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质检地理试题(带答案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质检地理试题(带答案解析)

时间:2020-06-14 19:34:50    下载该word文档

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质检

地理试题

发达国家“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过程。J公司1922年成立于英国,主要生产高端汽车,在英国“去工业化”过程中,国内工厂的生产规模缩小。但近年来其在英国国内的工厂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成为英国“再工业化”的典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过程中最易向外转移的工业部门是

A技术密集型工业 B资源密集型工业

C资金密集型工业 D劳动密集型工业

2在“去工业化”过程中,J公司仍在英国国内保有整车生产工厂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国内

A研发能力强 B销售市场广

C工资水平提高 D国家政策支持

32019年11月,J公司的英国工厂受脱欧进程影响停产一周,其原因可能是

A销售市场萎缩 B原料供应中断

C交通条件恶化 D外来劳工减少

温度、湿度和风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重要气象要素。舒适度指数越小表示人体越舒适,下图示意7月份杭州市不同区域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7月份,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人体舒适度指数较城市硬化区域低,主要是因为城市森林能

A吸烟除尘 B释放氧气 C增湿降温 D降低风速

5相对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人体舒适度较好的时间段及原因是

A白昼 温度低 B白昼 湿度高 C黑夜 温度低 D黑夜 湿度高

技术创新正在引发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改变着人口的流动模式。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主要挤占的是中等技能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加其他技能就业岗位。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创新之都)、珠海(花园城市)、东莞(制造业基地)四地2000~2015年流入人口的年均增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00~2010年期间东莞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投资多,制造业发展迅速 B创新能力强,大量人才迁入

C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于居住 D产业结构优化,就业机会多

7东莞人口的增长会增大东莞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

A收入增加 B技术进步 C交通便捷 D市场扩大

8相较于2000~2010年期间,2010~2015年期间东莞、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人口流动模式反映了

①东莞产业规模萎缩 ②深圳对高、低技能人员吸引力大

③珠海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④广州人口规模优势依然明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土壤容重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诱发部分区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致使土壤环境质量改变,影响区域生态恢复和农业发展。下图示意2011~2018年间受损点(受地质灾害破坏)和对照点(未受灾害破坏)的土壤理化指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受损点的土壤

A肥力提高 B湿度增大 C更易风化 D趋于板结

10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地理要素是

A降水 B地形 C植被 D河流

11为修复受损地的土壤,首先要

A植树造林种草 B增施有机肥料 C改变土体结构 D增加土壤水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在唐代属岭南道安南都护府管辖。公元9 世纪以后,南诏国(今云南境内)日益强大,不断骚扰安南地区,掠夺人口和财富,最终导致两国爆发一场历经十年的战争。战时,安南前线唐军的粮草物资主要经陆路从中原和江南地区运至,补给常常不及时。战争胜利后,为巩固安南边防,大唐在公元868年的四月至九月,打通了从行胶州(今广西北海市)至武安州(今越南海防市)的海上航线(图甲),史书记载“…疏凿‘天威径’、以通南海之利…”。这条航线后来成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少明显的工程遗迹,关于 “天威径”的具体位置,学术界一直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天威径”是疏凿江山半岛南面的海中礁石而成(图乙甲处),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威径”是开凿于半岛中部的人工运河(图乙乙处)。

(1)简述战时安南前线唐军粮草物资常常补给不及时的原因。

(2)说明行胶州至武安州海上航线沿海岸延伸的原因。

(3)若“天威径”是疏凿江山半岛南面的海中礁石而成,指出海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4)有学者认为“‘天威径’不可能是开凿于江山半岛的人工运河”。请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伯利亚是北半球冻土分布面积最大的地方,这里的冻土层十分深厚,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层为坚硬的多年冻结层。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冻土物质颗粒十分细腻,包含大量腐殖质(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主要是胶体物质),连块小石子都难得一见。受地形、冻土等因素的影响,在短暂的夏季,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河流能够快速地侵蚀河岸,改变河岸的形状,形成蜿蜒曲折的河曲。河流还容易因凌汛等原因发生游移改道。下图示意西西伯利亚某地密集的河曲。

