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南京审计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南京审计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时间:2020-04-25 01:04:32    下载该word文档

南京审计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南京审计学院

“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是我校实现“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特色名校”发展目标关键性的五年,我们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形势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未来,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社会变化,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高等教育课程的多样化、传授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阶段性特征对传统的教与学提出了全面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颁布,标志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发展方式的转变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高教热点问题,对中国高校改革与发展提出全新要求。与此同时,中国审计事业迅速发展,审计功能、内容、范围、技术和方法等方面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急需培养综合素质高、多学科知识交融的复合型人才江苏省为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实施分类管理、扩大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多维度改革,将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设“教育强省”。这些特征与变化对快速发展中的南京审计学院,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南京审计学院1983年建校,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年底新的党政领导班子组建,提出了“开展二次创业,创立特色名校”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国家审计署的大力支持、省教育厅的直接指导下,学校抢抓机遇,锐意改革,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取得显著成效:办学条件根本改进,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层次实现跨越,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实力大幅增强,办学特色逐步凸显,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办学实力与日俱增“特色名校”展现雏形,为学校“十二五”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学校建设并启用占地 亩的浦口新校区,固定资产总值增至15亿元在校生规模达到2万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优秀;建立了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崇尚学术”的师资队伍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审计”平台,科研氛围、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社会服务成效明显提升,被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研究生144名、本科生15149名(其中金审学院4229名)、专科生317名,成教本科7042名,成教专科10104名,培训审计、金融等专门人才8000名。生源质量好就业层次高,学生对学校满意度高,毕业生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就业率维持在95%以上,被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录用的学生达160多人。据麦可思(MyCOS)公司对我校 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分析, 校友推荐母校的比例为66%,高于全国财经类本科院校12个百分点;对母校总体满意度86%,高于全国财经类本科院校8个百分点; 我校毕业生在“非211本科院校就业能力排行榜(100所)”名列第18位, 上升至第5位

可是,与世界一流大学国内外一流商科院校本科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和审计事业发展的需求相比,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较大差距,特别以下方面需作艰苦努力计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地位、学术成果对社会和审计行业的影响力要全面打造、全力提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评制度的改革和提供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等方面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协调处理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之间关系的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科教兴国、人才强省”的需要,依托行业和区位优势,以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为动力,秉承诚信求是、笃学致公”校训精神和特色、质量、国际化”办学理念,坚持“稳定规模、调整结构、优化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走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质量优良、学科布局合理、具有国际视野、办学形式多样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主要工作思路:科学协调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全面实施内涵发展战略,以育人为根本、以名师培育和课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大审计”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师资队伍卓越工程、 “三全”育人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校友资源开发工程等“五大工程”造就不断求新追求卓越的南审、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的南审、师生互动的南审、容易就业的南审。

(二)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

1、办学定位

——功能定位:依托行业和区位优势,紧跟学科前沿开展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

——办学类型定位:经管法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科研型院校转变。

——办学层次定位: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新增长点,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和终身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凸显审计品牌,促进学科交融,推进大审计平台建设,形成经、管、法、文、理、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诚信品质基础扎实、视野开阔、本事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经济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等政府部门和现代服务业,重点为审计行业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发展总目标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努力完成“特色名校”建设的决定性任务,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财经类院校,为到2020年建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特色名校”奠定基础。

3、发展分项目标

1人才培养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与建设;推进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和分级教学完善学分制,加强通识教育科学设计研究生课程体系,积极推行体现研究生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加强研究生科研训练与学术交流

——普通本科生规模达2 人(其中独立学院6000),研究生500人,留学生200人。

——本科专业总数由当前的25个专业增加到28个左右3个立项建设授权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上,再获得若干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创造条件,率先举办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积极申办其它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争取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建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基地1~2个;力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开发一批示范性研究性课程,建设一批研究生精品课程;获得国家级规划教材3~5努力实现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

——整合现有实践教学资源,推进和完善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建设方面有突破

——完善学习支持、成才规划、心理咨询、助困助学“四位一体”学习支持体系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力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凸显品牌、强化特色、促进交融、加强交流,推进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构建审计品牌凸显,工商管理特色鲜明,应用经济学优势突出,理论经济学基础厚实,公共管理、法学、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支撑有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基础性学科作用显著,各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科学研究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

——重点学科建设。“审计科学与技术”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大审计”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35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 顺利经过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位验收。

——三高一费倍增高级别课题、高水平论著、高层次获奖、科研经费、成果转化倍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超过50项,科研经费达到5000万元

——学术园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审计与经济研究》、《南京审计学院学报》的办刊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发挥两刊的学术导向作用和窗口作用。

