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课前预习】
1.地球表面的_71%_是海洋,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_96.5%_,海洋水不能直接饮用,因
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_3.5%_,其中淡
水只有_2.5%_,且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___冰川和深层地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_0.3%_,占所有水量的0.0075%

2.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株植物中的不同部分

的含水量差异也很大
3.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__60%左右,但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含水量不同。成年人由于
通过排尿呼吸出汗会失去一定的水分,为了保证健康,我们每天至少应该饮水_2-2.5_L
【课堂学习】
1渔民出海时遇淡水用完应该(D
A.立即返航B.吃海水C.用海水制淡水D.吃鱼等海生动物
解析:人类生存需要饮用淡水,饮用咸水(如海水)会使人的生理机能失调,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B错。如果能够轻易地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渔民出海时也就不需要储备淡水,故C也错。民出海作业都不是在海岸线附近,有时航程达几天几夜,返航取水既有时间问题,又影响海上作业,因此A也错。海洋动植物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们体内丰富的水却是淡水,这主要是由它们自身的生理机能决定的。故应选D
2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为什么说地球上还缺水呢?
解析:尽管地球水域广阔,但能供我们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所所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充裕,还不到总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许多地方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所以科学家们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可见节约水的重要性。【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水是(DA.海洋水B.湖泊水C.河流水D.冰川水2.当今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C
A.江河水、湖泊水、地下水B.江河水、湖泊水、冰川水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饮用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能饮用C.海水呈蓝色,湖水呈绿色,因此水具有各种颜色D.地球表面的34是水
4.世界上的淡水主要消耗在(C
A.工业生产上B.生活用水中C.农业生产中D.交通运输上5.下列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DA.人体B.黄瓜C.水稻D.水母6.在地球的水量中,陆地水所占比例为(B



A96.5%B3.5%C2.5%D0.3%能力提升
C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7.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水汽含量的多少A水的物理性质B水的化学性质C的空间分布D
8.植物体含水量最多的部分是(CA.茎D.风干的种子叶C.顶芽B.B联合国将“世界水日”定在(9.D日.5422B12日.3月日C453A10.)下列事例不能直接证明大气中含有水的是(BD.C.空调管有水流出下雨下雪B.A露置的饼干潮了河水结冰了创新探究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1

—⑴在图11所示的水圈的各种水体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A.B.
陆地水海洋水
地下淡水D.E.冰川水海洋水为水圈的主体,⑵在上述各种水体中,冰川水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一)【课前预习】
3

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kg/m__,读做“__千克

每立方米__
33
2.水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纯水在4时密度最大,是1×10千克/米,
33
1/厘米,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10千克
3.测定物质密度的原理是__ρ=m/V_。实验中,需要用_天平_测出物体的质量,用_量筒_测出物体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课堂学习】
例1100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后,则(D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解析:质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不变的,而密度是物质特性之一,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100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增大,水的密度就减少,因此可知ABC都不对,故应选D【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33

1200毫升=__200__厘米(20.3=__300__分米(310=__0.01_千克;
333

440=__40000__千克57.8/厘米=7.8×10千克/
2.从一瓶100毫升盐水中取出10毫升,剩下的盐水和取出的盐水的密度之比是(DA.91B.19C.101D.11
3.一段铜丝拉断成两段铜丝后,每一段铜丝的质量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铜丝的密度__不变__



4.一个较深的池塘,水面结冰了,在封冻的冰面下水中仍有鱼儿在游动,这是因为在池塘底部的水温仍能保持在(B
D.10C.8B.4A.0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在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纯净水的密度,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5A的操作步骤是(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A.烧杯中的部分水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出部分水后的烧杯质量C.能力提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A6.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7.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的原因是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A.水缸里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B.水缸里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C.水缸里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D.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实验时,8.为了研究水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测出水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质量/
33
体积(g/cm体积(物质实验次数cm质量(g111010120220133030
_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则可归纳出的结论是、23(1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_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2分析上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定值__创新探究9.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⑴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的。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__正确_然后150g,⑵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读出量筒中花生油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__手直接拿砝码_。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3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二)第二节
【课前预习】升华物质的三态变化:1.熔化()汽化凝固、其中熔化、汽化、



升华是吸热的,固体液体气体凝固()液化凝华(.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凝华、液化是放热的。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晶体非晶体两类,二者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和2.固体分则没有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出现特殊的固液并存状态,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而温度不变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课堂学习】
1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质量增多B.冰德质量增多
C.水和冰的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由于房间的温度和水的温度都只有0℃,冰块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因此水和冰的质量保持不变,正确答案是C


【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如右图所示,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B.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C.乙是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D.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是因为(C


A.冰的温度降低,达不到熔点,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B.房间的温度太低,冰不能吸热,所以冰不再熔化
C.房间与冰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则冰不再熔化D.冰和水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则冰不再熔化
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C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4.冬天北方地区常用地窖储藏大白菜,同时地窖中央又常放有几桶水,这样做可以防止大白菜冻坏,其理由(B
A.水具有防止大白菜冻坏的功能B.水结冰时会放热,防止大白菜冻坏



C.水结冰时会吸热,防止大白菜冻坏D.水蒸发时会放热,防止大白菜冻坏5.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40℃的水银是___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_酒精_(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6.右图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熔化以及熔化后的图像,试回答:
1)这种物质的熔点是0,该物质是2)物质的熔化过程是图像的BC段。此过程中要热,温度不变
3)物质在BC段呈固液并存状态;能力提升


7.1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C段是气态CD海波在B.段没有吸热BC海波在A.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C.海波的熔点是48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放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里,那么过一段时间后,8.-50℃的水和B℃的一块冰混合后,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B.部分水凝固,水的质量减少A.部分冰熔化,冰的质量减少冰和水的质量均保持不变
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C.D.是非晶体的溶解曲线。_9._如图是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



时间图象,其中B
固液共存_4512_该物质处在℃,分钟时,在另一种物质的熔点大约是__状态。创新探究
10.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24温度/98918582797979797571676461
1)该物质__晶体(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2)在第10min该物质的状态是_固液共存态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3)在8min~14min__热过程(选填“吸”或“放”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三)【课前预习】1汽化蒸沸两种形式2.蒸沸
响相同都现象,都
发快不发生部位液体表面表面和内部慢的同发生条件任何温度达到沸点并吸热
因素点温度变化液体及周围温度下降温度不变程度较平和较激烈
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课堂学习】
1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CA.人体周围的温度降低了B.扇出来的风温度很低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液蒸发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
解析:扇扇子可以使空气流动产生风,由于流动的空气与环境的空气温度相同,所以B选项不正确。夏天室温与人的体温接近,所以A选项不正确。人在夏天容易出汗,流动的空气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而蒸发要吸热,故人体温度降低,C选项正确。2下列现象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D
A.烧开水时壶嘴冒的“白气”B.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头变模糊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解析:壶嘴冒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洗澡时,浴室内的镜子变模糊是由于热的水蒸气遇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露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BC都是液化现象。滴水成冰是水遇冷凝固成冰,属于凝固现象,故选择D
【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的是(A
A.灯泡的灯丝用久后比新时细B.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D.新鲜白菜会慢慢干瘪
2.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的附近会冒白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CA.冰箱里的冰升华形成白气B白气是冰箱里放出的水蒸气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白气是冰箱里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3.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玻璃镜面变得模糊,过了一段时间,玻璃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变模糊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液化D.汽化4.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B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5.牙科医生在检查牙齿时,常用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要将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C
A.防止细菌感染B.较热的小镜子能起到治疗牙病的作用C.防止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D.较热的小镜子能促使牙齿上的水分汽化
6.市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确的是(B
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7.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于是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B.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C.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D.能力提升



如右图所示,8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试管内盛有乙甲实验中烧杯内盛有水,
若对烧杯底部继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B盛的液体是(D.水或酒精煤油水A.B.酒精C.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时,9.当室内温度为20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基本反映C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是(.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


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汗”出在玻璃窗.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出汗”10“汗”③上室内的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汗”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④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其正确的是(AA.①④B.①③C.D.③④②④,我们叫它热棒。如图所示2米的铁棒(11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

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
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②变。“制冷机”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成了液态氨,A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②汽化②液化A①汽化B①液化②凝华C升华②液化D①升华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ABCD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12C(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创新探究

A13.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中,试管,有水珠A放在装水
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你看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水蒸气液化要放热温度计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
次水的温度,得.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每隔1分钟记录113到下表数据:







98(答案:1)在上表中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字。98
)在所给方格图中建立“温度—时间”关系图(横轴代表时间,纵(2(略)轴代表温度)时水面的气压3)根据上述信息可知水的沸点是98。原因是比标准大气压低
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四)第二节
【课前预习】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1.使陆地上的淡水得以补充的、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2.地球上的水在海洋陆地。循环。水循环动力来自太阳辐射能海陆间【课堂学习】
1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C
A.夏天自来水管上“出汗”B.吃冰棒的过程冬天的早晨出现的雾D.冬天瓦上出现的霜C.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管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夏天,自来水管温度较低,解析:附着在管上,好像管“出汗”了,是液化现象;吃冰棒时,固态的冰熔化成液态的水,是熔冬天早晨的雾,冬天瓦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化现象;C是晚上空气中较多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正确答案为【课后提高】基础巩固市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1.)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D.升华A.熔化B.凝华C.汽化D2.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C

先汽化后液化先凝华后升华B.先蒸发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D.A.

