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教案

时间:2018-03-22 14:18:29    下载该word文档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1.了解施耐庵及《水浒》。

2.梳理小说情节,把握林冲形象。

3.分析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4.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转变,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深入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林冲思想性格的把握。

【教学课时】一课时(梳理小说情节)

【教学过程】

一、启发交流,激发兴趣

课前播放《好汉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我先要考考大家,对《水浒传》的了解怎么样。《水浒传》中一共写了多少位梁山好汉?他们每人有一个绰号,你知道哪一些?屏幕上显示的人物你能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屏幕显示)宋江、吴用、李逵、武松等的头像和绰号让学生猜他们的名字。最后出现林冲。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群星璀璨,众英雄中单表一个——豹子头林冲。请大家打开课文,一起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高尔基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这正可用于本文。现在谁先来说说这篇小说的情节?

提示:本文的情节,按照出场顺序,以林冲的活动串起这篇文章。文章最先安排林冲出场,巧遇小二夫妇;然后是陆虞候出场,林冲买刀寻敌;寻敌未果后,林冲被派守草料场;然后是两方面人物登场,矛盾冲突达到高潮。

巧遇小二(沧州遇旧)——买刀寻敌(买刀寻仇)——守草料场(接管草场)——雪地复仇(杀仇上山)(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三点:准确、顺畅、简练)

本课情节特点:

1.一波三折。情节要点可概括为:沧州遇旧、酒店密谋、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夜宿山神庙、庙里偷听、雪夜杀敌。沧州遇旧是情节发展的开始,又为后面的故事做好了铺垫。买刀寻敌是情节的发展,愤怒的情绪,使矛盾冲突顿时紧张。但作者故意顿一笔,盘马弯弓,引而不发。陆谦等人在酒店一闪就不见了。矛盾的浪头起而又伏,于暗中蓄积力量。看管草料场,作者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描写林冲雪夜向火、老军留赠酒葫芦、草料场风吹屋顶、古庙求神等生活细节,琐琐碎碎、平淡轻松。最后,草料场被陆谦等人放火烧着了,此一干人又将陷害林冲的狠毒阴谋在山神庙前和盘托出,林冲心头的一切疑团豁然开朗。“泼贼那里去”,一声怒吼,林冲终于转变了立场,抛弃了幻想,手刃了仇敌。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林冲英勇的反抗性格,得到充分展现。一系列情节展开充分,使得本文的情节发展跌宕起伏、波澜不断,演绎出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紧张、平缓、再发展、高潮的过程。

2.伏笔照应。指后边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前边要有伏笔,前边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后边要有交代,有照应。如,文章开头叙述林冲发配到沧州,遇到开酒店的李小二。作者写到:“(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这里写李小二昔日在东京受林冲看顾,今日对林冲以礼相待,是为他们夫妻听到陆谦等人谈话后向林冲通风报信预先埋下伏笔,并不是为了写他们二人的关系有多么亲密。

又如,林冲刚到草料场时,看到崩坏的草屋,于是打算等雪停后,到城中找泥水匠修理。这就为打酒回来大雪压倒草屋预先埋下伏笔。打酒去的路上看见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则为草屋被雪压倒后,林冲到此过夜预先设下伏笔。草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作者将这个细节写得如此细腻,为后文草料场失火无由,必定有人纵火埋下伏笔。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搬来一块大石头顶住庙门,是为陆谦等人放火后,推不开庙门,在门口谈论陷害林冲的阴谋全被林冲听到埋下伏笔。这一系列重要的细节都是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不但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同时还塑造了人物性格(林冲的精细及苟且偷安等),而且使作品的结构针线绵密,无懈可击。

另外:作者是多次细节预先埋下伏笔,等待这一细节出现时,回首看去,会发现一条叙事线索如草丛行蛇,如撒灰做线,若断若续,时隐时现。草蛇灰线法:作者就曾经多次提到了林冲的花枪。当他从天王堂被派到草料场时,林冲没有忘记“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去买酒前,又“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回来后发现大雪把草房压倒,林冲“放下花枪,”去摸火种,之后将被子卷好,拿“花枪挑着酒葫芦”来到山神庙。林冲可以说是枪不离身。作者屡次提到林冲的花枪,表面上看来似乎了毫不经意,粗心的读者甚至会忽视这一细节,实际上却是作者精心设下的埋伏。文章发展到高潮时,我们才会发现其妙处。林冲无意间听到陆谦等人设计陷害自己,欲将自己置于死地时不由得怒发冲冠,面对三个仇人,他“嚓的一枪,先搠倒差拨。”富安想逃,“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之后林冲又用尖刀剜出了陆谦的心肝。这一段描写突出了林冲的神勇。在以一敌三时,林冲先用花枪搠倒差拨与富安,然后再来对付陆谦。在这看似血腥实际上却让人感到痛快淋漓的复仇中,林冲的性格也从委曲求全发展到了手刃仇人,奔上梁山。所以花枪这个细节,在林冲复仇的情节中,十分重要。对于作者在此之前多次设下的伏笔,我们不得不佩服其艺术匠心。

3.明暗双线。明线:林冲的复仇过程。暗线:陆谦谋害林冲的过程。还有一条暗线:风雪的描写。

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探讨一下文中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用最简洁的一两字加以概括。

明确:“沧州遇旧”是“忍”,忍是心上一把刀。“买刀寻仇”是“不忍”,“接管草场”又是“忍”,“杀仇上山”是“忍无可忍”,可见林冲的性格原本是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然后从懦弱到坚强,从忍受屈辱到坚决反抗。

三、自主探究,研讨总结

(一)分组探究,把握性格。课前我已经布置预习,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男生列举林冲“不忍”的具体表现,女生列举林冲“忍”的具体表现,找到相应的文字根据,交流、探讨一下各自的答案,然后推出代表发言。(可安排学生分情节列举)

1.学生阐述人物性格

引导:课文如何来表现“忍”的?明确:(板书)

请大家结合第一自然段回答:文章开始林冲是以什么身份来到了什么地方?林冲自己说是因为什么原因来的?

提示:以五个W思考。林冲是以罪囚的身份来到了沧州,他自己说是因为恶了高太尉。

1)沧州遇旧:语言

帮小二,扶危济困,有侠义精神;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一个“恶”字,一个“高太尉”,内心的软弱、善良安分、严守等级,忍辱负重。

2)买刀寻敌:动作、心理

不见消耗,也自心下慢了:幻想着得过且过,委曲求全,苟且偷生。

3)接管草料场:细节

两次具体写林冲防火,特别是两次锁门:谨慎的性格。

在山神庙里顶礼说:“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他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庇佑上,说明他还是认识到了危险,只是不敢面对。甚至到草料场起火,他都已经是死罪了,还想着去救火。

思考:身为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身怀绝技,想一想林冲为什么要委曲求全呢?如此妥协忍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围绕“忍”字组织语言。

老师小结并提问:正因为林冲身为枪棒教头,有不错的出身,有完美的家庭,有稳定的工作,还有对自己前途的幻想,所以,他一直想“挣扎得回来”,一直有过好小日子的幻想,过一个普通的平常人生活。更何况,一个正常的社会中,暂时忍让是可以安身立命的。因此,他在街上挥拳砸向高衙内时忍了,在白虎堂遭诬陷时忍了,在野猪林忍了,在沧州他也忍了,他一忍再忍,从东京到沧州,从教头到罪囚。为的只是回家过自己的小日子,为的只是早日跟妻子团聚。

林冲妥协忍让的性格,是和他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的气质因素也不可忽略。(以李逵、杨志、鲁智深作比较)

引导:课文如何表现林冲的“不忍”的?明确:(板书)

1)买刀寻仇——动作、心理

2)杀仇上山——场面

关于林冲的杀人,明确:

1)林冲其实不是在杀人,而是借杀人来控诉,控诉陆的不义,社会的不公,显示林冲革命造反的正义性,读来痛快淋漓。

2)既是杀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是在杀自己,杀那个软弱屈辱的自己,一个新的林冲在血腥和烈火中诞生。

(这一段可以齐读。重点分析。)

思考:到了山神庙一段,他为什么就不能忍了?要奋起反抗呢?林冲反抗的内因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回答:围绕“忍”字组织语言,明确忍无可忍。

外因:草料场被烧毁,这一阴谋使他无法逃出魔掌。反抗是死罪,不反抗也是死罪。到了这个地步,林冲的一切退路都被彻底堵死,于是,在无情的现实下,英雄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正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内因:林冲曾经对陆虞侯说:“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这就是说林冲虽然是一个中级官吏,但在受压迫上与下层人民有相通之处。林冲之所以帮李小二和陆虞侯,可能就是看到他们落魄,才挺身而出的。这也可以理解为同病相怜。林冲也是被压迫者,也感到不平,而不平则鸣,这是个火种,虽然沉寂,但始终在顽强地生根发芽。

林冲特别讲究“义”。比如帮助李小二,扶助陆虞侯,都是林冲讲“义”的一面。李小二能够豁出生命帮助林冲,既是报恩,当然也有“义”的因素在支撑。而林冲之所以特别愤慨陆虞候,也就是因为后者不讲义气,恩将仇报。可见讲义气是林冲性格中最美好最宝贵的东西。这是林冲能够奋起反抗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说,因为林冲讲义气,所以在某些时候他代表的就是正义,而正义与邪恶是势不两立的,这也就是林冲最后“不忍”、奋起反抗的内在原因。

2.性格明确

从同学们归纳的词语上看,林冲的思想性格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后,老师对人物主要思想性格进行疏理,明确其两面性。并将整理结果板书在屏幕上。

(屏幕显示:委曲求全 奋起反抗)

人物性格鉴赏及文章主题

思考:林冲由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忍”是林冲性格中的一个核心。你是怎样评价小说中林冲的“忍让”的呢?

学生分组(与上次一样)讨论,然后举手回答。

老师明确:对于林冲的忍让,我们可以理解他在为了家庭,为了能安稳地活下去而作出的隐忍态度;也可以理解他由一忍再忍向忍无可忍的转变。虽然我们很难下一个定论:这种忍让到底是值得提倡还是反对。让学生知道毫无原则的一味的忍让是不对的,林冲最后的忍无可忍,手刃仇敌的做法是值得赞颂的。像《水浒传》这样的经典作品,我们更需要关注的,应该是虽九死而犹未悔的英雄气概,是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的侠义和神勇,是“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自由精神。正是这些美好的品德,才构建起这些作品的灵魂。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走近了林冲,了解了林冲。

3.小说主题

过去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最终还是投奔了梁山。这样的变化,我想连林冲自己也未曾料到。作为今天的读者,在文字的背后,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的性格发生了转变?

(屏幕显示: 委曲求全——奋起反抗)

(一忍再忍) (忍无可忍)

学生回答:(老师先不作明确)

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呢?我们试着跟主人公来一次对话。

明确主题

陆虞候本是林冲的朋友,也曾得到林冲的帮助,却一再逼林冲于死地。现在我们设想一个情境——林冲与陆虞候打斗的最后一幕。面对陆虞候的求饶,林冲会怎么回答?请大家设计一句林冲的台词。

(屏幕显示)陆虞侯:不关我的事,太尉命令,不敢不来。大哥,不要杀我!

林冲:……

学生回答。

看一段录像。(录像中林冲道:我从不杀人,我不想杀人,是你们逼我杀的。)

现在你能用一个字概括林冲为什么杀人,性格发生转变的原因吗?

老师明确:面对劫难,林冲是想忍的,他甚至于想一直忍下去,所以才有心下慢了。他想,忍受苦难,也许会换来新生,但是他错了,他不知道他面对的势力是多么的强大,他面对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他更不知道一味的忍受,只能面对死亡。如果说当街调戏妻子,是初逼林冲;那么白虎堂诬陷就是再逼林冲;而接下来野猪林的以死相逼,陆虞候的酒店密谋,草料场的阴谋毒害就是一逼再逼。

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他是“官逼民反”的生动写照。他的悲剧不是一个性格悲剧,而是一个社会悲剧。《水浒传》中“逼上梁山”的主题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就是作者塑造林冲这个典型形象,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的意义所在。

4.课文小结

《水浒传》写到第十回,委曲求全的林冲不见了,奋起反抗的林冲出现了。就在一千多年前的那一个黄昏,就在那白得耀眼的一片雪地上。(屏幕开始播放林冲作别山神庙,悲壮离去的录像)杀人后的林冲,作别阴冷的山神庙,作别恶梦般的昨天,挑着花枪的林冲,曾经风光的禁军教头,在火光冲天的背景下作了一次意味深长的回望,这是一次告别,这是一次与自己的告别,这更是一次决绝的告别。阴晦的背景下,阴冷的整个沧州,却分明让我看到了他帽顶飘飞的红缨,不,那不是红缨,那分明是一团火,一团要烧毁这个世界的火,漫天的飞雪,见证了他的苦痛,自然也会见证他日后的辉煌。英雄自有英雄的去处,英雄自要去赴他英雄的约会……)

四、延伸拓展,个性创作

林冲这个“逼上梁山”的英雄在我们的眼里和心里活起来了,假如你是一个编剧,能不能在电视剧中为林冲写一首歌,一首礼赞英雄的歌呢?

教师示例:

东岳妻遭戏,误入白虎堂。刺配于沧州,恨别爹和娘,野猪林中险把命儿丧!天理何在?痛断肝肠!忍,忍,忍!怎奈我家有娇妻上有高堂。天冷,雪紧,风狂,踽踽独行上山岗。庙内闻恶语,火烧草料场,浑身血必必剥剥爆响。挺起花枪,拔出尖刀,手刃了豺狼!罢,罢,罢,英雄无路,我林冲只得把梁山上!

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别里科夫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2.作品中幽默讽刺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作品用幽默讽刺艺术手法呈现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研讨 、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在文学的天地里,我们可以穿越时空,走南闯北,我们可以跟随鲁迅走进古老的鲁镇,感受祝福的气氛;我们可以陪伴孙犁畅游河北美丽的荷花淀,欣赏北方妇女的战斗英姿;更可以到遥远的边城,听听那湘江边摇撸的音韵。这节课我带同学们跨越国界,到俄罗斯去,参观一所学校,拜访一个人,这个人叫——你们告诉我?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人物。人物是一篇小说的灵魂。《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了几类人物?

A.别里科夫;B.我们(学校和城里的其它人);C.新来的柯瓦连科和华连卡。

3.我们首先来认识别里科夫。对于别里科夫的死,学生们也是疑问重重,对此他们也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观看学生表演)

二、文本探究。

.听说别里科夫被称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到底有哪些套子?从这些“套子”可以看出别里科夫哪些性格特点?(填图表)

2.别里科夫为什么喜欢把自己藏在“套子”里?(联系背景)

  案发背景:19世纪末沙皇俄国社会现实异常黑暗,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死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那时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沙皇专制制度极端反动 ,无产阶级革命也逐渐兴起,工人运动逐渐展开,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

  面对汹涌的革命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书刊,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察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总结:害怕改变现状、害怕新生事物、因循守旧、保守反动

3.我们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别里科夫”能辖制全校甚至全城1015年之久?(第二类人)

  社会原因:沙皇专制政府严酷的统治,而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鹰犬,正直善良、思想进步的学生难以同他们抗争。

  个人原因: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与他和反动政府斗争。

4.别里科夫死后,城里人有什么反应?

  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人们从心里感到自由。可是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

5.怎样理解“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很多,将来也不知道还有多少”?

