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20年全国及各省市经济财政债务分析报告

2020年全国及各省市经济财政债务分析报告

时间:2021-04-05 09:52:46    下载该word文档

2020年全国及各省市经济财政债务分析报告

摘要: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在一季度大幅收缩,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以及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全国经济运行情况逐季回升,全年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成为全球范围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分区域看,2020年各省市经济总量排名与2019年相比差异不大,东部地区经济总量继续领先,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次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增速方面,受疫情影响,2020年绝大多数省市GDP增速大幅放缓,除西藏、贵州和云南之外,其他省市经济增速均在4%以下,各省市之间经济增速跨度不大;辽宁、内蒙古和湖北经济增速均不超过1%,排名末三位,其中湖北受疫情影响,以-5.0%的增速垫底,成为唯一负增长的省份。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国近半数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下降,其中湖北和天津降幅均超过20%,其他绝大多数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在3%以下。从总量及排名看,除湖北和天津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分别下降4位和5位之外,其他省市排名总体变化不大;东部地区财政收入总量及质量均优于中西部地区,财政自给程度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式分布。

2020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继续回落。分地区看,2020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东、中部地区以及西部经济体量较大的省份。从增速来看,近年来各省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波动较大,2020年多数省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保持增长,仅8个省市出现回落;增幅超过20%的省市有吉林、广东、福建、宁夏、上海、甘肃、江苏和江西,降幅超过30%的省份为青海和天津。

从政府债务情况看,2020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省份,但四川、湖南、贵州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债务规模亦较为突出。从债务压力看,东部省份债务总量虽大,但因财政实力强,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在全国仍处于中后水平,财政收入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尚可,尤其上海、广东、北京、浙江和江苏政府债务压力相对较小;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和东北地区债务压力总体较为突出,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比率超过2倍的省份有12个,包括西部的青海、宁夏、内蒙古、贵州、新疆、云南、甘肃和广西,东北三省以及东部的天津,上述区域政府债务压力相对偏大。

2020年,在政府持续坚持住房不炒的定位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当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小幅回升,但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下降,房地产投资增速亦小幅回落。房企拿地态度趋于谨慎,土地市场总体有所降温,土地购置面积小幅下降。为遏制疫情对房地产行业的负面影响,部分热点城市加大了优质地块供应量,在此助力下,成交地价和溢价率明显上涨,全年土地成交金额增速有所扩大。分地区看,2020年商品房销售额较大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以及西部的四川和重庆;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分布基本与商品房销售额分布相一致,增速则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市场投机需求受到抑制,一二线城市随着政策调控的边际效应减弱以及经历调整后的供应端改善,预计房地产市场将总体趋于平稳;三四线城市则受人口、产业导入不足,而需求存在透支等因素影响,市场将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一、全国及各省市经济数据分析

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在一季度大幅收缩,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以及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全国经济运行情况逐季回升,全年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成为全球范围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分区域看,2020年,各省市经济总量排名与2019年相比差异不大,东部地区经济总量继续领先,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次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增速方面,受疫情影响,2020年绝大多数省市GDP增速大幅放缓,除西藏、贵州和云南之外,其他省市经济增速均在4%以下,各省市之间经济增速跨度不大;辽宁、内蒙古和湖北经济增速均不超过1%,排名末三位,其中湖北受疫情影响,以-5.0%的增速垫底,成为唯一负增长的省份。