B3.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B.海陆间循环C.内陆循环D.大洋循环A.海上内循环封闭的烧瓶中插有小树枝。烧瓶的底部放了一些樟脑球粉末,用酒精灯给烧瓶微微加热,4.这一过程所包含的物态停止加热冷却后,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B)变化有:升华和凝华C.熔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D.A.熔化和凝固;B.而使空气中的水蒸霜是由于气温较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这说明: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气发生凝华现象而形成的;雪是熔化时需要能力提升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露是小冰晶熔化成的小水滴A.雪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D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B7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A.肉中的水会结冰B.肉中的水会蒸发C.肉中的冰会熔化D
(8.在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室外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表面会出现冰花A.



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D.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的“白气”C.
(B9.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陆地上的水可以以直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
B.固态的冰川不参与水循环空气中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转化为固态、液态的水降落到地表或海洋C.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使得地球上的水、大气、D.过水循环,类生存的自然界
A10.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A.D.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C.创新探究℃,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1514日,阴天,气温约为200911.据《北方晚报》报道:年,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丘上覆盖着约沙地。这一现象令地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雪升华后不见了1()这雪为什么不见了?请提出你的看法摄氏度,雪不可能熔化(没有15当时气温为零下)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的原因2(.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到达熔点);另外地上是干爽的,没有水迹,说明雪未经过熔化12.看图回答:

写出水循环的环节:(1海水蒸发_____③②大气水输送__
__降水__地下径流_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太阳辐射能_
(3海洋水和陆地水通过_海陆间循环_的途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三节水是常用的溶剂(一)【课前预习】
1.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__均一___稳定__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是由_溶质__溶剂_组成的。一般溶剂必须是液体,而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悬浊液是_固体小颗粒_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乳浊液是_液体小液滴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它们与溶液的区别: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课堂学习】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B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凡是溶液一定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解析: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中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无水酒精、纯水都是液体,但它们不是溶液。溶液的外观特征只有两点,即均一和稳定。溶液的颜色有各种各样,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碘酒是棕色的。所以C中把无色作为溶液的共同特征是错误的。我们接触到的溶液中的溶剂一般是水,但不能认为只有水才能做溶剂。例如酒精、汽油也都是常见的溶剂。正确答案是B



【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C
A.冰水B.牛奶C.碘酒D.石灰浆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溶液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B.溶液应该是无色透明的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D.煤油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3.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D
A.都是浑浊的B.都是均匀的C.都是稳定的D.都是混合物4.下列属于悬浊液的是(B
A.油滴在水中B.泥土跟水混合C.高锰酸钾溶于水中D.牛奶5.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
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
6.将少量的(1菜油(2(3味精(4胡椒粉(5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4(填编号)形成溶液。3()2形成乳浊液,1形成悬浊液,5(.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能力提高B47.下列与人密切相关的种液体中,属于溶液的(
BA“伊利”纯牛奶.“娃哈哈”矿泉水C.血液黄河水水DD8.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面粉与水C.D.食盐与水B.A.植物油与水碘与酒精D克,克食盐溶液放在蒸发皿内,9.20加热蒸干后,得到食盐4则其溶剂水的质量是(
16DC20克.BA24克.4在学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后,小明还有点疑问,回家后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少量的食10中层和下层的溶液的味道,静置一个小时后,盐溶解在凉开水中,小明用吸管分别尝了上层、溶液时均一稳定的各层一样咸这个实验说明了你觉得小明会感觉到。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11.酒精___(1“茅台”白酒:溶质是,溶剂是___食盐__,溶剂是生理盐水:溶质是___(2(3碘酒:溶质是__,溶剂是_酒精_
(4高锰酸钾溶液:溶质是_高锰酸钾_,溶剂是__创新探究
12.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后,老师的提问及同学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1以上三位同学中能够正确描述溶液特征的是李佳同学。老师接着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王华回答:“不溶于水的物质能溶于其它溶剂吗?李佳回答:“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2如果用实验回答王华的问题,则应该选择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酒精第三节水是常用的溶剂(二)【课前预习】
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硝酸钾溶于水要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



钠溶于水时,要放热,温度升高


2.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加溶剂、升温4.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种物质而言,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课堂学习】
1为什么在描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候,一定要强调“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某种溶质”?、剂”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解析:因为在一定温度下的某溶剂中,溶质已经不能再溶解了,但是对它加热后,溶质还能继续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已经饱和的溶液,如果继续加水,溶质又可以继续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种物质,但是它还能溶解其他的溶质。所以,在描述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时,一定要强调“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某种溶质”【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
C.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B
A.很浓的溶液B.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C.含100克水的溶液D.含100克该物质的溶液
3.一定温度下,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剂;④增加溶质。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BA.只有①B.只有④C.①④D.③④
4.搅拌可加速溶解,实验室里常用来搅拌的仪器是(BA.药匙B.玻璃棒C.温度计D.滴管
5.下列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DA.试管直立,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向试管口倒入B.试管倾斜,把盛有固体药品的药匙从试管口倒入C.试管直立,把盛有固体药品的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D.试管横放,把盛有固体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6.下列哪种物质溶于水,温度下降(BA.氢氧化钠B.硝酸铵C.生石灰D.氯化钠



7.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是(C
A.一定是浓溶液B.降温后一定还是饱和溶液C.析出晶体后仍为饱和溶液D.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
8.现有一杯底部尚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溶液,在给烧杯加热或加水的条件下,原来未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这时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这说明,在改变条件的情况
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在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应强调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两个涵义时,条件,否则就会失去意义。


9.取用固体药品时,当药品是块状时,可用__镊子__取用;取少量粉末状或小粒固体试剂时,
用干净的__药匙_,或用_纸槽_代替。
能力提升
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某温度下,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

C.某温度下,从一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取出一半,则这半杯溶液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有一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1.下列方法中,可用来检验某种溶质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的是(D再加入该溶质D.再加少量溶剂C.将溶液适当冷却B.将溶液适当加热A.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C12.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A.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还是饱和的C.D.某溶液冷却到一定温度,能析出晶体,就可证明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某温度下,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欲使其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取的措施不当的13.AD.加入硝酸钠晶体降低溶液的温度A.用滤纸吸去一部分水B.蒸发掉一部分水C.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14.D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C.A.生石灰B.氢氧化钠食盐D.硝酸铵创新探究。下列概念间的关15.的从属关系”M属于N2可表示MN的并列关系”图可表示“图1所示关系的是(A3系符合图

ZXY
溶剂溶液A.溶质溶液乳浊液悬浊液B.

蒸发C.液化沸腾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D.浓溶液




.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16饱和KNO。小军同学钾溶液,
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3溶液和晶体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其他合理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也可)三节水是常用的溶剂(三)【课前预习】影响因素有温度、压强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我们用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由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即在一定温度物质在100g中达到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表示20℃时,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食盐36g
2.溶解度曲线是反映物质的溶解度温度变化的情况。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①曲线较陡代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如硝酸钾。②曲线平缓代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
2)极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3.结晶的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蒸发结晶法(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课堂学习】
1下列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克;30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0℃时,烧杯中的水最多溶有502(.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3)在60℃时,100克水中溶有75克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克;46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110克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10解析:以上四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在每种描述中都忽略了溶解度概念中的某一要素。1中忽略了在一定的温度下这一条件;2)中忽略了应在100克溶剂即一定量溶剂这一条件;3中忽略了溶液应达到饱和状态这一条件;4)中忽略了固体溶解度的单位这一条件。【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相同质量的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多而快,说明了蔗糖的溶解能力(DA.与热水和冷水的性质有关B.与热水和冷水的质量有关C.与蔗糖的性质有关D.与热水和冷水的温度有关
2.已知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则在20℃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下列质量关系成立的是(B
A.溶质:溶剂=1:4B.溶质:溶液=1:6C.溶质:溶液=5:6D.溶剂:溶质=2:33.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80克,这表明(DA.100克水中,可以溶解80克硝酸钠B.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80克硝酸钠C.10℃时,100克水中可以溶解80克硝酸钠D.1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80克硝酸钠4.固体溶解度曲线图上任意一点表示(C