6.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恋爱”故事有什么深刻的意义?(第三类人)华连卡姐弟在别里科夫的生命历程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柯瓦连卡:向往自由、光明正大、敢作敢为、仇视憎恨反动保守势力,向往自由光明的新势力的代表人物。

  华连卡:在婚姻问题上先前有些糊涂,为人率真、爽朗、明净、纯洁,活泼可爱、向往自由。

  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向往自由,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

7.结婚是不是表现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某种渴望?如果他结婚了,能否走出套子?

  结婚是有对生活的渴望,结婚意味着他走出“套子”的尝试,但他身上的“套子”太厚重,已经不能让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了。

三、结案报告。别里科夫是自杀呢还是他杀?

  一方面,从他的日常穿着与习惯不难看出,他的思想极为保守,正是这种保守顽固的思想杀死了他。

另一方面,别里科夫的死也属于他杀,当时的俄国实行沙皇专制统治,而别里科夫就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从根本上说沙皇专制制度是杀害别里科夫的罪魁祸首。

四、小结

别里科夫是沙皇政府的忠实奴仆,他保守,反动,害怕变革,禁锢和扼杀一切新思想,作品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禁锢人的思想,摧残人的精神这一反动本质。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享受真正的生活,真正的自由呢?

  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的一段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中死亡,并不感到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契诃夫和鲁迅都没有单纯的把眼光紧盯在个人的遭遇、命运上,而是更多的关注他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思索民族、国家的未来和命运。

五、关于套中人的现实思考。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

  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点滴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安逸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他人的进步,成为个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实中,“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走向灿烂辉煌的人生。

六、作业

再读课文,仔细体会文中刻划人物的手法。任选你熟悉的一个人物对其进行刻画,注意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

七、课后反思

本课是想突出前面两个教学目标。通过对这三类人的分析,让同学们了解到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在课前时,曾经也试讲过一次,但是时间有点仓促,所以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删除整合,最后确稿。

在课堂上,学生们运用他们独特的演技博得了老师学生的阵阵喝彩,让我感受到了学生其实可以做得很好,为后面的讲解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只是在讲解时为了掌握时间自己语速有点过快,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点短,个别学生的反应能力可能跟不上,所以最后课堂呈现出了这样一种状况前面有点紧凑后面有点富余,所以在课堂的时间安排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也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边城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通过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赏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

3.赏析作者平实、简明、含蓄的散文化的语言。

4.分析小说中对风土人情的描写,领会边城的风景美、人情美、风俗美。

【教学重点】

1.赏析本文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

2.赏析翠翠的形象及意义。

【教学难点】

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大家还没有忘记陶渊明给我们展现的世外桃源吧,那“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社会图景多么令人向往呀。今天我们将要欣赏的是当代作家沈从文给我们展示的一个,在战争年代仍然“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边城生活图景,也许你读了之后又会有一种到这个边城去寻找和平幸福的生活呢。

二、老师简介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沈从文先生生于19021988去世,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中国显露出的丑陋,这与当时新文学主将在作品中表现的主题完全相反,这种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在他的湘西系列作品中,表现了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同时也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思想。

《边城》的意思就是边远的小城,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小说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三、 整体感知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

1)读准字音

(tóng)     (zhàn) (qiú)   (tǔn)

(chuài) (bèi) (tián) 怏怏(yàng)

(yú) (qì) 碧溪岨(jū) (lǘ)

2)内容感知

小说选文部分以什么为情节线索,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老师帮助学生补述选文外的情节,学生在读文后,讨论,统一看法,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小说以翠翠逛端午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翠翠的爱情故事。

小说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节日的风俗习惯,作者是怎么安排情节的?

学生边读边标记关键词句,然后相互讨论,归纳总结,老师帮助补充总结:小说的节选部分主要写了边城茶峒地方的端午节的风俗场景。小说节选了《边城》部分的第三、四、五、六节。小说的第三节写边城始终没有变的端午节风俗。第四节,回忆了两年前端午节翠翠祖孙两人游端午,翠翠偶遇傩送的情景,这为翠翠开启了爱情之路。第五节,主要写两年后翠翠心中放不下傩送,和爷爷再次到镇上过端午遇雨,到傩送家避雨,没有遇到傩送,且被顺顺家提亲的事。第六节,主要写迎新队伍再次开启翠翠情窦,爷爷试探翠翠的心思的情景。

作者写这篇小说是要表现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请大家从小说所描写的内容印证一下作者的话。

学生阅读中思考并写出答案,和其他同学讨论,统一看法,在老师引导下总结:

人是淳朴的。翠翠的爷爷把自己的酒给路上遇到的朋友喝酒喝个够;还有就是帮人过渡不收钱;船总顺顺虽有钱,但是待人和蔼;傩送和天保都喜欢翠翠,但是都能为对方考虑,他们都因为想着对方而离开了翠翠;翠翠的清纯可爱让天保和傩送都倾心向往。在这个地方还保存着古老的风俗习惯,比如端午赛舟捉鸭,八月十五的习俗等风俗习惯,在当时的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这些都能够看出他们优美健康的人生。在这个边城的人们,他们虽然都有不同的人生但是他们都有一种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翠翠等待爱情是人性所在,哥哥和弟弟都喜欢翠翠但是又因为兄弟亲情而不得不放弃这也是人性使然,爷爷最盼望翠翠能嫁给一个她喜欢的人这是作为老人最自然的想法,最后顺顺对翠翠一家有抱怨也是合乎常理的。

四、赏析内容

学生认真阅读,注意前后文的联系,讨论后统一看法,老师帮助补充和总结:

1.选文第三节详细写茶峒地方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什么作用?

(1)描写端午节的风俗场景主要是表现边城和平宁静的生活。

(2)表现边城那种优美健康的人生形式。

(3)引出小说中主要的人物,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2.第四节中爷爷因为耽误了接翠翠,翠翠被傩送派的人送回来后有一段对话,爷爷喊翠翠,翠翠不理他嘴里还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鲤鱼吃掉了。”这表现了翠翠什么心理?

(1)翠翠抱怨爷爷说话不算话。

(2)故意气爷爷。

(3)还在想着镇上骂傩送的事,心里感觉不舒服,惭愧。

3.第五节中,翠翠爷孙两人从顺顺家出来,有一段对话,爷爷说顺顺家都好,大老也好,可是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这句话表明翠翠什么心理?

表明翠翠心里并没有大老,她心中想的还是傩送。

4.爷爷说:“假若大老娶你作媳妇”“你答应不答应”,翠翠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气了!”这表现了翠翠什么心理?

一方面显示了翠翠少女害羞的心理和她对突如其来的婚事感到无所适从,一方面翠翠不太乐意这门亲事,她心里一直想的是傩送。

5.爷爷说:“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翠翠说:“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翠翠说这句话时是怎么想的?

一方面说明翠翠并不爱财,一方面说明翠翠心里还在想着傩送。

6.认真阅读小说的节选部分,总结一下节选部分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1)翠翠的形象

翠翠是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

(2)爷爷的形象

爷爷是一个忠厚善良,忠于职守的老船工。他古道热肠,重义轻利.他不收客人一分

钱,想客人所想,从不耽误渡客的行程。他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他无论什么情况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不管这个职位对于他自己的意义,只静静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善良朴实,对孙女至爱至亲。他对人善良朴实,忠于自己的职位,同时在家里他对孙女翠翠是至爱至亲,心细如发。

7.认真阅读小说节选部分,总结本篇小说与其他小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语言质朴。

(2)散文化的语言。

(3)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

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边城》四个部分的学习,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沈从文那质朴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散文化的小说情节,更让我们感觉到那平和的边城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这篇小说以语言和心理描写为主,刻画了翠翠这样一个纯真而对爱情执着的少女形象。也让我们领略了边城这个地方的风景美,人情美、风俗美。

六、 作业

1.概括翠翠的性格特点。

2.描写自己家乡的风景、风俗、人情。(可任选一个方面,字数最低200。)

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诵读并背诵课文;掌握重点词句与培养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理解词句和课文,鉴赏课文。自学法,讲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和人生境界,认识陶潜归隐原因,理解其所处社会环境及人才应有的理想环境。

【教学重点】

1.课文的思想内容

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手段】PPT课件,朗读音频。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你猜得出下列后人的评价是针对我国古代哪一个作家吗?