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在一季度大幅收缩,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以及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全国经济运行情况逐季回升,全年全国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成为全球范围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经初步核算,2020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增速较2019年下降3.8个百分点。分季度看,2020年第一、二、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6.8%、3.2%、4.9%和6.5%。分产业看,全年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7.78万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3万亿元,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40万亿元,同比增长2.1%。工业方面,2020年我国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7%,增幅相对较高。服务业方面,2020年我国服务业逐步恢复,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好増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从我国31个省市2020年经济总量来看,各省市2020年GDP排名与2019年相比差异不大,其中福建、河北、江西、贵州和新疆2020年GDP排名有所提升,北京、湖北、内蒙古、辽宁以及黑龙江排名相应有所下滑,其他省市排名均无变化。其中,排名前十位的省市中,前六位排名无变化,仍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和四川;湖北因疫情影响后移一位至第8位,福建前移一位至第7位,湖南和上海仍分列第9位和第10位。其他省市中,贵州前移两位至第20位,内蒙古后移两位至第22位;此外,河北、江西和新疆排名均前移一位,分列至第12位、15位和24位,同时北京、辽宁和黑龙江排名均后移一位,分列至第13位、16位和25位。从各区域经济情况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继续保持领先优势,2020年东部地区十省市GDP总量合计占全部省市GDP总量的比重达51.93%,占比较上年提升0.05个百分点;在GDP排名前十位省市中,东部地区共占六席,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包揽前四位,经济总量均超六万亿元;福建、上海、河北、北京GDP总量均在3.5万亿元以上;天津和海南GDP总量相对偏小,分别为1.41万亿元和0.55万亿元。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尚可,2020年中部六省市GDP总量占全部省市GDP总量的比重为21.95%,占比较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其中河南、湖北、湖南经济总量在4万亿元以上,分别位列全国第5、8、9位;安徽、江西和山西经济总量分别为3.87万亿元、2.57万亿元和1.77万亿元,分列全国第11、15和21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较为薄弱,2020年西部十二省市GDP总量占全部省市GDP总量的比重为21.07%,占比较上年提升0.24个百分点;西部各省市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性较大,四川以4.86万亿元的GDP总量位居西部首位、全国第六位,陕西、重庆、云南、广西、贵州、内蒙古和新疆GDP规模均在1-3万亿元之间;位于偏远地区的西藏、青海、宁夏、甘肃经济基础相对薄弱,GDP总量均未超过1万亿元。东北地区经济规模在全国相比仍处于偏后水平,2020年东北三省GDP总量合计占比为5.05%,占比较上年下降0.50个百分点,其中辽宁GDP总量为2.51万亿元,位列全国第16位;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为1.37万亿元和1.23万亿元,分列全国第25位和26位。

从增速来看,受疫情影响,2020年绝大多数省市GDP增速大幅放缓,增速均未超过两位数增长。具体来看,2020年,西藏以7.8%的经济增速位居首位,贵州和云南分别以4.5%和4.0%的增速位列二、三位;其他省市经济增速均在4%以下,各省市间经济增速跨度不大,其中湖北以-5.0%的增速垫底,为唯一负增长的省份。分区域看,西部地区多数省市经济增速相对较高,除陕西、青海和内蒙古经济增速分别为2.2%、1.5%和0.2%之外,其他9省市经济增速均在3%以上;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在全国相比总体处于中后水平,2020年增速低于3%的省市有广东、上海、天津和北京,其他省市经济增速均在3%~4%之间。中部地区六省份中,除河南和湖北经济增速分别为1.3%和-5.0%,其他省份经济增速均在3%~4%之间。东北地区增速仍处于偏后水平,吉林、黑龙江和辽宁GDP增速分别为2.4%、1.0%和0.6%。

二、全国及各省市财政、债务分析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国近半数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下降,其中湖北和天津降幅均超过20%,其他绝大多数省市增速均在3%以下,增速继续呈显著放缓态势。从总量及排名看,除湖北和天津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分别下降4位和5位之外,其他省市排名总体变化不大;东部地区财政收入总量及质量均优于中西部地区,财政自给程度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式分布。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一季度降幅达14.3%,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经济逐步恢复,财政运行情况逐季向好,二季度收入触底回升、降幅收窄至7.4%,三季度由负转正、增长4.7%,四季度持续向好,增长5.5%。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看,根据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9万亿元,同比下降3.9%,增速较上年回落7.7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8万亿元,同比下降7.3%,增速同比回落11.8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01万亿元,同比下降0.9%,增速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为15.43万亿元,同比下降2.3%,增速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主要税种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为5.68万亿元和3.64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9%和2.4%,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36.8%和23.6%。此外,2020年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退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1.45万亿元、1.36万亿元、1.20万亿元和1.16万亿元,其中前三项税种同比分别下降8.1%、17.4%和4.3%,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11.4%。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方面,2020年全国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总额仍保持增长,合计实现税收1.64万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契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分别为0.71万亿元、0.65万亿元和0.28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7%、0.1%和-4.9%。2020年,全国非税收入2.86万亿元,同比下降11.7%。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6万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较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51万亿元,同比下降0.1%,增速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从主要支出方面看,民生保障仍是重点支出领域,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属最主要支出领域,支出规模分别为3.63万亿元、3.26万亿元、1.99万亿元、2.39万亿元和1.92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4%、10.9%、-20.0%、4.4%和15.2%。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近半数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下降。从排名来看,除湖北和天津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分别下降4位和5位、分列至第14位和21位之外,其他省市排名总体变化不大。其中,浙江和上海排名互换分列第3位和4位,贵州和广西排名互换分列第22位和23位;此外,受湖北排位下降影响,安徽、福建、湖南和辽宁各前移1位,分列第10-13位;受天津排位下降影响,山西、陕西和内蒙古各前移1位,分列第16位、17位和20位,云南前移2位至第18位,其他省市排名均无变化。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的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和北京6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仍位居前六位,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过5000亿元,大幅领先于其他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占全国各省市合计的48.26%,占比较上年提升0.76个百分点;河北和福建规模次之,分别为3826亿元和3079亿元;天津和海南实力偏弱,分别为1923亿元和816亿元。中部6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在2200-4200亿元之间,总量排名在第8至16位之间。西部地区财力整体较弱,除四川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258亿元、排名在第七位之外,其他省市排名均在第17位之后,其中西藏、青海、宁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不足500亿元,排名垫底。东北地区财力亦处于全国中后水平,辽宁、黑龙江和吉林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656亿元、1153亿元和1085亿元,分列第13位、25位和26位。从增速来看,2019年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2020年受疫情影响,多数省市近两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呈显著放缓态势,且2020年近半数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下降。其中,青海和四川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位列全国前两位,分别为5.6%和4.6%;增速在2%-3%之间的有江苏、浙江、甘肃、河南、河北、广东和云南7个省份。14个增速下降的省市中,湖北和天津降幅最大,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分别达25.9%和20.2%;此外,降幅超过5%的省市还有黑龙江、新疆、北京和广西;吉林和山西降幅分别为2.9%和2.2%。除上述省市外,其他省市增速变动不大,变动幅度均在正负两个百分点之间。