3)师资队伍建设

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着力推进领军人物锻造计划、优秀团队建设计划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青年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凝聚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教学科研型大学要求,能满足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需要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力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江苏特聘教授2~3名。

——打造3~5支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建设3~5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新增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3~5名力争经管学科形成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为领军人物的人才高地法文理工学科形成以省级教师名师为带头人的人才集聚区选拔和培养一批校级“教学名师”和国内外执业资格考试培训名师。

——建立动态的研究生导师上岗制度,以及开放、灵活、有效的研究生导师培养和引进机制。

——师资队博士比例达到65%其中,管学科博士比例达到70%其它学科的博士比例达到60%有海外学历或有1年以上海外访学经历的教师达到20%。

4)校园文化建设

大力弘扬南审精神为建设“特色名校”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契机,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硬件环境,建设审计教育与文化博物馆,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逐步完善校园设施的文化功能。

——组织实施精品文化活动,开展格调高雅、主题鲜明、现代气息浓厚的融“知识性、学术性、创新性、时代性”为一体的精品文化活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校园的文化品位,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我校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创造性地完成以下决定性任务。

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推进“大审计”平台建设

——促进学科的交叉、集成,形成学科和学科方向新的增长点建设“审计科学与技术”优势学科德国波恩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探索研究行为经济学、分工与超边际经济学、有限理性经济学等新的经济学领域,形成新的学科建设增长点。

——加强科研基地建设。现有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按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标准,整合现代审计研究中心”、“省公共工程审计实验室”、“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信息系统审计实验室资源加快建设进度,争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改进科研组织与管理,建立“科研特区”。确立科研特区建设目标,设立科研特区基金,制定特殊政策,改革项目认定管理办法,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科研潜力大的青年俊才。

——提高科研转化率,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适应审计、金融等行业发展,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战略需要,推进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建设产学研基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学术园地建设打造与“特色名校”相匹配的“特色名刊”提高《审计与经济研究》在CSSCI来源期刊中的地位,打造《南京审计学院学报》特色栏目。

2课程改革为重点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全面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推广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因材施,协调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三者关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继续推行主辅修制,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与建设。建立以课程为基本单位的教师工作组织形式,牢固树立课程建设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引进消化吸收海外先进课程,开发一批示范性新生研讨课、研究性课程、全英文授课课程,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突破。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验、实训、实习“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学科、专业,构建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科研创新平台“三层次”的实验平台体系;重点建设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争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质量工程”管理体系,推进“以课时为中心”向“以课程为中心”的考核体系转变,成立“教学质量促进与保障中心”,培育全方位育人的环境

——研究生创新计划。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办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展“研究生导师团队合作培养”、“产学研联合培养”、“跨境合作培养”、“跨校交流”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开展多形式的研究生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并建立以科研创新为导向的研究生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动态的研究生导师上岗制度,促进研究生导师学缘多元化创造条件,率先举办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积极开展其它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3以领军人物锻造为突破口,实施“师资队伍卓越工程”

——领军人物锻造计划。以开放、竞争的机制,选拔、培养和引进学术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学术品行好、精力充沛、有较强学术领导与学术组织管理能力的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带领学科建设、重点科研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形成以学科带头人带项目、围绕项目抓经费,项目和经费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良性循环。

——优秀团队建设计划。大力加强团队建设,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共同发展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形成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以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为核心的优秀教学团队,带动专业和课程建设上水平、上台阶;鼓励跨部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组合组建团队。

——教学名师培养计划制订扶持和引导政策,加强对名师教学经验与资源的总结、研究和推广,逐步形成国家级名师、省级名师为领军人物,校级教学名师、双师型名师集聚的名师团队;按照学术指导能力和学术指导条件相结合的原则遴选研究生导师,建立开放、灵活、有效的研究生导师培养和引进机制。

——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利用审计行业资源,继续选派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4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实施“‘三全’育人工程”

——改进育人环境。坚持“大爱为基,育人为本”的理念,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培养目标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环境。

——推进德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校训精神教育为引领,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法治精神、人文情怀、致公情操。

——加强“四位一体”、“四务联动”推进“四位一体”学习支持体系以及党务、教务、学务、总务“四务联动”工作体制的完善,深化相关工作;制定教师指导学生第二课堂制度,建立课内、课外教育联动机制;加强辅导员和学工队伍建设;加大优秀学生拓展和困难生帮扶,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打造特色品牌社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完善社区育人功能,推进“六进社区”工作。

——培养“三创”能力。加强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建立校园创业园,加强校外学生就业和创业基地建设;完善毕业生就业与能力跟踪测评,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稳定就业率,提升就业层次;加强学生考研引导和辅导,提高研究生录取率。