梁·钟嵘《诗品》:“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列其诗‘中品。’”

宋·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介绍作者:

文人字号:

羲皇上人: “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五柳先生:“先生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靖节先生

轶事:1.酒。2.《責子诗》

白发被pi,同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45岁,已是两鬓白发,肌肉松弛,五个儿子,都不喜欢学习,老大16岁,又懒惰又顽皮(固=顽),老二快15岁了(孔子:我十五而志于学),却不喜欢读书。老三、老四都是13岁(双胞胎?),连六和七都数不到,老五快9岁了,整天光知道吃,所以陶渊明特别苦恼。
其实,这是陶渊明酒后使妻子怀孕,种下的苦果。他却说——“既然这是天意,我还是喝我的杯中酒吧

后人评价:读了陶渊明的诗,能给人一种力量,可以抗拒浊流,砥砺品行,使“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

题解:辞是一种抒情赋。“归去来兮就是归去,叙述诗人辞官归田的心情和乐趣。“来”“兮”都是语助词,强调了作者摆脱仕途羁绊的坚决态度和田园生活的安适喜悦之情。辞序署明作于“乙巳岁十一月”,即晋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渊明四十一岁辞彭泽令归田之初所作。

二、学习序

译文: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乏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被委派到小县作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差。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崇尚自然,不是勉强得来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仲秋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随心愿,写了一篇题叫《归去来兮》的。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明确:交代做官以及辞官归隐的原因。“序”与“辞”互为表里,同抒一种情怀。

三、范读

注意听语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学生熟读成诵。

四、整体感知

归心似箭(一)

天伦之乐(二)

自得其乐

田园之乐(三)

综述情志

五、讲读课文

读悟、翻译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PPT幻灯片)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六、作业

背诵。明天检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齐背第一段。

【讲读课文】

一、读悟第2

齐读本段。翻译本段。

讨论:结合12段看: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又从何看出?

明确: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幻灯片)

《饮酒(其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之二。

二、读悟、翻译第3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幻灯片)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三、读悟、翻译第4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此种情感也有诗为证:(幻灯片)

《杂诗》: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分散,此己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

明确:“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想象地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善良的一种表现。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板书设计】

自责 :胡不归 鄙弃官场

自悔:惆怅独悲 蔑视权贵

辞官归田 自觉 :来者可追 向往田园

自醒 :今是昨非

隐士情怀

归家之乐 天伦之乐

饮酒之乐

涉园之乐

情话之乐

琴书之乐

躬耕之乐

出游之乐

滕王阁序

【设计思想】

《滕王阁序》传诵千古,是中国文学的一道靓丽景致。其语言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品读该文,是一次与精美语言的“亲密接触”;其精美形式中包孕的情理又富有深蕴,启人心智。“文”与“质”相得益彰,“情”与“理”珠联璧合,是该文的特点。教学本文,应该在赏读独到的语言形式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其中闪烁的思想光芒。

本文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诵读起来琅琅上口但易驻足于表层形式,停留在感性层面而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更易“得形忘意”,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案同课异教,入手点虽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悟情思的思想一致。

【教学目标】

1.欣赏文词华美的语言,探究宏丽壮美的意境。

2.感受跌宕的感情变化,体悟其深沉悲壮之意。

【教学方法】

涵泳美读,词句品评,疑难点拨。

【教学过程】

方案A

一、烟雨江南话名楼

导入:“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韩愈),滕王阁因名楼、名文而成为名胜,楼以文生辉,文因楼益秀,可说是文楼相映增辉。

二、气韵流转感音律

1.听读。(可以央视“子午书简”的诵读为范本)

2.仿照投入感情地读。(读中疏通字词)

3.对句读,两组一读上句,一读下句,读中感悟节奏。如第二段先以四字句点出秋令时节,之后以舒缓的长句描摹秋景,再四字短句显抑扬顿挫,登阁则用短促的三字句以显轻快,最后用错落的四六句写极目所见。长句短句交错,节奏富于变化,避免了呆滞。

4.男女生分角色读。

齐读第一段,可从语势想见胜友如云的盛况;女生读第二段,用清丽的声音表现滕王阁雕梁画栋,叠金铺翠,山明水秀,霞飘鹜飞;男生读第三段,用浑厚的声音读出悲而不哀的人生感悟和穷且益坚的人生追求;第四、五段齐读,体会世存知音,临别赋诗的感慨。

三、魅力缘何越千年

探究:《滕王阁序》在唐代就已获得盛誉,其魅力穿越千年经久不衰,你认为原因何在?

点拨:从“文”与“质”两方面探究。

1.读一读,感受韵律美。

提示:通篇骈偶,四六句为主,有时句中又自对的“当句对”使形式更见工整。声韵上讲究平仄,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句皆对偶但内部停顿又有区别,声气流转中平添顿挫、摇曳感。——魅力源自音韵与典雅之美。

2.品一品,咂摸语言美。

提示:珍词丽句层见迭出,佳词隽语令人叹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云销雨霁,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萍水相逢,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等已成为语言奇珍,更有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魅力源自精妙的语言之美。

3.观一观,欣赏画面美。

提示:以滕王阁为中心的全景画层次分明。摄近景,绘中景,望远景:层台耸翠、桂殿兰宫为近景,山原川泽、繁华市井为中景,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为远景,由近及远铺展,上下浑成,色彩变幻,虚实相映。绘景有色彩浓淡,角度俯仰,声色变化,层次远近,写景虚实,让人感觉“淡妆浓抹总相宜”。——魅力源自精彩的画面之美。

4.联一联,体味意境美。

提示:作者胸襟开阔,笼苍翠群山,参差楼阁,迂回川流,港口舟楫,艳丽落霞,浩渺云天于笔底。雄阔境界中,融入万千情思,收长安、吴会、南溟、北辰尽入眼底,如抚四海于一瞬;点冯唐、李广、贾谊、梁鸿齐聚眼前,若接千载于须臾。——魅力源自自然雄阔之景与思绪浩荡情怀融合而为一的意境之美。

5.思一思,破译情理美。

提示:文章抒情时而低回哀切,时而激昂慷慨。王勃感叹人生失意的悲哀只是一时,逆境之中他仍自我砥砺,唱出一曲昂扬激越之歌。处困顿而操守不移,处逆境而壮志弥坚,勉励自己不因处境维艰而自暴自弃,这是文章最令人动容之处,也令此文历经千载超越了形式和时空。——魅力源自于困厄中坚守,失望中希望,艰难时奋进的人生情思。

四、美文选点作品评

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二精美之句作点评。提示角度:佳词隽语的品味,技巧手法的赏析,镜头画面的想象,情感哲理的体悟等,可一点也可多点。

示例: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十六字就写出了台阁的壮丽:层台高耸,上可接云,丹檐溢彩,临视无地。以夸张手法突出阁之高,水之深。两句视角有变,一仰视一俯临,写景有上下浑成之美;色彩对映,一耸翠一翔丹,更有流丽飞动之美。

五、余音回响作尾声

选取上述某一点作寻美探究,写篇欣赏短文。

方案B

一、导入激趣

读了《滕王阁序》,才会真正知道什么是才华横溢,引闻一多语“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介绍王勃。

二、梳理文脉

1.探究作品全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与行文的对应关系。

研读:第一段扣“洪府”,赞地灵人杰,主尊宾贵。第二段扣“秋日登阁”,显楼阁壮丽,山川胜景。第三段扣“饯”,写乐极生悲,悲而自勉。第四、五段扣“别”,叹知己难遇,盛宴难再。全文以宴会集始,盛筵散结,以宏大气势开篇,以临别赋诗作结,赋体笔法铺陈渲染,景阔大,情曲折。

2.文中有一关键词,承上启下又提纲挈领,请找出并说明理由。

研读:“兴尽悲来”为关键词。登临写景是情感的触发点,前是逸兴遄飞绘景,后是悲从中来抒情。由此往前往后梳理,即能整体把握全文。

三、欣赏宏丽的景色

1.学生诵读绘景句段。

2.学生自选语句品析,揣摩绘景匠心,之后交流体验。教师点读重点,适当引导。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写景有何妙处?