A.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的克数B.该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克数C.该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克数D.无任何意义5.在一定温度时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质的溶解度(C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一定变
6.MN两种物质,20℃时20克水最多溶解5M6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10NMN的溶解度大小是(D


M=ND.无法比较M>NBMAC7.右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都不是易溶物质B.MNA.20℃时,M的溶解度大N的溶解度均为饱和溶液、NN的溶解度相等D.阴影处MC.P点表示t℃时M能力提高(C,克食盐与N克水混合振荡形成的溶液质量是8.M(M+NgD.无法判断(M+NgB.一定小于(M+NgC.等于或小于A.一定等于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BCA9.右图为、

C误的是(40g
B物质的溶解度为At℃时,C﹥﹥B℃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tA的不
1
2
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CC.要将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要使D

如图所示为某固体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0.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60/100克(或__1()6060水)℃,那么会℃降到80802℃时,有一杯该固体的饱和溶液,如果只让它的温度从)60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看到的现象是____360℃时将10克该物质溶于25克水中,那么所得到溶液是_不饱和_溶液(填“饱和”图12或“不饱和”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升高温度(或加入丙物质、恒温蒸发溶剂等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创新探究
12.以下图示中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丁图表示氯化钠在某有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将甲图分别与上述其它曲线对比,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丁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剂的种类(或溶剂的性质)2由甲、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或溶质的性质)因此欲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方法。
3由甲、乙得出:当横坐标单位刻度长短不变时,纵坐标单位刻度长短的变化也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陡斜程度。第四节水的组成【课前预习】
1.在水电解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产生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产生氢气可以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它们的体积之比12由此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在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强水的导电性通电
2.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
3.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纯度【课堂学习】
1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解析:物质的组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从宏观看,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不是由微观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从微观看,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的答案应为C【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C.能反映水的化学性质的变化是1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D.水结冰.水蒸发B.水沸腾C.水电解A2.电解水的实验中,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目的是(A
A增强水的导电性B稀硫酸能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使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更加纯净.使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不发生反应DB3.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1.阳极产生的气体与阴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A.两极同时有气泡产生BD.阳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阴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C4根据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水是不纯净的A.

20毫升氢气,正极产生毫B.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中包含着氢气和氧气C.
升氧气D.负极产生了10中产氢气气体,中产生的是.右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5AB生是氧气气体,它们体积之比为AB=21证明B中气体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到复燃能力提升
7.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C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8.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试管a中的气体是HB.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
2
C.产生的HO的质量比为2:1
22

通电
?O??O?2H??2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222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氢气在任何时候都能安静的燃烧A如果氢气中有空气混入,则点燃后一定会发生爆炸B时,点燃氢气就会发生爆炸C如果混入空气中的氢气体积占总体积的4%--74.2%在自然界中只有氢气与空气混合并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时,点燃混合气体才会爆炸D年十大科技突破,其中“在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这200410.《科学》杂志评出A一科技突破与下列关于水的说法联系最密切的是(
.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生命的孕育和维持需要水BAD.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化合物C




创新探究小华与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没有水,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11.他们进行
水电解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据图可以得出:电源的左侧为负极______1__1O2的体积比是2__2电解水生成的H2(其他合理也可)___3_右侧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第五节检验水的存在【课前预习】蓝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白色1(检验水存在的方法:1.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水合硫酸铜硫酸铜+CuSOHOCuO·5HO
2424
白色蓝色2蓝色的无水氯化钴遇到水会变成红色氯化钴+水合氯化钴
CoClHOCoCl·6HO
2222


蓝色红色
【课堂学习】
1在密封的袋装食品袋内,常用一小包干燥剂,一般是硅胶内加入少量的氯化钴,如果拆开食品袋后发现硅胶全变成红色,则说明(A
A.食品袋内有较多的分水B.食品袋内没有任何水分C.食品一定变质无法食用D.以上各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蓝色的无水氯化钴遇到水会变成红色,题中食品袋中的氯化钴加入干燥的硅胶中后,硅胶全变成了红色慢说名食品装中含水量较多,故A项是正确的。B项是错误的,C项无法确定能否食用,D项不正确。【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市场上买来的无水酒精是否含有水份,可用下列哪种物质检验(BA.水合硫酸铜B.白色硫酸铜C.水合氯化钴D.以上都是
2.用饱和氯化钴溶液制成的指示纸,在空气湿度大的时候,指示纸呈现的颜色(CA.无色B.蓝色C.红色D.白色
3.检验水的存在,可用色的无水硫酸铜,加水后变成色,也可用色的无水氯


能力提升
化钴,加水后变成色。
4.公路旁有许多加油站,其中极少数违法经营者往汽油或柴油中加入水,谋取暴利。请你设计一个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水的探究实验,帮助消费者揭穿违法经营者的骗人伎俩。
答案:取少量汽油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或蓝色的无水氯化钴,若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或蓝色的无水氯化钴变成红色,则说明汽油中含有水分。第六节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前预习】
1.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的1/4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时间分配不均匀



2.水体污染是指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并且造成了危害

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课堂学习】例1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我国水资源丰富,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第六位;

B.河流水、淡水湖泊及沼泽土壤中的水占了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外分布比较均匀;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解析:地球上的淡水储量仅占总水量的2.5%而目前难以利用的淡水则占了99.7%余下的0.3%才是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而这些淡水资料从总体上来说仅占地球总量水的十其他地区分布也极不不仅沙漠地区稀少,而目前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万分之七左右。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平衡。如美国夏威夷州考爱岛的威阿利山,每年雨天达到350天,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却小于200毫米。因此本题答案是D【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A
A.南多北少,东多西少B.南多北少,西多东少C.北多南少,东多西少D.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2.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纷纷出台措施,禁止含磷洗衣粉在市场上出售。这项政策的目的是(CA.防止大气污染B.减少重金属对水体造成的污染C.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D.以上都是这项政策的目的3.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CA.工业废物的任意排放B.大量推广农药、化肥C.植树造林、修建水库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4.下列对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我国有丰富的水资源,因此不会发生缺水危机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C.水是最常用的一种溶剂D.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5.下列举措不是为了节约用水的是D
A.用喷灌的方式给草坪浇水B.控制抽水马桶水箱的大小C.西北地区禁用自来水洗车D.建造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6.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赤潮是水体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的缘故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7.泉城济南,景色秀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保护环境的倡导不相符的是C①污水排入大明湖②随意丢弃方便袋③植树种花搞绿化④禁用含磷洗衣粉⑤护城河旁烧垃圾
A.只有①⑤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⑤D.只有③④能力提升
8.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的分布规律是(A
A.夏多冬少B.西多北少C.冬多夏少D.西多东少
9.今年,我市旱情比较严重,水资源紧缺。有关部门呼吁,人人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下列节水措施中不正确的是(DA.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B.推广使用节水龙头C.工业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D.少喝水,不洗澡
10.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D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11.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淘米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水浇花(合理答案均可第一章章末测试(时间:45总分:10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渗透在人类生存发展的方方面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湖泊,汹涌澎湃的广阔大海,峻峭陡直的南极冰川,多姿多彩的水世界丰富了环境。地球上的水的存在状态有(D
A.固态B.液态C.气态D.以上三态都有2.以下现象不能说明大气中有水的是(B
A.夏天自来水水管上有小水滴滴下B.放久的食物风干了C.夏天从冰箱里拿出雪糕,会发现雪糕上冒“白气”D.冬天室内的玻璃窗上蒙有一层小水珠
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B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
4.冬天教室里人很多,时间一长往往会在玻璃窗的玻璃内表面覆盖一层水。这是由于水的下列哪个过程造成的(B
A.蒸发B.液化C.熔化D.升华5.取用块状固体药品,通常用(A
A.镊子B.药匙C.纸槽D.用手拿6.将在酒精中的温度计抽出来,它的示数将(DA.一直升高B.一直下降C.先升高后降低D.先下降在升高
7现有一组物质:汽水、酒精溶液、碘酒。下列物质中可以和此组物质归为一类的是(CA.黄河水B.蒸馏水C.食盐水D.冰水混合物8.关于升华和凝华的说法正确的是(DA.升华和凝华都需要吸热B.升华和凝华都放热C.霜是水蒸气液化而来的
D.箱子里的樟脑球,时间一长变小了,这是樟脑球升华的结果9.比较一杯盐水中各部分的咸淡,正确的是(CA.上面最咸,下面最淡B.上面最淡,下面最咸
C.各部分咸味一样D.可能一样咸,也可能某部分较咸





