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史 框架

经济史 框架

时间:2019-01-09 23:19:29    下载该word文档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疑难突破

一、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条件

1)生产关系因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生产工具因素:铁器、牛耕的普及,灌溉工具的改进,是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

3)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4)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3、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

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4、影响

1)积极方面: ①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②小农经济规模小,为了增加收入,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2)消极方面:

①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成为近代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1、商周以来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1)实质:不是土地国有制,而是一种名义上国有而实际上是各级贵族私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2)瓦解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出现,使私田的开垦增多,公田被大量抛荒; ②各诸侯国的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商鞅变法更是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了全面的肯定;③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日益减少,缺乏安定的生产环境;

3)影响:而井田制的瓦解又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崩溃。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大部分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耕作方式来看: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汉代牛耕得到广泛推广。唐代发明曲辕犁之后,中国犁耕技术走向成熟。

2、从经营方式来看: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从土地所有制来看:战国时期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通过政治特权或经济实力,占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

4、从生产技术来看: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的特色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

四、古代中国社会中促进和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1)促进:

①统治者重视,以农为本;②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③水利事业的兴修;④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2)阻碍:

①农民承担的赋税、徭役沉重;(“泰半之赋)②地主土地兼并严重;(贫者无立锥之地)

③小农个体经营为主的方式,不利技术改进;④旱、涝等自然灾害。

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主要特点和历史作用

1、发展变化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以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

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后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纽带和业缘组织。

5)流通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

2、主要特点

1)起源早,并不断发展。

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和夜市等形成和发展。

3)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4)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类似银行的柜坊和汇票的飞钱在唐代已经出现,北宋出现纸币。

6)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7)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和控制之下,只是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8)没有发展成近代真正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商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显示出独特的个性,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不恰当的商业政策,中国的商品经济没能质变到资本主义经济。

3、历史作用

1)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就来自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

2)商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3)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的瓦解起到关键作用。随着商业繁荣和商品经济发展,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它的出现在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在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在思想上也冲击着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4)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一、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海禁政策的比较

1、相同点: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内容上都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不同点

1)时代不同:前者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后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目的不同:前者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后者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体制,巩固封建经济。

3)原因不同:前者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重视发展地主经济;后者首先是由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所决定的,其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再次为了抵御西方侵略。

4)内容不同:前者对国内市场有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对商人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后者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5)影响不同:前者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特别提示: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闭关锁国政策所起的自卫作用极其有限,却造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落伍。

一、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

1、从出现的原因看:

1)经济基础:

①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农民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传统的消费观念使官僚、地主、商人将钱财用于买田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发展。

②而西方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封建关系相对松散,便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上层建筑:

①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束缚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西方统治者则利用王权的力量极力推行重商主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外政策:

①明清时期,中国统治者越来越走向闭关锁国;而西方已将目标指向世界

②中国中央集权越强大,对资本主义萌芽阻碍越大;西方专制王权越强大,就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从具体表现看: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江南地区的个别生产部门,基本上没有渗入到农村,引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2)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在16世纪有了长足发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成为这些国家社会生产的普遍现象。

3、从影响看:

1)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成长为社会生产的普遍现象,也就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多大变化,没有促成社会的转型。

2)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导致了西欧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由封建社会开始了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

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逐步成长的。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

3、从工业的地区分布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其原因是这些城市多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据点,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这种畸形布局,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很落后的。

5、从企业产生的全过程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依赖性,又有矛盾,这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点。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历史地位和历史启示

1、曲折历程

1)产生:在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外国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为其创造客观条件,再加上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3)短暂春天: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与推动下及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使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4)曲折发展:

①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发展较快。

②抗日战争爆发后遭受到沉重打击,由于美国的排挤、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官僚资本的压迫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萎缩。

2、历史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

3、历史启示

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2)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正是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而实现发展的重要保证。

3)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近代官僚资本的垄断经营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重大障碍。

4)保证充足资金,以科技为先导。近代中国民族经济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少、技术力量弱、对外依赖性强。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二十年(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原因及教训

1、失误

1)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估计过于严重。如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运动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片面追求单一的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大跃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脱离了客观实际;人民公社化运动则超越生产力实际,无端变更生产关系。

2、原因

1)客观原因:人们对错综复杂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中国革命、建设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

2)主观原因:

①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了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②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扬,党的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监督。

③毛泽东晚年,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

④没有正确处理倾、右倾错误的关系。长期以来,注意了反对右倾错误,但缺乏对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人们在心理上认为越越革命,从而造成了倾错误的恶性发展,多数人的失误都是在的思想指导下出现的。