从财政收入质量情况看,东部地区财政收入质量优于中西部地区。2020年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其中,税收比率超过80%的有4个省市,均系位于东部地区的浙江、北京、上海和江苏;处于70%-80%之间的省市有12个,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分别为4个、2个、3个和3个;税收比率低于70%的有14个省市,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2个、4个和8个。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覆盖程度看,各省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基本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式分布;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在50%以上的8个省市均在东部地区,分别为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天津、福建和山东,其中上海和北京该比率超过80%,广东和浙江该比率超过70%。其他省市该比率均在50%以下,其中湖北、宁夏、广西、新疆、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和西藏该比率均不足30%,除湖北外,其他省份均位于西部和东北地区,财政自给程度差。

2020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继续回落。分地区看,2020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东、中部地区以及西部经济体量较大的省份。从增速来看,近年来各省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波动较大,2020年多数省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保持增长,仅8个省市出现回落;增幅超过20%的省市有吉林、广东、福建、宁夏、上海、甘肃、江苏和江西,降幅超过30%的省份为青海和天津。

2020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继续回落,当年全国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0.36万亿元,同比下降11.8%,增速较上年回落11.9个百分点;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8.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较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较上年提升4.5个百分点。同期,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11.80万亿元,同比增长28.8%,增速同比提升15.4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0.27万亿元,同比下降12.8%;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11.53万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增长1.0%。

从全国各省市政府性基金收入看,2020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东、中部地区以及西部经济体量较大的省份,基金收入超过3000亿元的省市有13个,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7个、5个和1个。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仍保持领先,上述省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超过7000亿元,其中江苏和浙江均超过万亿元;中部地区除山西规模较小之外,其他5省差距不大,均在3000-4000亿元之间;西部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总体偏小,其中四川以4767亿元的规模位列西部第一、全国第5位,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和西藏均未超过千亿元,其中青海、宁夏和西藏均不足200亿元,排名垫底。从增速来看,近年来各省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波动较大,2020年多数省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保持增长,仅8个省市出现回落。具体来看,东部地区除天津和河北分别下降36.26%和4.73%之外,东部其他省市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广东、福建、上海和江苏增速超过20%。中西部地区增幅较高的省份有宁夏、甘肃和江西,增速在20%以上;青海同比降幅为23.77%,河南、湖北、安徽、山西和云南降幅不超过10%。东北地区吉林同比增幅最高,达53.51%,黑龙江和辽宁分别增长16.44%和8.85%。

2020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省份,但四川、湖南、贵州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债务规模亦较为突出。从债务压力看,东部省份债务总量虽大,但因财政实力强,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在全国仍处于中后水平,财政收入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尚可,尤其上海、广东、北京、浙江和江苏政府债务压力相对较小;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和东北地区债务压力总体较为突出,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比率超过2倍的省份有12个,包括西部的青海、宁夏、内蒙古、贵州、新疆、云南、甘肃和广西、东北三省以及东部的天津,上述区域政府债务压力相对偏大。