10.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面,希望牛奶不会很快变质,这种做法(CA.错误。包着湿毛巾反而使牛奶更难散热,使牛奶更易变质B.无意义。因为毛巾和牛奶的温度相同,不能防止牛奶变质
C.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从牛奶瓶吸热,有降温的作用,使牛奶不易变质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一杯水,倒去一半,剩下的水(A
A.密度不变,质量、体积减半B.密度、质量、体积都不变C.密度、质量、体积均减半D.密度、质量不变,体积减半12.渔民在海上作业,遇到淡水用完最好怎么办(DA.喝海水B.赶快返航C.将海水蒸馏成淡水D.吃海生动物得到水
13.目前有些厕所安装了热风干手机,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D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B.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北方严冬季节,连续几天晴天,湿衣服晾出去后会立即结冰,但过几天后衣服也会干,14)这种现象是(C
蒸发C.升华D.凝华汽化A.B.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均为吸热的是(C15A.熔化,液化,汽化液化,汽化,升华B.凝固,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D.C.
.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16盆放在房子里,两盆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B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C.D.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知道。17.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B.沸腾时需用吸热,而蒸发时不一定要吸热C.蒸发和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D..欲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达到饱和,可采取的措施是(A18增加溶质B.增加溶剂A.D.加入同温度的氯化钾饱和溶液C.升高温度19.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最活跃的地区是(CA.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长江、黄河的发源地D.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C.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D20.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B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D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二.填空题(,40每空2分它们仅占地球上淡水资源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中,21.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
冰川和而绝大多数的淡水存在于岩层深处的地下水的中,0.3%人类难以利用。
333

224℃时,水的密度是1.0×10千克/米,它表示的含义是4℃时,1米的水,
3
它的质量是1.0×10千克
23.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



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_蒸发_(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


24.做电解水的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_导电性__性。端(正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氧气___,左端(负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氢气,电解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组成的。____氢氧元素__电解水说明水是由。__氧气+—→氢气____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无水硫酸25.检验我们使用的酒精灯中的酒精是否含有水,可以取少量酒精于试管中,加入+后变蓝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合硫酸硫酸铜,引起藻类等水26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流入大量的污水(含丰富的氮、磷、钾)后使
生植物过度繁殖,从而使水体出现缺氧状态,导致鱼类等

水生动物大量死亡。
27.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你从中获得的信息有:__t1℃时,ab的溶解度相同__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__(其他合理也可)28.氢氧化钠溶于水要放出热量,而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说明物质在溶于水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


29.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液化__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小水珠,玻璃片的温度将_升高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水蒸气遇冷液化1



放出热量
30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
水温/℃909294969798999999991)下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D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减小水的质量(合理即可)
4)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当时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第二章空气第一节空气的存在课前预习
1.空气有质量空气会发生对流大气压的存在证明了空气的存在。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3.空气发生对流的原因是冷空气向下运动,热空气向上运动。对流只能在气态液态物质中进行,因为这两种物质具有流动性。课堂学习
1小明新买了一个篮球。在往篮球内充气前,他先用天平测出篮球的质量为M,当他把篮球
1
充足气后,又用天平测得篮球的质量M,则MM“=”或“<”(填“>”
212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质量。(填“有”或“没有”由此说明空气)解析:本题运用空气是有质量的这一知识来解释具体的事例。正确答案为MM;有。
21

2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型管子,管内装有酒精,要使管中的酒精顺时针方向流
动,最好加热垫放在(A.AB.BC.CD.D
解析:本题就是着眼于本课的知识点:冷空气向下运动,热空气向上运动这一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相结合的一道典型题。发生对流的条件是上冷下热,所以AB不正确,D处加热,酒精会逆时针流动,所以正确答案为C【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空气存在的是BA.风吹草动B.月光通过窗户照在桌子上
C.向空瓶子中灌水有气泡逸出D.空烧杯倒立在水中,水不能进入空烧杯中2.用吸管能将瓶中的饮料吸进嘴里,这是因为(D



A.嘴对饮料有向上的作用力B.嘴对饮料有吸引力C.嘴对饮料的吸力大于饮料的重力
D.嘴吸掉了吸管中的部分空气,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3.若要想一盒饮料快速冷却,应该将冰块放在饮料的(AA.上方B.底部C.四周D.放在任何地方都一样4.厨房里排热气和油烟的风扇,应该安装在屋子的(BA.上部B.下部C.中间D.任何地方
5.家用电冰箱的冷冻室一般有三个抽屉,为了使冷藏效果比较好,冷凝管的位置应该(AA.在抽屉口上方B.在抽屉底C.在抽屉口的上下都有D.在抽屉的侧壁
6.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热的。夏天,冰镇汽水时,应把冰块放在汽水瓶的上方冬天,用电热器取暖时,应把电热器放在房间的下方(填“上部”“下部”或“中间”能力提升
7.把杯子盛满水,用纸片盖住,用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过来,放开按住纸片的手发现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流不出来,这是因为(DA.纸被水粘住了B.杯子对水有吸引力C.地球对水的吸引力被纸挡住了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8.在下列现象中,应用了大气压作用的是(C
A.将风筝放上天B.用针筒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C.用吸管吸饮料D.火箭喷射高温燃气而升空9.房间内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地上,原因是(D
A.方便安装B.防止坠落C.离人近方便取暖D.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创新探究
10.实验桌上放置了一个带胶塞的,体积为1L的烧瓶。①第一位同学说烧瓶内没有东西;②第二位同学说瓶内有东西,只能凭想象,不能用实验证明;③第三位同学说把它放在天平上称量出来的质量正好是1L空气的质量;④第四位同学说将瓶倒置盛水的水槽中,水不能进去,略斜口露出一点,则水进入瓶内,并形成一串气泡,说明瓶内有东西。你认为正确的叙述是(D.只有④D.③和④C.只有①B.②和③A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第二节空气的成分课前预习【】混合物的氧气空气的充分按体积分数分:1.78%空气是多种气体的的氮气21%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其中氧气0.94%供生物呼吸所需,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稀有气体可充入玻璃管做霓虹灯,氦气可用来填充气艇和气球。
2.红磷在钟罩内燃烧的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后液面上升约1/5。该实验表明:空气中氧气约占1/5拉瓦锡最早发现氧气。
3.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空气法制取氧气。氮气先从液态的空气中逸出来,留下液氧,用色的钢瓶储存。





课堂学习实验前在广口瓶内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C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A.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B.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C.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瓶内氧气的体积
解析:此题是考查有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习题。为了充分消耗瓶内氧气,红磷的量要过量,A确;红磷燃烧的同时气体会受热膨胀为避免气体的逸出影响氧气含量的测定,点燃前必须用弹簧夹夹紧,B也正确;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压入瓶中,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D正确;对若在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会因集气瓶中的温度过高使水不能完全的被倒吸入集气瓶中,使测量不准确。所以答案选C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空气的成分是: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杂质,按体积分数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是(C
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2.下列对于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空气中的氮气在一般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B.空气的成分中以氮气和氧气为主C.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D.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所组成的3.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六种气体B.稀有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各种有色光
D.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4.从液态空气中分离氮气和氧气,利用了它们的(B
A.颜色不同B.沸点不同C.凝固点D.密度不同5.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BA.瑞典化学家舍勒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C.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D.瑞典化学家诺贝尔6.在大气中含量很少,却在成云致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B水汽和固体杂质B.水汽和二氧化碳A.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C7.霓虹灯通电时能产生不同颜色的光,霓虹灯中充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氮气C.稀有气体D.A.氧气能力提升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开幕,用到大型遥控飞艇作为宣传工200888829届奥运会于最适合填充根据下表中气体的性质,具以渲染活动气氛。为了飞艇在空中飞行安全而有效,B飞艇的气体是(
及可燃性1几种气体物质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气氧氮氢气1.430.181.25/kg·m0.091.29性质不可燃燃可不可燃不可燃
-3
不可燃B.氦气C.氮气A.D.氢气氧气9.有人患了咽喉炎,医生常用“冷冻法”治疗,其冷冻剂是下列物质中的(DA.液氧B.液态空气C.液化石油气D.液氮





10.右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盛放在仪器A中的物质是红磷__
2)在实验中,钟罩内的水面起的变化是_升高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钟罩内氧气被消耗,大气压将水压入其中_
3)实验中,若仪器A中物质的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偏小”或“无变化”偏小(填“偏大”
11.有一个小保温瓶,内盛液化空气,当打开瓶盖后,在瓶口放一根燃烧的木条,则燃烧的木条_熄灭_(填“熄灭”或“燃烧得更旺),理由是__氮气的沸点低,先从液态空气中逸出,而它不能助燃_(液态氧的沸点为-183℃,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创新探究
12.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弹簧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D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15.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
【分组讨论】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CA.蜡烛B.硫粉C.红磷