⑤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生产力发展阶段。

3、教训

1)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和反映出中国的具体实际。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进行。

3)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4)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5)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之,就会造成失误甚至遭受挫折。因此,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二、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2、内容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4、影响不同: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罔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今中同的对外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1)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与外国人联系密切的买办、富商、洋行职员、留学生等仿效西方,开风气之先。

3)进步人士的鼓吹与提倡,如维新派人士倡导的不缠足运动,在婚姻、家庭关系上主张平等、自由等。

4)政府的政策以及不同时期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民国政府推行移风易俗的法令、政策等。

从根本上说,首先是由于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结果。

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1)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与外国人联系密切的买办、富商、洋行职员、留学生等仿效西方,开风气之先。

3)进步人士的鼓吹与提倡,如维新派人士倡导的不缠足运动,在婚姻、家庭关系上主张平等、自由等。

4)政府的政策以及不同时期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民国政府推行移风易俗的法令、政策等。

从根本上说,首先是由于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结果。

2、特点

1)受西方影响明显。

2)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3)发展不均衡,如在空间范围上,开放口岸,都市变化快、大,广大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变化慢、小。从主体上看,市民阶层接受新事物较快,农民接受较慢。不平衡还包括近代习俗变化也不平衡,如服饰类的变化大于居住饮食类的变化等。

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交融,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3、影响

1)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2)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殖民化的色彩。

二、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1、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原因

1)外因:

①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

②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2)内因:

①为了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各个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发展交通运输业。

②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活动推动了近代交通业的发展。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交通工具发展的主要动力。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3、影响

1)积极方面:

①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②有利于近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2)消极方面:

①有利于列强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②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

一、中国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

1、报刊业走向繁荣。

它的影响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为中共向国民党展开针锋相对斗争的武器,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报刊真实、及时、客观地为人们提供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影视事业的发展。

它的影响有:电影和电视作为传播媒介能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它奇妙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3、互联网的神奇魅力。

它的影响有:

1)它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传播符号的组合,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浏览报刊、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其他媒介能办到的事,互联网都能办到,而且价格低廉。

2)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以实现。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3)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18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当黄金成为国内外贸易的惟一支付手段后,需求量急增。新航路的开辟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它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由于黄金是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利的重要标志,所以当时欧洲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渴望得到黄金;并由于《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广泛流传的影响而认定只有到中国等东方国家才可以实现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梦,到东方去寻金成为一股社会热潮。

3)直接原因:由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造成商路不畅、货源短缺或转运成本过高,导致东方商品在欧洲市场上价格猛涨,欧洲出现商业危机。于是各国纷纷采取行动,希望另寻出路,开辟能够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

4)精神动力:思想和宗教根源是驱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无形的精神动力。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西欧为了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2、可能性(条件):

1)西欧生产力的发展;(2)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3)地理知识的进步;(4)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二、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1、对欧洲

1)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①商业范围扩大。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问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商品流通品种和数量增多。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等都大量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

③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另一方面是商业投机现象日益盛行。

④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极大的变化。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成为水上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传统的水上商路——地中海失去了垄断的地位。与此相应,欧洲的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2)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①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西欧洲金银贬值,商品价格上升,依靠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这些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②欧洲的价格革命和殖民扩张活动也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2、对美洲、非洲

1)欧洲人在美洲开采金矿、银矿,发展种植园经济,给美洲、的传统社会带来了灭顶之灾。

2)非洲成为欧洲人猎获贩卖黑人奴隶的场所。1502年,黑奴贸易开始,给非洲人民带来了血腥的灾难。

3)非洲、美洲日益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3、对亚洲

1)欧洲殖民者最初只是在亚洲沿海侵占一些沿岸据点和岛屿。

2)由于欧洲的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欧洲人用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流入促使亚洲商品经济出现活跃的现象。

3、对世界

1)各地文明交流碰撞开始,人类活动舞台进一步扩大。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的结合点,现代化世界的起步。

2)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开辟对欧、亚、非、拉美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和影响。既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开拓了市场,加速各区域文明的演进),又充满了暴力、血腥和罪恶。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

一、英国殖民扩张的特征与影响

1、特征

1)利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地位,将制成品进行正常的海外贸易和拓殖。

2)反对西班牙贸易独占权,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进行海盗式抢夺。

3)参与贩卖黑人奴隶,与印第安人进行不平等贸易,屠杀当地居民。

4)先后在北美、印度等地建立殖民地,后来打败了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和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5)以军事武力为后盾,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形式的经济侵略。

2、影响

1)对英国来说: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殖民扩张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原料等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条件。