提示:此句融自然人文于一体,含无尽情思于景物。既赞洪州一带的繁华富庶,又颂此地人才济济。陈蕃下榻的典故,寓有重视人才之意,婉言自己怀才不遇之感。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景有何特点?

提示:山水相衬,分层描绘秋色之美。先写近水,潦水渐消,碧水清明;再绘远山,山色变幻,多姿多彩。上句淡雅,下句浓丽,山容水态,相得益彰。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何成传诵名句?

提示:三美奠定名句之基。设景美:一句一景,一景一画,水天浩渺,上下浑然一色,描画出旷远的意境。着色美:天青水碧,霞红鹜美,一红一白,色彩明丽,一静一动,相映生辉。生机美: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飞鸟翱翔,秋水流淌,景物鲜活。

四、体悟复杂的情思

1.写景佳作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提示:情景相生,借景抒情。

2.本文借写景抒发何种情思?请试用曲线图示形象地表示王勃的心路历程。

提示:由此可感受情感的跌宕起伏,从欣赏秋景的逸兴飞扬,之后陡落到兴尽悲来、自叹失意的低沉,最后又迸发出不坠青云之志的高亢。

3.学生诵读、品析相关语句,之后交流体会。教师点读、引导重点。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用的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何种情思?

提示:议论抒情。登阁四望所见绚丽秋景自然引发豪情逸致,而放眼浩瀚宇宙,体悟天地之大,一时宇宙无尽与人生有限强烈对比,个人的渺小感,人生的短促感,无奈的宿命感,都让人悲从中来。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提示:抒写郁结于胸的仕途失意之悲、怀才不遇之恨;从中既可感受王勃强烈的用世之心,又看到他抱负落空、政治失意后内心的悲哀和孤独。这也是一切“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极易拨响共鸣的心弦。

3)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句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勃?力求以精美的几句话来表达感悟。

示例:王勃虽然感慨命运不公,但并未陷入伤感无法自拔,相反,此句体现出他的一种豁达,一种坚持,对理想、志节执著追求,穷而弥坚,白首不移。一介书生无法济世匡时却又积极进取,于痛苦中自励,从困厄中振奋,逆境中的吟唱叩人心扉,奏出了初唐时的生命最强音!

五、延伸拓展

登高临阁,是中国登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还知道哪些名篇?这类诗文为何经常回荡着兴尽悲来的相似感慨?试作探究,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观点。

逍遥游

【教学目标】

1.了解《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整体感知文言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3.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探寻庄子逍遥境界的积极意义。

【学习重难点】

1.庄子三无思想的理解。  

2.用新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庄子。

【课时安排】 3课时

【资料库】

1.庄子其人: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浑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2.庄子思想: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安时处顺,无为而治,精神自由。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3.作品《庄子》:又名《南华经》、《南华真经》,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4.解题:逍遥自在、逍遥马、逍遥宫、逍遥冠,这些词语应该都与《逍遥游》有关,庄子所谓逍遥游,用课文原话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天下》讲到庄子的思想时,说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这两句话非常典型地总结了庄子的思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逍遥游》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也是庄子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即摆脱了一切束缚的绝对自由。

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课

【自学目标】

1.熟读课文,通文意。

2.梳理情节,析字词。

一、解题  

逍遥自在、逍遥马、逍遥宫、逍遥冠,这些词语应该都与《逍遥游》有关,庄子所谓逍遥游,用课文原话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天下》讲到庄子的思想时,说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这两句话非常典型地总结了庄子的思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逍遥游》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也是庄子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即摆脱了一切束缚的绝对自由。

二、自主学习&合作展示

1.初读:学生读课文,正字音。

2.再读:依据课文注解学生自学品读,并把不会读的字词勾画出来。

(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固定句式、文化常识)

3.展示提升

1)明确字音:

kūn)鹏  tuán  齐xié)  ào)堂

xǐ)  mínɡ) 夭è)  jǔ)丧

zhì)效一官  榆fānɡ) 斥yàn  晦shuò)

xuè)起而飞  hāo  áo)翔  wū)乎待哉

fà)之北   línɡ)然 chōnɡ)米 tiáo

shuò)然  cān huì)

2)通假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三飡而反(飡通,反通

小知不及大知(知通)   此小大之辩也(辩通

而征一国者(而通)    而御六气之辩(辩通

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反通

3)古今异义词

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海运 古义:海动,谓海动风起。 今义:指海上运输。

野马 古义:游动的雾气。 今义:未经驯养的马。

小年 古义:寿命短的; 今义: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农历十二月是30天的年份;指春节;丰收年。

春秋 古义:指四季。 今义:春季和秋季,岁月;人的年岁。

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

羊角 古义:旋风,旋风盘旋而上如羊角。 今义:羊的角。

然后图南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4)固定句式

奚以……为? (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其…… (表示选择,译为……呢?还是……呢?

5)文化常识(关于纪日法)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为既望。

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三、探究交流

熟读课文,整体感和,理清课文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本文论证思路)

探究:扣行文关键词:文中出现了几个字?各笑什么?真逍遥的境界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入这种境界?

提示:文中三个字,分别在第一、二、三节。

四、成果展示

1.蜩与学鸠笑之;斥鴳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

——笑其不逍遥。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2.总结论证思路:

万物皆有所待”→万物所待有大小之辩”→世人亦有所待 (有所待不逍遥)

(怎样才算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气,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无所待才逍遥)  

(什么样的人可以入此境?)  

提示: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第二课时

【课型】字词归纳课

【自学目标】

分析文章内容。

一、导入

上节课梳理了重要的文言知识,扫清了语言上的障碍,这节课我们分析作者在文章中究竟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二、分析第一段

找出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作者对这些事物持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这些感情倾向是否一致?作者写这些事物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自读,讨论分析,老师提问,学生展示,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明确:主要写了鲲、鹏、野马、尘埃、大舟、杯、芥、蜩、学鸠等;

对鲲鹏作者抱赞美态度;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

写这些事物的目的: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三、分析第二段

读第二段,说说这一段可分几层?并分析每一层是如何论证的?

学生自读,讨论分析,老师提问,学生展示,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明确:分两层。第一层:归纳上文,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作者举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彭祖以长寿闻名于世为例,说明小知不能了解大知,寿命短的不能了解寿命长的。小知大知大年小年的不同,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上的大小区别。在庄子看来,万物既有所待,又要人为地以小及大,是非常可悲的。

第二层:引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在论证上,它与篇首的内容相照应,并归结前文所述种种现象,点明为小大之辩

四、分析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说明这一段写了哪些人?可分为几类?作者对这几类人的看法是怎样的?