【设计实验】小明小组设计了如上图的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A__为了确保实水.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_气密_性良好。【结果与交流】
集气瓶容积进入水的体积








120/4
2
3
420/4
520/4
6
7
8
20/3.520/4
20/4.520/4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1/5_只有第8组同学没能得到数据,原因是由于他们用硫粉进行实验导致的。第三节氧气(一)课前预习
1.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来制取O。反应方程式为过氧化氢+氧气(HO
222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作HO+O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在反应前后它的
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2.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原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
度比空气大。用排水法时,必须等
泡连续均匀冒出才可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

22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操作: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课堂学习
1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B.氧气密度比空气小C.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变为无色液体D.通常氧气不易溶于水
解析: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在101kPa温条件下,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继续降温可变为雪花状淡蓝色固体,因此只有D正确。【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是(BA.过氧化氢B.二氧化锰C.水D.氧气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出现下列的哪种情况时可以开始收集氧气(DA.没有气泡冒出时B.刚有气泡冒出时C.气泡断断续续冒出时D.有连续气泡冒出时3.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最好方法是(B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集气瓶口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4.某气体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此气体可使用的方法是(DA.只可用排水法B.只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C.只可用向上排空气法D.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上排空气法5.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将导气管插入集气瓶底部
B.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时说明氧气收集满了能力提升
6.“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O将航天员呼出的CO转化为ONiFeO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O在该过程中是(C都不变。则NiFe.消毒剂.生成
42
422242

BC.催化剂DA.反应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时以及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7.⑤能加快反应速度⑥若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忘了添加二氧化锰,④化学性质不变在上述说法中⑦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会使氧气的产量减少C正确的是(
B.A.①③②④⑤⑥C.②④D.②③⑤⑦

以下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8.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描述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复燃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12)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A.通过分流漏斗向烧瓶中加过氧化氢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C.往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在水槽中F.从右向左,上至下拆除装置正确的实验顺序是:DECABF创新探究.某同学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查资料了解到氧化铜、氧化铁等都能加速氯酸钾9的分解。为了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60气体为标准,相关记录见下表:成40mL40待测数实验序加入其它的物20质量KClO0据质
3

11.2g无其它物质CuO21.2g加入少量的BA
试回答下列问题:气体所需要的时间1)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收集满40mL反应前后质量与化2中是否起催化作用,还需探究的内容是在实验(2)为探究CuO学性质是否不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10.“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各收集一小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MnO)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16%15%。试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
2
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①③⑤④②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粉末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AC4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
2
主要出现了如下图示所示的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CBA
粉末,发MnO6%ba3()取、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CuO粉末、
2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中火星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a中比催化剂种类不同,催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复燃,b化效果不同第三节氧气(二)课前预习【】无味的气体(固体和液体呈蓝色氧气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是无色、密度比空气1.不易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反应式:+氧气二氧化碳(C+OCO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
22
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式:+二氧化硫(S+OSO
22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该实验前集气瓶底部要铺一层细沙或留些水,目的避免熔化物溅落下来使试管破裂。反应式:+氧气四氧化三铁(Fe+OFeO课堂学习
423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都是发生化学反应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需要点燃D.都是单质和氧气的反应
解析:本题应从反应物、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等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归纳三个反应的共同点,判断四种叙述的正误。正确答案为B基础巩固
1.以下对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B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极易溶于水
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要垫少量细沙或水的是(CA.木炭B.硫粉C.铁丝D.红磷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D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硫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磷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4.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D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切割金属等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D
A.镁带燃烧时生成一种白色固态物质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满O的瓶内,火焰熄灭能力提
2
升.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下列物质可用燃烧除氧气的方法,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6.C中可选用的是(蜡烛D.B.木炭C.红磷A.
.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7造成此实验失结果没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败的原因不可能的是C铁丝生锈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B.A.铁丝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薄层细砂D.C.(A8.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Ab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D创新探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2C慢推动活塞时,如果
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第三节氧气(三)课前预习【】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进行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1.可燃物2.灭火的基本原理是:至少消除发生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
3.钢铁制品生锈是一种缓慢氧化现象;铁锈是红棕色的粉末,它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产物。缓慢氧化和燃烧都是氧化反应。课堂学习
1如图所示,某学生做可燃物燃烧的实验,在烧杯中注入开水(水温约为90℃),并放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红磷(着火点为240℃)另一端放一小块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试回答下列问题:2-2





①你看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其他的白磷和红磷不燃烧
②通过这个实验,你的结论是可燃物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需要和氧气接触解析:此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铜片上的红磷虽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到达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水中的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虽然温度已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所以通过实验可知可燃物要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与空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因此,该实验中只有铜片上的白磷会燃烧。基础巩固
1.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燃烧、缓慢氧化,其共同点是(B①都产生热量②都发光③都是氧化反应④都需要点燃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
2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做出了贡献。如果你参加了C灭火,你认为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A.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B.设法阻止石油喷射设法降低油井温度D.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C3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着火的物质最好是D.B.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A.泡沫灭火器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4.
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D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C5.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B.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C.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D.电器失火时,先用泡末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6.在赤壁之战中,温度达到着火可燃物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有充足的助燃物
7.炒菜时油锅着火,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盖上锅盖,其目的是隔绝空气;草原着火时,在火场周围把草割成防火道的目的是移除可燃物能力提升
8.下列灭火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D
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盖上锅盖
②秸秆、柴草着火,最好用嘴吹灭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④电器着火,应当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⑤汽油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的抹布盖灭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③⑤
9.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导管
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C子火焰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A.母火焰
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B.蜡烛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C.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10.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D.遇到意外情况,可用已学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A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




把一条粗金属丝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1.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绕成线圈,罩在
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D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创新探究12.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获知: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白磷着火点为40240℃,℃,红磷着火点为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
)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2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①不通空气时,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②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3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填“甲”或“乙”(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想过没有:发生燃烧的条件是什么?下面请你根13.提供的物质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实验用品:酒精灯、蜡烛、玻璃杯、镊子、水、酒精、小木条、煤块、棉花球等。


实验现象实验内容实验假设实验结论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11.可能与:实验装置燃烧;性;应选择___④⑥___没有燃烧。可燃_条件:要有物质有关;
2.很快熄灭;2实验可能与:实验装置要与__助燃物__接触;持续燃烧空气有关;__选择①③__可能与3.3实验:实验装置点燃时间短;_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点燃时间长;_____温度有关。应选择②⑤第四节二氧化碳(一)课前预习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微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会吸热而直接升华为气体,可用于人工降雨课堂练习【.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1大棚种植蔬菜在冬季需补充二氧化碳。某同学在自家大棚内设计了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将工业废硫酸用水稀释后,盛放在塑料桶内,悬于高处,每天向桶内加适量的碳酸氢铵,它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二氧化碳和水。1)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2)将塑料桶悬在高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铵在农村还可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棚种植蔬菜农作物应该补充二氧化碳。塑料桶悬在高处是考虑CO密度比空气大,产生以后便于从高处“撒落”下来被植物吸收;上述反应的
2
一种生成物(NHSO是含氮元素的盐,易溶于水,因此是化肥的一种。化学反应式:碳酸氢铵
442
+稀硫酸----硫酸铵+二氧化碳+水。【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干涸深井底部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是因为DA.井底放出二氧化碳B.石灰石受热分解C.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B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能力提升
3.将三支分别装满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在水中,一段时间后,液面的变化情况是C
A.装氧气的试管中液面上升较高B.装空气的试管中液面上升较高D.液面均无变化C.装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液面上升较高
4.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液、气两态之间的物质,有着超强的溶解能力。超临界流体有水、二氧化碳、甲烷、乙烯、乙醇等,其中超临界HO流体和超临界CO流体又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
22
下面关于超临界HO流体和超临界CO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A.超临界CO流体可替代
22
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B.超临界HO流体的密度仍为1g·cmC.超临界CO流体
2-3
2
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D.超临界HO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普通水的组成不一样创新
2
2
探究
5.如图所示,把细木条作为横梁,在它的中间穿一个孔,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分别将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封口后挂在细木条的两端。调节它们的位置使得细木条保持水平。此时分别在图AB位置剪同样长的口子,(假设气球不缩小,保持原来的形状)试问:1细木条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如不平衡,哪一左端右端


端下倾?不能平衡,左端下倾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解释原因2A
右端气体二氧
B