截至2020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5.66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2.74万亿元,专项债务12.92万亿元;政府债券形式存量债务25.49万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债务0.18万亿元。从各省市政府债务规模看,除部分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债务规模较大之外,四川、湖南、贵州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债务规模亦较为突出。具体来看,2020年末政府债务余额超过1万亿元的省份有江苏、山东、广东、浙江、四川、湖南、河北、贵州和湖北9个,其中河北、贵州和湖北政府债务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河南、安徽、云南、辽宁、福建和内蒙古政府债务余额在8千-1万亿元之间;政府债务规模较小的省份主要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2020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不足5千亿元的省份有山西、甘肃、海南、青海、宁夏和西藏,其中西藏仅375亿元。以2020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进行比较,东部省份债务总量虽大,但因财政实力强,该比率在全国降序排列中处于中后水平,财政收入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较好;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和东北地区债务压力较为突出。具体来看,2020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比率超过3倍的省份为青海、黑龙江、宁夏和内蒙古,均位于西部和东北地区。该比率在2-3倍之间的省市有8个,分别为西部的贵州、新疆、云南、甘肃和广西,东北的吉林和辽宁,以及东部的天津。该比率小于1倍的省市有5个,均位于东部地区,分别为江苏、浙江、北京、广东和上海,上述省市财政收入可覆盖政府债务余额,政府债务压力相对较小。

三、全国及各省市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分析

2020年,在政府持续“坚持住房不炒”的定位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当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小幅回升,但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下降,房地产投资增速亦小幅回落。房企拿地态度趋于谨慎,土地市场总体有所降温,土地购置面积小幅下降。为遏制疫情对房地产行业的负面影响,部分热点城市加大了优质地块供应量,在此助力下,成交地价和溢价率明显上涨,全年土地成交金额增速有所扩大。

分地区看,2020年商品房销售额较大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以及西部的四川和重庆;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分布基本与商品房销售额分布相一致,增速则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市场投机需求受到抑制,一二线城市随着政策调控的边际效应减弱以及经历调整后的供应端改善,预计房地产市场将总体趋于平稳;三四线城市则受人口、产业导入不足,而需求存在透支等因素影响,市场将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2020年,在政府持续“坚持住房不炒”的定位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保持相对稳定。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小幅回升,全年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17.61亿平方米,同比小幅增长2.6%,增速较上年回升2.7个百分点;商品房价格增速仍快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全年商品房累计销售额17.3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年提升2.2个百分点。在调控主基调下,2020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回落,当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22.4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增速较上年回落9.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亦小幅回落,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较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近年来,受调控政策趋严、融资渠道收紧等因素影响,房企拿地态度趋于谨慎,土地市场总体有所降温,近两年土地购置面积均有所下降。2020年,为遏制疫情对房地产行业的负面影响,部分热点城市加大了优质地块供应量,在此助力下,房企拿地积极性得到提升,成交地价和溢价率上涨明显,全年土地成交金额增速有所扩大。2020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2.5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1%,降幅较上年收窄10.3个百分点;当年全国土地成交总价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同比提升26.1个百分点。

从各省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看,2020年商品房销售额较大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以及西部的四川和重庆,商品房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的省市有13个,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6个、5个和2个,其中东部地区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包揽前四,销售额均超过1万亿元;四川、河南系人口大省,商品房销售额亦较高,分别以1.04万亿元和0.94万亿元的规模分列第4、5位;福建、安徽、湖北和上海销售额在6-8千亿元之间,湖南、江西、重庆在5-6千亿元之间。商品房销售额规模较小的省份仍主要在西部和东北,其中新疆、黑龙江、宁夏、青海、西藏规模均在1千亿元左右及以下。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看,2020年各省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总量分布基本与商品房销售额分布相一致;增速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其中西藏和新疆分别以27.7%和17.4%的增速位列前两位;增速超过10%的省份还有贵州、内蒙古、陕西、四川、上海、吉林和山西7地,多数省份位于西部地区;出现负增长的省市有3个,为重庆、湖北和天津,增速分别为-2.0%、-4.4%和-4.4%。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市场投机需求受到抑制,预计一二线城市随着政策调控的边际效应减弱以及经历调整后的供应端改善,房地产市场将总体趋于平稳;三四线城市则受人口、产业导入不足,而需求存在透支等因素影响,市场仍将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