学生自读,讨论分析,老师提问,学生展示,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明确: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宋荣子、列子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自视甚高,但只不过是斥鴳之类)

2)宋荣子、列子

(远胜于第一种人,但犹有未树”“犹有所待

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才是逍遥游。)

五、课堂总结

这篇文章采用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法,举出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运用对比与想象由物及人,最后推出结论,可谓气势阔大、说理透彻而思路严谨,夸张、虚幻的描述中隐藏着炽烈的情感,堪称一篇奇文。

第三课时

【课型】合作探究课

【教学目标】

赏析本文写作技巧。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再一次接触庄子,我们要通过《逍遥游》了解庄子的哲学世界,走进庄子内心的深处。

二、问题探究

思考:《史记》中说庄子“汪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特点?

三、合作展示

写法借鉴:(1)借用寓言说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论庄子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篇中的鲲、鹏、蜩、学鸠、斥,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拓展延伸

庄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来印证自己的看法。)

《逍遥游》中体现了人要有绝对的精神自由。庄子这种思想其实是消极颓废的,这种只求精神上自我解脱的思想,充分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绝望厌世,毫无信心的精神状态,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积极意义上说,它揭示了社会统治思想的本质,表现了摆脱精神束缚的热烈渴望,为封建时代具有反传统精神和异端思想的文人提供了哲学出发点。后世文人在思想等方面受庄子影响,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等,从消极意义来说,它所追求的自由只是理念上的而非实践的自由,提供给人们的只是逃避社会矛盾的方法,因而始终能够为统治者所容忍。

庄子的思想深遂玄妙,它触及到认识世界里许多重大问题,处处闪烁出人类思维活动的火花,当然也深深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这是庄子面对社会的黑暗与不公,面对社会动荡与矛盾,他看不到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走向了另一极端,是其思想在社会政治理念上的必然归宿。

陈情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诵读文言文的技巧与习惯,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能借助工具书与上下文读懂词句,重点掌握词语:险衅、 夙、 闵、祚薄、 见背、 逮、清化、不许、无以、辛苦、听、孤苦零丁、茕茕孑立、气息奄奄、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朝不虑夕

能力目标:

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重点难点】

1.借助工具书与上下文读懂词句,重点掌握积累文言词汇,诵读全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是学习重点。

2.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常识

1.李密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以“孝”闻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继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晋武帝秦始三年(公元二六七年),征召李密入京任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章,陈述祖母抚育之恩德,说明白己必须终养以尽孝道,所以暂时拒绝晋武帝的征召。

2.《陈情表》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陈情表》选自昭明文选。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作者在信中不仅婉拒征召,并感谢武帝的赏识,以及说明对祖母的孝心,是本文最感人的地方。观其全文,至性至情,自然流露,与诸葛亮《出师表》、韩愈《祭十二郎文》并称抒情文之杰作。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二、整体感知

速读文本,把握以下内容:

1.李密曾几次被举荐或征召为官?

2.李密拒绝赴任的理由是什么?

3.李密真正拒绝任职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能逃避“违抗君命”的惩罚?

三、基本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1.正音释义

臣以险(xìn)     (sù)(mǐn)    门衰(zuò)

(qióng)(jié) (rù)     (wěi)以微贱

非臣(yǔn)     责臣(bū)  犹蒙(jīn)

过蒙拔(zhuó)      宠命优(wò)     (xiǎn)兄弟

外无jī)功强近之亲

2.古今异义

未曾废离()     形影相吊(慰问)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年)

寻蒙国恩(不久)   则告诉不许(申述)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3.通假字

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垫子,草席)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零丁孤苦(伶仃)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且臣少仕伪朝(名词用作动词,做官)

(2)名词作状语

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躬亲抚养(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夙遭闵凶(忧患凶丧之事

猥以微贱(微贱的身份)

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心)

(4)使动用法

无以终余年(使……结束)      保卒余年(使……结束)

5.一词多义

险衅(因为) 微贱(凭着)     臣具表闻()

慈父(代“我”)    及二州牧伯所明知(看见)

扶养(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人)

门衰祚(浅)      西山(迫近)

6.课文字词的延伸拓展               

(bū)   (bū)峭、捕(bǔ)获、果脯(fǔ)   

(rù) 坐蓐、草蓐  繁文缛(rù)节、褥(rù)子、溽(rù)

(yǔn) 陨石、陨落、陨灭      (yǔn)身不恤、功勋(xūn)    

(zuò)   帝祚、践祚  惭怍(zuò)、柞(zuò)       

(xìn)   挑衅、寻衅  (bàn)倒、拌(bàn)      

(zhuó) 拔擢、擢发难数 (zhuó)足、戳(chuō)穿

(wěi)   猥琐、猥陋      (wēi) 

四、诵读全文,巩固词句,增强语感,理解全文。

五、迁移与练习

1.熟读文本,准备背诵。

2.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第二课时

一、品读领悟,分段诵读,概括内容

【板书】

1.第一段:自述身世——相依为命——难以废离

2.第二段:蒙受国恩——未能上报——忠孝两难。

3.第三段:剖明心迹——非有希冀——为尽孝道

4.第四段:表明忠诚——愿乞终养——生死相报

二、分段复述,理解词句

三、拓展思维,思考讨论

1.李密不委婉陈情的后果将任何?

2.本文陈情、说理巧妙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内容层次可以倒换吗?

3.本文的语言艺术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第三课时

一、赏析品味,交流成果

1.讨论李密为什么要委婉陈情?

李密在西晋建立前,曾在蜀国做官。作为一个“少仕伪朝”的“亡国贱俘”,四次被征召,四次拒绝,很容易使晋武帝产生疑忌,会以为李密怀念蜀汉,不满新朝。而这是一种违抗圣命大逆不道的行为。

在封建社会里,辞诏稍不留神便会以“不忠”之罪惨遭杀身大祸。因此,李密必须寻找充分的理由谨慎书写表文。

1)以孝立论。

李密辞诏的目的就在于为祖母养老送终,他寻找出响当当的政治依据——晋武帝提出的“以孝治天下”的口号。在结构全篇时,紧紧扣住了一个“孝”字。

2)以忠动情。

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猜忌,他申明自己不奉诏决非忠于前朝,而是实属无奈,为尽孝难以远行。

反复强调“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特蒙“国恩”,“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等,以表明对圣上感情。

表达“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愿望和报答皇恩的诚心。        

2.本文陈情、说理的特点及力量

本文出于情,立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陈述悲惨遭遇,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

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

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

表明心迹。排除不愿出仕的疑虑。最后提出尽忠的愿望

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3.语言艺术

《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

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臣子诚惶诚恐的怖惧……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

直陈其事,白描形象,以情动人。

排比对偶,渲染铺叙,感情浓烈。

流传后世众多的惯用语

“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二、诵读涵咏,巩固理解

1.诵读全文

2.掌握重点语词与成语

三、练习与迁移

以“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咬文嚼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另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20099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广大师生应该做到:不计名利,成功不必在我;甘为人梯,奋斗当以身为先。自强不息,成功必定在我;奋发有为,报国当以身为先。我想这是对我们的希望也是要求。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段话。

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的《咬文嚼字》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

二、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明确:1.朱光潜是安徽人,他是安徽的骄傲,引导学生要关注本地的名人。

  2.他的人生格言正是温总理讲话中所提到的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思考完成的。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明确:郭沫若改字 ②王若虚改句 贾岛推敲  ④苏轼《惠》诗 ⑤“套板反应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学生思考并讨论)

明确: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3.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1)郭沫若改字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补充示例: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能否替换成呢?

明确:很显然,不可以。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总结:写文章时要求用词准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明确: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法· 福楼拜)

2)王若虚改句(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

明确: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

补充示例: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来是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最后修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的示例。

总结: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3)贾岛推敲

(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

请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释。

你认为应该用还是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自由讨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总结: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小结: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词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4.具体分析有关联想意义的例子:

1)苏轼《惠》诗(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2套板反应 (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

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

补充示例:唐代大诗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李龟年为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思考:其中江南两字你能有多少联想呢?