扩散快

第四节二氧化碳(二)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课前预习】二氧化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蜡烛熄灭的实验:现象为蜡烛1.的熄灭,说明自下而上
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碳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变,加热后,又由红色紫色
有关反应式:二氧化碳+水→碳酸CO+HOHCO碳酸二氧化碳+HCO
22
322223
CO+HO
③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关反应式:氢氧化钙+二氧
2223
化碳→碳酸钙+水(Ca(OH+COCaCO+HO。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课堂学习】
1下列描述不属于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是C
A.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B.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D.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氧化性
解析:此题全面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在性质中要特别注意CO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碳酸能
2
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而不是CO的直接作用。【课后提高】
2
基础巩固
1.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
A.供给呼吸B.用作气体肥料C.用于灭火D.生产碳酸饮料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D
A.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火焰熄灭,该气体为CO气体B.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
2
该气体为CO气体C.通过观察并闻气味,无色无味的气体即为CO气体D.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
2
2
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为CO气体3.“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
2
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AA.先变红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蓝后变紫
4.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直接原因是DA.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
C.二氧化碳能溶与水D.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5.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D


6.盛石灰水的细口瓶的瓶壁上常附有白色固体,这种白色固体是碳酸钙,形成白色固体的文字表达式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能力提升
7.下列事实中能较好的说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CO的是(DA集气瓶正放在桌上,瓶
2
中气体是无色的
往集气瓶里倒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试液变红色B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D向集气瓶里



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是质的的利用它的化学性质又利用了它物理性途二8.氧化碳的下列用中既D
.干冰用于制造舞台烟雾.干冰用于人工降雨AB用二氧化碳灭火C用二氧化碳制取碳酸饮料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所盛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某无色溶液中呈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溶有二氧化碳C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石灰水表面一定会有一层白膜生成
吸进二氧而植物的呼吸作用相反,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森林中空气清新D)许多化学物质都是“双刃剑”10.,对二氧化碳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碱性土壤的改良有利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D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抵御紫外线作用越强新探究)下列能科学地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酸(碳酸)的方法正确是(11.B.通入石蕊试液后,试液变红色AB.先通过干燥的石蕊试纸,试纸没变色;后通过湿润的石蕊试纸,试纸变红色C.通入水后,水有酸味

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混浊观察到的现象为蜡烛至下而上熄灭12.如图向大烧
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说明二氧化碳①密度比空气灭火由上述结论可以推导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第四节二氧化碳(三)课前预习稀盐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和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大理石+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这是因为2.一般用上排空气法来收集CO而不用排水法。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
2
察是否熄灭。检验且微溶于水CO课堂学习
2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C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C.大理石和稀盐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E.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这是因为:1)碳酸钙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控制。
2不能用硫酸,因为反应时会生成微溶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反应难以进行。3)不用浓盐酸,因为在用浓盐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纯,会含有氯化氢气体,对二氧化碳性质有关实验现象产生影响。故选C课后提高【.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基础巩固A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二氧化碳可由碳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A.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B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2.制取二氧化碳不需用到的仪器是C
D.导管A.大试管B.集气瓶C.水槽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一般有53.实验室制CO⑤收集气体。注入酸液;④向广口
2
瓶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B



②③④①⑤.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AA4.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用的方法是向上排气法和排水法。B.向下排气法C.排水法D.A.向上排气法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药品是A大理石和稀碳酸钠和稀盐酸D.C.A.石灰石和稀盐酸B.木炭和氧气
硫酸C6.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入澄清石灰水A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D能力提升
最好采用的方法是(C8.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B.用大量的水浸泡C.加入适量的醋酸后用水冲洗D.用热的纯碱溶液冲9.C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室实验10.取制

氧二碳化向时,有盛过一会儿石灰石表面几乎没有气泡产生,石灰石的锥形瓶中加入酸后,
其原因是CA.没有加热锥形瓶塞处漏气B.没有用玻璃棒搅拌溶液D.加入的是硫酸溶液C.
长颈漏斗11.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指出装置中的错误:未伸到液面以下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导气管伸入试管太长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太短创新探究12.请根据本小题AB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A图图B长颈漏斗仪器a的名称
1+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2)写出锥形瓶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式:碳酸)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3因是: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下,造成气体逸出图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发现上层蜡烛先熄4)如B试解释原因:因上层燃着的蜡烛先接触倒入的二氧化碳灭,5)实验室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试问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到二氧化碳?溶解性有限,从导管口产生的气泡在水中能较快浮起能。因为CO请说明理由:2而逸出(已知:通常状况下1L水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第五节保护大气圈(一)课前预习电离层平流层中间层1.大气圈根据性质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对流层
,它能形成云雾雨雪。平对流层。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散逸层可以反射无线电短波。电离层在流层中含有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使生物免受伤害。能引起温室效应对流层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上升,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2.等。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一氧化二氮的气体有课堂学习
1在世界的大中城市的主要交通干路上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BA.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B.几十万辆汽车、助力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C.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渣、废气造成的D.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造成的
解析: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矿物燃料(含硫的煤)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出的尾气(主要为一氧化碳)等。而在大中城市,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汽车的使用量不断上升,同时也造成了对空气的严重污染,因此应提倡使用绿色环保型汽车。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地球上的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会(CA.出现睛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B.植物生长更为繁茂C.频繁地受天外来客的袭击D.没有白天和黑夜2.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A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电离层3.地球表面大气层的厚度大约为(A
A.1000千米B.2000千米C.3000千米D.5000千米4.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是因为它能AA.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B.增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C.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D.透过更多的紫外线
5.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DA.NB.OC.HD.CO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含有可以大量_大气圈分成_6.其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聚集在五对流层层,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的臭氧在流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_,实现无线电的远距离通讯。能力提升
7.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A.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地球表面绿化面积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用液化气、煤气代替柴草D.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减少汽车数量8.飞机适宜在离地面30千米以上的空中飞行。这是因为(C
1)对流层中,温度适宜2)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3)空气含水汽少,能见度好4)在高压电离层,利于改变航向A.(1)(3)B.(2)(4)C.(2)(3)D.(1)(2)(4)
9.如下图所示,下列四个容器中,装有不同比例的空气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我们可观察到U形管右侧b处上升最高的是D
2222






创新探究
10.近年来,世界上的气候越来越反常,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而厄尔尼诺现象又与大气中的CO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①空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煤、
2
石油等矿石燃料的燃烧_
②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做起,你会怎么做?_多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_第五节保护大气圈(二)【课前预习】
1.臭氧层空洞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入氟利昂、氮氧化物等引起的。
2.一般认为,空气污染物主要有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吸入颗粒物3.空气质量预报内容包括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等级【课堂学习】
1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D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臭氧
解析:太阳在给地球带来光和热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一些看不见的射线,其中一种是紫外线,对地球上生物有杀伤作用,而分布在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发出紫外线中的99%以上,对地球上生物起保护作用,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臭氧层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C
红外线D.紫外线C.紫光B.远外射线A.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C2.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下列废气都能破坏臭氧层的一组是(
二氧化碳A.水蒸气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氟利昂C.氟氯烃氮氧化物D.二氧化碳3.为了保护大气中的臭氧层,可采取的措施是A
CO大量排入大气中A.减少并逐步停止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的生产和使用B.防止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氢能源防止C.SO大量排入大气中D.4.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
2
成空气污染的是B
煤燃烧生成的烟B.人呼出的COA.石油工业排放的废气C.D.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5.
2
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不包括B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能力提升
6.保护环境、保护空气清洁的有效措施是D(
D.加强工业排气管理用石油代替煤C.减少城市人口A.大力植树绿化B.在下列情况中: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7.)放,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D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A.①②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8.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



A影响的是
空气质量描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总悬浮颗粒52良Ⅱ7二氧化硫24
二氧化氮汽车排放的C.B.焚烧垃圾A.用天然气作燃料


用煤和石油作燃料D.尾气
在我国西部开发建设中,要在某新建城市建一个大型化9.工基地,图为该城市环境图,该城市气候干燥,经常刮西北风,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可供选择,你认为理想
(D的地点是D.B.C.A.创新探究的有关统计数据:6月的某10.读“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2009厦门1)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城市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2)杭州的首要污染物是_悬浮颗粒_北京92TSPII3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重庆,上海74NOII
x

请写出防治酸雨的方法:使用脱硫煤杭州67TSPII

_重庆98SOII
2
第二章章末测试厦门25I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注:悬浮颗粒物为TSP氮氧化物为NOx二氧化硫1近年来,宁波市作出了限放烟花爆为SO竹的规定,其原因主要是燃放的烟花爆竹会(D
2
污染空气、产生噪音D.污染土壤C.产生温室效应B.污染水源A.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C2空气D.水合硫酸铜A.二氧化锰B.氧化氢C.
(C.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3B.空气中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A空气是有质量的D.稀有气体是空气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成分之一C.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根据你所放飞数以万计的彩色气球,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g/l4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学的有关物质化学性质的知识和下表提供的数据选择,气球中最好充灌哪种气体(BABCD
氧气氦气气体名称氢气氮气1.43密度(0.17g/l1.250.089
5.一天,小民在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B.易拉罐被压,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C.易拉罐被压,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D.易拉罐被压后,过一段时间又自动恢复原状6.下列哪项不是二氧化碳的用途(B
A.用于灭火B.供给呼吸C.制造汽水D.人工降雨