(1)说明西西伯利亚平原冻土物质颗粒细腻的原因。

(2)西西伯利亚河岸冻土容易崩塌,分析其原因。

(3)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河曲密集的原因。

(4)说明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的河流夏季容易发生改道的原因。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以VR(虚拟现实)为呈现形式的线上“云端旅游”应运而生。“全景故宫”借助VR技术,360°无死角的画面呈现出景区完整风貌,游客可自主选择不同场景,实现三维场景效果,真实立体,互动牵引。而通过实景直播、专业讲解等多种媒介,可以更详细地介绍各种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带给观众全新的旅游体验。

与传统旅游方式相比,说明发展“云端旅游”对故宫旅游资源和市场的积极影响。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城市内河由于水流速度慢,淤积在河床的泥沙量很大。城市内河河泥含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害虫虫卵和病菌等有害物质,异味重。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河泥挖出填埋。研究发现:将重金属、病菌等有害物质处理后的河泥与厨余垃圾、园林修剪物、枯枝落叶等有机废料相结合,通过技术手段制备成城市的土壤替代物,更有利于城市生态文明发展。

与传统处理方式相比,说明河泥制备成土壤替代物的利用方式对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D

2A

3B

【解析】

【分析】

1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过程中最易向外转移的应是发达国家最不具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发达国工资水平高,劳动力成本高,劳动密集型工业附加值低,技术要求不高,因此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工业竞争力最弱,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最易向外转移,D符合题意;技术密集型工业附加值高,技术要求高,经济效益好,因此技术密集型工业不易向外转移,排除A;资源密集型工业受资源种类和数量的限制,转移的可能性比劳动密集型工业稍小,排除B;资金密集型工业受融资金的影响,且经济效益相对较好,不是最易向外转移的工业部门,排除C。故选D

2高端汽车生产对技术和创新要求较高,而英国汽车生产历史悠久,汽车的研发能力强,因此在高端汽车生产上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在“去工业化”过程中,J公司仍在英国国内保有整车生产工厂,A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J公司生产的高档汽车的主要市场不在英国,因此销售市场广不会是J公司仍在英国国内保有整车生产工厂的主要原因,排除B;工资水平提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导致企业利润下降,这不可能是J公司仍在英国国内保有整车生产工厂的原因,排除C;发达国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当时“去工业化”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国家政策支持不是J公司仍在英国国内保有整车生产工厂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A

3汽车生产所需的零部件很多,汽车生产所需要零部件由许多国家分工生产,如果受外部因素影响,零部件供应不上,就会导致汽车生产工厂停工。201911月,J公司的英国工厂受脱欧进程影响停产一周,其原因可能是原料供应中断,B符合题意;销售市场萎缩不会导致工厂立即停工,一般只会减产,排除A;英国脱欧进程不会导致交通条件恶化,排除C;英国的外来劳工主要不是来自欧盟,因此英国脱欧进程对外来劳工数量影响不大,而且外来劳工减少不会导致工厂停工,排除D。故选B

【点睛】

产业转移的原因:①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为了开拓市场和发展空间。③环境污染和处理环境的费用差异。

4C

5A

【解析】

【分析】

4材料信息表明,温度、湿度和风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重要气象要素。因此7月份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人体舒适度指数较城市硬化区域低,主要是因为城市森林能增湿降温,C符合题意;森林也能吸烟除尘、释放氧气,污染程度和氧气含量不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重要要素,排除AB7月份杭州气候炎热,风力较大,会使得人体舒适度上升,人体舒适度指数降低,因此森林降低风速不是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人体舒适度指数较城市硬化区域低的原因,排除D。故选C

5读图可知,相对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人体舒适度指数7:00~19:00之间较低,19:00~0:00人体舒适度指数较高,0:00~7:00人体舒适度指数相似。由此判断人体舒适度较好的时间段是白昼,排除CD7月份杭州气候炎热,因此温度低有利于升高人体舒适度,森林对太阳辐射具有遮挡作用,林下气温较低,因此人体舒适度较好,A符合题意;炎热天气,湿度大有更加闷热,会降低人体舒适度,排除B。故选A

