EPB)、电子稳定控制(ESP)系统、倒车影像、车载导航定位和多媒体播放器等汽车电子配套产品开发生产。

5.改造提升汽车底盘、制动系统、悬架系统、车辆灯具等重要零部件品质。

6.支持汽车冲压件、内饰件、发动机紧固件等配件自动化、高效、绿色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7.支持汽车、汽车零部件及关键总成性能检测、安全性试验测试平台建设。

(十五)家电

1.发展应用变频控制等技术的高效节能、环保、静音、高舒适性空调器。

2.发展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多温区、节能、保鲜、风冷无霜冰箱。

3.发展应用变频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等技术的节能、节水、高洗净度、静音洗衣机。

4.改造提升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产品质。

5.支持节能厨卫电器、空气净化、净水机、电子美容仪、电子按摩器等小家电开发生产。

6.支持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可穿戴产品的开发生产。发展以智能移动设备为终端、多品种兼容、互联互控的智能家电产品。

7.发展高效率燃气、空气能热水器。

8.改造提升压缩机、控制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制造工艺和技术。

9.改造提升为整机配套的注塑件、控制面板、壳体等零部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十六)化工(含轮胎)

1.改造提升现代煤化工、盐化工生产设施和工艺,促进绿色化生产。

2.支持开发精细化工新产品,改造提升生产设备和工艺,促进产品向高端化发展。

3.支持安全无污染新型电子化学产品生产。

4.发展新型水性涂料、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支持高附加值特种用途涂料。

5.发展水性、无溶剂生态环保型合成革。

6.支持新型高效催化剂、无机纳米及功能性材料开发生产。

7.发展多元素混合复合肥料,高效缓、控释肥,全水溶性肥料,土壤改良剂等。

8.支持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农药及生物农药新品种、新型除草剂开发生产。

9.发展高等级子午线轮胎及配套专用材料。

(十七)轻工纺织

1.发展新型包装材料和高档印刷品生产。

2.支持数字印刷技术及高清晰度制版系统应用开发生产。

3.支持高科技、高附加值工程塑料橡胶制品生产以及环保型日用塑料制品开发生产。

4.发展无汞碱锰二次电池、镍氢电池、电子消费品用锂离子电池等新型高效电池制造。

5.支持充电式智能自平衡单轮、双轮代步车及休闲轻便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开发生产。

6.发展高档文化体育用品和旅游用品,支持高档工艺品开发生产。

7.支持高档家具的设计与制造,支持高品质一体化橱柜及橱卫用品生产。

8.发展高品质木工、五金工具、器具等。

9.支持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的再生纸生产。

10.发展多用途无纺布、无纺纸,可降解一次性餐具、日用品。

11.改造提升家纺、服装、鞋帽、箱包、皮具、饰品等设计生产。

(十八)建材及冶金

1.发展轻质高强多功能墙体材料、高档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新型绝热隔音材料生产、钢结构、水泥预制构件及预制品等新型建材,支持绿色化生产改造。

2.改造提升PVC异型材,节能合金门窗及塑料复合门窗,建筑自洁净涂料、硅酮结构胶以及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等生产工艺和技术。

3.发展高品质厨房、卫浴用品。

4.支持钢化、夹层、中空、镀膜等节能建筑玻璃以及安全玻璃和其它工业用技术玻璃改造提升,实现节能、绿色化生产。

5.发展多用途、高质量预拌干粉砂浆生产,支持无碱、低碱、无磁、核电等特种需求水泥产品开发生产。

6.发展新型镀层板、高性能冷轧板及轮轴材料、汽车轻量化合金材料。

7.支持电子、电力等行业用高附加值铝、铜材深加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法院、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415日印发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合肥市人民政府文件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