7.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B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D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9.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气体,等溶液变色后,将它放在酒精灯下加热煮沸,直到溶液不再发生变化,本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变化过程是(AA.紫色→红色→紫色B.紫色→红色→无色C.紫色→红色→红色D.紫色→蓝色→无色
10.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
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
11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气的含量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C


ABCD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D12.一般来说,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水变成水蒸气可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A水不是可燃物B水变成水蒸气可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C.
D.水变成水蒸气既可降低燃烧物温度,又可以隔绝空气
关掉火源后,火仍不熄灭。B这时灭火的最简便的方法是(13.食用油在锅内着火,油倒入水槽D.用灭火器CA.浇水B,盖严锅盖
.下列气体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是(B14.二氧化碳DA.空气B、二氧化硫C氧气.某集气瓶中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得到较纯的氮气,15B最好使用(
A.铁丝B.红磷C.木炭D.“非典”时期,各大酒店和商场等公共场所,大多用臭氧机消毒。而我们所学的臭氧层.16
A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是因为它能(B.增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A.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透过更多的紫外线D.C.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冲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冲入的是17(D氧气二氧化碳D.A.空气B.氮气C.
(B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B.石灰石和稀盐酸A石灰石和稀硫酸D.加入澄清石灰水C.木炭和氧气



.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C19闻气体的气味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B.
加入澄清石灰水D.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D20.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将气体分别通人蒸馏水中A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分)24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的存在。21大气压一个在下,利用你学过的知识.空调中巴车上分别有冷气出口和暖气出口,但一个在上,22,暖气出口在判断:冷气出口在(填“上”或“下”
23.燃烧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24.地球周围的大气圈根据性质和高度的不同,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25.回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的铁丝应做除锈处理。
2)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温度达到铁丝的着火点以上
3)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6.右图是某老师做的演示实验,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中,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燃烧匙B水槽
②盛放在仪器A中的物质是红磷,该物质燃烧后的现象是瓶内1/5有大量白烟生成,瓶内液面上升约瓶内体积的.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人在.干涸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27要先进行灯火试验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因此,二氧化碳气体中会因窒息而死亡,,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___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____,原因是_二氧化碳的含量_(__填“较大”或“较小”较大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空气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导致温室效应,.作现在气候变暖,28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保护环境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1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植树造林(至少写出两点)29.如图是小萍在实验室制取CO并检验CO性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试回答:
22

稀盐酸
1)用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表示实验室制取CO的反应原理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
2)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人到B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写出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这样用久了的试
2



管内常有很多白圈,它是碳酸钙,应用稀盐酸来清洗。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30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见下图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1)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右图)。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是__B_理由:_____二氧化碳能溶于水_
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木条能继续燃烧验证鳔内含O2放入点燃的木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CO2
验证鳔内含12.下表列出了五种行星上的“大气”(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的主要成分。行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行星名称氨气、氦气、氢气、甲烷木星没有气体水星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冥王星甲烷金星二氧化碳、硫酸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表内五种行星的“大气”中,所含的稀有气体是__氦气__
2)试推测金星上“大气”层的温度比地球表面大气的温度____(填“高”或“低”,金星表面___没有___液态水(填“有”或“没有”
3)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但火箭喷出的火焰不能点燃冥王星上的甲烷,原因是__没有氧气(助燃物)
4)近几年,由于“温室效应”,地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是__二氧化碳含量增多__1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O,并验证CO性质的实验组合装置,根据装置解答下列问题:
22


ABCD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分液漏斗试管
2)在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相关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碳酸
3)装置C通常用于实验室检验CO气体,其相关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
2
+氢氧化钙碳酸钙+
4)装置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由此现象你获得的信息是: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可燃、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第三章阳光第一节太阳辐射能【课前预习】



1.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的气体球,阳光给地球带来的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2.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有关,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辐射热。【课堂练习】典型例题


1如图所示为两只颜色分别为黑色和白色的相同规格气球,充入等质量的氢气后,在阳光下暴晒10分钟(气球都没有爆破),则会发现(BA.白色的气球体积较大B.黑色的气球体积较大C.它们的体积一样大D.无法判断
解析:由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有关,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辐射
热。因此,表面黑色的气球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热,球内氢气温度升高的快,使得气球体积膨胀得快。正确答案为B【课后提高】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自然界中,只有太阳是自行发光的天体B.许多恒星是自行发光的天体,但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发光点C.地球上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的主要形式D.D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最终来源于(2.D.阳光A.绿色植B.动物c.食物D3.夏日,为了安全起见,运输油的油罐应涂成(
.红色AB.紫色C.黑色D.白色其中:甲金属片与太阳光.将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相同金属片放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4(A线垂直,乙金属片与太阳光线平行,用手摸两金属片,感觉烫手的是DC.一样.条件不足,不能确定A.甲B.乙)下列装置或物体是为了多获得太阳辐射能的是(5.C夏天外出时穿浅色的衣服A.机的外表面涂成银白色B.太阳能热水器的表面是黑色的C.D.建筑工地上的绿色网罩年南方雪灾时,一些地方用废弃的煤渣抛在冰冻的路面上使冰能快速熔化,其中利6.2008的科学知识。用了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辐射热能力提升.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集气瓶,瓶内都是空气,导管7

甲瓶涂黑,乙瓶不涂黑,中封有一段红色的水柱,都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
(A
A.甲瓶导管中的水柱向A移动得多B.乙瓶导管中的水柱向A移动得多C.甲瓶导管中的水柱向B移动得多D.乙瓶导管中的水柱向B移动得多
8.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甲、乙锥形瓶,甲瓶的外壁用烟熏黑。在两个瓶中注入质量和初始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水,用带有温度计插孔的瓶盖盖紧,再在两个瓶中分别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玻



璃泡要浸没在水中。然后将两个锥形瓶放到太阳光下晒。
1)在这个实验中,还必须控制_放置的地点和和照射的时间_相同。
2)照射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甲瓶中的温度计示数高于乙瓶_3对此,你将得出的结论是_黑色表面的物体比白色表面的物体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热_创新探究


9将完全相同的四块金属片甲、乙、丙、丁,按下图所示方式放置,若将甲表面涂成白色,乙、丙、丁表面涂成黑色,则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温度如下:1)比较甲、乙,温度较高的是判断依据是黑色物体容易吸收热辐射
2)比较乙、丙、丁,温度最低的是,判断依据是丙单位面积上获得光热量最小3)比较甲、丁,温度较高的是不能确定,为什么?实验条件有两处不同,所得结果相矛盾,故无法比较第二节阳光的传播(一)【课前预习】
是地球上最强的天然光源。太阳叫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1.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小孔成像2.等事实中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从。影子的形成【课堂练习】
12009722日上午,小明同学发现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成了黑夜,他有些惊慌。而一旁的爸爸告诉他,这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不必惊慌。试问:这种天文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天文现象?
解析:这种天文现象是日食。当日、月、地运行到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之间时才会发生。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月球挡住了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使得地球上的某些区域能观察到天变黑的现象。日食这种天文现象充分的说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试沿直线传播的。
【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D
A.海洋中的发光水母B.夏天夜晚飞舞的萤火虫C.星空中闪烁的星星D.十五悬挂在天际的明月2.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C
A.月食B.小孔成像C.水中出现的倒影D.人在光照射下有影子3.在密林中的地面上常看到明亮的小圆光斑,这些小圆光斑是(CA.树叶的像B.树叶的影子C.太阳的像D.太阳的影子4.下列现象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来解释的是(CA.小孔成像B阳光下出现树的影子C.海市蜃楼D.眼前的一片树叶挡住视线
5.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



出偏差,这是应用激光的__直线传播__原理工作的。能力提升
6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在①发光水母②木星③日光灯④流星⑤耀眼的镜子萤火虫⑦晶莹的露珠⑧月亮中,不属于光源的是②⑤⑦⑧(填写序号。日光灯属于(填“冷”或“热”光源。
7.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图中情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是(C



8.夜晚,当你沿马路行走经过一盏路灯时,你的影子的变化变化情况为(D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创新探究