2)对殖民地国家来说:英国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贫穷与落后;英国的殖民扩张把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到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早期英国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世界市场: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广义上的世界市场指的是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的世界市场指的是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

2、演变历程

1)开始出现:通过新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殖民拓展: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列强纷纷加入殖民扩张行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初步形成: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由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大帝国,英国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中心。

4)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3、发展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由资本主义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特点决定的。

2)内在动力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与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外在动力是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推动。

4、历史作用

1)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

2)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

3)从道德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他们变成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动力,为满足在工业革命刺激下资本主义经济的空前发展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亚非拉的多数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的供应地。因此,世界市场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亚非拉落后国家为附庸的。

一、中外近代化开端的比较

1)领导力量:

 ①西方国家的近代化由资产阶级领导。

 ②中国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

2)起步方式:

 ①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一般由轻工业开始,继而发展重工业。

 ②中国则不同,当时清政府内有太平天国的打击,外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这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顺序是先军事工业后民用工业,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3)社会基础:

 ①西方国家工业化一般是从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

 ②而中国工业化则基本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随着形势变化和社会条件的逐步成熟,出现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的民用工业。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尖锐,造成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造成了生产的相对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3、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超前消费的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4、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还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埋下了隐患。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1、实质: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特点: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来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即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成功的原因

1)根本原因: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经过了长期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地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2)历史条件:美国以独立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旧思想和旧势力的消除比较彻底,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

3)经济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因此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挤,如给农民大量的补贴、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等。

4)政治基础: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主制度较健全和民主势力较强大,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5)思想基础: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6)国际条件:美国是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4、影响

1)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的增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3)深远影响: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顺应了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三、对罗斯福新政中的理解

1的理论: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2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

一、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含义: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具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紧密结合的特征,其表现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进行宏观调控。

2、演变

1)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但很微弱,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不起重要作用。

2)发展:一战后特别是在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国家把它视为一种应付战争或危机的临时措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3)普及:二战后,特别是50年代后,西方国家普遍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全面、持续的发展阶段。

3、原因

1)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3)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提供的经验。大萧条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固有矛盾,无法畅通再生产循环过程,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

2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4)二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从根本上说,生产力发展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根本动力。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评价

1)进步性: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

①将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它的推动下,50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②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资本有限性与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2)局限性: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减弱。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相同:

①都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和尝试。

②都是在政治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是符合当时客观形势需要的。

③都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

④都涉及农、工、商业等方面的改革。

⑤都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一、关于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在西方和俄罗斯有人称之为极权主义斯大林主义,在我国一般称之为苏联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等。斯大林模式曾经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某些社会主义国家仍有它的影子。

1、形成:在1936年召开的苏联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苏联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件的产物。

1)小农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的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

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

3、特点

1)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2)政治上,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4、影响

1)积极:该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苏联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和军事强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到二战后不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而且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的蓬勃发展。

2)消极:它未能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形成对斯大林严重的个人崇拜;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商品经济发展。

一、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比较

1、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

1)相同点:

①背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②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③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④失败的主要原因: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即未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对其进行小修小补。

2)不同点: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重工业方面。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1)指导思想:

①不同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都是在斯大林体制下进行的局部调整;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

②相同点:都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提出全面、有效的改革指导思想。

2)内容:

①不同点:赫鲁晓夫的改革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侧重于重工业;戈尔巴乔夫由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②相同点:都是针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3)结果:赫鲁晓夫的改革成效甚微;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取得一定成果,后期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改革则导致苏联解体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其形成的标志和影响是什么?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2)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2、形成标志: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3、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在三大支柱中,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认识

1、背景

1)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日的临近,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秩序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欧国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

3)美国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起来,这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美国凭借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企图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2、基本特征: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3、评价

1)积极作用:

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并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的控制。

4、弊端

美国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两个基本的责任:一要保证美国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维护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要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然而,二者是有矛盾的:美元供应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危险,而美元太少又会发生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5、瓦解

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加上美国的衰落,美国无力稳定美元的币值,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各国也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于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终于瓦解。

二、经济全球化及其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两者并行不悖,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一致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实际上,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地区化,并由地区化所带动。

3、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尽管区域集团化多少具有排他性,但有成效的区域组织都努力把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又具有开放性的一面,因而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原因、利弊及对策

1、含义: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等超越一国界限的流通,使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样一种经济发展趋势。

2、原因:

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其原因:

1)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基本的手段;

2)是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密切,加快了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

3)是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总的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3、利弊:

1)积极作用:

①它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追赶发达国家。

2)消极作用;它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①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②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4、对策: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中谋求发展。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经济史 框架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