【点睛】

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是陆地上分布面积最大、组成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节器和“地球之肺”,维持着全球的生态平衡。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抵御灾害、吸尘杀菌、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气候、保护物种、保存基因、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功能,是维护地球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6A

7D

8B

【解析】

【分析】

62000~2010年期间,东莞外来投资多,制造业发展迅速,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使得东莞流入人口的年均增量大,A符合题意;2000~2010年期间,东莞引入的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和创新要求不高,因此吸引的劳动力以普通劳动力为主,人才迁入不是流入人口的主体,排除B;在此期间,大量制造业进入东莞,环境压力巨大,环境优美程度不是吸引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排除C;在此期间,东莞的产业层级不高,产业结构还没有明显优化,排除D。故选A。

7东莞人口的增长,会使得当地消费人口增加,产品市场扩大,从而使得当地经济更加活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导致东莞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会增大,D符合题意;东莞人口的增长,不一定会导致收入增加,排除A;东莞人口的增长与技术进步、交通便捷关联度小,排除B、C。故选D。

8读图可知,2000~2010年期间,东莞、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人口年均增量呈正值,大量人口流入,而2010~2015年期间东莞、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中,广州和东东莞人口年增增量呈负值,有人口流出,珠海和深圳人口年均增量呈正值,有少量人口流入。东莞人口流出反映当地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但不是反映东莞产业规模萎缩,可能是结构性调整导致的就业机会减少,①不符合题意;2010~2015年期间,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力,材料信息表明,技术创新主要挤占的是中等技能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加其他技能就业岗位,因此在此期间深圳仍然是人口流入地区,主要反映了深圳对高、低技能人员吸引力大,②符合题意;珠海一直以来比较重视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2010~2015年期间,珠海仍然成为人口流入地,反映了珠海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对人口迁入吸引力大,③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广州在2010~2015年期间大量人口流出,这不能反映广州人口规模优势依然明显,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

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往往经济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条件的优势程度、自然资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收入的差异、就业、交通、区域开发等。(3)政治因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等。(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

9D

10C

11C

【解析】

【分析】

9土壤容重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土壤容重越大,土壤中有机质、水分、空气等含量就越低,因此土壤容重可用来估算土壤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质)含量,描述土壤压实度等,图(1)显示,与对照点相比,受损点的土壤容重明显升高,图(2)显示,与对照点相比,受损点的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因此受损点肥力下降、湿度下降、空气减少、不易风化,受损点土壤压实度上升,因此土壤趋于板结。由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土壤理化性质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构成和结构,从而影响土壤肥力大小,使得土壤中生物生产力水平高低不同,因此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地理要素是植被,C符合题意;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降水、地形、河流影响不大,排除ABD。故选C

11材料信息表明,汶川特大地震后当地受损土壤的土壤容重明显上升,根据第1题分析可知,土壤趋于板结,此时如果首先在板结的土壤上植树造林种草、增施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水分,都不能起到修复土壤的明显效果,只有首先改变土体结构,增加空隙度,再通过各种方式补充有机质和水分,才能有效地修复受损地的土壤,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

土壤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的能生长植物的疏松物质。土壤容重指一定体积内土壤干物质重量。土壤容重可用来估算土壤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质)含量,描述土壤压实度等,能够反映土壤的生产力水平。

12(1)战争时间长,粮草消耗量大;安南地区不是粮食主产区(农业落后),粮草生产不足;距离中原和江南补给区路途遥远,当时的陆运速度慢;安南北部群山环抱,地势崎岖,使得陆路转运异常艰难;运输方式单一,依赖陆运(运输量小,没有水运与江南相连)。

(2)(唐朝时期的船舶抗风浪的能力弱)海岸附近的风浪较小,航行比较安全;遇到危险时可以尽快赶到港口停靠;船舶小,补给能力差,沿海岸航行利于就近获取补给(寻找补给点);可利用沿岸的地物标志进行导航,不易迷航。