明确: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

5.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引申探究,比较阅读

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鼓励。)

六、应用拓展,活学活用

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学生自己赏析。

(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总结: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美丽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七、作业设计

片段训练:请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语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八)板书设计

          郭沫若改字  —— 不同情感  

      文字修改   王若虚改句  —— 不同意味

咬文嚼字            贾岛推敲—— 不同意境   

               苏轼《惠》诗——正面

         联想意义

       套板反应——反面

八、教学反思

1.立足议论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

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体之一,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这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清晰,论证缜密,方法多样。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先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掌握这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议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比较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习惯。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喜欢思考并分析一些优美的语句。这些应该说是可喜的变化。

3.补充示例扩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上课过程中,我补充了很多示例,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的乐趣,在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说“木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2.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2)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为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篇课文我们学习了《咬文嚼字》,知道了文字与思想感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无论阅读与写作,我们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样一种可贵的精神再次走进中国古典诗歌的神奇世界,去深入咬嚼一番。

请填补: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什么是落木?——就是树叶

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木,而用落叶?(众说纷纭) 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教专家给我们解答吧!

二、作家简介

林庚:毕业于清华大学并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楚辞研究、唐诗研究堪称林庚教授“双璧”。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论,还对盛唐诗歌进行了艺术概括———“少年精神”。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出现可谓恰逢其时。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树。

2.同学们说那是树,我说是木,可以吗?请生物科代表告诉我们,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用生物学的概念说,二者没有区别。

3.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的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得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启发: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枝繁叶茂、清脆葱茏,蓬蓬松松(像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头、木板、木料,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汉)

4.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树——繁茂的枝叶和密密层层的浓荫,有饱满浓厚之感(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让人联想到落叶。

5.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呢?

明确: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课文第5段前2句)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6.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独具慧眼地发现了。所以在表示清秋的诗句中,“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7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疏朗 微黄)  

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绵密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8.“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由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板书: ————————————— 疏朗

相去无几————(暗示性)———一字千里

树叶—————————————绵密

9.明白了作者说了什么,现在大家再回顾一下全文,想想作者怎么说?请大家抓住每一段的关键句子。

明确:说现象:“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对象→说特征:“木”的暗示性→说结论:一字千里”林庚先生就从这一常见又易被常人忽略的现象入手,得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这一规律。

四、知识迁移,触类旁通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就提到了因误用联想意义而生流弊,即“套板反应”的现象。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2.古诗中还有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有它们各自相对固定的暗示性内涵。比如: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柳树多用于写离别的场景,表达离愁别绪。

原因:a.古代有临别折柳的习俗;

b.谐音;

c.古代有歌唱离别的《折柳曲》。

同学们还想到哪些意象呢?

明确:荷花:高洁,君子的象征;雁:游子思乡;朝露:生命的短暂,易逝;酒:忧愁的代名词等等。 “岁寒三友”一般意味着高洁,耐寒,坚忍。

3.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①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

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②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

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③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懂得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六、结束语

最后用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有激情,有修养的人。

七、布置作业

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的诗句,分析月的形象的多样的暗示性。

研究方法: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2.班级交流。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考篇目: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谈中国诗

【教学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并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2.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本文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3.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生发对我国优秀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结构,了解作者构思之机巧。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你读这些诗歌有怎样的感受呢?对你所熟知的诗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

二、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2.学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先请几名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梳理结果,出现分歧,可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l),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2),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3---7),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第四部分(8),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三、合作交流探究

1.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请学生自主思考后交流。)

分析:作者在首段中提出了中国诗的一般印象的问题,引出了中外诗歌的比较,在各段中分别阐明了中国诗的特点。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在段落中圈画出有关中国诗特点的语句。然后总结归纳。注意要抓关键字词句。

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2.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作者究竟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阅读第八自然段,找出作者的结论。

明确: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3.请举例说明本文特色。(请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交流。)

分析: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学生可从构思、写法、语言等方面进行探究。

明确:(1)结构严谨,层分缕析。比如第一段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2)论证充分,见解独到。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如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3)语言形象生动,幽默深刻。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示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如:①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行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等等。

四、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五、拓展训练

比较下面两首爱情诗,试比较它们的不同。(比如:抒情方式、爱情观等)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简析:这是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

简析:全诗以爱为主线,诗人敏感的字里行间,流露着痛苦而无奈的情感,不能不令人从容。诗歌简短而整齐,全诗由四组不是……而是……”构成,采取对比的手法,层层深入,把读者带到了那种痛苦的最遥远的距离,并把诗人情怀感染给每位读者。读至最后令人恍然大悟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实际上是心与心的距离,早已泪眼模糊。

明确:中国诗和外国诗的不同之处:篇幅、语言的含蓄与直白。相同之处:内容、意境。

六、作业布置

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2.过程方法:阅读中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

【教学难点】对文中出现的建筑名词的形象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下面请从这样一组图片中找出中国的建筑。

我们之所以可以从一组图片中一眼看出属于中国的建筑,就是因为我们心中清楚中国建筑独有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

(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1分钟)

二、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1.中国建筑的特征十分丰富,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板书:基本特征),下面请同学们用三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这九点基本特征,想一想,这九点基本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明确: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展开的。三至五点属于结构特征,六到九点属于装饰特征,由课文的提示我们可以感知,一篇说明文要注重说明顺序的层次性(板书:说明顺序的层次性)。(5分钟)

2.在称赞中国建筑的坚固性中有句俗语“地陷墙塌屋不倒”,而中国的建筑之所以会如此的坚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结构的稳固性。作者用了三点来具体介绍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下面我们分成3组结合具体问题来研究一下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幻灯片展示:(1)中国房子是靠什么材料承重的?这种材料是怎样搭建成房子的基本构架的?(2)什么是斗拱?它的作用是什么?(3)举折、举架是怎样构成的,它作用是什么?)

明确:(1)依靠木材承重。房身部分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副梁架之间用枋、檩连接。(2)斗拱是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作用是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的可能的。而正因为在斗拱的设计中体现出中国的建筑工匠们在建筑力学和建筑美学方面的智慧,斗拱的设计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3)举折、举架的作用是形成屋顶的坡度。

3.从作者介绍的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的介绍顺序中我们发现,一间房子由下而上可以分成三部分: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那么,中国建筑体系中是如何把这一间间房子联系在一起的呢?我们来看《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段描写(幻灯片展示: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体会一下,中国的一所房子在平面布局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往往左右均匀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从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上可以体现出中国建筑文化的中规中矩和阶级分明的特点。

4.我们的房子建造完成,智慧的中国建筑工匠们在讲求建筑的实用性的同时,是不会忽略它的美观性的特点的。那么请我们结合我们学过的古诗文,想想,在我们的诗文中,对中国建筑的装饰特点都有过什么样的描写?

