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附学案)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附学案)

时间:2019-08-12 10:20:38    下载该word文档

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措施及其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理解大意→逻辑思维→得出结论(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教学重难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楚汉战争的最后结果如何?

(启发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

师:刘邦为什么能够得到胜利?

(指导学生观看课文“导入框”,结合上一课知识回答:善于用人,爱惜百姓,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等。)

师:俗话说“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当年汉高祖面临的也是这种情况。请看课文“文景之治”的内容。

2、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

“阅读文字”介绍了汉武帝哪一方面特点?这个特点与前面学过的哪些人物相似?

A、汉武帝重视人才,善于用人。

B、尧、舜、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齐桓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秦孝公、秦王嬴

政、汉高祖刘邦等。

什么是大一统?

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武帝时能实现大一统,决非偶然,如果没有从高祖“文景之治”,近半个世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奠定了巩固的政治基础,恐怕大一统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也和汉武帝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统治措施密切相关。

2、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结合课文,由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教师逐条和学生分析讨论。

3、汉武帝大一统意义

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合作探究】

1、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2、秦始皇和汉武帝 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大?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如果吏治不清,政治黑暗,社会就不会稳定,经济也不会发展,从今天我们学习的东汉王朝的兴与衰中了解到,皇帝明智,减轻对百姓的剥削,就出现了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反之,皇帝年幼不主事,大权旁落,甚至不断进行争权夺利,最终导致的是东汉王朝的衰落。任何朝代的兴衰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你找到这个规律了吗?

【巩固练习】

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 )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   ②恩赐亲戚  ③巩固统一  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你认为汉武帝是个怎样的人?

【布置作业】

通过影视与资料,了解汉武大帝的生平,及“金屋藏娇”的由来。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标要求】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

1. 掌握汉武帝为巩固国家“大一统在政治、思想、 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2.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汉武帝,初步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通过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认识到这一局面是西汉王朝强盛的顶点,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习难点】

评价汉武帝

【学习过程】

本课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政治上的大一统,第二部分为思想上的大一统,第三部分为经济上的大一统,第四部分为评价汉武帝

一、政治上的大一统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

1)材料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

2)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思想上的大一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 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 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经济上的大一统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四、评价汉武帝

【知识构建】

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直击中考】

1.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 实行分封制

C. 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 “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3.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A.东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材料二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评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状况? 该朝代推行的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承秦制”具体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 “有所损益”主要是指西汉初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变化?

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你知道秦皇、汉武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什么吗?他们在思想统治方面又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为加强监察制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封国(或诸侯、王国;或王国问题)势力过于强大;颁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二、(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见教材,略

三、见教材,略

四、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西汉国力最为强盛。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经济上,把铸币、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发行五铢钱;还重视兴修水利,亲治黄河,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思想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军事上,打败北边的强敌匈奴,解除了匈奴威胁。民族关系上,命张骞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

汉武帝的过失是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迷信奢侈,重有酷吏。晚年社会动荡,几乎成为危局。

【直击中考】 A D C

4.1)秦朝 郡县制

2)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由郡县制转变为郡国并行制

5.(1)“秦皇”指秦始皇;“汉武”指汉武帝。

2)统一货币;

“秦皇”:焚书坑儒;“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秦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汉武”: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4)“秦皇”: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汉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