(3)潮汐影响施工(一天中可施工时间短);南海海域夏半年台风频发,风浪大,施工不安全;岩石坚硬,缺少海上施工的有效工具与方法。

(4)在当时在陆地上开凿运河的工程量巨大,五个月难以完成;半岛中部海岸处红树林广布,阻碍航行;如果是开凿人工运河,至今应该遗留有少量工程遗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考查唐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海上航行的限制、海上施工的不利因素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详解】

1)由材料可知,安南为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唐代时该地区农业落后,不是主要粮食产区,粮草产量低;而此次战争历经十年,战事时间长,粮草消耗量巨大;战时安南前线唐军粮草物资由中原和江南地区补给,路途遥远;且主要经陆路运送,速度慢,运量小,运输方式单一。由图甲可知,安南北部山地众多,地形崎岖,为中原和江南地区转运粮草至安南的必经之地,陆路运输条件差。

2)唐代,受造船技术限制,所造船只抗风浪能力弱,为保证航行安全,故沿风浪较小的海岸附近航行;所造船只小,补给能力差,沿海岸航行可及时靠岸补给物质。海上航行可能面临各种危险,沿海岸航行可在遇险时及时找到港口停靠。当时航海技术落后,在海上航行容易迷失方向,沿海岸航行可借助沿岸陆上地物进行标记导航。

3)受潮汐影响,当海水上涨时,不利于海上施工,一天可施工时间短。由图可知,“天威径”位于北部湾,属南海海域,夏半年台风多发,海上风浪大,严重影响施工安全。海中礁石,岩性坚硬,同时又位于海洋之中,受技术水平限制,海上开凿施工难度大。

4)由材料可知,打通该航线历时约5个月;陆上开凿运河的工程量巨大,受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难以在5个月内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由材料可知,该航线缺少明显的工程遗迹,人工开凿运河的可能性很低。由图乙可知,该半岛中部海岸有大面积的红树林分布区,严重阻碍过往船只航行,故在此开凿人工运河的可能性很低。

13(1)地形平坦,流水(搬运而来的物质颗粒小,)堆积的物质颗粒小;气候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大量腐殖质。

(2)河岸冻土含水量高,加之冻土颗粒物细小松散,冰雪融化后难以支撑;流动的河水加速了河岸冻土的融化,在河水的冲刷(侵蚀、侧蚀)作用下容易崩塌;

(3)新西伯利亚平原下层冻土坚硬,河流流速慢,河流下蚀作用弱;河流侧蚀作用较下蚀作用强(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河流易发育曲流(河流通常发育多个曲流);西西伯利亚平原河网密度较大,曲流密集。

(4)平原地势平坦(河曲密集);夏季河流(流量增大,)水位上涨,以及凌汛等原因,容易淹没大片土地(河流冲出河道);夏季气温高,冻土融化后易被侵蚀;河流侧蚀作用(或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作用强或河流裁弯取直)等原因导致河流改道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特征以及河道成因,以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为主。难度较大。

【详解】

(1)西西伯利亚平原冻土物质颗粒细腻的原因主要与地形与气候有关。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动速度慢,河流带来的沉积物颗粒小,堆积物颗粒小;纬度高,冬季严寒,有机质分解缓慢,腐殖质(胶体物质)含量高,堆积物颗粒小。

(2)本题主要从重力和河水的侵蚀(侧蚀)两方面分析。夏季,上层冻土层融化,含水量大,加上泥土颗粒小,粘度小(松散),难以支撑自身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崩塌;夏季,水位上涨,流动的河水加速了河岸冻土的融化;河水的侧蚀,加速了河岸的侵蚀,容易崩塌。

(3)河曲的形成主要与河流的侵蚀有关。西西伯利亚平原下层为永久冻土层,土层坚硬,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动速度慢,河流下蚀作用弱(主要以侧蚀为主);河流的侧蚀作用强,河流易被侵蚀形成河曲,且会形成多个河曲;河流凌汛,使河流发生游移改道,冻土物质颗粒小,易被侵蚀,增加河曲的形成;西西伯利亚平原河网密度较大,曲流密集。