——稳定优质生源。面对日趋激烈的优质生源竞争局面,探索招生改革,深化大类招生,加强生源基地建设,提高生源质量

5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抓手,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调整与完善校区功能。根据区位分布、原有布局、功能特点和事业发展要求,进一步在学校总体规划蓝图内,厘清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独立学院、成人教育、科研基地等办学形式相匹配的硬件和软件;进一步完善浦口校区基础设施两校区协调发展,建设审计教育与文化博物馆根据学校财力统筹情况,适时建设国际学术交流与研究中心、学术报告厅、体育训练馆等设施

——建设数字化校园。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梳理管理流程,建立数字化校园管理体系,整体规划网络应用系统,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环节有机关联;建立统一数据中心,实现资源整合共享改造网络基础设备,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拓展网络延伸服务,提供更高质量的网络平台;围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建设具有南审特色的信息化图书馆,优化馆藏结构,提升文献资源保障能力。

——完善大总务体系。在大总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总务后勤体系体制改革,完善总务学院培训功能,逐步实现总务管理科学化、服务人本化、经营效益化,不断提升大总务“服务、管理、经营一体化”的水平

6、以校庆30周年为契机,实施“校友资源开发工程”

——建立健全校友会组织依托现有校友会资源,拓展校友组织,形成校友网络。

——完善校友资料库。搜集整理校友信息,完善校友资料库,搭建学校与校友、校友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平台。

——服务校友发展。组织开展各类校友主题活动,保持与校友的密切联系。为校友提供学历提高、职业培训等形式服务,支持校友事业发展,凝聚校友感情。

——开发校友资源。进一步挖掘校友资源,鼓励校友捐资助学,在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学生就业等方面为母校提供办学资源,促进学校与校友共同发展。

7、弘扬南审精神,建设特色文化

——南审核心价值观建设。继续实施“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优校”方略,以“诚信、求是、笃学、致公”的校训为引领,大力弘扬“忠诚、责任、激情,崇高、卓越、奉献”的南审精神,深入开展“大爱为基、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甘为园丁”的师德建设和“求学求真、致用致公培育情操完善人格”学风建设

——梳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建设促进大学文化建设,凸显大学精神南审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以优化环境为重点,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校园网络电视台和校园广播台。

——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创新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教师节、合唱节、运动会、校友返校日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一批省级十佳社团和省级精品社团活动。

8、体制机制创新

——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原则,制定《南京审计学院章程》,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妥善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落实二级院系管理实体地位,赋予院系充分的教师聘任、学生培养与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充分调动院系的主观能动性。

——改革校内资源配置管理办法。优化资源配置,试行校、院两级预算,以岗位设置与聘用为基础,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原则,实行“以岗定薪、以岗定责、岗变薪变”,根据“课程分级、教师分类”管理的要求,完善教师工作量考核办法,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推进绩效评估。适应加强内涵建设的需要,建立二级学院(部)、职能处室绩效评价机制,试行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制度,进一步调动二级学院(部)、职能处室的积极性,提升部门工作绩效;完善二级学院(部)、职能处室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为执行力的可持续提升立制度保证。

9统筹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国际化,稳步发展金审学院,办好继续教育

——推进教育国际化。把握国际商科教育的主流方向,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科研和学术交流国际化,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稳步发展金审学院。根据《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努力创造条件达到具有独立校园和基本教育教学设施等办学标准,探索和创新独立学院办学机制与模式,充分发挥全校的智力、人才资源优势,切实加强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独立学院教学水平的监测、评估体系,提高办学质量。

——办好继续教育。探索开放办学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探索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根据社会对审计、金融等行业人才需求,形成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具有审计特色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

10、开源节流,提高办学效益

——盘活校园资产,积极化解学校债务增强“造血功能”,开源节流,保障经费投入。加强校院两级财务管理,加大审计力度,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率。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化活动,充实教职工的精神生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稳步改进教职工工作环境生活待遇,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四、组织实施

——加强完成《规划纲要》中主要任务的组织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与目标任务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加强督导制度,建立问责机制,为全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的协调指导。成立学校规划工作协调小组负责《规划纲要》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和重大工程实施办法。建立《规划纲要》、专项规划、部门规划、发展项目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

——建立贯彻落实发展规划配套体系。各有关部门、各院系要以《规划纲要》为指导,根据实际,编制专项规划和部门规划,积极研究申报重点领域的发展项目,形成全校统一管理,分块实施,协调发展的系统体系

——营造实施《规划纲要》的良好环境。大力宣传实施《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目标任务、重要政策,不断总结、宣传《规划纲要》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形成全校关心、齐心合力实施发展规划的良好校园氛围。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