明确:“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等等。从这样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中,我们喜欢运用色彩鲜艳的颜色,而这些鲜艳的颜色中,寄托了中国人民对幸福的期盼。

三、中国建筑的文法

1.在学习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所有的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被中国的匠师们所遵守,为中国的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做中国建筑的“文法”(板书:风格手法),下面,我们结合课文57页最后一个自然段,找一找,作者究竟是怎样具体解释中国建筑的“文法”和中国建筑的“词汇”的。(幻灯片展示:理解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我们说它是中国建筑的“文法”;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

2.中国建筑的文法要求我们在建造房屋时遵守一定的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但同时,中国建筑的文法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怎样理解中国建筑文法的灵活性呢?我们结合课文58页第二自然段来理解。

明确:中国建筑的文法在命题上可以有灵活性。

具体体现在运用中国建筑的文法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在理解中国建筑的文法特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样可以使读者生动、形象、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建筑的风格的运用,所以我们在阅读一篇说明文的过程中,要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形象性。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5.“特征”的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

提示:据历史记载,北京和平解放之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他满怀忧患意识地提醒后人:“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中国建筑史》)。我们通过品读这篇小论文,研究透视其中一些关键语词所传递的信息,感受到梁思成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尚的审美境界。

四、总结

中国的建筑,在经历了千年的洗礼后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建筑特征,而每一个民族在自己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风格虽然不同,但解决的本质问题却是相同的,作者把它称作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我们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中体现出的中国的文化,是为了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去体会、继承和发展中国建筑的美,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今天所体会到的一切的美,源于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结构和运用的揣摩和体会。  

五、拓展探究

今天漫步北京街头,“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新址“双Z结构”历历在目,你怎么看待?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用比喻与比较、举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了解生物社会性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快速阅读,准确捕捉并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概括并表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并且能做有个性的阅读评价。

情感目标:了解生物社会性的基本特征,培养珍惜并尊重生命的高尚情感,树立与别人互助合作、融入集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比喻与比较、举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了解生物社会性的基本特征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2.培养快速阅读,准确捕捉并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概括并表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并且能做有个性的阅读评价是本文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概括表述

这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第一部分】借题发挥。提出问题:人类就像群聚的昆虫一样,终日忙忙碌碌,虽然偶尔碰头交流,但却为能脱离生物的属性。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

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唯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

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第二部分】作者指出,很多生物“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思想”;但是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活物,而个体则更像是这个“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

生物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组成巨大的生物”,就显示出非凡的力量。   

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人类虽然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部分】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一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入到群体。

二、探究品味  

1.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

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

类比论证——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

对比论证——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方面做对比比较分析,突出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

举例论证——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抓住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由现象层面到本质特性逐步深化

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

把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

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步调一致的行动,集体协作式的劳动,有目的的行为,互相交换信息等。

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是反思人类行为,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

作者的论述幽默调侃,视角独特,见解独到,议论深刻,给人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3.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 

1)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提示:刺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

2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提示: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是有些为难。

3)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提示: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一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

4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

提示: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智慧的微不足道。

5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提示:以夸张的笔法,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暗中与动物行为混同,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

三、探究主旨,归结理解:

1.让学生补充其他群体活动的生物例证

点拨:大雁、羊群、狒佛等;

2.综观全文,文章探讨生物的社会性,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启示吗?

点拨:课文焦点在于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某些人(如传统生物学者)盲目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警示人类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的危机,强调人类要有反省意识。我们还可以从动物社会行为中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合力发展科学,共创和谐世界。

3、指导学生自己归纳课文语言特点。

点拨:多用修辞,风趣幽默。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生物界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内涵。人类千万不能盲目尊大,要充分认识自身的生存危机,遇到人类种种困境,我们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走出去,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五、布置作业

1.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改写课文写蚂蚁或蜜蜂社会行为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动物的联合智慧(必做);

2.课外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社会性事例(选做)。

板书设计:

生物的社会

生物的社会行为同人类的社会行为极为类似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科普文,本设计力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文本解读中领悟作者的科学人文情怀。但文章为翻译文体,内容有一定的专业性,又是借班上课,能否在三个问题的探讨中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收获,尚待验证。

宇宙的未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科学预言的方法,认识宇宙运动变化的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向。

能力目标:培养快速阅读,准确捕捉并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概括并表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并且能做有个性的阅读评价。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宇宙运动变化的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向,学习作者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执着探索追求真理,勇于面对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学习科学预言的方法,认识宇宙运动变化的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向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2.培养快速阅读,准确概括并表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并且做有个性的阅读评价是本文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概括表述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象。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昼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  

1.概括第一的自然段的内容。

作者开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要想预言将来是非常困难的,预言宇宙的将来尤其困难。

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家执着探索追求真理,勇于面对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

2.研读第二段开始的文字,根据各段相关衔接点划分第二部分,并概括作者的观点。 

回顾人类预言的历史。

古代的巫术。精神恍惚——为了增加神秘色彩——技巧在于解释(唯心、主观、臆断)

近代宗教预言。不断用新的解释来掩饰预言的失败——第三次预言要实现——“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幽默讽刺掩盖预言的谎言)

科学家的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的更可靠些——天气预报——对“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对大脑的工作机制等——还缺乏准确的判断

但是,“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来”,还是可以预言的。

3.研读第三部分,概括内容。

宇宙中的局部运动也许会出现混沌状态,但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的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是可以预测的。

概括说明理由:关键词——因为

宇宙正在高速膨胀,其他星系正在飞速离我们远去。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明了宇宙的膨胀大体上“是平滑的而非混沌的”,因为如果宇宙的膨胀率和平均密度不均匀,来自宇宙各个方向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就不会如此一致。

结论: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过渡到:如果宇宙的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引力吸引将最终使膨胀停止并使宇宙开始重新收缩。宇宙就会坍缩到一个大挤压。“大挤压”和“大爆炸”前的状态相似,“具有无限密度”,“物理定律在这种状态下失效”。 

4.研读第四部分,概括观点。

预言宇宙的未来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 

但是,计算宇宙的平均密度并不容易。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恒星质量加起来,还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即使加上“气体云的质量”,最多达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

但是,我们能不能据此得出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的结论呢?还不能。因为宇宙中还存在许多暗物质,这些暗物质我们肉眼看不见,不能直接观测到。

(呼应上文我们只能对“非常大的尺度下的宇宙未来做可靠的预言,而不能对微小的局部做预言”)

作者指出,根据现在的观测研究,将这些暗物质估算在内,“仍然只达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缩的临界质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十分之一)”。

5.研读第五部分,概括观点。

作者分析了“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的合理性与不确定性,认为人类对未来预言的准确性取决于对宇宙微观变化及规律的观察与认识

二、探究品味  

1.作者讲演的题目是“宇宙的未来”,却先讲了许多历史故事,这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认为这是 “跑题”了还是与话题有关联

引起听众的兴趣——引出话题的作用。

作者敢于讽刺那些古代预言家,正是代表科学界表明了一种自信,因为科学的预言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是可以用科学原理加以说明的。“讲史”是为了“衬今”,不是“跑题”,而是与话题相关的。

2.请分别概括说明“宇宙密度大于临界值与小于临界值”的最终运动状态。

大于临界值:引力吸引将最终使膨胀停止并使宇宙开始重新收缩。宇宙就会坍缩到一个大挤压。大挤压与起始宇宙的大爆炸相当相似。

小于临界值:引力吸引对于减缓膨胀没有任何显著的效应,宇宙将不会坍缩,而会永远膨胀下去。

人类目前能够观测与估算的密度值是临界值的十分之一(百分之十),作者预言宇宙即使会坍缩,也要至少在一百亿年以后才会发生。

3.举出文中几个语言幽默风趣的例子加以分析,体会霍金这位科学大师的演说风格。

品味:“其危险在于,我们毁坏或消灭环境的能力的增长比利用这种能力的智慧的增长快得太多了”

用调侃的预期讽刺人类只只是眼前利益,不惜以牺牲生存环境为代价,却缺乏对未来的科学预见,说明对宇宙的预言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品味:古代女巫“通常是被毒药或火山隙溢出的气体弄得精神恍惚的女人”。

语言夸张带有讽刺意味,把女巫需要借助神秘力量来作“预言”的特点揭露无遗。

品味:讽刺近代宗教预言家时说“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委婉地幽默讽刺这些“末日预言者”掩盖预言的谎言的尴尬。

品味:在反思世界末日会使股票下跌时说:“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

有力地讽刺了有关世界末日的预言给人们精神上造成的恐慌。

品味:“我比其他的末日预言者更占便宜。即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

以预言庆幸自己会逃脱干系的自嘲式的幽默,传达出宇宙“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的重要信息。

三、思维拓展

1.学了本文,你对霍金的科学探究精神有什么深刻的认识,写一段文字表述。

2.你从霍金的观点中对宇宙与人生未来有什么新的认识,写一段文字表述。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