(4)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的河流夏季容易发生改道的原因可以从地形、凌汛、河流侵蚀、土质结构、冻土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河曲多,流速慢;夏季,冻土融化,河水大增,水位上涨,凌汛的出现,容易使河水冲出河道,发生游移改道。夏季气温高,冻土颗粒小,融化后易被侵蚀;河流的侧蚀作用强,容易形成凸岸和凹岸或者裁弯取直,改变河流的流动方向,导致河流改道。

14资源:保护方面:(故宫容纳游客的环境空间有限,文物珍贵),线上“云端旅游”无现场接触、无现场人群聚集,有利于故宫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减轻故宫环境压力;价值方面:增加旅游新体验,提升旅游景点的互动性和观赏性,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开发方面: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创造性推出更多的文化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品链);市场:客源市场:进一步提高故宫的知名度,开发潜在市场;(推动线上线下的联动,扩大旅游客源市场或改变市场结构;)旅游产品市场:通过线上直播、互动宣传,扩大旅游产品的销售市场(或深度挖掘市场)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型旅游方式对旅游资源和市场的影响。

【详解】

云端旅游对故宫旅游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文物的保护,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具体说来:保护方面:故宫容纳游客的环境空间有限,文物珍贵,传统的旅游方式,人满为患,而线上云端旅游无现场接触、无现场人群聚集,有利于故宫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减轻故宫环境压力;价值方面:云端旅游可以实现“360°无死角的画面呈现出景区完整风貌,游客可自主选择不同场景,实现三维场景效果,真实立体,互动牵引。而通过实景直播、专业讲解等多种媒介,可以更详细地介绍各种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带给观众全新的旅游体验”,这样增加了旅游新的体验,提升旅游景点的互动性和观赏性,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开发方面: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创造性推出更多的文化旅游产品,从而延长旅游产品链。对市场的影响:客源市场:全新的体验,可以进一步提高故宫的知名度,开发潜在市场;传统旅游与新型旅游相结合,推动线上线下的联动,扩大旅游客源市场或改变市场结构;旅游产品市场:“通过实景直播、专业讲解等多种媒介,可以更详细地介绍各种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带给观众全新的旅游体验”通过这种线上直播、互动宣传,可以扩大旅游产品的销售市场(或深度挖掘市场)。

15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的角度:(河泥中的有害物质处理后,与有机废料相结合)可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总量,可降低因填埋造成的(对地下水、土壤等)二次污染;(或者:处理后的河泥,减少有害物质下渗,地下水不易被污染),(或者:河泥中的有害物质经处理,土壤不易受到污染)。资源保护开发的角度:减少对城市土地资源空间的占用;处理后的河泥与废弃物(厨余垃圾、园林修剪物、枯枝落叶等)资源化,循环利用,增加土壤资源(增加土壤供应);环境生态改善的角度:减少病虫害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壤供应增多,(有利于城市绿化)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的知识点。

【详解】

河泥制备成土壤替代物的利用方式对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可以从环境污染、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三个角度思考。环境污染减轻的角度:从材料可知,城市内河河泥含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害虫虫卵和病菌等有害物质,异味重。但是有害物质处理后,与厨余垃圾、园林修剪物、枯枝落叶等有机废料相结合得到了废物利用,可减少污染物的总量;传统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河泥制备成土壤替代物的利用方式减少了(对地下水、土壤等)二次污染。资源保护开发的角度:大量的河泥与废弃物得以利用,可以减少对城市土地资源空间的占用(原有的填埋方式占用土地资源);同时处理后的河泥与废弃物(厨余垃圾、园林修剪物、枯枝落叶等)资源化,通过技术手段制备成城市的土壤替代物,可以增加土壤资源。生态环境改善的角度:减少重金属、病菌和病虫害等有害物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河泥制备成土壤替代物,土壤供应增多,更有利于城市绿化用土,推动绿化面积的增加,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