9.如图所示为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着地球运动看到日全食时,地球运动到(C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10.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就会在屏上形成影,下列改变影子大小的下列说法B中正确的是(.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物与光源距离不变,增加屏到物的距离,影变大A.增加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影变大B.物与光源距离不变,增加屏到物的距离,影变小C.增加物体本身的大小,影变小D.阳光的传播(二)第二节
【课前预习】方向1.这条假想的线叫做光线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千米/。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在
5
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2/3【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小孔观察霓虹灯广告上的一个“上”字,则他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结果正确的是(




解析:由于小孔成像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当光线通过小孔照射到光屏上时,最上面的光线照在最下面,像与物的上下位置相反。同理,像与物的左右位置也相反。所以,正确答案为D
【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光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C
A.玻璃B.C.真空D.空气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一个光源只能发出一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途径的直线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3.下雷雨时,总是先看见闪电,然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BA.光速比声速小得多B.光速比声速大得多C.闪电的地方近,打雷的地方远D.闪电早发生,打雷后发生4.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5

A.光的传播方向始终不变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千米/秒
C.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5.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CA.“△”形B.“▽”形C.“○”形D.“□”形
8

6.地球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10km,太阳光到达地面需500s
能力提升


7.如图所示,Q为一堵墙上的一个小洞,当观察者的眼睛位置分别在AB两处观察墙外,则观察到范围较大的位置是(CA.一样大B.AC.BD.无法比较8.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像和物上下左右都不颠倒B.像和物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C.像和物上下不颠倒,左右颠倒D.像和物上下左右均颠倒创新探究
9.在暗室里将一个五角形光源对着中央有一圆形孔的铁片,则对于铁片后方屏幕上得到的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屏幕上形成的光斑一定是圆形,它是圆形孔的“影”B.在屏幕上形成的光斑一定是五角形,它是光源的像
C.在屏幕上形成的光斑可能是圆形,也可能是五角形,若为圆形则是光源的像,若为五角形则是孔的“影”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若为D在屏幕上形成的光斑可能是圆形,也可能是五角形,若为圆形则是孔的“影”五角形则是光源的像阳光的组成(一)第三节
【课前预习】红、橙、阳光经过棱镜后,在棱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条彩色光带,其中各色光按1.的顺序排列,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这是牛顿最早发现的。黄、绿、蓝、靛、



2.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课堂练习】
1如果,一束白光A人射到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其中l3表示两束边缘色光,2是中间色,则(

A1是紫光,2是绿光,3是红光B1是绿光,2是红光,3是紫光C1是红光,2是绿光,3是紫光D1是红光,2是紫光,3是绿光
解析:白光经三棱镜能产生色散现象,在棱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条彩色光带,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因此上图中偏折程度最小的1是红光,偏折程度最大的3是紫光,居中的2是绿光。正确答案是C【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下列各种光不属于复色光的是(B
A.阳光B.红光C.蜡烛火焰发出的光D.白炽灯光
2.早晨看到草上的露珠,映在日光中能呈鲜艳的颜色,而且颜色随视线的方向而改变,这是因为B
A.光的反射B.光的色散
C.露珠晶莹,日光强烈刺眼,使视觉受到影响而看到眼前五颜六色D.视线方向不同,看到露珠背后的颜色不同3.下列现象不属于色散现象的是(D
A.雨后彩虹B.阳光经三棱镜后变成7种色光C.阳光经钻石后变成几种色光D.霓虹灯发出的五颜六色。
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七色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能力提升
5.下列关于空中出现彩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彩虹一定是弧形B.彩虹的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C.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D.彩虹会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现6.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射出光线的偏折方向正确的是(B


创新探究






D(.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说明的是7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A.通过隙缝的阳光经三棱镜后向三棱镜底边方向的偏折B.通过隙缝的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色散现象C.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D.实验证明了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第三节阳光的组成(二)【课前预习】
1.阳光主要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组成。其中红外线有明显的热作用,

毒。


紫外线具有较大的能量,可用于杀菌消
2.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反射的光的颜色;而对透明物体来说,它的
颜色决定于它能透过的光的颜色
【课堂练习】
1在无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上衣能反射任何色光,当绿光照射时,发射的绿光被人的眼睛接受,于是上衣呈绿色;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当绿光照射时,不能被反射,没有光射到人的眼睛,所以裙子呈黑色。正确答案为D【课后提高】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C
A.阳光是复色光B.阳光主要由可见光谱、红外线和紫外线组成C.阳光可见光谱由七种色光按一定顺序以任意比例排列D.阳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银行的自动门,是利用哪种射线的遥感技术(A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可见光线3.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树叶为绿色,是因为(BA.叶片吸收绿色光B叶片反射绿色光C.阳光在叶片上发生了折射D.叶片与阳光发生绿色反应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白光是单色光B.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
D.不同的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颜色
5.有一种测温仪,只要在额头前照一下可知一个人的体温是否正常,它是__红外线_(填“红
)测温仪。外线”或“紫外线”
能力提升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红外线与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红色光与紫色光都是可见光
B.电视机遥控器发射一种看不见的光来控制电视机,这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




C.医院常用紫外线给手术室、病房杀灭病菌
D.紫外线灭菌灯只能杀伤或杀死细菌等微小生物,对人体不会有影响7.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D
A.植物生长主要依赖于太阳光中的不可见光部分
.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叶片中的叶绿素只吸收太阳光中的绿光B
(带答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C.在叶片中形成叶绿素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光和绿光D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可提高植物的温度,加速植物叶片中水分蒸腾,加快植物生长太阳光照在白纸上,则我们看到白纸呈8.色,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红纸,则看到的纸色,只让红光照射到绿纸上,则我们看到的绿纸呈色。创新探究
9.将下列科学知识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用直线连起来。

A.红外线的热作用a.检钞机识别伪钞B.紫外线的荧光效应b.浴室中用“浴霸”取暖C.光的直线传播性质c.用灭菌灯消毒D.紫外线的化学作用d.皮影戏
第三章章末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
A.太阳B.放电视时的荧光屏C.月亮D.蓝宝石2.在阳光的照射下,沙漠中的物体最烫手的是(D
A.植物B.浅色的子C.动物D.黑色石头3.下列四种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科学现象是(AA.雨后彩虹的形成B.小孔成像
C.今年部分地区出现日偏食D.晚上站在路灯下,地面出现人的影子4.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5

A.光的传播方向始终不变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千米/秒
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5.以下结论不是由光的色散现象得出的是(D
A.白光是复色光B.阳光中的可见光谱是由七种单色光按一定比例组成C.不同色光进入棱镜发生偏折程度不同D.阳光除可见光谱外,还有不可见光
6.在海边游泳时,对人的皮肤伤害最大的是(B
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X射线7炼钢炉前,工人们都会穿一件银白色的工作服,这样做的目的是(AA.可以少吸收高温物体的热辐射B.可以多吸收高温物体的热辐射C.可以防止被高温物体直接烫伤D.可以防止体温下降8.下列事例中用到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是(C
A.用两只眼睛确定物体的位置B.住房装修设计时测量房屋的长宽高



C.射击时瞄准D.岸上确定水中鱼的位置9.对蚊、蝇等有特殊吸引力的是DA.红光B.紫光C.红外线D.紫外线10.可用于医院的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的是(DA.红外线B.红光C.紫光D.紫外线11b”通过小孔成像仪后在半透明光屏上成的像是(DA.bB.PC.dD.q
12.太阳光通过一个菱形的小孔在地面上看到的形状是(BA.菱形B.圆形C.椭圆形D.无法确定D下列各项中所包含的光,不是复色光的是(13.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B白炽灯发出的光.旋转的色陀螺呈现的有色光A光经棱镜后分离出的各色光C.蜡烛的火焰D把两只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14.如右图所示,

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另一侧都涂成白色,色,连接有一段有色液柱,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将
乙白色的并同时将甲涂黑的一侧正对太阳。记录有色液柱移动,,一侧正对太阳几分钟后的距离甲为L1,乙为L2.A(


L1>L2B.L1=L2AC.L1以上都有可能.彩色电视机的图像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15色混合而成,红绿蓝三种色混合的情况如图所示,若电视机因故C)障缺蓝色,则电视机画面的色彩将
.偏青.偏红A.偏白BC.偏黄D二、填空题(每空2分)分,共54.阳光给地球带来的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光辐射16热辐射完成的。17×.光在真
8
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直接测定光速的著名实验是由103迈克尔逊
m/s。炎热夏天,有许多人使用墨镜,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18.阳光主要是由红外线(红光外侧不可见的射线)可见光紫外线(紫光外侧不可见的射线)三部分组成。
19.光线是用假想的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方向
20.买早点时透过炉子上方看前面的物体在晃动,原因是炉子上方的空气不均匀,造成光传播路径的扭曲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